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也在假裝是個情緒穩定的大人嗎?】#贈書
假設,你今天被老闆臭罵一頓,回到家後聽見伴侶關心:「你看起來好像不太開心,怎麼啦?」
哪一句比較像是你的回應?
A:今天被老闆噹,就有點不爽吧。
B:今天被老闆噹,我覺得很生氣,也有點委屈,覺得胸口悶悶的不太舒服。
以上是 #情緒細微性 的小測驗。
情緒細微性意指 #分辨不同情緒的能力,如果你偏向答案B,表示你對情緒的覺察、辨識與表達能力更高,這能幫助我們在經驗不舒服時快速判斷「現在我產生了何種感受」,進而以更省力、更合乎現狀的方式度過危機。
最新神經科學研究指出,我們每一種細微的情緒,都能在大腦中找到一個精準位置,其實只需要啟動相應的身心反應,就能讓情緒的耗損最小化(Lisa Barrett,2015)。
而情緒細微性低的人,容易淹沒在情緒洪流中,不知道自己怎麼了,比較常採取壓抑、否認、逃避等策略,進而消耗過多的力氣和情緒對峙。
《#長大以後就會變好嗎》的作者鼓勵大家,經常練習 #找到情緒的名字,精確地認識它們,這是和情緒共處、讓自己身心舒暢最有效的方式。
我很喜歡這本書介紹了十幾個既獵奇又貼切的情緒形容詞,先為大家精選四個我最有感的:
★ 甘え(日語,Amae):意指依賴著他人的舒心感,或「能心安理得地接受他人的愛」。
★ L’appel de vide(法語):意指虛無的召喚。在某一刻,你突然被無法被解釋的思緒控制了大腦,比如,在等待地鐵開来的時候,突然有跳下站台的衝動,但卻不知道這種衝動從何而來。它可能會使你喪失力氣、搖搖欲墜的感覺。
★ Awumbuk(巴布亞新幾内亞):意指「訪客離開之後的落寞」。我們總是厭倦訪客將自己家弄得一團糟,但當他們真的離開,又可能覺得家裡空蕩蕩的。對,就是這種感覺,巴布亞新幾內亞人甚至發明一種排解落寞情緒的方式,當客人離開後,他們會裝一碗水在家裡過夜,吸收令人苦惱的空氣,第二天早起,將那碗水潑到樹叢裡,開始新的一天。
★ Pronoia(英語):這種情緒大概就是被害妄想症的相反詞吧!認為所有人都在計畫讓我快樂,一切都那麼幸運、順利,就像宇宙和我站在同一陣線。
最後,歡迎已經有《活出你的原廠設定》這本書的朋友,打開第100頁,裡頭已為你蒐集了數百種情緒形容詞,幫助大家更輕鬆地練習「情緒命名」這門功夫。
畢竟,「#真正了解情緒的人,#才能稱得上是一個大人!」
祝福大家,順利長大。
-----------------------------------------
#抽書三步驟
1.按讚粉絲頁及此篇貼文
2.留言tag一位好友「@___謝謝你陪我一起長大!」
3.公開分享此篇貼文
🎁10/10(六)晚上7點截止,
9點公告兩位得獎昕粉名單~
------------------------------------------
📣#活出你的原廠設定》全台熱讀中:
博客來|https://reurl.cc/4gkbqR
同時也有4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226的網紅雙翹與職業治療師媽媽,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雙翹電視台】第8集 – 齊來尋寶 「觸覺」👐是我們七感其中一個很重要的感覺,它的接收器在我們的皮膚和黏膜,用來偵測溫度、疼痛、壓力,可以保護自己,例如當你碰到熱水時會立刻縮手,避免灼傷;同時可以辨認出物件的特徵,從而加強對物件的認知能力,例如你用手可以分辨出哪個是正方形或三角形。此外,觸覺可...
