迎接終端AI新時代:讓運算更靠近資料所在
作者 : Andrew Brown,Strategy Analytics
2021-03-03
資料/數據(data)成長的速度越來越快。據估計,人類目前每秒產出1.7Mb的資料。智慧與個人裝置如智慧型手機、平板電腦與穿戴式裝置不但快速成長,現在我們也真正目睹物聯網(IoT)的成長,未來連網的裝置數量將遠遠超越地球的人口。
這包括種類繁多的不同裝置,像是智慧感測器與致動器,它們可以監控從震動、語音到視覺等所有的東西,以及幾乎大家可以想像到的所有東西。這些裝置無所不在,從工廠所在位置到監控攝影機、智慧手錶、智慧家庭以及自主性越來越高的車輛。隨著我們企圖測量生活週遭數位世界中更多的事物,它們的數量將持續爆炸性成長。
資料爆量成長,讓許多企業把資料從內部部署運作移到雲端。儘管集中到雲端運算的性質,在成本與資源效率、彈性與便利性有它的優點,但也有一些缺點。由於運算與儲存在遠端進行,來自終端、也就是那些在網路最邊緣裝置的資料,需要從起始點經過網際網路或其他網路,來到集中式的資料中心(例如雲端),然後在這裡處理與儲存,最後再傳回給用戶。
對於一些傳統的應用,這種方式雖然還可以接受,但越來越多的使用場景就是無法承受終端與雲端之間,資訊被接力傳遞產生的延遲。我們必須即時做出決策,網路延遲要越小越好。基於這些原因,開始有人轉向終端運算;越來越多人轉而使用智慧終端,而去中心化的程度也越來越高。此外,在這些即時應用中產生的龐大資料量,意味著處理與智慧必須在本地以分散的方式進行。
與資料成長連袂而來的,是人工智慧與機器學習(ML)也朝終端移動,並且越來越朝終端本身移動。大量來自真實世界的資訊,需要用ML的方式來進行詮釋與採取行動。透過AI與ML,是以最小的延遲分析影像、動作、影片或數量龐大的資料,唯一可行且合乎成本效益的方式。運用AI與ML的演算法與應用將在邊緣運作,在未來還將會直接在終端裝置上進行。
資料正在帶動從集中化到分散化的轉變
隨著資訊科技市場逐漸發展與成熟,網路的設計以及在其運作的所有裝置,也都跟著進化。全盛時期從服務數千個小型客戶端的主機,一直到客戶端伺服器模型中使用的越來越本地化的個人電腦運算效能,基礎架構持續重組與最佳化,以便更貼近網路上的裝置以及符合運作應用的需求。這些需求包含檔案存取與資料儲存,以及資料處理的需求。
智慧型手機與其他行動裝置的爆炸性成長,加上物聯網的快速成長,促使我們需要為如何讓資產進行最佳的部署與安排進行評估。而影響這個評估的因素,包括網路的可用性、安全性、裝置的運算力,以及把資料從終端傳送到儲存設備的相關費用,近來也已轉向使用分散式的運算模型。
從邊緣到終端:AI與ML改變終端典範
在成本、資源效率、彈性與便利性等方面,雲端有它的優點,裝置數量的急遽增加(如圖2),將導致資料產出量大幅增加。這些資料大部份都相當複雜且非結構化的,這也是為何企業只會分析1%~12% 的資料的原因之一。把大量非結構化的資料送到雲端的費用相當高、容易形成瓶頸,而且從能源、頻寬與運算力角度來看,相當沒有效率。
在終端執行進階處理與分析的能力,可協助為關鍵應用降低延遲、減少對雲端的依賴,並且更好地管理物聯網產出的巨量資料。
終端AI:感測、推論與行動
在終端部署更多智慧的主要原因之一,是為了創造更大的敏捷性。終端裝置處於網路的最邊緣與資料產生的地方,可以更快與更準確地做出回應,同時免除不必要的資料傳輸、延遲與資料移動中的安全風險,可以節省費用。
處理能力與神經網路的重大進展,正協助帶動終端裝置的新能力,另一股驅動力則是對即時資訊、效率(傳送較少的資訊到雲端)、自動化與在多數情況下,對近乎即時回應的需求。這是一個三道步驟的程序:傳送資料、資料推論(例如依據機器學習辨識影像、聲音或動作),以及採取行動(如物件是披薩,冰箱的壓縮機發出正常範圍外的聲音,因此發出警告)。
感測
處理器、微控制器與感測器產生的資料量相當龐大。例如,自駕車每小時要搜集25GB的資料。智慧家庭裝置、智慧牙刷、健身追蹤器或智慧手錶持續進化,並且與以往相比,會搜集更多的資料。
它們搜集到的資料極具價值,但每次都從各個終端節點把資料推回給雲端,數量又會過多。因此必須在終端進行處理。倘若部份的作業負載能在終端本身進行,就可以大幅提升效率。
推論
終端搜集到的資料是非結構性的。當機器學習從資料擷取到關聯性時,就是在進行推論。這表示使用AI與ML工具來幫忙訓練裝置辨識物件。拜神經網路的進展之賜,機器學習工具越來越能訓練物件以高度的精準度辨識影像、聲音與動作,這對體積越來越小的裝置,極為關鍵。
例如,圖4顯示使用像ONNX、PyTorch、Caffe2、Arm NN或 Tensorflow Lite 等神經網路工具,訓練高效能的意法半導體(ST)微控制器(MCU),以轉換成最佳化的程式碼,讓MCU進行物件辨識(這個的情況辨識對象是影像、聲音或動作)。更高效能的MCU越來越常利用這些ML工具來辨識動作、音訊或影像,而且準確度相當高,而我們接下來馬上就要對此進行檢視。這些動作越來越頻繁地從邊緣,轉移到在終端運作的MCU本身。
行動
