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雄動起來!(文章有點長⋯⋯)
今天到議會施政報告與質詢。
市府團隊在面對各項艱難挑戰下,兼顧防疫,盡速恢復正常生活,緊緊緊推動各項政策,加速產業轉型,讓市政建設持續前行。
⭐️防疫政策方面,市府團隊嚴格執行「疫調、匡列、隔離」,阻斷社區傳播鏈。將長輩當作自己家人,由里幹事到府發送接種通知單,並招募熱血計程車提供接送服務;另外也參照日本宇美町式接種方式,再輔以現場音樂演奏,撫慰人心。感謝醫療團隊,社區及校園集中接種站,醫護津貼撥發2000/天(上下午各1000元);在港埠防堵上,落實前鎮小港旗津及興達港檢疫措施;在移工管理上,要求入境移工完成檢疫14日後,須取得PCR陰性證明,執行宿舍降載並落實分艙分流措施。市府也進行跨局處進行聯合稽查,巡查市場、夜市、商家、餐飲等場所,違反防疫相關規定者,依規定裁處。
⭐️加碼紓困部分,高雄是全國第一個先設置紓困專線,統一諮詢窗口,並將所有紓困資訊整合於紓困專區,供市民查詢使用。在「挺商家與市民」方面,包含停徵娛樂稅、減徵房屋稅、免徵使用牌照稅、補助市民移置防疫旅館居隔每日500元、一次發放住宅租金補貼加碼30%、本市青創貸款及高銀優惠貸款等,共5億5,953萬元。另在「挺攤商」方面包含減免廠商、攤商租金、權利金、規費,共1億1,700萬元。
⭐️加速產業轉型,在亞洲新灣區5G AIoT創新園區,中央5年內將投入百億,市府再加碼提供5G AIoT業者進駐空間租金(006688)專案補助,預計增加產值1,200億元。市府全國首創設5G研發專網,攜手經濟部投入資源於高雄展覽館建置,將於今年10月啟用,成為南台灣第一個「5G虛實互動會議示範場域」。另市府委託台壽興建營運「台壽大樓」,已有仁寶、Cisco、精誠、方陣聯合等多家簽約或進駐意向書,仁寶電腦與Cisco將合作打造「5G XR垂直應用示範場域」;經濟部於高軟園區鴻海大樓設置「亞灣新創園」,已44家新創公司及7家國際加速器進駐,預計今年10月開幕,打造創新創業生態系。
為讓高雄成為高階製造中心,仁武產業園區截至7月15日計有60組廠商正式提出申租,登記率高達461%,將在今年12月同步建廠,開發後預計可創造242億年產值、提供6,300個就業機會。此外,市府也成立「橋頭科學園區專案推動小組」,招商、開發作業「平行並進」,於今年底廠商可選地設廠,園區工程、廠商建廠可提前至111年9月同步進場施作。
⭐️招商引資部分,市府團隊上任以來,高雄招商1,594億元,加上台商三大方案1,928億元。在促參與聯合開發投資部分,目前已有78億民間投資,未來預估將引入513億民間投資到高雄,其中的「特貿三」已於今年3月公告,預計年底完成簽約,帶動超過350億民間投資。
為加速褐地轉型產業園區,積極整治高雄煉油廠,未來高煉廠將向北串接半導體製造聚落,更將結合新材料研發專區、新材料國際學院等產學力量轉型成為半導體產業聚落之一;高煉廠預計整治面積約 169.5公頃,整治期程至 112年12月31日,將採三階段分6區、分期分區整治,未來提供至少15,000個就業機會。
高雄未來將串聯南科、路科、橋科、楠梓、仁武等園區,形成「南部半導體材料S廊帶」,而S廊帶各大科學園區創造的就業機會包括橋頭科學園區1.1萬個就業機會、仁武科學園區6,300個就業機會、亞灣5G AIoT園區1.2萬就業機會、路竹科學園區1.4萬個就業機會,總計至少增加4.3萬個就業機會。
⭐️青年創業部分,青創基金加碼到4億元,針對青創、5G AIoT、商圈、文創及農漁等五大領域提供各項補助、輔導及培訓計畫,擴大協助青年在高雄築夢且圓夢。截至目前已有9,173家青創事業對接融資補助及創業輔導等相關資源,帶動超過72.7億資金效益,並提供青年逾17,000個穩定就業機會。本市15至24歲青年失業率從109年上半年的13.9%,到今年上半年的10.5%,下降3.4%,是六都第二低。
