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林秘鍵:奪命剪刀腳!BFRIEND KB700 PRO/KB800鍵盤只要1111!
http://www.coolpc.com.tw/phpBB2/viewtopic.php?f=52&t=273530
只有原價屋才買的到喔!
這次這檔活動也相當厲害喔,共特別挑選了3支熱門鍵盤來參與此活動,2支為B.FRIEND所推出的「KB700 PRO鋁合金鍵盤 」,分別有玫瑰粉以及太空銀的配色,鋁合金的上蓋也讓整支鍵盤的質感提升不少,再加上剪刀腳薄膜式的設計,可以讓使用者在敲擊鍵盤時既安靜又清脆,非常適合辦公室的環境以及公共場所上做使用。而另一支則是POWZAN所推出的「KB800幻彩靜音遊戲鍵盤」,這支鍵盤擁有改良式的剪刀腳按鍵結構,能提供靜音無聲以及約3000萬次的敲擊壽命,還採用了高耐磨鍵帽,讓鍵盤的耐用度大大的增加,另外鍵盤也具備了7色背光、多媒體按鍵等多樣特點,整體評價可圈可點!那我們也應該應景一下,就直接把3支鍵盤的價格都調到1111好了!這樣才夠應景嘛.... #原價屋促銷 #bfriend #powzan #剪刀腳鍵盤 #薄膜式鍵盤 #coolpc
「剪刀腳鍵盤壽命」的推薦目錄:
- 關於剪刀腳鍵盤壽命 在 原價屋coolpc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 關於剪刀腳鍵盤壽命 在 織田紀香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 關於剪刀腳鍵盤壽命 在 Kitty house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 關於剪刀腳鍵盤壽命 在 [鍵盤] 鍵界之書05:剪刀腳結構的鍵盤(下) - 批踢踢實業坊 的評價
- 關於剪刀腳鍵盤壽命 在 私房二手小舖- ATake巧克力立方有線鍵盤滑鼠組$180 超美鍵盤 的評價
- 關於剪刀腳鍵盤壽命 在 i-rocks K50E 薄膜式剪刀腳鍵盤拆解鍵帽 - YouTube 的評價
- 關於剪刀腳鍵盤壽命 在 [閒聊] 大家的鍵盤壽命多長 - PTT 熱門文章Hito 的評價
剪刀腳鍵盤壽命 在 織田紀香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期待許久與廠商的聯名合作,產品能露臉上線啦!
很開心能有這麼棒的合作機會,希望各位朋友可以多多給予支持😀
從年輕時,我從網頁設計師轉往企劃跑道這工作,處於一種既興奮又害怕的羔羊狀態,身為一位菜鳥企劃,要做的鳥事,多得跟山一樣。
進去前3個月,從收集各類市場調查報吿、競爭者與同業的產品資料等,到各式各樣工作沒有少過。有時,會要求我依照各個單位的要求,將每一筆收集到的資料,彙整成報告與說明,當工作量變得越來越重,從有完整1週時間繳交報告,後來僅剩下2、3天就得完成,著實帶給我不小打擊與挫折。
到現在已經是職場高年級生了,回頭看當時的發生的事情,只要找到做事的正確方法,其實就能事半功倍。開始會妥善切割自己的時間,來分配各個時段該完成的事情,早上跑客戶、拚稿子、然後追各個專案的進度,再來分析營運報表、蒐集不同產業的市場資料,晚上安排合作會議,工作量遠遠超乎以前的我,怎麼辦到的呢?就是提升工作效率。
首先弄清楚工作內容,下一步可以怎麼做,要做到什麼程度,我會分為三個階段。
第一,有多少準備時間
第二,什麼時間前要完成
第三,什麼時間會要收尾
接著在每天的行事曆上清清楚楚地列下來。
每天都會面對許多工作,當然都希望工作能有節奏有條理,培養好的工作習慣,事先安排好,工作效率才會提升,如自己的預期。最重要是能有好的工作環境,一天要在電腦桌前面待上十幾個小時,手擺在鍵盤上的時間遠超過睡眠時間,手機不離身,隨時都要為公司正在發展的事項全力衝刺,讓我滿意的是擁有一個整潔的桌面,能提升我工作效率,不管是會議完或是拜訪客戶回來,就能馬上就能進入工作狀況,多虧於有個好用的多功能雙模式鍵盤。
【Mac/Win 雙模式鋁金屬藍牙無線鍵盤】
跨平台跨系統的全新設計,無論是打字還是在外辦公,給我帶來前所未有的體驗!
