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振榮搶文化科技話語權
2019/11/25 工商時報 邱莉玲
台灣首個專門投資文化科技內容的基金上路!宏碁創辦人施振榮攜手法藍瓷總裁陳立恆,將在12月成立科文雙融公司,分三部曲、預計募集逾10億元基金,投資具知名度、藝術性、市場性的IP內容,並透過跨業整合、加值,創新體驗經濟,打造可獲利、複製、全案輸出的商模,終極目標是在國際上搶到文化科技產業的話語權!
施振榮表示,科文雙融公司登記資本額2億元,首部曲是對外募集8,000萬至1億元,已邀請文策院、中華電、台新銀、台灣造雨等企業投資,從明年開始啟動具市場潛力的IP內容專案計畫,一年投資多個專案,每案投資額不超過千萬元,希望扮演領投角色。
目前的規劃是投資一個視覺藝術專案,並尋求內容豐富的故宮、大型美術館等場域合作,策劃一個場域、多個內容展出;另啟動兩個表演藝術專案,邀科技大廠投入設備打造沈浸式體驗空間,將爭取在各縣市文化中心巡迴演出。
從中累積經驗、提升規格,再啟動二部曲,將具發展潛力的IP內容獨立出來另組公司,讓創投、企業、通路等跟投,加速、擴大內容發展;三部曲是成立專門文化科技基金,規模約10億元,針對大型IP專案投資,並賣向國際。
施振榮強調,這是一次藝文界攜手科技業探索新商模、新經濟的過程,將從小做起,投小錢先建立業界信心,透過專案打造商模,創造成功案例,讓更多人願意投入,並希望一舉改變產業價值鏈文化;同時,他積極媒合軟硬體、系統整合等科技業,一起激發新的商機、體現價值,因為這將是台灣產業轉型升級、藝文界出海難得的契機!
陳立恆也表認同,並感概台灣就是太慢了!台灣是科技島,又有故宮等豐富文化內涵,卻沒有結合發展出一個具優勢的產業很可惜,反觀近十年間法國梵谷博物館、日本Mori美術館等紛紛打造沈浸式體驗商模,受國際矚目。因此,文化科技發展基金的重要任務,就是號召國內有志之士,以科技為後盾、人文藝術為訴求、市場為導向、創意為核心,結合生產、行銷與服務,為台灣創造最具競爭力的價值鏈。
施振榮、陳立恆身兼文化科技發展聯盟正、副召集人,過去2年透過聯盟擴散觀念、磨合,已聚集逾300家志同道合的企業,包括宏碁、中華電、宏達電、智崴等,將在既有產業基礎上做整合,產生更多文化科技發展的解決方案,搭配基金投資,發展IP內容。
施振榮指出,科文雙融公司將負責全產業鏈大串連,包括在內容端,由製作人或策展人主導,尋求具市場性的內容投資,並利用科技重新包裝、創新體驗;在產出端,由科技公司投入設備、規劃場域,發展模組化、可移動的軟硬體,降低複製成本;在市場端,成立行銷組織打開市場,初期從企業團購切入,向大型科技公司福委會行銷,開拓員工欣賞藝文展演、尾牙商機。
資策會副所長兼文化科技發展聯盟執行長黃宛華表示,聯盟已從內容、科技、場域三路推進,將尋找好的IP,合組製作委員會,啟動科文專案投資計畫,已接觸多位藝術家、企業,最快明年底就可看到新型態的音樂劇、沈浸式展演等。
未來聯盟也將設文化科技學院,打造人才跨界培育、媒合平台,促進融合、創新;催生文化科技青年企業協力基地,吸引以科技應用為核心的菁英與新創團隊,透過協力企業以大帶小,共同接案、行銷。
https://www.chinatimes.com/newspapers/20191125000259-260210?chdtv
同時也有1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382的網紅梁允睿,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國際劇場藝術節 原創中文音樂劇 瑪莉皇后的禮服 【作品介紹】 兩廳院駐館藝術家梁允睿以「橫濱瑪莉」故事為題材,創作一齣以二戰時期「慰安婦」與現代對話的中文原創音樂劇,將ㄧ個沈重的歷史故事,用另ㄧ個觀點闡述。劇情描述一位身份成謎的女人「瑪莉」,遇到ㄧ位想做ㄧ件「有故事的衣服」的年輕裁縫師「正太」;瑪...
