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在大家說國語嗎?你講什麼語言誰決定?】
今天原本是台灣語言史上重要的日子,這是史上第一天立法院引進通譯,讓「所有國語」均能在國會殿堂上溝通無礙。然而,立委3Qi.tw 陳柏惟 特別以其母語台灣台語質詢國防部長邱國正,但部長竟拒絕使用通譯,並且自行提出一番「國會應該講國語才好溝通」的論點,但這其實已與《#國家語言發展法》通過,以及國會設置通譯的精神背道而馳。
■國語已經不等於華語,自然語言一律平等
還在國語=華語嗎? 這除了是語言歧視與延續殖民暴力外,更已經違法了!根據2019年的《國家語言發展法》第三條:「本法所稱國家語言,指臺灣各固有族群使用之自然語言及臺灣手語。」第四條則規定:「國家語言一律平等,國民使用國家語言應不受歧視或限制。」也就是說呢,華語、台灣台語、台灣客語、台灣各原住民族語*,均平等被列為「國語」。未來當然個語種通行程度不一,但各語言均需被尊重、傳承、教育,就如同瑞士將僅佔0.5%的羅曼什語列為官方語言之一一樣。
■若無外力干涉,原本台灣約3/4人講台灣台語
在1992年,台灣的人口比率為:閩南系台灣人73.3%,客家系台灣人12%,中國移民13%,台灣原住民1.7%(黃宣範,1993)。而在1940年,台灣的人口比率為:閩南系台灣人76.0%,客家系台灣人14.1%,中(華民)國人0.8%,原住民4.3%,日本移民5.3%。若照各族群比率,原本台灣優勢的語言為台灣台語(亦即閩南語,但已和福建閩南語有字彙腔調的不同)。若再以瑞士為例,瑞士64%人口母語是德語,20%法語,6.5%義大利語,雖各語種受平等保障,但德語也在瑞士媒體、文化等領域佔最大優勢,照自然市場法則,要不是外力干涉,這也是原本台灣台語會有的地位。
■日本與中國人強行讓台灣接受外來語言,但中國人手段更殘暴全面
1945中(華民)國軍事佔領台灣,於1946年4月2日設立「臺灣省國語推行委員會」,直接把官方語言從日語改成華語,並推行「說國語活動」,但初期並未嚴格排除台灣各語言使用,但佔領台灣短短5、6年後,1950年代後從教育界開始嚴格禁止「方言」,強性規定使用華語,並查禁原住民文字印刷,爾後講台灣語言者,會在學校、職場受到罰款、懲戒、羞辱、迫害歧視。日本時期也推動日文,但允許雙語教育,也就是學校可以用官方資源教授漢文。直到日本佔領台灣42年後,開始強力推行日語教育,設立「國語講習所」取消漢文課,但對語言的控制,仍未如中國殖民政府徹底。
■台灣語言不死,但正在凋零
儘管日本、中國兩殖民政權前後推行「國語政策」,但台灣母語經過百年迫害,仍保留下來,當然人口越少的原住民語、客語受創越嚴重,台語雖然不死,但卻也逐漸消逝。根據洪惟仁教授根據行政院主計總處執行的《99年人口及住宅普查》(2010)的調查結果,都會區家庭中華語對本土語言已經有明顯優勢,例如明顯在台灣台語區的高雄,在家講台語的比率遠低於母語背景比率,更有些區已經是以華語為主。然而,反過來說,即便在70年華語殖民之後,雲、嘉、南、高鄉村區域,仍有許多行政區過半人口在家完全不講華語。
家庭是母語的最後防線,洪惟仁教授就曾寫道:「家庭是語言最後的堡壘,華語是外來語言,居然能夠向下擴張到家庭語言的地盤,不論華語使用率多少,都意味著族語在家庭領域中『失守』了」
有一種最常見論點是說,語言是工具,只要能溝通就好,根本不用保留少數語言。然而,這一來是將外來政權殘酷消滅優勢語言的錯誤正當化,二來破壞了多元文化保存的可能性。更大的謬誤,則是將多語言國家中的溝通,扁平化成「強迫大家只學一種語言,遺忘母語」,而不是建立「不同語言使用者之間也能溝通」的制度(包含大家學會第二、第三語言;即時通譯輔助等制度)。
在「國語平等」後,不代表台灣台語就能取得壓迫其他語言的地位,反而是以各語言為母語者,都能在台灣國內各場合等到尊重。在發展神經學的實證證據中,不少證據指出,雙語(或多語)成年人大腦皮層區域、皮層下灰質和連接之白質束結構比單語者更完整。更早學習多語,對刺激大腦發育,讓兒童養成對多元文化認識與尊重都更有利,這也是瑞士、加拿大等多族群國家朝向的方向。
*註:台語過去稱閩南語,但已和福建閩南語有字彙腔調的不同;同樣的,華語雖以北京話爲基礎,但腔調和字彙亦和實際北京人說話有很大差異。
同時也有3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8萬的網紅范琪斐,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COVID-19疫情全球確診人數截至10/6中午12點已經來到3千5百多萬人(35,456,343),死亡人數也早已跨過百萬(1,043,216)。根據各家的統計來看,死亡人數最高的地區為6月起開始飆升的拉丁美洲地區,其次分別是歐洲、北美洲、亞洲、非洲。以國家死亡人數來看,來看目前仍是美國最高,其次...