#強大切換簡便 🌐
只需1秒種快速在桌機、平板、手機…等裝置之間切換
#多元的跨系統鍵位
整合Mac/ Window兩種不同系統的鍵位,一鍵切換雙系統
無論是微軟、蘋果,甚至是 Android 都可以使用🍎🖥
#舒適的X型結構表面圓形下凹
按鍵設計採剪刀腳的X型結構、表面為圓形下凹設計,按鍵輕柔舒適,鍵帽表面採用UV鍍膜製作耐摩抗損,擁有較長的壽命💻
#俐落的孤島式鍵盤
按鍵之間有較大縫隙,降低誤按機率💎
為了所有熱愛工作、在乎工作效率的人而設計。
最後一定要給大家優惠,早鳥好康!!
㊙️【諾利嘉獨家】
前60名可以獲得一組超級實用的鋁金屬手機架!!
前往頁面:https://www.lexking.com.tw/
更多完整介紹影片:https://reurl.cc/ZdyEM
剪刀腳鍵盤壽命 在 Kitty house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HelloKitty 藍牙充電式摺疊鍵盤✨✨✨
支援Apple/Android系統, 按鍵超耐用 單鍵可敲擊1000萬次
巧克力鍵盤 特殊印刷不易磨損掉漆,剪刀腳設計 敲擊不卡超靜音,內建鋰電超長效型 最省電,含可愛收納袋
採用筆記型電腦之專利剪刀腳結構相同製程設計,打字聲音安靜,鍵盤壽命高是傳統鍵盤的二到三倍
折疊式設計體積輕巧不佔空間,外出時攜帶方便。
先進的藍牙無線製程,最遠可達十公尺(週圍無阻礙情況下)
內附雙防滑智慧型立架,三種角度可讓您將手機或平板電腦,調整至最舒適位置
立即購買
→https://www.facebook.com/messages/962631350539747
更多商品先到社團
→https://www.facebook.com/groups/kittyhouse2012/
剪刀腳鍵盤壽命 在 私房二手小舖- ATake巧克力立方有線鍵盤滑鼠組$180 超美鍵盤 的推薦與評價
ATake巧克力立方有線鍵盤滑鼠組$180 超美鍵盤,超薄滑鼠,質感一流獨特剪刀腳巧克力按鍵鍵盤全防水設計 ... 鍵盤重量(g):570g 鍵盤按鍵數量:105鍵鍵盤按鍵壽命:10萬次. ... <看更多>
剪刀腳鍵盤壽命 在 i-rocks K50E 薄膜式剪刀腳鍵盤拆解鍵帽 - YouTube 的推薦與評價
![影片讀取中](/images/youtube.png)
http://mesak.tw/hardware/keyboard/5231/i-rocks-k50e. ... <看更多>
剪刀腳鍵盤壽命 在 [鍵盤] 鍵界之書05:剪刀腳結構的鍵盤(下) - 批踢踢實業坊 的推薦與評價
圖文版:https://kbtalking.cool3c.com/article/18394
前一篇談到筆電的剪刀腳,在發展上算是比較單純(事實上也是有一些結構的差異
),因此談到筆電鍵盤時,可能更多的時候,會放在外形設計上,比如說孤島式設
計一類的。但如果我們將剪刀腳結構設計的鍵盤,不限制在筆電上,擴及於桌上型
鍵盤,有些東西就值得談談了。
桌上型鍵盤剪刀腳發展的現況:
以目前所看到的桌上型剪刀腳鍵盤,撇除各廠商間剪刀腳架構本身所會有的差異之
外,發展方向大致為二,一種是仿筆電鍵盤設計,強調鍵盤與筆電鍵盤一模一樣,
有相同的打感經驗,目標客群比較著重在筆電使用者。
另一種則是強調比傳統薄膜鍵盤有更好的打感,由於是與傳統薄膜鍵盤比較,因此
在按鍵行程上的設計會與桌上型鍵盤靠攏,會特別加高一些,與傳統薄膜的按鍵行
程接近。畢竟對於習慣使用桌上型鍵盤的使用者來說,筆電的短行程按鍵就不一定
能夠適應,所以這類剪刀腳鍵盤在規劃上都會特別考慮按鍵行程的問題。
這兩種方向的設計誰好誰壞其實也很難說,因為對於習慣使用筆電的人來說,短行
程按鍵會比較習慣。但對於非習慣使用筆電的人來講,短行程打起來會有種反震的
感覺,並不是很舒服。
在我手上的資料中,剛好有幾年前明基提出來的X架構,就算是這類的做法。
所以,當你在購買剪刀腳鍵盤時,也記得要考慮一下你本身的特性,是要選用與筆
電一樣行程的,還是再重新設計按鍵行程高度的剪刀腳鍵盤。
剪刀腳鍵盤會比傳統薄膜鍵盤好嗎?