⭐️交通建設方面,環狀輕軌預計於112年底輕軌成圓,其中鐵路園道(C17-C20)預計110年底完工通車、美術館路段(C20-C24)預計111年底完工通車、大順路段 (C24-C32)預計112年底完工通車。全線通車後每日運量可達8.7萬人次,122年每日運量可達12萬人次。另岡山路竹延伸線1階目前施工進度66.5%,2A階段今年底動工,預計116年完工通車。黃線已通過交通部、環保署綜規與環評,力拚111年底動工,117年底完工通車。小港林園線可行性報告國發會審議中,預計111年底動工,118年底完工通車。
⭐️空品改善方面,109年較108年改善10.7%;而空品良率(AQI≦100)109年為82.8%較108年提升5.9%。在減煤方面,積極協調國營事業與工廠減少用煤量,110年擴大減煤量136萬噸(較去年提升2.6倍),包含興達電廠秋冬停2減2,減煤量提高至35%以上、秋冬減煤時間再延長1個月(今年9/15-9/30提早半個月啟動、111年4/1-4/15延長半個月)、要求燃煤機組提早到114年全部除役。大林電廠部分,則要求秋冬機組停機3個月、減煤50萬噸。其他國營事業的中鋼汽電共生鍋爐於8月24日全部停止燃煤,減煤30.8萬噸。中聯2座熱風爐111年改用天然氣,減煤1.2萬噸。汽電共生業者秋冬減煤,減煤16萬噸。
⭐️為鼓勵市民養成運動習慣,規劃13處運動中心,涵蓋人口超過200萬人,除已開放營運的鳳山運動園區,今年底將會開放苓雅運動中心及左營運動中心;前鎮、鹽埕、大寮、美濃運動中心將於111年完工;楠仔坑、三民、小港則陸續於113年完工。
⭐️社會住宅,不只要讓年輕人敢生能養,更要住得沒負擔,111年編列3處社宅,預算9.05億。中央與地方合作興建至少8,800戶,設計興建中約3,600戶。市府興建則有3處,岡山社宅今年底動土,大寮社宅及前鎮亞灣智慧公宅111年上半年動土。全方位滿足企業員工、就業青年及經濟或社會弱勢者的居住需求。
⭐️鐵路地下化綠園道部分,已在今年8月底開放全線使用,搖身變為市民生活休閒新地景,綠化面積約7個中央公園、增加自行車道長度約12公里,市府更啟動「綠園道建物外牆微整形-彩繪活動」,攜手14位在地藝術家及園道沿線136棟建物屋主們,共同參與綠園道沿線建築彩繪活動,從愛河西岸到鳳山車站,共27個主題畫作,預計今年10月底全部完成。
⭐️也重新整建壽山新動物園,以「動物的自由之地」、「親子的同樂天堂」及「空中漫步長廊」三大主軸發展,預計111年9月完成,打造一個更友善動物、更適合親子共遊的動物園。
⭐️農漁政策,市府加碼補助20%保費,協助農友投保8項農作物保險,110年較108年投保案件成長30%,有效減少農民風險損失。養殖漁業保險自110年起,漁民僅負擔25%,投保件數較去年增加63%。另為體恤農民,本市109年10月實施農業用水免規費,免收登記費、履勘費、水權狀照費約2,700元,至目前申請302件。
⭐️原鄉建設,111年增加1250萬元的部落建設經費;三原區重大建設經費1億8863萬2千,包括茂林區溫泉示範區今年11月完工;桃源區山籟愛玉館興建預計今年11月完工;那瑪夏區祭儀場重建趕工中,預計111年2月完工;都會區建設屏山運動場發包中,111年10月完工。
面對後疫情時代,市府團隊將在兼顧防疫下,盡速恢復市民生活及百工百業,2021國慶焰火回歸高雄舉辦,活動期間透過分艙、分流、人員降載,將原本可容納約69萬人場地,降載至2萬人,提供民眾安全無虞的觀賞空間。
明(10/1)即將開放線上預約登記參加抽籤,提醒大家先加入高雄市政府Line官方帳號喔!