資料一旦完成感測與推論後,結果就是行動。這有可能是回饋簡單的回應(裝置是開啟或關閉),或針對應用情況進行最佳化(戴耳機的人正在移動中,因此會針對穩定度而非音質進行最佳化),或是回饋迴路(根據裝置訓練取得的機器學習,輸送帶若發出聲音,顯示它可能歪掉了)。物聯網裝置將會變得更複雜且更具智慧,因為這些能力提升後,運算力也會因此增加。在我們使用新的機器學習工具後,一些之前在雲端或終端完成的關鍵功能,將可以移到終端本身的內部進行。
終端 AI:千里之行始於足下
從智慧型手機到車輛,今日所有電子裝置的核心都是許多的處理器、微控制器與感測器。它們執行各種任務,從最簡單到最複雜,並需要各式各樣的能力。例如,應用處理器是高階處理器,它們是為行動運算、智慧型手機與伺服器設計;即時處理器是為例如硬碟控制、汽車動力傳動系統,與無線通訊的基頻控制使用的非常高效能的處理器,至於微控制器處理器的矽晶圓面積則小了許多,能源效率也高出很多,同時擁有特定的功能。
這意味著利用ML工具訓練如MCU等較不複雜元件來執行的動作,之前必須透過威力更強大的元件才能完成,但現在邊緣與雲端則是理想的場所。這將讓較小型的裝置以更低的延遲執行更多種類的功能,例如智慧手錶、健康追蹤器或健康照護監控等穿戴式裝置。
隨著更多功能在較小型的終端進行,這將可以省下資源,包括資料傳輸費用與能源費用,同時也會產生極大的環境衝擊,特別是考量到全球目前已有超過200億台連網裝置,以及超過2,500億顆MCU(根據Strategy Analytics統計數據)。
TinyML、MCU與人工智慧
根據Google的TesnsorFlow 技術主管、同時也是深度學習與TinyML領域的指標人物 Pete Warden 表示:「令人相當興奮的是,我還不知道我們將如何使用這些全新的裝置,特別是它們後面代表的科技是如此的吸引人,我無法想像那些即將出現的全新應用。」
微型機器學習(TinyML)的崛起,已經催化嵌入式系統與機器學習結合,而兩者傳統上大多是獨立運作的。TinyML 捨棄在雲端上運作複雜的機器學習模型,過程包含在終端裝置內與微控制器上運作經過最佳化的模式識別模型,耗電量只有數毫瓦。
物聯網環境中有數十億個微型裝置,可以為各個產業提供更多的洞察與效率,包括消費、醫療、汽車與工業。TinyML 獲得 Arm、Google、Qualcomm、Arduino等業者的支持,可望改變我們處理物聯網資料的方式。
受惠於TinyML,微控制器搭配AI已經開始增添各種傳統上威力更強大的元件才能執行的功能。這些功能包括語音辨識(例如自然語言處理)、影像處理(例如物件辨識與識別),以及動作(例如震動、溫度波動等)。啟用這些功能後,準確度與安全性更高,但電池的續航力卻不會打折扣,同時也考量到各種更微妙的應用。
儘管之前提到的雲端神經網路框架工具,是取用這個公用程式最常用的方法,但把AI函式庫整合進MCU,然後把本地的AI訓練與分析能力插入程式碼中也是可行的。這讓開發人員依據從感測器、麥克風與其他終端嵌入式裝置取得的訊號導出資料模式,然後從中建立模型,例如預測性維護能力。
如Arm Cortex-M55處理器與Ethos U55微神經處理器(microNPU),利用CMSIS-DSP與CMSIS-NN等常見API來簡化程式碼的轉移性,讓MCU與共同處理器緊密耦合以加速AI功能。透過推論工具在低成本的MCU上實現AI功能並符合嵌入式設計需求極為重要,原因是具有AI功能的MCU有機會在各種物聯網應用中轉變裝置的設計。
AI在較小型、低耗電與記憶體受限的裝置中可以協助的關鍵功能,我們可以把其精華歸納至我們簡稱為「3V」的三大領域:語音(Voice,如自然語言處理)、視覺(Vision,如影像處理)以及震動(Vibration,如處理來自多種感測器的資料,包括從加速計到溫度感測器,或是來自馬達的電氣訊號)。
終端智慧對「3V」至關重要
多數的物聯網應用聚焦在一些特定的領域:基本控制(開/關)、測量(狀態、溫度、流量、噪音與震動、濕度等)、資產的狀況(所在地點以及狀況如何?),以及安全性功能、自動化、預測性維護以及遠端遙控(詳見圖 6)。
Strategy Analytics的研究顯示,許多已經完成部署或將要部署的物聯網B2B應用,仍然只需要相對簡單的指令,如基本的開/關,以及對設備與環境狀態的監控。在消費性物聯網領域中,智慧音箱的語音控制AI已經出現爆炸性成長,成為智慧家庭指令的中樞,包括智慧插座、智慧照明、智慧攝影機、智慧門鈴,以及智慧恆溫器等。消費性裝置如藍牙耳機現在已經具備情境感知功能,可以依據地點與環境,在音質優先與穩定度優先之間自動切換。
如同我們檢視的結果,終端AI可以在「3V」核心領域提供價值,而它觸及的許多物聯網領域,遍及B2B與B2C的應用:
震動:包含來自多種感測器資料的處理,從加速計感測器到溫度感測器,或來自馬達的電氣訊號。
視覺:影像與影片辨識;分析與識別靜止影像或影片內物件的能力。
語音:包括自然語言處理(NLP)、瞭解人類口中說出與寫出的語言的能力,以及使用人類語言與人類交談的能力-自然語言產生(NLG)。
垂直市場中有多種可以實作AI技術的使用場景:
震動
