繪製了幾件作品在谷關遊客中心的入關博物館做展出。冥冥之中很神奇呀,開始爬谷關七雄,就收到了邀約,目前蒐集了三座,難度不一,有訓練的也有展望的,每次爬完,就想泡溫泉立刻放鬆一波,超級讚的享受,可以安安心心當個廢物真好。
踏進館內,有一面玻璃窗,透映著光好夢幻,攝影師也很會抓角度,歡迎來走走👀
#台灣溫泉 #谷關 #生態山湯 #hotspring
#生態的巡禮 #山的禮物
#入關博物館 #谷關遊客中心
▋PLUS19 台灣溫泉鄉 ▋
主辦機關:交通部觀光局
協辦機關:參山國家風景區粉絲專頁交通部觀光局參山國家風景區管理處、北觀粉絲團-幸福北海岸交通部觀光局北海岸及觀音山國家風景區管理處
策劃執行:樸實創意
計劃主持:許哲瑜 、 郭中元
協同主持:E陳宣誠、鄒駿昇
專案統籌:詹雅棋、傅玥敏
設計統籌:中間研究室、樸實創意
企劃編輯:林玲、王文琳
識別設計:郭中元、蔡承逸、黃煒仁
視覺設計:郭中元、仁之初陳崇仁、Huang Weijen黃煒仁、王子維
影像:黃覺深、王志仁、樊為聖、楊捷茗、楊俊嶢
插畫設計:陳怡庭、倪嘉隆
商品設計:黑生起司 HEY SHENG、樸實創意
▋入關博物館 ▋
地景創作:ArchiBlur Lab / 共感地景創作 / 陳宣誠、黃彥一、蘇昱彰、蕭郁霖
顏品設計 / 郭乃榮、黃世昌、林菀萱、蔡旻翰、許博舜
植物及標本展示設計執行:廖浩哲
生態知識勘誤及生物標本協尋:森之形 Sen's things
步道踏查:TaiTai LIVE WILD 阿泰&呆呆
空間設計:川彡志作 Album Rivers
空間執行:文弘文化有限公司
展場音樂監製:宋義威
指標系統設計:Project On Museum
指標系統製作:樂誠創意
親子圖書區選書:Little Seed Collection
感謝單位: 台灣設計研究院 TDRI、雷米科技、昱盛印刷、世豐菓園、哈勇比令咖啡園、伊甸園生態農場、大甲溪發電廠白冷冰棒、倍博編譯有限公司、APTA 碧詠國際翻譯社、雅典木桶精品-30年職人手工製作
▋入關博物館(谷關遊客中心)▋
重新開幕日:2021年2月7日
開放時間:週一至週日08:30~17:30
電話:04 - 25951496
地址:臺中市和平區東關路一段102號
#谷關 #taiwan #spa #guguan #museum #touristcenter #instagood #hiking #Mountaineering
同時也有12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1,240的網紅山水畫家的藝術Taiwan Artist World,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青埔#聯上開發#聯上淳 聯上淳位於中壢區15米永春路上,分2大棟,樓高19層,地下3層,總戶數91戶,基地面積為887坪,公設比百分之34,純住宅規劃,坪數規劃以25到48坪為主,A棟多數為每層兩戶,B棟為每層三戶,坐向東北向,皆可欣賞河岸綠地景觀,2020年預售時已經完銷,而興建進度也達7樓高...
