參加 粘巴達假日學校
目前來到第五年
這塊純粹自然的土地
房子自己搭建
遊戲自己想像
米飯自己炊煮
友誼自己鞏固
孩子腳踏實地
卸下心防戒備
認真體驗太陽/ 空氣/ 水/ 泥土
慢慢找到自我在團體的定位。
很喜歡孩子這樣認識自己
用原始本性
在一個沒有過度包裝的環境
學習如何像章魚一般
伸展觸角去試探那些看來有趣的
擴張感官去體驗那些因陌生而畏懼的
鑽研力量去挑戰那些曾被設定的極限
在過程中逐漸成長
.
母職至今
唯一體認是耐心
捏塑出大致形體
就不太容易更動
得慢慢地修邊
細看哪裡需要貼補
但形體擁有主觀意識
會呼吸會移動而時近時遠
這雙在旁捧著護著守著的雙手
分寸著實難以拿捏
母親總是期許孩子
變得勇敢
變得慷慨
變得溫柔
成為一個擁有愛的餘裕的人
愛自我愛別人愛這塊土地
.
分享懋哥的暑假作業之一
因為疫情停課
老師請孩子自定任務努力完成即可
他因為對台灣歷史一直很有興趣
上網閱讀大量資料後
用自己的方式吸收消化
用他覺得可以與同學分享的程度
做出六種傳統童玩簡報
幾乎都是假日學校玩過的。
喜歡他願意分享和那背後所隱藏的體貼細膩
原來種子真的會生根發芽
在孩子心中累積能量
最終長成大樹
像媽媽最初期許他的那樣
.
同時也有3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4萬的網紅Dd tai,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海公園位於中華人民共和國北京市城區的中偏北部,故宮和景山的西北側,始建於宋遼金時代,是世界上現存建園時間最早的皇家宮苑。北海的布局以瓊華島為主體,在島的頂端建有標誌性建築永安寺白塔,與南岸的團城、北岸的宮苑群遙相呼應,相互借景,構成園林的南北中軸線。1969年至1979年,北海公園以「保護中南海安全...
六邊形體積 在 我在出版業上班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樂讀|生命的意義,你的靈魂都知道
#出版社閱讀邀約書籍
在疫情肆虐的這個時期,在家的時間變得比以往還要長很多,面對關於未來的恐懼,時常不自覺的就會焦慮起來,通常我習慣會去翻閱一些靈性相關的書籍來閱讀,有不少小讀友應該都知道近期正在讀《與神對話》這一套書。(笑)
《生命的意義,你的靈魂都知道》實在太符合我此刻的心境,也來得正是時候,幾乎算是一口氣就給它讀完了,心滿意足。
作者謝宜珍老師以夢境來開啟探索生命之旅的第一步,分享許多自己過去以往的經驗,沒有艱深的文字,因此在閱讀的過程,我反而覺得很像與她聊天一樣(或者說,像在聽她說故事),從第三章開始,有不少能量的練習與實作,一樣都不難,也很實用喔!
我個人覺得比起過去閱讀過的靈魂類書籍來說,這本屬於比較簡易的探索,對於初次接觸新時代的小讀友來說會蠻好理解與內化的。
最後,很想分享我自己特別喜歡的「死亡」這個議題,在書中,謝宜珍老師用法國詩人夏爾.貝磯的詩,來描述生命能量的轉移,光是第一段,就讓我久久無法忘懷 ───
〈我只是在道路的另一端〉
死亡沒有什麼,
我只是走進隔壁的房間,
請不要停止叫喚我的名字,
繼續談論我,
如同往昔一樣。
隔天起床後,我躺在床上依舊久久無法忘懷這樣形容死亡的美妙,嗯,已經離開肉體的靈魂就只是走進隔壁的房間而已。不禁想起已經到彩虹橋一年的書僮小白啊!(拭淚)
說真的,我一直覺得靈魂是非常神奇的存有,所以很推薦大家一起探索生命的奧妙。
好的,來分享我的摘要筆記───
