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們與遊戲的 love hate relationship | 盧斯達 on Patreon】
兒童青少年陸續收到通知,電子遊戲只在假日開放,遊玩時間不可超過三小時。
全人類和電子遊戲都發展出一段 love hate relationship。「家長」一向討厭小朋友打機,但近年手提裝置可以玩的遊戲越來越多,很多中老年人在街上捉小精靈或者爆 candy crush。但問到很多平常家長,子女打機對他們就好像吸毒,一吸人就廢了,會馬上上癮繼而喪失所有生產力。你打機,肯定上不了大學,一生都毀了。
一些經典遊戲重製再推出,要賣情懷,總會提醒你在中學時和朋友去網吧打機的日子。回憶有美好的,也有黑暗的。我記得當時很多人都在網吧過活,對入迷的人們來說,不在乎每一餐吃杯麵,不在乎網吧充滿煙味。甚至當 03 年沙士來襲時,我會照去玩,只有那時才不怕死。當時香港有人在香港打到暴斃,無聊的傳媒還會找風水師評論為何隻遊戲咁邪?
後來買斷制遊戲慢慢被月費制、時費制甚至免費課金制基本取代,但為了一把武器而自殺的事情還是很多遊戲都有。人長大之中要考慮的事越來越多,自然不覺得那件虛擬武器是甚麼,但對一些十幾歲的人來說,那是第一次「耕耘」的成果,可能是他在朋友圈裡地位突然躍升的憑據。最地獄的是,對現代的年輕人來說,人生第一次努力地「工作」通常是為了打機。自己看攻略、跟朋友交換情報和物資、形成一個互助的圈子、分黨分派以及互相鬥爭,可以說很多少年的智能、博弈和社會能力,最初是弔詭地通過遊戲來培養發展。
電子遊戲是有癮頭的,但特別上癮嗎?其實所謂成年人世界都有很多東西沉迷,在別人眼中都是看不明白的狂熱。賭搏就很上癮,所以很多遊戲都設計得很像賭搏,抽卡轉蛋會配合特殊震動、聲效、光效,去構成大腦的快感回饋機制,而且那種遊戲一律以「頻繁通知,確保玩家經常登入」的思路去設計,外層套甚麼 IP 根本無關痛癮,機制就是這一種,廠商可以用心做遊戲,但也可以疊埋心水做賭場莊家,更加和味。
就像人類對「毒品」有剿撫兩派。剿滅派基本認定電子遊戲是一種禍害,能不碰就不碰,好像血管裡的脂肪。遊戲帶來快樂,帶來體驗,有學者認為是第九種藝術,優秀的遊戲也具備文學性。審美需求在生存需求和自我實現之間,但仍然是很難消滅的人性。據說美國政權在越戰前後發動的禁毒運動,最後演變成特別針對低下層和黑人用藥,而社會賢達有可卡因。這個背後的思想是把用藥者視為一種社會問題。因此政策而引發很多災難發生之後,他們自我反省去想補救方法時,通常會向北歐取經,主張鬆綁、治療、協助,而不是一味懲治,認為這可以為社會帶來很多好處,也可以節省很多資源。正如你或許可以用電擊和監禁來治療一個少年的嚴重網癮,但你的成本可能是毀了一個人的人生。
然而這只會是一個紛爭不斷的議程,因為這涉及「甚麼是毒品、甚麼是異常」的形而上問題。遊玩時間不可超過三小時,就是認為玩遊戲是可以的,在三小時之內屬於「正常」。然而這極少量的供應,面對龐大需求,之後人們會如何扭盡六壬,又會發生甚麼劇烈的戒斷症狀,簡直不可想像。
雖然遊戲有這樣黑暗的一面,但所有戰略家都不敢輕看電子遊戲業。今日富可敵國的 Apple 曾經與遊戲業保持距離,到現在還要苦苦追趕——沒人會買蘋果電腦玩遊戲。
遊戲只是一連串技術之下的終端產品,在上游是一堆因為遊戲需求和資源湧入而受惠因而進步的技術產業,這些技術產業最終就成為某個國家綜合國力的一大部份。遊戲機越做越小,終於到了今日的微型,當中有一部份是家用機市場都飽和之後,日本人去了開闢手提機市場。據說地球上有一億台 Gameboy,當你做完一億台之後,你的製造工藝又可以去做一些更難的事情,做更小的電子組件,繼續升級下去。然後在那裡亮相的寵物小精靈,現在成為全球最值錢 IP,晉身代表全日本的文化軟實力。然後台灣也有了她的科技神山,是一個政治上很重要的東西。