「共 融 藝術專案」的推薦目錄:
- 關於共 融 藝術專案 在 施振榮 Stan哥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 關於共 融 藝術專案 在 典藏 ARTouch.com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 關於共 融 藝術專案 在 洪仲清臨床心理師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 關於共 融 藝術專案 在 梁允睿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 關於共 融 藝術專案 在 國藝會- #補助.2022「#共融藝術專案」將於10/1~10/17受理 ... 的評價
- 關於共 融 藝術專案 在 2018「共融藝術專案」Inclusive Arts - YouTube 的評價
- 關於共 融 藝術專案 在 元熙藝術有限公司— Latest Job Openings | CakeResume Jobs 的評價
共 融 藝術專案 在 典藏 ARTouch.com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2018年 #國藝會 推出「#共融藝術」專案,除回應世界各國共同面臨高齡社會演變的趨勢,是國藝會少數直接關注藝術參與者的專案。鼓勵台灣藝術家透過創作方式,結合各種專長與專業人士,為高齡者策劃出多元的展演活動與計畫,透過戲劇、舞蹈、視覺創作,與藝術治療、職能治療領域的專業人士合作,以藝術為媒介,引領參與者探索自我,牽引出更深層的社會能動性,我們也能藉此思考藝術與社會的距離?
共 融 藝術專案 在 洪仲清臨床心理師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一天晚上,蒂娜七歲的兒子剛回房睡覺又馬上跑到客廳去,說自己睡不著。他煩躁地說:「我要瘋了,你從來沒有在半夜留紙條給我!」蒂娜對這個非比尋常的情緒爆發感到驚訝,回應說:「我不知道你想要我留紙條呀!」兒子回以一串連珠炮似的抱怨:「你從來都沒有對我好過!我要瘋了!我的生日還有十幾個月才到呢,而且我討厭寫作業!」
這有邏輯嗎?沒有!聽起來耳熟嗎?當然!所有父母都會經歷這種情況,孩子說了一大堆聽起來毫無意義但讓他們心煩意亂的問題。這種情況足以讓人沮喪,尤其是當你以為孩子已經長大、不再亂發脾氣的時候。突然間,一些可笑的小事卻讓他煩躁得不可理喻,而你似乎完全幫不上忙。
大多數父母的本能反應就是問孩子「你到底在說什麼」,或者要他立刻回去睡覺,但是蒂娜制止了自己。她運用了連結和引導策略。她把兒子拉到身邊,摸摸他的背,用安慰的語氣說:「有時候真的很難受,對不對?但你知道的,我永遠不會忽略你,你一直在我心裡,你要明白你對我來說是獨一無二的。」兒子在蒂娜懷裡解釋說,有時候他覺得弟弟得到媽媽更多的關注,而作業占用了他太多的課餘時間。在他說話的時候,蒂娜能夠感覺到他慢慢放鬆下來,態度也逐漸軟化。兒子感覺到媽媽在聆聽、關注自己。接下來蒂娜扼要地解釋了兒子剛才提出的那些問題,因為他現在比較願意去解決了,他們一致同意明天早上再說。
父母必須銘記在心的是,不論孩子的感覺在我們看來是多麼的荒謬和令人沮喪,它對孩子來說都是真實而重要的—我們也應該以同樣真誠和重視的態度做出回應。
在蒂娜與兒子的交談中,她承認他的感情,從而激發其右腦開始運轉。她還使用非語言溝通,比如身體接觸、感同身受的表情、關愛的語氣和不帶偏見的傾聽。
在回應孩子的右腦之後,蒂娜開始轉向左腦。她合理地解釋,努力地做到公平,並承諾兒子睡覺時留張紙條給他,和他一起籌畫下次的生日,並想辦法讓作業更有趣。
取自《教孩子跟情緒做朋友》
*********************************
我喜歡作者的教養書,是因為他會舉大量的實例。有抽象的概念理論,也有具體的實作,我相當欣賞。
另外,在概念的深度上,也能助益家長自身的成長。像是有健康的自我,才能有健康的關係(或「我們」),這是我常談到的議題。
下文提到的「接納」,在理解時,也可以用「開放」去替換。能接納,有時候就能放下,我猜,那也是一個左右腦整合的活動,理性與感性交融,形成一個更大的「我」。
祝福各位朋友,在閱讀作者文字時,能對親密關係的連結,有些新的啟發!
