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操為何要重金贖回蔡文姬
我見網上不少文章在探討,作為喜愛「人妻」的曹操接回蔡文姬,為何要讓她同董祀成婚,並未佔為已有而討論得熱火朝天。其實,如果你了解曹操,知道當時的情景,是很容易得出答案的,並不存在所謂揭秘一類高深的課題。
-----
亂世佳人苦,腸斷付胡笳
大漠,孤煙直,茫茫戈壁;琵琶,馬頭琴,秋草飛黃。叮咚地駱駝鈴聲,清脆而又單調,落日深處行進着地一隊駝隊,在隱隱地《陽關三疊》聲中,向着關內依然執着地移動著。荒涼的邊塞上,那遠處依稀可辨的烽火台,在半簾彎月的映照下佇立的身影,顯得格外地孤獨……
文姬歸漢,一個淒美的故事,在中國歷史上被頌詠了千年。這淒,說的是蔡文姬悲情的身世,懷骨肉生死離別之痛,在漫漫長路上跋涉;這美,說的是蔡文姬終於結束顛沛流離,異域邊塞,帶着希望,一步步地向着故鄉逶迤而來,這個中滋味,怕只有這文姬心中才知道。
蔡文姬,名琰,漢末女詩人,河南杞縣人,出身名門望族。自小受過良好教育,博學多才,通曉音律。初嫁河東衛仲道,不久丈夫病死,回到娘家。東漢戰亂之時,遭董卓部將俘虜,獻給匈奴的左賢王。後被曹操重金贖回,再嫁董祀為妻,並完成《續漢書》的寫作。
其父蔡邕是東漢文學家、書法家,通曉經史、音律、天文,曾仕董卓。董卓被殺後,他也受牽連,被那設連環計讓呂布殺死董卓的王允投入獄中,最後迫害致死。
不得不說,這蔡文姬實在是個苦命之人,她美貌且才華橫溢,精通音律,是結結實實的大才女一枚。但在東漢那亂世之時,女人的命運是自已無法掌握的,尤其是對美麗的女人來說更是如此。
蔡文姬最初是嫁與河東衛氏家族的衛仲道,可丈夫早亡,她被看作克夫之人而遭到婆婆怨恨,在衛家無以立足,遂回娘家守寡,但及至父親蔡邕死後,孤寂如草,百般地不順。在董卓之亂時,北方的匈奴趁機南下劫掠,蔡文姬在戰亂中被亂兵擄走,獻給了當時匈奴的左賢王,在大漠荒原生活了12年,並生育了兩個兒子。
曹操北征烏桓後完成霸業,匈奴單于劉豹畏懼曹操勢大,主動派人請和。曹操說起蔡文姬被匈奴擄掠一事。劉豹嚇得趕忙通知左賢王,讓蔡文姬回歸漢朝,於是便出現文中開頭的一幕。
曹操原本是蔡邕的學生,當他得知小師妹「沒入」匈奴後,很是自責,趁着匈奴請和之時,提出此事,匈奴自是不敢回絕,何況曹操還是派使者,攜帶黃金千兩,白壁一雙贖回,對此,也給足了匈奴的面子。
我見網上不少文章在探討,作為喜愛「人妻」的曹操接回蔡文姬,為何要讓她同董祀成婚,並未佔為已有而討論得熱火朝天。其實,如果你了解曹操,知道當時的情景,是很容易得出答案的,並不存在所謂揭秘一類高深的課題。
雖說蔡文姬可以說是曹操的小師妹,但其實並沒有史料證明曹操一定就是蔡邕的弟子,只是有記載說曹操經常去拜訪蔡邕,探討詩文,當然,作為文學大家的曹操對蔡邕是十分尊重的,執師之禮也是很自然的,所以我認為,二人應該是那種亦師亦友的關係。
在這樣一種關係下,曹操結識蔡文姬當然是很自然之事,他肯定對蔡文姬的文采是相當了解的,所以,當他聽說其在匈奴之事後,伸出援手接其回家,也是可以理解的吧。
這曹大丞相喜歡「人妻」是盡人皆知,估計除了丁夫人外,其它皆是二婚之婦。在宛城同張繡的老嬸嬸鬼混時還差點送了性命,子侄皆亡,弄得來丁夫人要同其拼命。更讓曹操心痛的是失去了最心愛的大將典韋,這些都是曹操刻骨銘心的慘痛之事。
蔡文姬的美麗當是無疑的,不然那些亂兵在一大堆擄來的女人中,會看出她的美麗而將其獻於左賢王。但當曹操要將其接回時,蔡文姬年已三十有五,大漠的風沙同歲月一起,將她昔日的豔顏沖刷得是早已不在。所以,對美豔不管不顧的曹操接其回來的初衷,絕對不會是以獵豔為目的。
