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0926 小記
⠀
這兩週有好幾天需要早起,六點多左右,大致七點半以前都要起床,只有兩、三天可以睡到自然醒,結果還是還沒八點就醒了。
⠀
難得要經過很久沒去的街區,決定提早到附近,一個人坐在咖啡廳裡,正對著窗戶,店員推薦了新的杏仁奶。有杏仁的味道嗎,我問。是堅果的味道,他說。好啊,試試看,我說。很久以前總覺得吃沒吃過的東西,如果不好吃就算浪費,近幾年越來越覺得,何嘗不試。不願意嘗試也許才是浪費。
⠀
耳機裡隨意播著音樂,出現〈在我成為井井有條的大人之前〉時,不知道為什麼被捉住,就像在這個熟悉的舊街區裡看見了比現在更紊亂但更無畏的自己。
⠀
碰頭過的人,有些用撕裂的方式離開,有些默默無聲,想起來的時候已經忘記當初有沒有道別。時光是有齒輪的,相互碾壓的時候,彼此若將相似的內裡保留下來,那麼無論我們如何變換,總會有那個一見如故的人。大概是想起這些了。有時候根本不知道路通不通,只是想要往前走,就走上了。
⠀
那時候也是鬧轟轟,坐在一樣的位置,走過一樣的街角,只是緬懷變得不再沈重,也不需要特別重整,一搭上離開的車就能夠安然羅列屬於現在的真實而不感到斷層——終於我也有了新的、與之相當的真實。
⠀
心事沒有整理完的一天,但是該要被什麼影響的最多,應該也活到了心裡有數的歲數。心思有腳,它不走,生活便會懸宕。有時候就是在懂得分辨和取捨的瞬間,同時體會到苦澀和滿足。我想,這會是我即將要喜歡的自己(笑)(什麼結論)。
同時也有1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1,790的網紅李基銘漢聲廣播電台-節目主持人-影音頻道,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本集主題:「獻給家有小孩的父母:這些看不見的能力,比成績更重要!」新書介紹 專訪編輯:何喬 內容簡介: 你,決定好怎麼教養孩子了嗎? 當你具體想像孩子長大後的樣子,就能很容易的找到自己所要的育兒目標! 當孩子長大成人後…… 能不能完成他的夢想?做他想做的事? 會在什麼樣的公司...
「別忘記自己想要成為什麼樣的大人」的推薦目錄:
別忘記自己想要成為什麼樣的大人 在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好好陪伴孩子,也陪自己的內在小孩長大
當孩子平安誕生,我們只是完成了生理上父母的任務,
教養的每一天,卻讓我們做好心理父母的責任與使命,
孩子的反饋與互動,讓我們感受到生命傳承的美麗與可貴,
陪著孩子長大,也讓自己成熟,是親子之間的愛讓彼此共好。
每個父母都是在當了父母之後,才有機會去學習、去成長,如何去做一個稱職的、盡其在我的、游刃有餘的父母。
孩子幾歲,我們就當了幾年的父母,而且還要靠不停地覺察與修正,找到親子之間最容易溝通與相處的模式,好好陪著孩子長大,同時也讓自己變成更好的人。
起初,只有大兒子時,我是個嚴格的母親,生活起居作息,都一板一眼的執行。孩子提出的任何問題,我都很審慎的對待與回答,所以養就了哥哥很便己的口才和思考邏輯,甚至有很強的好勝心、榮譽心,和追求完美的個性。
常常在白天,我處罰過他或是兇過他,在夜裡,看著他熟睡而可愛的臉龐,會流著淚跟他說對不起。即便每次處罰過他之後,我一定會抱抱他跟他說媽媽很愛你,達成母子和解,但在夜深人靜時,我還是經常因為自己的教養方式而陷入後悔,這種複雜與錯亂的教養心情,一如在迷霧中找著出路,你知道自己一定能出得去,卻又徬徨驚恐於一時找不到出口。
弟弟出生後,兩個孩子個性截然不同,我也用了不同的教養方式。有一天,我們母子三個人在玩,二歲半的祐亨突然說:「媽媽,妳要用看弟弟的眼睛看我!」。
我笑著回答:「媽媽看你的眼睛,跟看弟弟的眼睛,是同一雙眼睛啊!」
他說:「不一樣,妳看弟弟的眼睛都在笑,看我的眼睛都好生氣。」
當時,我的心真真實實受到震撼。為此,我寫了一篇文章敘述這個故事。那是我在教養孩子上的第一次覺醒。
我自以為給了孩子一樣的愛,但孩子接受的卻是不一樣的感受。我要努力的,就是在付出與接收之間,讓那感覺誤差的距離拉近,讓愛不致於在傳遞中被誤解、被錯判、甚至孩子根本沒有接受到那份愛。
那份覺醒也讓我發現,自己需要的愛要學習說出來。
哥哥剛上幼兒園的第一個禮拜,因為他學習能力強,也很會陳述校園發生的事,所以每天都過得很開心,也適應得很好,更期待一周後要在學校午睡。
但當開始在學校午睡時,問題與衝突才正式浮現。他抗拒午睡,最後甚至抗拒上學。那時,幼兒園的園長跟我說:「祐亨媽媽,我發現妳在潛意識中,要把祐亨教成一個完美的小孩。」
要把祐亨教成一個完美的小孩?!
是啊!難怪我對他這般嚴厲、這般認真、這般在乎,我每天都戰戰兢兢、如履薄冰、竭盡所能地教導他,只因為我希望他是一個完美的小孩?!
天啊!我都不是一個完美的大人了,我到底對孩子做了什麼事?我常常會忘記他還是一個在學習中成長的孩子,卻戴著看大人的濾鏡在檢查孩子,這是我在教養孩子上的第二次覺醒。
這份覺醒也讓我回想到跟大學同學對話時,提到我並不想生養孩子這件事,因為我無法面對不完美的孩子。原來深埋在心底的心病,要自己去扒開來治療才可能痊癒。
當弟弟也慢慢成長,兄弟之間開始會有衝突、有口角、有肢體上大大小小的碰撞,因為我太在乎關係的和諧,他們之間所有發生的事,我都太認真對待,造成孩子們愈來愈會爭寵,最後終於壓垮了我的理智線。
有天,我真的要衝上四樓去跳樓,想要一死百了,留著他們自己再去爭、再去吵、再去後悔。孩子們哭著、抱著我,我也在哭。三個人筋疲力盡地哭成一團。
不論是當下或如今回想起這件事,我都自責不已,覺得自己真不是一個好媽媽,實在是太任性了!