「加拿大人口結構」的推薦目錄:
- 關於加拿大人口結構 在 高雄好過日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 關於加拿大人口結構 在 文茜的世界周報 Sisy's World News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 關於加拿大人口結構 在 時代力量新北黨部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 關於加拿大人口結構 在 范琪斐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 關於加拿大人口結構 在 果籽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 關於加拿大人口結構 在 暗網仔出街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 關於加拿大人口結構 在 加拿大好大鑊? 列治文/萬錦/卡加利/本那比邊度有潛力? - YouTube 的評價
- 關於加拿大人口結構 在 加拿大人口結構2023-在Facebook/IG/Youtube上的焦點新聞和 ... 的評價
- 關於加拿大人口結構 在 加拿大人口結構2023-在Facebook/IG/Youtube上的焦點新聞和 ... 的評價
- 關於加拿大人口結構 在 加拿大日報- 香港- 【加拿大華人總數遠超出你想像!】... 的評價
加拿大人口結構 在 文茜的世界周報 Sisy's World News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訂閱【TVBS 文茜的世界周報】YouTube頻道:https://pse.is/3b7x9h
並開啟🔔
《Delta變種引爆全球疫情 新冠已成年輕人的流行病》
{稿頭}
1.當美CDC憂心警告,Delta變種已讓這場戰爭徹底改變,紐時也代替所有人發問,Delta是否會讓年輕人更快病得更嚴重? 因為醫療前線越來越多個案,都是無法接種疫苗的兒童重症或未打疫苗的年輕人病危,這和去年新冠疫情剛爆發的情景大不相同,Delta是機會均等地攻擊各個族群,只要沒打疫苗就會成為破口。
2.感染預防醫學領域的專家說,此番染疫人口結構數據上的變化,完全是基於年輕族群疫苗接種率過低所致。以美CDC最新公佈的數據為例,截至七月底,美國65到74歲的高齡人口接種率已突破八成,但18到39歲卻不到一半。加拿大數據稱,相較於其他變種病毒,感染Delta進入加護病房的風險暴增四倍,其導致住院及死亡的風險,則是其他變種的兩倍之多;印度數據也明白指出,45歲以下患者在Delta風暴中面臨最大的死亡風險。
3.英國衛報用「年輕人的流行病」來形容當下這波由Delta變種所引爆的全球疫情,但Delta的出現,本來就源自它在病毒棘蛋白上的兩個關鍵突變,其中L452R類似先前發現的加州變異株,能增強棘蛋白與人體細胞上的結合力,讓感染力倍增;另一個重要變異E484Q,則和先前的巴西變種E484K是一家人,能繞過免疫監測,對人體中和抗體具有逃脫能力,所以能讓疫苗效力減弱,且感染族群也有重症及年輕化的傾向。
4.日內瓦大學全球健康研究所所長Antoine Flahault在長期關注全球疫情後所歸納出的結論,認定當下要結束疫情的方法,必須以90到95%的接種率,搭配持續邊境管制才能見效。伴隨越來越多科學證據出爐,整個歐洲都已鎖定要對尚未接種疫苗的青少年全面開打,下一步還將替12歲以下幼兒提供疫苗。但年輕族群對疫苗的不屑一顧,正讓他們成為最頑固的疫苗抵抗者,如何確保下一代不受病毒或疫苗傷害,當下正在疫苗充足的富裕國家形成激辯,而缺乏疫苗的國家,則將被迫陷入到底誰該先打的痛苦掙紮。