.有人說科學與靈性是不同的道路,其實科學與靈性是一體兩面,科學試著以人類的頭腦去了解浩瀚宇宙,也不斷地探索其奧祕,研究的結果應證了靈性的存在。
.證明只是為了說服我們的頭腦去相信,但是每一個靈魂都知道, 真理不會改變,很多事情是不需要去證明的。
.每一個人來到這裡的原因不盡相同,但同樣的是,每一個人,都有想從物質世界提升到靈性世界的深切渴望。
.人們的最終渴望都希望回家,但那並非父母的家、物質世界、或身體這個家,而是靈性的家──那是我們最初的來處,也是最後的歸處。「讓靈性回家」是每一個靈魂的渴望,也是內心深處的期盼。
.每一個人都是能量體,只要適當引導都可以感受到能量、增強直覺感應、創造力、擴大更高維的能量場域。
.以心理學的角度來解釋,是人們透過夢境讓潛意識欲望滿足、釋放的一種表現。
.每個人內在都有神性,其實與本源連結一直都在,只是被後天的環境、制約所限制。敏感族、潛修者、或意識較清明、純粹者,比較可以與祂連結。
.真正的神諭來時,感受是舒服的、平靜的、安定的,甚至是喜悅,就像暖流經過,如同暖陽般舒適,不會是冰冷、恐懼、不安、混亂的能量。祂所帶來的結果,最後都是導向正向的。
.真正有價值的是直覺。在探索的道路上智力無甚用處。(科學家/愛因斯坦)
.許多人想轉職,但礙於年紀太大而不敢嘗試,事實上不是沒有機會,而是受限思維阻礙了新契機,透過這件事也讓我明瞭:人生,一切都是有可能的。
.第六感不是頭腦的產物,而是超越感官的指引,它幫助我們以高維的角度來看事情。走在人生路上,當你 必須有所選 擇 或 決定, 卻 百思不得其解 時 ,不妨相
信自己的直覺與 靈感,讓它成為你的引路使者。
.夢境其實是人類的意識進入平行宇宙,也就是更高維度的時空。
.意識在高維空間,沒有時間的分割,可以看見一切發生。所以收到預言、感應、靈訊,其實是很自然的事,說穿了一點都不稀奇。
.身體沒有意識就沒有作用,但是靈魂可以單獨存在,靈魂若暫時離開,生命還是可以繼續,倘若長久離開就是肉體的毀壞,就是死亡,生命也告一段落。
.人會有負面情緒,都是源自於想法,所謂「讓人痛苦的不是那件事,而是對那件事的認知」,當我們不以小我,而是以更宏觀的視角來看待,就能超越生死的恐懼與悲傷。
.生死,有著每一個人的靈魂計畫,旁人是無法去代替、改變、干預或影響的,只能給予尊重與祝福。
.生命本體只是一個循環週期,死亡不是句點而是逗點。能量的守恆定律告訴我們:能量不會消失,只是轉化形式,當能量脫離肉體後轉化為另一個形式,繼續它的旅程。
.長久侷限在身體裡是很大的束縛,靈魂其實渴望解脫身體 則渴望解除苦難。
.在靈魂層面 ,並沒有痛苦或內疚,對於小靈魂而言,只是出發前往目標的途中,又再返回, 當然 在這裡並不鼓勵墮胎, 只是 希望帶著愛的父母不要因此感到 痛苦 ,可以從自我束縛的囚牢當中釋放出來 若 緣分到了, 小靈魂 還是會 再經過轉世, 回到父母身邊 。
.自己就是最大的敵人,講的就是頭腦:每次只要頭腦一動,就有小劇場,有故事出來。這就像玩電腦遊戲一樣,因為你開機,而開始這場虛幻的遊戲。
.每一個人都有他的慣性思維,有時很難從自我思維跳脫出來,頭腦把我們帶離現在、回到過去,即使過去的那一件事情,已成事實無法改變,我們還是不斷緊握著不愉快的經驗,不讓它成為過去。
.金錢是一種能量,它也是愛的代幣,好好的正確運用它、對待它,財富也可以為我們創造豐盛與富足。
.許多的負面標籤,都來自於生命的過往經驗,內化於頭腦中,成為我們所相信的事實,負面標籤所帶來的負面力量,會嚴重影響到情緒與生活,所以察覺以及轉化信念,是非常重要的習題。