同時配合振興復甦經濟,市府也加碼推出「高雄開就賺」活動,希望透過精準振興、落地消費、數位紙本雙重對接、夜市商圈再加碼,為受疫情影響嚴重之產業搶得商機、注入經濟活水。
◎歡迎分享簡報圖卡!期待一起讓高雄好生活、高雄動起來:https://reurl.cc/AROb4K
同時也有2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19萬的網紅3Q陳柏惟,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一手罵台電一手敲台電 本日就台電補助款的問題,於經濟委員會進行質詢。 因應能源轉型,我們未來的能源規劃也會有所變動,台電未來總體目標最大的戰略之一就是減媒,這個策略需要中央地方都一起配合,也希望台電能持續積極和地方政府溝通,一起達成目標。 本日質詢我特別想討論有關台電敦親睦鄰工作的問題。 台電長期有...
前 鎮 運動中心 預約 在 楊文科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7/13起微解封 竹縣部分措施鬆綁】
中央已宣布全國第三級警戒延至7月26日,但7月13日起將微解封部分措施,以下為目前本縣的相關鬆綁措施規劃,也提醒所有鄉親,目前仍為三級警戒期間,請大家千萬不要鬆懈,口罩確實戴好、保持社交距離、勤洗手消毒,所有個人防疫措施都必須持續進行,守護自己和他人的健康。
🍴餐飲:
📍餐飲業者維持禁止內用、僅供外帶;傳統市場和夜市執行人流管制措施,並禁止內用、試吃、邊走邊吃,攤位前限制排隊人數、保持社交距離,可外帶。
📍百貨商場、美食街和超市等餐飲場所禁止內用、僅供外帶。
💪運動:
📍校園操場(除竹東鎮外)授權各校依實際狀況決定開放社區民眾運動時間、動線及注意事項。
📍新竹縣第二運動場重新開放,管制人數上限為200人,維持實聯制、出入口管制,須全程戴口罩;田徑場暫時不開放。
📍竹北國民運動中心重新開放,入場人數上限依各分區,分別為健身房39人、羽球館40人、桌球室24人、綜合球場40人,韻律教室30人;並維持實聯制、出入口管制、人流管控降載,民眾須保持社交距離、全程配戴口罩。
🏞遊憩:
📍縣內公有公園開放,遊憩設施不開放。
📍旅館民宿及遊樂區業附設的餐廳維持不開放內用,僅供外帶,溫泉業大眾池維持暫停營業。
📍轄內六福村、小叮噹科學樂園開放初期將其最高容量降載至10%。
📍尖石及五峰原鄉所轄風景區至7/26前暫停開放。
🏛場館:
📍新竹縣文化局公共圖書館館內不開放,但提供線上預約,單一窗口取書得來速服務。
📍縣史館、美術館、蕭如松藝術園區等縣轄藝文場館一律採預約參觀的方式;演藝廳等表演場所在中央防疫指引下,提供表演團隊閉門排練、攝(錄)影及直播。
📍新瓦屋客家文化保存區持續暫停所有場地租借至7/26。
#防疫不能停
#領頭楊
前 鎮 運動中心 預約 在 楊文科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不斷更新! 新竹縣政府防疫措施作為】
截至2021年7月7日上午10時
【#重點防疫措施作為】
📍1.禁室內5人、室外10人聚會
📍2.外出全程戴口罩 未戴最高可罰1.5萬元
📍3.全縣環境消毒
📍4.20+8營業場所停業 違者開罰
📍5.隔離病床、採檢站、快篩部隊量能整備
📍6.啟動線上學習 補足弱勢學童數位設備
📍7.散播不實疫情資訊 最高開罰300萬
📍8.新竹縣紓困專區:https://pse.is/3hxgk7
【#產發處、#警察局、#衛生局】
📌20大休閒娛樂場所停業:1.歌廳、2.舞廳、3.夜總會、4.俱樂部、5.酒家、6.酒吧、7.酒店(廊)、8.錄影節目帶播映場所(MTV)、9.視聽歌唱場所(KTV)、10.理容院(觀光理髮、視聽理容)、11.指壓按摩場所、12.健身休閒中心(含提供指壓、三溫暖等設施之美容瘦身場所)、13.保齡球館、14.撞球場、15.健身中心(含國民運動中心)、16.室内螢幕式高爾夫練習場、17.遊藝場所、18.電子遊戲場、19.資訊休閒場所、20.休閒麻將館。
