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how出你們在家
最~真~實~的穿搭😎✨
#絕對是悶壞了悶壞了
#在家到底要穿什麼搭啦啦啦
今天得知全國警戒延長到6/28
其實也不是很意外
除非各種防疫破口能夠改善
最簡單的⋯⋯
請大家真的乖乖待在家吧!
大家都一樣
都很想回到過去
那樣自由自在的生活
但是如果不狠下心配合政策
情況不會更好 只會更糟🥲
#好像可以接內衣代言 #快找我
#我在家百分之九十的時間都是裸體
#你們呢 #老實說喔 #是不是都偷懶了
#me #selfie #onthebed
同時也有658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1,470的網紅5歲都要懂的國際觀,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5歲都要懂的國際觀 #危機處理 #緊急急難事件 #給我10分鐘 #孩子未來不走鐘 #5歲都要懂的國際觀 #為了孩子的安全這一集請務必看到最後! 『......我在外面, 小孩自己在家, 遇到火災還是地震怎麼辦??!!...』 這是我當媽後的內心常有的小劇場.... 生了小孩後, ...
其實也不是很意外 在 說說能源 Talk That Energy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好多再生能源設施與生態敏感區重疊】
#其實也不是很意外 #台灣真是世界縮影
一則來自昆士蘭大學在知名生態期刊Global Change Biology發表的研究發現,若將世界各地目前的再生能源設施(約一萬多座)與保護區(Protected Area)、關鍵生物多樣性區域(Key Biodiversity Area)以及荒野(Wilderness)進行疊圖分析,發現約有2150處的設施位於生態敏感區域,總影響面積約280萬平方公里,大約80個台灣;而興建中(1450座)的再生能源設施則有約900多處與這些生態敏感區域重疊。兩者都以水力設施影響範圍最大,其次是風電。
既有設施被標註區域最多的是德國,而新開發區域最多的則是東南亞。台灣在研究中也有被標示的部分~~~
雖然這樣的研究不代表再生能源就是破壞生態,但卻也讓生態人士有些憂心,仍期待在規畫的時候必須考量生物多樣性,以及避免這樣的區域被使用開發,畢竟能源建設就代表人流出入,仍會干擾物種生活空間。
▋文獻
Renewable energy development threatens many globally important biodiversity areas
https://onlinelibrary.wiley.com/doi/full/10.1111/gcb.15067
其實也不是很意外 在 粘拔的幸福碎碎念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謊痣嫌最愛的世界
_____這我一個關係不錯的學妹去北京交換後寫下的心得,托我發出來,因為回牆內她所有社群軟體一向是全數關閉的。
.
怕身份洩漏被舉報什麼的,能認明身份的資訊都模糊過了,也不署名,她說想轉盡量轉。
.***
.
[不是去念書,是去體驗極權社會!向老大哥舉報身邊的人是 #能賺零用錢的喔!]
.
暫時離開牆內一週,剛好在最焦慮渴望知道外面到底發生什麼事的時候。
.
「牆」,在臺灣的時候都說得很嘲諷,覺得它讓中國人在與世界溝通的時候表現得荒謬,但同時又把他們的蝗蟲行為給攔下。「牆」成為一個可笑又娛樂、某種程度上對中國社會冷嘲熱諷的借代。
.
但當真的生活在「牆」裡面,才發現「牆」不只是對世界的無知而鬧笑話、或脖子以下的18禁不可描述——這種日常中怡情娛樂的影響性而已。
.
在「牆」裡面,是全方面生活在極權國家的恐懼感。
.
因為一但在「牆」內,你所做的一切都被注視著。不只是在學校便利超商買關東煮,都可以人臉辨識直接從校園卡扣款——這種中國同學覺得「牛逼」,但我只覺得驚悚的高科技監控系統。
.
更多的,讓人更恐懼的,是其實每個人都豎起耳朵聽。
.
