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位有寫書的李教授,曾經有人問過我說李是科學工作者,他相信靈魂靈異現象之類的。
我只能說這個人的科學是不入流的。
嚴謹的科學工作者,都一定會用手雙盲。李教授更像是一位靈界信仰者,從一些相似的偽科學中找證據來佐證自己的信仰。
我分享的這篇文章,是個負責任的科學工作者對李教授的批判,他會比我批判得更好的原因是他要用心的挖出李教授引用的研究來批判。
我可沒有這個耐心。
這就是科學工作者要證明自己信仰時,難搞的地方 —— 他們會引用很多零星的研究,策略性的選出對自己信仰佐證有利的研究,而且會用很複雜交錯的說服。
一旦這麼吵誇張複雜,我就會懷疑了。
不過。。。。
寫這篇批判李教授的科學工作者,他的文章也引用了佛教教界內流傳的一個傳說 —— 他寫道:
『我從不少藏傳佛教高僧的著作中,也看過一個著名的故事,是一位老太太,卅年來誠心持〈六字大明咒〉。這〈六字大明咒〉——「嗡嘛呢叭咪吽」是藏傳佛教公認最具神聖的真言,可是她唸錯了咒音,唸成「嗡嘛呢叭咪牛」。有一天,一位喇嘛見到她的小茅蓬大放光彩,但和老太太一談後發現她唸錯了咒音,就糾正了她後離去,結果老太太信心大受打擊,後來那位喇嘛回到該處發覺光彩不見了,才又跟老太太說之前說她唸錯是為了要試驗她的誠心,她大喜之後唸回原來的「嗡嘛呢叭咪牛」,光彩又再重現。這一再說明,學佛貴在實踐和誠心,而非著於文字。』
這個藏傳故事,是有爭議的,因為沒有人去考究這故事的來源。
請問藏傳唸嗡嘛呢叭咪吽,怎麼可能把最後一個字唸成牛?牛字數漢字,不是藏文。
這個故事要講得通,就不能用藏傳,而是用漢傳,因為只有漢字才有『吽牛』錯看到可能性。
同時也有1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5萬的網紅港。故 kongguhk,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佛教徒一向予人與世無爭、不問世事的感覺,但在近日修訂《逃犯條例》引發起的爭議和衝突中,也見到有佛教徒的身影,到底原因何在? 「唔係所有佛教徒都咁靜,其實有好多佛教徒都好主動去參與社會,只不過佢哋好低調,無標榜自己係一個佛教徒嘅身份。」佛教徒陳雅文說。 「參與社會,我哋係社會嘅一部分,佛教徒係唔應...
六字大明咒 爭議 在 Faye·君一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 關於自我覺察 >> No.1
-
最近身邊的朋友一窩蜂在上各式各樣的心靈成長課程,對自我、對靈魂、對傷口等等的覺察,一套有系統的課程下來,往往需要五位數,我想,這部分累積起來真的不是一筆小數目,有時心裡會有一個疑問,「難道你連自己在想什麼,都不知道嗎?」——然而答案卻殘忍的如是。
.
我曾經上過家族排列,心靈探索的課程,因為希望可以有一條繩索可以拉自己一把,也期許自己在黑暗之中能不迷失方向,至少十年前的社會風氣還不像如今如此開放,同性戀等相關的字眼,在群眾之中,於社會、國家甚至是家庭而言,仍是個備受爭議的行為,不論你的人品如何,好像只要性向非異性戀,就是不正常。
.
印象中那陣子我才十多歲,國小五年級便意識到自己與他人的差異,像是我特別欣賞那種看起來運動能力好的男生,特別是比我高的,膚色黝黑健康,笑起來有一口整齊牙齒,眼睛是單眼皮或內雙,雙手厚厚的,在他們身邊總讓我覺得很有安全感。
.
到了國中時,校內田徑隊的學弟不知怎的就搭訕了我,但在那時候我們也僅止於上下學或下課時間的偶遇,他總是喜歡陪我走到一個路口,上學時也總喜歡送我到教室門口後才離開,那時的我總是小鹿亂撞,不敢跟他四目交接,為此困擾了好久,於是因緣際會下就帶著這樣的秘密接觸了心靈探索的課程。
.
