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到一門受用的課比塞滿課表有用 創創學程課程聯合成果展】
臺大創意創業學程邁入第八屆尾聲,於博理館B1博理藝廊舉辦課程聯合成果展「創藝秀」,並於6/8舉行開幕茶會,財務副校長陳書行副校長、郭鴻基教務長、創意創業學程李吉仁主任、藝術與創作課程謝宏達老師蒞臨現場。聯合成果展展期為6/8至6/22,共有藝術與創作、創意創業專題討論、使用者經驗設計、創新服務商業模式設計課程之學生成果展出。
「藝術與創作」由謝宏達老師指導,鼓勵學生拿起畫筆,透過繪畫創作,體察身邊題材並加入自我的設計風格,「沒有任何兩件作品是相似的。」在每一件作品的進程中,老師從不設限框架,旨在誘發學生的美感經驗,練習觀察生活的敏銳度並拓展創造的發揮空間。老師評論此期學生作品時提到:「臺灣的學生大多是膽小的,但臺大的學生相比外校,更有膽識且具備執行力。」
「創意創業專題討論」為創意創業學程必修核心課程,貫穿一學年,由李吉仁教授親領。從最初始練習痛點定錨並進行問題驗證,每個禮拜定期檢討進度,一步步完成精實畫布(Lean Canvas),此屆已有一組團隊順利進入創創車庫。而學程也積極挹注資源予創業團隊,除安排多位助教每週討論以外,也視題目銜接外部業師。
「使用者經驗設計」由鄧怡莘老師指導,這學期以「提升群眾對某一數值之意識」為題,鼓勵學生觀察生活周遭每日接觸卻缺乏概念之數值題材。藉由研究工具以及每週討論課,描繪使用者之樣貌,並以使用者為思考出發點,發展可行之解決方法,接著則是製作產品原型,測試目標客群之接受度。一連串的發想歸納與研究驗證過程,並非任一系所之專業,老師一再強調,「設計應是人人都有的能力。」
「創新服務商業模式」旨在商業模式系統的教學,並結合業界新創公司的實務對接,讓來自各方系所的學生實地體驗取得商業平衡的困難點,並透過分析工具,發想出可能解決之方案。
「修到一門終生受用的深度課程,比把課表塞滿有用得多。」創創學程上下學期開設必選修共42學分,修畢21學分可獲學程證書。不過副校長提到,修完創創學程的學分並不是個必要的目標;教務長也指出,各系的專業很重要,但「分析」、「設計」是每個人都須學習的基本能力,希望未來改變課程架構,提高能力課程學分權重,並可算入通識學分,讓學生不再被畢業學分綁死學習空間,能從容深入鑽研一門課程,紮實地學到更多知識與能力。
學程三項用意:激發創意、將創意轉為行動、將創業轉為可能的選項。
學程主任李吉仁教授認為,設立此學程有三項用意:激發創意、將創意轉為行動、將創業轉為可能的選項。
第一、他提到,學生過去的學習習慣是透過考試督促,被動地吸收已整理成型的知識,普遍缺乏學以致用的實踐過程。透過推進創創專案的學習動機,旨在激發學生發現自己的不足,並主動磨練額外的技能。
第二、創業對大多數人是個難以達成的選項,尤其在凡事講求萬全準備的大環境,從發想到實踐之間存在巨大的落差。希望透過課程實踐與創業初心的磨練,拉近學生對於創業想像上的差距。
第三、臺大學生出路確實很多,在相對有保障的環境下,不易放下原有資源勇敢創業。他希望透過創創學程告訴學生,當心中有必須實踐的題目時,創業是一條可以考慮的路。
除了課程制度上的展望,創創中心於今年度進駐水源校區,希望未來成為創業聚落,讓全台的學生與新創團隊有機會進入交流。同時校方也積極籌辦台大矽谷中心,期望引入更多資源以及更快速的經驗往來,帶動全台創業圈的邁進。
(撰稿/謝維安)
同時也有5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1萬的網紅你的人生教練 - 佐依 Zoey,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如何打造出能邊工作邊旅行的線上事業?索取免費四天課程 ▸▸▸ https://zoeyk.co/bylmini ▾▾▾ 更多資訊請展開 ▾▾▾ #佐編茶水間 #品牌經營 #SocialClub 你聽過 Social Club 這樣的商業模式嗎?除了我們現在熟悉的訂閱制、線上課程、...
