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陣子都在唸書,常常覺得很悶,很少感覺到真實的快樂。今天從三重騎單速車到三總研習(民權大橋那一段真的搞死我),一邊聽 哇賽心理學覺得非常有趣,一個機車騎士看我在單車上笑出來,還一直盯著我看,我好想告訴他我在聽什麼。不然他一方面看我方向是往三總,又看看我在那裡傻笑,可能以為我有 hallucination。
.
我記憶力很不好,趕快筆記一下今天聽的《過度努力》,周慕姿和 蔡宇哲的組合真的超好笑,我聽到「腦內唱衰魔人合唱團」的時候笑得東倒西歪差點撞到人XD。
.
1.過度努力的人通常不會感覺到自己過度努力,那是因為大部分的時候習慣壓抑自己的感受不去感覺到痛,既然沒感覺到,也常常會跟別人說「我覺得還好」。
.
2.過度努力的人背後經常有一種害怕,怕如果不努力的話就會失去一些東西、或者是不會被愛了。所以過度努力對他們來說是「人生最完美的逃避」。逃避的過程當中,還撿到一些寶物,例如成就、別人的喜歡,你說,要這些過度努力的人怎麼敢放手?所以,你可以有時候放手、有時候不要放手。
.
3.這本書不是要跟你說「阿姨我不想努力了」,而是希望能夠提供努力以外的B選項(同場推薦《擁抱B選項》),有時候你可以很拼命、但也有一些時候你可以選擇放鬆。魚與熊掌,通常B選項一定比不上A選項(例如離開大學教職,就可能會少了穩定的收入),但也代表你會獲得「執著於A選項的時候」你沒有獲得的東西(例如健康和自由)。
.
4.很多人都會問說心理學是不是什麼都怪給童年創傷和幼時經驗,慕姿舉了 「認知基模」(Schema)的例子來說明,這不是說我們什麼都要怪給父母。小時候你因應壓力的方式在腦袋裡面形成了一些「洞」(聽到這裡,腦袋裡面想像的是夜市的彈珠台),所以不論你人生發生什麼「彈珠」,都會掉進已經預設好的洞裡面,於是你會習慣負面思考、自我苛責、重複過往的劇本。為了讓你的劇本有所改變,所以把這些洞拿黏土補起來、另外鑿出新的洞,是很辛苦的過程,所以有的時候你的彈珠(新發生的事件後情緒)還會掉到原本的洞裡面,這很正常。
.
聽完這一集之後還聽了與喝酒的謬誤、助人行為等等(因為我過度努力,所以每次聽Podcast都開兩倍速),發現哇賽心理學最厲害的地方在於,真的是一個走正向心理學的節目,你可以聽到很多有趣的東西、而不是挖掘自己的黑暗面,而是一邊學知識的同時,充滿歡笑和快樂。
.
最後我想提一個沒有提到的概念但實際上也談到的概念,叫做「關係依存自尊」(relational contingent self esteem ),如果你是過度努力的人,可能要思考一下你努力的背後是來自於「做自己喜歡的事情」,還是為了「避免焦慮」(anxiety driven)。倘若你的快樂總是建立在別人給你的稱讚和喜歡上面,你的自尊很容易跟著別人的喜好、討厭而起起伏伏。
.
可惜的是,這世界上就是會有人喜歡你,也會有人討厭你,如果你想要追求所有人的喜歡,有一天你會過勞死。
.
那該怎麼辦呢?比起追求別人的喜歡,不如想一想自己在做的是不是自己喜歡做的事。這樣的話你的「自尊遙控器」就會在你自己的手上,然後你會慢慢看見你的好,而不是透過別人的眼睛看見你的好。
.
就像昨天我在 #她們創業的那些鳥事 上面分享的一樣:「做你喜歡的事情,讓喜歡的事情成為你。」
.