因為在「牆」裡,有所謂絕對的「正確的話」,而且所有人都知道標準在哪裡。統治者希望掌握所有對「牆」有威脅的人,這個標準誰都知道,所有人都能幫他找出來,而這些幫助「牆」更加牢固的人,會獲得豐厚的報酬。
.
會知道你哪些行為踩了「牆」的紅線,自然也會是和你更常聊天、較親近相處的人。
.
幾年前,他們還習慣說這是告密,這是背叛。
現在,用詞變只剩下官方的「舉報」,而私下大家漸漸已經認知到,這是無疑是批鬥。
.
「歷史重演啊」,這半年來微博上都在耳語著。
.
[校園]
.
上學期的課,在文化研究領域非常著名的老師,講述著由第三世界國家革命所影響的巴黎68學運。
.
雖然主要是談左翼思潮,但能夠在中國談到學運,還是讓人感到驚訝的。�(不過同學私下說是因為老師是高官子女,有人保的)。
.
依循脈絡談到了武裝革命的切格瓦拉,老師說道:「格瓦拉其實曾經說過,世界上很少有真正的共產主義者。」
.
「只是有很多的共產黨。」
.
突然地停頓,遠離了麥克風。
台下響起了一種似乎默契般的輕笑,你知我知。然後就像那段話不存在一樣,課程進入下一個部分。
.
我當下只覺得有趣,那種所有人似乎都懂的默契。
然而,兩個月前,已經有兩位北大和清華的老師分別以「背離馬列主義,反黨違憲」和「嘲笑威脅中國夢」的名義被舉發,遭到整肅處理。
.
其中一個老師,只是因為講了霧霾。
而舉報者是課堂上的學生。
.
在這之前,廈門大學、北京建築大學、武漢中南財經政法大學也都出現學生舉報造成老師被整肅的狀況。
.
告密風氣這一年來漸漸漲起,老師們也都人心惶惶,越來越無法相信學生。而且一但舉發成功,其實所有課堂真的人也脫不了關聯。
.
所以我下學期,還要去上我鍾愛的老師的文化研究嗎?會不會下次修課,隔壁的同學,就是那個錄音的告密者?
.
[休閒看小說或寫寫字]
.
那天是知名作家天一被判刑十年的新聞發出來,轟動了各地創作圈子。一整個白天,看到的都是所有人都憤憤不平的譴責司法不公,討論上訴的可能以及辯護律師之類的問題,讓我甚至覺得中國是不是對權益的認知清醒了點。
.
但進入夜晚,習慣性的刷著匿名論壇,我看到了另外一面的中國。
一個小朋友,年齡猜測國中生,或高一左右,還沒到只剩考試的年紀。深夜2點在中國最大的匿名論壇發帖提問:
「既然創作可以判刑,那我是不是可以去舉發現在和我一起競爭申請考察獎學金的女同學?我知道他有在寫文章。」
「不管能不能讓她進局子,但都夠讓她有紀錄,學校當然不可能把獎學金給她。」
.
留言挺熱烈,我即時追著,想知道大家會怎麼回覆。
而果然是號稱最誠實的匿名論壇,沒有正義凜然的阻止,而是集思廣益的想這件事的可行程度,包含會不會被發現舉報人的身份,和對方是不是其實更大咖,有背景來尋仇。
.
原來所謂的狼性,那種非贏不可的狠勁,就是就是把擋在自己前面的事物,用任何手段清除掉嗎?
而且那不過是個國高中生而已。
.
其實還有很多很多例子,都是我在中國這段時間看到的。
有去年氣急敗壞的朋友和我們抱怨,根本不看小說的哥哥裝沒事問自己平常在看的創作平台是什麼。警覺起來問他,結果說政府現在鼓勵舉報,獎金好幾千。最近爸媽錢給得不夠,想隨便找幾個人氣高的舉報賺點錢補貼。
.