我發現原來的情緒是會生病的,所以開始看心理學的書,也回觀自己的原生家庭,去探詢問題的緣起,剖析自己為何會有如此的情緒表現。後來,我明白了這是種報復心態,源自於小時候。當時父母在吵架後,母親會離開家去外地工作。這一離開,從來都不知道會是多久。小時侯我最害怕的事,就是回到家見不著母親。母親一消失,不知道又會是多少個日子,我又得經歷深深的期盼與無盡的等待。
因為我失去過母愛,那份痛苦始終沒有被消化,所以我也想讓孩子嚐嚐那份失去的痛苦。拿自己受過的傷害來傷害孩子,這種報復的心態,著實令我不寒而慄。我怎麼可以傷害他們,報復他們?我要做一個好大人。
於是,我有了教養孩子上的第三次覺醒。我找回在童年中受傷的自己,用現在成熟的自己去療癒童年受傷的心靈。
在第一次覺醒中我發現,每一對新手父母一定都有過慌亂而不知所措的困頓時期,雖然我們很愛孩子,卻不一定很會照顧孩子,因為沒有經驗,會用自己以為愛孩子的方式來給孩子愛,比方說,我們打孩子、罵孩子,是因為我們要糾正孩子的錯誤,是因為愛他,但孩子只接收到被罵、被打的討厭和恐懼,他怎麼會覺得那是父母在愛他呢﹖愛孩子,是要用耐心好好跟孩子說話,是要為孩子示範正確的做法,在心平氣和地說與做中,孩子才可能學習到正確的事,你付出的愛才可能真正的被傳遞與接收。
在第二次覺醒中,我相信很多父母跟我一樣,常常用大人的濾鏡來看孩子,在心中都有一個完美孩子的模範,以為孩子學一次就會,聽一次就懂,無法忍受孩子會犯錯、會吵鬧,會發脾氣甚至會頂嘴,這些狀況在只有生養一個孩子的時候特別明顯。因為獨生子女享有父母的一切照顧,父母也自然會把所有的期望與想像都投射在他的身上,但孩子跟我們一樣,都不可能是完美的人,更何況他還只是在努力學習與成長的小孩。
很多人在教養孩子發現問題後,會重新審視自己跟原生家庭間尚未解決的課題,這也是我在第三次覺醒中的深切反省,因為我們想把孩子教養好,就必須去面對自己生命中尚未處理好的事情,比方說跟父母和手足的關係,還有相處模式。如果沒有透過覺察與改變,我們會很自然復刻父母對待我們的方式,直接套用在對待下一代身上,但這樣做卻不一定正確。
教養就像是面對自己生命的鏡子,我們在看到孩子的一言一行之後,會發現他說的話、做的事,怎麼都跟我們這麼像﹖這樣的發現,會讓我們對教養的態度更慎重,更謹言慎行。同時,發現生養孩子的不容易之後,會讓我們回過頭感謝父母當初的養育之恩,並藉機修補之前親情有漏洞或缺損之處。
為人父母就是在一次又一次的覺醒中,找回失去的自己,慢慢變圓滿與睿智,這需要我們持續保持學習。
#感謝孩子,讓我學會如何成為好父母。
我們把孩子從子宮中擠壓而出生,孩子卻把我們擠入自我成熟的陣痛之中,因為我們要給孩子做示範,所以要不停學習與優化自己。看著是我們在教養孩子,但孩子帶給我們的反饋和省思,其實遠比我們付出的多。
跟著孩子一起成長,你才不會覺得自己在付出中,一直在被虛耗與掏空。
保持覺察與調整,協助孩子完成階段性的需求與成長,當孩子愈長大,父母也愈成熟,生活就會如倒吃甘蔗,愈來愈甜蜜與和樂。
延伸閱讀:
#剛剛好的管教:放心與放手,讓孩子長出自信和力量
博客來:https://bit.ly/36sxboH
誠品:https://bit.ly/2VspZ9H
金石堂:https://bit.ly/2T48eg5
momo:https://bit.ly/3k7Inz9
讀冊:https://bit.ly/3hxZhVJ
別忘記自己想要成為什麼樣的大人 在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好書推薦《#人慈》部落格文末抽書兩本
想像一下,如果有兩個星球,你認為自己住在哪一個?星球A:飛機墜機後,生存者禮讓最需要救援的人。星球B:事故發生後,生存者爭先恐後地往出口擠,不惜將他人踩在腳下。這個問題被用來問過許多學生,幾乎所有人都選了星球B。但事實是,我們住在星球A。這個世界真正面臨的威脅在於我們對人性太過悲觀。
部落格文章 https://readingoutpost.com/humankind/
Podcast 用聽的 https://readingoutpost.soci.vip/
.
#這本書在說什麼?
.
《人慈》這本書的作者是歐洲最著名的年輕思想家之一羅格.布雷格曼(Rutger Bregman),他是同時也是一位歷史學家、作家、記者。有鑑於報章媒體、政治宣傳、普羅大眾對於「人性」的偏誤解讀,他想透過這本書傳達一個核心訊息:「大部分的人在內心深處,其實是相當正派的」。
作者在書中旁徵博引,以詳盡的事實和深入的查證,說明了人類無論是出於天性、身為孩童時、在無人島上、當戰爭爆發、當危機來襲,對於自己「好」的一面,有著強烈偏好。如果你至今仍然認為,人類就是天生自私、貪得無厭、陰險狡詐,那麼這本書絕對會讓你大為改觀。
這本書讓我感到大為驚喜的,是作者既大膽、又謹慎的考證態度,他勇於對歷史上知名的眾多案例(例如《蒼蠅王》、《史丹佛監獄實驗》、《米倫格爾電擊器實驗》)提出反面看法,而且其證據令人信服。在媒體慣用人性「惡」的一面吸引眼球的世界裡,這是一本思想激進的書,只不過是偏向人性「善」的那面光譜。這種書很罕見,卻彌足珍貴。
.
#人性本惡?三個精彩翻案
.