.人都是在『做』的過程當中,慢慢透過累積經驗,來肯定自己,而你要的自我價值以及存在感,就會在此時出現。
.常常過濾思維、釋放不需要的想法、做靜心練習,會讓頭腦越來越淨化,也較能回到本質上的清靜。這讓人進入心靈世界,而這個世界就是自己最佳的療癒之地,也是能量加油站,在這裡能量是細微且高頻的,在此休憩的時候,你將會感受到喜樂,得到內在的平靜。
.當我們在大自然裡,不管是看見河邊的青草、廣闊的海洋、風中翱翔的鳥、花瓣上的露珠、奔馳的動物,在它們身上,同樣也看見宇宙一切萬有,用物質以不同的組合、密度去結合,這就是神的世界。
.許多人窮盡一輩子,透過尋找上師、導師、旅行、朝山、潛修、閉關、冥想……等要找到神,找到答案。但是,神並沒有具體形體,祂不需要往外找、不在遠處,而在每個人身上,在你之內。
.讓一切自動發生,你不需要往外尋找,只要往內去發現。
.老天無時無刻會給我們帶來訊息, 重點在於我們有沒有聆聽。
.當你做的事跟靈魂一致的時候會有安定感,反過來不安是一種訊號,代表你沒有在對的路上。
.靈性成長是每個人必經之路, 差異只在於速度的快慢,很多人來到這一條路上的 原因都不一樣,但是背後 的意義都是一樣的,生命推動我們成長與不斷的進化。
.當我們開始往內走,意識開始察覺內在,看見自己的內在總總發生,試著安靜地坐一分鐘,會發現念頭一個接著一個來,這些念頭就像被攪拌的水,讓我們無法看到更深層的自己,試著靜默下來,不阻擋念頭,允許它來它去,念頭就會像客人一樣,最後會離開。
.覺醒就是知道,真正的你不是頭腦,也不是這個肉體,你真實的身分是靈性的,那是精神體,你是靈魂意識。
.時刻提醒自己活在臨在,過好現在的此時此刻。
.有些存在是超越我們感官之上,是我們的肉眼看不見,並非不存在,而浩瀚宇宙有著最精密的運作,常常超越頭腦的理解與想像,以小小頭腦的認知,是無法完全看清宇宙全貌的。
.生命的確是禮物,只要你認識它。
-
作 者|謝宜珍/ 遇見豐盛的自己 - 謝宜珍
出版社|遠流出版/ 遠流粉絲團
-
\ #駐點樂讀人專欄 ─── 陳子楹/
歡迎追蹤instagram一起來閱讀:
https://www.instagram.com/lovelove_reading/
六邊形體積 在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寫在不朽的青春 展覽音樂 發行之前
前言
從沒想過一開始與友人們,兩位喜愛的導演黃邦銓與林君昵加上聲音周震周師傅的合作,從紀錄片《天亮前的戀愛故事》講述台灣早期飄盪到日本的作家翁鬧,台北電影節電影正發生《南光木漏れ日》,到參與北師美術館《青春不朽》修復黃土水少女胸像紀錄短片,組成了四人的木漏類比團隊。無論是認識底片膠卷拍攝出來的溫潤質地,與電影聲音更緊密的互動,過程無意中似乎一直都指向著那個,不曾經歷的台灣早期時代。這些珍貴的經驗好像也讓我明白,對於膠卷紀錄時間莫名著迷的感受。
首次與作品對話
除了這部紀錄片配樂,因緣際會,參與了北師美術館《不朽的青春》台灣美術再發現展覽的語音部分:這當中包含了語音導覽朗讀與其背後的配樂。戰戰兢兢面對這首次的語音朗讀嘗試,本想針對北師研究團隊規劃的六大主題,創作六首音樂(作為語音朗讀的背景),卻不知怎麼才創作了第一系列破曉的覺醒的音樂,從第一件作品《黃土水-少女胸像》到第二件作品《鹽月桃甫-萌芽》心裡就直覺不對!作品都是獨一無二的,而我怎麼能適切的創作出一個極中性的音樂能涵蓋不同藝術家在不同時間點、不同心境完成的作品?當下判斷,自己的能力還做不到,於是就閃過那就逐一與每個作品對話的念頭。
既然出現這個念頭,那就這麼做吧!
