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美國結婚去 你該考慮什麼?》
身為留美再婚前單媽
Grace 除了常常被問留學問題
還有時會被問熟齡異國戀、二婚的問題
畢竟離過婚或大齡的女性在台灣
本來就是不容易找對象的族群
還常常被異眼相看貼標籤
好些女性就跟美國男人談了網戀
最終決定飛來美國閃電結婚
這幾年身邊異國聯姻看得多了
也幫好幾位台籍新娘適應美國生活 找工作
來聊一下Grace 這幾年來的觀察
首先一定要說
抱持著「嫁給美國人搬到外國後
從此可以住漂亮的大房子
外國老公像電影一樣浪漫體貼
家裡只需要老公工作單薪收入
自己英文不好沒關係 在家相夫即可
美國老公會把收入乖乖上繳
美金很好賺也很好用
在美國可以遊山玩水上館子
還可以每年回台灣探親」
這種想法大多數時候是錯誤的
因為大部份的美國男性
都是基層勞工或是中產階級
當然絕對會有少數亞洲女性
她們嫁給優秀的美國或是華裔男性
老公有份非常穩定收入又好的工作
婚後夫妻倆「有共識」後
為了小孩的教育讓太太顧家
但這樣的情形大多數發生在初婚
且女方本身也是同樣優秀
或是有無可取代的長處
簡單來說就是女方可以在美國獨立生存
而好男人們也被他們的妻子牢牢地抓著
很難再回歸到婚姻市場上
一般為了愛情才來美國的女性
尤其是本身英文能力不夠好
或是在美國沒有任何工作經驗的
未婚夫即使情話綿綿說你來他會照顧你
請先冷靜想想…
所謂的照顧是指供基本三餐
還是可以幫你買車甚至給你零花錢
老公的家累有多少
扣除之後有多少時間跟精力
可以幫助你學開車 練英文
幫你跟公家機關打交道 找工作等等
來之前別被愛情沖昏頭 最好先釐清
因為雙方的期望值如果差距過大
來了女方要坐一年以上移民監
在家無人可作伴又不會開車
在在考驗老公的個性跟耐心
下班後可以聽你用破英文叨叨絮絮
討論思鄉 雞毛蒜皮 挫折幾個小時
一個認為家裡多一張嘴只有自己在工作
還不體諒我整天找小事憂鬱或生氣
一個認為你都不陪我 又不體貼我
非常容易吵架
再者 美國二婚男性若前段婚姻有小孩
那麼他收入的25-40%會直接成為扶養費
同時小孩如果未成年
他的一半時間也必須照料前婚的小孩
也因為共有監護權
必然跟前妻「常常」有聯繫
這就是考驗中西方教養觀念
以及東方女性安全感缺乏的關鍵
很多時候婚前女方覺得沒關係
婚後忽然覺得世界變了樣
受不了老公亂養亂教寵溺小孩
前妻勾勾纏 或是沒事就生事要錢
小孩沒規矩 對我不尊重
老公沒時間陪我 對我小氣
還嫌我教小孩太嚴格
還有居住環境
美國男性有房的其實不多
很多單身男性都是租房
尤其是出租公寓的空間
會比你在電影裡看到的小很多
更糟的是你會發現
很多美國男性並不急著買房
因為他們沒有成家立業
或是有土斯有財的概念
再者因為不儲蓄
一半以上的美國人
就算想買房
也根本拿不出頭期款
再來說說姻親
一般來說
如果你跟姻親住得比較遠
(車程兩小時以上)
距離會產生美感跟陌生感
即使產生什麼不愉快
一年只見一、兩次
見面時忍忍就算了
產生問題的機會會比較小
但如果住得很近
(一小時車程內)
又在生活上的聯繫很多
尤其是如果男方在某方面依賴公婆的幫助
如果姻親哪裡看你不順眼或有誤解
美國人的直爽就會出現了
他們不會在背後講你
他們會直接在你面前講你
這時候請把東方的溫良恭儉讓放下
該辯解的事情就辯解
否則情況只會更壞 不會變好
更甚者 如果對方不可理喻
如果反正你們夫妻倆也不依賴他
簡單地告訴對方 你們的婚姻不歸他管
mind your own business 即可
臉皮厚點 如果過失不在你
可以暫時斷掉聯絡
你的日子會好過很多
最後Grace 想提醒遠嫁美國的朋友們
想要在美國住得開心的方法無他
就是努力「入境隨俗」
既然決定把美國當第二故鄉
那麼請放下台灣的習慣、觀念
別想著掌握老公的所有金錢和時間
別想著改變美國老公種種的生活習慣
例如早上才洗澡 喝可樂當水 吃垃圾食物
或是老是囤積很多雜物 金錢上及時行樂
你們在他的主場
不論是人事物絕對都站在他那邊
同時 美國崇尚個人主義
美國老公會改變絕對是因為他自己想要改變
不會是因為你脅迫或嘮叨被迫改變
美國男人自尊心很高
咒罵大吵決對只會把他推更遠
再者美國人沒有丈夫應該「照顧妻子一生」的觀念
美國老公跟你結婚單純因為他愛你
如果要離婚也絕對是因為跟你相處不愉快
他認為自己不想再繼續跟你一起生活
分開後 他會想負責的人是孩子 不是你
可以說愛的很純粹 分的也很徹底
總之雖然每段婚姻都是不同的
但是大體上來說
美國的婚姻比較像合夥人關係
兩個人沒有誰決定所有的事情
有爭議也要互相妥協
像兩個人翹翹板各坐一端
談判過程一邊高 另一邊就低
沒有人可以永遠在高處
要怎麼創造談判的條件呢?