分辨不同情緒的能力 在 雙翹與職業治療師媽媽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雙翹電視台】第8集 – 齊來尋寶
「觸覺」👐是我們七感其中一個很重要的感覺,它的接收器在我們的皮膚和黏膜,用來偵測溫度、疼痛、壓力,可以保護自己,例如當你碰到熱水時會立刻縮手,避免灼傷;同時可以辨認出物件的特徵,從而加強對物件的認知能力,例如你用手可以分辨出哪個是正方形或三角形。此外,觸覺可以建立身體形象,有助視知覺的發展;更能建立安全感及穩定情緒,例如當嬰兒哭鬧,媽媽會撫摸及攬著嬰兒令他冷靜下來。
而「觸覺辨識」是比較高層次的能力,我們可以不靠視覺的幫助,就能用觸覺感覺物件的質地、大小、形狀等,去辨認出是什麼物件,例如我們可以在背包內找出紙巾、在口袋內找出硬幣等,全都不需要用眼睛看👀
若果小朋友的觸覺經驗少,或者觸覺辨識能力較弱,我們除了給予他們不同的觸覺刺激,例如不同的刷擦身、玩泥膠、麵粉團等,更可以玩「尋寶遊戲」,例如通粉箱內找玩具
大家亦可以參考今集「雙翹電視台」第8集 – 齊來尋寶,考考小朋友啊~😉
#雙翹電視台 #感覺統合 #觸覺 #觸覺辨識 #尋寶 #學前教育 #育兒 #親子遊戲
記得讚好「雙翹與職業治療師媽媽」
www.facebook.com/doublecute.otmama
及訂閱YOUTUBE頻道,一有新片即時話你知
https://www.youtube.com/channel/UCuqTcxtZmpjKp6ycAQNRahA

分辨不同情緒的能力 在 啟點文化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2019/3/8開課】《學「問」~高難度對話的望聞問切》~第15期
掌握達成共識的關鍵能力!
課程資訊:http://www.koob.com.tw/contents/232
更多學員心得分享:http://goo.gl/A07zZ0
【人際維基】桌遊體驗會~讓你一玩就懂別人的在乎~ 12/16(日)或 01/20(日)14:00
活動資訊:https://www.koob.com.tw/contents/3072
線上課程【不用開口,就讓你擁有人際好感】
▪ 啟動人際溝通的關鍵影響力 https://goo.gl/v3ojdo
桌遊【人際維基】~一玩就懂得別人的在乎:https://goo.gl/Ej4hjQ
到蝦皮購買【人際維基】:https://goo.gl/ASruqR
=============================
以下為本段內容文稿:
你有沒有這樣的經驗?在一些會議結束之後,都已經達成了必要的共識,並且要進入執行的階段。
這個時候呢,就有三三兩兩的人,私底下在討論說,剛剛的決議啊,其實是不OK的,有一些問題需要調整。
然而,你會有一種矛盾的感覺,那就是那你為什麼不在會議的當下,就提出你的看法跟想法呢?
你的想法絕對是對的,在那樣的狀況底下,本來就有話應該說。只是我們很少繞到另外一個角度去想,就是那到底是什麼樣的環境、組織跟團體,讓我們有話不敢說呢?
