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告訴我你有沒有看到我手上的愛心🧡
看完內容幫我按讚分享,
鼓勵我做出更好的內容唷!
🔽🔽🔽🔽分隔線🔽🔽🔽🔽
很多人都會問我減脂的秘訣,
事實上,
多數的人在跟我交流意見時都說得很對,
但通常有幾個問題:
1️⃣執行細節
舉個例子,16/8斷食減肥,
這個減肥方式有許多理論支撐,
也有許多執行結果告訴你是可行的,
但,問題來了,這八個小時你該吃些什麼?你的飲食結構長什麼樣子?
飲食內容搞清楚,才是成功的主要條件,
而不是你能夠完成8小時吃,
16小時不吃。
2️⃣執行難度
很多人三餐老是在外,
沒有第一點的細節,
完全不知道自己要吃什麼,
索性隨便吃,
結果不是吃太多就是吃太少,
能夠吃剛好的機率低到可以說是沒有。
那怎麼可能成功呢?
3️⃣放錯重點
在執行飲食計畫的過程中,
應該要訂定一個清晰的目標,
比方說我推薦以三個月為一個週期,
時間太短或沒訂定週期,
多數換來的是不健康與放棄;
另外,我更想說的是,
訓練的確很重要,
千萬不要把訓練放在第一位,
因為你要減重,
任何消耗性的運動都可以達到目標,
但你不可以看到跑步機顯示妳消耗了400卡,
就犒賞自己破壞自己的飲食結構,
這樣你必然失敗。
4️⃣沒有配合生活
這點我想告訴大家的是,
早餐、午餐、晚餐及宵夜,
這些說法應該要改為,
第一餐、第二餐、第三餐及第四五六七八餐,
因為每個人作息都不一樣,
下午三點起床吃的第一餐難道是早餐嗎?
早上七點要睡覺的人吃的那一餐究竟是早餐還是宵夜?
奇怪,為什麼一整篇感覺在講飲食?
對!因為重點就是在飲食!
訓練只是輔助,
而身材是副作用!
希望大家都頭好壯壯,
喜歡我的內容請幫我分享按讚,
這樣就能鼓勵我做出更好的內容唷。
#減脂增肌 #飲食控制 #rdx #重訓
「六度分隔理論例子」的推薦目錄:
六度分隔理論例子 在 利世民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雖然已經轉場去 Patreon 同 Podcast,絕大多數嘅長文都唔再公開發表;但好似呢個題目,相信 Patreon 嘅支持者都會希望多啲朋友一齊討論(我諗):
如果你支持我寫作:
https://www.patreon.com/LeeSimon
= = = = 我是分隔線 = = = =
一,美國嘅傳統基金會,點解要將香港從世界經濟自由指數 DQ?陳茂波又點解要寫信去華爾街日報投訴?
二,其實,人哋承認你係一國,唔通你可以話認咩?再講,人哋只係一個境外嘅非政府民間組織,堂堂一個特區政府財政司司長,去信傳統基金會嘅 media partner 投訴,表面上睇來於禮不合。錯晒。
三,過去四份一世紀,傳統基金會同加拿大 Fraser Institute 都分別評香港做世界最自由嘅經濟體;由港英到特區,好非常咁重視呢個第一位嘅排名,點解呢?
四,正所謂:「面就人哋畀。」舊年香港失去咗排名第一位,其實已經好肉酸。又點會估到傳統基金會,今年勇武到直頭將香港同澳門 DQ?講開又講,呢個經濟自由指數,台灣都榜上有名,而且都唔算排得好低。呢個一中一台嘅玩法,其實夠晒位畀戰狼發爛渣,但目前佢哋好似相對克制,點解?
五,但睇真啲就會發現,全世界咁多排名,香港政府特別重視呢個經濟自由指數。政府其實一直都有人跟進編制呢個指數嘅兩間機構;甚至以董建華為首嘅香港明天更好基金,多年來都會派人去 Washington DC 做民間外交,定期拜訪當地哋自由經濟智庫;唔通呢個政府,對自由市場真係咁神心?