「創新服務商業模式設計」的推薦目錄:
- 關於創新服務商業模式設計 在 國立臺灣大學 National Taiwan University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 關於創新服務商業模式設計 在 你的人生教練 - 佐依 Zoey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 關於創新服務商業模式設計 在 啟點文化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 關於創新服務商業模式設計 在 李基銘漢聲廣播電台-節目主持人-影音頻道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 關於創新服務商業模式設計 在 [討論] 創新設計學院設計思考課- 看板NTUcourse - 批踢踢實業坊 的評價
- 關於創新服務商業模式設計 在 臺大創意創業學程NTUCEP - 【誠徵創新服務商業模式設計課程 ... 的評價
- 關於創新服務商業模式設計 在 【寶鼎出版】下一波商業創新模式 - YouTube 的評價
創新服務商業模式設計 在 你的人生教練 - 佐依 Zoey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如何打造出能邊工作邊旅行的線上事業?索取免費四天課程 ▸▸▸ https://zoeyk.co/bylmini
▾▾▾ 更多資訊請展開 ▾▾▾
#佐編茶水間 #品牌經營 #SocialClub
你聽過 Social Club 這樣的商業模式嗎?除了我們現在熟悉的訂閱制、線上課程、電子書、講座和內容付費等獲利模式之外,還有什麼有趣的社群和內容行銷方式能讓你參考借鑑呢?今天呢我們邀請到 CAREhER 的共同創辦人 Tiffany 來和你聊聊幾種美國創業界有趣創新的商業點子。
? 全文觀看? https://zoeyk.co/美國的商業模式/
? 這個影片為 Podcast 完整版 (純音檔)
這邊看視訊訪談的精彩剪輯 ▸ https://youtu.be/yY40pUclceM
-------
*訪談綱要*
00:00 節目開場與單集摘要
02:53 請 Tiffany 簡單介紹自己以及 CAREhER 品牌
04:34 Tiffany 為自己下三個代表的關鍵字
06:32 回顧十年前創立 CAREhER 的開端,Tiffany 當初為什麼想創立這個品牌?
09:16 CAREhER 創業初期的樣貌與挑戰
15:54 在暫停的這段期間裡,CAREhER 是以什麼樣的模式經營呢?
19:56 什麼樣的契機讓你下定決定在 2020 年重啟 CAREhER 的營運?
26:11 CAREhER 經歷了許多轉變,漸漸確立出 Social Club 的形式,不過台灣沒有這麼盛行,能否和我們解釋一下 Social Club 是什麼,還有你們正在做的事情
35:35 簡單介紹 CAREhER 目前的服務內容與會員制度
43:04 推廣新穎的社群模式很不容易,你們有沒有遇到什麼挑戰?又是怎麼克服呢?
48:33 CAREhER 的下一步規劃是什麼
51:10 你認為的理想生活是什麼
---------------------------------------
【佐編茶水間】廣播節目
IOS收聽 https://apple.co/2tlrLIS
Android收聽 http://bit.ly/2K1Jkbg
Youtube收聽 http://bit.ly/2tyGcsr
Spotify收聽 https://lihi.cc/1GyC2
粉絲專頁:https://www.facebook.com/zoeyk.co/
Instagram:https://www.instagram.com/zoeyk.co/
遠距工作課程:http://psce.pw/SMYHG
個人品牌課程:http://psce.pw/3aegpt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FC0Hz10pyf4/hqdefault.jpg)
創新服務商業模式設計 在 啟點文化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線上課程】《專業有價》~幫你兌現個人價值,讓客戶自動上門
課程連結:https://www.ekoob.com.tw/course/8676
第一講免費試聽:https://youtu.be/gzZ4gloxB9M
不定期推出補充教材,讓學習無限延伸:https://pros.is/3ch4rm
【專業有價~幫你兌現個人價值,讓客戶自動上門】
你擁有一定的能力和才華,卻找不到舞台發揮?
你相信即使不削價競爭,客戶依然會自己上門?
你想要自立門戶,同時降低開創新事業的風險?
你希望多年的興趣可以兌現價值,成為新收入?
如果你符合以上任何一種狀況,就代表你擁有一定的專業。
然而,擁有專業、證照、知識、經驗只是入場券,
要讓專業成為穩定經濟的來源,是需要經營的。
在缺乏經驗的狀況下,
很多專業人士會陷入兩難,不知該怎麼做決定,
是要捍衛自己的專業為作品把關?還是符合客戶期待感覺好配合?
