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時也有3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131萬的網紅YOYOTV,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跟柳丁哥哥探索大自然!看更多【好好玩自然】►►https://www.youtube.com/playlist?list=PLo_HY74ov2N1M5nuSRzV5AX6HOdrb6fxN 主持:柳丁哥哥、崇瑋老師 這次來到的是位於台東縣的達仁鄉。台東達仁鄉是南迴公路最高點,是單車的愛好者必定會...
刺蛾 在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刺蛾毛毛蟲長得非常不像毛毛蟲,自成一類得很有特色,非常小巧精緻(`・ω・´)部分刺蛾毛毛蟲的刺摸下去非常火熱帶感有夠痛,刺蛾科之名也是這麼來的。
蠻有趣的是刺蛾的英文之一是"Cup Moth",為什麼是杯子蛾呢?因為刺蛾繭是個蛋形,羽化打開繭後就呈現杯狀了。
和刺蛾不熟時,還以為樹幹上這是什麼蜥蜴壁虎下的蛋咧 (゚∀。)
刺蛾 在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第一次看見大黑星龜金花蟲時是在等紅燈,有隻小笨蛋直接朝我飛來撞倒在我身上(゚∀。)
當時想說怎麼會有長這麼炫砲的瓢蟲咧那個半透明翅鞘!(д) ゚゚ 結果人家是植食性龜金花蟲,硬要和瓢蟲有啥關係的話就是牠們都是甲蟲,打從科就完全不同了啊XD
後來發現有些龜金花蟲幼蟲看起來很像刺蛾毛毛蟲,瞬間好感度爆棚・*・:≡( ε:)
刺蛾 在 YOYOTV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跟柳丁哥哥探索大自然!看更多【好好玩自然】►►https://www.youtube.com/playlist?list=PLo_HY74ov2N1M5nuSRzV5AX6HOdrb6fxN
主持:柳丁哥哥、崇瑋老師
這次來到的是位於台東縣的達仁鄉。台東達仁鄉是南迴公路最高點,是單車的愛好者必定會挑戰的關卡,也是台灣本島東部與西部之間來往要塞。也因為它百分之九十以上的丘陵山坡地,再加上又是熱帶季風林,所以有著非常不同於一般的生態樣貌。
1.梭德氏棘蛛:梭德氏棘蛛是由一位叫梭德的外國人所命名。其腹部兩側尖尖的棘刺,和鮮黃的顏色是牠最明顯的辨識特徵。外形像螃蟹的梭德氏棘蛛,不同於一般人對蜘蛛用嘴吐絲的想像,牠們是靠著腹部後端突起的絲疣來產生絲線。若在顯微鏡下將絲疣放大檢視,可以看見有許多突出的吐絲管。且不同的吐絲管可以吐出不同功能的絲線。
2.大黑豔蟲:大黑豔蟲跟鍬形蟲外型非常相像,但最大的差別在於大黑艷蟲的觸角是像刷子一樣觸角,而鍬形蟲的觸角則是兩段式的L字型。大黑豔蟲通常終其一生都會跟幼蟲一起生活在腐木堆中,只有春夏季節時,因為木頭即將食用完畢,牠們才會出來尋找新的、可利用的木頭。大黑豔蟲遇到危險時會散發一股像燒塑膠的味道以嚇退天敵。
3.三色刺蛾幼蟲:三色刺蛾雖然在野外很容易遇到,但牠們是台灣特有種。三色蛾幼蟲體色有紅、橙、黃、綠、藍、靛、紫七種顏色,十分鮮艷,是做為警示色的代表。身上有枝刺、叢刺和毒毛,觸及皮膚立即發生紅腫,產生像是被電到一樣的疼痛感。因此三色刺蛾的別名又叫做洋辣子、火辣子或刺毛蟲。
4.長尾鞭蠍:長尾鞭蠍是夜行性昆蟲為食,體長約2.5~3 cm(不包括尾鞭),體色為黑色,身體分為頭胸部與腹部兩部,身體第二節的螯鉗,可夾捕獵物。又名醋酸蟲、雷達蠍。跟一般毒蠍不一樣,鞭蠍是沒有毒針的,牠的尾部是鞭狀的,只會分泌醋酸,會抬高尾端往敵人方向噴出刺鼻的醋酸液,或利用尾鞭攻擊敵人。分布於平地、低海拔山區,棲身在地面縫隙、石頭下、有落葉或腐木的土壤中。
5.花狹口蛙:花狹口蛙又名亞洲錦蛙,是台灣地區的外來種。花狹口蛙原產地為泰國、馬來西亞、新加坡等地。之所以擴散到台灣的確切原因,一說可能是因國內有寵物店自外國進口花狹口蛙,所以野外有棄養或脫逃的寵物蛙;但也研究者認為有可能是隨著進口木材而來到台灣。花狹口蛙為夜行性,草地、森林中之潮濕處都能是牠們的棲身之地;常躲藏在自己於地面上所挖掘的洞中,或者躲在石頭下方。
6.白條天牛:白條天牛屬於鞘翅目天牛科。體長約47 ~ 60mm,體色基底為灰黑色,因為體側有一整條的白色的條狀花紋的特徵而得名。白條天牛喜歡生活在中海拔山區森林,只有在夏天長大成蟲十才有可能觀察得到牠們。成蟲具趨光性,在夜晚的燈光下偶而可以看見牠們的身影。
★★寶貝學習推薦★★
YOYO熱門唱跳專區
►►https://www.youtube.com/playlist?list=PLo_HY74ov2N0cB0juF4WI5P00JvTKmKCC
YOYO最新唱跳MV
►►https://www.youtube.com/playlist?list=PLo_HY74ov2N3jfdrM6k3Rrhl7nKwtFiao
YOYO點點名
►►https://www.youtube.com/playlist?list=PLo_HY74ov2N1_y1faazG7_6paODoAHwxZ
碰碰狐MV