但當時的課程,並沒有問你為了什麼而來,僅是簡單的問候並無深入的探究,畢竟人數眾多,我想若學員的心是閉鎖的,講師也不會勉強,無論當時的內容如何,我永遠記得那群大人們炯炯有神卻又帶著茫然的矛盾表情,那時我總想,出社會後到底面對了怎麼樣的壓力,竟然可以把一個人的所有正面能量磨得幾乎一絲不剩。
.
長大後,開始負擔一部分家計,開始在這社會中的期許與對社會的質疑之間不斷擺盪,時而迎合忽又抗拒,有時個性會變得怪異,任何人除了公事以外都不想有更多更深入的交談,於我而言所有我真心對待的,大部分都只是生命中停留一陣的過客,但我仍是願意敞開心胸的擁抱每個當下,如此矛盾竟也慢慢開始成為朋友間的心靈導師,像是站在彼岸的燈塔上,就這樣指引著,但很多時候,我的感覺就只是一個感覺而已,像是無法解釋的靈異現象,還有不可思議的自我對話後所帶來的震撼與失落,高興與期待。
.
人生就這樣走到了二字頭過半,我開始覺得一個人的靈性探索,若真有必要,首先必須相信自己的心,然後從自己的心賦予的所有回憶與感受帶來的全面情緒之中,去細細的感受,然後會發現其實你的心要給你的答案,往往就是問題的本身,然後就像是盛開的花,不斷在四季之中變幻,但卻不離其宗。
.
一切的答案,目前對我而言即是愛與慈悲。
而這一切必須架構在如實的狀態之中被反應。
.
不論你是帶著愛或恨,還是悲傷或憤怒,茫然與失落或快樂與幸福空洞或憂鬱等等的情緒,於我而言,都是生命予你靈魂本身的試煉。
.
我還是認為,如果你想探索所謂的自我並覺察你本身的靈性,其實可以透過一首歌或是一本書裡的某個段落,一個人的城市輕旅行或是一個人的短暫出走,在這過程中,即便瑣碎的耳語仍不斷交錯,然而你的心仍依舊沈靜,那便是接觸自我的第一步。
.
而後來的我,也不再上那些所謂的心靈成長課程,因為我知道,鑰匙在自己的手上,旁人只能點一點醒而已,但到底要不要醒過來,還是自己的決定。曾經想過,如果哪天真的出家或真的朝神秘學的方向前進而成為一個講師的話,我的費用一定要很親民,再怎麼樣一個人也不可能收破萬,但前提是要先陪我唸一部經或一段六字大明咒並一起迴向給這世界所有無形及有形的眾生們。畢竟,我擔不了。
.
不知道為什麼寫這篇文章,但如果這篇文章給剛好深陷其中的某個人看到,我想如果有緣的話,你就能知道所謂的「解鈴還須繫鈴人」,然而五位數的費用可以幫你省一點,你可以回饋於社會給需要的人,甚至好好犒賞自己一路以來的辛勞,與回饋給生養你、教育你的長輩們。
.
我始終相信,帶著善的力量,再壞也會形成一個善的循環,這便是溫柔,也是慈悲,更是覺察。另外也想呼籲大家,不要去詆毀或攻擊旁人的信仰,畢竟我們都是獨立的個體,你的內心強大,不代表旁人就沒資格脆弱,很多時候,點到即可,剩下的就交給各自的生命與緣分去完成。
.
有機會再分享其他的過程:)
.
Instagram: Spring24s
Written by: Faye
2018/ 04/ 11
六字大明咒 爭議 在 Faye·君一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 關於自我覺察 >> No.1
-
最近身邊的朋友一窩蜂在上各式各樣的心靈成長課程,對自我、對靈魂、對傷口等等的覺察,一套有系統的課程下來,往往需要五位數,我想,這部分累積起來真的不是一筆小數目,有時心裡會有一個疑問,「難道你連自己在想什麼,都不知道嗎?」——然而答案卻殘忍的如是。
.