再不然,在二次元內,甚至會去舉報同擔對於角色(他認為)不尊重的發言,例如「OOO我老婆」或者等身抱枕都能成為舉報理由。簡單來說,凡是對二次元角色的意淫、(性)幻想,可能是文字、圖像或者製成週邊,只要能與「涉及污穢色情」擦到邊的,都能被舉報。甚至,只要是任何「廚發言」,都在舉報的範圍之內。因為他們認為網路是公開平台,誰都可能看得到,因此都可能「有害二次元人物名譽」。
.
我印象最深的例子是《進擊的巨人》的兵長。因為這角色調性嚴肅,性幻想也多。因此同擔就拿這事吵起來然後去舉報。
.
「以維護虛擬人物的人權,去侵害現實人的人權」——而這舉報不限於女性向,是連男性向也適用的。
.
兩個禮拜前,選秀節目的年輕人被舉報14歲時「對國旗不敬」。大量的舉報開始發生,內容來自這年輕人6年來的3000則動態。為何針對他?因為舉報的人支持的選手,贏不了這個年輕人。認為他長得醜,選秀排名高——我選的人贏不了你,那就做掉你。
.
「我看到你的臉就噁心,為什麼要出來當偶像污染大家的眼睛,所以我舉報你,不要你出現在螢幕上。」
.
告密,舉報,批鬥,從來都不是「你真的做了什麼錯事」。
是要你恐懼,要你害怕,要你知道你誰也不是。只要想要搞你,你隨時可以被搞掉。
.
可能是因為你老闆一直誇你的提案有人眼紅,也可能因為你每天的香水太濃讓隔壁桌不爽,都有可能是你消失的原因。
.
這就是極權,這就是中國共產黨統治下的每日生活。
這不是1984,這是現在的中國,這是我現在在體驗、當然也是非常「難得」的日子。
.
***
.
[後記]
.
香港這次反送中,好像突然讓很多人發現,極權可以多麽暴力乾脆的清理人民。
極權和民主,好像差的真的有點多。
.
但其實生在解嚴後的台灣年輕人,對於極權是很陌生的。
所以才會有「民主和極權,也沒那麼重要啦」、「不要出頭就好啦」,這種不想那麼多、只是想安安份份過我的日子,其實也不是很意外的想法。
.
連我其實也是真的人在中國了,才發現極權是多麽的讓人恐懼,那力量是多麽的強大無處可逃。
.
真正的極權社會,從來就不只是你出頭才會清理你。
而是你每天祈禱,今天是個平安的一天,沒有人欺負我(而我也不能還手)、沒有人純粹看我不順眼、我沒有競爭力好到讓人想把我做掉、沒有人覺得我可能戳破了這個美麗、強大、沒有病痛的國家,盛世完美無瑕的表面。
.
***
.
[個人補充]
.
關於舉報,我沒去過中國,我不清楚。
但以二戰的德國納粹的蓋世太保來說,他們一樣負責逮補反德國、反納粹、共產黨人等。大多都不是靠蓋世太保自行去查找犯人,而是透過民眾之間的互相舉報,蓋世太保才去抓人然後送進人民法庭。
.
或者白色恐怖時期的臺灣也相似。
.
那我想中國現在的情況可能是一樣的。
關於二次元舉報的部分,我聽學妹講起先覺得太誇張,明明網路上還是一堆這種言論。但仔細想了想,只不過是沒被舉報而已,不代表那些言論能安然無事自由存在。沒人舉報無事,但若被舉報,這些都將成為政權弄你的理由。
其實也不是很意外 在 5歲都要懂的國際觀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5歲都要懂的國際觀 #危機處理 #緊急急難事件
#給我10分鐘 #孩子未來不走鐘 #5歲都要懂的國際觀
#為了孩子的安全這一集請務必看到最後!
『......我在外面, 小孩自己在家, 遇到火災還是地震怎麼辦??!!...』
這是我當媽後的內心常有的小劇場....