是要孤獨地堅持風格不隨波逐流?還是快速回應潮流吸引更多目光?
是要厚著臉皮直接要求客戶下單?還是安靜等待別給客戶太大壓力?
總是在天平的兩端拉扯,不知道該怎麼定位自己,
進而創造穩定的現金流。
其實你可以不用這麼為難,
只要你知道如何結合「專業」和「商業」,
你就能讓專業能成為你自我認同的一部分,
讓付出的努力有價值,付出的時間能兌現,
回頭滋養自己,避免落入懷才不遇的無力。
邀請你現在就加入「專業有價」,你將在這門課程中學到:
1.打破專業迷思:正確找到會付費給你的客戶,減少做白工
2.打破銷售心魔:敢大方分享你的產品或服務,增加購買率
3.建立專業定位:無需砸大錢打廣告,也能讓更多人認識你
4.奠定專業認同:無需搞笑耍噱頭,真實呈現就能贏得尊重
5.有效檢核行動:鎖定轉換率,無論流量高低都不再被綁架
凱宇老師提煉十多年業務和創業經驗,與你分享他是如何將知識變現,
幫助你掌握客戶真正的痛點,打造專屬於你的商業模式。
無論你的專業是:設計師、工程師、攝影師、諮商師、專案管理、新娘秘書、水電師傅、金融保險、講師、顧問、律師、醫師、教授、銷售、插畫、作家、剪輯、創作、收納、植栽、芳療、瑜伽⋯⋯
你的用心都能被看見、你的專業值得被獎勵、你的潛能需要被支持!
想要兌現自己專業價值,現在就跟著凱宇老師的腳步,
你也能打造「讓客戶自動上門」的系統,
即使不銷售,也能達到銷售目的~
【線上課程】《專業有價》~幫你兌現個人價值,讓客戶自動上門
課程連結:https://www.ekoob.com.tw/course/8676
第一講免費試聽:https://youtu.be/gzZ4gloxB9M
不定期推出補充教材,讓學習無限延伸:https://pros.is/3ch4rm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gzZ4gloxB9M/hqdefault.jpg)
創新服務商業模式設計 在 李基銘漢聲廣播電台-節目主持人-影音頻道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本集主題:「民主式經濟的誕生:終結經濟榨取,解構勞資框架,創造繁榮永續的共好新生活」介紹
訪問行銷: 沈嘉悅
內容簡介:
除非能建立經濟上的民主,否則不會有真正政治上的民主。
—美國前總統 西奧多‧羅斯福
▶ 人類消耗的自然資源是地球再生能力的1.5倍以上;
▶ 土壤持續衰竭,已經摧毀了地球上1/3的可耕地;
▶ 1970年以來,將近2/3的脊椎動物已經從地球上消失;
▶ 我們的社會早已經政治民主化,卻還沒有經濟民主化。
我們現有的經濟制度設計來自1%的菁英,為1%的人服務。在追求「利潤最大化」並鼓勵「大量生產、大量消費」的結果——租金高漲、零工經濟當道、更多碳排放……不僅讓我們絕大多數人失望,而且還切實地在摧毀我們的星球。
但是,我們並非「別無選擇」——
共享經濟,再生經濟,影響力投資者,合作社,B型企業,S型企業,公益公司
……這些「世界上最棒的公司」,正在美國三十四洲、全世界六十多個國家興起。
★現有的體制源於我們「對於現實世界的社會共識」
當今的經濟現實:投資者是老闆,員工是手下;公司是一個可以任意擁有和出售的東西;金融財富的增長是無限的;國內生產總值和資產負債表代表一切;勞動收入是一項需要削減的支出;人們貧窮是他們自己的錯。
我們可以想像一種不同的典範、一種不是以「資本」為中心的模式。在這樣的模式中:世界上只有一個系統,那就是地球。它的珍貴價值無法估量;成長是有極限的;公司是人類生活的系統,員工自然而然作為成員參與其中,擁有人性的尊嚴和基本權利,共同管理資產和追求共同的福祉;每個人都享有成功的機會,因此,長期被排除在外、被體制剝削的人,都應該獲得更多的幫助。
★從「榨取式經濟」邁向「民主式經濟」的轉變已經開始
榨取式經濟是一個由菁英階層打造,由1%的人擁有、1%的人治理、1%的人享用的經濟體制,為的是讓他們的財務利潤最大化。而在「民主式經濟」架構下成立的企業,是讓所有權從「最大化利潤」演化成「永續管理」的觀念。
「我們幫助在地社區創造財富,讓這些財富保存在當地並且分享給當地民眾。這樣的經濟發展主要是透過「錨定機構」(anchor institution)的力量來推動,而在經濟發展的同時,我們也建立了在地勞工的資產所有權。我們透過政策制訂,讓現存的經濟制度在環境保護、金融財務和資產所有權等方面,能有大規模的變化。」
