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應烟花颱風進逼及強降雨來襲致災 視察各區易淹水地點防汛整備以加強排水效能
連日高雄地區不斷有強降雨發生,加以受滯留鋒面及西南風增強影響,造成各地零星傳出積淹水情況,陳其邁市長相當關切,今天一早即前往受災地區視察,同時交付任務予我,率水利、工務團隊協同分工,前往鳳山光復路、青年路口、曹公圳、園道鳳山計畫、小貝湖遺址等易淹水地點視察,並加強防汛整備。
每逢豪大雨,鳳山行政中心一帶、青年路二段、文化路文華國小、建國路二三段等,因鳳山區整體地勢北高南低,造成北邊地勢較高之鳳山熱帶園藝試驗所、長庚小貝湖等水流往南溢淹至上述區域,而導致上述南邊地勢較低區域積淹水災情,雖有曹公圳排水系統經整治後,將原鳳山區雨水下水道設計標準63mm/hr,提升至70mm/hr;惟近期短延時強降雨量均高達80~100mm/hr,已遠超過原設計保護標準,導致排水不及造成淹水;文英里、文華里、忠孝里、忠義里及鳳山行政中心一帶因地勢相對低窪及短延時強降雨造成淹水、排水不及情形,我已責請應急採移動式抽水機支援、待命,配合園道工程於平行於曹工圳之青年路二段及文福街口佈設2台1cms100匹馬力固定式抽水機,以解決附近居民淹水問題。
至於鳳山熱帶園藝試驗所,因面積廣大,相關排水已造成下游區域嚴重負擔,水利局前於7月16日邀集試驗所踏勘園區內排水情形,惟試驗所表示其園區日據時期即存在,無相關開發行為之出流管制計畫,後續將再依據出流管制、逕流分攤計畫,要求試驗所調節排水流量,以改善下游區域淹水災情,並請水利局列為專案。
最後,我來到水情中心,聽取水利局及成大防災中心團隊回報全市各行政區各積淹水地區災情,盤點本市當前滯洪池共計15座,滯洪量326萬噸,待五甲尾滯洪池完工後(16座)滯洪量可達386萬噸,以提供防水防洪功能;此外,為應颱風來襲前,每日下午都會過有有強降雨的趨勢,且本7/23星期五,7/24星期六適逢本市各大河川正逢漲潮,今日起連續維持八天大潮,潮汐朝差恐需嚴防水災,或排水會排不出去的現象;目前各國對於烟花颱風的路徑預報,已同步北修,後續將往西北方向移動,對南部威脅已有減緩趨勢,對高雄來說,確實是個好消息,然而水利局及協力團隊(成大及高大)仍將持續監控颱風動向及後續西南氣流影響,適時預警做好防汛整備。
我責成水利局以及本市災防辦公室,要有沙盤推演對策,並對照河流潮汐表,以應潮汐致災可能,屆時滯洪池時差之調控,超前部署125部抽水機預佈、全市雨水管皆清空、水利團隊隨時監控水情為防汛準備,並請警察局警察大隊提早加派人力於各重要路口實施交通管制,環保局已立即加強側溝抽吸清疏,並要求各分區清潔大隊整備待命,如有發生枝葉阻塞排水情形,立即派員處理,水利局已成立「市府水情暨土石流應變小組」,工務局、養工處、交通局、警察局等都將共享雨勢分析預判等最新情資,以利即時協同作戰、因應水情變化。
同時也有1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6萬的網紅News金探號,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03:11 砂卡礑步道 砂卡礑是立霧溪第一條支流砂卡礑溪中下游溪谷的總稱,步道全程都是沿著砂卡礑溪左岸的溪畔行走,由於大部分是沿用早年臺灣電力公司在興建發電廠輸水管與攔砂壩時闢建的施工道路,因此平坦易行。步道長度為4.4公里,單程步行約2小時,可隨時折返。 17:27 鯉魚山步道 鯉魚山步道群由七...