六,1995年佛利民提出經濟自由排名,最主要嘅用意係:what get measured get managed。佢老人家嘅諗法係,你整個排名,啲人咪會去爭個第一囉。但咁多年後我睇返轉頭,呢個自由經濟指數,真係好似為香港度身訂造咁。1997 主權移交之前,自由經濟指數其實係一個好高段數嘅方法向中共講: the world is watching。另一方面,將香港評為世界最自由經濟體,其實都係畀中共有個機會去同全世界人講:成功落實一國兩制。唔好忘記,就算最嚴格嘅定義裡面,兩制所指嘅資本主義制度,簡單直接去理解,就係經濟自由。
七,佛利民一直心繫香港。2006年佢老人家臨終前,最後一篇評論文章,就係華爾街日報刊登嘅:Hong Kong Wrong。我仲好記得,篇文一開首就好灰咁講:It had to happen. Hong Kong's policy of "positive noninterventionism" was too good to last.
八,香港終於畀傳統基金會 DQ,我見到有啲人話:「咁樣仲好,以後唔需要就住就住,特區政府可以全面干預。」早幾日南華早報見到有位年青學者,更加形容呢次畀人 DQ is a gift that will keep on giving。
九,每個人都有表達意見嘅自由,所以其他人嘅觀點,我都費事評論。但陳茂波代表特區政府嘅回應,似乎話畀我哋知:「話唔定,特區政府仍然好在意外界點睇一國兩制。」當然,我唔知北京點睇;更唔知道特區政府係唔係代表緊北京嘅睇法,甚至乎所謂嘅北京,係唔係只有一派睇法。
十,兩個經濟自由指數,其實都係「百鳥歸巢」嘅複合指數;即係話,裡面用嘅數據,其實全部都係由其他機構去搜集編制,係公開嘅資訊。至於指數裡面唔同成份嘅比重,亦都係公開嘅資訊。即係話,經濟自由指數,係 open source;又即係話,傳統基金會 DQ 香港,其實唔緊要,政府理論上可以叫好似團結香港基金咁嘅組織,用返同樣嘅方法,同樣嘅數據,做一個出來囉。兩、三個研究院嘅學生,三幾個星期功夫,應該就交貨。
十一,都係個句:「面,係人哋畀㗎。」一國兩制呢場戲,究竟做畀邊個睇?做畀香港人睇?定係做畀全世界人睇?華爾街日報嘅回應,都已經好直接打面:「好心你哋班人就唔好再自己呃自己啦。」
十二,之前特區政府好似話想請公關去處理國際形象;我唔知結果有冇人肯接呢單 Job。其實,公關又好,Spin 又好,Propaganda 又好,任何傳訊工作,其實分三個層次:
十三,最低水平係 inform:「話咗你知!」特區政府嘅傳訊功夫,就係停留呢個「講咗當做咗」水平。
十四,高一個層次係 influence,又或者所謂嘅 propaganda 。過去,香港都有例子,政府可以成功影響到群眾嘅思想行為;又或者當年社會民智未開喇。成功嘅 propaganda,除咗可以令群眾知道乜嘢係應該做,乜嘢係唔應該做,仲要深信不疑呢啲價值,甚至主動周圍去同人講。
十五,最高段數嘅溝通,係 inspire;有意思嘅溝通,應該係有來有往,互通有無。溝通嘅目標,唔係去 inspire 人哋,而係 inspire 自己。Be inspired,大前提係人家畀反應嘅時候,你係唔係願意虛心反省。永遠都只係諗住講說話畀人聽,一味想改變其他人嘅人,往往就係最 uninspiring 嘅對手。
十六,1995年嘅時候,點解世界咁多人相信香港可以延續過去賴以成功嘅制度?當時點解有人肯相信中共?十幾年前,佛利民話 It had to happen,究竟所指嘅係啲乜嘢?十幾年後嘅今日,又係乜嘢原因令人家咁 blunt 咁叫你面對現實?世界除咗自己嘅主觀願望,人哋都有自己嘅睇法;你有權話香港係一國兩制,但人家都有權唔為你抬轎。傳統基金會 DQ 香港,講到尾,其實就係唔想再畀人利用。