這些企業把「公共利益」和「分享所有權」兩個特點結合在一起,在尊重地球生態極限的同時,滿足所有地球公民的基本需要,並且在不分種族、性別、國籍的情況下,一同分享經濟的果實。
★公共利益優先/員工所有權制度:創造多數人的繁榮,而非少數人的利益
本書提出了一個對新世代全球經濟體制轉型相當獨到且大膽的提案,透過「民主式經濟的七個原則」:社群、包容、地方(保持當地財富)、好工作(將資本投入資本)、民主所有權、道德金融和可持續性,每個原則都以一個實際運作的成功案例來具體說明,提供了一條明確的道路給想要徹底改變體制的人。如今世界各地都在仿效本書所提到的新經濟模式,使我們更加確信,這樣的設計,將會是未來企業的預設架構,也是民主所有權原則的典範。
這本希望之書,
寫給所有關心地球和人類文明的人,
面對未來的可能解答。
作者介紹:瑪喬麗‧凱莉 Marjorie Kelly
瑪喬麗‧凱莉是民主合作組織(Democracy collaborative)的執行副會長,也是該組織的資深研究員。她是《商業道德》雜誌的共同創辦人,曾為《哈佛商業評論》《執行長》《史丹佛社會創新評論》和《舊金山紀事報》等刊物撰稿。作品有《資本的神聖權利》(此書被評為2001年十本最佳商業書籍之一)以及《擁有未來:正在興起的所有權革命》。
作者介紹:泰德‧霍華德 Ted Howard
泰德‧霍華德是民主合作組織(Democracy collaborative)的會長。該組織是新型經濟模式的研究發展實驗室,致力於建立一個新的經濟體系,也就是民主式經濟。在這個體系中,公共所有權和公共控制權將會創造更公平和包容的社會,也會強化生態永續性,最終促進繁榮的民主社會和社群生活。
出版社粉絲頁: 遠流粉絲團
請大家支持,我全部六個粉絲頁
李基銘主持人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lee
李基銘的亂亂分享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happy
李基銘的影音頻道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video
漢聲廣播電台「fb新鮮事」節目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vhbn
漢聲廣播電台「快樂玩童軍」節目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scout
漢聲廣播電台「生活有意思」節目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life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1221FEdpqok/hqdefault.jpg)
創新服務商業模式設計 在 臺大創意創業學程NTUCEP - 【誠徵創新服務商業模式設計課程 ... 的推薦與評價
誠徵創新服務商業模式設計課程教學助理一名】 |授課老師:賴宏誌老師|上課時間:每週四234(09:10-12:10) |工作內容: 1. 每週隨班上課2. ... <看更多>
創新服務商業模式設計 在 [討論] 創新設計學院設計思考課- 看板NTUcourse - 批踢踢實業坊 的推薦與評價
【純事件與經歷描述,文長,還有一些偏見、不喜勿入…】
約莫在一月中旬、第一階選課時,不意看到創新設計學院這個新的課程項目。
剛剛試著查詢了一下,不知道為什麼點選創新設計學院後,已經沒有再置放設計思考課程了。不過在一月中時、我是透過這個管道得知學校有開設設計思考課程的。
點開後,發現有一排相關的課程。三9, 10, A剛好是我有空堂的時間,按了加入課程後、開始研究一下該課程應該要如何選課──
看到這一欄,我依照指示點入了dschool.ntu.edu.tw連結中。
令人困惑的事情是,只有一面的網站寫道:網站建置中,尚未開放。
= =? 我心想:好吧,說不定是之後才會開放網站。
就這樣,一階選課和二階選課過去了。中間我都有上去查詢網站到底好了沒有。
2/21開學前,我再度打開台大選課網、查看了一下預計選修的課程。同樣試著連入
dschool.ntu.edu.tw,發現仍然寫著未開放。
=___=?? 這網站到底有沒有建好的意思?