「共感地景創作」的推薦目錄:
- 關於共感地景創作 在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 關於共感地景創作 在 Shopping Design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 關於共感地景創作 在 蔡惠婷 新竹市議員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 關於共感地景創作 在 山水畫家的藝術Taiwan Artist World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 關於共感地景創作 在 風傳媒 The Storm Media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 關於共感地景創作 在 1 IMAGE ART 一影像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 關於共感地景創作 在 ArchiBlur Lab / 共感地景創作 - Facebook 的評價
- 關於共感地景創作 在 中正紀念堂轉型方案|共感地景創作有限公司|陳宣誠老師 的評價
共感地景創作 在 Shopping Design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谷關溫泉 開了一座隱身山林的微型博物館!透過實地踏查及設計轉譯,為旅人開啟真實感官的體驗旅程。
樸實創意 PLUS 19 台灣溫泉鄉 樂誠創意
ArchiBlur Lab / 共感地景創作 川彡志作 Album Rivers
TaiTai LIVE WILD 森之形 Sen's things
Little Seed Collection Project On Museum
-
更多設計生活情報
追蹤 IG → https://goo.gl/GwwA1U
加入 Line@ → https://goo.gl/cwpwqM
共感地景創作 在 蔡惠婷 新竹市議員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今晚的月亮很美,大家都有欣賞到了嗎?🌕
這次的連假很特別,連兩週有中秋節+國慶連假🎉 小鳥老師祝大家中秋連假愉快哦!!!
在這裡我也要分享一個連假好去處,也就是2020台灣設計展「check in 新竹-人來風」在新竹,本次以一條 2km 的步行路徑連接新舊城區,邀集超過 10 種文化領域、25 組以上專業團隊打造 #1條城市路徑2大展區!
特別感謝在這連假中,為了設計展而停休,堅守在工作崗位來服務大家的每一位市府工作人員、警消、志工們。💗 歡迎大家連假來新竹參觀設計展喔!
#新竹風讓你走路都有風
👉電子觀展手冊,所有資訊一手掌握:https://bit.ly/32YyP0j
👉相關資訊來自台灣設計展 Taiwan Design Expo:
https://www.facebook.com/Taiwandesignexpo
👉另外也很推薦下載APP哦📱
iOS 下載:https://apple.co/2FXMBru
Android 下載:https://bit.ly/3mXPMjg
﹏﹏﹏﹏﹏﹏﹏﹏﹏﹏﹏﹏﹏﹏﹏﹏﹏﹏﹏﹏
💨 新竹公園:Terminal Park 城市動態資料庫
﹋﹋﹋﹋﹋﹋﹋﹋﹋﹋﹋﹋﹋﹋﹋﹋﹋﹋﹋﹋
在新竹這座智慧城市的中心,我們打造了一座『動態資料庫』,將你我的生活經驗化為城市運作的脈絡,也開啟對未來的想像!
📲 #T1 城市終端機(新竹市體育館):https://bit.ly/32Z6cQy
在備受矚目的主場館中,由衍序規劃設計 - BIAS Architects 與叁式 UltraCombos 攜手出擊!將體育館變成了一台巨大的處理器,掃描人們的生活、分解成位元再重組,帶你開始一場跨越時空的旅行!
📲 #T2 美感電域(孔廟廣場):https://bit.ly/3iZTpmC
好評如潮的台電『美感電域 POWER ZONE - 變電箱科普特展』特展來到新竹,從電力的科普教育,到變電箱如何影響城市景觀與環境美學,是連孩子都能體會的生活樂趣! 水越設計 AGUA Design、ArchiBlur Lab / 共感地景創作以及瓦豆 We Do Group 出擊新竹,與你一起來電!
📲 #T3 世界最美的教科書展(孔廟):https://bit.ly/2Hn774R
從清朝到現代、從台灣到世界,縱觀台、日的教科書,你才知道原來課本的排版、設計和內容論述,真的可以讓教育不一樣!都市酵母這次將 #世界最美的教科書展 搬進新竹孔廟裡!
📲 #T4 超連結(風 Livehouse):https://bit.ly/33YQxjq
張志祺 aka. 志祺七七與偶然設計曾令理將串連眾多 Youtuber、名人的獨家觀點,帶你看見新科技如何讓人與人、人與環境產生超乎想像的連結!
📲 #T5 ◯ 循環設計展(玻璃工藝博物館):https://bit.ly/33UkuBh
由究方社與 W春池計畫 / W Glass Project 共同策展,引領你循著聲音前進,感受設計如何達到人與環境間的平衡。
📲 #T6 有種新竹(動物園 Gift Shop):https://bit.ly/2RUmnbv
黑生起司 HEY SHENG 在新竹這座年輕城市中集結了 30 組特色品牌和各種『有種』的人物、美食、生活物件,大膽挑戰你對新竹的印象!