例如 NVIDIA 或者 AMD 的顯示卡究竟是誰人買的?應該主要是有強烈遊戲繪圖需求的人,而近年入場的還有很多礦老闆。還有一堆人是用來剪片,為甚麼有那麼多人要剪片?因為大家都要做 youtube。你用來剪甚麼,都是付了錢,理論上都有份推動技術進步。
一些看來很純娛樂的東西,上面都是一套最終會促進生產力和累積知識的東西。現在你可以說智能手機統治了世界,iPhone 的原型機其實有一些 walkman 的靈感,是日本將東西越做越小;為了生產某一款家用遊戲機,他們和東芝、IBM 合作設計和製造晶片,即當時很多國家傾舉國之力都無法通過的技術門檻,他們能通過,都是因為要生產一台「不事生產」的遊戲機。這應該是電子製造業的進步。
家長會投訴,那他們的孩子怎麼辦呢?所以他們不會在遊戲這一塊上癮,但明天也會在別的事情上癮。你的孩子,問我們怎麼辦?
同時也有8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71萬的網紅VOGUE Taiwan,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好家在我在家 #宅療癒 3動作減緩社交恐懼 ►► https://smarturl.it/jz56ny 社交媒體正在破壞我們的生活嗎? 坎達兒·珍娜(Kendall Jenner)與洛杉磯心理健康部門心理學主任Jorge Partida坐下來,討論社交媒體成癮,人類需要與他人建立聯繫的方式以及兩者...
「努力上癮症」的推薦目錄:
- 關於努力上癮症 在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 關於努力上癮症 在 無待堂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 關於努力上癮症 在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 關於努力上癮症 在 VOGUE Taiwan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 關於努力上癮症 在 女子健心室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 關於努力上癮症 在 賓狗單字Bingo Bilingual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 關於努力上癮症 在 海苔熊- #2你有認同上癮症嗎(引自[1]) 按照慣例,我們一起來 ... 的評價
- 關於努力上癮症 在 如何找回安全感--19張圖秒懂「認同上癮症」成因 的評價
- 關於努力上癮症 在 做自己最好的陪伴:認同上癮症 - YouTube 的評價
努力上癮症 在 無待堂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人們與遊戲的 love hate relationship | 盧斯達 on Patreon】
兒童青少年陸續收到通知,電子遊戲只在假日開放,遊玩時間不可超過三小時。
全人類和電子遊戲都發展出一段 love hate relationship。「家長」一向討厭小朋友打機,但近年手提裝置可以玩的遊戲越來越多,很多中老年人在街上捉小精靈或者爆 candy crush。但問到很多平常家長,子女打機對他們就好像吸毒,一吸人就廢了,會馬上上癮繼而喪失所有生產力。你打機,肯定上不了大學,一生都毀了。
一些經典遊戲重製再推出,要賣情懷,總會提醒你在中學時和朋友去網吧打機的日子。回憶有美好的,也有黑暗的。我記得當時很多人都在網吧過活,對入迷的人們來說,不在乎每一餐吃杯麵,不在乎網吧充滿煙味。甚至當 03 年沙士來襲時,我會照去玩,只有那時才不怕死。當時香港有人在香港打到暴斃,無聊的傳媒還會找風水師評論為何隻遊戲咁邪?