人類有考據的數萬年歷史以來,充滿了大大小小的衝突和鬥爭,我們也從故事裡看到領導人無論為了私利、國家的經濟、民族的情節而發動戰爭。難道,人類不就是天性好鬥嗎?只要有誘因存在,人們就會甘願殺得你死我活嗎?從歷史的考據裡面,我們會發現人性跟我們想得很不一樣:絕大部分的人不願意傷害另一個人。讓我們先從書中三個精彩的翻案來找到線索。
.
1.#蒼蠅王小說的翻案
.
《蒼蠅王》是一本膾炙人口的小說,在我國中的時候,老師也放過翻拍的影片當作社會科學的教材。內容大意是在說,因為飛機墜機,六個英國男孩漂流到一座無人島上,在沒有大人的情況得自立求生。過程發生了許多權力爭執、失去理智、弱肉強食的情節,最後只剩下兩個孩童倖存的故事。這個虛構故事在感嘆「人心的黑暗」,也被列為標準的社會教材讀物。
作者把持著一個懷疑的態度,他深入瞭解了虛構的《蒼蠅王》小說作者威廉.高汀(William Golding)的生平。作者發現高汀是一名有憂鬱傾向的酗酒者,他還會打小孩,他也曾說過:「我瞭解納粹,因為本質上來說我也是那一類」,這才讓作者明白,原來寫出《蒼蠅王》的作家是一個多麼不快樂的人。
因此,作者根據事實為主,追尋了一條實際發生過的類似案例,六名少年在太平洋落難,漂流到阿塔島(`Ata)的真實故事。這則故事跟小說大相逕庭,六名少年在荒島上發揮團結的本領,協調出遇到衝突的處理方式,還彼此在受傷時互相照顧。受困15個月後,六人獲救時仍氣色飽滿,而且士氣高漲地不可置信。真實版的《蒼蠅王》,其實是一個友情和忠誠的故事。
發現阿塔島生存的船長彼得.華納(Peter Warner):「人生教了我許多事,其中包括了一個經驗,就是你永遠要尋找人的善良光明面。」
.
2.#史丹佛監獄實驗的翻案
.
我讀過許多談到心理學的書籍,都喜歡引用一個知名的案例,那就是《史丹佛監獄實驗》。實驗主持人飛利浦.金巴多(Philip Zimbardo)教授把24名參加的學生隨機分成兩組,12人當囚犯,12人當獄卒,觀察人類當囚犯的反應,以及擔任獄卒的人施加權力的表現。整個實驗因為囚犯精神狀態快速崩潰、獄卒施加的處罰越來越過火,結果實驗到第六天就被迫中止。
這個實驗的結論彷彿要告訴我們:「當你給予人們權力,他們就會開始為惡,發展出一些不人道的規則」。作者深入考察之後發現,這簡直是一場天大的騙局。實驗並不是任憑12名獄卒自己決定如何處以,而是金巴多本人直接給獄卒灌輸思想:「你們要創造一種挫折感,製造恐懼,要剝奪他們的個體性…」,最後獄卒定的17條規則裡,有11條根本是實驗團隊給予的意見。這簡直是引導式的邪惡。
你或許也會好奇,那如果是實驗團隊「完全不介入」的狀況會怎樣?兩個英國心理學家2002年在電視節目上複製了一次同樣的實驗,但這次沒有告訴獄卒該怎麼管理、該怎麼懲罰。結果呢?節目無聊到不行。第二天,獄卒把食物分給囚犯。第五天,一名囚犯提議設立民主制度。第六天,獄卒跟囚犯一起抽菸。最後一集,大部分人一起坐在沙發上消磨時間。這麼無聊的故事,難怪我們都沒聽過。
.
3.#電擊器實驗的翻案
.
還有一個更出名的《米倫格爾電擊器實驗》,目的是為了測試受測者,在面對權威者下達違背良心的命令時,人性所能發揮的拒絕力量到底有多少。受測者身為「老師」,當隔壁房間的「學生」答錯題目時,就要按下電擊器,懲罰坐在電椅上面的學生。「學生」是由實驗人員假冒的,受電擊所發出的哭喊也是演出來的,但受測的「老師」並不知道,他們會「以為」這些電擊都是真的。
每一次學生答錯,懲罰的電壓伏特數就要提高,實驗主持人史丹利.米倫格爾(Stanley Milgram)教授會要求老師繼續施罰。120伏特時學生會開始喊痛,150伏特時尖叫並喊著退出實驗,200伏特時大叫大叫血管裡的血都凍住了!超過320伏特時開始撞牆並失去聲音。結果,有65%的受測者一路聽從指揮,開到了450伏特,幾乎是把學生電死的程度。實驗的結論幾乎告訴我們,只要有權威要求,連普通人都願意電死一個路人甲?
作者考核過後的翻案顯示了另一種事實。幾乎所有受測者都曾抗命,想要停手,但實驗方會加強壓力逼迫就範,從錄音檔聽起來更像是霸凌和脅迫。事後調查,只有一半的受測者認為隔壁的學生是真的在受苦,其他人覺得只是實驗效果。許多受試者也表示,因為他們真心「信任」米倫格爾教授的實驗對人類一定有幫助,所以即使當下不忍心,也願意咬著牙繼續做下去。
綜合以上三個翻案結果,大部分的人在內心深處,其實是相當正派的,但引用作者所說的:「如果你催促地夠用力,給予足夠刺激、又拐又騙,許多人確實是有能力做惡。但是邪惡通常不是在表面之下,它是需要費盡功夫才能扯出來的。」邪惡得要披上善良的外衣才行。
.
#人怎麼會互相傷害?
.
所以,人真的是天性好鬥、殺得你死我活的物種嗎?綜觀歷史大小戰爭,這個說法似乎成立,但是當我們把尺度放到人與人面對面的相處,就是另一種樣貌。舉戰爭為例,兩軍人馬大動干戈的時候,所有人一定都是拔刀互砍、舉槍互射吧?在那種生死存亡的關頭,不是敵死,就是我亡了,不是嗎?