那就是提升你自己的價值
你越讓美國老公不捨得跟你分開
他願意為你妥協的事情就越多
千萬別害怕表現你自己
Grace 也鼓勵你儘量發展自己
不論是各種能力或是表達意見
美國人崇拜強者
你害怕踏出家門發展事業 又不願意學習
沒有自主能力 生存能力 經濟能力
到頭來只能處處退讓 被軟土深掘
就像打遊戲沒人想一直帶新手一樣
你越強 身邊的人羨慕尊重的眼神就越多
你的美國老公就越有面子
他的日子越輕鬆 也越愛你
有人問:那不是很實際嗎?一點也不浪漫
婚姻本來就是柴米油鹽 糖衣裹洋蔥
這點不分中西 大家難道還沒參透嗎?
而說到底 婚姻只是人生的一部份
要用婚姻去改變或是逃避自己某部份的缺憾
以為婚姻可以帶給你什麼或讓自己變的不一樣
這樣的觀念是不正確的
每個人都需為自己的成就跟人生負責
如果心態不跟著改變
你還是你自己 只是換了個環境
更糟糕的是 你還換了個你不熟悉的環境
別忘了 飄洋過海結婚或再婚 是你自己選的
用最積極的態度 在這個第二故鄉生根發芽
尊重這片土地的信仰 習慣 價值觀
即使不喜歡的地方請用理性的態度面對
這樣你才能在第二故鄉過得愉快
圖:Grace 的房子即將在年底完工,到時候再開箱跟大家分享喜悅喔🥰
再婚姻親關係 在 黑白告狀俠律師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我能夠收養配偶和前妻生下的小孩嗎?
小陸因為前一段感情走得並不順暢,而走向離婚。
但春暖又花開,在感情路上小陸遇到了人生的另一盞光:斑比小姐,很幸運的,小陸和斑比小姐再婚了,斑比小姐也很喜歡小陸10歲的小孩小花(小花的監護權由小陸單獨行使),此時斑比希望收養小花,那小陸、斑比、小花應該要怎麼辦理收養呢?
接下來,就讓告狀俠用Q&A來告訴你吧!
Q:夫妻收養他方子女有甚麼要件?
A:除了要有收養的合意外,夫妻收養他方之子女時,應長於被收養者十六歲以上,即斑比要比小花大16歲以上(民法第1073條),並且要將收養契約以書面訂立後,向法院聲請裁定准許後,方成立收養關係。
Q:小花被收養時,要得到生母和小陸的同意嗎?
A:因為小花為限制行為能力人,所以除了小花同意被收養之意思表示,須要經過法定代理人小陸同意小花的意思表示外,原則上還是要生母和小陸對於小花被收養之事情表達同意,且同意應以書面並經公證之方式,或於法院記載於筆錄上為之。
但當小花生母對小花「未盡保護教養義務」或有「其他顯然不利小花之情事」而拒絕同意,又或者是小花的生母「事實上不能為意思表示」的情況下,則例外不用得到小花生母的同意。
Q:收養時小陸和斑比可以協議小花的姓氏嗎?
A:可以,小陸、斑比如果要重新約定小花的姓氏,要在登記前,以書面約定維持本姓、或從小陸的父姓或斑比之養母姓氏。
Q:小花被斑比收養後,小花與斑比和生母間,在法律上的關係有甚麼改變嗎?
A:
小花被斑比收養前,雙方的關係為直系姻親,而收養後則變為直系血親。
所以當小花被斑比收養後,因身分改變後,權利義務也會有所不同,如小花對斑比即有扶養的義務,同時也對斑比有繼承權。
而與此同時,小花對於生母即不負扶養義務,同時也不具有繼承權了。
再婚姻親關係 在 閱讀好生活-康健出版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孩子成了家就是客,保持距離美!
🍀 家庭應是避風港,不該成為壓力鍋
輔導經驗豐富的 #盧蘇偉,看過太多傷痕累累的家庭,本書除了縱向討論親子關係,更以核心家庭出發,橫向觀察手足面對照護議題的兩難、再婚家庭的煩惱、跨代同堂人際分寸的拿捏;全面探討各種家庭關係。若用對方法相處,「家」就是人生最堅實的靠山和資產,倘若沒有了解對方的需求和期待,無論夫妻、親子、手足、姻親互動,人人都用錯誤的方式對待彼此,不免會被「愛」(礙) 得遍體鱗傷。
.
.
.
📚《為何我們愛得,又傷又痛?》購書傳送門↘️
天下網路書店 https://reurl.cc/N2QE6
誠品 https://reurl.cc/r09XZ
博客來 https://reurl.cc/L2WVe
金石堂 https://reurl.cc/O6MD3
.
🌸實踐美好熟齡生活,就從加入大人社團LINE@開始>>https://bit.ly/2p7NGzX
.
🌸加入大人社團FB,課程、講座、旅遊一手資訊不漏接>>http://bit.ly/2YYZLb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