*********************************
幫助孩子在關係中學會接納
【丹尼爾.席格, 蒂娜.布萊森】
如果想把孩子培養成關係中健康獨立的個體,我們就需要幫助他們創造一個開放、包容的內在狀態,而非封閉、反射式的狀態。我將以一個練習來說明,我諮商過的許多家庭都做過這個練習。
首先,我告訴他們,我將重複唸一個詞好幾次,而他們只需要注意自己的身體感官知覺。第一個詞是「不」,我用堅定和稍帶嚴厲的聲音重複唸了七次,每次間隔兩秒,接著稍做停頓,再用清晰而溫柔的聲音重複唸七次「是」。之後,大部分案主回饋,「不」字聽起來壓抑而憤怒,他們感覺自己被封閉和訓斥了;相反的,「是」字讓他們感覺鎮定、平靜,甚至輕鬆。你可以現在就閉上眼睛,自己試試看。注意在你或你的朋友數次說出「不」和「是」時,你身體的反應。
這兩種不同的反應表明了「反射式」心態和「接納式」心態的區別。當神經系統進入反射模式時,實際上是一種「戰鬥–逃跑–僵住」(fight-flight-freeze)的反應狀態,在這種狀態下,一個人幾乎不可能以一種開放和關愛的方式與另一個人連結。還記得杏仁核和下層大腦中,一旦你感到威脅就不假思索、即時反應的部分嗎?當我們的焦點都集中在自我防禦上時,我們的任何行為都只是在說「不」的狀態下的條件反射。我們草木皆兵,難以相處,無法認真傾聽,先入為主地認為他人有罪,完全無法考慮他人的感受。把恐懼投射到所聽到的話語之上,即使中立的評論也會變得火藥味十足,這就是我們在反射式的心態下,隨時準備戰鬥、逃跑或僵住時的狀態。
另一方面,當我們處於接納狀態時,大腦中一組不同的神經通路便被啟動了。在以上的練習中,進行到「是」的部分時,大部分人都會產生一種積極的體驗。他們的臉部肌肉和聲帶放鬆了,血壓和心跳恢復正常,更加開放地理解他人想要表達的東西。簡言之,他們變得更加接納了。反射式反應源自下層大腦,只會為我們帶來封閉、沮喪、防衛的感受。相反的,接納的狀態能開啟上層大腦中一組不同的神經通路,也就是社交系統,讓我們與他人連結,並體會到安全感和存在感。
父母在與孩子互動的時候,最好能辨別出他們是處於反射式狀態,還是接納狀態。這當然也要求父母們具備一定的心智省察力。我們需要考慮孩子在特定情況下的特定狀態(也包括我們自己的狀態)。
當你拖著四歲的孩子離開公園,她尖叫著「我還想盪鞦韆」,這時可能並不是跟她談論什麼「恰當地控制自己的強烈情緒」的好時機。等她的反射式狀態過去,她變得更加接納時,再跟她談你希望下一次她在感到失望時如何表現。同樣的,當你十一歲的孩子無法參加嚮往已久的藝術專案時,即使你想安慰他,也可能得忍一忍,別急著拋出「保持希望」「另做打算」之類的外交辭令。下層大腦的反射狀態無法處理上層大腦的語彙,通常在反射式狀態下,非語言的溝通要有效得多。
隨著孩子的成長,我們要幫助他們在關係中變得更加接納,發展出與他人合作的心智省察力技巧。然後,接納將昇華為共鳴—一種由內而外的與他人的融合,這將讓他們享受到有意義的人際關係帶來的深刻與親密的感覺。否則,孩子的心靈將漂泊無依,始終被孤立的感覺所左右,沒有願望也沒有能力融入他人。
在我們講述鼓勵接納的人際技巧之前,最後再說一點:在幫助孩子在與人交往的過程中變得更加接納之時,我們要時刻謹記保持他們獨立個性的重要性。對一個使盡渾身解數要打入學校裡「壞女孩」圈子的十歲女孩來說,問題可能不在於她不夠接納,不能融入「我們」,而是剛好相反,她喪失了「我」的概念,對那幫不良少女言聽計從。
「反射式」和「接納式」心態
當我們進入反射模式時,我們幾乎不可能以開放和關愛的姿態去與其他人連結;而當我們處於接納狀態時,我們會積極地與他人建立連結,並在與他人的關係中感覺到安全感和存在感。
任何健康的人際關係,無論是親情、友情、愛情,還是其他情感,都是由心理健康的個體之間相互連結而成的。要成為健康良好的「我們」的一部分,個體必須同時是獨立的「我」。就像我們不希望我們的孩子過分偏向左腦或右腦,我們同樣也不希望他們過於個人主義,這將導致他們自私、孤立,或者過分依賴他人,令他們依賴性強、心理過於脆弱,容易在不健康和有害的關係中受傷。我們希望孩子們能夠全腦發展,建立整合的人際關係。
.