曹操的目的只有一個,要對得起老師蔡邕,要對得起蔡文姬的文才,更是可憐這小師妹的命運多舛。有些人為了吸睛,說什麼曹操同蔡文姬是青梅竹馬,舊情難忘,這些都是信口開河,胡說八道,嚴重鄙視之。
蔡文姬的歸漢對她本人來說,也是付出了慘痛的代價,她原本在匈奴的地位就不高,僅僅是左賢王的一個妾而不是妻,因為如果是妻就必定有封號,匈奴叫作「閼氏」,這蔡文姬並無此尊號,所以她只是眾多小老婆中的一個。
更為嚴重的是,按匈奴「烝報」習俗,一旦丈夫故亡,蔡文姬則必須歸於左賢王的嫡子,這對深喑漢家禮儀,才學傍身的她來說,那是不可接受的。所以,她只能選擇回歸。但她畢竟同左賢王生有兩個兒子,當她要離開時,兒子是帶不走的,她又只能孤身歸漢。
這對一個母親來說,那可謂是割肉之痛,何況她知道,這一走就是生離死別,從此天各一方,再無相見之期。但回歸大漢又是她的宿願,於是,她只能接受現實,一步三回頭地踏上了歸程。
秋草枯黃,大漠悲雁,琵琶冷咽,胡笳聲起。就著那滿目的淒涼,忍住內心斷腸的心傷,蔡文姬呤出了千古悲歌《胡笳十八拍》。
「不謂殘生兮卻得旋歸,撫抱胡兒兮注下沾衣。漢使迎我兮四牡騑騑,胡兒號兮誰得知?與我生死兮逢此時,愁為子兮日無光輝,焉得羽翼兮將汝歸。一步一遠兮足難移,魂消影絕兮恩愛遺。十有三拍兮弦急調悲,肝腸攪刺兮人莫我知。」
這是一首令人落淚的長篇詩作,上述僅是其中之一拍。表達的是別子歸漢路上的思子之情,一詠三歎,讀來腸斷。
明朝人陸時雍在《詩鏡總論》中說:「東京風格頹下,蔡文姬才氣英英。讀《胡笳吟》,可令驚蓬坐振,沙礫自飛,真是激烈人懷抱。郭沫若稱道為「自屈原《離騷》以來最值得欣賞的長篇抒情詩」。
這《胡笳十八拍》被後人譜成18首歌曲,是我國古樂府琴曲中的著名聲樂套曲,以其委婉悲傷,撕裂肝腸而位列中國古代十大經典名曲。唐代詩人李頎的《聽董大彈胡笳》詩中寫道:「蔡女昔造胡笳聲,一彈一十有八拍,胡人落淚沾邊草,漢使斷腸對客歸。」
蔡文姬歸來後,曹操關照有加,並自以為是地給她找了個夫婿,時任屯田都尉的董祀。但作為名士的董小鮮肉實在是不喜歡這兩作人婦,青春不在的蔡文姬,但畏於曹操的權勢,只得隱忍而受,於是對蔡文姬是作「冷暴力」處之。
悲催的蔡文姬對此也無良策,只能得過且過地苦捱時日,但一個偶然的機遇卻打破這看似平靜,實則悲哀的現狀。
這董祀不知道因何事犯下死罪,當處斬令發出之時,蔡文姬披頭垢面地出現在曹操大宴賓客的大堂上,大冷天光著腳替丈夫求情免其一死。後漢書形容蔡文姬:「蓬首徒行,叩頭請罪,音辭清辨,旨甚酸哀,眾皆為改容」。 曹操看在她的面子上,赦免了董祀。
經此一劫,董祀對蔡文姬敬重有加,從此接受了她。至於後來是如何一樁情景,蔡文姬是否從此就過上了幸福的日子,史無記載,對此就不敢亂猜測了。
據說後來夫妻二人選擇了隱居,所以之後的蔡文姬就再也沒有出現在人們的視線裏。但她有個女兒卻是嫁給了晉王朝的奠基人,司馬懿的長子司馬師,由此推測,過得還算是不差吧。
有一件小事可以說明這蔡文姬的才情,在一次交談當中,曹操表示他當時很羡慕蔡文姬家中原來的藏書。蔡文姬表示,父親所收藏的四千卷書,幾經戰亂,已全部遺失時,但是自己能背出400篇。蔡文姬:被曹操重金贖回的小師妹
曹操大喜說道:「今當使十吏就夫人寫之」。蔡文姬曰:「妾聞男女之別,禮不親授。乞給紙筆,真草唯命。於是繕書送之,文無遺誤。」也就是說,她憑著記憶寫出了四百本書,可見其才情了得。此事非風聞,乃見於正史。
至於風聞之事倒也有一樁,現一併錄下,就教於方家。說的是蔡文姬的書法造詣非常之高,深得其父蔡邕真傳。後為她將此技藝之精髓傳與一鐘姓之人,而鐘又傳給一位叫魏夫人的書法高人,而這魏夫人有一弟子,乃中國書法界巔峰神人王羲之。只是俺不知道其真實性能有多大。
(本文由「歷史春秋網」授權「知史」轉載繁體字版,特此鳴謝。)
