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凌某人閒聊 恐龍法官何其多
好啦,我知道現在是新書宣傳期,但我們還是夾縫中求生存的關心一下其它國家發生了什麼事。
最近紐澤西有一則讓人很惱怒的新聞。有一個16歲的女孩去參加派對時喝醉了,結果被強暴。過程中她是沒有意識的,等她醒來,覺得身體怪怪的,立刻跟她母親說:她好像被性侵了。
接下來幾個月,社群網路流傳一則影片,女主角是她,流傳的人就是影片中強暴她的那個16歲男生,他還傳訊息給朋友說:「人生中的第一次就是強暴女生!」。女生當然大受打擊。中間經過交涉,那個男生表面上否認,可是私下依然不斷在傳散他的「戰利品影片」,最後女孩和家人告上法庭。
這案子很明白,人證、物證俱在,而且犯行者明顯毫無悔意,於是檢察官聲請以「成年人」的身份起訴這名男生。在紐澤西,十五歲以上的重刑犯就能以「成年人」的身份起訴,成人和少年犯的罪罰是天差地遠的。
那我們親愛的法官是如何裁奪的呢?
這位家事法庭的法官駁回檢察官的請求,原因是這樣的──
這個根本不是強暴啊!甚至連攻擊都不算,「強暴」是指被人家拿槍要脅才算,男生又沒有拿槍要脅女生。而且你們看,那個女生喝得那麼醉,說不定她是自己願意跟人家去地下室發生性行為啊!
此外,「這個年輕人,一看就是來自一個上等家庭,而且唸很好的中學,將來不但會上大學,一看就是讀名校的料!他在學校可是資優生呢!應該有個人好好跟女方說,你們這樣隨便告他,會影響到他大好前途的。」
理所當然,這位法官馬上被罵翻了。這其中牽涉到太多的偏見:
責怪被害人、社經地位偏見、階級岐視、性別岐視……列都列不完。
幸好,有恐龍法官,就會有正義的法官。紐澤西上訴法院立刻駁回家事法庭的裁定,直接把這個十六歲少年的案子送到大陪審團面前,讓他以成年人的身份面臨起訴。
(美國的司法系統:犯罪發生>檢察官收集證據,決定是否足以起訴
>若檢查官願意起訴,把初步證據呈給大陪審團,決定案子是否真的成立
>大陪審團認為案子足以成立 (這個階段不是法律攻防,只是過濾初步證據,所以標準比較寬鬆;若連這關都過不了,就表示案子真的太薄弱)
>送交正式法庭,開始正規法庭審理程序.(這裡開始就是我們電影常看的法庭戲)
不是每個州都有家事法庭。紐澤西有,那位法官就是在家事法庭的部份就想打槍檢察官,最後上訴法庭也打了他的槍,讓檢察官直接把案子送到大陪審團,並且裁定那男生必須以成年人身份受審。
其實,這位七十歲的特立安諾法官,是近期第二位被上訴法庭斥責的法官。另一位被罵的家事法官西爾瓦,她在審理一個16歲強暴12歲女孩的案子,也駁回「以成年人身份起訴」的聲請,原因是:「這個小女孩除了失去貞操以外,沒有失去什麼啊!檢方又無法證明她身心靈有受到創傷」。
上訴法院說得很好:「我們認定一個少年出身自好家庭、在學校成績很好,不表示『家庭沒那麼好、成績沒那麼高』的受害人就該失去法律權益。」
-----
這則新聞讓我很有感觸的是,我跟一個朋友談到這件事,她的第一個反應也是:「她幹嘛喝那麼醉?」講出來之後大概自己也覺得不對,趕快加一句:「我不是說她錯,我只是說這樣很危險。」
好,我可以同意「為了安全不要喝太醉」的這個想法,但讓我們很清楚的闡明一個觀念:
一個女生喝醉酒你看不順眼,你可以不理她。
一個女生喝醉酒又鬧事,你可以報警帶走她。
一個女生穿太暴露或全裸在街上走,你可以報警說她防害風化。
但一個女生不管喝醉、穿太暴露、動作有暗示性或做任何行為,都不給任何人強暴她的權利。
直到二十一世紀的現在,性侵害的案子只要一發生,許多人第一件事還是先問被害人:妳/你為什麼那麼晚了還不回家?妳/你不喝醉不就沒事了?妳/你那天穿什麼衣服?妳/你是不是行為不檢讓人家誤會?我雖然用了「妳」和「你」的雙主詞,但實務上女性受害人比男性多太多。
這種「責怪被害人」的觀念亦是恐龍法官形成的原因之一。社會觀念不改,全世界就會有出不完的恐龍法官。
**** ****
(#分享時若欲包含中文部份,
1.電腦版請按「#分享」後選擇「#包含原始貼文」.