雖然基本上玩家應該都知道,不過我還是簡單提一下,剪刀腳鍵盤本身就是薄膜式
鍵盤,不過在按壓結構上有其特殊的地方,因此與一般市面上最為常見的薄膜鍵盤
做個區隔,將原來的設計稱為傳統薄膜(講是講傳統薄膜啦,不過就算是傳統薄膜
,在按壓結構上有些廠商設計其實還是有些差異的)。
許多人堅信剪刀腳鍵盤比傳統薄膜鍵盤要來得好,並且提了幾種理由,比如說由於
是X結構,在按壓上鍵帽所受壓力比較平均,不像傳統薄膜鍵盤,若按到中間 OK,
但若是按到旁邊,可能會因為摩擦,需要花較多的氣力下壓。若使用時間一久,很
可能發生卡鍵的狀況。就手感上來說,剪刀腳會是更好的選擇。(不過事實上,設
計得當的傳統薄膜鍵盤,說要卡鍵其實也沒有這麼容易就是)。
就個人的使用經驗來說,個人的確比較喜歡剪刀腳手感更甚傳統薄膜。不過還是老
話一句,不同的人會有不同的想法。如果硬要我下評論的話,的確剪刀腳的手感在
普遍上來說是高於傳統薄膜。
不過我會比較歸罪於傳統薄膜一代不如一代,並不是傳統薄膜鍵盤真的不行。
我手上有幾把數年前的薄膜鍵盤,手感有其特殊性,比如說EZ的人體工學鍵盤以前
是個人的最愛。不說其他,PⅡ電腦時代的ACK-230鍵盤與現在的ACK-230就有不同。
現在也不能說沒有好的傳統薄膜鍵盤,只不過現在以低價為主,市面上看來好像有
很多的選擇,但事實上打起來很令人流眼淚。
反觀剪刀腳鍵盤,素質就整齊多了,雖然也同樣可以分出高下,但在台灣市面上,
較便宜的剪刀腳還不至於像很便宜的傳統薄膜鍵盤那樣。也因此在手感上來說,整
體形象剪刀腳是比較好一些。
至於壽命,我想剪刀腳並不會比傳統薄膜來得好。就按壓結構來說,剪刀腳似乎稱
不上強壯。
所謂的手感
當然,如果要談手感的話,你一句我一句是比較主觀,所以結構通常都是你自己先
試再說。不過,我們還是有一些輔助的方法可以來談談手感,以幫助雙方在認知上
的溝通,那就是按鍵行程圖。
首先必須要說明的是,當按下按鍵時所花費的力氣,而不是從小力花到大力(大力
、小力只是相對而言,以這圖表來說,所花的最大力氣還沒到65克)。而是在按下
去後的不久,就會花比較大的力氣,在經過一個高峰後,接著就降下來,直到觸底
後才會再上升。
剪刀腳手感的特性,就是按壓與回彈的曲線很接近,不會與傳統薄膜那樣有較大的
落差。至於再詳細一點的手感說明,個人將於下一篇說明。
剪刀腳鍵盤比上傳統薄膜鍵盤的優勢?