= = = = 我是分隔線 = = = =
另外嘅新嘗試,就係 Podcast:
Apple Podcast - http://apple.co/3loKmNR
Spotify - http://spoti.fi/2OYvV7l
AnchorFM - https://anchor.fm/simoncf
六度分隔理論例子 在 銀色快手(Silverquick)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為了讓學員感受書本與人強大的連結力量,我在課堂上舉了一個有趣的例子「凱文貝肯與六度分隔理論」(The Six Degrees of Kevin Bacon)。
這是前幾天上網查詢電影資料看到的例子,1994年有兩位奇葩想出了一個點子,把六度分隔理論轉化成一個小遊戲,看誰可以從最短的距離,把一名美國演員與凱文貝肯之間的關係(共同演出某部電影的關聯性)找出來。
比方說,如果例如A演員和B演員共演過Y電影,而B演員又和凱文貝肯演過Z電影, A演員和凱文貝肯的連結就達成,因為從A連到B,再連到凱文貝肯。
凱文貝肯在一九八六年拍過一部電影,講述在紐約華爾街挑戰失敗的股票營業員,選擇暫時當個勤奮的單車快遞員,後來重返華爾街東山再起的勵志故事,這部影片叫做「銀色快手Quicksilver」片長一小時四十六分鐘,剛好跟我的筆名一模一樣,銀色快手是凱文貝肯騎的那部單車的名字,這是我和凱文貝肯之間的關聯。
六度分隔理論,又名「六個人的小世界」。它是Karinthy Frigyes在1929年提出一個假說概念,大概的意思是,他認為每個人只要透過朋友圈,也就是朋友的朋友的朋友的朋友,只要在其他五層朋友圈之內的關係,就可以連結到世界上的任何一個人,想像我們其實是彼此有著某種關係互相連結的陌生人,聽起來很奇妙又覺得浪漫。
我不是因為這部電影而取了這個筆名,是在我取了筆名之後,有網友跟我講有凱文貝肯的同名電影,我才知道這個巧合。
兩個我曾經想取的筆名的都有電影,第一個是《銀翼殺手》是我喜歡的科幻經典片,可是在場的朋友,應該沒有聽過作家叫做殺手的,或許有聽過殺手歐陽盆栽、但是作家的筆名叫殺手,就有點恐怖了,這樣殺很大,所以我放棄了這個名字,退而求其次,改叫銀色快手。
我想講的是,現場的學員,除了自己帶伴來參加這個活動的朋友之外,你們應該不認識彼此,但根據六度分隔理論,其實你們之間,應該會有共同的朋友和隱密的連結,你們並不是完全的陌生人,這個故事告訴我們,在這座小小的島嶼上,我們每個人其實都有關聯,
所以我會建議大家在下課之前,如果還不急著回去之前,請你務必跟不同的學員聊聊天,卸下心理防線,搞不好在你們的話題裡會找到共同點,看看你們之間有沒有甚麼共通點,說不定會發生有意思的連結。
那「凱文貝肯」為什麼會成為六度分隔理論的一個計算單位呢?因為他參加了一個真人實境秀節目,遊戲的目標,就是邀請一名演員作為節目來賓,來聊聊他和凱文貝肯之間的關係,假設凱文貝肯演過的電影,曾經合作的演員,跟所有美國演電影的人都有關聯,或是演電視劇的人都有關聯,要怎麼做得到?
這個節目引發了一名臉書分析師Edmund的興趣,他試著用演算法和大數據去蒐集凱文貝肯曾經主演過的電影,找出裡面曾經共演的角色,包括主角和配角,再從這些演員去分析他們曾經演過的電影,接著從這些演員在演過的電影中曾經共演的角色繼續追蹤下去,你猜最後找到了幾部電影?
最後找到八千四百三十部電影,很驚人的數字吧。
曾經與凱文貝肯合演的電影,牽扯出來的人物關係圖,竟然可以涵蓋絕大部分好萊塢電影的重要角色,我曾經看過凱文貝肯主演《別闖陰陽界》還有美劇《殺手信徒》,但從沒想過,他竟然可以用共演關係,連結到一萬五千名演員。
我們一生能看多少部電影呢?
