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宮獲選2021年親子天下教育創新100🌈
在翻轉教育與素養導向課程的教育浪潮下,故宮規劃的教推活動深獲教育現場專家的肯定,入選2021年親子天下教育創新100的殊榮,令人開心!
今年度計有367組個人/團體投件,參與評審橫跨學界、教育新創界重要代表,以「跨域思考」、「專題式學習」、「解決當下難題」及「具備永續能量」等四大面向為主要評量標準。故宮與學校老師合作,將故宮文物融入正式教育,像是 #新北市板橋高中選修課程 #台北市立開平餐飲學校專案課程 #台北市北投國小特教班社會適應課程 這一次能夠入選,是對於故宮與合作學校的肯定,也顯示在108新課綱素養導向學習的方針下,故宮發揮博物館教育的專業,擔任現場教師強而有力的後盾,跳脫制式的課程架構,一起和老師規劃豐富有趣的課程,藉由互動體驗,讓學生有不一樣的學習經驗及收穫。
在此也要恭喜故宮教育合作夥伴 #新北創客社群 #新北市立金山高中自造教育及科技中心,亦分別入選「行政/制度/領導創新」及「偏鄉創新」獎項,故宮感到與有榮焉,藉由與地方政府及學校的合作的方式下,以故宮典藏及教學資源進行創客及偏鄉教學推廣,讓故宮文物知識能夠更貼近師生,增加廣度及深度,未來亦會持續努力,與更多不同學校合作,將故宮文物之美推廣至臺灣各角落,也為博物館與學校教師的合作,建立多元創新的模式。
#館校合作
#博物館教育
#museumschool
#museumeducation
#教學不設限故宮carryyou
🥉2021親子天下教育創新入選名單:
https://edu.parenting.com.tw/event/2021edu100_choice-293
🎖🎖國立故宮博物院「課程/教學創新」
https://reurl.cc/KxyLpm
🎖🎖新北創客社群「行政/制度/領導創新」
https://edu100.parenting.com.tw/2021/detail/65
🎖🎖新北市立金山高中自造教育及科技中心「偏鄉創新」
https://edu100.parenting.com.tw/2021/detail/63
同時也有1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2萬的網紅hulan,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自2009年開始,協助太魯閣國家公園建立國內首支依據志願服務法成立的「步道志工」隊伍引領青年學生藉由手作步道與自然重新連結,也在永和社區大學成立步道社團課程,以持續步道觀念的推廣、溝通。 手作步道強調以人力方式運用非動力工具輔助進行施作,降低對生態環境與歷史空間的擾動,以增進步道的永續性與整體性。 ...
具備永續能量 在 老ㄙㄨ的教育隨想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號外,號外!🎉🎉
一年一度的【親子天下教育創新100】的甄選又來了!
每一年總會看到這熱鬧滾滾的甄選活動,為台灣教育注入更多新的能量。透過這樣的甄選活動,可以讓有心有方法、勇於創新與反思的教育工作者,讓社會大眾更為被看見。同時,也透過甄選,可以凝聚更多社會共識,讓整體台灣的教育環境,變得更友善,更具有前瞻性。
我喜歡推坑朋友們去報名甄選,我知道雖然場面十分競爭、刺激,而且落馬時肯定會有些小小落寞。但是我也看見這幾年朋友們在準備過程中,會重新省思了自己的教育理念,也逐步調整自己的教學策略,無形中又提升了自我的格局。這回到我們自己身上,都是很大的收穫,很大的躍升。
所以,大家不妨留意看看底下的甄選辦法:
------------------------------------
此次主題是『跨域連結』,共分為四個面向進行評選:
#跨域思考
課程設計與提案行動,是否具備跨學科、跨年段、跨領域、跨組織、跨文化……為學生準備未來求學、求職、生活的知識、能力與態度?
#專題式學習
課程設計與提案行動,是否從真實情境出發,打開學生關心世界的眼睛,幫助學生統整知識,經由探索,以共好的態度提出解方?
#解決當下難題
課程設計與提案行動,透過哪些新方法或思維,解決長期以來的教育困境?
#具備永續能量
課程設計與提案行動,是否有系統性影響力?是否有複製或永續的可能,而非短暫火花?
------------------------------------
108課綱精神,即在強調在課程設計或方案,能採用「跨域思考」的取向,運用「專題式學習」的學習方式,滋養孩子們適應現在生活和未來挑戰,所應具備的知識、能力和態度,成為能把知識用出來的終身學習者。
這次主辦單位還很貼心的,先進行了教育創新100 招募的說明會,大家可以點選底下的影片來觀賞:
❤️教育創新100 招募說明會的影片
https://youtu.be/U6CSdqzdOSM
活動募集對象,包括:幼兒教育、國小、國中、高中職階段的教育工作者,體制內外的個人、社群(例如非正式的共備教師社團)、組織、學校機構、政府或民間團體,以及關心教育、促進社會公義為目的之社會企業。都歡迎來參與教育創新100的甄選喲!
報名只到3/18,有心有力的大家,快快把握時間,一起來加入教育創新100的行列!
👉【2021親子下下教育創新100】網頁
https://edu.parenting.com.tw/event/edu100-50
具備永續能量 在 hulan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自2009年開始,協助太魯閣國家公園建立國內首支依據志願服務法成立的「步道志工」隊伍引領青年學生藉由手作步道與自然重新連結,也在永和社區大學成立步道社團課程,以持續步道觀念的推廣、溝通。
手作步道強調以人力方式運用非動力工具輔助進行施作,降低對生態環境與歷史空間的擾動,以增進步道的永續性與整體性。
手作步道的基本原則包括:
考量環境生態:順應步道所在地的氣候、地質、原生生態習性等,兼顧使用者特性與棲地整體性
考量人文歷史:依循歷史反映工法,結合傳統工藝、在地知識進行因地制宜的「適切設計」
設定環境承載量:基於在地資源調查,設定可接受的遊客衝擊程度,進行步道分級及相對應的施作強度,提供從大眾化到荒野級多樣的遊憩體驗機會
盡量就地取材:減少外來材料從採礦到運輸在能量與資源的損耗,善用現地既有自然材料
重視常態維護:確保步道具備一定彈性能因應大自然的變化,又能保持一定程度的穩定性。
6強調公私協力:政府的土地管理單位、專業者與民間組織從規劃討論、施作與後續維護需共同參與、平等合作。
在此過程中,志工的參與看似療癒受傷的土地,實際上透過與土地深層的互動,現代生活中與自然隔離的焦慮、以及人與人之間疏離的關係也將獲得療癒。手作步道期望帶來的是更全面的改變,藉由實作行動的過程促發環境的覺知、增進對環境的關懷與敏感度,進而關心更廣泛的環境議題。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unw1RlrUpPU/hqdefault.jpg?sqp=-oaymwEbCKgBEF5IVfKriqkDDggBFQAAiEIYAXABwAEG&rs=AOn4CLAqFAc35RQiP1-X2GNB02jRI63Mu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