與北師美術館的團隊提出自己這樣瘋狂的想法也獲得支持之後,
我真的開始了一段奇妙內在的創作旅程。
看著螢幕裡的作品圖像,配讀研究團隊寫的關於藝術家與作品相關文獻,第一次做音樂不是聽著導演或編舞家侃侃而談心中的想法,無法從話語的節奏去多認識眼前的藝術家想表達的思想內在,唯一的線索與途徑是筆觸、色彩、形體、作品的主題,在不斷地凝視中尋找可以走入的線索:有時是整體畫面、有時是主題給予的聯想,或是藝術家本人的生命經歷,直覺地選擇以什麼樣的器樂、聲響、表情等,寫下每一首音樂。
到了傳統的變革這個主題,想著音樂上要如何能詮釋這個「變」,才能真的與畫作呼應,腦海裡馬上出現玉鳳的琵琶聲響,心想若是從自己的角度編寫另外有傳統器樂帶入,應該會很有趣。特別要大力感謝江湖中傳說的琵琶俠女音樂家鍾玉鳳的兩肋插刀,義氣相挺,豪爽答應這個奇怪的邀約(?)無論是《呂鐵州-鹿圖》中詮釋活潑的小鹿,《鄉原古統-春之庭、夏之庭》想創造某種木管樂器與琵琶交織而出現的東洋帶入一點點西洋味道,《林玉山-庭茂》玉鳳使用面板三弦創造出古琴的韻味等。另外還有玉鳳向《陳澄波-東台灣臨海道路》致敬的創作曲,輪指的手好美,也是湧上岸邊的浪花。我看著出神。
(p.s. 關於每一首音樂更多的創作過程,待日後慢慢分享)
從展覽語音導覽到即將發行的展覽音樂專輯
當時,心裏想著語音導覽要給人什麼感覺?
希望能清楚傳遞研究團隊書寫的文字內容,另一方面也希望能讓聽的人透過耳機的聽覺環境創造出一個心裏空間,在這樣隱性的邊界裡,即使現場觀展的人數眾多,是可以有機會與藝術家的作品獨處對話的一點點時光,透過音樂與聲響,多一些不同角度欣賞眼前的作品。
隨著畫冊的募資發起,北師美術館提及這些音樂出版分享的可能性,這些大概是我一開始從未想過的事情。一開始出發點是即使展覽已經結束,但希望這些音樂能夠在大家欣賞畫冊時,成為一種陪伴。幾經討論,大家都有共識覺得語音朗讀留在展覽當中,而出版的音樂讓它單純只有音樂。
展覽結束後好幾個月,再一次又與《不朽的青春》有另一個連結。重新混音31首語音導覽裡的音樂,也將木漏類比團隊《青春不朽》紀錄片音樂收錄在專輯的最後成為第32首。特別要感謝北師美術館團隊一路的支持,以及後期混音、母帶處理的劉詩偉,很有耐心的聆聽,看我寫的每一首筆記,這些與無人聲歌曲混音的不同邏輯,非常感謝詩偉很細緻用心一起走過最後這個階段。
最後在詩偉的工作室聆聽完成後的母帶,一口氣聽完這32首音樂,腦海仍舊是前輩藝術家的畫作、雕塑,歷歷在目。
不朽與耕作
《不朽的青春》展覽開始後,不再是在螢幕前看到作品,而是真正站在作品面前時,內心有許多翻騰,許久沒有再一次感受到純美術的力量,那樣純粹、安靜、直接、飽滿、充滿生命力!時代不曾停下腳步,藝術家也不曾停下步伐,現今創作媒材從物件到數位科技,音樂創作也是,科技的進步,開展了全新不再只是用音符來創造聽見的世界。
試著理解黃土水說的精神上的不朽。
看展的過程,讓我從前輩藝術家身上學習到,創作本身就是生活裡實實在在感受的累積,忠實而炙熱地將當下觸動的所思所感用自己擅長的媒材記錄下來,更是一種非得不可的精神意志。不曾經歷的時代,卻能夠透過藝術作品讓人們有機會靠近那個時期生活著的台灣。
母帶完成後,花了一段時間將每一首音樂取了名字,希望它們各自獨立有新的生命也呼應著前輩藝術家們的作品。我也期許自己像個農夫耕作般,不問為什麼順應著自然大地,繼續不斷不斷地創作。
我的前言似乎太長了,大概是太多想分享,謝謝你耐心閱讀,也希望你會喜歡這些音樂,
五月十七日會數位線上發行,期待你們聆聽後的回音。
#不朽的青春
#北師美術館
鍾玉鳳 Chung Yufeng
MoNTUE北師美術館
🤍