📌新竹縣加列釣蝦場、陪侍小吃部、護膚店、夜市、溫泉業(大眾池)、選物販賣機(夾娃娃機)、休閒活動場館(如橋牌社、棋藝社及桌遊店)、室內游泳池及其他類似高風險場所等8種場所為停止營業場所。
📌即日起28項暫停營業場所展開不定時稽查,配合政策延至7月12日,本處會持續聯合稽查。
📌已設置3處新冠肺炎自費快篩站,地點分別位於竹北市、竹東鎮、湖口鄉,請有需求的民眾務必先撥打服務院所聯絡電話諮詢及預約,勿逕行前往。
📌外出未配戴口罩裁罰流程為:1.現場人員錄影蒐證並通知警方到場、2.警方到場蒐證開立紀錄表、3.警方移送紀錄表至本縣衛生局逕行開罰。
📌餐飲服務自110年5月25日起禁止提供現場飲食,可實名(聯)制外送或外帶。
📌防疫週轉金-圓夢紓困貸款申請及展延貸款期限。
📌地方型SBIR針對受疫情影響之中小企業從優評分、提高補助。
📌協助縣內新竹良品商家上架電商網路平台、行動支付把握宅經濟商機。
📌受疫情影響縣府商圈提供紓困輔導諮詢服務。
📌促參案件租金、權利金緩繳、減租方案及興建、營運期間展延。
📌加強宣導縣內賣場及超市人流管制,持續對於公有零售市場及週邊攤集區管制範圍內人流總量管制(身份證尾數單雙數採買),非屬公所市場管制範圍外之流動攤販,依中央疫情指揮中心指示警察單位依道路交通管理處罰條例加強取締。
📌公園兒童遊戲及體建設施暫停使用(公園不封閉、遊具不使用),請公園管理單位加強警示巡查。
📌疫情期間企業持續營運部分,請依照中央頒訂『企業因應嚴重特殊傳染性肺炎(COVID-19)疫情持續營運指引』辦理,啟動企業持續營運因應措施如異地或遠距辦公、彈性時間上班、分組分流等措施辦理。
📌新冠肺炎免費社區篩檢站已設置在「台大生醫竹北院區急診前」、「新竹縣政府廣場前」、「湖口鳳山工業區」及「竹東河濱公園田中伯公廟旁」共計4個篩檢站,提供具高風險地區接觸/活動史且無症狀的民眾上網預約免費採檢。
📌已設置3個大型疫苗社區接種站,包含竹北的縣立體育館、湖口王爺壟和竹東戲曲公園;另有13鄉鎮市衛生所、16家合約醫院診所提供服務;已累計12次社區接種站,以及5處外展服務據點(機關、軍營)的服務,並請依照中央疫情指揮中心宣布疫苗接種順序及時間預約接種。
【#民政處】
📌各宮廟至7月12日前暫不開放參拜。
📌宗教活動(法會、繞境、教會室內聚會、信徒大會、祭祀公業派下員會議…員)暫停辦理到7月12日。
📌公祭暫停到7月12日;家祭落實實聯制,加強消毒、量測體溫及梅花座。
📌里民集會所、活動中心停止外借。
📌端午節龍舟賽停辦。
📌7月12日前停辦梯次役男入營、抽籤等相關作業
【#人事處、#行政處】
📌新竹縣公務員自5月17日調整上下班時間,彈性辦公時間得為上午7:30分~10時,下午4:30分~7時,每人每日工作時數不得少於8小時。
📌自5月18日起,至縣府洽公民眾僅需在大廳「民眾洽公區」遞件,由府內各單位專人收取民眾申辦文件。
【#勞工處】
📌各工會、工商大樓、志工團體及勞工教育訓練等單位,所有集會活動及宣導活動停辦。
📌受縣府委託、調解勞資爭議案的「社團法人新竹縣勞資關係協會」、「社團法人新竹縣勞資和諧促進會」及「社團法人新竹縣專業技能教育協會」三個中介團體,即日起停止辦理訓練活動。
📌引進外籍移工者,居家檢疫場所需提供單獨房間(限一人一室)及獨立衛浴、空調設備,定期量測體溫及消毒,有專人負責門禁管理及安全維護。
📌督促各餐飲業者與外送平台,實施「無接觸送餐方式」。
📌家有12歲以下學生或身心障礙子女,照顧者可請「防疫照顧假」。
📌請雇主強化移工的生活照顧管理,協助購買食物及日常生活用品,減少外出機會。
【#社會處】
📌托嬰中心及居家托育人員停止收托但不停班。
📌托育資源中心暫停開放。
📌兒少、身心障礙、老福機構全面暫停訪視。
📌關懷據點、巷弄長照站、長青學苑全面暫停運作。