{內文}
新聞旁白:「當你想到保護弱勢群體的新冠疫苗時,請想想5歲的多明尼克亞伯特。你呼吸困難嗎?是的。在這個時間點,他還太小無法接種疫苗,但他感染了新冠病毒,因此被送進了急診室。你認為他可能從哪裡染疫?老實說,我不知道。我已經採取一切預防措施,確保他不會染疫。」
醫療前線傳來的最新戰報,呼應的不只是CDC先前憂心提醒「這場戰爭已然改變」,紐時也代替所有人發問,Delta變種是否會讓年輕人更快病得更嚴重,因為越來越多個案都指向一個共同事實,那就是Delta變種正以全新面貌發動攻勢,「機會均等」地狂掃各族群,任何沒有施打疫苗的人,都將難逃它的暴風圈籠罩。
CBS記者VS 紐澳良兒童醫院主任 Dr. Mark Kline:「他們病情如何? 這些孩子很多都病得很重,出現呼吸道症狀,實際上就是缺氧。」
他們其中很多都是身強體壯的運動員,入院前不具肥胖或糖尿病等任何危險因數。
美年輕病患Jacquez Lee VS CBS記者:「你最痛苦的是什麼? 呼吸不順,嚴重頭痛,還有咳嗽。」
美年輕病患母親 Fatina Watlins:「如果他沒有接種第一劑疫苗,他的病情應該會比現在更糟糕。」
這和去年新冠疫情首次爆發的景況形成強烈對比,當時的急診室滿是年長者及脆弱族群,如今卻是不到50歲、甚或是二三十歲的病患,他們經常在進醫院的時候病情就已經很嚴重,且病程發展極快。以美國來說,他們之中97%都沒有接種疫苗,且拒絕戴口罩。
美感染預防醫學主任 Dr. Robin Trotman:「去年我們在美國中部有很長的時間間隔,但這一次,我們真的很快就讓醫院裡的20或30名病患者衝到現在的130到140名病患爆滿,而且人口結構非常不同,都是年輕人,幾乎沒有併發症,所以你很難預料到他們病情會惡化得這麼快。所以,這對全美民眾是一種警告,當你從這個角度來看Delta變種時。」
感染預防醫學領域的專家說,此番染疫人口結構數據上的變化,完全是基於年輕族群疫苗接種率過低所致。以美CDC最新公佈的數據為例,截至七月底,美國65到74歲的高齡人口接種率已突破八成,但18到39歲卻只有不到一半。另一項發布在網路上還未經過同行審查的初步研究,則是援引加拿大數據稱,相較於其他變種病毒,感染Delta進入加護病房的風險暴增四倍,其導致住院及死亡的風險,則是其他變種的兩倍之多;印度數據也明白指出,當Delta變種佔據疫情的主導地位後,患者將面臨更大的死亡風險,尤其是45歲以下患者。
美流行病學專家 Dr. Dave Engelthaler:「每次病毒在傳播的時候,有機會發生新的突變,此突變可能會讓病毒開始逃避我們的疫苗,者可能導致更嚴重的疾病。」
英國衛報用「年輕人的流行病」來形容當下這波由Delta變種所引爆的全球疫情,文中提到,年輕人病情的快速惡化極不尋常,但卻並非聞所未聞,因為Delta的出現,本來就源自它在病毒棘蛋白上的兩個關鍵突變。其中L452R類似先前發現的加州變異株,能增強棘蛋白與人體細胞上的結合力,也就是感染力倍增;另一個重要變異E484Q則和先前的巴西變種E484K是一家人,能繞過免疫監測,對人體中和抗體具有逃脫能力,所以能讓疫苗效力減弱,且感染族群也有重症及年輕化的傾向。
密蘇裡州CoxHealth執行長 Steve Edwards:「我們的醫生說患者有年輕化、重症化的傾向,且這些患者就醫時多已進入病程後期,醫生沒有多少選項可以治療他們。」