真實的戰爭傷亡統計很有意思,例如二戰英國陣亡的軍人死因中,10%是子彈和反坦克地雷;15%是詭雷、爆破和其他;75%是手榴彈、迫擊砲和空投炸彈。大部分的士兵都是隔個一定「距離」被殲滅的。真正喊著敵人是「害蟲」,一旦碰面就格殺毋論的,通常是離戰場最「遙遠」的政客和領導人。
根據研究,二戰的生存老兵超過一半從未殺過人,只有20%的軍人曾經擊發過武器。美國南北戰爭最激烈的蓋茨堡戰役中,回收的27,000把火槍,還裝有彈藥的比例達到90%。12,000把裝有兩顆彈藥,其中6000把超過三顆。但火槍設計成那樣,就是一次只能射出一顆子彈,那幹嘛裝那麼多顆子彈?因為大部分的士兵都『沒有』在試圖殺敵。人,打從心底不喜歡傷害另一個人。
.
#如何改善?三種範例
.
在這本書的下半部,作者有一則引述徹底震撼了我的思想。這句引言來自英國哲學家暨諾貝爾文學獎得主伯蘭特.羅素(Bertrand Russell),他給未來世代這個建議:「當你學習任何東西或者思考任何哲學問題時,只該問自己事實有哪些,那些事實證明什麼是真實。永遠別被自己希望相信的事、或者自以為如果別人信了就對社會有益的事所分心,只要專心一意去看事實是什麼。」
這個非常理性的觀念,一開始相當很吸引我,但作者及時把我拉了回來。他提到除了探究事實之外,你本身「相信」什麼,才是以改善世界的動力來源。
第一種相信的力量,叫做「畢馬龍效應」。科學家做過一種實驗,把兩群同樣普通的老鼠,分別標示聰明和愚笨。請不知情的學生照顧老鼠,然後進行迷宮遊戲,看哪一組比較快逃出迷宮。結果聰明的那組獲勝,事後發現學生「相信」這些老鼠比較聰明,給予比較好也溫柔的待遇。同樣的實驗在一群小學生上進行,不知情的老師對聰明組的學生更關注、更鼓勵,事後結算成績,聰明組的孩子其智力表現提高了最多。
第二種相信的力量,叫做「魔像效應」。曾經有科學家在美國做過一個不道德的實驗,他把二十個孤兒分成兩組,跟其中一組說他們是善於表達的人,跟另外一組說他們注定要變成口吃者。這個實驗結果害得許多口吃組的受測孩童,一輩子患有語言障礙。這種效應常導致貧窮學生更加落後、無家可歸者失去希望、已經被孤立的青年人更加極端。
一如正面的期待能夠引發好的結果,負面的期待也能夠讓惡夢成真。接下來介紹書中三個真實世界的例子,來看看如何運用「相信」的力量,來改善我們的工作、教育和民主運作。
.
1.#論工作的內在動機
.
研究發現,外在誘因例如紅利會減低員工的內在動機和道德標準。給予外在誘因會獲得相等的回報:按照工時給付,就會增加更多的工時(無論是否裝忙)。按照發表數目給予稿費,就會得到更多的發表文章(無論品質優劣)。按照手術量來給付,手術就會更多(無論是否必要)。
荷蘭的最大的鄰里照護平台「博祖克」(Buurtzorg)採取逆向而行的策略,這個組織沒有業績目標或分紅,沒有管理階層,沒有客服中心。運作的自主權下放給每一個十二人的團隊,團隊自己定行程表,自行雇用同事。省去的營運費用和會議時間都回歸到團隊本身。
執行長喬斯.德.柏洛克(Jos de Blok)是從最基層出身的人,他相信員工內心會選擇做「正確」的事。他說傳統的管理階層「喜歡憑空想像一些計畫給那群工蜂做」,還說「拿掉管理階層,工作還是照常進行」,他認為讓團隊自我導向、動手執行腦中想法,是最實際的做法。博祖克沒有人資部,被評為最佳雇主;沒有行銷部,卻獲得最佳行銷獎。
(延伸資源:在台灣有「台灣居護」引進了這套照護模式)
.
2.#論教育的玩耍本質
.
自古以來,愈是聰明的動物愈會玩耍,玩耍更深植於人類天性當中。創造力和學習力來自於自由地玩耍,孩子會自然地渴望探索這個世界。當社會工業化之後,學校的體制越來越制式化,學生的課表被排滿,家長連下課的時間也不放過。最近針對十個國家的民調顯示,監獄囚犯待在戶外的時間比孩子還要多。研究也發現一個趨勢,孩子愈來愈覺得「自己的生命被他人所決定」。這是一個快要忘記怎麼「玩耍」的世代。
荷蘭的「阿哥拉」(Agora,希臘語「市集」的意思)是一個沒有年級、班級、教室的學校,也沒有功課和成績,一組學生團隊就只有配一位「輔導員」,但自主權在學生身上,他們自己決定要學什麼。整個學校就像一個主題樂園,學生透過玩耍和探索,找到自己當下有興趣的題目攻讀,學校提供對應的資源給他們學習。相較於傳統教育把孩童當植物灌溉,這所學校將孩童當「人」看待。
在這裡,與眾不同是常態,一千個學生就有一千種學習路徑。這裡幾乎找不到霸凌的蹤影,因為不以年齡和能力區隔孩童,沒有誰的進度會落後,沒有誰的表現太過突出,每個人都在綻放當下最好的自己。作者引述道:「玩耍的相反不是工作,玩耍的相反是抑鬱。」問題不是孩子能不能掌控自由,而是大人有沒有勇氣給他們自由?我們是否問過自己,教育的意義究竟是什麼?
(延伸閱讀:Agora: Meet the school with no classes, no classrooms and no curriculum,英文文章)
.
3.#論民主政體的模樣
.
作者提到,世界上愈來愈多的民主政體正遭受七種瘟疫侵襲:政黨持續腐化、公民不再信任彼此、少數人遭排除、選民失去興趣、貪贓枉法的政客、有錢人逃稅、人們發現當代民主充滿貧富不均(怎麼跟我住的地方這麼像!?)。但世界上有地方嘗試了解法,簡單到令人難以置信,卻很少上新聞(你應該猜得到為什麼)。
委內瑞拉的托雷斯市(Torres)的民選首長胡立歐.查維茲(Julio Chávez)選擇一種嶄新的信念,他相信:「每個人心中都有一位積極認真的公民」。他的競選政見只有一個,下放權力給所有托雷斯市民,而且他遵守了承諾。所有的政府集會邀請全體居民參加,不只是討論,還要決議城市所有預算的使用。
結果人們空前踴躍參與政治,在最需要的地方蓋起了住宅和學校,有效地鋪整馬路清掃街區。因為預算透明,大幅削減了貪污和權威的弊病。市民們還一起要求提高稅收,並且說道:「過去我們不瞭解市政稅要用來支付那麼多東西。」這個被稱為「參與式民主」的方式,深受民眾喜愛,卻鮮少在新聞上被提及。
(在台灣我還沒聽過類似的試營運模式,有人聽過嗎?)