可以用來把智慧帶進MCU中的終端AI的進展,有各式各樣的不同應用領域,對於成本與物聯網裝置與應用的效用,都會帶來衝擊。這包括我們在圖6中點出的數個關鍵物聯網應用領域,包括:
溫度監控;
壓力監控;
溼度監控;
物理動作,包括滑倒與跌倒偵測;
物質檢測(漏水、瓦斯漏氣等) ;
磁通量(如鄰近感測器與流量監控) ;
感測器融合(見圖7);
電場變化。
一如我們將在使用場景單元中檢視的,這些能力有許多可以應用在各種被普遍部署的物聯網應用中。
語音
語音是進化的產物,也是人類溝通非常有效率的方式。因此我們常常想要用語音來對機器下指令,也不令人意外;聲音檢測是持續成長的類別。語音啟動在智慧家庭應用中很常見,例如智慧音箱,而它也逐漸成為啟動智慧家庭裝置與智慧家電的語音中樞,如電視、遊戲主機與其他新的電器。
在工業環境中,供車床、銑床與磨床等電腦數值控制(CNC)機器使用的電腦語音引擎正方興未艾。iTSpeex的ATHENA4是第一批專為這些產品設計的語音啟動作業系統。這些產品往往因為安全原因,有離線語音處理的需求,因此終端 AI 語音發展在這裡也創造出有趣的機會。用戶可以指示機器執行特定的運作,並從機器手冊與工廠文件,立即取用資訊。
語音整合在車輛中也相當關鍵。OEM 代工廠商持續對車載娛樂系統中的語音辨識系統,進行大量投資。語音有潛力成為最安全的輸入模式,因為它可以讓駕駛的眼睛持續盯著道路,而雙手仍持續握著方向盤。
對於使用觸控螢幕或硬體控制器通常需要多道步驟的複雜任務,語音辨識系統特別能勝任。這些任務包括輸入文字簡訊、輸入目的地、播放特定歌曲或歌曲子集,以及選擇廣播電台頻道。其他的服務包含如拋錨服務(或bCall)與禮賓服務。
視覺
正如我們之前已經檢視過,終端 AI 提供視覺領域全新的機會,特別是與物件檢測及辨識相關。這可能包括觀察生產線的製造瑕疵,以及找出自動販賣機需要補貨的庫存。其他實例包括農業應用,例如依據大小與品質為農產品分級。
曳引機裝上機器視覺攝影機後,我們幾乎可以即時檢測出雜草。雜草冒出後,AI可以分類雜草並估算它對農產收穫的潛在威脅。這讓農民可以鎖定特定的雜草,並打造客製的除草解決方案。機器視覺然後可以檢測除草劑的效用,並找出農地中仍具抗藥性的殘餘雜草。
使用場景
預測性維護工具已經從擷取與比較震動的量測資料,進化到提出即時的資產監控。藉由連接物聯網感測器裝置與維護軟體,我們也可能做到遠端監控。
震動分析
這種類型的預測性維護在旋轉型機器密集的製造工廠裡,相當常見。震動分析可以揭露鬆脫、不平衡、錯位與軸承磨損等狀況。例如,把震動計量器接上靠近選煤廠離心泵浦內部承軸處,就可以讓工程師建立起正常震動範圍的基線。超出這個範圍的震動,可能顯示滾珠軸承出現鬆動,需要更換。
磁感測器融合
磁感測器利用磁性浮筒與一系列可以感應並與液體表面一起移動的感測器,測量液面的高低。所有的這些應用都使用一個固定面上的磁感測器,它與附近平面的磁鐵一起作動,與這個磁鐵相對應的感測器也會移動。
聲學分析(聲音)
與震動分析相似,聲測方位分析也是供潤滑技師使用,主要是專注在主動採取潤滑措施。這意味我們可以避免移動設備時產生的過度磨損,否則會為了修理造成代價高昂的停機。實際的例子可能包括測量輸送皮帶的承軸狀況。出現過度磨損時,承軸會因為潤滑不足或錯位出現故障,可能造成整個生產流程的中斷。
聲學分析(超音波)
聲音聲學分析雖然可以用來進行主動與預測性維護,超音波聲學分析卻只能用於預測性維護。它可以在超音波範圍內找出與機器摩擦及壓力相關的聲音,並使用在會發出較細微聲音的電氣設備與機器設備。我們可以說這一類型的分析與震動或油量分析相比,更可以預測即將出現的故障。目前它部署起來比其他種類的預防性維護花費較高,但終端 AI 的進展可以促成這種細微層級的聲學檢測,大幅降低部署的費用。
熱顯影
熱顯影利用紅外線影像來監控互動機器零件的溫度,讓任何異常情況很快變得顯而易見。具備終端 AI 能力的裝置,可以長期檢測微細的變化。與其他對事故敏感的監視器一樣,它們會觸發排程系統,自動採取適當的行動來預防零件故障。
消費者與智慧家庭
將語音運用在消費者與智慧家庭,是最常看到的場景之一。這包括智慧型手機與平板電腦上、未包含電話整合功能的裝置,例如螢幕尺寸有限的穿戴式裝置。這類型的裝置包含智慧手錶與健康穿戴式裝置,可以為各種功能提供免動手的語音啟動。像 Amazon 的 Echo 或 Google 的 Home 等智慧音箱市場的成長,說明消費者對於可接收與提供語音互動等現有裝置的強勁需求,與日俱增。
消費者基於各種理由使用智慧音箱,最常見的使用場景為:
聽音樂;
控制如照明等智慧家庭裝置;
取得新聞與天氣預報的更新;
建立購物與待辦事項清單。
除了像智慧音箱與智慧電視等消費裝置,智慧家庭裝置語音的使用,也顯現相當的潛力。諸如連網門鈴(如 ring.com)等裝置與連網的煙霧偵測器(例如 Nest Protect 煙霧與一氧化碳警報)目前都已上市可供消費者選購,它們結合了語音與視覺的感測器融合功能以及運動檢測。有了連網的煙霧偵測器,裝置在偵測到煙霧或一氧化碳時,可以發出語音警告。
終端 AI 為強化這些能力提供了全新機會,而且常常結合震動(動作)、視覺與語音控制。例如,增加姿態辨識來控制例如電視等家電,或是把語音控制嵌入白色家電,即是以最低成本強化功能性最直接的方式。