📌社區式長照機構暫停服務至7月12日,以居家服務及餐飲服務替代。
📌獨居老人關懷持續不打烊,加強電話關心,居家服務及中低老餐飲服務不中斷。
📌身心障礙社區式服務包含機構式日間照顧服務、社區式日間照顧服務、家庭托顧及身心障礙者社區日間作業設施服務等暫停服務,服務使用者可以居家服務或餐飲服務替代。
📌縣內遊民露宿地點加強關懷,並提供防疫物資、增加訪視人力、提高關懷頻率等。
📌社運、身心障礙、婦女及新住民團體等辦理各項補助活動暫停辦理。
📌人民團體、社區發展協會及合作社等,理監事會議及會員(社員)大會,全面暫停辦理。
【#教育處】
📌全國各級學校及公私立幼兒園,即日起至7月12日停止到校上課。
📌兒童課照中心及補習班,即日起至7月12日請學生停止前往,在家學習。
📌大專校院及高中以下學校改採線上教學,線上教學為正式課程,暑假期間不另行補課為原則
📌終身學習機構(社區大學)、樂齡學習中心、成教班、新住民學習中心、國中小附設補習學校停課至7月12日,社區共讀站停止開放至7月12日。
教育部公告連結:
https://www.facebook.com/www.edu.tw/posts/1890355051139107
📌新竹縣立游泳館、竹北國民運動中心、新竹縣體育館、新竹縣體育場、第二運動場、三民網球場、竹北溜冰場、世興及竹東棒壘球場等暫停開放至7月12日。
📌室內外高爾夫球場配合延長關閉至7月12日(屆時倘第三級警戒尚未解除,仍應配合疫情指揮中心公布之訊息辦理)
📌教育財團法人5月底前報送財務資料可展延至以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公告之疫情警戒標準調回至第一級後1個月內。
📌本縣「109學年度國小五年級學生學力檢測」本學期暫緩辦理。
📌學校校園室內外場地停止開放
📌高級中等以下學校及幼兒園畢業典禮停辦或採線上直播
📌建置新竹縣遠距教學資源平台,提供教師進行線上教學。
📌停課期間幼兒園退費原則:自6月1日起暫停收取代收代辦費,俟復課後按就讀日數比例收費,幼兒園承辦窗口5812陳小姐。
📌停課期間補習班退費原則:依比例退還費用,或經學生(家長)同意後以補課、遠距教學等其他適當方式。補習班承辦窗口2896鄭先生
📌停課期間兒童照顧服務中心退費原則: 依比例退還剩餘服務天數之款項。
【#交通旅遊處】
📌尖石鄉、五峰鄉露營區業者,即日起至7月12日暫時停止營業。
📌竹夏星夜季活動延後。
📌六福村、小叮噹等遊樂區停業至7月12日。
📌轄內高爾夫球業者,即日起配合關閉至7月12日。
📌新竹縣市區公車所有路線即日起,全面實施掃QR Code簡訊實聯制
📌起居家隔離、檢疫及確診隔離者可延長停車繳費期限
📌縣內觀光公車1、2、5、6號路線即日起至7月12日停駛
📌台灣好行獅山線即日起至7月12日停駛
📌高鐵站及合興車站兩處旅遊服務中心, 即日起至7月12日停止服務
📌新冠疫情持續加溫 新竹縣防疫計程車服務不間斷
📌新竹縣6月份道安會報改採線上視訊會議辦理
【#文化局】
📌圖書館、美術館、縣史館閉館至7月12日。
📌新瓦屋暫停所有場地租借至7月12日。
📌蕭如松藝術園區關閉至7月12日,改採粉絲專頁線上直播展覽及創意課程。
📌演藝廳停止外借,所有表演節目停演至7月12日。
📌2021新竹縣客家桐花祭-桐花光雕秀原採網路直播方式,調整為錄製影片擇期於網路上播出。
📌原訂七月份舉辦新瓦屋板凳電影院延期辦理。
📌美術館6/23-7/11展覽展延至111年。
📌社區影像培力計畫培力6月課程改7月辦理線上課程。
【#農業處及家畜疾病防治所】
📌水保服務團暫停服務(含縣府及公所)。
📌各休閒農業區及休閒農場暫停營業。
📌協請各農會推動「蔬菜箱」、「防疫組合箱」、「安心備糧組」等產品來行銷在地農產
📌新竹縣特定寵物業評鑑取消。
📌犬貓三合一絕育、狂犬病預防注射巡迴服務暫停。
📌收容所取消入內,認領養採預約制。
📌家畜禽及養殖水產檢體送檢採預約制。
#防疫不能停
#楊文科