.
後記:#相信善的一面
.
《人慈》是我今年讀過最意猶未盡的一本書,作者的大膽思想,配上嚴謹的查證,讓人讀來格外痛快。從這本書中,我也慢慢體認到,問題不是二元化的「人性本惡或本善」選擇題。反而,透過這些精采的正反論述,猶如偵探小說抽絲剝繭般的分析,我理解到的是人性真正的「複雜」。
如同現在人工智慧和大數據這麼發達,如果只讓電腦演算法來判決,那麼歷久不衰的《蒼蠅王》人心黑暗論肯定佔據上風;《史丹佛監獄實驗》和《米倫格爾電擊器實驗》無以計數的論文和書籍引用,肯定讓演算法覺得這才是人性的真理。無數對人性帶有扭曲和偏誤的描寫佔據了媒體的版面。然而,事實呢?
這本書中段的畢馬龍和魔像效應教我們的就是,人們「相信」的事情往往會發展成「事實」,更是一個令人驚醒的提點。無論是書中獄卒和囚犯的故事、老師和學生的故事、老闆和員工的故事、父母和子女的故事,一再說明了:「當你把一個人當人看,他就會表現得像一個人。」反之。讀完這本書後,你可以踏實地選擇自己相信的那一面。
瞭解事實,讓我們得以明辨是非。擁有信念,才能以行動改變世界。原來,關於人性,我讀過的許多論點幾乎都是錯的。永遠別被自己希望相信的事所分心。只管去看,事實是什麼。然後在事實背後,找出值得相信的事情,讓它成為新的事實。這絕對是一本必讀之書。
.
Kobo電子書7折代碼:WAKIKIND
Kobo 購書連結:https://bit.ly/3z7sRHr
使用期限:9/12~9/18
.
感謝 時報出版|商業人文線 提供抽獎贈書
別忘記自己想要成為什麼樣的大人 在 李基銘漢聲廣播電台-節目主持人-影音頻道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本集主題:「獻給家有小孩的父母:這些看不見的能力,比成績更重要!」新書介紹
專訪編輯:何喬
內容簡介:
你,決定好怎麼教養孩子了嗎?
當你具體想像孩子長大後的樣子,就能很容易的找到自己所要的育兒目標!
當孩子長大成人後……
能不能完成他的夢想?做他想做的事?
會在什麼樣的公司任職?組成什麼樣的家庭?
你是不是時時刻刻懷著興奮的心情想像孩子的未來呢?
不管孩子未來選擇哪條路,都希望他能為人正直、內心善良、誠實待人,希望陪他度過人生另一半的,是個溫柔體貼、會照顧他的人……。
看不見的能力,比成績更重要!
本書不是教導你養出一百分的小孩,而是教你如何不讓孩子成為無法適應社會的「魯蛇」。為了實現這個目標,本書介紹孩子身上常見的36個壞習慣,以及這些習慣對孩子未來造成的影響,接著再告訴你「讓孩子立即戒除」的訣竅,可說是教導孩子不會成為媽寶男、公主病、阿宅、啃老族的36計。例如:
想上廁所卻忍著不說:遇到問題時,習慣以「壓抑」來解決問題、度過難關,但是出社會後遇到困難,光憑忍耐、壓抑是無法解決問題的。
爸媽請這樣做!上廁所雖然是小事一樁,卻不能因為是小事而忽視。你更應該要鼓勵孩子勇敢的對老師說:「我想上廁所」。
不會稱讚自己:總是認為自己不夠好、不敢認同自己優點,看重別人對自己的評價,遠比自己對自我的判斷及看法重要,最後會導致「沒自信」。
爸媽請這樣做!當有人稱讚孩子時,你就在一旁替孩子向對方說聲謝謝,坦然接受對方的讚美!
經常讓爸媽送東西到學校:因為「反正爸媽會送到學校」,而養成孩子不認為「把東西準備好」跟自己有關的無所謂心態,最後導致孩子養成「怪東怪西,千錯萬錯都是別人的錯」的壞習慣。
爸媽請這樣做!當孩子上學忘了帶東西,父母要忍住不要幫他送去學校,讓孩子藉由忘記帶東西的體驗,學會負責。
喜歡逛超市或便利商店的試吃區:一看到試吃區,就會忍不住跑去試吃、一聽到是新商品、限量品就招架不住,長此以往孩子容易養成無法分辨「想要與需要」的花錢習慣。
爸媽請這樣做!告訴孩子,花錢要有計畫,有時候不拿免費的東西,反而才是賺到!
決定孩子未來的人生高度,是習慣與品格!
你認為壓抑自己的夢想,比聽大人的話、努力用功讀書更正確?你是不是在不知不覺中,讓孩子變成「不是做自己想做的事,而是聽從父母的話,為了別人的理想而努力」的人?別忘了,我們也是這樣走過來的。父母和老師對我們的期望,就像無形的遙控器般,讓我們照著他們「想要」的樣子被教養長大,然後照著他們的期望「工作」,把想做的事與喜歡的事拋諸腦後。
若換做以前,大學畢業也許能謀得一份不錯的工作,甚至是主管職,但是現在無論碩士或博士畢業,都不見得能有這樣的機會,未來可能更不適用,因為社會不需要言聽計從的人。雖然「望子成龍,望女成鳳」是每個父母追逐的目標,但是現在社會講求人際關係及做事的態度與能力,而非成績。
所以,身為父母的你,必須知道好成績不代表人緣好、能力好,高學歷不等於高成就、高收入,當大學生、高學歷「滿街跑」,畢業證書成了一張「繳費證明」後,除了在乎孩子的成績,你更應該教育孩子比讀書和成績更重要的事情:養成良好的習慣,斷絕壞習慣。
俗話說,孩子是父母的鏡子,父母在斷絕孩子壞習慣的同時,也要改正自己的壞習慣。從現在開始,改變教養,不管是幾歲的孩子,都來得及!