健康照護
用來發現醫護資訊的 AI 驅動終端裝置的應用,將為病況的治療與診斷,提供更多的價值。這種資訊可能是資料,也可能是影像、影片以及說出的話,我們可以透過 AI 進行型態與診斷分析。這些資料將引發全新、更有效的治療方法,為整個產業節省成本。受惠於終端 AI 的進展,像 Google Duplex 等語音系統的複雜性將會降低。例如門診預約等勞力密集的工作,也可以轉換成 AI 活動。利用自然語言語音來延伸 AI 的使用,也可以把 AI 用在第一線的病人診斷,然後再由醫師接手提供諮詢。
其他健康照護實例包括像 Wewalk5 等物件,這是一個供半盲與全盲人員使用的智慧拐杖。它使用感測器來檢測胸口水平以上的物件,並搭配 Google Maps 與 Amazon Alexa 等 app,方便使用者提出問題。
結論
由於連網的終端裝置數量越來越多,這個世界也越來越複雜。連接到網際網路的裝置已經超過 300 億個,而微控制器的數量也超過 2,500 億,每年還會增加約 300 億個。越來越多的程序開始進行自動化,不過,把大量資料傳送到雲端涉及的延遲以及邊緣運算的額外費用,意味著許多全新、令人興奮且引人矚目的物聯網使用場景,可能無法開花結果。
解決這些挑戰的答案,並不是為雲端資料中心持續增添運算力。降低出現在邊緣的延遲雖然會有幫助,但不會解決日益分散的世界的所有挑戰。我們需要把智能應用到基礎架構中。
儘管為終端裝置增添先進的運算能力在十年前仍不可行,TinyML 技術近來的提升,已經讓位處相當邊緣的裝置 (也就是終端本身)增添智能的機會大大改觀。在終端增加運算與人工智慧能力,可以讓我們在源頭搜集到更多更具關聯性與相關的資訊。隨著裝置與資料的數量持續攀升,在源頭掌握情境化與具關聯性的資料,具有極大的價值,並將開啟全新的使用場景與營收機會。
終端裝置的機器學習,可以促成全新的終端 AI 世界。新的應用場景正在崛起,甚至跳過傳送大量資料的需求,因而紓解資料傳輸的瓶頸與延遲,並在各種作業環境中創造全新機會。終端 AI 將為我們開啟一個充滿全新機會與應用場景的世界,其中還有很多我們現在想像不到的機會。
附圖:圖1:從集中式到分散式運算的轉變。
(資料來源:《The End of Cloud Computing》,by Peter Levine,Andreessen Horowitz)
圖2:全球上網裝置安裝量。
(資料來源:Strategy Analytics)
圖3:深度學習流程。
圖4:MCU的視覺、震動與語音。
(資料來源:意法半導體)
圖5:AI 工具集執行模型轉換,以便在MCU上執行經最佳化的神經網路推論。
(資料來源:意法半導體)
圖6:物聯網企業對企業應用的使用-目前與未來。
(資料來源:Strategy Analytics)
圖7:促成情境感知的感測器融合。
(資料來源:恩智浦半導體)
資料來源:https://www.eettaiwan.com/20210303nt31-the-dawn-of-endpoint-ai-bringing-compute-closer-to-data/?fbclid=IwAR0JTRpNsJUl-DmSNpfIcymGQpkQaUgXixEaczwDpELxGCaCeJpkTyoqUtI
同時也有1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2萬的網紅Untyped 對啊我是工程師,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LeetCode是所有軟體工程師找實習找工作都必用的平台,雖然大部分功能都是免費的,但天下沒有白吃的午餐,讓人好奇付費版 LeetCode Premium 到底有沒有用?今天讓使用過 LeetCode Premium 準備並通過 Google軟體工程師面試的我來分享一下我的使用感想! 影片中會告訴你...
力扣刷題進階功能免費用 在 王政忠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夢仍未央,執子之手,未竟之渡,與子偕行】
夢N在宜蘭結束的下午,照慣例,我走到學員夥伴離開的出入口,一月在雲林是雲科大的活動中心門口、三月在苗栗是育達科大的川堂、四月在屏東是屏東教育大學的行政大樓一樓,最後一區的宜花北北基,我則是站在蘭陽女中的校門口.
其實也沒什麼特別的想法,只是想跟從四面八方遠道而來夥伴們揮揮手說再見.
一位有點年紀的老師看見了我,要我稍待一下,轉身出校門又回來,捧了一盒梨子,說是他家自己種的,要我務必收下.
我知道他是要表達感謝,我也知道推辭不了,所以我收下,她抱抱我,要我繼續加油,並且期待明年再見.
有時候是一瓶罐裝茶,有時候是一盒喉糖,有時候就只是交會而過淺淺點頭的微笑.
我知道,這些心意背後傳達的是甚麼,我都接收到了.
其實,接收到的比這些更多更多,好的壞的,善意的誤解的,支持的訕笑的,督促的冷箭的,熱情的冷眼的,隨著我有一個夢到第三年結束,我越來越能幾近坦然的全部都接受.