六邊形體積 在 Dd tai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海公園位於中華人民共和國北京市城區的中偏北部,故宮和景山的西北側,始建於宋遼金時代,是世界上現存建園時間最早的皇家宮苑。北海的布局以瓊華島為主體,在島的頂端建有標誌性建築永安寺白塔,與南岸的團城、北岸的宮苑群遙相呼應,相互借景,構成園林的南北中軸線。1969年至1979年,北海公園以「保護中南海安全」為由關閉,禁止遊人入內。1979年後北海公園重新對公眾開放。1996年,北海被列入聯合國教育科學文化組織世界文化遺產後備名錄。北海全園占地約70公頃,其中水域占據了一半以上的面積。太池中有瓊華、團城和犀山台三島,分別象徵著蓬萊、瀛洲和方丈,體現了對蓬萊仙境的追求。是一座純粹的人工園林,布局以水為主體,在太液池中布置島嶼,用橋和岸邊相連。太液池的池水原經金水河直接引自玉泉山,明代起取自積水潭。池中有瓊華、團城和犀山台三島,分別象徵著蓬萊、瀛洲和方丈,體現了對蓬萊意境的追求。它的建築風格受到一些江南園林的影響,但總體上仍然保持了北方園林持重端莊的特點。園內宗教色彩十分濃厚,不僅瓊華島上有永安寺,在北岸和東岸還有闡福寺、西天梵境、小西天、龍王廟、先蠶壇等佛教、道教建築,因此是一座集宮室、宅第、寺廟、園林於一體的宏大帝王宮苑。瓊華島位於北海的中偏南部,太液池中,是整座園林的核心。金代稱瓊華島,元代曾一度改名為萬壽山。「燕京八景」之一的「瓊島春蔭」指的就是湖心的瓊華島。瓊化島上的白塔也成為北海形象的代表。著名兒童歌曲《讓我們盪起雙槳》中的歌詞「讓我們盪起雙槳,小船兒推開波浪,水面倒映著美麗的白塔,四周環繞著綠樹紅牆」描繪的正是泛舟太液池的景致。島上建築均依山而建,高低錯落有致,大體可分為東南西北四個部分。瓊華島的西坡山腰有琳光殿、甘露殿、水精域、蟠青室等組成的建築群。其北側的閱古樓是座皇家藏書樓,平面呈半月形,共有兩層,上下共25間,左右合抱,內有螺旋樓梯。在樓內牆壁上鑲嵌了《三希堂法帖》刻石495方,囊括魏晉以來134位書法家的墨跡精華,其中王羲之《快雪時晴帖》、王獻之《中秋帖》、王珣《伯遠帖》等三件墨寶都堪稱稀世奇珍,被乾隆帝譽為「三稀」。
山的北坡分為山麓和臨水兩部分。山麓建築有抱沖室、一壺天地、酣古堂、盤嵐精舍、得勝樓等。在山坡下,是臨水而建的漪瀾堂、道寧齋、碧照樓、遠帆閣等一組亭台樓榭,風格參照了鎮江的金山寺。其兩側有長300米的半圓形雙層長廊,東西分別連接倚晴樓和分水閣,與太液池北岸的五龍亭、西天梵境等建築隔水相望,交相輝映。在西北側的山坡上還有乾隆時建造的仙人承露盤,是雕刻在蟠龍石柱上的一尊以雙手承托露盤的仙人像,總高5.5米。山的東坡建築不多,有智珠殿、半月城和見春亭等。這一片林木成蔭,怪石嶙峋,崖洞深邃,景色幽靜。「燕京八景」之一的「瓊島春蔭」就是指此,至今林蔭內還保留著一塊乾隆帝題詩的「瓊島春蔭」幢形碑。清順治八年(1651年)在萬壽山上建造了白塔,故山又名白塔山。瓊華島的山坡的南麓以永安寺為主體,有山門、鐘鼓樓、法輪殿、正覺殿、普安殿、善因殿等。所有殿宇均為歇山頂,並覆蓋了黃、綠、藍等各色琉璃瓦,從山頂俯瞰下去,色彩斑斕、蔚為壯觀。電影《祖國的花朵》中的插曲《讓我們盪起雙槳》中所指的白塔即為此。
在永安寺的後部、瓊華島的最頂端,矗立著高達35.9米的白塔。它是一座覆缽式塔,外形與妙應寺白塔頗為相似,但更為秀麗。永安寺白塔始建於清順治八年(1651年),是在原廣寒殿舊址的基礎上修建起來的。康熙十八年(1679年)和雍正九年(1731年)兩次因地震倒塌,後來都進行了重建。塔的基座是十字折角形的高大石砌須彌座,座上置覆缽式塔身。覆缽的正面有壺門式眼光門,內刻「十相自在」圖案。塔身上有高大挺拔的塔剎。剎座是一個小型須彌座,其上置由十三重相輪組成的細長「十三天」剎身。十三天之上覆以兩層銅製華蓋,下層周邊懸14個銅鈴。塔的頂端是仰月和鎏金火焰寶珠組成的剎頂。