後來買斷制遊戲慢慢被月費制、時費制甚至免費課金制基本取代,但為了一把武器而自殺的事情還是很多遊戲都有。人長大之中要考慮的事越來越多,自然不覺得那件虛擬武器是甚麼,但對一些十幾歲的人來說,那是第一次「耕耘」的成果,可能是他在朋友圈裡地位突然躍升的憑據。最地獄的是,對現代的年輕人來說,人生第一次努力地「工作」通常是為了打機。自己看攻略、跟朋友交換情報和物資、形成一個互助的圈子、分黨分派以及互相鬥爭,可以說很多少年的智能、博弈和社會能力,最初是弔詭地通過遊戲來培養發展。
電子遊戲是有癮頭的,但特別上癮嗎?其實所謂成年人世界都有很多東西沉迷,在別人眼中都是看不明白的狂熱。賭搏就很上癮,所以很多遊戲都設計得很像賭搏,抽卡轉蛋會配合特殊震動、聲效、光效,去構成大腦的快感回饋機制,而且那種遊戲一律以「頻繁通知,確保玩家經常登入」的思路去設計,外層套甚麼 IP 根本無關痛癮,機制就是這一種,廠商可以用心做遊戲,但也可以疊埋心水做賭場莊家,更加和味。
就像人類對「毒品」有剿撫兩派。剿滅派基本認定電子遊戲是一種禍害,能不碰就不碰,好像血管裡的脂肪。遊戲帶來快樂,帶來體驗,有學者認為是第九種藝術,優秀的遊戲也具備文學性。審美需求在生存需求和自我實現之間,但仍然是很難消滅的人性。據說美國政權在越戰前後發動的禁毒運動,最後演變成特別針對低下層和黑人用藥,而社會賢達有可卡因。這個背後的思想是把用藥者視為一種社會問題。因此政策而引發很多災難發生之後,他們自我反省去想補救方法時,通常會向北歐取經,主張鬆綁、治療、協助,而不是一味懲治,認為這可以為社會帶來很多好處,也可以節省很多資源。正如你或許可以用電擊和監禁來治療一個少年的嚴重網癮,但你的成本可能是毀了一個人的人生。
然而這只會是一個紛爭不斷的議程,因為這涉及「甚麼是毒品、甚麼是異常」的形而上問題。遊玩時間不可超過三小時,就是認為玩遊戲是可以的,在三小時之內屬於「正常」。然而這極少量的供應,面對龐大需求,之後人們會如何扭盡六壬,又會發生甚麼劇烈的戒斷症狀,簡直不可想像。
雖然遊戲有這樣黑暗的一面,但所有戰略家都不敢輕看電子遊戲業。今日富可敵國的 Apple 曾經與遊戲業保持距離,到現在還要苦苦追趕——沒人會買蘋果電腦玩遊戲。
遊戲只是一連串技術之下的終端產品,在上游是一堆因為遊戲需求和資源湧入而受惠因而進步的技術產業,這些技術產業最終就成為某個國家綜合國力的一大部份。遊戲機越做越小,終於到了今日的微型,當中有一部份是家用機市場都飽和之後,日本人去了開闢手提機市場。據說地球上有一億台 Gameboy,當你做完一億台之後,你的製造工藝又可以去做一些更難的事情,做更小的電子組件,繼續升級下去。然後在那裡亮相的寵物小精靈,現在成為全球最值錢 IP,晉身代表全日本的文化軟實力。然後台灣也有了她的科技神山,是一個政治上很重要的東西。
例如 NVIDIA 或者 AMD 的顯示卡究竟是誰人買的?應該主要是有強烈遊戲繪圖需求的人,而近年入場的還有很多礦老闆。還有一堆人是用來剪片,為甚麼有那麼多人要剪片?因為大家都要做 youtube。你用來剪甚麼,都是付了錢,理論上都有份推動技術進步。
一些看來很純娛樂的東西,上面都是一套最終會促進生產力和累積知識的東西。現在你可以說智能手機統治了世界,iPhone 的原型機其實有一些 walkman 的靈感,是日本將東西越做越小;為了生產某一款家用遊戲機,他們和東芝、IBM 合作設計和製造晶片,即當時很多國家傾舉國之力都無法通過的技術門檻,他們能通過,都是因為要生產一台「不事生產」的遊戲機。這應該是電子製造業的進步。
家長會投訴,那他們的孩子怎麼辦呢?所以他們不會在遊戲這一塊上癮,但明天也會在別的事情上癮。你的孩子,問我們怎麼辦?