﹏﹏﹏﹏﹏﹏﹏﹏﹏﹏﹏﹏﹏
💨 Public Line 城市公共廊道
﹋﹋﹋﹋﹋﹋﹋﹋﹋﹋﹋﹋﹋
連結新竹公園、舊城區兩大主展場的公共廊道,以開放的空間設計與規劃,讓旅人更自在地遊走新竹!
🚆 #P1 大車站特展(轉運站):https://bit.ly/2FYQ1tI
讓乍現在城市中的『新竹獸』帶你跨越鐵軌、遨遊城市吧!由插畫家廖國成繪製了整座城市,並加入巨獸開啟了小朋友對未來城市的想像、也讓我們感受到『大車站』的全新可能。
🚆 #P2 大風吹泡泡(圓形廣場):https://bit.ly/30eEHk2
在最年輕的新竹城中,一定要有大小朋友同樂的廣場! 曾經在去年台灣文博會把空總變出一座釣蝦場的 草字頭創造多個巨大的彈跳軟墊加上超大泡泡機,讓城市的公共廊道中增添了一處充滿歡笑的所在。
🚆 #P3 XYZ 嬉遊中—新竹搖擺(後站機車停車場):https://bit.ly/30eEHk2
連接主展區的必經動線——機車停車場也化身為充滿想像力的廣場空間,作品總是充滿歡樂與童趣的彡苗空間實驗 seed spacelab 這次用隨風飄動的布幔和擺盪的鞦韆,展現『風城』的活潑意象。
🚆 #S1 設計有本市(護城河廣場—府後街段):https://bit.ly/3666FT4
由知名旅行作家 #林凱洛 打造,絕不能錯過的全台設計品牌交流大賞
共感地景創作 在 山水畫家的藝術Taiwan Artist World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青埔#聯上開發#聯上淳
聯上淳位於中壢區15米永春路上,分2大棟,樓高19層,地下3層,總戶數91戶,基地面積為887坪,公設比百分之34,純住宅規劃,坪數規劃以25到48坪為主,A棟多數為每層兩戶,B棟為每層三戶,坐向東北向,皆可欣賞河岸綠地景觀,2020年預售時已經完銷,而興建進度也達7樓高度,預計2022年第四季完工。
緊鄰老街溪,屬於河岸第一排,擁有萬坪河堤綠地,車程5分鐘即可抵達青埔國小,距青埔國中約4分鐘步程,大樓正面即是兒十公園,距青塘園約7分鐘步程,步行8分鐘可達華泰名品城,10分鐘可到桃園高鐵站。
2012年聯上開發在青埔推出第一個共215戶的聯上世界建案,造成轟動,而聯上淳也是預售完銷,
至於位於領航北路二段的聯上3Q也即將完工。其建案本身外觀都具有一定的美感素質,且地點也選擇的相當理想,或許就是聯上開發在青埔特區能夠創造佳績的主因之一。
而聯上淳周遭社區,則有國庭苑、華固天圓、國際高鐵NO.5和青塘四季等華廈。由於青埔國中的禁飛區範圍較大,所以無法飛近領航北路二段處,用不同角度的空拍來呈現這一帶的建築群。
►►►歡迎訂閱梁震明頻道:https://bit.ly/33R0bmf
►►►梁震明臉書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inkliang/
►►►梁震明痞客邦:http://tom20030208.pixnet.net/blog
►►►梁震明IG:https://www.instagram.com/liang_chenm...