我曾經上過家族排列,心靈探索的課程,因為希望可以有一條繩索可以拉自己一把,也期許自己在黑暗之中能不迷失方向,至少十年前的社會風氣還不像如今如此開放,同性戀等相關的字眼,在群眾之中,於社會、國家甚至是家庭而言,仍是個備受爭議的行為,不論你的人品如何,好像只要性向非異性戀,就是不正常。
.
印象中那陣子我才十多歲,國小五年級便意識到自己與他人的差異,像是我特別欣賞那種看起來運動能力好的男生,特別是比我高的,膚色黝黑健康,笑起來有一口整齊牙齒,眼睛是單眼皮或內雙,雙手厚厚的,在他們身邊總讓我覺得很有安全感。
.
到了國中時,校內田徑隊的學弟不知怎的就搭訕了我,但在那時候我們也僅止於上下學或下課時間的偶遇,他總是喜歡陪我走到一個路口,上學時也總喜歡送我到教室門口後才離開,那時的我總是小鹿亂撞,不敢跟他四目交接,為此困擾了好久,於是因緣際會下就帶著這樣的秘密接觸了心靈探索的課程。
.
但當時的課程,並沒有問你為了什麼而來,僅是簡單的問候並無深入的探究,畢竟人數眾多,我想若學員的心是閉鎖的,講師也不會勉強,無論當時的內容如何,我永遠記得那群大人們炯炯有神卻又帶著茫然的矛盾表情,那時我總想,出社會後到底面對了怎麼樣的壓力,竟然可以把一個人的所有正面能量磨得幾乎一絲不剩。
.
長大後,開始負擔一部分家計,開始在這社會中的期許與對社會的質疑之間不斷擺盪,時而迎合忽又抗拒,有時個性會變得怪異,任何人除了公事以外都不想有更多更深入的交談,於我而言所有我真心對待的,大部分都只是生命中停留一陣的過客,但我仍是願意敞開心胸的擁抱每個當下,如此矛盾竟也慢慢開始成為朋友間的心靈導師,像是站在彼岸的燈塔上,就這樣指引著,但很多時候,我的感覺就只是一個感覺而已,像是無法解釋的靈異現象,還有不可思議的自我對話後所帶來的震撼與失落,高興與期待。
.
人生就這樣走到了二字頭過半,我開始覺得一個人的靈性探索,若真有必要,首先必須相信自己的心,然後從自己的心賦予的所有回憶與感受帶來的全面情緒之中,去細細的感受,然後會發現其實你的心要給你的答案,往往就是問題的本身,然後就像是盛開的花,不斷在四季之中變幻,但卻不離其宗。
.
一切的答案,目前對我而言即是愛與慈悲。
而這一切必須架構在如實的狀態之中被反應。
.
不論你是帶著愛或恨,還是悲傷或憤怒,茫然與失落或快樂與幸福空洞或憂鬱等等的情緒,於我而言,都是生命予你靈魂本身的試煉。
.
我還是認為,如果你想探索所謂的自我並覺察你本身的靈性,其實可以透過一首歌或是一本書裡的某個段落,一個人的城市輕旅行或是一個人的短暫出走,在這過程中,即便瑣碎的耳語仍不斷交錯,然而你的心仍依舊沈靜,那便是接觸自我的第一步。
.
而後來的我,也不再上那些所謂的心靈成長課程,因為我知道,鑰匙在自己的手上,旁人只能點一點醒而已,但到底要不要醒過來,還是自己的決定。曾經想過,如果哪天真的出家或真的朝神秘學的方向前進而成為一個講師的話,我的費用一定要很親民,再怎麼樣一個人也不可能收破萬,但前提是要先陪我唸一部經或一段六字大明咒並一起迴向給這世界所有無形及有形的眾生們。畢竟,我擔不了。
.
不知道為什麼寫這篇文章,但如果這篇文章給剛好深陷其中的某個人看到,我想如果有緣的話,你就能知道所謂的「解鈴還須繫鈴人」,然而五位數的費用可以幫你省一點,你可以回饋於社會給需要的人,甚至好好犒賞自己一路以來的辛勞,與回饋給生養你、教育你的長輩們。
.