■在地、扶持與自主,才能看見遍地開花的實踐
夢N在2017的四個分區,總共吸引超過5000人次報名,實際報到則是4700人次左右,扣掉重複參加的夥伴,約有4400人參加過2017年的夢N.這些參加的夥伴當中,超過80%來自這些分區的在地任教老師,這是夢N希望落實的【在地】;四個分區總共邀請了近300個講師,這些講師有70%來自各分區的在地亮點教師及國教輔導團員,這是夢N希望落實的【扶持】.
至於【自主】,我們對於縣市政府教育局處最基本的請求就是落實在沒有一封公文加註:請貴校派員參加.
那麼整個夢N的工作坊的組織及課程的【自主】呢?
從2015年的夢一到現在,所有夢系列的經費都來自教育部,這不是評斷一個工作坊或研習是否「由下而上」或者「自主」的指標,我們身在體制內,獲得或請求公部門的經費支持發展我們的專業,這是一種天經地義,或者說公部門本來就應該支持教師發展教師專業,目前所見台灣教學現場的諸多教師專業發展社群、工作坊、工作圈、研習多是申請教育部的經費補助辦理,少數自發性繳費籌辦的研習或工作坊是另一種選擇,使用者付費也是另一種天經地義,兩個天經定義沒有衝突,我只是要交代夢系列的經費來自哪裡.
牽涉是否自主的關鍵在這個研習或工作坊是誰想要發起或辦理的?是我.
參加的人又是誰要她來的?自己.
那麼課程、講師、形式等等呢?
自2015籌辦我有一個夢開始,整個講師的籌組邀請、課程的規劃架構、活動流程的形式細節乃至於網路平台的建構運作,出錢的教育部從來沒有任何一句干涉的話,相反的,在許多行政細節上,部裡的夥伴給予我們專業的建議,讓我們不至於被熱情沖昏了頭,無心干擾了各主辦縣市教育局處的行政合法程序,甚至,當我遇上某些想要影響夢N由下而上的獨立自主性的人或單位,部裡長官從沒有關說我,而是擋在我前面,阻絕了可能的干擾,比如我堅持夢一夢二到夢N四個分區開幕上台致詞講話的就只是一個教育部代表、一個承辦縣市代表、一個場地主人(某些場地主人也婉謝上台說話)以及夢的總召集人.
夢N當然是一個由下而上的教師專業自主工作坊,這樣的【自主】是我們共同守護的珍貴價值.
那麼【實踐】呢?
我想先問你為什麼來夢N?
因為可以和妳心中的神人拍照?來看看這是一個什麼夢?感受一下大拜拜的熱鬧氣氛?收集歷年名牌?
或者,想精進自己課堂的教學?想學習更多有效的教學策略?再次檢視自己教學盲點?確認自己教學亮點?
或者,認識更多志同道合的夥伴?尋找可以揪團組成社群的戰友?獲得拍拍秀秀的取暖安慰?吸取到處都是的教師正能量?
都好,都可以的.
相同,不代表一體;相異,不代表對立.
你可以有千百種的原因自四面八方而來夢N,一起踏進夢N,一起逐夢,然後帶著千百種被撫慰被填實被充滿被點亮被喚醒被期許被擁抱被疼惜被鼓舞的滿足感自夢N而去,在12小時的紮實課程之後,帶著兩天被洗滌新生的身心靈,跟著你身邊上千腳步,一起離開夢N,一起築夢.
你可以因為熱鬧而來夢N,但我相信你會帶著專業離開夢N..
台灣不缺熱鬧,事實上,已經夠熱鬧了,不論課堂內或課堂外.
對於夢N這塊招牌,所有夢的講師夥伴與我,都戰戰兢兢的期許並自我要求-專業,才是夢N無可取代的招牌.
那麼離開之後呢?
當然是回到課堂實踐,或者跟你在夢N找到的夥伴組織或參與社群共備.
夢N今年四個分區的近300個講師,有41%是過去的學員,這是實踐;數咖從40人的社群成長到11000人,並且在7月舉辦了第一屆年會,這是實踐;MAPS社群已經在國小組獨立另立社群運作,這是實踐;國小國語組的雲團隊講師有多少是曾經的學員,這是實踐.
從夢一到2017的夢N,近10000個參與學員,有超過70%是因為看見曾經參與過夢系列的學員在自己課堂的實踐,而知道了夢N,然後報名了夢N,這,當然是實踐.
更別提不勝枚舉不可勝數的大大小小因為在夢裡找到夥伴而成立的社群或讀書會,這些都是夢N推上一把的教學現場實踐.
因為自主、扶持、在地,所以才能看見這些遍地開花的實踐.
實踐當然不容易,不同的學校型態、文化、氛圍或者個人的業務、班經、家庭乃至於社會環境或社區狀況等等,都可能影響實踐的程度,如果實踐那麼容易可以普及,官方帶頭推動的學習共同體、社群人數超過四萬的學思達、三家出版社都推薦的MAPS或者媒體雜誌強力邀請幾番來台宣講的翻轉教室不是早應該全國開花舉校皆然?
正是因為知道不容易,所以我們勇敢作夢.
不是做一個壯大獨尊誰的夢,而是做一個成就每一個自己課堂教學的夢.
夢的平台裡海納廣邀台灣教學現場各種具體實踐的有效教學策略,讓參與的學員可以依照自己的教學現場需求選擇班別;夢的平台裡吸引招喚台灣教學現場各門各派的高手大師或者菜鳥新人,或者就只是日復一日守著自己教學天地的老師們,來這裡遇見老夥伴、找到新夥伴、變成好夥伴.
來夢N,不是來學我的MAPS,是來學好的各種方法;來夢N,不是只為了追著誰跑,而是找到夥伴一起走.
夢N從來不是為了壯大誰而來,而是懷抱著勇氣與希望回到課堂實踐而離開.
*數據統計來源包含「夢的N次方」網站平台大數據及各分區專門人員現場訪談紀錄.
■已經改進、尚待努力以及被誤解的
先說已經改進的.