希望每一個過度努力的你,都能在生命當中找到空隙休息,也希望每一顆想要被愛的心,都能夠在擁抱裡安穩的棲息。
#過度努力買起來
https://www.books.com.tw/products/E050088663
#哇賽心理學這一集
https://podcasts.apple.com/podcast/id1500162537?i=1000513470452
助人行為 例子 在 Mʀ.Mᴀʀᴋᴇʀ. 麥克筆先生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冷漠
今天要介紹的「旁觀者效應(Bystander Effect)」,算是性質較沈重的心理術語
這個由社會心理學家約翰·達利(John M. Darley)和比伯(BibbLatané)
所提出的理論,主要是指當目擊緊急事態的人們,在思考模式上會因周遭的旁觀者影響
進一步使心理達到責任分散(Diffusion of responsibility)以及多數無知(Pluralistic ignorance)的效果。
-
達利對這理論展開實驗過,我們就拿一個可悲魯蛇在路上被人攻擊當例子好了:
假設今天只有你是唯一的旁觀者的話,那你會怎麼做?那如果現場有好幾個人的話時,你又會怎麼做呢?
根據達利的研究顯示,當你是唯一目擊的人士的話,大多數人們會毫不猶豫地採取行動,上前制止這種行為發生。
但如果是多數人的場合中,這個時候人們可能就會袖手旁觀或是會變得退縮,不太會願意向前幫助他們。
原因是因為當其它人在場時,除了我們自身的想法會抑制利他的行為,使自己不清楚到底誰應該採取行動。另一方面以免自己的行為太舉止失措而受到嘲笑或是矚目。
使得在進退兩難的狀況下,幫助人的責任自然就會擴散到每個旁觀者身上
每一個人也會認定其他人應該會承擔更多的責任,好幫助受害者的想法。
當這種抑制行為的現象發生時,就會導致責任分散。
反之,當表面上沒有人對事情有所反應,人們也只默默地觀察其他人的反應
於是不對事情故作出任何反應的狀況發生時,就會導致多數無知。
達利跟拉丹為此還提出了五階段模式,說明人們產生助人行為的過程中會經歷怎樣的歷程:覺察、理解、責任、判斷、行動。
在這五階段中,也使用更加詳細的方式去判斷出會影響助人行為的許多因素。
-
那是什麼原因使約翰要投入在這理論的研究呢?
這一切都要回敘1964年的紐約,一位名為凱蒂.吉諾維斯(Kitty Genovese)的女子身上。
凱蒂是居住在皇后區的女酒保,事情發生時的午夜她正要下班返回住處
但正當她要走向公寓大樓時,在黑暗中,她發現有位拿著獵刀的男子正偷偷尾隨著她
驚慌的凱蒂急忙跑向公寓的大門,而男子一路追逐著她,從背後砍她兩刀
她不停的大喊求助,企圖引起周圍住戶的注意。
雖然有人開窗大喊制止讓男子逃跑,不過就在十幾分鐘後
男子又折返回來砍殺奄奄一息的凱蒂,不但搶劫其財物,甚至還性侵了她,最後駕車逃逸。
直到半小時,以後凱蒂才被住戶發現倒在大門口,但已經都太遲了。
凱蒂在最後送醫時便傷重不治。
男子後來也被逮捕,但在兩週以後《紐約時報》頭版刊登凱蒂事件的新聞時
這篇文章內卻宣稱有38位住在附近公寓裡的目擊者在聽到凱蒂慘叫時
不僅沒有出聲阻止報警,在訪問時還說不想介入,因此這38位目擊者就是造成悲劇的無形兇手,更反映紐約已經變成冷漠無情的可悲城市。
但在2007年時,這篇報導才被爆出是過度誇大、杜撰有餘的「假新聞」
雖然凱蒂的悲劇是真的,不過38位目擊者還有訪問時偏激的看法全部都只是記者加油舔醋的。就只是想增加銷售率而已(幹)
-
雖然現在真相大白了,不過在當時的社會風氣卻被此事件影響到。
使得心理學家門便開始著手研究這樣的現象。也行成「旁觀者效應」整套理論形成的背景。
但當然,旁觀者效應也不全然都不存在就是了。
#為什麼文章字數越來越多了啊啊啊
#留言收殺人男子後續與參考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