努力上癮症 在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受害者情結》特徵:病態的悲苦角色
受害者情結個體都有幾乎是上癮式的悲苦控,他們擁抱悲苦,視悲苦為自己的價值,如果不以悲苦呈現自己,他們就不知道自己是誰?自己為何存在?
「我是這麼這麼受苦,承受這麼多巨大的苦楚,可憐可憐我吧!我好無辜,好受苦啊!為什麼沒有人在我身邊啊!為什麼要讓我那麼寂寞、痛苦和無助啊?」
他們無法以理性和思考面對現實生活的問題,還會誇大地表現出自己的軟弱和無助。 這是華人社會長久傳遞下來的受苦文化。特別是女性,為了證明自己的「好」,必須不斷以吃虧、吃苦,吃掉所有的不甘心、不甘願、委屈、痛苦,都一併吃下,才以為自己生命是有價值的、精神是完美的。
這種從很小開始,就無意識地以吃苦,甚至受虐,來當作一種自我存在的證 明,卻同時累積許多情感缺乏關照,把自己視為一個不配得到愛與關懷的人,只 有別人要他吃下的苦,他便毫無異議的強迫自己吞下。
吃的苦這麼多,吃到自己的心都碎掉了,人也壞掉了,哪能不覺得被這世界 辜負及拋棄呢?所以,越吃苦的人,越覺得自己被這世界所害、被別人所忽視, 然後出現:「都是他們對不起我」的怨恨念頭。
但即使心有不甘,也早就不平衡,但若是有人告訴他可以不用吃苦了,也不 要再委屈自己了,他反而會覺得自己是否沒有用了?不再被需要及在乎了?而出 現一種不情不願離開受苦的情境。再者,他也無法就此停止早已形成的病態受苦 的神經症反應。為什麼呢?因為在早年無法獲得正向情感安撫及滿足的個體,透 過受苦的形式和歷程,來自我滿足內心的空虛和無意義感。
所以若要他們不要再吃苦、受苦,離開那些受苦的情境和不當的對待,他們 反而會無所適從的呢喃著,這樣會讓他們內心產生許多罪惡感、愧疚感,好像自 己很罪惡或很不道德。
也就是說,這種受苦傾向,混淆著真實的痛苦感,而藉由這痛苦感激發出內 在一種「存在的獨特感」,讓個體內在產生:「你知道我吃了多少苦嗎?」、 「我吃過的苦比你吃過的鹽多太多了」的一種優越感和偉大感。所以才會讓周圍 的人感受到,好像此人倚著自己的受苦,強迫他人的忍讓及滿足,否則就是無視 他的受苦情操、無視他的犧牲和承受。
在一些具有宗教信仰嚴厲規範的家庭裡,或是社會長期下來的集體無意識, 都可能使我們內心隱藏著「受苦受虐即是靈魂昇華」的彌賽亞情結(或稱救世主 情結)。
這無意識的殉道者原型,若是和受害者情結的孤兒原型交互作用,那 麼,這不僅加乘了受苦的病態性強迫傾向,讓受害者情結個體不可自拔,同時還 會以趨向自虐的方式,以悽慘的遭遇增加自己的悲苦感。
即使身旁的人已看不下去,甚至不斷的干預來企圖阻止個體不停的掉落至悲慘深淵,以終止個體的自怨自艾和痛苦的發生,但那對受害者情結個體來說,這 將導致他失去存在的意義,也使他早年所承受的苦痛,一併失去了意義。
對受害者情結的個體而言,「病態受苦即是意義」,這種沉溺於痛苦的循環之中,反而激起個體一種「我是多麼努力的求生,又多麼能忍受別人所不能忍受的痛苦」的自我撫慰。即使,這種以痛苦換取自我撫慰的補償歷程,他們完全無 意識,根本不知道自己究竟在做些什麼。
事實上,人類的生活當然伴隨著痛苦,成長是痛苦、疾病是痛苦、失喪是痛 苦、求不得是痛苦,還有老化及死亡也是痛苦,但在沒有病態受苦傾向的人身 上,我們會看見痛苦雖然存在,但人會以他內在的資源和功能,去連結外在的資 源和幫助,來一方面調節自己適應這些痛苦的歷程,另一方面從這些痛苦淬煉出 面對生命實相的智慧,進一步修通自己對人生的理解。