從夢一的旗幟飛揚延綿數公里到今年縮限至校園內必要的路線指引,從夢一的三餐加點心到今年只有午餐便當,從夢一的彩色印刷講義到今年的限制頁數黑白影印,從夢一的精緻名牌到今年的回收名牌套,從夢一的開幕各色座椅套到今年的舉牌引導入座,從夢一的統一報到到今年的一律上課教室簽到盡可能精準採購便當數量.
我們努力將形式降到最少,將表面減到最低,將浪費控制在上千人的活動可以接受的誤差範圍內.
當然,嘉義縣網兩位老師將夢的N次方網路平台逐漸建構完備,讓講師群不必重複填報各種資料,讓縣市主辦單位有單一窗口可以聯繫匯報行政程序,讓學員可以從包括FB、Gmail或縣市Open ID各種路徑報名並即時獲得完整的研習資訊,讓媒體有公開透明的影音資料可以報導,讓夢可以一個分區一個分區調整行銷宣傳策略等等.
這是我們一同努力的,也謝謝教育部的理解與支持.
再說尚待改進的.
這部分可以可以參採月鈴老師的文章閱讀:https://bell5-platform.blogspot.tw/2017/07/n.html?m=1
我的綜合分析如下:
1. 夢的起因是偏鄉,所以偏鄉教師參與比率是我們最在乎的事,三年來統計:夢一夢二是25%左右,2017年的夢N提升到37%左右,推測是因為分區辦理所以讓偏鄉教師更方便就近參加,所以2018的分區必須讓偏鄉教師更方便就近參加.
2. 夢不僅是為了偏鄉,偏鄉不是地域不是遠近,只要沒有得到專業而公平的教室就是偏鄉,我們期望城市型態學校或城市裡的邊陲夾縫學校,也能在夢裡找到夥伴,所以2018的分區必須將城市也邀請進來,同時不同分區的講師及課程規畫也必須有所調整.
3. 承上,所以講師專業必須更精進,講師類型也必須更廣泛,我們預計在2017年底辦理夢講師全員精進工作坊,這個三天的工作坊我們期望凝聚彼此共識、規劃2018各組不同分區課程脈絡主軸、跨界學習剪報力、導入GOOGLE及APPLE教育APP或平台在教學的運用、分科教學專業從怎麼教到教什麼、課綱與素養在課程的設計與實踐等等,除了這三年參與夢的講師群之外,我們也會邀請更多希望在未來可以參與夢的優秀講師們,一同凝聚共識、跨界學習、精進專業.
4. 國中自然的社群與共備模式一直走在很前面,這也是我對於夢一直以來的想像與逐步落實;國中自然與數學咖啡館講師培植的教練模式,更是我心心念念的下一步,年底的講師精進共識營,就是為了這樣的想法落實而開展的.
最後是誤解的.
夢N講師的住宿是依照核銷規定編列的預算,並由主辦縣市統一安排,除了各組召集人之外提供兩天住宿,其餘講師只提供實際授課日期的前一天住宿,不管夢N在宜蘭或屏東,至於所有未實際授課的各組助教只能自費住宿,更別提偶爾陪同的眷屬也只能自費住宿,何來攜家帶眷用公費出遊?
夢N講師的晚餐除了宜蘭提供便當之外,其餘三區的晚餐都是自理的,講師群們私下聯絡感情或邀請主辦縣市局處夥伴共進晚餐聯誼,都是自費,何來動用公費核銷餐宴?
夢N講師的T恤除了第一次領取是公費配給之外,後續採買也是向主辦單位登記自費購買,我自己就花了超過4000元買來送給感興趣的朋友,何來借用公費作為私人交際之用?
夢N講師對於每一分區的工作團隊都表達推崇尊敬之意,特別是每一個分區承辦縣市都動用了大量的校長主任擔任工作人員,好讓老師們可以心無旁鶩的專心參與工作坊,屢屢在各分區會場接過校長主任親手遞交的便當,我們都是深深鞠躬致謝,何來頤指氣使?
夢N的召集人在組織講師群時,一定都是先動用自己多年的人脈與認識,邀請在地國教輔導團開設班級,讓在地國教輔導團的亮點教師有機會被更多在地老師看見,從雲林到苗栗,從屏東到宜蘭,都是這樣的,除非在地縣市輔導團明確表達想要趁難得的機會多觀摩夢團隊其他講師的課程內容,我們才會在原本規劃的夢講師群之外,再另外邀請外地講師開設足夠的班級,何來只高唱或只獨尊外地和尚比較會唸經呢?
夢N的各科講師群為了呈現最棒的12小時課程,往往必須事先共同備課討論課程流程及內容,而各科講師群常常又身處不同縣市,因此要約在同一個地方備課就必須交通往返,這部分衍生的食宿交通費用,都是講師群自己吸收的,何來公費下午茶外加BUFFET?
我深深感佩麗雲老師的智慧之言:讚美的話大聲說,批評的話要仔細查證後,小心說.
夢的成形何其不容易,要聚集多少人的善意與願意,才能走進並貼近每一處教學園地?
這些對於夢的整體形象有關係的,我非常願意仔細說明.至於對我個人的揣測與臆度,就到我為止吧,我的確沒有做的更好更仔細更注意更細膩的,我試著再多努力一些,除此之外,如果有機會我們碰面,我很願意說說原委,如果沒有機會碰面,那就也無風雨也無晴.
比如夢N在宜蘭,我請了我在宜蘭的好朋友協助包括我在內的講師接送,這位好朋友為了避嫌,在我要求之下,向他工作的出版社請了三天自己的休假,只為了更機動的載運幾位時間無法完全配合主辦單位接泊車時間的講師,同時,為了感謝我的講師夥伴們在大熱天辛苦上課,我自費購買飲料請他和他的朋友幫我分送,因為是我個人心意,也就不好麻煩宜蘭的工作團隊,兩天晚上與講師朋友的聚餐也都是我們每個人繳費均分,何來受出版社款待,借花獻佛之說呢?