【梁震明簡歷】
國立台北藝術大學美術創作研究所畢業。
曾任國立台南藝術大學藝術史系及東海大學美術學系講師。
個展12次,國內外聯展30餘次。
作品曾在香港蘇富比、羅芙奧及沐春堂拍賣成交。
著作「墨色的真相」與「台灣寺廟龍柱造型之研究」獲國立編譯館出版刊行。
現為羲之堂代理之專職水墨畫家。
「山水畫家的藝術」頻道推薦播放清單:
梁震明水墨作品賞析:https://youtube.com/playlist?list=PL5EQF72_a8UD9nXm38PQcabEIbffxyp-h
梁震明水墨創作介紹:https://youtube.com/playlist?list=PL5EQF72_a8UATfktfF0G6o3zCLipJvc-n
水墨藝術材料介紹:https://youtube.com/playlist?list=PL5EQF72_a8UDs1alttOymTOkXl3IhRW04
紓壓療癒輕音樂空拍影片:https://youtube.com/playlist?list=PL5EQF72_a8UCrrHknKxWuwRy8UIh6EnUQ
台灣海景空拍影片分享:https://youtube.com/playlist?list=PL5EQF72_a8UD471Ieo4YaalS5yvbDAIyu
4K畫質空拍影片分享:https://youtube.com/playlist?list=PL5EQF72_a8UD72YQD4vgRR9NaI-brI-4Q
桃園青埔特區記錄:https://youtube.com/playlist?list=PL5EQF72_a8UBSI3tWDXsgQUuzgKzRSGxY
新北景點空拍:https://youtube.com/playlist?list=PL5EQF72_a8UAfbQybqr__G4cLGrtVugsl
桃園景點空拍:https://youtube.com/playlist?list=PL5EQF72_a8UBweKa4jfWGZW39J9ASipD7
新竹景點空拍:https://youtube.com/playlist?list=PL5EQF72_a8UAk7e3AvAuU6IWQsbvn49e6
宜蘭景點空拍:https://youtube.com/playlist?list=PL5EQF72_a8UCnNCun9gC5UM3In0ztXDG_
#DJI #dronefootage #dronevideo #dronephotography #dronestagram #drones #fpv #djiglobal #photography #pro #aerialphotography #dronepilot #travel #nature #dronefly #fpvfreestyle #quadcopter #dronevideo
共感地景創作 在 風傳媒 The Storm Media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一件襯衫」與「經濟部工業局」共同創作了科技新貴放棄高薪,為了孩子回鄉創業的影片。許多離鄉背井的年輕人,懷抱著理想來到都市打拼,就算日日夜夜地加班,也想要證明自己,即便下班走在空無一人的大街上,倒也能享受其中奮鬥的浪漫。逐漸習慣都市生活的漂流青年們,回家的距離卻是越來越遙遠,這是許多離鄉背景的人們的生活寫照。
回家,是一生做過最笨的決定?
「奇步應用」創辦人謝宜伶和老公,年輕時來到陌生的大城市,在科技園區擔任工程師,有個穩定、高薪的工作,雖然工作辛苦但是很有成就。
身在異鄉的兩人互相扶持陪伴,當鄉情醞釀成愛情,兩個離鄉背井的人一起攜手同行,準備迎接充滿未知與可能性的人生旅程。只是,當新生命降生在家裡時,兩人也勢必重新審視這段旅程的規劃,是否應該帶著孩子回到故鄉?是個艱難的問題。