但受害者情結的個體,由於「情結」在內在深層猶如打上了死結,使其經歷 到痛苦就像是墜入到某種情緒漩渦,在失去自主感和自我意識下不斷的循環某些 情緒情節和反應,好像跳針一樣,只要一被勾住了某種內心不好的感受,這病態 的受苦傾向就會出現,讓個體執著地破壞自己可以獲得的解脫與真實的快樂。
受害者情結的人格會如此奴役個體整個人,讓他們沒有別的方法,也無法行使思考,必須被受害者情結這個次人格控制及支配。他必須受害、他必須受苦,才能符合他對自己、對環境、對他人的設定。
若無法和我們深層那些不被我們覺察的無意識內容溝通、對話,進而賦予自己 新時代的人生見解和意義,我們可能都難以真正的離開受苦傾向,終止以受苦來 證明自己存在意義的自動化導向。
對具有受害者情結的個體來說,受害意謂著某種受苦,無意識的反覆停留在受害感覺裡,藉此撫慰及滿足自己無意義的生命空虛感,這是我們不得不了解 的內在需求。
而為了讓這種內在需求不斷地得到相似的內容和材料運作(就像蒸汽火車需 要添煤炭加熱水來產生蒸氣運行),受害者情結的個體用扭曲的信念信條讓生活的情境,反覆製造出相似的受苦情緒感受,加深被環境所害的感覺。
#受苦成癮
#若失去痛苦,人生就覺得空乏
#人活著是要活得健康,不是為了受苦
-
《受害者情結》:擺脫惡性糾葛的人際關係,重新找回完整的自己!
本書連結🔗
https://www.books.com.tw/products/0010861842?sloc=main_mb
努力上癮症 在 VOGUE Taiwan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好家在我在家 #宅療癒
3動作減緩社交恐懼 ►► https://smarturl.it/jz56ny
社交媒體正在破壞我們的生活嗎? 坎達兒·珍娜(Kendall Jenner)與洛杉磯心理健康部門心理學主任Jorge Partida坐下來,討論社交媒體成癮,人類需要與他人建立聯繫的方式以及兩者如何加劇了焦慮感。在整集中,Kendall和Partida博士討論如何減少社交媒體上癮以及減少焦慮感的方法。
#坎達兒珍娜 #卡達夏家族 #KendallJenner
【 其他熱門主題】
讓喜歡的事變生活!Good Job! ► http://smarturl.it/r7si6s
芭蕾舞者們的血淚史 ► http://smarturl.it/uhot5l
唐綺陽12星座深入剖析 ► http://smarturl.it/in8eqp
美容編輯正芳隨你問 ► http://smarturl.it/zf5840
口音、服裝專家拆解經典電影 ► http://smarturl.it/zcbgmf
---------------------------------------------------------------
【追蹤 VOGUE TAIWAN】
★訂閱VOGUE TAIWAN Youtube:http://smarturl.it/xbtuuy
★VOGUE TAIWAN 官網:http://www.vogue.com.tw/live/
★VOGUE TAIWAN Facebook:https://www.facebook.com/VogueTW/
★VOGUE TAIWAN Instagram:https://www.instagram.com/voguetaiwan/
★VOGUE TAIWAN LINE:https://reurl.cc/V66qNn