很有趣的實驗吧,如果把遊戲換成「銀色快手的六度分隔」會是怎樣呢?從我取這個筆名的一九九七年開始至今,所有在網路上認識我或聽過我筆名的人,或許彼此之間也有隱密的關聯性,而共通認識的人是銀快。
這就構成了銀快的三個人小世界,我在這二十年之間,驗證到一件事,臉書上的台灣使用者,可能只要透過二個人的朋友圈連結,就可以連結到所有人,所以當「選書師培訓課」的學員勇翔,下課來跟我合照的時候,他說追蹤我的臉書很久了,是我的潛水讀者,並且說出一個名字,那是我的朋友,而他是那位朋友的高中同學。
我上完課以後,回家有個熟識的姊姊敲我訊息,她說在她公司同事的臉書上看到我和勇翔的合照很訝異,原來他去上了我的課程,而姊姊和勇翔是同一家不動產仲介公司的同事,後來勇翔臉書還出現他的朋友留言說,她是銀快老婆沒力史翠普線上寫作課的學生,而勇翔之所以會來報名我的選書師課程,則是因為有另一個我不認識的女性潛水讀者一直強力推薦他來上課,而這幾位和勇翔有關聯的朋友,或認識我的朋友,我們之間的共通點就是喜愛閱讀,都是愛書人。
書本串起人與人之間的友誼橋樑,那個連結力量是非常強大的,「銀快的三個人小世界」其實就是個「讀書、選書、愛書人的小世界。」
我和喜歡閱讀的你已經沒有距離了
彼此之間並不是完全的陌生人
如果有一天我們相遇的話
請記得跟銀快打聲招呼。
銀色快手x生鮮時書|選書師四小時培訓班
文 / 銀色快手(Silverquick) 一天擁有25小時的人
20191215 PM 11:40 桃園內壢寫作的房間
六度分隔理論例子 在 這是我和凱文貝肯之間的關聯。 六度分隔理論 的推薦與評價
為了讓學員感受書本與人強大的連結力量,我在課堂上舉了一個有趣的例子「凱文貝肯與六度分隔理論」(The Six Degrees of Kevin Bacon)。 ... ... <看更多>
六度分隔理論例子 在 Facebook統計推翻六度分隔理論(只要四度…) - 熱血流成河 的推薦與評價
但現在朋友的定義可能被網路世界給改變了,朋友的定義可能已進化成不同的概念。」 康乃爾大學資訊工程教授Jon Kleinberg舉一個例子,有位男人因罪被通緝, ... ... <看更多>
六度分隔理論例子 在 [心得] 【六度分隔理論】<( ̄ㄧ ̄ ) - 看板Heroes - 批踢踢實業坊 的推薦與評價
「六度分隔理論」(Six Degrees ofSeparation),
1967年耶魯大學的社會學家Dr. Stanley Milgram
所提出的理論說,兩個完全不相干的人,
中間最多只隔了六重分隔的關係;
也就是說,
你可以透過你的朋友、朋友的朋友、直到你不認識的那個人之間,
只隔了六個人就連結出某種關係;有時可能更少。
這理論是經過一項郵包轉寄實驗,與及網路電子郵件的實驗,
印證了沒有一件事會毫無理由地憑空地單獨發生。
日常會有何事發生、如何發生,彼此之間都是連環相扣的。
Dr. Mark Buchanan所著的《NEXUS》,中文譯為《連結》,
與1998年Dr. Watts與Dr.Strogatz兩位數學家所提出的
「小世界」理論,
都提到人類歷史的主觀規律、事件發生似是很偶發性,
但是在歷史事件中卻必定找得出其相互的關連性,可能隱藏了,
但必然有其互相牽涉如網絡般的客觀規律。
書中有許多有趣的例子,說明這個世界卻其實很「小」;
如有人在丹佛到紐約的飛機上,
鄰座竟是四十年前和他的父親念同一所學校的同學;
也許當你在巴黎度假時,和一個偶然遇到的女士閒聊,
結果發現她和你遠在愛達荷州的好朋友的姊姊是室友……
等等這些故事,似是偶然,但在「小世界」理論的實驗中,
卻發現人與人之間的距離只存在約六度分隔的關係。
Heroes雖然沒有直接說出此理論,但在劇情中,卻處處應用此理論。
故事開始的時候:
1.彼得←→席夢←→艾薩
2.彼得←→納森←→妮琪/潔西卡
3.彼得←→納森←→奈森教授←→奈森父親←→賽拉
4.中村←→安藤←→妮琪/潔西卡←→林德曼
5.麥特←→諾亞←→克萊兒
6.麥特←→莫莉←→賽拉
(先只發到這邊....)
地球上任兩人 經6.6人就產生關連
假設人跟人之間就算不認識還是有某種關連的「小世界現象」,
首度獲得證實。
根據微軟MSN資料庫,研究人員發現,
陌生人之間的「人際間隔」平均為六.六個人,
雖然比原先假設的多一點,但還是顯示全球人類間驚人的關連性。
[參考資料]https://blog.udn.com/robertyjlai/2802161
--
天才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 ̄ ̄ ̄ ̄ ̄ ̄ ̄ ̄ ̄ ̄ ̄ ̄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218.166.106.30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