西天梵境原名大西天禪林,建於明代,清乾隆二十四年(1759年)重修後改為今名。山門前有一座精美的琉璃牌坊,門內為天王殿和大慈真如殿,供三世佛和十八羅漢像,殿周圍有六十七間迴廊環抱。西天梵境的西側有一塊彩色琉璃磚影壁,稱作九龍壁,建於乾隆二十一年(1756年)。壁面闊25.86米,高6.65米,厚1.42米,廡殿頂,底為青白玉石台基,上有綠琉璃須彌座。壁面前後各有九條在雲霧中翻騰的蛟龍,是由424塊預製的七彩琉璃磚拼砌而成的,色彩絢麗,古樸大方。
團城位於北海的南側,北海與中海之間,是一座相對獨立的小園林。它原是太液池中的小島,稱作圓坻(意為水中的小塊地)。金大定三年(1163年)至十九年(1179年),開始在島上營建宮殿。元代增建了儀天殿,明代重修後改名為承天殿,並將東南兩處水面填為平地,四周加築帶雉堞垛口的城牆,形成一座微型城池。清代又修建了玉瓮亭、古籟堂、敬躋堂、余情齋、鏡瀾亭等屋舍,構成中軸對稱的格局。團城占地4553平方米,城台高出地面約5米。東西兩側的城牆下各開一座門,上建門樓,內有台階可登城台。位於平台中央的承光殿是城內的主體建築,始建於元,初為半圓形,康熙二十九年(1690年)重建後平面呈十字形。它的中間部分為方形,面闊進深各三間,四面各出抱廈一間,南面有月台。殿頂為重檐歇山頂,覆黃琉璃筒瓦,色彩絢麗、裝飾豪華。
承光殿內佛龕中供奉一尊用整塊白玉雕成的釋迦牟尼坐佛,高1.5米,重約2.5噸,相傳是光緒二十年(1894年)明寬和尚從緬甸募化而來獻給慈禧太后的。1900年八國聯軍曾劫掠北海的珍寶古玩,至今玉佛的左臂尚留有當時的刀痕。在殿前有一座玉瓮,名「瀆山大玉海」,高0.7米,重約3500公斤,系用整塊墨玉雕成,是中國現存形體最大的古代玉器。它的原材重達5噸,元世祖忽必烈下令將其雕為玉海,於元世祖至元二年(1265年)完成,運至大都,放於廣寒殿內。大玉海顏色青綠,上雕龍螭象徵蒙古汗,羊、鯉魚、犀牛、海螺、河蚌、蟾蜍、馬、兔等在波濤中參拜龍王。明代末年,廣寒殿被燒毀,瀆山大玉海流落民間。後被北京西華門外真武廟的道人發現,以為是一個普通石瓮,遂帶回作為鹹菜缸。清代乾隆帝訪得後以重金收購,置於團城建石亭保護,並且還親筆撰寫了兩首詩歌銘刻在玉瓮上。承光殿四周松柏蒼鬱,不少古樹都有數百年的歷史,古代帝王曾封以「遮蔭侯」、「白袍將軍」等官爵。
景山公園位於中國北京市西城區的景山前街,西臨北海,南與故宮神武門隔街相望,是元、明、清三代的御苑。公園坐落在明清北京城的中軸線上,公園中心的景山,曾是全城的制高點。在元、明、清三代,景山及其附屬建築不僅是一座供游賞的皇家園林,還具有習射、停靈、祭祖、官學、躬耕、戲曲、宗教等多重功能。目前公園占地23公頃,園內松柏蔥鬱,遊人如織,是北京皇城內獨具特色的所在。
六邊形體積 在 Dd tai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色拉寺(藏語:སེ་ར་དགོན,威利:se ra dgon)位於西藏拉薩市區北郊的烏孜山南麓,是藏傳佛教格魯派六大寺院之一,由宗喀巴的弟子「大慈法王」絳欽卻傑在公元15世紀初創建。1982年,色拉寺被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公布為第二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之一。