由於我所修的幾門課都是第一周說明加簽方式、結合和過去的經驗,我心裡想著──這應該是第一周直接到教室加選、聽老師講解課程說明,順便面試、之後寄發申請資料表給助教吧。
今天2/24,中午吃完午飯,我心想、待會(三)9、10、A就要上課了!趕緊打開dschool.ntu.edu.tw查看了一下有沒有公布教室位址。
網站顯示仍然沒有被建置好。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根據課程網,我想這應該是創創學程的課程。
困惑下,只好打電話詢問看看。
創創學程行政:「不好意思、這不是我們的業務,創新設計學院選課的事情不能問我們。你得去問創新設計學院。」
我:「上面寫授課對象是創創學程耶(囧)…」
我只好Google搜尋了一下、打電話到創新設計學院去。
創新設計學院行政:「課程網上面沒有我們的資訊喔,全部都公布在FB粉絲專頁上。而且這門課的申請日期是在『2/17』已經截止了喔~ 雖然有延長、但也只延到今天中午12點喔
~ 同學不好意思,不能申請了喔~」
(此時約莫是下午兩點)
我:「為什麼,這不是台大的課程嗎? 為什麼查詢課程不能使用課程網、反而要使用FB粉專?! 而且課程網上面也沒有說明要去FB粉絲專頁上查詢課程報名資訊,我只看到完全登不進去的dschool.ntu.edu.tw。
我明明在1月中旬就已經開始關注這門課了,為什麼台大的一門課『只放Facebook粉絲專頁』、卻沒有放在課程網上面、官網也沒建好,才導致我不能修這門課啊…我覺得這太誇張了吧……」
創新設計學院行政:「(為難語氣)嗯…那同學你留一下你的Email和手機,我把申請表單寄給你、再打電話跟你確認你收到了沒有,你寫完回傳回來~」
我:「喔喔好,感謝~」
(我打開手機和Email,對著電腦等了十五分鐘遲遲不見回音)
(15分鐘後,我只好回撥電話)
我:「您好,剛剛不是說會寄申請表單給我嗎?」
創新設計學院行政:「同學不好意思~我剛剛才發現表單已經被關閉起來、所以不能填寫了,才沒寄給你。」
(我OS: 你不寄連講都不講一聲喔、還說會打電話跟我確認=口=?!)
我:「…如果說,設計思考強調的是以人為本、注重使用者經驗,那我得說,如果連登錄申請一堂課程這麼簡單的事情、都可以做的這麼糟,那我不相信你們怎麼還能夠開設一堂教授使用者經驗的課程…」
創新設計學院行政:「同學這樣好了,我把你的電話轉交給助教、請他來跟你談喔~」
(助教接手電話)
助教:「同學你說你在一月那時候就已經發現官網出問題了嘛、那你當時有寄信過來詢問嗎?
因為這陣子發現官網有問題之後,陸續也有一些同學寄信過來詢問。
你如果之前有寄信、表示你一直有在關注這門課程,
我才好比較refer給教授跟他解釋這件事情。」
我:「為什麼這明明是你們官網出的問題、還要我得寄信、才能證明我有一直在關注這門課、才能修課= =?」
助教:「我們不可能對全校、連對設計思考沒有那麼有興趣、沒關注的同學做宣傳,因此我們的TA僅限於有在關注的同學。」
我:「但我有關注啊、問題在於你的宣傳方式讓有關注的同學也修不到。
這個除非是之前修過的人有告知、否則我怎麼知道修一門台大的課不能用課程網、只能用Facebook粉絲專頁。這根本就只能從修過課的人告知或口耳相傳才知道如何申請、
才不是讓同樣有關注的學生就能修的課==」
我的想法是,今天是流程出錯雷到我、一般回應就兩個方式:
1.道歉 2.可以的話提補救方式(沒有的話也只能認命算了= =
為什麼要講一堆似是而非的話啊囧... 沒有被道歉,
反而把問題講的好像是因為我不是長期有在關注的TA所以不能修課= =?
而且如果之前就已經有同學寄信來詢問的話、那你們不就早知道有這問題了?!!
早知道就有這問題的話、為什麼官網還沒有改善啊?!太扯了吧?!
總之我差點跟助教吵起來...
最後對方說:「這樣好了,同學你現在有空嗎? 可以請你過來創新設計學院一趟嗎?」
(我OS: =口=?!蛤?為什麼我要去一趟?!去幹嘛=口=?!)