作者簡介:田嶋英子
• 親職教育專家
• 1961年出生,畢業於廣島大學教育學院。已婚,育有3子,皆進入一流國立大學就讀(東京大學1人,神戶大學2人),親自實踐並驗證心目中理想的教育方式。
• 大學畢業後,至廣島縣內的高中服務,因懷孕生子離職。之後轉任大型補習班,負責模擬考業務並教授古文、國文科,輔導學生進入國立大學或私立名校。
• 2006年對只有考試的教育產生疑惑,於是辭去補習班的工作,開始從事協助為人母者強化教育子女的能耐。
• 2010年展開全國巡迴演講,與民眾深入討論教育議題,2011年擔任株式會社未來創造力的專任訓練師。
• 現為教育問題、家庭問題的專家,從協助解決孩子翹課、學習不佳、不良行為等煩惱,提供兼顧家庭與職場的建議以及如何子女長大成人後重返職場?如何創造生活的意義感?夫婦之間如何溝通等等,從女性所扮演角色的各種需要出發,給予強大的支援。
• 著有《如何讓孩子說出口、動起來?》
別忘記自己想要成為什麼樣的大人 在 盧廣仲Crowd Lu【魚仔He-R】Official Music Video (花甲男孩 ... 的推薦與評價
那些人就像氧氣, 會在你游到快 忘記自己 的時候,讓你想起當初認真打拼的 ... 想要 你 想要 你陪著我卻只能等候看魚仔在那游來游去游來游去我對你想來想 ... ... <看更多>
別忘記自己想要成為什麼樣的大人 在 [LIVE] tvN 今生也請多指教EP03 - 看板KoreaDrama 的推薦與評價
劇名 今生也請多指教
官網 https://tvn.cjenm.com/ko/seeyouinmy19thlife/
電視台 tvN
播出時間 2023/06/17 起,每週六、日 21:20 (KST)
跟播平台 06/17 起,每週六、日 22:00 NETFLIX 獨家跟播
集數 12 集
—
導演 李娜靜《Mine/我的上流世界》《喜歡的話請響鈴S1》《三流之路》
編劇 崔英林(音譯)、韓雅凜(音譯)
音樂 LMTH
原作 李惠《今生也請多指教》https://reurl.cc/XEl92e
主要演員
申惠善《哲仁王后》《僅此一次的愛情》《死之讚美》
安普賢《柔美的細胞小將1&2》《軍檢察官多伯曼》《以吾之名》
河允景《非常律師禹英禑》《O`PENing - 你在辦公室做什麼?》《一夜情對分手的影響》
安東九《依法相愛吧》《雪降花》《那年,我們的夏天》
—
企劃意圖
我們要怎麼生活,以及要做出什麼樣的選擇才能幸福呢?
這裡,經歷過十八次死亡的女人
和在重要的人的死亡之後,有一個男人關閉了世界的大門。
擁有長達千年的十八次前世的女人
第十九次,一個叫"潘知音"的女人的肉體喚醒了。
"為什麼只有我記得前世呢?"
帶著無法解釋,也無法言喻的苦惱生活著。
但是這一生,有明確的目的。
短暫燃燒後結束的前世開始的-
再次見到"文瑞夏"。
在靜止的時間裡,讓"文瑞夏"重新移動。
直到活著的瞬間,溫暖地握住他的手不鬆開。
這部電視劇講述的是一位前世記憶猶新的女人
是支持冒失愛情的故事,
這是希望給亡者遺留下的人帶來安慰的故事。
還有
真心希望所有人都能通過各自的選擇和方式變得幸福。
"今生也請多指教!"
劇情簡介
擁有前世記憶,活了第 19 次人生的潘知音在遇到文瑞夏後展開羅曼史。
—
角色介紹
人物關係圖
主要人物
潘知音 / 申惠善 飾(幼年:朴昭怡)
MI 飯店策略企劃組組長(前 MI 莫比提 資深研究員)
"瑞夏啊,這一生是為了遇見你而重生的。"
活了千年的內功一點一點積累起來。
帥氣的氣勢,溫暖卻很酷的品行,神"潘"的程度縮略成"知"音"的名字就是潘知音。
這生不容易。窮困潦倒的家庭,孩子晚上逃走的媽媽,酒精中毒的爸爸,
像流氓一樣的哥哥... 不知來歷的不安和無緣無故的悲傷像影子一樣跟著我...
感覺一直在等什麼。但是 9 歲的夏天的午後,前世所有的記憶都回來了。
(第 18 次人生:尹珠媛,第 17 次人生:金中浩...)
記憶回到最初的想法是,
"瑞夏,活下來了嗎?"
即使與前世的緣分交織在一起。幻滅也像雪堆一樣沉淪,所以想忍一忍。
但總是"瑞夏",那個孩子被踩了。
"我,想起起了你..
你,還記得我嗎?"
不管是什麼,只要被迷住,就會不分水火的直行,
這種魯莽的性格在近千年的時間裡一直維持著。
腿一次都不能舒展,一直折磨著自己,但今生多虧了魯莽的性格,才能再次見到瑞夏。
為了再次見到瑞夏,人生必須重置。調動了前世的能力值,像飛車一樣奔馳,
以明星女王萬能少女開始,向著瑞夏所在的 MI 莫比提公司前進。
從大學早期入學到畢業,到最年輕的資深研究員。
潘知音,現在去見文瑞夏。
從現在開始沒有剎車,直行!
文瑞夏 / 安普賢 飾(幼年:鄭賢俊)
MI 飯店策略企劃組專務
"潘知音,為什麼突然出現?"
眼神中帶著很多想法的淒涼的眼神。有時候心裡還是少年,還停留在傷痛之中。
無數人想留他在身邊,但被他無情地擊退了。
因為害怕"最終還是會離開吧,會消失吧,會死吧。"
父親總是很忙碌,母親給了我很深的愛,但是因為病重沒有時間陪在自己身邊。
唯一一個把瑞夏看成是"可愛的孩子"的人就是"珠媛姐姐"。
有些祕密的珠媛的話抓住了暴風中像蠟燭一樣的瑞夏的感情。
媽媽去世後,珠媛是全部的世界,深信不疑,非常喜歡,心裡只有珠媛。
但是,因為意想不到的事故分手後,瑞夏的世界就關閉了。
因為耳朵受傷,世界變得漆黑一片,乾涸了。
父親無法忍受這樣的瑞夏,他被流放到海外。
像小島一樣漂泊不定,後來回到了充滿與媽媽回憶的飯店。
雖然要懷著從小就經歷深愛的人的缺席和失聰的痛苦生活,但內心卻很沈著和強大。
可是... 怎麼有個奇怪的女人出現在眼前。
有一種奇怪的既視感。
怪不得一點都不陌生.. 彷彿在生命的某個地方相遇的感情...