我唯一從夢裡得到的油水,就是多了10KG的肉掛在身上,其餘也就沒有了.不過,那也是我自己先天易胖,後天偷懶找藉口沒有更勤勞運動造成的,怨不得別人.
是的,我也只能反求諸己,在這麼龐雜的運籌帷幄裡,還要時刻記得提醒自己注意身前身後左邊右邊的人事往來,雖然其實也沒有多少人會因為關於我的這些那些而參加或不參加夢N,但,我知道我站在台前,聚光燈下難免抖落一身灰塵,只是,聚光燈一年才幾次?我的朋友們卻要經常被視若塵埃,真是抱歉.
■那麼,關於未來及永續呢?
這個部分就請大家搭配著我的開幕PPT閱讀(見下方留言),或者上【夢的N次方】網站搜尋開幕直播的影像,用聽的.(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Og-U0mFVkhU )
2015~2016是夢的第一階段,我們採取全國集中一區的模式,號召感染並行銷我有一個夢,期望有更多台灣不同角落的夥伴知道這個夢,在這個階段同時推出【社群經費申請計畫的試辦方案】.當然,受我邀請而來的夢的講師群,必須熱情又專業,同時課程與教學必須實用又好用,讓每一個來參加的夥伴離開夢之後都能成為我們的口碑種子.
2017~2019是夢的第二階段,由全國集中一區走向分區辦理,當然就是希望更在地的促成扶持力量的生根與深耕.
(1) 2017年是四個分區(彰投雲嘉/桃竹苗中/東屏南高/宜花北北基),以工作坊為主,帶領大家學會備課,願意找到夥伴共備,願意組成或加入在地社群並回到課堂實踐.
(2) 2018則是4+6共10個分區(請參考我的PPT),這個4,就是2017年主辦的這四個縣市,其餘則是新加入的包括台北、新北等6個縣市,這一年仍將以初階工作坊形式進行,但會融入更多以素養導向或符合課綱精神的課程實際與操作示範,至於進階工作坊部分則由各自的社群自己帶領操作,這個階段,會是更積極鼓勵夥伴組織或加入社群的重要關鍵一年.
花東金馬澎可以自主提出申辦單一縣市的夢工作坊,教育部將專案補助,我也會組織夢的講師群及在地講師群前往協助開班,讓東部及離島夥伴可以免受舟車勞頓之苦就近參加.
(3) 2019除了2018加入的這6個分區縣市持續辦理基礎工作坊之外,2017這四個分區的主辦縣市(雲苗屏宜)將轉型為辦理論壇,也就是2016寒假夢一回娘家的形式,由各社群邀請課堂實踐家或社群自主報名,回到論壇來分享自己在課堂實踐的歷程,論壇應該還是兩天,每一個時段(約30分鐘)分科分年段進行課堂實踐分享,老師可以自由選擇哪一個分科教室聆聽.
花東金馬澎仍然可以自主提出申辦單一縣市的夢工作坊,教育部仍然會專案補助,我也依然會組織夢的講師群及在地講師群前往協助開班,讓東部及離島夥伴可以持續就近參加.
(4) 2020之後,夢N希望完全轉型為論壇形式,也許四區,也許六區,讓更多課堂實踐家可以分享,讓老師們可以回流充電吸取他人實踐經驗.實作共備工作坊希望完全由社群運作取代.
花東金馬澎的專案補助則仍然可以申辦.
是的,社群備課應該是一種日常,課堂實踐也應該是一種日常,分享充電就交給未來的夢N,歡迎大家一起回娘家,回夢N這一個屬於大家的娘家.
至於「夢的N次方」平台將持續努力,以成為「華人地區最大的友善共備平台」為目標,期許:
(1) 獲得更多教學社群網站的同意鏈結
(2) 鏈結整合線上教學資源平台(建構中)
(3) 更多教師加入線上觀課平台的課堂教學實錄
(4) 貫通所有行政流程完成線上揪團申請社群補助功能
(5) 成為最多社群願意在這裡公告揪團研習資訊的平台
■感謝
夢N在宜蘭的第二天上午,我照慣例約了宜蘭縣教育處長、科長、教育部代表及宜蘭縣工作團隊的主要成員一起到每間教室走走,被急CALL而來隨行的攝影師在出發前問我:為什麼要走每一間教室?
我說:你走了兩間就會知道.
他又再問:那要做甚麼?
我說:你走了兩間就知道.
我們走進第一間教室,先謝謝學員們願意報名前來一起圓夢,接著邀請學員一起謝謝主辦縣市的辛勞,謝謝志工同學,謝謝講師群的用心,然後我們一起拍張照.
一二三,讚!二二三,耶!三二三,揪咪!
如同過去每一場夢的工作坊,我都會這樣做,只要參加過夢的工作坊,一定都會驚訝然後興奮,然後離開之後會懷念,然後在下一次參加的時候期待這一刻.
那是一種溫度,夢專屬的溫度,一種彼此接近彼此,彼此扶持彼此,彼此感謝彼此的溫度.
那是一種平凡卻迷人的溫度,我知道你在那,你知道我在這,我們都知道我們在一起的溫度.
那種溫度,就像大叔永遠不準卻讓人聽了會暖心的莫忘初衷.
離開第二間教室之後,我問了攝影師:這樣知道為什麼要走了嗎?
攝影師燦爛的笑開來,點點頭.
是的,好多好多的感謝.
感謝教育部一路以來的無條件支持,支持我們貫徹由下而上的自主專業成長,那是我們自己的課堂,我們願意讓自己的課堂更好,你們就請放心相信,我們會繼續將夢實踐,先談教學,再談教育,你們會看見的.