前 鎮 運動中心 預約 在 3Q陳柏惟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一手罵台電一手敲台電
本日就台電補助款的問題,於經濟委員會進行質詢。 因應能源轉型,我們未來的能源規劃也會有所變動,台電未來總體目標最大的戰略之一就是減媒,這個策略需要中央地方都一起配合,也希望台電能持續積極和地方政府溝通,一起達成目標。
本日質詢我特別想討論有關台電敦親睦鄰工作的問題。
台電長期有編列一些敦親睦鄰的費用,用來照顧電廠周遭較受影響的居民,或弱勢低收入戶。但過去的經驗,很多敦親睦鄰的公關,沒有發揮效果,所以過去也有新聞報導過很多衝突,和「一手罵台電、一手敲台電」,這種吃台電、睡台電、但又罵台電的現象。
在 2021 年台灣電力股份有限公司的預算書中,其中一項業務計畫為「落實睦鄰工作」,共編列了 33 億 7,758 萬 9 千元。這筆錢理論上就是會花在民眾身上的錢。
問題在於投放未讓民眾有感
我今日問台電董事長,自評對於台電的敦睦工作可以打幾分,董事長認為有80分。但我去問地方的鄉親,例如我們中火所在的龍井,是否知道台電一年花了33億給民眾,大家都回我說「哪有可能」!顯見民眾是不知道、或者無感的。也難怪過去會有「一手罵台電、一手敲台電」,這種吃台電、睡台電、但又罵台電的狀況。如果說台電的公關分有80分,那剩下的20分我覺得有很大的強化空間。
新機組補助金增加環境更好 但民眾不知道
我們現在有「促協金」,未來新法上路後還有一個「電協金」,單就龍井地區,我們過去一年有 1 億 4 千萬的預算,這筆錢由龍井區公所分配提供民眾申請。我們在跟民眾宣導要換新機組時,有沒有充分跟他們溝通,告訴大家裝新機組的好處,不僅是環境面的影響,未來分配給在地居民的補助金也會增加,環境變好、補助金也增加,這個民眾都不太清楚原來是這樣。
根據《台灣電力股份有限公司促進電力發展營運協助金執行要點》(促協金)的第一點:「本公司為促進電力發展及設施營運之順利進行,增進發電、輸電及變電設施周邊地區居民福祉,及提升本公司企業形象之需」。很顯然,從幾次的衝突當中,並沒有提升台電的公司企業形象。我要強調的是,並不是說提供這些睦鄰費用,地方民眾就不能有意見,而多次下來的問題是這個過程一直無法促成有效溝通,連說明會都無法開,就無法針對有爭議的內容進行實質討論,我相信這並非是在地大多數居民所樂見的現象。
落實改善民眾生活 補助有感建設
針對台電的補助金,我這邊提出兩個具體要求。
第一點,我希望能落實公關的部分,不要讓補助金像流水一樣發出去,補了就過,領錢的人領成習慣,都忘記為什麼可以領到這筆費用。既然有補助,就應該到現場,拿麥克風跟大家說明一下,台電未來要推動的計畫。
另外,過去中鋼剛到高雄時,很多民眾對於中鋼是否帶來汙染影響生活品質很憂心。當時中鋼做了三件事:開福利社、開電影院、開體育館。很多民眾因此進出利用設備,也發現並沒有因為進出那個區域,就對生活、健康有很大影響,此外也提供員工福利,無形中也緩解民眾憂慮。
我覺得可以參考中鋼的例子,去做一些民眾有感的建設,例如可以朝向「促進國民健康」的目的來推動,台中電廠所在地龍井,依據前瞻相關規範,龍井的人口數並沒辦法建設「國民運動中心」或是「全民運動館」,這類的建設,台電就可以考慮填補目前辦法中的不足,幫電廠所在地的民眾進行重要建設以促進國民健康,也可以增進台電的正面形象。根據促協金規定第 15 點,除了由地方政府自行提出外,第 16 點的專案促協金應該也可以由台電主動規劃。
公開透明讓民眾方便了解查詢
此外,台電的預算根據《預算法》是由立法院來審查,但目前最大宗的睦鄰經費主要是直接由直轄市、縣市政府、鄉鎮市公所等來申請,經電協會的審議後來決定,這個部份本席要求每年度的申請及申請結果,應主動提報立法院,而非要監督單位自行去台電的資料庫去「撈資料」,甚至截至昨天這個網站點進連結仍是失效的!我也要求台電應該主動提報申請情形及提供活動辦理情形,以利中央監督!