2.手機APP請按「分享」後選擇「撰寫貼文」→點選留言欄右下方的黑點→選擇「包含原始貼文」即可完成。
圖解 https://is.gd/Z0hSUW
或
3.手機APP可直接複製貼上,註明出處「凌淑芬」粉專。)
分享時若欲包含中文部份_請選擇 在 凌淑芬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凌某人閒聊 Free Mom Hugs:一切的根本還是教育
莎拉.康寧漢的一則臉書貼文被大量轉載,她說:「如果你需要一個媽媽參加你的同性婚禮,而你的親生父母不願意去,找我,我一定會去!我會當你最大的粉絲,還會帶泡泡去吹!」
她成立了一個叫「免費媽咪抱抱」(Free Mom hugs)的非營利組織,以支持這些勇敢追尋真愛的同性戀人。這則貼文傳開來之後,許多人紛紛和她聯絡,想加入支持行列,或分享自己類似的經歷。
激發莎拉這麼做的原因,是她四年前參加了一場同性遊行,在現場聽到許多不可思議的故事,包括孩子們被家人踢出門,只能住在車子裡,只因為家人無法接受他們是同性戀。
莎拉自己也有一個同性戀兒子。「每個人都需要被認同,當我們愛上一個人,這一刻何其神聖、對我們影響深遠,尤其需要我們生命中最重要的家人認同。如果無法獲得這些人的認同,你或許會告訴自己:沒關係,我能處理這種狀況。可是在你生命中最重要的一天,卻聽見父母說:『我們才不會去參加你的婚禮呢!』這是多重大的打擊。我難以想像一個母親能對自己的孩子說出這樣的話。」
莎拉很瞭解被自己的家庭否定的感受,因為她家一開始也是這樣。她兒子對她出櫃時,一開始她也很難接受,和所有小孩出櫃的家長一樣覺得很痛苦、掙扎、恐懼,但最後她終於克服了自己對同性戀的不解和恐懼,接受了她兒子的性傾向。
她想幫助正在經歷相同掙扎的孩子們和家庭走過這個難關。「我們必須學會愛我們多元性傾向的孩子,不然兩方只是一起受苦而已。」
「我最大的懊悔是,我沒能更早接納他和他生命中重要的人事物──在他的高中時期,我沒能突破自己的恐懼和無知而真正去理解他。」
她說,幫助父母走出這段掙扎的關鍵在於教育。
「現在外界已經有很多資訊了,也有很多管道提供對同性戀的瞭解,我們可以學習。說真的,如果不肯學習,另一個選項就是一直停留在恐懼和無知之中──我這樣說沒有任何冒犯之意,因為我自己也曾經是這樣的人。」
老實說,莎拉最大的期望是,有一天像「免費媽咪抱抱」的組織可以不再存在,她不必代替真正的媽咪參加那些孩子們的婚禮。那表示同性戀者終於能被接受了。我們應該一起來改變現在的社會模式。
對於分享和評論她貼文的人們,她只有一個建議:參與。
「對於任何被邊緣化的族群,我們要站出來參與他們,支持他們,唯有如此,這些人才會明白,他們依然是被愛的。」
#我們不是因為孩子符合我們的期待才愛他們
#我們只是愛他們而已
#FreeMomHugs
#分享時若欲包含中文部份請勾選_包含原始貼文
分享時若欲包含中文部份_請選擇 在 凌淑芬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凌某人閒聊 川普讓「川普」絕種了
最近在巴拿馬發現了一種新品種的蚓螈,全盲,特性是喜歡把腦袋埋進土裡。(矇上眼睛,就以為看不見~~)
這種蚓螈多數時間都生活在地洞裡,屬於無足目,四肢在六千萬年前就完全退化了。新品種一旦發現,下一步當然就是命名了啊!於是命名權就被拿出去拍賣了,得標金額會用來做為保護雨林的基金。
最後,英國一間環保建材的老闆花了兩萬五千美金標到命名權。好,這時我們就該好好想想:這麼特殊的動物,該取什麼樣的名字最好呢?
建材公司的老闆艾登.貝爾整理一下牠的特徵:軟趴趴的,盲目,喜歡把頭埋在土裡……啊!有了,有一種動物跟牠十分相似,根本就是兄弟嘛!
於是,他將這種蚓源命名為:「唐納.川普」。
****
這種蚓螈屬於兩棲動物,對氣候變遷的衝擊最是敏感,不久就會被列入易危物種的名單。而讓牠們面臨這種命運的,正是像川普兄這種不知死活的氣候政策。
川普是出了名的不相信氣候變遷,2013年還發推特說:「氣候變遷不過是個昂貴的騙局。」
就在十一月末,美國政府針對氣候問題做出了第四份研究報告,川普看那結果不是他喜歡的,直接否決說:「老子就是不信啊!」記者問他有沒有讀完報告,他說他「看了一點」(顯然這件事不在他老兄日理萬機的要事裡)。
貝爾認為,保護僅存的雨林不應該變成政治議題,而是全球都有責任。川普完全無視氣候變遷的態度,以及十二月初聯合國氣候變遷大會「COP24」的結果不盡理想,都讓貝爾對現況越來越憂心,所以他乾脆替這個易危物種取一個最適當的名字。
畢竟,還有什麼比川普讓「川普」絕種更諷刺的呢?
#GoodJob
#ClimateChangeIsReal
#分享時若欲包含中文部份請勾選_包含原始貼文
分享時若欲包含中文部份_請選擇 在 臺灣學術倫理教育資源中心台灣學術倫理教育資訊中心題庫答案 ... 的推薦與評價
隨著人工智慧應用之發展,部份負面議題也開始浮現,例如:歧視、偏見、刻板印象等。關於人工智慧發展所衍伸出的研究倫理議題,請問以下何者錯誤?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