★美人會不會 FB社團:http://hyperurl.co/rgfitl
▷ Make sure you subscribe to my channel and hit the notification bell, so you don’t miss any of my new videos → http://smarturl.it/xbtuuy
--------------------------------------------
※關於時尚,VOGUE說了算!自從1892年第一本VOGUE在美國出版以來,至今已有122年的歷史,始終被時尚專業人士所推崇,因此榮譽為Fashion Bible時尚聖經。
--------------------------------------------
※台灣VOGUE隸屬Condé Nast Interculture Group,相關國外影片皆由國外授權提供給台灣使用,台灣VOGUE秉持服務網友,讓更多中文語系觀眾可以看到國際影片跟中文字幕,所以在此頻道分享給大家,如果喜歡我們的頻道,請訂閱我們,我們將會持續努力帶來更多優質內容。
努力上癮症 在 女子健心室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你是否曾經想過:「我只要再瘦個xx公斤」、「體脂肪只要再下降xx%」我就會成為最完美的自己!並且得到眾人吹捧與美好工作和伴侶,成為人生勝利組! 於是你開始愈吃愈少,愈動愈多⋯⋯,而就在某個月黑風高的夜晚,你的意志力再也承受不住渴望,一口氣地塞下大量的麵包、餅乾、炸物,那時候的你似乎能吃下全世界!當你回過神意識到自己剛剛做的事,便瞬間陷入了罪惡感/恐慌與焦慮⋯⋯,接著你下定決心隔天要更用力的節食與運動來『還債』,沒想到隔天依然重複上演了相同的情節⋯⋯。你不理解自己為什麼會有這樣的暴飲暴食症狀,你譴責自己沒有意志力、責備自己是個失敗者,陷入低潮卻感到無法自拔的無能為力。
其實,節食/限制飲食與爆食,不過是身體最基本的生存機制!我們的身體不喜歡我們試圖控制食量,不能理解我們只想穿下更小的衣服和牛仔褲,為了存活他會對抗飢荒模式,並且努力幫助你『提高體重、囤積脂肪』以備在下一次饑荒中能擁有更好的生存能力⋯⋯。
這是一本讓我能完全走出飲食失調,看破邪惡Diet culture的力量,並且開始懂得自我原諒、自我肯定、擁抱自己的影響力深遠的書。而這集和我一起聊書的來賓,是過去曾在 #EP21 分享過減重15公斤故事的Wei,這樣生理的生存機制反撲,在這一年來也完全應証在她自己身上。她說:「我從來沒想過自己有一天可以從爆食中走出來,我曾經始終感受不到飽足感也非常害怕飢餓感...。」如果你是:嘗試各種減肥飲食法總是不斷復胖、不想每天再花經歷擔心和計算食物熱量與營養素、總是用自己吃的食物和當天的體重來衡量自我價值的人、認為減重後才能愛自己、才會有自信與價值的人、想跟食物建立良好關係的人,都非常適合收聽這兩集的節目!
上集將與你聊聊:
(00:01:23) Wei分享曾減重15公斤的故事
(00:02:45) 分享本書的原因/書籍介紹
(00:10:04) 頓悟要脫離飲食失調的時刻
(00:13:24) 為何會對食物上癮?如何擺脫暴食/飲食失調?
(00:17:03) 有名的『明尼蘇達飢餓實驗』
(00:22:59) 一年六百億美元的產業操弄了體重迷思
(00:27:18) 邪教般的減肥文化,我們都曾是信徒
(00:30:55) 實驗分享:不減重反而更健康!Health at every size!