伴隨越來越多科學證據出爐,英國金融時報報導稱,整個歐洲,北從斯堪地那維亞半島,南到地中海地區,都已鎖定尚未接種疫苗的青少年全面開打,歐洲的下一步,還將替12歲以下幼兒提供疫苗。因為日內瓦大學全球健康研究所所長Antoine Flahault在長期關注全球疫情後所歸納出的結論,認定當下要結束疫情的方法,必須以90到95%的接種率,搭配持續邊境管制才能見效。至於過去一直以安全疑慮為由,拒絕向下延伸施打疫苗的英國,8月初也終於在壓力下,宣佈擴大疫苗接種計畫至16及17歲青少年。儘管輿論仍質疑科學證據不足,但官方似乎鐵了心,要加速於開學前完成施打,務必要讓其疫苗覆蓋率,追上七八十歲的年長者及脆弱族群。
記者VS 英帝國理工學院流行病學與公共衛生系主任 Paul Elliott教授:「你認為為什麼英國(對向下施打疫苗)猶豫比較多? 我們需要考慮的是風險和利益的平衡,顯然在減少病毒傳播上,總體而言是有好處的,而對於那些擔心風險的人來說,相對真的非常非常小。」
一個更高門檻的群體免疫,有賴於各國全面性的向下施打。但正如彭博社所憂心提出,年輕族群對疫苗的不屑一顧,正讓他們成為最頑固的疫苗抵抗者,如何確保下一代不受病毒或疫苗傷害,當下正在疫苗充足的富裕國家形成激辯,而缺乏疫苗的國家,則將被迫陷入到底誰該先打,也就是優先順序該如何調整的痛苦掙紮。
https://youtu.be/OwfJ5KjZQ5E
加拿大人口結構 在 時代力量新北黨部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謝謝在東京的所有選手,為台灣帶來了光榮時刻。
-
在奧運的路上,台灣的選手們都努力在賽事上創造歷史新篇章!恭喜來自新北的 #羅嘉翎 勇奪奧運銅牌!以及屏東健兒 #楊勇緯 獲得柔道銀牌,第二枚獎牌GET🥈🥉
-
這次征戰東京奧運,台灣隊上最年輕的小將,年僅19歲的羅嘉翎來自新北三芝,之前就曾在2016及2018年的世界青少年錦標賽兩度摘金🥇!這次更代表台灣在東京奧運跆拳道57公斤量級成功踢下銅牌,足足展現了初生之犢不畏虎的勇氣,是台灣之光,也是 #新北之光!
-
還記得出發東奧的時候發生的「經濟艙」問題,原先政府所承諾的全部跳票不管,甚至讓所謂的高官委屈坐商務艙以達防疫效果,引發社會各界不滿,從行政院長到總統府,緊急道歉認錯以止血。但究竟台灣還要走多久的路,才能讓我們的選手在平常時期就可以受到更好的照顧與對待呢?
-
舉個國外的例子來看看,#荷蘭,一個人口跟我們差不多的國家,在奧運的歷史上總共拿過380面獎牌,荷蘭政府每年編列5000千萬歐元的預算(約台幣16億),來支撐整個國家的運動選手身上,將錢一分一毫的花在刀口上,提供最好的專業設備,最好的教練、最好的照顧團隊,只因為政府覺得運動選手表現好的話,可以提升全國人民的團結,創造大家的共同記憶!
-
但在台灣,運動選手表現得不理想,不只是部分 #邪會 的無能,更是因為台灣長期不重視運動的養成與訓練,沒有足夠的預算、沒有培養選手的運動環境,更遑論教練或是硬體設施,往往只用一筆獎金來鼓勵那些獲獎的選手。我們回顧2016里約奧運,台灣金牌得主有機會可以獲得最高一次性3000萬的獎金,然而,在得獎之前的培訓,卻往往只能靠選手自己或者教練想辦法,這也造成了往往有大型比賽時,總會傳出:「得牌了才要來沾光」、「需要政府的時候,政府在那兒?」之類的言論。
-
反觀其他國家對於奧運金牌的獎勵,換算成台幣是日本127萬,美國105萬;加拿大42萬,除了英國沒有奪牌獎金,其他如德國、瑞士的獎金也低於2萬5千美元(約台幣75萬)以下。相反地,多數的歐美與先進國家,都是將這些獎金投入基層,去營造更好的運動環境,推廣社區運動,培養大量運動人口。同時,也將相關經費用在提供最佳的運動設備,以及照顧運動選手的專業教練團對,以減少運動員在金錢上的壓力,盡可能地將每分錢都花在刀口上。