謝謝各分區承辦縣市的教育局處長官,你們的用心,讓行政作業越趨完美,謝謝你們.
謝謝各縣市國教輔導團的前輩與夥伴,謝謝你們願意相信夢並不想取代誰,而是提供一個彼此合作的平台,讓需要獲得扶持的教學現場夥伴可以不孤單.
謝謝各分區承辦縣市的校長主任,你們一肩扛起行政庶務,讓老師們可以心無旁鶩的在夢裡學習,沒有你們,夢就有了缺憾.
謝謝各分區提供場地的大學或高中,謝謝在教室裡的服務志工,謝謝嘉田與明勳,謝謝你們.
謝謝2017夢N的講師群,特別是幾個主要的召集人:麗雲、扶堂、阿威、夢華、老彭、淑媛、健豐、秀敏、月鈴姐、莞如老師、小P、彥文、秀梗老師、宜岑、秋琴、fatbat、喬治、維民、國珍、均一、小武、盈全、雅雯、進成、心儀、尚彬、小房子、政傑、俊儀兄等等等,就一切盡在不言中了.這時候,也只能「蹦蹦!我挺你」了!
謝謝你們,謝謝大家,謝謝每一個築夢的你.
■後記
最新的數字顯示,0823-0824的夢N在南投報名人數已經來到633人,13個班已經有9個班爆滿,其餘4個班也幾近額滿,這是單一縣市的夢系列啊!不同於去年倉促籌組,甚至還有不少老師是被校長動員而來,這一次,研習公文文字我親自撰稿給教育處發文人員,同時在幾乎沒有任何網路宣傳的情況之下,我自己服務的縣市呈現這樣的狀況,真是令人感動.
夢,繞了一大圈,回到自己的所在地,能看見這樣的狀況,有一種被接納被理解被認同的感動.
這種感動,近似今早月鈴老師發文帶給我的感動.
我相信沒有一種單一教學法可以解決所有教學現場的問題,所以夢盡可能邀請所有在課堂實踐過的有效教學法;我也相信,沒有單一個別成功經驗可以複製到所有其他教學現場,所以夢邀請大家來到這裡聽見看見再對照檢核自己的經驗.
改變從來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不改變也從來不是一件一無可取的事.
改變是因為覺得自己不夠好,可以更好,所以想要改變.
不改變或許是因為檢核對照過,發現自己已經達成教學目標或者早就走在對的路上.
改變可以有千百種原因,不改變也是.
夢歡迎邀請所有想要改變的夥伴,也尊重接納離開夢之後還不想改變的夥伴.
當然,不願意改變也有可能是因為還不想面對或者還不認同改變,那麼,就請夢的夥伴在教室裡繼續實踐,繼續醞釀改變的氛圍,繼續示範改變的美好,繼續鋪陳改變的情境,繼續影響你的與他的,你們共同的學生,讓學生因為你的改變而發生的改變,觸發可能的他的改變,好嗎?
夜,好深了,這篇文章好長,如同這一路以來的夢的足跡.
夜,會過去,天亮時當你看見並且閱讀完畢,抬起頭,或許就會看見白雲藍天裡的陽光燦爛,如同這一路風雨無阻的夢的顏色.
夢仍未央,執子之手,未竟之渡,與子偕行.
力扣刷題進階功能免費用 在 Untyped 對啊我是工程師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LeetCode是所有軟體工程師找實習找工作都必用的平台,雖然大部分功能都是免費的,但天下沒有白吃的午餐,讓人好奇付費版 LeetCode Premium 到底有沒有用?今天讓使用過 LeetCode Premium 準備並通過 Google軟體工程師面試的我來分享一下我的使用感想!
影片中會告訴你如何免費拿到各種付費功能~
然後還有我到底刷了幾題通過了Google面試哈哈!
這集會聊到...
💬 Overview 💬
💙 LeetCode Premium功能簡介 1:25
💙 我覺得好用的付費版功能 1:50
💙 我覺得沒用的付費版功能 4:00
💙 如何免費得到類似的付費功能 1:50 3:00
💙 結論:LeetCode Premium 到底值不值得?5:58
💙 誰適合買 LeetCode Premium?6:38
💙 我刷了多少題通過 Google 面試 7:57
📢 📣 📢 本頻道影片內容有輸出成 podcast 📢 📣 📢
可以在各大podcast平台搜尋「Untyped 對啊我是工程師」
請大家多多支持呀!!🙏🏻💁🏻♀️
#LeetCodePremium值得嗎 #力扣刷題進階功能免費用
一定要看到影片最後面並且在「YouTube影片下方」按讚留言訂閱分享唷!
【愛屋及烏】
YouTube 👉 https://www.youtube.com/c/Untyped對啊我是工程師
Podcast 👉 https://open.spotify.com/show/3L5GRMXmq1MRsliQt43oi2?si=3zgvfHlETeuGfp9rIvwTdw
Facebook 臉書粉專 👉 https://www.facebook.com/untyped/
Instagram 👉 https://www.instagram.com/untypedcoding/
合作邀約 👉 untypedcoding@gmail.com
-
Untyped 對啊我是工程師 - There are so many data types in the world of computer science, so are the people who write the code. We aim to UNTYPE the stereotype of engineers and of how coding is only for a certain type of people.
凱心琳: 一個喜歡電腦科學邏輯推理,在科技圈努力為性別平等奮鬥的工程師。
力扣刷題進階功能免費用 在 LeetCode 付費版在坑錢? Is LeetCode Premium Worth It in ... 的推薦與評價
#LeetCodePremium值得嗎 # 力扣刷題進階功能免費用 一定要看到影片最後面並且在「YouTube影片下方」按讚留言訂閱分享唷!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