為了孩子,放棄穩定高薪,回家創業、放手一搏。
謝宜伶童年最快樂的回憶,就是在彰化老家陪著阿嬤一起做雨傘代工,那種與家人相處的幸福畫面,是她童年最難忘的記憶。歲月如梭,她現在也成為孩子們的媽媽,對於夫妻倆忙於工作疏於小孩的成長、陪伴,開始思考創造幸福的家庭對於孩子的重要性。
不讓嚮往的日常,變成懷念的過往。
回到彰化的他們利用科技專業創立了「彰化旅行+」,推廣彰化在地景點,也讓孩子認識孕育爸媽的土地。他們也獲得了經濟部工業局「創業歸故里」競賽的冠軍,與全台各地200多個「智慧城鄉生活應用計畫」推動的成果一樣,以智慧科技默默地推動我們日常生活的改變。
期望更多遊客到彰化時,不只是吃個肉圓就走,還能更深入地體驗當地文化和歷史。透過這個平台,也串連更多彰化在地店家,讓這群為在地付出的同鄉人被看見。
對他們來說,比起追求一個人的成就,他們更希望的,是一群人一起變好。
他們身體力行地讓孩子知道,回家,是一件勇敢又驕傲的事
離開科技園區在外人眼裡,就像與成功背道而馳,回到被稱為科技沙漠的家鄉,做一件看不到結果的傻事,只為了讓旅人對彰化多一份理解,讓孩子擁有多一刻陪伴。智慧城鄉,給你我回鄉築巢的勇氣,科技讓城鄉沒有距離,給那些嚮往回家卻又躊躇的異鄉人們一點力量,讓回家的路途不再遙遠。家鄉,一樣可以是你發光的地方。
影片授權:一件襯衫:你揮灑的城市日常風景(https://www.facebook.com/watch/?v=437111553914369&extid=ghLdbBfWJ6gQnHTL)
✓ 點我加入《風傳媒》Line 好友(ID:@dyp8323m) http://bit.ly/2hETgWE
✓ 點我訂閱《風傳媒》YouTube 頻道 http://bit.ly/2grkAJ6
✓ 點我追蹤《下班經濟學》IG頻道(ID:@worked_money) https://bit.ly/2WZ1Dnb
✓ 點我加入《下班經濟學》telegram頻道 https://t.me/storm_money
【Facebook粉絲團】
風傳媒►► https://www.facebook.com/stormmedia
風生活►► https://www.facebook.com/SMediaLife
下班經濟學►►https://www.facebook.com/workedmoney
共感地景創作 在 1 IMAGE ART 一影像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序 - 附著與穿越 曾敏雄
「不要跟隨道路的方向前進,走到沒有路徑的地方,留下足跡。」- 拉爾夫.沃爾多.艾默森
按下快門的當下,我們擁有的是什麼?是找到的驚喜?還是創造的滿足?
對於這個爭論,蘇珊.桑塔(Susan Sontag)在其《論攝影》(ON PHOTOGRAPHY)第五章中提到:攝影對於「認知」的辯論 —「要嘛作為一種簡單、準確的認知活動,一種有意識的理智行為;要嘛作為一種前理智的、直覺的邂逅模式」。這本攝影集裡的作品,充分體現了蘇珊.桑塔所說的有意識的理智行為以及直覺的邂逅模式。
這十位新一代的攝影家,背景各異,來自台灣南北各地,每個月會有一天聚集到台中我的工作室裡彼此討論作品,作為一個與他們討論的對象,我卻經常從他們的作品中找到新想法,或者是必須逼迫自己重新組織既有的觀念來更深入地解釋他們的作品,這過程往往得花上一整天,很累但也很過癮,我從他們身上學到的不少,他們努力不懈與積極的態度,再一次喚醒自己對攝影的熱情,這些都是我的養分,讓我的攝影一路能走到今天。
理智行為與邂垢模式