-
我們期待,透過這次東京奧運所引起的機票事件,可以讓政府與社會各界更加關注日常對選手的照護與運動的推廣是極為重要的事。以現在的制度,不要總是以「政府管不到民間體育協會等民間團體」為藉口,持續漠視國家對於選手應有的照顧與照護。我們要強調,任何規範與制度的設計都應該符合社會的期待,當現有的制度無法改變不對的結構,那就應該去討論制度的改變。
-
再次謝謝所有參賽的台灣選手,也恭喜獲獎的選手,謝謝你們為台灣帶來了光榮時刻。我們也會持續一直以來對體改的堅持,持續為體育改革而努力,我們一起努力,讓台灣的體育環境變得更好。
加拿大人口結構 在 范琪斐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COVID-19疫情全球確診人數截至10/6中午12點已經來到3千5百多萬人(35,456,343),死亡人數也早已跨過百萬(1,043,216)。根據各家的統計來看,死亡人數最高的地區為6月起開始飆升的拉丁美洲地區,其次分別是歐洲、北美洲、亞洲、非洲。以國家死亡人數來看,來看目前仍是美國最高,其次依序是巴西、印度、墨西哥以及英國。我們已經一段時間沒有談全球疫情了,今天就來看看過去9個月來的疫情發展給我們什麼啟示。
世界衛生組織在10月5日表示,根據其「最佳估計 」,全球每10人中就有1人可能已感染新冠狀病毒。比現在的數字多了20倍。他特別提到,東南亞部分地區的疫情正在激增,歐洲部分地區和地中海東部地區的感染率也在上升。而且現在歐洲的官員們擔心,今年春天歐陸醫院慘況會重演,當時病毒蔓延造成義大利和西班牙等國的重症監護室負荷。像是現在西班牙的部份地區,醫院再度出現大量新冠肺炎病患。與此同時,俄羅斯5日的病例上升來到接近5月份的最高數字,但俄國卻已逐步解封。
剛剛講到美國死亡人數全球最高,大約是22萬(213466),這其實就佔了北美的9成,而鄰國加拿大僅有9千多人(9481)病亡。但是其實加拿大總理也說,現在加拿大已經進入第二波疫情,新增感染人數每天也是以千記,但是因為加拿大也是在過去SARS受創很嚴重的國家,所以衛生部門非常謹慎小心。
這樣感覺領導人是誰好像真的有差,現在川普確診,雖然已經出院了,但還沒康復。死亡人數第二高的巴西,之前他們的總統波索納洛也確診。而且這兩個人就是典型不在乎疫情的領導人,才會導致國內疫情這麼嚴重。
拉丁美洲的狀況真的滿嚴重的,拉丁美洲的人口只佔世界人口的8%,但現在卻佔了全球死於COVID-19的三分之一。但是過去幾週狀況有比較好轉,應該過了最嚴重的階段。跟歐美國家不同的是,拉丁美洲大部分的地區很難進行封鎖,因為半數以上的拉美人在非正規部門工作,往往沒有什麼積蓄,只能外出謀生。密集的城市和多代同堂的家庭也讓疾病更容易傳播。
所以看起來防疫還是有文化跟社會結構的差異,但有些基本到像是直覺的事,像是戴口罩,我就不懂有什麼好反對。尤其跟歐美國家比起來,拉丁美洲人已經懂得要好好防疫。有一個有趣的調查是,美國華盛頓大學的研究顯示,到4月份,拉美大部分地區至少有70%的人表示外出時總是戴口罩,而美國和英國大部分地區的這一比例不到30%。
像希臘還有醫生上街戴口罩遊行,鼓勵大家戴口罩,但是在英國還有人因為戴口罩被別人霸凌。像是美國也是,也難怪主持美國總統大選辯論的Chris Wallace還得說,wear the damn facemask,照規定戴!口!罩!很難嗎!?