中火並非只給地方帶來污染,除了滿足用電外,也為地方帶來建設跟回饋,這正是編列睦鄰經費的目的,但這幾年來卻被特定政黨打成十惡不赦,某些特定政黨政治人物,甚至一手打中火一手再跟中火要經費,然後持續操作地方與中火間的對立,只為了謀取政治利益,這樣無論台電編列再多的敦親睦鄰經費,都好像把錢丟到水裡一樣,失去原先的美意!
2020-12-28,經濟委員會,經濟部 王美花部長,台灣電力公司 楊偉甫董事長。
===============================
【烏日服務處】
地址|臺中市烏日區中山路一段525號
電話|(04)2337-7383
服務時間|週一至週五 9:00-18:00
【沙鹿服務處】
地址|台中市沙鹿區中山路537號
電話|(04)2662-0913
服務時間|週一至週五 9:00-18:00
【霧峰服務處】
地址|台中市霧峰區文化巷57號
電話|(04)2330-5663
服務時間|週一至週五 9:00-18:00
【大肚服務處】
地址|台中市大肚區自由路148號
電話|(04)2699-8903
服務時間|週一至週五 9:00-18:00
【龍井服務處】
地址|台中市龍井區中央路三段169號
電話|(04)2639-1163
服務時間|週一至週五 9:00-18:00
【龍井新庄聯絡處】
地址|434-006 台中市龍井區新庄街一段138號
電話|0917-191-058
【免費法律諮詢服務】 (需事前預約)
烏日─每周四 19:00-21:00
沙鹿─每週三 09:30-12:00、每周五 19:00-21:00
大肚─每週二 19:00-21:00
龍井─每週三 19:00-21:00
霧峰─每週五 19:00-21:00
【免費長照 2.0 諮詢服務】 (需事前預約)
烏日─每週三 16:00-18:00
沙鹿─每週二 16:00-18:00
大肚─每週二 19:00-21:00
【3Q聽你說 委員服務時間】 (需事前預約)
大肚─週二 19:00-21:00(每月二、四週委員時間)
龍井─週三 19:00-21:00(每月一、三週委員時間)
烏日─週四 19:00-21:00(每週委員時間)
沙鹿─週五 19:00-21:00(每月一、三週委員時間)
霧峰─週五 19:00-21:00(每月二、四週委員時間)
#3Q陳柏惟 #中二立委 #台灣基進
===============================
◆ 訂閱3Q的Youtube → https://www.youtube.com/c/3QChen
◆ 追蹤3Q的FB → https://www.facebook.com/3Q.PehUi/
◆ 訂閱3Q的Podcast → 3Q陳柏惟
◆ 追蹤3Q的IG → wondachen
◆ 追蹤3Q的噗浪 → wondachen
◆ 追蹤3Q的推特 → @3QTan
===============================
◆ 台灣基進官網 → https://statebuilding.tw/
◆ 訂閱台灣基進官方Youtube → https://pros.is/L8GNN
◆ 追蹤台灣基進官方臉書 → https://www.facebook.com/Statebuilding.tw/
◆ 捐款支持台灣基進 → https://statebuilding.tw/#support

前 鎮 運動中心 預約 在 陳其邁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大家歹勢啦!這篇文有點長,因為講到政策,我就情不自禁停不下來。
今年是高雄改制及更名的一百週年。回顧過去百年的發展,我們由名為「打狗」的漁村,數十年來成為台灣最重要的工業城市,肩負國家經濟發展的使命,如今朝向國際宜居港灣城市轉型。
今天是我就任市長以來,第一次施政報告。我提出四大優先、13個方向,考量到過去歷史、展望高雄未來,在城市轉型的關鍵時期,希望為高雄的下一個一百年,奠定堅實的發展基礎,也為市民創造更好的生活。
.