網站簡介:
歷史春秋網(www.lishichunqiu.com)成立於2010年6月,是一個以歷史為核心的文化資訊門戶網站,提供中國古代歷史、政治軍事、經濟文化、中醫養生、書畫藝術、古董收藏、宗教哲學等內容。致力於傳承國學經典,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
#知史 #歷史 #中國歷史 #長知史 #蔡文姬 #曹操 #胡笳十八拍 #匈奴 #東漢
同時也有2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2萬的網紅Jerry Yuen,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用典韋盟主高達作本體,加以補土填洞、簡單打磨等改造方法,並塗上魔星配色顏料,盡力還原魔星大將軍的武者型態。JerJer 改得到,你都改得到! ***改造或存在風險,請三思而行*** #三国創傑伝 #SangokuSoketsuden #三國創傑傳 ▶Facebook: https://w...
典韋 死 法 在 知史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三國兵器譜上最為知名的兵器
歷史春秋網
作者:陸棄
中國古代史就是一部豪強爭霸史,三國時代更是將這一點體現的淋漓盡致。與三國英雄人物同樣引人關注的莫過於三國文化沉澱千年衍生出來的三國兵器譜。除了皮甲、魚鱗甲、玄甲、環首刀等一般兵士使用的兵器,三國時代各家英雄好漢的拿手兵器更加值得關注。
從三國普及性武器來說,當時人多習慣使用短戟護身,孫權投虎、董卓襲呂布、孫策擊殺嚴白虎之弟,使用的都是短戟。典韋在濮陽之戰中曾使用隨身的短戟救援曹操,後又在臨死前則使用的一人高的長戟擊殺數十人。大名鼎鼎的呂布使用的是方天畫戟,這也屬於長戟一類。此戟桿上紋有彩飾,頂端作「井」字形,長約一丈二。由此可見,戟類武器是三國時期的標配武器,名人多用長短戟防身。
弓類武器中,要屬王雙、黃忠、董卓等名將最為擅長。三國時期一石弓拉力有120斤。董卓竟能夠同時左右開弓,而王雙、黃忠則能使用拉力為兩石的強弓。而當時最為有名的弓當屬寶雕弓、鵲畫弓、虎筋弦弓。寶雕弓是漢獻帝許田圍獵時用的弓,曹操用此弓射獵暗查朝中諸臣的心思。寶雕弓紋有花紋,鑲嵌寶石、玉器、金銀,是天子的專用弓。鵲畫弓是孫堅在汜水關所用之弓,弓上紋有喜鵲圖案,但孫堅戰鬥力有限,經此一役折損戰將祖茂。虎筋弦弓是呂布轅門射戟時所用的弓。此弓乃是用老虎筋所制,所以能夠輕而易舉的射出一百五十步的距離。
劍類武器中,劉備起兵時所用雌雄劍最為著名。相傳此劍是劉備涿州起兵時請良匠打造,一鞘雙劍,可合二為一。同樣出名的倚天劍、青釭劍則為曹操所用,《三國演義》中稱曹操用倚天劍鎮威,青釭劍殺人。其中青釭劍曾由魏將夏侯恩所佩,長阪坡之戰中趙雲殺其奪之,此劍鋒利無比,削鐵如泥。思召劍,袁紹所有。相傳是袁紹在夢中所得,劍上銘刻「思召」二字,解為紹字。其他劍類武器中,吳將程普曾在赤壁之戰中使用龍泉劍,諸葛亮南征時南蠻王孟獲使用的則是松文廂寶劍。劍類武器當時不僅是各國君主的標配,同樣也是賞賜功臣的常用之物。劉備稱帝時曾用金牛山鐵鑄八股寶劍,除一把劉備自用外,其餘七把分別賞賜給太子劉禪、梁王劉理、魯王劉永、諸葛亮、關羽、張飛、趙雲等人。後主劉禪曾鑄造長約一丈二尺的鎮山劍,用於鎮劍口山,這把寶劍是三國時期最長的寶劍。吳國方面,大帝孫權曾鑄造六柄寶劍自用,分別名為白虹、紫電、闢邪、流星、青冥、百里。後主孫皓曾用小篆銘刻寶劍一把自用。魏國方面,曹操曾鑄造三尺六寸長的孟德劍自用。曹丕則鑄造百辟寶劍,長四尺二寸,名曰飛景。