接著來看看歐洲,英國首相強生說冬天的疫情可能更嚴重,英國確診跟死亡人數都是最高。之前嘗試要放寬封鎖的國家疫情都飆升,英國,法國、德國和西班牙等等,都可能會逐步恢復封鎖,規定派對的人數等等,並實施更嚴格的防疫措施。我看這個歐美的派對文化要改變也很困難,如果是我就不會想要去可能感染病毒的活動。不過世界上有好幾百萬人是靠這個生活,很多人從派對中得到幸福感和釋放,鼓勵陌生人之間相互信任,進而促進社會凝聚力。因此現在也有很多新的方式,比如說停車場派對,或者是有人在線上放歌,隔空派對,的確也可以解決人類的孤獨感。
而死亡人數超過10萬高居全球第三的印度,確診病例數也突破640萬,也是世界上第二高,而且印度的死亡率和感染率不斷攀升,僅9月份感染的人就佔其病例的40%以上,是目前全球日病例數最多的國家,新病例幾乎是美國的兩倍,過去24小時內就增加75,829例。光是印度官方統計已經有超過10萬人死於新冠病毒,更不要說沒有統計的。但聽說印度官員還是計劃取消更多限制,希望重振已經癱瘓的經濟。而且除了經濟之外,我自己看到這些國家在封鎖中,受到影響有很多是沒辦法去上學的兒童,那種影響才是好幾代的。
目前世界上有很多學校還在封鎖當中,很多貧困家庭的孩子都去工作了,印度也不例外,而且這些小朋友從事的往往是非法且危險的工作。這也使得這些國家未來的社會流動性和競爭裡都會出現問題。
不過世界上還有少數零確診的國家,像大洋洲就是目前世界上少數的淨土,有12個大洋洲島國保持零確診,包括台灣的4個邦交國:帛琉、馬紹爾群島、諾魯、吐瓦魯。這些國家主要是因為可以比較容易封鎖邊界,而且從過去的歷史來看,只要病毒一入侵,出現的危機更大。
從今天的討論我們可以發現,世界上每一個地區面對病毒肆虐,都得要重新檢視一下各自面對最大的挑戰是什麼,除了衛生健康專業之外,防疫的路上也要有社會學或是人類學家一起從文化和社會的面向找到最好的防疫措施,至於根據規定戴口罩,就不用我再重複了吧。如果你對我們的討論有什麼意見,請上網與我們分享。
--------------------------------------
《#范琪斐的寰宇漫遊》每周四晚間8點55分在 #寰宇新聞台 播出,沒跟上的也沒關係,歡迎訂閱我們的 YouTube 頻道 🔔#范琪斐的寰宇漫遊 🔔https://reurl.cc/ZvKM3 1000pm準時上傳完整版!
加拿大人口結構 在 果籽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前有線主持移居溫哥華 政府資助4萬元養仔「加國沒有二等公民」
「我們移民心態是希望找一個安全圈,現在只不過把安全圈擴展到世界,只要擁抱這個心態,你就不怕自己由零開始。」@住加男人CanMen 龍華琛(肥Sam)曾經從事電視台工作,廣為人知的有線電視講波佬,2017年選擇離開香港,一家四口移民加拿大溫哥華。
「2012年因為國民教育事件,由港英年代填鴨式教育,到97年回歸後,慢慢變成了北京式愛國教育,兩者加上來成為北京填鴨。」Sam直言細仔在2014年雨傘運動時出世,看到一個熟悉的香港已經變得陌生。為子女的前途,Sam花了兩年時間籌備移民,2015年在香港開設一間髮型屋。「在香港很多人不會把髮型屋視為專業,事實上,在世界各地都是一門專業技術,當初咬實牙關開舖,沒有賺錢空間,只求經營髮型屋的經驗。」2017年太太申請學生簽證(Study Permit),花了大概13萬港元修讀兩年文憑課程,因為伴侶關係Sam可以申請工作簽證,最後成功移民加拿大。「加拿大國策每年希望吸納33萬名移民,他們不希望像日本一樣出現人口老化問題,人口結構呈倒金字塔,因此移民政策較為寬鬆。」
「人生上半場踢得五勞七傷,但勝負未分,移民頭三年作為中場休息時間,慢慢調整策略、生活步伐,下場半再戰。」回想起頭兩年生活,Sam坦言非常辛苦,每天填滿時間表「老婆全職上課,不能隨意走堂,假如子女身體不適,兩老婆需要輪流照顧,老公請假或是老婆缺課。每天由早上7時直踩,煮早餐、接送上學、上班、煮晚餐,基本上晚上10時才有私人工作時間。」興幸加拿大人着重家庭觀念,Sam在加拿大《星島日報》做編輯工作一年,一星期工時只需40小時,後期更因為接送子女,需要提早一小時放工。
果籽 :http://as.appledaily.com
籽想旅行:http://travelseed.hk
健康蘋台: http://applehealth.com.hk
動物蘋台: http://applepetform.com
相關影片:
【假如沒有天價租】「福食」三老 唔靠綜援靠自己 (果籽 Apple daily) (https://youtu.be/aUE2oQIDoV0)
【尋找以色列 - 足本版】日日炮彈聲送飯 港夫婦耶路撒冷開麵店女兒當兵「呢度係全世界最安全地方!」 (果籽 Apple Daily) (https://youtu.be/cyfMJ1OOPKY)
【這夜給惡人基一封信】大佬茅躉華日夜思念 回憶從8歲開始:兄弟有今生沒來世 (壹週刊 Next) (https://youtu.be/t06qjQbRIpY)