其實,關於這樣的現象,曾經就有心理學家,叫做詹尼斯。他在上個世紀,他就研究美國,那個時候決定入侵古巴南部的豬玀灣的歷史事件之後,他透過一些研究,去描繪出這樣的行為。
那時候的背景是這樣喔,在1961年美國的前總統,約翰.甘乃迪。他想要利用1400個逃亡者,去推翻古巴的卡斯楚。然而這些人不是職業軍人,人數其實也很少。
所以,古巴知道他們要來的時候,就把他們全數殲滅。這樣的事件導致在冷戰期間,古巴本來是從置身事外的立場,變成是倒向蘇聯,還差一點引發核戰的危機。
其實仔細想想,約翰.甘乃迪和他身邊的人,是何等聰明的人,而且掌握了美國這麼大的情報機器,也不可能是有情資上面的缺乏。但是他們聚在一起之後,卻策劃出這個笨到不行的行動。
甚至於,在整件事情結束之後,他們的內部人,也說不清楚為什麼當初會做這樣的決定。後來,詹尼斯的研究就指向,其實這是一種「團體迷思」的心理現象。
所謂的「團體迷思」呢,就是一群人抱團取暖的時候,這時候大家的意見,會趨於一致;就算有反對意見,也不會提出來,因為不希望自己成為那個「不合群」的人。
然而,在這樣的狀況底下,就會造成很多不合理,或者是愚蠢的決定,它卻被實行的可能。所以,要能夠造成「團體迷思」會有三個必要的條件。
第一個叫做,一群喜歡彼此的人。套一句現在的語言,就是一群「同溫層」的人。
然後呢一個「小圈子」。這個小圈子可能是同事、同樣關注的議題,或者是同樣生活環境背景的人。
而第三個條件,就是「時間壓力」。要在期限之內,做出重要的決策。
所以你仔細想想,一旦有時間壓力,又加上一群同溫層的人,然後關注的議題都類似。這自然而然喔,就會產生一個我經常說的叫「專業近視眼」。
因為,大家太習慣只看、只聽、只想某個層面的部分,所以,自然而然也只會做出,某種慣性底下的決定。
其實最可怕的一點,就是如果在這個團體裡面,有人開始提出不同的意見,哪怕只是心中閃過一個念頭,心裡都有一個團體壓力,叫做「我會不會破壞這個團體的和諧?」
所以,如果要避免「團體迷思」的發生,就是當你有任何任務、任何計劃的時候,在團隊裡面,至少都要有一個不怕被炒魷魚、不怕被排擠、不怕被孤立的討厭鬼。
這個在天主教會裡面,在討論某個人,是否能夠被封為聖人的封聖會議裡面,也有安排一位叫做「魔鬼代言人」。
他就是負責不斷的去黑這一個對象,不斷的去找出這個對象,之所以不夠資格被封為聖人的原因。
這個魔鬼代言人的任務,倒不需要去分化,或撕裂這個團體。反而是透過這樣的一個人,他提出了不同的觀點,促使大家想得更仔細,想得更周延。
所以囉,如果一個團體要能夠做出好的決策,就要讓不同的聲音,可以被發出來。讓每個人都相信,可以把自己真心想說的話說出來,而且不用擔心被秋後算賬。
然而,如果回答你我現在生活裡,你有沒有發現,我剛剛講到三個字叫「同溫層」。當我們都很習慣,運用網路工具的時候,你會發現「同溫層」的效應,會越來越嚴重。
這就造成可能你在面對自己,的生命的很多決定跟決策的時候,你也有一種,叫做「隱形的團體計劃」。
因為你太習慣跟一群喜歡彼此的人,還有一個小圈子裡,去蒐集訊息、去思考訊息,如果又加上時間壓力的時候,這時候我們常常就會做錯決定。
這也是為什麼我經常會跟朋友分享,我說喔現在的時代,你要找到自己的小圈圈太容易;你要能夠找到自己的同溫層,也太方便了。
所以這個時候,你反而要反過來做,「反過來做」什麼意思呢?就是要有意思的不要「抱團取暖」、有意識的聽聽別的聲音。
如果在你的專業或生涯裡,你有一些規劃、你有一些突破、你有一些想法的時候,有多少時候是你一提出來,就覺得自己好像變局外人,於是你就不敢去嘗試、努力。
因為,可能在你的內心深處,你會覺得跟大家在一起,還是比較安全。你發現了嗎?這不就是一種「團體迷思」嗎?
我想人生會有兩種後悔。第一種後悔,是有一些你想做的事,一直沒有去做,這是第一種。
然而,第二種後悔更慘,叫做有一些你想做的事,你沒有去做,一直到你見證、目睹了,有人把它做成功了。
所以人生說到底,我們還是得為自己負責任。透過今天的分享,你可以問問自己,你還要繼續「抱團取暖」嗎?
