爸媽快看,讓孩子「零元出國唸書」不是夢
公費博士不藏私分享公費留考!
還能拿百萬獎學金!
完整版訂閱「超有張立」👇
http://user98978.piee.pw/3jx4wd
同時也有7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24萬的網紅何必日語,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下載PDF檔案 https://hobi.tw LINE@帳號 @hobibi 大和日本留學代辦中心 04-2221-3538 大和日本衛星專業安裝 https://goo.gl/Vpy9ag...
「公費留考」的推薦目錄:
- 關於公費留考 在 486先生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 關於公費留考 在 劉建國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 關於公費留考 在 陳建仁 Chen Chien-Jen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 關於公費留考 在 何必日語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 關於公費留考 在 何必日語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 關於公費留考 在 何必日語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 關於公費留考 在 [心得] 109公費留考-城鄉規劃與設計- 看板studyabroad - 批踢踢 ... 的評價
- 關於公費留考 在 【#TWGPS|110年公費留學考試懶人包 】 ... - Taiwan GPS ... 的評價
- 關於公費留考 在 [分享] 鹹魚翻身之公費留考(工程學群)經驗分享- studyabroad 的評價
- 關於公費留考 在 [心得] 109公費留考-管理與經濟- 看板studyabroad | PTT職涯區 的評價
- 關於公費留考 在 即將沒落的3間大學!! - 考試板 | Dcard 的評價
- 關於公費留考 在 [問卦] 公費醫沒人想唸? - Gossiping - PTT生活政治八卦 的評價
公費留考 在 劉建國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公費留學,是許多青年學子出國深造途徑之一,但對於身障考生而言,尤其是 #聽覺障礙學生,在 #公費留學考試 第一關就被卡住了。
⠀⠀⠀⠀
蒲公英聽語協會 來向我們陳情,在教育部公費留學考試簡章中,明訂考生需先取得各留學國語文能力證明,但卻未說明語文能力合格標準,聽障考生的標準必須比照一般生。
⠀⠀⠀⠀
聽障學生受聽力限制,語言學習本來就較一般生更加困難,而公費留學考試簡章中,對於聽力障礙學生的語言測驗的困難度,也未給予同理及公平合理標準。
⠀⠀⠀⠀
我們積極與教育部協調,也分別召開兩次會議(109年8月10日、110年5月10日),教育部終於在110年公費留考考試簡章中,將身心障礙考生留學國語文能力標準,單獨列出,既不影響一般生名額,也讓身障生有一圓出國留學夢的機會。
⠀⠀⠀⠀
✅ 建國骨力請您鼓勵
公費留考 在 陳建仁 Chen Chien-Jen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我們大家敬愛的「台灣疫苗之父」李慶雲教授於今日往生,感謝他在偉大的時代寫下偉大的故事。
請求他在天之靈保祐台灣和全球,早日控制武漢肺炎疫情,也讓台灣疫苗揚名國際!
▶向台灣疫苗之父與兒科大師致敬
(兒科大師李慶雲:他的時代 他的故事 序文)
第二次世界大戰剛結束,台灣的公共衛生與醫護體系因連年戰亂而惡化,1950年的零歲平均餘命,男性才53歲,女性才56歲,小兒的主要死因幾乎都是傳染病!預防接種與抗生素治療是防治傳染病的不二法門,因此疫苗的研究發明與製造量產,成為當時公共衛生的重要挑戰!李慶雲教授奉獻一生於台灣疫苗的研發,造福台灣子民甚至全人類,是台灣醫界的傳奇典範!