生了小孩後, 只要出門、小孩沒帶在身邊時,
內心會有這樣小小的“被害妄想症”...
總會不經意想著,
如果發生地震還是火災, 孩子怎麼辦?
不是我們愛往不好的地方想, 而是世事難料啊~
於是從哥哥4歲的時候, 我就揪團到 @內湖防災科學教育館,
去體驗跟認識火災可能會遇到的場景,
我還記得有一個煙霧室, 即使知道是模擬的, 走在裡面還是很害怕..
在他6歲的時候, 我又揪了一團到 #安心教室
去認識家庭環境的安全設置以及AED的使用。
去年年初也到過位於桃園八德的 @桃園防災教育館 參觀體驗,
真的是深怕孩子們(跟自己) 對於意外的災害不夠熟悉...
(這句話也太矛盾了..)
22年前的921事件還歷歷在目....
當時的Lara是一位高中生, 事情發生的當時,
我衝到兩個姪女的房間, 把他們叫醒,
根本不知道自己該不該帶著他們跑, 躲還是跑?
要在瞬間做決定...真的好為難~
身為當時年紀最大的三人, 我還記得我如何假裝鎮定、
心其實超級惶恐, 三人躲在神明桌下...
也許是記憶太深刻了, 這麼多年來, 我一直有種,
#如果孩子自己在家怎麼辦?....這樣的擔憂.....
雖然在學校會有定期的防災演習、雖然網路上有許多影片
但是資訊太多, 到底要不要找黃金三角?還是要先開門?
這次邀請 中華民國搜救總隊 的呂廷映教官從實務操作來解惑~
在意外真的發生時, 來不及思考太多的理論或是“最好的逃生路徑”,
但是我們可以在平日就跟孩子們做好計畫與演練,
很實際的走過一遍可能的路線跟集合點
當走失的時候, 家中任何一位成員都能找到方向、知道去哪裡會合!
Lara覺得這是在實際也不過的準備了!
!為了孩子的安全, 這一集請務必看到最後!
1. 把握 WWC 原則!
2. 實際走過逃生路徑!
3. 確認走散後的集合點!
4. 熟記至少2組電話號碼!
我們可以盡力避免意外的發生,
但是也要隨時準備面對,
意外來臨時, 把傷害降到最低!
這一集採訪完Tino教官後,
Lara認真的想要來揪一團救生課
心肺復書CPU急救
創傷護理處理
AED 實務操作
有沒有人想一起啊~
#給我10分鐘
#孩子未來不走鐘
#5歲都要懂的國際觀
**********************************
🎯🎯🎯
從多語繪本到國際視野, Lara隨著孩子年齡的增長, 希望他們能與世界的連結越來越多。課堂上的時間有限, 每週一次把複雜的國際時事簡化成5歲小孩都能聽得懂的文字!