六分水管外徑 在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謝謝網友陳咸作分享他和老婆、孩子在墾丁鵝鑾鼻燈塔前拍攝的合照;上圖攝於2011年5月12日,下圖攝於2020年8月13日。
你也曾經和鵝鑾鼻燈塔合影過嗎?
面對巴士海峽的屏東鵝鑾鼻燈塔,最早建成於1883年(清光緒9年),之後曾因戰爭遭到摧毀,而分別於1898年(日明治31年)和1947年(民國36年)二度完成重建;此座位於國境之南海角上的元老級燈塔,由於照明射程高居亞洲地區之冠,一直享有「東亞之光」美譽。
早年因鯨魚成群結隊在附近海域出沒,於燈塔的映照下,海上不時出現噴泉數丈的奇觀,而被稱作「燈影鯨泉」;再加上燈海四周林木蒼鬱,夕日晚霞的風光十分迷人,吸引眾多遊客前來,曾名列臺灣八大美景之一。
這座燈塔的誕生,和150多年前的一件命案有關。
清同治6年(1867年)2月7日,一艘美籍貨輪「羅發號」(Rover)航行至距鵝鑾鼻約60公里的七星岩附近海域時,突觸礁沉沒。
船長赫特夫婦與船員12人,搭乘舢板到舊稱「沙馬磯」的鵝鑾鼻南灣一帶登陸,不料遭當地原住民殺害,史稱「羅發號事件」。
當時美國駐廈門領事李仙得,嚴詞向清廷抗議,並要求清廷必須儘速在鵝鑾鼻海角興建燈塔,以維護船隻通行安全。
在外交壓力下,清廷於清光緒元年(1875年)委託英國皇家地理學會會員畢齊禮於6月18日自打狗(今高雄)出發前往瑯嶠(今恆春)地區勘察燈塔建地,並支付一百銀兩向龜子甪社(今墾丁國家森林遊樂區旁社頂部落)的原住民購買燈塔預定用地來建設燈塔。
由於當地是原住民的地盤,因此在興建前後,官方還派了五百兵力守護;燈塔於1881年(清光緒7年)動工,在1883年(清光緒9年)完工,其建造費用為白銀20餘萬兩。
砲壘式的外觀與滿布槍眼的圍牆,圍牆外還有壕溝,而整個塔區建築屋頂都是「蓄水坪」,雨水沿著水管集流到地面下九座花崗石蓄水池,水源自給自足;這些都是為了防止原住民的侵襲與圍困而建造的設施,也因此讓鵝鑾鼻燈塔成為全世界獨一無二的武裝燈塔。
這座完全模仿西式構造,由洋人建築的臺灣第一座燈塔,其地面基座縱橫長寬各為40公尺,高22公尺,總共分成5層;最上端的第5層安置了一等五燈蕊煤油旋轉透鏡燈。
燈塔的外圍,從東面山至西南沿海,總共廣達7500餘公尺、直徑2600公尺,規模宏偉壯觀。
白色鐵造的塔身,其周圍形構砲壘形式,利用塔基作砲台,在圍牆設有槍眼,以防禦原住民之襲擊。
甲午戰爭後,1895年(清光緒21年)清軍在離臺前,恆春知縣歐陽萱奉令秘密焚毀鵝鑾鼻燈樓、石牆,與石路碼頭,燈塔在9月13日遭摧毀。
1898年(日明治31年),日人完成鵝鑾鼻燈塔之重建,成為當時大日本帝國最南端的燈塔。白色的塔身在海拔55公尺,高出地面18公尺,周圍100公尺是鐵鑄圓柱形,內分四層,頂端有26,000燭光的一等白燭光,可照射20海浬。
二戰期間,鵝鑾鼻燈塔曾多次遭受盟軍飛機轟炸。戰後,財政部關稅總局海務處於1947年(民國36年)予以整修;最初安裝六等電石器閃光燈,隔年改為五等直流電閃光燈器,光力為3,000支燭光。
1962年,海關改為鵝鑾鼻燈塔,換裝新式大型4等旋轉透鏡電燈,光力達180萬支燭光;經過幾次改建後,鵝鑾鼻燈塔已成臺灣地區光力最強的燈塔。
六分水管外徑 在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https://wolflsi.pixnet.net/blog/post/69540024
純白版 #ENERMAX #虹彩晶凌 #LIQMAXIII 360特色:
●銅材質製作的處理器接觸面,最大TDP為360W,採用Central Coolant Inlet(CCI)中央入水設計,將冷卻液注入CPU中央最熱點,避免溫度突然增加,搭配安耐美專利分流通道技術Shunt-Channel Technology(SCT),縮短冷卻液路徑,讓CPU熱量可以快速被帶走
●專利雙腔室設計,隔離熱源與幫浦,幫浦採用陶瓷軸承,維持低運作噪音並提高耐用性
●全鋁合金材質360mm水冷散熱排,可安裝3個120mm風扇,讓散熱氣流及冷卻性能最佳化。編織網包覆的水管長度達40公分,適用主流系統組裝
●隨附3個120mm四線式PWM轉速控制靜音ARGB風扇,採用雙凸緣扇葉設計,提高風扇風量及靜壓。風扇外框附帶防震橡膠墊,減小共振產生的噪音
●水冷頭Aurabelt環狀發光條及水冷排風扇可發出絢麗的一千六百八十多萬種色彩組合,並支援ASUS AURA SYNC、GIGABYTE RGB FUSION 2.0、RAZER CHROMA RGB、ASRock POLYCHROME SYNC、MSI Mystic Light Sync的3pin 5V ARGB連動控制,也可以使用內附燈光控制盒單獨控制。燈光控制盒提供10種預設燈效,並可控制顏色、亮度及速度
●支援Intel/AMD多種新款CPU平台(不含SP3/TR4)
●提供2年保固
六分水管外徑 在 News金探號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03:11 砂卡礑步道
砂卡礑是立霧溪第一條支流砂卡礑溪中下游溪谷的總稱,步道全程都是沿著砂卡礑溪左岸的溪畔行走,由於大部分是沿用早年臺灣電力公司在興建發電廠輸水管與攔砂壩時闢建的施工道路,因此平坦易行。步道長度為4.4公里,單程步行約2小時,可隨時折返。
17:27 鯉魚山步道
鯉魚山步道群由七條長短不一,但同樣迷人的步道相互連接而成,不妨安排半天至一天的時間,充分欣賞沿途的景緻。只有600公尺高的鯉魚山,矮矮的山頂竟然有絕佳的展望,可以眺望東華大學、花東縱谷、海岸山脈甚至是花蓮港和蔚藍的太平洋。徐徐緩步山林間,一旁是鯉魚潭清澈的湖面,蟲鳴鳥叫不絕於耳,眼前則是蝴蝶翩然飛舞,乾脆停下來,靜靜地觀察周遭林蔭草叢,都市裡找不到的可愛生物,將會一隻隻慢慢蹦出來。每年春季和秋季,都吸引許多人前來賞螢、賞鷹。
30:59麻荖漏步道
麻老漏步道的名字起源於成功鎮的舊名為麻荖漏,步道全長1160公尺,步道盡頭是著名的新港瀑布(彩虹瀑布)。本步道原為當地舊有集水取水路徑,溯溪而上可達彩虹瀑布下方。由於本步道為成功鎮重要取水口,因此該步道之修築有別於一般的健行步道,主要以不污染水源為原則,採用最自然的方式與材料,小徑材料不作防腐處理,並順應地形以生態工法整修成讓民眾容易親近的溯溪健行步道。步道沿線起伏甚大,除穿越山林之外,部分路段需翻越巨石、穿越山洞及橫渡溪流,只要輕便溯溪裝備就可享受冰涼清澈的水流沖擊感又無深潭急流的顧慮,遊客可同時體驗溯溪與森林浴的樂趣,是一條老少咸宜的戲水溯溪健行步道。
#金探號台灣 #金探號行程 #金探號特色玩法 #花東小旅行 #親山步道 #濱海步道
--
主持人:王軍凱 朱芳君
電視首播頻道:非凡新聞台
每週六日晚上:22:00-23:00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sqoS4Mxsxfw/hqdefault.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