文波的作品《寂靜・低語》,從一開始他就非常地明白,這是一種去脈絡化的切片攝影行為,藉由再次觀看,重新建立起他的脈絡;風景攝影的描述,或許就屬安瑟.亞當斯(Ansel Adams)最為大家熟知,文波的作品少了亞當斯紀實成份的描述,卻多了抽象式的隱喻,他放棄照單全收的觀看方式,從現實具體的風景中逐漸轉換成他的切片,雪景的淡白一如曠野的濃黑,建構出安靜、低吟的話語來。
碧玲的《失衡》,抹去了紀實攝影的直觀式記錄,讓觀看的畫面滲入了作者私我的猶疑晃動,為第三世界日常的現實生活樣貌中,賦予一種略為脫離現實的無奈,而這無奈,一半來自真實的世界,一半來自作者心中的衝擊與無力感。
慶章的壯遊快門,一如寇德卡(Josef Koudelka)的流放地(Exiles),他屏棄了畫面外的景物,只悄悄的告訴了觀看者這是作者在場的主觀抉擇,進而提出了一個隱晦的問題:「藉由照片,觀看者是否如同作者一樣在場?」我們不難在世界上知名的攝影家中找到這些存在主義色彩濃厚又帶點街頭快拍式的作品,在虛幻的場景變換游移當中,一如這些成熟的攝影家,慶章作品中微微的現實荒謬,有些淡淡的諷刺與寂寞,作者本人稱這些作品為《幻相》。
凌雲幻想式的畫面,彷彿一半在現實世界中矗立,一半在想像的世界中某個不知名的角落綻放,攝影在此脫離了最原始的記錄功能,將現實物從「眼見」轉換為「心見」,這種轉換的過程,日本攝影家中平卓馬形容為「詩意」,凌雲的「詩意」展現在不按牌理的景物框取,豐富卻又脫離現實的色彩表現,有點像是在大人成熟的眼光中卻又帶著小孩純真的思維來觀看。
惠民的《羅生門》,門的這邊是外面,是公共領域,門的那邊是裡面,是私有空間,門作為一種隔離內外的界線,它是清楚而不可侵犯,然而,惠民在日常踏查中卻發現,實際的情形是門裡面的土地被私人在沒有告知土地擁有者的情形下被開發利用,私自開發者用「門」來標示出他私人開發範圍的入口,而這入口恰恰好也標舉著私人與公共空間界線曖昧不明的證據,攝影在此作為一種觀察後的紀錄行為,方惠民的「羅生門」讓我們得以了解,在現代化的社會中,仍有私佔土地這種不可思議的現象存在。
信嘉的《自拍》作品,他舉了安東.契軻夫(Anton Chekhov)所說:創作者得誠實到...觀者無法逃避!在世界攝影史中,照片是否強大到具有讓觀者無法逃避這樣的力量另待討論,然而,信嘉特意在安排好場景後,只略為告知對象一些操作上的細節,便將快門線交給對方之後他便離場,讓對象自己面對鏡頭進而自己拍下自己身體的樣貌,在觀看這些作品之時,或許我們會先從窺視者的角色中得到快感,一開始想到的是「他們好勇敢啊」「她們的身體很美」... 慢慢轉變到「他們為什麼要這樣拍下自己呢?」「她們在按下快門的瞬間,腦袋裡想的是什麼?」「她們是如何看待自己的身體?」「我又是如何看待自己的身體?」若觀看者轉化到後面的思考行為,或許信嘉所說的透過觀看這群人,得以觀省自己的想法才能達成。
敏寬的《名牌花》,在全球化的浪潮之下,生產與消費,藉由傳播,我們對於日常生活中必需品的知名品牌耳熟能詳,在習慣於使用這些物品之後,或許我們堅信如此知名的品牌企業應該能永續經營,然而,時間與市場是無情的,不適者淘汰,敏寬採用了靜物攝影的方式,藉由「花的美好,卻仍舊凋零」,搭配了品牌的容器,暗喻了再怎麼美好的事物終有結束的一天,更重要的是,當品牌結束後,這些人造物容器的分解有些需要50年的時間,有些則需要超過百年以上,甚至比企業存在於這世界的時間更久,藉由敏寬的「名牌花」,或許我們會重新審視自己,在我們當一個消費者的角色時,我們更應該如何看待地球的資源與環境問題。