【癌妻疑腫瘤增大再入院】林子博心力交瘁 感激汪阿姐報紙包錢相贈渡難關(壹週刊 Next)(https://youtu.be/gk83T58fTIs)
【太子餃子店】新移民唔怕蝕底自薦包餃子 粗重功夫一腳踢 老闆刮目相看邀開店:呢個女人唔係女人(飲食男女 Appledaily) https://youtu.be/7CUTg7LXQ4M)
【街市尋寶】慈雲山街市 二百幾萬機器鮮製$24午餐肉 肉彈味濃無添加日賣500份 (飲食男女 Appledaily) (https://youtu.be/rTrYPzECHI0)
【娛樂人物】情願市民留家唔好出街聚餐 鄧一君兩麵舖執笠蝕200萬 (蘋果日報 Appledaily) (https://youtu.be/e3agbTOdfoY)
【頭條動新聞】孕婦被拉跌 社會關注度不及細So與美斯《頭條動新聞》Ep.6 (蘋果日報 Appledaily) (https://youtu.be/4MaqWS-XFEc)
#移民 #加拿大 #溫哥華 #有線電視 #肥sam
#果籽 #StayHome #WithMe #跟我一樣 #宅在家
加拿大人口結構 在 暗網仔出街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Instagram: https://www.instagram.com/dw_kid12/
Facebook: https://www.facebook.com/deepwebkid/?modal=admin_todo_tour
訂閱: https://www.youtube.com/channel/UCKC6E5s6CMT5sVBInKBbPDQ?sub_confirmation=1
暗網? 陰謀論?: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W5RVLpFkAKQ&list=PLGzW5EwcApFuqKoowMHS9v8W34vIPyrtk
鬼故事: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H4rmkFI1ik0&list=PLglqLngY6gv5BCwaoP-q6DOwUmw1lIusF
我的100K成長故事: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Kdhtp6A6YJE
破解Kate yup事件是假的! 不是綁架! 不要被騙! (Facebook上的證據):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2NJVt56ORWo&t=2s
曼德拉效應: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OMutzRIE_uE&list=PLglqLngY6gv5BCwaoP-q6DOwUmw1lIusF&index=17&t=5s
深刻個人經歷: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4Roa6Vs1qWc&list=PLglqLngY6gv4mm_doLUUJx4zq5KvLJ2VE
用24小時學流利的印度話| 揭露學習15大方法 (用$20請騙子補習老師)
挑戰24小時學流利的印度話 (請了騙子老師!!!)
挑戰24小時學一個新語言 (請了騙子老師!!!)
我挑戰24小時內學會印度話!!! (請了騙子老師)
我24小時內學會印度話!!! (請了騙子老師)
BB仔時發出ee oo聲, 原來是世界各地各種語言.
長大後我們母語才因為環境因素而慢慢會建立.
所以其實小時候的我們已經是精通所有語言的天才bb!
有報導指2024年印度將會成為全球最多人口的國家. 而我住的城市一向都是很多印度人的.
所以我要學印度話, 我覺得對於我4年後的將來也會好有幫助.
今次評價成功的準則就是24小時後, 到我小時候常常去吃飯的印度餐廳用印度話order到一餐. 而要他們以為我真的是印度人.
Day 1
(學習口音)
Ok, 我們的口音學到了一點點. 但學一種新語言, 最重要的根基還是學基本詞匯
Su=shoe
Police=polise
Hindi (印地話) 是印度語言裡面最出名的. 相信也是最簡單. 30分鐘應該就可以. (Show learn Hindi in 30 minutes)
NamasTe=你好
Meraa naam= 我的名字是
hai= 存在
aap se milkar khushi hui= 很高興認識你
DHanyavaaD= 謝謝
bahuT= 很多
svaagat hai= 不用客氣
Phir milenge= 再見
haan= 是
thodi bahut= 一點點
因為印度跟香港一樣曾有一段很長的時間是英國籍民地.
Hindi本身分開兩種說話方式
如果要跟一些印度本地居民用言語溝通, 可以用 ‘Urdu’ 即是比較俚語一點的. 正式一點的埸合就需要用sanskrit, 書面語.
這個知識好重要, 因為之後叫東西吃幾多個份量一定要講清楚.