-------------------------
本集節目由統一陽光贊助播出,統一陽光高纖豆漿搭配蔬食,補充每日膳食纖維,膳食纖維可以幫助腸道蠕動,增加飽足感。到統一陽光粉絲團看看:https://www.facebook.com/unisunshinelife
-------------------------
✨歡迎請我喝杯咖啡!讓我能持續創作出更多優質內容給你聽吧❤️
👉🏻贊助連結:https://pay.firstory.me/user/ck7a2gx3ms2vl0873fv7w0gsn
✨訂閱悄悄話電子信件:https://artisanal-pioneer-9065.ck.page/10f6acb1ea
💌訂閱之後你將會收到:
➡️最新音頻內容消息(也會和你說些悄悄話:)
➡️不定期收到email專屬限定的免費資源、健身/健康知識or心得分享
➡️搶先收到未來活動與計畫的最新消息或優惠資訊
⬇️來這邊找Catherine/Wei:
IG【@cath_recipeee】https://www.instagram.com/cath_recipeee/
------------------------------------------------------------
👇🏻在其他平台上收聽女子健心室Podcast:
-Firststory:https://reurl.cc/yZpgv2
-Spotify: https://reurl.cc/Mvz9xL
-Apple Podcast: https://reurl.cc/WdOyZy
-Google Podcast:https://reurl.cc/nzYyjd
-Pressplay、Anchor、Castro、Pocket Cast、Breaker
------------------------------------------------------------
👇🏻其他資源:
臉書私密社團:https://reurl.cc/9EnxNY
粉絲專頁:https://reurl.cc/GVNQyG
Instagram:https://www.instagram.com/girl_power_room/
健心電子報:https://artisanal-pioneer-9065.ck.page/10f6acb1ea
Peipei的新書:https://reurl.cc/Mvz9pk
------------------------------------------------------------
👇🏻聯絡資訊:
歡迎寄信到: 💌 girlpoweroom@gmail.com
在IG上追蹤我、給我私訊:
🔍Peipei的IG:https://www.instagram.com/peipeifitlife/
🔍女子健心室的IG:https://www.instagram.com/girl_power_room/
努力上癮症 在 賓狗單字Bingo Bilingual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打開CC字幕喔
「我已經夠美了。」你是否曾對自己,說過這樣一句話呢?這是我現階段努力的方向。
看著網路上一個個肌肉猛男、窈窕美女、完美五官,有時覺得自己真是不如人。於是你看見自己身上的缺陷,這邊太胖、那邊不夠強壯、鼻梁不夠挺,真想蛻變成另一個樣子。
我也曾經深陷這種思維,覺得自己是個「半成品」,所以我要自己上健身房,想辦法把自己練成男神,直到那一天,我才會完整。
可惜(也還好),我實在不喜歡健身XD 我比較喜歡瑜珈,或是簡單散散步,所以每次進健身房,要不了多久就會放棄。
於是我開始反思,怎麼會把自己想成半成品呢?別人身材好,就拿來好好欣賞跟垂涎(喂)而面對自己的時候,只要做喜歡的運動,保持健康、開心就好啦!
各花入各眼,你就是你那一型的最佳代表。我希望自己可以這樣思考,你要不要一起試試看?
❤️💛💚💙💜
Facebook:https://www.facebook.com/bingobilingual/
Instagram:https://instagram.com/bingobilingual_bb/
其他影片:
沒有性教育的台灣會怎樣 5個單字帶你預測
https://youtu.be/YAlAeIVYcKI
你以為只有 LGBT?小心在外國朋友面前失禮!
https://youtu.be/9ePg4YMm3_c
真實的自己最美 別輸給霸凌 | 蔡依林 玫瑰少年 歌詞翻譯及解析
https://youtu.be/lGG_BBFNsf0
資料來源:
https://www.addictioncenter.com/drugs/plastic-surgery-addiction/
https://www.mirror-mirror.org/body-image-in-the-media.htm
努力上癮症 在 如何找回安全感--19張圖秒懂「認同上癮症」成因 的推薦與評價
如何找回安全感--19張圖秒懂「認同上癮症」成因、症狀與解方 by 海苔熊 ... QQ很需要解決自己這樣的困擾「知道自己正在努力的方向是有用的」 這樣的感覺真的太 ... ... <看更多>
努力上癮症 在 做自己最好的陪伴:認同上癮症 - YouTube 的推薦與評價
害怕自己不被愛, 努力 討好對方、犧牲自己的所有,耗盡一切氣力,只求有個完整的家?或寧願在不健康的關係裡掙扎? ... 做自己最好的陪伴:認同 上癮症. ... <看更多>
努力上癮症 在 海苔熊- #2你有認同上癮症嗎(引自[1]) 按照慣例,我們一起來 ... 的推薦與評價
2你有認同上癮症嗎(引自[1]) 按照慣例,我們一起來看看你有沒有這樣的「症頭」: 1.總覺得自己不夠好,擔心自己如果不夠努力就會被拋棄。 2.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