肇圀的《夾娃娃機》,2019年年底某天晚上十點多,我在金門金城鎮散步,看到一家亮晃晃的夾娃娃機店還在營業,或許還有更多家店開著也說不定,對於在純樸的金門這麼晚還看到這景象,不禁令人好奇:台灣社會需要這麼多的夾娃娃機店?或者,更深入的討論,台灣人的生活壓力大到需要這麼多簡單放鬆的時光?日本評論家飯澤耕太郎曾說,一個好的創作者,其作品經常能反映出一個時代,對於飯澤耕太郎所說「時代」到底需要多久時間才得以形成,我們無從定義,但若說台灣風靡夾娃娃機已經是某一個時期普遍的社會現象,則應該不至於是一個誇張的說法,只是,這種一窩蜂的現象到底能維持多久?我想沒人敢打包票,即便連夾娃娃機店的主人也是如此,正因為大家心知肚明,這只是一個現代社會快速變遷的現象之一,所以即便開店經營,索性就連招牌也不用了,於是到處看到店裡面是經營夾娃娃機,店招牌卻跟這一點關係也沒有的荒謬,形成了一個有趣特殊的社會現象,肇圀以嚴謹的社會地景拍法記錄下了這個曾經屬於我們這一代台灣人特別的記憶。
馨儀的《變裝者》,從變裝前的自我,到變裝後的他者,這「自我與他者」之間是否有一道界線?是在到達這條線之前,還是在這條線上,抑或跨過了這條線,自己將會變成一個陌生的他者?而這條線,是藉由化妝?服裝?還是因為在鏡頭關注(我們都處在鏡頭的這端觀看)下,就會喚醒心裡面的另一個人出現?或者,在我們日常生活中,或多或少都有配戴面具的時候,只有在變裝了之後,才是真實自我的展現?馨儀引述了羅蘭巴特(Roland Barthes)説的:「面對鏡頭,我同時是:我自以為的我,我希望別人以為的我,攝影師眼中的我,還有他藉以展現技藝的我。」 馨儀在很困難拮据的情況下,南北奔波,以肖像新紀實的手法告訴觀者,台灣一種次文化生活的樣貌。
志豪的《光世代》,引發了我的一個小小記憶,小時候我住在南部鄉下,每次上台北都是大事,記得傍晚時分遊覽車過新店溪之後,小孩子的眼睛對於都市的高樓與燈光總是充滿著好奇與憧憬,幾十年過去了,都市的燈光從照明的功能變得更迷離多樣,而現代人生活步調加快的速度亦不遑多讓。杉本博司的「劇院」系列,螢幕上一片空白,這片空白標舉出了機器(底片)與人眼的不同之處,人眼觀看之後產生記憶,於是我們有了電影的劇情轉換,機器(底片)缺少了記憶,於是只以紀錄的方式存在,最終形成一片空白,志豪的「光世代」,乍看之下雖然同樣是一片空白,但是這一片空白所標舉的,卻是現代人資訊氾濫爆炸的結果,當後一秒的資訊不斷的覆蓋前一秒的資訊時,你到底能留下多少訊息?當資訊不斷的覆蓋更迭,在生活步調急速加快的現代社會中,或許在我們腦海裡留下的只剩一片空白吧?!
留下足跡
「不要跟隨道路的方向前進,走到沒有路徑的地方,留下足跡。」在我與這十位新一代攝影家討論作品的期間,曾經引用艾默森的這句話來彼此鼓勵,在網路盛行的這個年代,我們很容易看見有這麼多新奇的想法已經用攝影的方式來表現了,換句話說,我們很難再找到一條沒有人走過的路徑,然而,正因為如此,或許我們可以轉個方向,用力一點,留下一點走過的足跡,這本攝影集正是這十位新一代攝影家的足跡印證,同時在台灣艱困的攝影大環境中,或許這本攝影集也能踩踏出一個小小的鞋印。
感謝張照堂,郭力昕與張世倫三位老師曾經與這十位新一代攝影家討論作品,同時更感謝照堂老師為這本攝影集定名「附著與穿越」,我想,這個書名,已然包含了書中所有作品的文本根基!
共感地景創作 在 中正紀念堂轉型方案|共感地景創作有限公司|陳宣誠老師 的推薦與評價
中正紀念堂轉型方案| 共感地景創作 有限公司|陳宣誠老師|『相遇』群帶聚落. 459 views 10 months ago. 促進轉型正義委員會. 促進轉型正義委員會. ... <看更多>
共感地景創作 在 ArchiBlur Lab / 共感地景創作 - Facebook 的推薦與評價
ArchiBlur Lab / 共感地景創作。 12821 個讚· 3 人正在談論這個· 7 個打卡次。積極的理解與修補環境;透過構築,探索與回應生命的共存與演替。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