1419年,格魯派的始祖宗喀巴命弟子絳欽卻傑在拉薩北郊的烏孜山南麓創建寺院,命名為「秦清林」,藏語意為「大乘洲」。因附近多「色拉」(藏語意為酸棗林),故又通稱色拉寺。建寺後不久,宗喀巴即去世。因為之前他還興建了甘丹寺和哲蚌寺,故此人們將三寺並稱為「拉薩三大寺」。色拉寺的規模宏大,依山就勢而建,寺前有流沙河流淌而過。寺院占地約11.5萬平方米,建築以措欽(集會)大殿、眛扎倉、傑扎倉、阿巴扎倉等主體建築為中心,穿插布置了數十座康村(僧舍村落,由一群同鄉的僧人所組成)。雖然建造時並沒有進行過規劃布局,但由於建築的外觀顏色一致,主體建築形體高大,因而具有統領全局的作用,使整座寺院顯得主次有序。寺內所有屋舍均為石木結構,屋頂覆阿嘎土,白色外牆的上部裝飾紫黑色貝瑪草,具有濃郁的藏式風格。位於寺院東北部的措欽大殿是全寺的管理中心和主要集會場所,也是寺內最大的殿堂。它建於1710年,平面為方形,由殿前廣場、經堂和五座拉康(佛殿)組成,占地面積約2000多平方米。經堂高2層,中部用長柱頂起為天窗,可以採光。四周為短柱,構成相對低矮的空間,用以供奉佛像。經堂的後部有三座佛殿,居中者供奉高6米的強巴佛(彌勒佛)鎏金銅像,其餘供文殊菩薩、宗喀巴師徒三尊、絳欽卻傑、十一面千手觀世音菩薩等尊像。大殿的殿頂為漢式風格的歇山式頂,覆以鎏金銅瓦,裝飾寶盤、寶珠、神鳥、寶幢等。色拉寺中最大的扎倉(經學院)是傑扎倉,建於1435年,18世紀初進行過擴建,目前面積約1700平方米。它的經堂由100根柱子支撐,殿內密布著壁畫和唐卡。在經堂的西部和北部建有五座佛殿,內有許多活佛靈塔和造像。比傑扎倉略小一點的是眛扎倉,建於1419年,後被雷火燒毀,1761年重建,現面積1600多平方米。
小昭寺(Ramoqê Gönba),藏語稱為“甲達繞木切”,位於西藏拉薩八廓街以北約500米處,始建於7世紀中葉641年(藏曆鐵牛年吐蕃松贊干布時期),是文成公主奠基建成的。小昭寺現有建築面積4000平方米,寺內主要供奉了釋迦牟尼8歲等身像,另有諸多珍貴文物。因此1962年被國務院公佈為自治區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並在2001年列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小昭寺藏文叫燃木齊,小昭寺的名聲和規模都比不上大昭寺,也沒有那麼熱鬧。但是別有特色。小昭寺歷史上幾經火焚,現存的小昭寺的建築大多是後來重修的,只有底層神殿是早期的建築,殿內的10根柱子依稀可見吐蕃遺風:上面鏤刻著蓮花,並雕有花草、卷雲以及珠寶、六字真言。小昭寺主樓三層,底層分門庭、經堂、佛殿三部分,周圍是轉經廊道,廊壁上遍繪無量壽佛像。頂層是漢式金瓦,金光閃閃,拉薩各個方位均能看到,蔚為壯觀。小昭寺建築風格融合了漢藏式建築特點。最初的寺廟管理也是由漢僧主持,所以說,小昭寺不僅是西藏最早的寺廟之一,而且是漢藏兩個民族團結友誼的象徵,在漢藏民族關係史上佔有極為重要的地位。
八廓街是為了建築大昭寺,並隨著大昭寺的發展而建設和發展起來的,距今已有1300多年的歷史。7世紀,藏王松贊干布下令在臥堂湖修建大昭寺,同時在湖邊四周修建了四座宮殿,與嬪妃臣民移居宮殿親自監督大昭寺工程的進展。四座宮殿即為八廓街最早的建築。大昭寺建成後,引來了眾多朝聖者朝拜,日久逐漸踏出環繞大昭寺的一條小徑,為最初的八廓街。寺院周圍陸續修建了18座家族式建築,為遠道朝聖的信徒或商人提供住宿地。15世紀後,大昭寺成為佛教傳播的中心,其周圍相繼出現僧人宿舍、宗教學校、小寺廟建築,眾多信佛者遷居大昭寺周圍生活,街上逐漸出現了大量民居、店鋪、旅館、手工作坊等設施。隨大昭寺宗教地位的加深,藏傳佛教認為,以大昭寺為中心順時針繞行為“轉經”,表示對供奉在大昭寺內釋迦牟尼佛像的朝拜,八廓街成為拉薩三大轉經道(大轉、中轉、小傳)之一。後又出現了來自蒙古、漢地、喀什米爾、尼泊爾、不丹、印度等地區和國家的眾多商販、香客、遊民,發展成為集宗教街、觀光街、民俗街、文化街、商業街和購物街於一身的街區。