短劍類武器中,刀長尺餘,採用七寶鑲嵌的七星寶刀最為知名。此刀為王允所有,曹操曾用此刀刺殺董卓。
槍類武器中,丈八蛇矛、鐵脊蛇矛、涯角槍、諸葛槍是當時著名的。其中丈八蛇矛為張飛所用,長約一丈八尺。鐵脊蛇矛為吳將程普所用。矛桿採用鐵鑄,程度曾用此矛在汜水關前擊殺董卓部下胡軫。涯角槍,趙雲所持,意為「海角天涯無對」。此槍以木桿為桿,裝上銳槍槍頭,配以槍纓製成。
刀類武器分為長刀、短刀。最為出名的長刀當屬關羽使用的「冷豔鋸」,又稱青龍偃月刀。此刀背如鋸齒,重達八十二斤,刀面刻有龍型圖案。《三才圖會·器用》曾記載道:「關王偃月刀,刀勢極大,其三十六刀法,兵仗遇之,無不屈者。刀類中以此為第一。」其他刀類武器使用者,有紀靈使用的三尖兩刃刀,重達五十斤。刀尖呈「山」字形,中支形似劍狀略高,兩翼支稍低,兩面開刃,銳利無比。龐德使用的截頭刀,此刀比普通大刀稍短,但刀背非常厚。孫堅、關羽也曾使用過古錠刀,關羽斬殺徐州刺史車胄時使用的就是這種刀。魏將王雙使用重六十斤的王雙大刀,韓德之子韓琪所用日刀、月刀兩口,合稱日月刀,呂虔曾擁有一把據說只有三公才能佩戴的寶刀。曹丕曾造百辟寶刀、龍鱗刀兩口,均為彰顯帝王權威的禮儀性武器,紋飾精彩,卻不具有實戰性。
鞭類兵器中,黃蓋所用鐵鞭和文鴛所用鋼鞭是最為出名的。鐵鞭為六角形,黃蓋曾用他打中蔡瑁的護心鏡。文鴛所持鋼鞭,曾擊殺數十魏將。
斧類武器中,徐晃、韓德、邢道榮、李異都曾使用大斧。大斧的主要用法有:劈、砍、剁、抹、砸、截等,舞動起來有劈山開嶺的氣勢。
鐧類兵器中,蜀將傅儉所用四楞鐵鐧最為出名。此鐧形似鞭,四棱形,鐵製。傅儉曾用它將魏將李鵬的眼珠打出來。
錘類兵器中,西羌元帥越吉曾用過重達百斤的長柄鐵錘。羌蜀之戰中,越吉使用此錘將關興打落斷澗。流星錘,魏將王雙所用。由錘身、軟索、把手三部分組成。錘頭末端有像鼻孔,用鐵環連接,再用繩索扣環,軟索用蠶絲夾頭髮混合編制而成,長約二丈。
抓類武器中,馬超是最為著名的使用者。他在張飛決戰中曾使用銅撾擊打張飛。抓有長械、短械、軟械三種。
暗器之中,許褚常使用飛石作戰。有次賊寇侵犯許褚家鄉,許褚聚宗族百餘人,鑄堅壁抵禦。同時又準備石子,他自用飛石擊打賊人,賊寇最終不敵退卻。南蠻王孟獲之妻祝融則善用飛刀,曾屢次擊傷蜀將。
除了以上較為諸位的戰將有專屬自己的武器外,許多沒有記載的將領多使用刀劍戟一類的兵器,這類兵器在當時最為普及。而在當時,魏國最擅使用長柄類兵器,蜀國最擅長使用戟類兵器,吳國最擅用刀類兵器。究其原因,魏國騎兵強大,使用長柄武器殺傷力強。蜀國地勢崎嶇,又多產鐵,使用戟類兵器能夠發揮所長。吳國冶鐵行業較差,刀類兵器製作工藝相對簡單,且易於攜帶,故多為吳國兵士採用。
當然,筆者探究的三國兵器譜多沿用《三國演義》的虛化,其實在三國時期並沒有如此之多複雜的兵器,關羽的青龍偃月刀、劉備的雌雄寶劍於史無載,而在歷史上,長刀在唐宋時期才被廣泛使用。因此,經過演義的三國兵器譜實際上是唐宋元時代的兵器譜,而關於許多兵器的記載更是對唐宋元時期的戰場側面寫照。
至於真實三國是什麼樣的,《三國志》中提到最多的莫過於劍、戟、弓、短刀。那麼我們猶想古人,大抵都是如此罷了。
(本文由「歷史春秋網」授權「知史」轉載繁體字版,特此鳴謝。)
網站簡介:
歷史春秋網(www.lishichunqiu.com)成立於2010年6月,是一個以歷史為核心的文化資訊門戶網站,提供中國古代歷史、政治軍事、經濟文化、中醫養生、書畫藝術、古董收藏、宗教哲學等內容。致力於傳承國學經典,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
#知史 #歷史 #中國歷史 #長知史 #三國志 武器 #兵器 #三國時期