那一瞬間姐姐說的話... 忽然就想起來了。
"你知道嗎? 死了就會重生?"
"你相信前世嗎? 我相信,因為我還記得。"
尹貂媛 / 河允景 飾(幼年:奇昭侑)
知音前世(珠媛)的妹妹,景觀設計師
明朗可愛,任誰看都是可愛的。貂媛在知音是珠媛(第 18 次)時,
是一個又小又漂亮的鵝卵石般的妹妹。
他天生善良,把自己的慾望分成兩半,分給別人吃過的孩子。
與小小年紀就獨一無二的姐姐珠媛分手後,努力裝作開朗的樣子,
後來相遇的是花、樹和植物的世界。
"一切都盛開了,凋謝了,
看似死去的樹枝上長出了嫩芽.."
看著剛出生的新芽,明白了活著就是帶著意志生活的事情。
世界的離別和死亡-不是要克服,而是要智慧的經歷。
如果有一天瑞夏哥哥能回到韓國再見面的話,應該展現更好的面貌。
但是,以為不會回來的瑞夏和道允一起來到韓國了。貂媛的心臟再次怦怦跳。
可是又回來的瑞夏,卻只顧躲避貂媛。無法理解以各種藉口逃避的瑞夏,
對到現在還沒有擺脫"過去的那天"的瑞夏感到很鬱悶。但是在看到瑞夏的眼淚之前,
貂媛沒有想到忘記傷痛的速度每個人都不一樣,這是理所當然的。
另一方面-遇到一個叫"潘知音"的女人。
在比自己小的女人身上...
總是重疊著姐姐的樣子。
潘知音這個女人,到底真實身份是什麼...?
河道允 / 安東九 飾
瑞夏的祕書兼摯友
代替母親的晚年生弟弟,一次也沒有討厭過他,是個內心很深的孩子,
父親不用擔心操心的事情,學習、運動等從一開始就做得很好的孩子。
但在父親突然去世後,他跌入了一個可怕的世界。9 歲的道允顧不上自己的傷痛,
獨自填補了空位。因為要為相差 7 歲的弟弟扮演父親、母親和哥哥的角色。
不想被世界打敗,總是握緊拳頭生活下去,
成為了不論高興、悲傷、生氣、都不輕易吐露任何感情的孩子。
有錢的人很討人厭,在鋒利的學生時期遇到了和自己一樣刻薄的瑞夏。
在不安複雜的那個時候,從"聾子財閥二世"文瑞夏身上,不知為何產生了同質感受。
從不想滲入人群而刻薄的樣子開始,到深陷傷口中的瞳孔。
只有經歷過的人才知道的那些感情... 雖然人生背景不同,但兩人還是有些相似。
即使什麼都不說,彼此也能理解,這種微妙的關係。
這時,瑞夏的父親"文會長"意外地接到了提案。"請和瑞夏一起去留學。
但是,報告瑞夏的一舉一動",就這樣和瑞夏一起去了德國,之後與瑞夏成了莫逆之交。
瑞夏的好友,忠實的祕書關係,十幾年了,現在只有幾句話,
他成了唯一能平息瑞夏不安和敏感的人。
但是,有一堵無法逾越的牆。
每當聽到"在瑞夏底下處理事情的傢伙"這句話時,不爭氣的自卑之心就會沸騰,
每次去向文會長報告瑞夏的一舉一動時都會被微妙的罪惡感所困擾,喘不過氣來。
還不如在某個地方發生事故的時候..
貂媛看起來更有女人味。朝氣蓬勃,隨和,毫無顧忌微笑的女人..
讓人想伸直緊握著的拳頭,把散亂的側髮梳到後面的女人。
但是,我可以喜歡這個女人嗎?
我算什麼。
知音的姻緣們
金愛景 / 車清華 飾
第 17 次姻緣(經營愛景辛奇湯飯館)
"世界上有什麼道理.. 雖然不知道我們倆是不是這樣相遇了.. 總之你從小開始..
養你的時候真的很有意思,很幸福..."
知音的第 17 次人生,"金中浩"時,是可憐哥哥的可憐女兒。
哥哥夫婦去世後在馬戲團流浪撫養的,一直都是令人惋惜的愛敬。
知音兩次轉世期間,愛景已經到了中年。
愛景 36 歲那年,炸麻花滋滋滋的炎熱夏天-髒兮兮的女孩,"知音"跑進了愛景的飯館。"
我是中浩叔叔。借我點錢!"沒頭沒腦的伸手要了錢。
年幼的知音盲目的要求借錢,並說自己是"中浩叔叔"的重生。
愛景覺得這樣的知音很荒唐但又有點喜歡。然後不知為何,漸漸開始相信是中浩叔叔了。
那又怎樣,離開馬戲團獨自默默生活的孤獨人生中,和那個小小的傢伙一起怎麼樣。
就這樣兩人信不信由你,成了至親、侄子、同居者。
在疲憊的日子裡,給蕃薯蘿蔔泡菜、一碗米酒,成為話友...
下雨天,哼著老調兒.. 還以為延續了上輩子沒有完成的緣分呢- 心總是刺痛不已。
趙柔善 / 金有美 飾
知音前世的媽媽(珠媛、貂媛的媽媽)
開朗愉快的女子。在富裕的家庭裡沒有曲折的生活,生下了美麗的女兒。
珠媛一直是個好得過份的女兒。所以,用世上各種美麗的東西來養大... 晴天霹靂。
女兒在晴天霹靂的事故中死亡了。感覺像是給世界罩上了一層幕。
無法忍受那種煩悶、鬱悶和空虛。"那天,不該讓你一個人走的.. 媽媽對不起你。"
以自責和憤怒度過了歲月。
那樣的某一天.. 一位名叫"潘知音"的姑娘出現在眼前。
從牆那邊,偷偷看過去的小姐.. 感覺很奇妙... 突然想起了珠媛死前說過的話。
"媽媽.. 因為我要重生來看媽媽..
不要悲傷..
只要過得好就好。"
珠媛明明那麼說過。
雖然不可能.. 但或許,珠媛是你嗎…?