我在1975年進入台大醫學院公共衛生研究所碩士班就讀,我的碩士論文指導教授是徐澄清教授和林家青教授。1977年畢業後,當時擔任公共衛生研究所所長的林家青教授,留我下來擔任公共衛生研究所助教。除了協助林東明教授的流行病學教學與研究之外,也協助當時在美國海軍第二醫學研究所的畢思理教授(R. Palmer Beasley),進行B型肝炎的流行病學研究,負責研究資料的處理分析,以及王安電腦統計程式的設計撰寫。
我第一次見到李慶雲教授,就是在畢思理教授的辦公室。李教授的英俊挺拔與溫文儒雅,讓我印象深刻,畢思理教授鄭重向我介紹,李教授是台灣疫苗研發的拓荒者和領航者!1979年4月美國海軍第二醫學研究所因台美斷交撤離台灣,我在當年9月以教育部公費留考奬學金,赴美國約翰霍布金斯大學,攻讀人類遺傳與流行病學博士學位。1982年返國後,回台大公共衛生研究所擔任講師。在這段時間,兩位教授合作執行新生兒B型肝炎預防針接種的臨床實驗,1983年在《刺絡針(Lancet)》期刊發表研究結果:「接受預防接種者,慢性B型肝炎帶原率大幅下降,效果相當顯著。」
1984年台灣展開了B型肝炎的全國預防接種計畫,後來的一系列研究顯示接種過B型肝炎疫苗的出生世代,不僅B型肝炎帶原率大幅降低,嬰兒猛爆性肝炎、慢性肝病及肝硬化、以及肝癌的發生率與死亡率也都大幅下降。張美惠教授領導的研究團隊,首先在1997年於《新英格蘭醫學雜誌(New England Journal of Medicine)》發表全世界第一篇「疫苗預防癌症」(B型肝炎預防接種降低肝細胞癌發生率)的重要論文。台灣和全世界的年輕世代,能夠透過預防接種避免B型肝炎所造成的肝病死亡,應該要感謝畢思理教授和李慶雲教授合作的臨床實驗。這是一個臨床醫學與公共衛生的典範研究,也為全人類帶來很大的健康福祉!
畢思理教授結束在台灣的B型肝炎系列研究後,回到美國擔任德州大學公共衛生學院院長。但是他仍然很關心台灣的公共衛生發展,特別是B型肝炎防治的成效。畢思理教授每次從美國回到台灣,都會拜訪李慶雲教授討論B型肝炎研究,並且閒話家常,我很榮幸有很多次都被邀參加!每次畢思理教授都稱李教授為George。我第一次聽到畢思理教授說:「我的好朋友、老朋友George!」我還愣住了一下,幸虧黃綠玉教授告訴我George就是李教授,我才恍然大悟!直到畢思理教授於2012年辭世,我常能見到兩位大師的情同手足,彼此惺惺相惜!更能從他們的交談中,體會到學術研究的樂趣、攜手合作的珍貴、以及美好友誼的永恆!
我在擔任中央研究院副院長的時候,曾經和內人邀請畢思理教授伉儷、李慶雲教授伉儷一起用餐。我們談了很多B型肝炎的最新研究,以及臺灣B型肝炎防治的卓越成果,現在已經記不清楚當時談話的詳細內容,反而讓我和內人至今仍然印象深刻的,就是李教授對師母無微不至的體貼照顧。李教授伉儷的鶼鰈情深,真是令人羨慕!唯有如此恩愛的夫妻,才有幸福美滿的家庭,才能培育出很優秀的子女。李教授在接受口述訪問時,提到自己在「神召會」遇到生命中的貴人—師母。他平常會陪師母上教會,但是直到師母過世前一個月,他才接受洗禮,為了兩人在天國再相聚,李教授對師母的愛是天長地久的!
《兒科大師李慶雲:他的時代 他的故事》這一本書,不僅詳細記錄了李教授一生的精彩故事,三位編著者也很用心地把李教授生活的時代背景,做了很翔實的描述,讓讀者們能夠深入了解臺灣醫學教育與醫藥研究的長期變遷,更加欽佩李慶雲教授「篳路藍縷、以啟山林」的積極奮鬥,以及「培育英才、提攜後進」的用心良苦!深切期盼一代又一代的台灣醫界同仁,都能夠見賢思齊,作出更傑出的醫藥研發與人才培育,讓臺灣醫界繼續在世界上發光發熱,帶給全人類更多的健康福祉!