希望今天的分享,能夠帶給你一些啓發與幫助,我是凱宇。
如果你喜歡我製作的內容,請在影片裡按個喜歡,並且訂閱我們的頻道。別忘了訂閱旁邊有一個小鈴鐺,按下去,這樣子你就不會錯過,我們所製作的內容。
然而,如果你對於啟點文化的商品,或課程有興趣的話,我們近期的課程,是3月8號開課的『高難度對話的望聞問切』。
如同今天分享到的「抱團取暖」,其實有很多時候,當我們陷入「團體迷思」的時候,我們就失去了分辨訊息的重要能力。
如果你發現,自己很難真正的看懂、聽懂,別人的言下之意,言外之意。他之所以這麼說、這麼做,的背後意圖。
如果你對這方面是有困難,而且你很希望透過好的提問,跟必要的人,達成必要的共識的話。那麼我就相信,在3月8號開課的『高難度對話』會給你很大的幫助。
我很期待能夠在3月8號的教室裡,見到你,謝謝你的收聽,我們再會。

分辨不同情緒的能力 在 黃偉民易經講堂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Wong Wai Man
沒有香港,只有大灣區!如果真的變成這樣,你叫大陸的父母,今日去那裡,幫他們的寶貝,打疫苗?
王光亞又去那裡,給孫兒買奶粉?
盲目叫融合,毀滅香港,即使從大陸角度看,都毫無好處。
香港,就是一副招牌,一個安全保證。
有毒疫苗,對大陸人來說,不是什麼新鮮事,更惡劣,更誇張的,他們都見識過。
但只要跨過深圳河,他們就安心了。無論醫療、教育、奶粉、疫苗、一樽洗頭水,他們都買得安心。
沒有大陸人,會在上海南京路,買隻勞力士手表的,這是他們的常識。
北京為什麼要董建華搞這麼多古靈精怪的基金會、智庫,為什麼要何志平在紐約活動,送錢給非洲的政要?
因為他們的香港人身份很可貴。尤其是在外國人眼中,香港人就是香港人,和大陸那些幹部不一樣。
不是外國學位和英語能力的問題,擁有這些的大陸菁英已經不少,但他們做不了何志平的勾當。
這就是香港人的特殊性。
中美貿易戰爆發,香港倖免於難,因為美國有一條香港法,不是梁愛詩說的,求其一個大陸直轄市。
特朗普呼籲美國和歐洲互撤關稅,意思是戰爭只是針對大陸,即貿易戰升級了,香港的特殊性更形重要。
大陸的愛國青年,眼見美帝欺人太甚,攜炸彈到北京美國駐華大使館,準備教訓老美,可惜功敗垂成。
昔我劍術疏,其功遂不成;
其人雖被押,千古有餘情。
這是大陸幾十年愛國教育,狂熱民族主義的成果。
但這宗新聞,帶出美國駐華大使館管轄的範圍,不包括香港。
香港的美國總領事館,是直屬華盛頓國務院的。
無論生活、文化、法律、制度、價值追求、和外國的關係,香港都不同大陸任何城市,任何地方。
這是香港的優勢,也是大陸的資產,尤其是在慘烈的中美貿易戰爭中。
戰事只是剛開始,談不上傷亡,但北京應該心中有數。
不是傳統戰爭,經濟戰爭殺人不見血,但影響著所有民生。北京選擇不多,只能研究如何體面地投降,再從根本的政治改革做起。
單靠盜竊別人知識產權,和佔美國市場便宜來稱霸,根本行不通。
而且,世界也醒覺了。
這樣的打擊,會一個接一個的,接踵而來。
這就像周易第五十一卦,上震下震,震為雷卦。
前雷未完,後雷又至,雙雷出現,不斷震動,驚天動地。
人這個時候不免恐慌失措,如何臨危不亂?如何處變不驚?