六邊形體積 在 陳泰源-房仲/主持人/歌手/作家/演講師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120117年代亞太會館吹熄燈號改建8字旋轉豪宅
影片網址→http://youtu.be/oZxiG6hKK8g
感謝記者李郁莉的採訪,因為這一棟旋轉豪宅具有"地標性"意義,所以才會有人說未來3~4年蓋好之後,對外銷售單價一定是整個信義計畫區最貴的,就拿旁邊的「信義富邦」來講好了,現在行情已經破了230萬/坪了,而這個8字旋轉豪宅是「先建後售」,一戶又高達300坪的豪宅,因此有人用300萬/坪來計算,推估一戶10億!?雖然我不知道是否可以真的那麼貴?但可以肯定的,屆時250萬/坪肯定跑不掉。
以下是新聞報導......↓
亞太會館熄燈 將建旋轉式豪宅【聯合報╱記者何醒邦/台北報導】2012.01.17 12:10 pm
信義計畫區內的亞太會館,周五將吹熄燈號,春節後將拆除,改建成每戶上看十億元的超級豪宅。本報資料照片/記者周永受攝影
有十三年歷史的台北市信義區亞太會館,多年來因營運不佳,確定將在本周五(廿日)吹熄燈號了。亞太會館建物預計在三月拆除,隨後將搖身一變成國內首棟「旋轉大樓」式的豪宅地標。
一九九八年開幕的亞太會館,位於信義計畫區的松高路、松勇路口,基地面積二千四百六十八坪,是結合商務出租住宅與休閒俱樂部的飯店。近年因營運不佳,創辦人沈慶京前年決定拆除改建成豪宅。
亞太會館將改建為8字形旋轉大樓,設計新穎,未來可望成為台北市信義區的新地標之一。圖/本報資料照片
館方日前已發出感謝信,確定將於本周五結束營業。亞太會館董事長朱蕙蘭表示,館內家具已被同業買走,等春節假期結束後,預計在二月清空家具、三月拆除建物,並另起新樓,現規畫為四十戶、每戶三百坪的豪宅,工期約三年多,因以先建後售為主,所以價格未定。有業界人士說,估計每戶總價上看十億元。
周五中午,館方將列隊歡送最後一位客人;晚上六點時,將舉辦熄燈號儀式,屆時將逐一關閉館內光源,燈光漸漸昏暗,直到一片漆黑為止。待儀式結束後,兩百多名館內員工將齊聚一堂吃尾牙,互道珍重再見。
朱蕙蘭說,最近客人有增多的趨勢,因都是些老客戶、老會員,專程來住這最後幾晚,做最後巡禮。
新建築的外觀為地下四層、地上廿一樓的建物,從空中往下看,就像阿拉伯數字「8」字形,頂樓兩樓層將保留成花園與宴會聽。設計概念為「城市之樹」,各樓層陽台大量種植花草樹木,主建物並大膽採用「逐層旋轉退縮結構」,從不同角度觀看,建物形體也不同,若有需要,每戶都可興建游泳池。
朱蕙蘭說,日後將赴海外招商,行銷新亞太這件「藝術品」;特別的是,新亞太每年將會舉辦一次公益活動,在不影響住戶安寧下,開放民眾進入豪宅內部公共空間參觀,將是國內豪宅的創舉。
【2012/01/17 聯合報】@ http://udn.com/全文網址: 亞太會館熄燈 將建旋轉式豪宅 | 綜合 | 國內要聞 | 聯合新聞網http://udn.com/NEWS/NATIONAL/NAT5/6850908.shtml
部落格網址→ http://blog.yam.com/taiyuanchen/article/468139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