公費留考 在 何必日語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下載PDF檔案 https://hobi.tw
LINE@帳號 @hobibi
大和日本留學代辦中心 04-2221-3538
大和日本衛星專業安裝 https://goo.gl/Vpy9ag
公費留考 在 何必日語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PDF檔案請上 https://hobi.tw 下載
PDF完整版請上 http://pressplay.cc/hobi
購買LINE貼圖 https://goo.gl/Tp3tqc
加入LINE生活圈每天分享訊息 https://goo.gl/Fuorc8
IG: japanese0503
微信公眾號: hobi888
粉絲專頁 https://www.facebook.com/japanese0503
大和日語 http://www.yes588.com.tw
公費留考 在 何必日語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PDF檔案下載 https://hobi.tw
大和日本留學代辦專線 04-2221-3538
http://www.yes588.com.tw
LINE@群發分享訊息: @hobibi (@也要輸入喔)
微信帳號 hofangyi
日文常用漢字表63--日文單字輕鬆背--日本語能力試驗日文檢定言語知識文字語彙--大和日語何必博士
公費留考 在 【#TWGPS|110年公費留學考試懶人包 】 ... - Taiwan GPS ... 的推薦與評價
TWGPS|110年公費留學考試懶人包 】 熱騰騰的公費留考時程與錄取名額重點整理來囉有意報考的學子們,趕快參考小編幫大家準備的懶人包,及早規劃準備應考事宜唷! ... <看更多>
公費留考 在 [分享] 鹹魚翻身之公費留考(工程學群)經驗分享- studyabroad 的推薦與評價
公費留考 背景分析教育部會行文國科會or 其他政府機關學校, 針對當前/未來國家發展需求, 或者遭遇瓶頸的學門, 決定招考學門/考試人數, 如果有長期觀察就可以發覺此趨勢 ... ... <看更多>
公費留考 在 [心得] 109公費留考-城鄉規劃與設計- 看板studyabroad - 批踢踢 ... 的推薦與評價
我是非本科生,準備考試的過程中很仰賴留學版的資訊。
109年順利考取公費留考城鄉規劃學門的公費資格,
趁著記憶還新鮮來發心得文,希望我的經驗能夠幫到未來的考生,
特別是像我這樣零基礎、跨領域的人。
【背景】
NTU B.A. in Anthropology, minor in Political Science
NTU M.A. in Anthropology
已錄取 U of Toronto MSc in Planning
我過去完全沒有修過規劃相關的課,但碩論處理的是空間的議題,
畢業後兩年半的工作經驗算是跟規劃沾得上邊,去年也申請上規劃的program。
我原來是2020 fall要入學,但遇到疫情,
七月份決定defer一年,八月份決定報考公費,
於是順水推舟辭掉原來的工作,回到學校當RA,邊準備公費考試。
學校的助理工作比較彈性輕鬆,下班後和假日多了很多時間,
