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版公車上書 #附全文 全港AO職系只有724人,逾百聯署差不多七份之一。在危及高薪及前景之下聯署已經夠勇,其中倡議更稱得上是「見義勇為」
//成立獨立調查委員會,在公平、公開、公正的原則下,調查近月由修訂《逃犯條例》以來在社會所引起的大小事件,例如推行修訂過程的做法是否恰當、警方在各場行動當中所使用的行動及策略是否合理、元朗襲擊事件有否涉及公職人員行為失當等。惟有如此,香港才有契機讓各方和解,走出創傷,再次向前。
我們亦呼籲所有警務人員支持成立獨立調查委員會,讓警隊能與一眾市民重建互信。//
#清末公車上書的公車是哪輛車
清末光緒簽訂《馬關條約》後,康有為、梁啓超等上千位公車孝廉於1895年聯署向北京的光緒皇帝上書反對,是為中國史上鮮有的挑戰皇權的知識份子運動。
其車當時,康有為及梁啟超與權力核心的距離之近都不及上今日聯署的AO政務官。康梁等八十名「學者」當年還只是舉人,即在鄉試優異被推薦考京師會試之人,多在地方任職。康在京試之後,也低於四品,無權限Send email畀大老闆。
因為古時上京考會試有公家車接送,稱「公車舉孝廉」,孝廉的意思借代了儒生,後人稱舉人為「公車孝廉」。後來到隋唐之後,私墪盛行,以致上京赴考人多,路又遠。莫講話「公車接送」,連「車船津貼」都難以提供。公車孝廉只成為舉人別稱。
#公車上書到戊戌變法
康梁知道《馬關條約》後寫「萬言書」,提出了拒和、遷都、練兵和變法四大主張。康稱在京應考的18省舉人1000餘人(實名者一說只有80餘人)聯名簽署,並齊聚都察院門前,要求向皇帝上書。皇帝拒絕,致維新變法的思潮。
康梁二人在公車上書後開始組織政治勢力,尤其是漢人及廣東省等江南以下的力量,之後發展成戊戌變法,百日維新。維新只有百日,除了帝制向君主立憲,引起慈禧不滿外,滿漢矛盾也是另一死因。
#Highlight貼旗仔文化下要逾百AO同意一篇文不易
AO上書雖然無實名,但逾百證件在只有七百多人的政務職系佔七份之一,連想簽不敢簽者更多。加上,政場文化,一份Memo,一份簡報都可以貼滿要修改的「旗仔」,來來回回幾次才簽到一個名。要在元朗恐襲後五日,出一份逾百同意的文件的前題,就是有強烈共識。
AO上書暫時只有政策沒有變法是好事,因為同清朝康梁前車可鑑,#在帝國面對你絕對不能成功
#中國歷史
AO聯署全文:https://thestandnews.com/…/%E9%80%BE%E7%99%BE-ao-%E8%81%AF…/
Searc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