👉四大優先:
#產業轉型
•橋頭科學園區
• 亞洲新灣區設立5G AIoT創新園區、5G應用示範場域
•轉型高階製造中心(和發+仁武)
•新材料創新研發專區
•高雄表參道計畫(以車站為核心,將後驛、大連、長明、三鳳中街、新堀江、中央公園、南華、六合等商圈進行轉型改造)
•205兵工廠遷建
•打造前鎮國際級觀光漁港
#增加就業
•青年創業資源網、青年創業發展基金、青年就業超前部署(大實習計畫)
•培育專業技術人才
•鳳山中城計畫(結合衛武營國家藝術中心與周遭建軍站藝術群落的文化藝術能量,積極爭取「台灣設計研究院南部分院」、「文策院南部中心」與國家級博物館來高雄設點)
#交通建設
•積極推動捷運岡山路竹延伸線、小港林園線、黃線
•加速輕軌二階
•大眾運輸接駁MeN.Go
•綠色交通運具
•共享運具(YouBike 2.0將繼續擴增租賃站,公車式小黃將提供更彈性的預約服務)
#解決空污
•國營事業帶頭降低污染源
•持續改善空污(PM2.5 AQI橘色提醒110年目標力求降為108年的一半,281站日)
👉除了四大優先外,市府也將以13個方向來努力,帶給市民好生活。
[#真安心]
1.財政紀律 舉債減少 建設增加
2.基礎建設強化
•路平SOP(落實道路施工標準化、道路挖掘管理再精進)
•綠園道(鐵路地下化完工、拆除陸橋後,將原先的鐵路廊帶,打造成為城市中的綠園道)
•透過公民參與設計,打造共融式公園
•污水接管工程
3.強化系統防災能力
•警消設備提升
•科技辦案執法、警民合作、打擊犯罪
•治水防災(針對積淹水熱點,加速提出改善方案等)
[#顧教育]
4.學童上課有冷氣(結合綠能、節電等措施)
5.推動雙語教育
6.校園永續環境
7.提升運動環境
•友善運動環境
•以促參方式、活化閒置空間、引進民間資源,增設10個國民運動中心為目標
• 開放夜間學校戶外運動空間(預計明年6月前可完成62校)
•選手培訓獎勵與生涯發展
[#好生活]
8.在地文化 走入世界
•海洋流行音樂中心
•文化建設繼續推動(大美術館、見城、興濱、眷村文化保存)
•打造南台灣國際觀光城市
•原鄉建設與文化傳承
•友善新住民
•客家文化保存
9.減輕青年負擔—#長照、#幼托 政府都在
•興辦社會住宅(四年內預計興建/興辦至少6,000戶)
•降低托育與托幼負擔(將開辦首創全國夜間托育及臨時托育、公共托嬰中心、社區公共托育家園至110年底將可達34處)
•持續提升公共化幼兒園供應比率(預計110年公共化可達40%)
•長照服務涵蓋率提升(長照服務涵蓋提升至46.59%、1學區1日照預計111年完成達65個)
10.衛生醫療與防疫
11.社會安全網全力建構
•勞工權益維護
• 社區關懷照顧據點(111年底目標達500處)
•照顧弱勢家庭
•強化社會安全網計畫
•維護高齡者健康(肺炎鏈球菌疫苗+居家醫療交通費補助)
•毒品防制
12.建構農漁業高雄隊
•挺豬農加碼方案(發給每場養豬場消毒劑、補助養豬場除臭生物製劑、全面補助豬瘟疫苗)
•輔導農民因應價格波動
•農作物保險(市府編列1千萬預算,針對水稻、芒果、香蕉(植株/收入)、番石榴、荔枝、棗、木瓜、梨等8項農產品,補助農民參加「農作物保險」)
•漁產品輔導
13.發揮治理效能
•智慧城市推動委員會
作為高雄子弟,回饋故鄉,是我一生的理想;只要市府團隊在任的每一天,都將秉持「緊緊緊」的精神,讓高雄成為所有人都能夠實現理想、築夢踏實的海洋首都。
大港起風湧之時,高雄人從來就不怕挑戰,我們將以撼動TAKAO的精神,向前程邁進。謝謝大家。
.
完整簡報👉 https://www.facebook.com/pg/chenchimai/photos/?tab=album&album_id=362693812070177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