但我覺得在此學生字這些不能確定自己能100%完成到叫外賣這個任務. 所以我決定網上聘請一個私人美女導師幫一幫手.
我就去睡一睡先.
發現印度語跟中文很相似的地方是喜歡用portmanteau. 即是將兩個字合為一個全新的意思.
像印度話?面 ‘phir milenge’ 是再見的意思. 第一個Phir的意思是 ‘再一次’ 而milenge是 ‘我們會見面.
再一次, 我們會見面.
每一個語言字和意思的結構都是不同
Hindi一個句子的結構是 (subject) (object) (verb) 名詞/形容詞...
I want to make a food order
Main, ek khaana ordar karana chaahata hoon
(I). 1 Food order). (I want to one)
我就想叫這個Tandoori Lamb champ,
Main tandoree memne chaimpiyan ordar karana chaahata hoon
大家可以看到比之前只是要 ‘food order’ 少了 “ek” 作天學到的1數目字. 但句字的前後也是一樣的.
我覺得聆聽比只懂得講話來得更重要.
(需要懂得聽到的印度話)
救命: bachao
一定: nishchit hee
歡迎: Aapaka svaagat hai
嘩: Vaah!
Namaste
Main, ek khaana ordar karana chaahata hoon
Main tandoree memne chaimpiyan ordar karana chaahata hoon
Yah kitane ka hai (how much is it)
Ok! Phir milenge!
(watch Slumdog millionaire)
-貧民窟里的百萬富翁
開始做暗網仔其中一樣最叻的事, 就是看歷史.
早於5萬5千年前人類已經居住印度. Hindi印地話公元7世紀開始出現. 今時今日所講的Hindi來自新德里, 而1948年印度政府獨立後, 1949年9月14號印地話正式成為印度的官方語言, 推翻之前英國政府所定的Urdu語言.
為了讓自己今晩能跟dou si有最好的接觸: 我決定買了Hindi最出名的人生哲學書 ‘the monk who sold his Ferrari’ 講一個訴訟律師25歲方hei職業然後往喜馬拉雅山的洗dik心ling之lui.
(Say some parts of the book)
The constant pressure and exhaughsting schedule of a world class trial lawyer had also broken his most important- and perhaps most human-endowment: his sprit.
(Then use those words in sentence grammars)
Namaste adhyaapak! mai merra naam暗網仔 aap se milkar khushi hui
Hi teacher my name is...nice to meet you)
Namaste mahoday, main ek aadesh banaana chaahata hoon
[How to write hindi 印地語]
我真心覺得學寫印度話識一點簡單的英文比較容易翻譯.
原來印度話的重要發音是 ‘a’ 聲. 差不多所有的字都會有這個發音.
表演時間!!!
印度話另一樣特色就是用一clothesline (晾衣繩) 連起每一個字
其實經歷過這3天我最大的感受是看到以前讀書的自己. 第一天開始總是精力充沛, 但真正學到的東西都是最表面的東西. 也當然喜歡玩.
其實我之前在日本住了幾個月. 之後常常後悔一句日文也沒有學到. 只是用英文跟其他人溝通. 但現在我覺得...不學也ok. 因為我學習能應該只是很一般!
用24小時學流利的印度話 (請了騙子補習老師!!!)
加拿大人口結構 在 加拿大人口結構2023-在Facebook/IG/Youtube上的焦點新聞和 ... 的推薦與評價
加拿大人口結構 2023-在Facebook/IG/Youtube上的焦點新聞和熱門話題資訊,找加拿大人口結構在2022年該注意什麼?加拿大人口結構在2023的熱門內容就在年度社群熱搜話題 ... ... <看更多>
加拿大人口結構 在 加拿大人口結構2023-在Facebook/IG/Youtube上的焦點新聞和 ... 的推薦與評價
加拿大人口結構 2023-在Facebook/IG/Youtube上的焦點新聞和熱門話題資訊,找加拿大人口結構在2022年該注意什麼?加拿大人口結構在2023的熱門內容就在年度社群熱搜話題 ... ... <看更多>
加拿大人口結構 在 加拿大好大鑊? 列治文/萬錦/卡加利/本那比邊度有潛力? - YouTube 的推薦與評價
CanMen #移民#加拿大加拿大統計局(Statistics Canada)去年做人口普查,update咗大量數據同埋「人口金字塔」;所以今次要講嘅係 加拿大人口 金字塔, ...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