也讓我比較能靜下心來讀書,我覺得是這次準備考試的關鍵。
【考試成績】
作文 82 (20%)
生態城鄉規劃概論 53 (40%)
城鄉規劃理論與實務 80 (40%)
筆試加總 69.6 (最低錄取分數62.6)
面試 84.8
總分 75.68 (筆試60%+面試40%)
【筆試準備】
專業科目的準備我非常受惠於這位陳冠穎同學的分享(工業設計學門):
https://youtu.be/vWx_GnQKSB8
我從分析考古題開始,將兩個專業科目細分成數個重要的關鍵字,
再透過幾本重要的參考書目、期刊論文或網路資料,
建構我對於這些關鍵字的知識系譜。
書目挑選的部分,因為我是完全零基礎,一開始先站內信給版友upkai,
他非常熱心地提供我幾本書目,讓我有好的開始。
我也花了一些時間搜集各都計系幾堂必修課的參考書單,嘗試從中建立書目。
另外,雖然網路上找不太到城鄉規劃學門的公費留考準備心得,
倒是有一些國考及研究所考試的準備心得可以參考,
雖然考試性質不大一樣,但對我來說都幫助我更認識可能的參考資料來源。
幾筆重要的資料如下:
生態城鄉規劃概論
- 林憲德《城鄉生態》:cover六成左右的考試題目,是最主要的參考資料
- 黃書禮《生態土地使用規劃》:次要參考書,用於補充幾個重要關鍵詞
城鄉規劃理論與實務
- 薩支平譯《都市土地使用規劃》
我認識規劃基本概念的重要參考書,也是我花了最多時間熟讀的主要參考書目。
- 戴伯芬譯《規劃理論》
- 吳綱立譯《明日城市:二十世紀城市規劃設計的思想史》
幫助我認識基礎的規劃理論和規劃史,因為時間有限我沒有全部讀完,
不過仍然很適合拿來建立知識架構、掌握關鍵字。
- 政大開放課程-戴秀雄老師「都市計劃法規」
我是透過戴老師的課程建立我對於台灣空間規劃制度的認識,
在答題中也有順利應用上,非常推薦這門開放課程。
共同資料
其實這兩個考科有非常多相通的地方(例如今年兩科都考了地方創生這題),
因此有很多共同的資料是對於準備兩個科目都有幫助的,特別是時事議題。
- 環境資訊中心:大推這個網站裡的新聞和專欄
- 學術期刊,例如《都市與計畫》
我考試前花了很多時間讀期刊文章,特別是幾個常考的關鍵字。
尤其這個期刊出了許多專號,幫助我掌握目前的重要研究趨勢。
- 公視「我們的島」
適合午休時間邊吃飯邊看,youtube上都找的到,幫助我跟上當前台灣的重要議題。
- 各政府機關網站上重要政策的相關文件
例如國土計畫、地方創生、國土生態綠網等相關重要政策。
考試內容很看重當前政策和時事,所以多看這些相關資料是必要的環節,
就算沒有直接考出來,還是可以盡量寫進答案裡。
- 其他相關閱讀
學校工作的好處就是可以利用圖書館資源,
我這段期間還看了《都市再生的20個故事》、
《因應氣候變遷從地方做起 : 臺灣推動氣候變遷調適的過程、經驗與知識》、
《地方消滅 : 地方創生的理論起源》、《城鄉規劃讓生活更美好》、
《生態設計學 : 讓地球永續的創意法則》、《城市與自然》、
《城市造反:全球非典型都市規劃術》、《好城市,怎樣都要住下來》等。
這些閱讀對我來說最重要的功能是提供更具體的案例,
相較於上面列的教科書,這些大多是比較輕鬆的閱讀,而且也對答題有幫助。
- google
再強調一次,時事議題的準備非常重要。
例如我在考試之前就認為今年一定會考疫情這題,
於是有特別花時間google了網路上的評論,
看看大家怎麼討論疫情與都市規劃的關係。結果真的考出來了!!