知音的前世們
尹珠媛 / 金詩雅 飾
第 18 次人生/WW娛樂的長女/1986 年生,韓國
"你相信前世嗎? 我相信。我今生不是第一次。"
知音的前世,第 18 次人生。柔善的女兒,也是貂媛的姐姐。
經歷多次轉世後,把好父母和在家裡出生視為罕見的幸運,最終遇到了 9 歲的瑞夏。
與刻薄的第一印象不同,年幼的瑞夏越了解越覺得特別。人生第 18 次經歷各種感情,
以為不會再有喜歡別人的事情了,但瑞夏卻例外。
和瑞夏在一起時感覺真的到了 12 歲。溫暖而平凡,所以是珍貴的日子。
瑞夏的姻緣們
李尚雅 / 李寶英 飾
瑞夏的媽媽,前 MI 飯店代表
端莊文雅的女子,再加上還兼備了財力,所以無論走到哪裡都是一個吸引視線的人。
但是從與文會長結婚的那一刻起,人生就開始衰退了。
花瓣般可愛而討人喜歡的生活,一瞬間就虛無縹緲地枯萎了,
為了瑞夏努力找回活力,卻得了難以痊癒的病。
為了獨自留下的瑞夏,將瑞夏拜託好友柔善的女兒"珠媛"。
文政勳 / 崔鎮鎬 飾
瑞夏的爸爸,MI 集團會長
為了保住集團總裁的位置,他對每件事都很冷靜,認為不能被感情所左右。
但是直到見到妻子尚雅後才知道他天生就是冷酷的氣質。
雖然不是不愛,但最終還是讓尚雅陷入了不幸之中。
失去尚雅後才知道。她填補了無法填補的感情上的飢餓。
雖然不能表露遲來的後悔,但內心焦急無法忍受。
可是,接連發生了事故。那時明白了。
不能像尚雅一樣失去瑞夏-所以更加強烈地催促他,想要完美地培養他。
你這一輩子都是這麼度過的,根本就不知道別的辦法。都不知道那是錯誤的方法。
李相赫 / 李海英 飾
瑞夏的舅舅,MI 集團理事
厚顏無恥和溫馨的印象。聰明細膩,能幹,但沒有野心。
因此 MI 集團的文會長相信相赫,一直留在身邊。
因為非常疼愛妹妹尚雅,所以對尚雅的兒子瑞夏也傾注了感情。
對瑞夏來說,他是唯一可以信任的大人,也是很好的舅舅。
MI 集團
張連玉 / 裴海善 飾
MI 飯店代表
充滿理智的外表下的野心。
上大學時,尚雅(瑞夏母親)還是高中生,她開始擔任家庭教師,
從此開啓了財閥世界華麗的世界之眼,開始想重置人生。
無論拿什麼都是尚雅下面,不管怎麼裝飾,視線都只集中在尚雅上。
生病的尚雅最終去世的那天,其實... 就這樣尚雅擔任過代表飯店的代表一職也站穩了腳
跟。
不知這種野心,本來就盤踞在內心深處,還是因為站在尚雅身邊,才有了見財起意。
但是,現在這些都不重要了。重要的是現在沒有必要隱藏這種慾望。
其他完整人物參閱 #1aXtwBeY
—
海報
預告海報(第 19 次人生,再次走向你)
團體海報(我們現在,開始了世上最像奇蹟般的人生回合)
主海報(我想起了你,你還記得我嗎?)
特別作畫海報
和你的記憶海報(我想起了你,你還記得我嗎?)
特別作畫海報
—
預告
[1st teaser] "第 19 次人生再次走向你" 申惠善 X 安普賢 冒失的轉世羅曼史
https://youtu.be/GCtxKmiP8Zg
[2nd teaser] 申惠善→安普賢直言不諱的告白! "願意和我交往嗎?"
https://youtu.be/roF7kS7VPhU
[3rd teaser] 第 19 次人生的申惠善,和安普賢撲通撲通的面試!
https://youtu.be/TeNhl9cPxTE
[4rd teaser] 安普賢難忘的初戀=申惠善第 18 次人生?
https://youtu.be/R-0O4ZYI0lg
[綜合預告] 申惠善,人生中最特別的安普賢,無剎車前進 START
https://youtu.be/pUV7nUBImiU
[Netflix 中字精選片段] 有一秒鍾協好可愛>//<
https://youtu.be/nmxg4EqsIuk
花絮 & 採訪
[首次公開] 申惠善x安普賢x河允景x安東九 還有李娜靜導演!
看"今生請"之前一定要看的
https://youtu.be/CTu_mkVcmYU
[花絮] 四個人類青春聚集=顴骨昇天顆顆 #今生請 海報&預告 拍攝花絮請多指教
https://youtu.be/RtFxJwL9JPE
[製作發表會 FULL] 6/17 [六] 晚 9:20 在 tvN 見吧♡
https://youtu.be/crvJBdDzcFU
[EP01-EP02 花絮] 熱情X默契爆發 已經開始心動的羅曼史♡關係性美食店登場!
(feat.李寶英 特別出演)
https://youtu.be/kVBC0sS5AyI
[NETFLIX] 雖然很生疏但會齊心協力說明的
https://youtu.be/uwAYMSQ-sBs
劇照 & 花絮照
—
OST
Part.1(2023/06/18)
鮮于貞娥 - 無聲
https://youtu.be/UHerRo0HlF4
收視率
日期 集數 副標題 AGB全國
230617 EP01 喜悲哀歡 4.272%
230618 EP02 無限追求 5.488%
230624 EP03 愛別離苦 4.947%
—
直播網址 (感謝 yihsuan1122 大提供連結)
92flvtv: https://www.92flvtv.com/korea-tv/sbs5.php
LUVKPOP: https://tv.luvkpop.com/channel/SBS/
hgtv25: https://www.hgtv25.com/ (點選視窗下方黃色框後,再選擇 tvN)
—
本集預告
[EP03 預告] 申惠善X安普賢 對視 "為什麼一看到這個女人就會想起姐姐呢"
https://youtu.be/_z6T8OFkT7A
[EP03 先公開]
https://www.instagram.com/reel/Ct2b3RPPzQd/
—
請勿擅自轉載或擷取以上內容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39.10.72.146 (臺灣)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KoreaDrama/M.1687600590.A.461.html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