這個卦的互卦是水山蹇卦,指出人在驚恐時刻,因壓力大增而急躁妄動,往往那種前無去路的蹇境,是自己製造出來的。
人和事不是按著自己的預期走,胡亂反應下,容易一錯再錯,困局便出現了。
震為雷的綜卦是艮為山,是屬於同一組卦。震為動,艮為止。震艮相綜,人的一生,不外乎是行和止。
時行則行,時止則止;當行才行,當止便止。人一生不外乎決定自己的正確行止。
正如一輛汽車,一個油門,一個煞車。正確行止,便安全去到目的地。該行不行,該止不止,便車毀人亡了。
震卦的卦辭:
震,亨。
震來虩虩,笑言啞啞。
震驚百里,不喪匕鬯。
震,就是動。
人生是動態的,變動不居。不要害怕變動,動才會亨通。
人和事都不動,環境不動,那便是一潭死水了。我們的身體也是一樣,動,才能亨通。
人生在世,要有所作為,要行動才能亨通,否則我們的一生只有閉塞不前。
震來虩虩,虩字從虎,指壁虎、蜥蜴之類的爬蟲類生物。當周遭環境稍有風吹草動,牠們的反應快得不得了。
當人碰到天災人禍,金融風暴,地震之類,危及生命財產,社會安危的意外時,首先要像蜥蜴,設法存活,保命為要,立刻逃亡。
蜥蜴的戒慎恐懼就是不惜斷尾求生。尾斷了,還會再生出來。命沒了就什麼都輸了。
這就是我們說的「壯士斷臂」。不能全身而退,就要犧牲次要的。保留實力,留得青山在。
這是自然生態的觀察,因為人往往在危難時都有僥倖之心,妄想保留全部,結果輸了全部,永不翻身。
笑言啞啞,當驚魂甫定,慶幸劫後餘生,想訴說自己的經歷,當時的取捨智慧時,因驚魂未定,想說話但有氣無音的狀態,就是啞啞。
震驚百里,不喪匕鬯。匕是酒杯,鬯是美酒,是祭祀時的祭品和祭器,這是古代宗廟祭祀時的主權信物。
不喪匕鬯表示沒有喪失主權,沒有失去生命。震驚百里是形容今次的天災人禍非同小可,這時候要分辨輕重,什麼是最重要的,什麼是次要的,不能完全保全,就要犧牲次要的。
環境再差,只要內在力量還在,再大的困境,也有東山再起的機會。在震驚百里的處境,不喪匕鬯才是最重要的。只要主權在手,即我們的生命仍在,就有再起的機會。
所以,雜卦傳說:
震,起也;艮,止也。
起,是起點,開始,奮起的意思。
說卦傳說:
帝出乎震。
帝,是主宰的意思。在人就是思想、品格、核心價值,創造力的主宰。建立這東西,然後一切行動才有意義。
香港面臨變動,國際社會認識到北京政權對文明世界的危害,貿易戰只會不斷升級。香港人要保留實力,就是周易這支卦告訴我們,恐懼修省的智慧:
震驚百里,不喪匕鬯。
2018年7月31日星期二下午5:00
你的收看、訂閱、讚好便是對「易經講堂」的支持,謝謝。
#貿易戰 #毒疫苗 #制裁中共

分辨不同情緒的能力 在 2.2-情緒與身體的改變:不同情緒的分辨(Emotion and Bodily ... 的推薦與評價

《普通心理學》General Psychology人際關係與社會互動系列課程一(Interpersonal Relationship and Social Interaction)國立中正大學心理系襲充文 ... ... <看更多>
分辨不同情緒的能力 在 我愛EQ - 能分辨不同粒子,情緒越穩定喔 - Facebook 的推薦與評價
而研究證實,越能夠精準分辨不同情緒的人,通常EQ(情緒智商)也比較高哦! 今天的EQ小學堂,就來提供大家一個超級實用的小工具,幫助自己和孩子精準快速地 ...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