►►https://www.youtube.com/playlist?list=PLo_HY74ov2N2L-H5_Qw7QoIoYm8YfKuEn
超級總動員
►►https://www.youtube.com/playlist?list=PLcbvjX60EZ0y3aTkcYpbIe3m3kDCKlsuh
YOYO卡通綜合包
►►https://www.youtube.com/playlist?list=PLo_HY74ov2N3JHRxCf93QGb3svALfuirk
【訂閱YOYOTV】►►https://www.youtube.com/user/yoyotvebc?sub_confirmation=1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JodQVMQ482g/hqdefault.jpg)
刺蛾 在 熱血阿傑黃仕傑Gallant Man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一般人對「毛毛蟲」可是懼怕不已,但是這一年熱血阿傑不斷嘗試與毛毛蟲做最近距離的接觸,就是希望打破大家對於牠們的刻板印象,就算是毒蛾、刺蛾的幼蟲,只要懂得尊重牠們,了解牠的行為,親密接觸不會是問題!這次與知名生態節目主持人阿揚一起來為大地的生物平反,只要我們多一點耐心,多一點關心,台灣的生態就會更好!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w8fbJy94U3A/hqdefault.jpg?sqp=-oaymwEbCKgBEF5IVfKriqkDDggBFQAAiEIYAXABwAEG&rs=AOn4CLAJ8Ua0FOkS8dXUEFcryx4Vv6Bf8g)
刺蛾 在 熱血阿傑黃仕傑Gallant Man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爬山或是踏青常會遇到這種昆蟲,
牠是刺蛾的幼蟲,體色非常豔麗,但這也代表牠惹不得,
仔細看牠身上有許多毛狀物,不要去碰喔,因為牠會注射毒液
萬一被刺到了會呱呱叫!!!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y6PvMayEw6c/hqdefault.jpg)
刺蛾 在 慕光之城-蛾類世界PART 2 的推薦與評價
[ 科名: Limacodidae 刺蛾科] ; [ 屬名: Scopelodes ] ; [ 學名: Scopelodes contractus ] ; [ 中名: 球鬚刺蛾// ] [參考資料: 認識台灣的昆蟲9 蠶蛾科波紋蛾科刺蛾科 ... ... <看更多>
刺蛾 在 [新聞] 新變種魔王Nu或從「愛滋患者體內」進化- 看板Gossiping 的推薦與評價
ETtoday新聞雲
新變種魔王Nu或從「愛滋患者體內」進化出現! 香港已2人感染
記者鄭思楠/綜合報導
非洲內陸國家波劄那(位於辛巴威西南)發現新冠肺炎新型變種病毒「B.1.1.529」(Nu
),據香港橙新聞報導,香港首次發現南非出現的新變種病毒,一共有2人確診。病毒學
家表示,該種變異株有可能「比此前所有新冠變異毒株都要可怕」,或從愛滋病患者體內
進化而來。
香港衛生署衛生防護中心表示,根據香港大學進行的全基因組測序分析結果,進一步確認
以上2名病例個案的基因排序十分相似,並帶有新出現的病毒株譜系B.1.1.529,和於南非
及波劄那發現的排序相似,顯示由南非抵港的病例為源頭病例,涉及一名36歲南非抵港的
印度男子,另一名病例是其酒店房間對面的62歲加拿大返港男子。
據報導,36歲男性病例10月23日離開香港前往南非,曾於10月22日在香港進行檢測,結果
呈陰性。他乘搭航班QR818於11月11日返抵香港,抵港時於機場檢測結果呈陰性,他於指
定檢疫酒店進行檢疫期間的樣本結果呈陽性,並帶有變異病毒株。
此前,南非國家傳染病研究所(NICD)當地時間11月25日發表聲明表示,已在南非檢測到
一種新型新冠病毒變種B.1.1.529。據基因測序,這個新變異毒株出現了32處刺突蛋白突
變,且其中的一些突變有助於病毒逃避免疫。
倫敦帝國理工學院的病毒學家湯姆·皮科克博士博士表示,這一新變異毒株的突變情況「非常
可怕」,有可能「比此前所有新冠變異毒株都要可怕」,包括目前在全球範圍內占主導地
位的Delta毒株,後者的刺突蛋白突變為16處。
此外,倫敦大學學院遺傳學研究所所長弗朗索瓦·巴洛克斯教授表示,B.1.1.529變異毒株
中的大量突變,顯然是在一次「單一爆發」中累積起來的,這表明它可能是在免疫系統較
弱的人,如未經治療的愛滋病毒/愛滋病(HIV)患者慢性感染期間進化而來的。
https://www.ettoday.net/news/20211126/2132378.htm
太可怕惹!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1.200.13.118 (臺灣)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Gossiping/M.1637919795.A.98D.html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