**
📺每週四Lara幫你做功課 #5歲都要懂的國際觀 👇👇
http://yeslara.com/yt
*
🎙podcast『 5歲都要懂的國際觀 』
🎧 Spotify📲
https://yeslara.com/spotify
🎧 Apple Podcast📲
https://yeslara.com/apple
🎧 KKbox📲
https://yeslara.com/kkbox
🎧 Firstory📲
https://open.firstory.me/user/yeslara

其實也不是很意外 在 athventure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There is a crack in everything,
that’s how the light gets in
-Leonard Cohen
-
可以發現這週運動的比較頻繁,因為跟教練book的10週已經到了尾聲
想要在最後畢業時有52的美好數字
當然最後一定是光榮畢業達標,覺得happy
不過這兩週也發生的很多事
lola的ㄋㄟㄋㄟ長了腫瘤,還好發現得早
已經切除,但是看到他在病房(其實是籠子)看到我妹還是活蹦亂跳的樣子
覺得很想立刻飛到那邊
除此之外朋友間也發生了一些意外
當下當然是不能接受,因為真的離我太近太近了
跟朋友聊天討論之後發現其實我們看法一致
這期間也聊了好多生與死的話題,其實每件事都滿沈重的
只是我們總要發生才有辦法好好體會跟做決定
這真的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很多事情也是很無可奈何,例如無法阻止一些out of control的行為
只能期許未來絕不要成為這樣的人
也希望你 趕快醒來
兩件事 都很希望 我可以在你們身邊
-
🎶Music by🎵
Ryan Little - fast ones. - https://thmatc.co/?l=35EE9CF3
-
IG/ ath.81
Mail/ funsuagui@gmail.com
Equip/ SONY RX100M3/ Sony ZV-1/ iPhone 8+

其實也不是很意外 在 瓶顆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謝謝收看!期待你的留言!此影片為本週三 (2021.9.8) 拍攝。今年 7 月初,我在 IG 詢問讀者想念東京哪裡,意外地回答吉祥寺的人很多,於是才有了這部影片,不然我其實沒有想要來這裡拍XDD
不過實際拍完一圈、回家剪輯翻我自己的硬碟時,才發現我也是到吉祥寺不少次了呢~對比過去到訪時的人潮,這一次......其實也是滿熱鬧的哈哈~雖然目前東京在第四次緊急事態宣言底下,不過吉祥寺這樣貼近日常的商店街,在疫情期間其實是比澀谷新宿這些地方來得有人氣的😅不管怎麼樣,希望這部影片能讓大家有拉近與東京距離的感受✨
00:00 吉祥寺散步精華片段
00:11 吉祥寺北口開場
01:12 開逛!吉祥寺 SUNROAD 商店街
05:51 吉祥寺鑽石街及炸牛肉丸
07:59 好喝檸檬飲料、嚕嚕米珍珠飲料
11:18 吉祥寺南口龍貓泡芙
12:48 出發前往井之頭公園
15:46 抵達井之頭公園
16:14 奇怪自動販賣機
☕️ CAFE & GALLERY HATTIFNATT
可愛繪本風夢幻咖啡店 療癒系咖啡拉花
https://yunique.cc/2015-06-03-253/
☕️ 白髭泡芙工房吉祥寺店
龍貓公車蘭姆葡萄夾心餅乾閃亮登場!
https://yunique.cc/shirohige-kichijoji/
🌟 歡迎留下你的心得或建議🌟
_______________
● 聯絡資訊 & 其他平台
 ̄ ̄ ̄ ̄ ̄ ̄ ̄ ̄ ̄ ̄ ̄ ̄ ̄ ̄ ̄
📧 合作邀約 yupinque@gmail.com
🌼 我的 IG 讓你的東京旅行漂亮又獨特
https://www.instagram.com/yunique.cc/
🌼 FB https://www.facebook.com/YUNIQUE.CC/
🌼 BLOG https://yunique.cc/
_______________
● 自我介紹
 ̄ ̄ ̄ ̄ ̄ ̄ ̄ ̄ ̄ ̄ ̄ ̄ ̄ ̄ ̄
謝謝你來到我的頻道!
我是瓶顆(不是瓶頸)^^;;
台灣台中人,現居日本東京🗼
目前以個人事業主身份活動,
訪日行銷案件協助、
粉絲頁經營及文章撰寫等,
皆可來信洽詢。
在此之外更獨自經營自媒體,
(FB、IG、BLOG、YouTube)
我以照片、文字、插畫、影像,
與各位分享日本生活、
及美麗且獨特的(私房)旅遊景點!
男友安迪偶爾也會出現在頻道內~
_______________
● 其他
 ̄ ̄ ̄ ̄ ̄ ̄ ̄ ̄ ̄ ̄ ̄ ̄ ̄ ̄ ̄
音樂: www.bensound.com / YouTube Audio Library
#日本疫情 #日本現況 #日本生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