比上傳統薄膜鍵盤,與其說手感大勝,就我的觀感來說,倒不如說剪刀腳鍵盤因為
可以做得比較薄,在造型的設計上更為吃香,更有彈性。
剪刀腳結構還有一些玄機在裡面
剪刀腳除了各家X型結構差異可能會有差異之外,塑料的採用其實也會有差。在按
壓結構上,有的廠商可能會採用二次料。什麼是二次料呢,就是摻雜了其他回收的
材料。而採用二次料會有什麼問題呢?最主要的,還是會有壽命上的疑慮,壽命會
比較短些。
不過二次料的採用會影響手感,會感覺比較軟一些。因此有些廠商會因為手感的因
素而採用二次料,以符合某些特定使用族群。我只能說手感威能大呀,連二次料的
手法都出來了
。
所以,如果我們從結構來看,採用二次料的剪刀腳鍵盤,無疑是比較不好的。但若
從手感的調整來看,如果它能夠提供更適切的手感,那採用二次料,倒也不是沒有
優點。
那要怎麼看是不是二次料呢?其實還滿簡單的。一次料的話,顏色都會很白,但若
摻了其他回收材料,顏色自然就不會那麼白了,只要比一下就會知道差異所在了。
像上圖左邊顯然就是二次料的採用所形成的白。
最後,個人還要再提醒一下因為筆電的關係,所造成跟剪刀腳鍵盤有關的兩個迷思:
筆電鍵盤過來的糟糕印象之一:巧克力鍵盤與孤島式鍵盤混用
個人不希望巧克力鍵盤與孤島式鍵盤名稱混用。倒不是我堅持什麼才是正確的稱呼
。科科,我是屬於東西能溝通就好的那種人,約定俗成就OK,不是那種堅持什麼才
是正確的對錯魔人。
巧克力鍵盤之名取代孤島式鍵盤本身是沒有什麼問題,前提如果是沒有巧克力鍵盤
的話。
本來之前限制在筆電討論的時候,問題不算很大,最主要的原因是你買筆電時,鍵
盤通常不太會是你買筆電的主要考量,再加上各家筆電的按鍵手感差異也不見得有
多大(或是說,就算有差異,但這差異實在也很難造成你買A不買B的原因)
所以講白了,這個筆電用巧克力鍵盤,到底是真的巧克力鍵盤還是孤島式鍵盤,不
太會影響你要不要買這台筆電的決定。關於筆電鍵盤的部分,唏哩呼嚕一下就過去了
,最多鍵位配置可能還會研究一下。
但對於桌上型鍵盤來說就不同了,鍵盤就是全部,外型的變化其實就有可能決定買
這或是不買這。當我們把孤島式鍵盤與巧克力鍵盤混用時,看到孤島式鍵盤,我們
稱呼巧克力鍵盤也許是沒有問題。
但若真正遇到巧克力鍵盤呢?這才是個人不贊同混用的原因。因為已經造成溝通上
的問題,會形成認知混淆的問題。
筆電鍵盤過來的糟糕印象之二:孤島式鍵盤是剪刀腳鍵盤
比如說,在前一篇文章當中,個人提到就原理面來說,個人其實不是很贊同特別去為
外形取個「孤島式鍵盤」。原因是什麼呢?很簡單,由於筆電是剪刀腳鍵盤,所以一
旦當「孤島式鍵盤」成為常態稱呼之後,我們就很容易會認為「孤島式鍵盤」是剪刀
腳鍵盤其中的一種。
不過,這並不是正確的。事實上,就桌上型鍵盤來說,孤島式鍵帽的設計,並不一定
是剪刀腳的設計。市面上有幾把孤島式鍵盤,經過拆解後,就可以很容易明白,孤島
式鍵帽的設計,並不一定要搭配剪刀腳。
釐清以上兩個對於剪刀腳鍵盤可能的誤區後,相信各位對於剪刀鍵盤應該有更進一步
的認知。在下一篇,個人會特別集中在剪刀腳鍵盤與其他鍵盤不同手感的比較與說明
--------------------------------------------------------------------------
鍵界之書04:來說說剪刀腳結構的鍵盤(上)--筆電之部
https://kbtalking.cool3c.com/article/16874
鍵界之書03:淺談發光鍵盤(下)--挖掘發光鍵盤的真面目
https://kbtalking.cool3c.com/article/16636
鍵界之書02:鍵盤小一點就叫Mini?體積大小與鍵位的關係大有學問
https://kbtalking.cool3c.com/article/16464
鍵界之書01:淺談發光鍵盤(上)--關於應用與現況
https://kbtalking.cool3c.com/article/16237
--
https://kbtalking.cool3c.com
鍵談坊是關於鍵盤、滑鼠、USB小物、生活上的小玩意以及
哈拉打屁的討論區(  ̄ c ̄)y▂ξ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220.135.160.102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