典韋 死 法 在 知史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古代中國運動史,那些有趣的古代體育運動(二)| 長知史
歷史春秋網
作者:陸棄
射箭、賽馬,歷史最悠久的體育運動
射箭與賽馬,是古代歷史最悠久的運動之一。至少在兩萬八千年前,中國人就發明瞭弓箭,當然那個時候還是石器時代,發明的是石箭頭。弓箭的發明,可以遠距離對付野獸,也可以遠距離對敵人造成殺傷。所以從遠古時候起,弓箭都是不可或少的攻擊武器。
到了夏朝時,中國進入奴隸社會,國家有了專門教習射箭的機構,名叫「序」,商周時期關於教習射箭的機構得到延續,儒家有「六藝」:禮、樂、射、御、書、數,其中的射就是指射箭。儒家鼻祖孔夫子,其實還是一位射箭高手和駕車高手,文武全才的人物,不然他如何教育他的學生們。周朝時還發明瞭射禮,分為大射、賓射、燕射、鄉射等,使射箭成為一種帶有文化氣息的表演藝術。弓箭從遠古一直到清朝,都是戰場上最重要的武器,不曾斷絕。關於射箭還形成了理論,比如「李將軍射法」、「魏氏射法」等,神射手更是曾出不窮,比如先秦時的養由基、紀昌、逢蒙,漢朝的李廣,三國的黃忠,隋唐裡的王伯當,水滸傳中的花榮等。傳說中的后羿還能射太陽,神的離譜。
賽馬也是一種古老的體育運動,早在一萬五千年前古人類的壁畫中就出現了馬的形象。不過,馬最早是用來吃的,後來才經馴化用來馱東西、耕種、騎行。馬在古代交通運輸上佔有重要的地位,在軍事上的作用更為明顯。一匹好馬,可幫助戰士戰勝敵人,三國時的關羽就因為騎術高明,騎的馬快,速斬了袁紹的大將顏良、文醜。戰國時的趙國,靠了「胡服騎射」改革,才成為七雄之一。善於相馬的孫伯陽,被稱為伯樂。因為馬的重要性,賽馬成為古代最受重視的體育運動,最著名的賽馬故事,是在春秋戰國時期孫臏幫助田忌賽馬的故事。馬還被廣泛應用於古代驛站,日行千里或是幾百里的馬匹,被成為寶馬良駒。
舉重運動,秦武王為弘揚該項運動而死
舉重運動的歷史也非常悠久,在冷兵器時代,力量非常重要,所謂「一力降十會」,擁有強大的力量,在戰場上戰勝敵人將發揮巨大作用。為了練習力量,古代發明瞭舉重運動。古代的舉重,舉的重物不同,有的舉鼎,有的舉石鎖,秦朝的秦武王是最重視舉重的諸侯王,他重用的大臣,多是力量型的舉重高手,比如任鄙、烏獲、孟說等,秦武王本人也是一位大力士,不過在一次舉重比賽中,他失手將自己砸傷而死。
歷史的舉重大力士數不勝數,除了秦國的大力士們外,孔子的父親叔梁紇便是一位舉重大力士,曾經力舉千斤閘,秦末的項羽便是一位力大可拔山兮的大力士,力能扛鼎便是他的傑作。三國中的呂布、典韋、許褚、關羽,隋唐時的雄闊海、李元霸、羅士信,水滸中的武松、魯智深等,都是力量型的高手。古代考武舉人,力量是最重要的一項比試本領,最重的巨石,有三百斤。
本文由「歷史春秋網」授權「知史」轉載繁體字版,特此鳴謝。)
網站簡介:
歷史春秋網(www.lishichunqiu.com)成立於2010年6月,是一個以歷史為核心的文化資訊門戶網站,提供中國古代歷史、政治軍事、經濟文化、中醫養生、書畫藝術、古董收藏、宗教哲學等內容。致力於傳承國學經典,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
#歷史 #中國歷史 #古代體育運動 #體育運動
典韋 死 法 在 Jerry Yuen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用典韋盟主高達作本體,加以補土填洞、簡單打磨等改造方法,並塗上魔星配色顏料,盡力還原魔星大將軍的武者型態。JerJer 改得到,你都改得到!