結果我還是默默地從總圖一路走到水源的創新設計學院校區了。整整花了30分鐘左右Orz
走進這棟豪華大樓的4樓,助教請我到該層樓的一間教室單獨談談:
助教:「不好意思,請讓我跟你解釋、我們不是隸屬於創創學程底下的教室喔~所以不是由他們那邊負責~而由於我們這邊的行政人員才來第一天、也不是很熟這邊的業務~我們的
網頁工程師剛好又出了些問題blahblahblah」
(開始深入講解此次的發生這樣事情的緣由)
(我OS:這不就是內部問題嗎,為什麼我要聽你們的內部問題=口=?!如果顧客去了一間餐
廳被餐點或服務生雷到、打電話客訴之後還要專程花時間過去聽經理詳細解釋內部問題嗎=口=?!阿就這樣了啊、要怎麼改進是你們的問題吧? 重點是補償或解決方式吧=口=
助教:「所以行政是新來的~~你罵他沒用阿~」
我:「=口=我沒有罵他啊.......」
(心裡大喊:殺虫=口=講的好像又變成是我的問題了?!!)
看到助教又要繼續解釋,我說:
「痾,發生就發生了阿= = 講這些沒用阿...
而且你們的官網不是沒有資訊欸,上面其實有一個FB小圖示,可以連結到FB粉絲專頁。
所以如果你們把那一行『建置中,尚未開放』改成『建置中,詳情請參考FB粉絲專頁』今天就不會有這問題了。」
(心想:連Usability都做這麼爛、這堂設計思考還怎麼開啊=口=
看到對方和善的語氣與耐心,忽然覺得自己蠻機八Orz)
助教:「好,那我們來看該怎麼解決和補償。」
(我OS:終於講到重點了)
助教:「其實...很遺憾的是,我們這四班設計思考課程都已經滿了。
可以的話、我推薦你去修台大智活開授的使用者經驗課程,那堂課也很好喔~」
我:「=口=...........」
如果說,我今天沒修到這門課、是因為被對方的選課方式雷到,
我唯一能做的當然就是摸摸鼻子、自己去修其它的課啊.....
但這為什麼還需要到專程把我叫過來、告訴我這件事啊=口?=!!!
(這我還需要被告知嘛Orz)
:您好~我們今天的餐點出了啥啥啥問題
是因為廚師肚子痛、服務生剛好又失戀了~
(開始深入講解這次內部問題)~
補救您的方式就是去吃別家餐廳、別來了吧~
=口=.....................我特地跑來幹嘛=口=
我:「(啞口無言)...」
助教:「想看看這邊的環境嗎~讓我來帶你繞一圈看看吧~」
助教和善地帶著我繞了一圈華麗的內部,最後才趕回去開會。
(其實對方正在開會、但中途跑出來跟我談談的XDDD)
最後淋著雨、又從水源走了半小時的路程回去。
或許我應該心存感激...
但還是蠻火的阿QQ為什麼從1月開始關注的課程最後會變成這樣阿
莫名下就沒辦法上了QQQQQ
另外無論是創創學程還是創新設計學院,這危機處理方式都太糟糕了吧...
至少我自己觀感Orzzz
最後是題外話...(以下充滿偏見)
一直以來, 我對Design Thinking的觀感大概和A_ _E_ _C差不多,反正就是一個組織有特定的內規和專有用語(我們用PostIt吧!後者則是VP, TL, LCP, SN, EP...等一堆奇怪縮
寫)、充滿熱情想用夢想改變世界,和法西斯.直銷.保險等沒兩樣的洗腦組織系統。
我不是討厭Design Thinking本身,這個理論本身是中立的;我也有一些朋友在設計思考社。
我不喜歡的地方在於「某些」Design Thinker將這樣的流程規格化和模組化、然後套用到所有的事情上;或在聽到非DT的思考方式時、將其他的設計流程棄若敝屣,強調
只有DT是最好的。
用既定的教規讓內部人有統一的思考模式,同時將其他理論都當成屎。
我覺得Design Thinking只是一項工具、作為參考性質而已,不需要走火入魔。
由於DT是目前主流的價值觀,本來想說實際去看看體驗一下、說不定能改觀;或者之後遇到DT的人、在和對方意見不合的時候、也能用他們的語言和對方溝通XDDDD
結果發生這樣的事=___=...
以上純粹個人經驗敘述...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36.230.226.176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NTUcourse/M.1456318129.A.776.html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