我始終相信,帶著善的力量,再壞也會形成一個善的循環,這便是溫柔,也是慈悲,更是覺察。另外也想呼籲大家,不要去詆毀或攻擊旁人的信仰,畢竟我們都是獨立的個體,你的內心強大,不代表旁人就沒資格脆弱,很多時候,點到即可,剩下的就交給各自的生命與緣分去完成。
.
有機會再分享其他的過程:)
.
Instagram: Spring24s
Written by: Faye
2018/ 04/ 11
六字大明咒 爭議 在 港。故 kongguhk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佛教徒一向予人與世無爭、不問世事的感覺,但在近日修訂《逃犯條例》引發起的爭議和衝突中,也見到有佛教徒的身影,到底原因何在?
「唔係所有佛教徒都咁靜,其實有好多佛教徒都好主動去參與社會,只不過佢哋好低調,無標榜自己係一個佛教徒嘅身份。」佛教徒陳雅文說。
「參與社會,我哋係社會嘅一部分,佛教徒係唔應該採取一個迴避嘅態度。」另一位佛教徒Michael也有他的見解。
「入世」的佛教徒
佛教徒陳雅文學佛超過十年,2016年特首選委會選舉的時候,她留意到身邊一些基督徒朋友,開始討論基督教用怎樣的方式,去選那些選委出來。
之後雅文希望繼續有一個平台,讓佛教徒可以用佛教的角度,去討論社會各種的議題,於是成立了「香港入世佛法網絡」。過去兩年,他們舉辦過不同的論壇和工作坊,包括非暴力溝通、性別、自殺等等議題。
在近日的社會風暴中,亦見到雅文及網絡另外兩位核心成員Tammy和Michael的身影。
齊誦六字大明咒 祝福香港
「我哋有發過一封連署聲明,另外亦發起一個叫『與佛同行,以正念擁抱恐懼』嘅活動,想號召一啲佛教徒,用佛教嘅方式表達對呢件事嘅關心,又一齊唱六字大明咒。」雅文說。
Tammy補充,六字大明咒是觀音菩薩的一個心咒,希望用這咒願,讓大家在這紛亂的環境下,令自己內心得到穩定、平靜:「亦可以想像,我其實亦可以好似觀音菩薩咁樣,係可以發一個願,唔係為咗我自己,係為咗香港所有人都可以有一個祝福。」
「103萬次六字大明咒嘅活動,我哋好支持佛教徒行出嚟做呢啲事,喺呢個議題上我哋首先唔好缺席,唔好存而不論、逃避,唔好話呢件事同我嘅修行無關,我哋首先要改變呢個態度。」Michael說。
為警民衝突感難過
佛教強調眾生平等、尊重包容、慈悲為懷,面對一連串警民對峙、互罵,甚至衝突的畫面,雅文及Tammy都很難過:「我覺得難過係睇到警察同示威者,最後好似都迫不得已地要用一啲暴力嘅方式,喺過程裏面,其實係傷害咗好多市民嘅心。」雅文無奈地說。
而Tammy的不安,則是源自政府和市民的對立:「至少佢(政府)應該去聆聽呢啲人嘅聲音,但係喺成個過程,一直有個二元對立,反對嘅人係繼續反對,政府則認為係市民唔明白,或者視反對係無效。」
用智慧和慈悲 化解紛爭
面對當前困局,他們希望大家多領略佛法的智慧:「智慧係你可唔可以喺正確嘅時候,做出正確嘅抉擇;慈悲就係如果有人同你持有相反嘅觀點,你用一種咩心態去包容、理解,甚至轉化,令大家企喺一個平等、對等嘅立場上,而唔係放喺一個對立嘅位置上。」
「所有人其實係平等嘅,佢做咗一個壞人,只不過係各種原因聚合喺佢身上,令到佢做咗呢個角色。」今集《港。故》用7分半鐘,帶大家由佛教徒角度,看看香港今日的困局和出路。
-------------
《港。故》:東網每周專題習作,講故事、講香港人的故事。
Fb:http://bit.ly/oncckonggu_Fb
IG:http://bit.ly/oncckonggu_IG
Youtube:http://bit.ly/oncckonggu_Youtub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