***改造或存在風險,請三思而行***
#三国創傑伝 #SangokuSoketsuden #三國創傑傳
▶Facebook: https://www.facebook.com/jomudyeahtoy
▶Instagram: https://www.instagram.com/jmytoys

典韋 死 法 在 包一包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時間目錄】
00:05 馬騰二回合獲得呂布的方法
01:38 害死馬騰讓呂布當君主
02:39 曹操必定觸發許褚、典韋投奔的MOD
曹操專用觸發許褚、典韋投奔的MOD載點:
http://dl1.cudown.com/buding/mod/3DMGAME-TW3Kxuchudianweibidingzhaomumod.rar
巴哈姆特連結【密技】最快用呂布當主公的方法/作者:黑葵 kenneth3119
https://forum.gamer.com.tw/C.php?bsn=4236&snA=11954
G姊的讀謞,重點整理:
馬騰二回合獲得呂布的方法
第一回合殺完敵軍,點宮廷→族譜,讓馬騰跟老婆離婚。
第二回合,點外交→董卓→談判→接受聯姻,讓呂布入贅到馬騰家陪他前妻睡覺。
談判時點「責成此事」,董卓會跟你說他要多少錢才肯答應,通常一千塊左右就把呂布賣了。
如果不想付錢,隨便找一個爛東西跟他換呂布也可以。
入贅後呂布氣pupu,下一回合會馬上叛變,所以要先選他當繼承人。
如果你想直接讓呂布當君主,先把馬騰軍隊拆散,讓他一個人去打黃巾賊,運氣好,戰敗後直接被斬首,呂布就名正言順繼位。
~~~~~~曹操必定觸發許褚、典韋投奔的MOD~~~~
首先把MOD檔案放進遊戲資料夾裡(檔名AFliu.pack)。
STEAM版預設路徑
Steam\steamapps\common\Total War THREE KINGDOMS\data
然後啟動遊戲,開局使用曹操,在第四跟第五回合時,會分別發生許褚跟典韋投奔曹操的事件。
如果你已經在玩曹操,使用這個MOD仍然有機會在接下來的兩個回合觸發許褚跟典韋投奔事件。
(如果已經玩到很後期或其它不確定因素,可能就不行)
武將入手後,最好先關掉遊戲,把剛才的MOD檔案刪掉,避免將來改版可能發生不可預期錯誤。
硬體備註:
全軍破敵三國,我家畫面解析度設1920*1080(22吋銀幕,字小到靠北)
影片右上方數字依序為顯卡溫度、顯卡記憶體用量、CPU使用率、畫面每秒張數。除非玩動作遊戲,不然基本都鎖30幀→節能省電。
家中爛爛的過時的電腦硬體設備、價位、廠牌及簡單心得:
https://docs.google.com/spreadsheets/d/1UB933dwEYgq9EP1KvfuNKNGyiuAxuNeBTIShGTeVOJw/edit?usp=sharing
我家電腦是2018年12月升級的平民款,現在落伍了,CP值不高。如果你要組一台用來玩遊戲的電腦,建議選效能比我高一階以上的,價位應該跟我半年前差不多吧。
#全軍破敵三國 #全面战争三国 #TotalWar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