以上文字取自
教孩子跟情緒做朋友:不是孩子不乖,而是他的左右腦處於分裂狀態!(0~12歲的全腦情緒教養法)
https://www.books.com.tw/products/0010701961
共 融 藝術專案 在 梁允睿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國際劇場藝術節 原創中文音樂劇 瑪莉皇后的禮服
【作品介紹】
兩廳院駐館藝術家梁允睿以「橫濱瑪莉」故事為題材,創作一齣以二戰時期「慰安婦」與現代對話的中文原創音樂劇,將ㄧ個沈重的歷史故事,用另ㄧ個觀點闡述。劇情描述一位身份成謎的女人「瑪莉」,遇到ㄧ位想做ㄧ件「有故事的衣服」的年輕裁縫師「正太」;瑪莉對正太述說自己的身世,真假虛實交織的對話中,時空拉回戰爭年代,瑪莉也化身故事中不同的女性,窺探亂世中女性的憧憬與失落。
《瑪莉皇后的禮服》劇中時序跨越了將近百年,設計上運用舞台和影像技術,營
造時空交替的魔幻場景,帶領觀眾深入瑪莉不為人知的腦內世界,揭示她高貴姿態底下潛藏的真實面貌。故事有如進入「時空旅行」的看戲體驗,呈現電影融接般充滿驚艷的流動感。
【團隊介紹】
紅潮劇集
紅潮劇集由藝術總監梁允睿創立,以原創音樂與戲劇為基礎根本,追尋現代人心最脆弱、渴望與真實的一面。紅潮劇集從強烈的音樂性出發,並以貼近生活的議題為論述主軸,除現代戲劇外,也逐步探究從本土素材累積發展成為原創中文音樂劇的可能性,將人與人之間特殊的情感交流,透過旋律及文本戲劇的演繹轉化,成為更能觸碰人心的藝術形式。
【創作團隊列表】
編導演/詞曲 梁允睿
共同導演 王靖惇
製作顧問 張乃惠
製 作 人 劉姿含
執行製作 李穎珍
舞台設計 廖音喬
舞台監督 柯辰穎
燈光設計 鄧振威
服裝設計 李育昇
影像設計 羅士翔、孫瑀
平面設計 王俐心
音樂總監/編曲 張絜宇
舞蹈設計 董怡芬
歌唱指導 魏世芬
音響指導 楊孟儒
平面攝影 林育全
影像紀錄 陳冠宇
助理導演 孫自怡
排練助理 張宇勝
演員 李曼
演員 鮑奕安
演員 洪健藏
演員 張洪誠
演員 陳昭如
演員 楊璇
演員 朱珮慈
演員 徐顥
爵士音樂編曲協力:呂其霖CHI-LIN LU 弦樂團協力:甘威鵬與曜爆甘音樂工作室Wea-pon Gan & Just Busy Music Studio
京劇文武場協力: 吳承翰Wu Chen-Han
林世連 Lin Shih-Lien
林采瑩 Lin Tsai -Ying
余濟維 Yu chi -wei
張貽琳 Chang Yi-Lin
鄭聿翔 JHENG YU-SIANG
本節目曾獲臺北市文化局 105年度表演藝術專案補助《瑪莉皇后的禮服》音樂劇 劇本與音樂創作案 106年度《瑪莉皇后的禮服》階段設計實驗計畫補助
【感謝名單】
王孟超、李惠美、董騫、于善祿、林采韻、陳美吟、周慈愛、朱安麗、朱怡潔、林佩如、王寶迪、台北天后宮、滿滿大百貨、有木之森咖啡廳余銳、張嫚芯、張育群、蘇筱芬、劉主平、陳薏先、胡雅絜、龔羽柔、黃緯緯、古佳臻、黃長頌、鄧名佑
共 融 藝術專案 在 2018「共融藝術專案」Inclusive Arts - YouTube 的推薦與評價
2018「 共融藝術專案 Inclusive Arts」 台灣老年人口占總人口數超過14%,已正式邁入世界衛生組織定義之「高齡社會」。為呼應高齡社會議題,並因應本基金 ... ... <看更多>
共 融 藝術專案 在 元熙藝術有限公司— Latest Job Openings | CakeResume Jobs 的推薦與評價
Apply for jobs at 元熙藝術有限公司right now. 成立於2022年初,元熙藝術以新型的整合藝術為核心, 共融商業與藝術,獨特發展出… [Recruitment Details] Hiring ... ... <看更多>
共 融 藝術專案 在 國藝會- #補助.2022「#共融藝術專案」將於10/1~10/17受理 ... 的推薦與評價
補助.2022「#共融藝術專案」將於10/1~10/17受理申請.ᐟ.ᐟ.ᐟ 去年停徵之「國際計畫–#台英合作」項目亦恢復開徵.ᐟ.ᐟ.ᐟ 「共融藝術專案」於2018年啟動,呼應本 ...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