所以考試前也可以腦力激盪一下,不要漏掉當前發生的重要時事。
【時程安排】
基本上是一個月準備一科,
我在八月份先準備生態城鄉規劃,九月份準備城鄉規劃概論,十月初總複習。
八、九兩個月分別針對兩科蒐集資料、按照上述的關鍵字原則讀書、整理筆記,
最後至少留一週的時間練習考古題(大約寫到近五年)。
考古題的練習對我來說滿重要的,雖然相對於其他本科系出身的考生,
我們在專業科目的學習經驗可能是四年(或更多)的差距,
但我一直認為考試的100分鐘是公平的。
如何在一題25分的時間內寫出愈多、愈完整的論述,
我覺得這件事情是可以在短時間裡練成的。
所以透過練習考古題掌握答題的結構、節奏與內容,是我準備筆試的一大重點。
【面試準備】
研究計畫的部分,我結合自己過去關心的議題、我的人類學專長
和這個學門要求的研究領域,算是量身打造了一個研究計畫。
因為有3000字的字數限制,也不需要寫出多複雜困難的研究計畫,
我認為一定要強調的面向是這個計畫對台灣的重要性。
在研究計畫繳交前,分別和幾個考不同學群的朋友約了模擬面試,
互相看看彼此的資料、幫對方設想可能會被問到的問題然後練習回答。
我是容易緊張的人,所以覺得這個過程對我幫助很大。
而且最後一起準備的幾位朋友也都上榜了!很推薦這樣的互助準備方式。
面試之前,我也找了台大城鄉所的老師幫我看資料。
非常感謝這位老師給我的建議,
讓我知道規劃專業的人會如何看待我的研究計畫、如何提問,
這對於跨領域考生而言是非常重要的,是我在面試前的重要定心丸。
我其實沒有修過他的課,只是碩班時因為助教課的機緣而認識。
會鼓起勇氣寫信給他,是因為知道他的研究領域和我的研究計畫高度相關,
他的文章也帶給我很大的啟發。後來想想,還好我有厚臉皮跨出這步!!
【面試】
面試地點在台大的博雅大樓,大家先在201大教室集合,然後一一被唱名帶進小教室。
面試委員有五位,面試時間共十五分鐘,旁邊有工作人員舉牌,確保不超時。
面試委員首先要求我做五分鐘內的自我介紹,我的自介是以研究計畫為主:
先簡短介紹我是誰、學歷與工作經驗,
然後帶到我為什麼想要轉領域到規劃專業以及我的研究興趣。
接下來說明我的研究計畫,包含研究背景、目的、方法,及預計成果等。
最後收尾時則再次強調這個計畫對台灣的重要性,
以及我目前申請上加拿大的學校如何有利於這樣的研究議題。
自介之後,面試委員一一提問,我記得的問題如下:
1. 妳認為災害正義是什麼?和目前國內的討論有什麼不同?
加拿大的經驗如何跟台灣對接?
2. 為何選擇這間學校?
3. 你的背景是社會科學,技術的面向如何補足?
4. 我們這個學群是建築規劃設計,但是你的研究著重於社會、歷史分析的層面,
請說明你的研究跟這個學群的研究領域之間的關係?
問答中有一半以上的時間都圍繞在我的社會科學背景,
雖然面試委員的態度不至於刁難,
但他們似乎認為我的研究計畫沒有符合規劃專業對於「技術」的基本要求。
這可能是跨領域的考生多少會碰到的難題,
當下我就是盡量說明為什麼我認為社會與技術是無法脫節的、
我對於當前政策缺失的理解、我認為更好的規劃是什麼,
還有為什麼我的背景可以幫助我做到這種更好的規劃。
面試完到放榜的這段期間我其實非常氣餒,覺得完蛋了、沒救了,
面試委員一定沒有聽懂我說的話。
但現在從結果看起來,其實沒有太差。
我最後想說的是,轉換跑道對我來說並不是隨便的決定,
而是考量過各式各樣的生涯可能,
最後找到自己核心的關懷,一步步慢慢走到這裡的。
而這個核心關懷,事實上多少還是奠基於我的人類學基礎之上。
我想跨領域並不是少數人的經驗,希望大家都能相信,
過去的努力與經歷都會是現在的養份,不需要急於迎合特定學科的單一標準,
知道自己的價值與目標,你的光芒也許就能夠自然而然的散發出來。
拿到獎學金只是這趟學習旅途的第一步而已,
未來也請規劃界的前輩們多多指教了。
如果未來的考生們有任何問題,也歡迎站內信聯繫我。
祝福大家新年快樂、心想事成。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118.160.52.108 (臺灣)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studyabroad/M.1609487412.A.29C.html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