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的人生一直擺脫不了數字。
學生時關心分數,上班後關心薪水,中壯年關心各項身體健康指標。
年輕時討論的三高是高收入、高學歷、高身高。
中年後討論的三高是高血壓、高血脂、高血糖。
在這樣的環境中生活了數十年,然後自己成為母親,再見到同樣的環境被複製在下一代。
那時候我覺得好累。
知名跑者Emil Zatopek 有句名言——
「如果你想跑步,跑個一英里就好;如果想體驗不一樣的人生,那就跑場馬拉松。」
“If you want to run, run a mile. If you want to experience a different life, run a marathon.”
正好一位媽媽好友邀我參加數個月後的十公里路跑,另一位媽媽好友開始在傍晚到鄰近操場運動,我說:「好吧!我也來試試看。」
於是拖著已經僵硬十年、沈重不堪的身體,加上載著小風的娃娃車,從走路開始,每天運動一小時。就這樣,兩位媽媽和一部娃娃車,週一到週五的傍晚五點,準時出現在運動場。
因為有同伴、有目標,我們真的一週運動五天,持續了好幾個月,直到順利完賽。
而運動內容也從推著娃娃車走路,到推著娃娃車健走,到我抱著小風走走跑跑,到後來另一半會中途來接走小風,讓我開始拉長跑的距離。
人生第一次的十公里路跑可說完全改變了我的人生觀。
那時並沒有經歷跑者圈流傳的「痛苦並快樂的跑著」,我全程都很痛苦,身體如此沈重,喘不過氣來,走走跑跑,明明我這麼努力,為何前頭還是黑壓壓一片人山人海?我只感受到挫折、沮喪與壓力。
即使如此,完賽這件事仍然帶給我極大的成就感。
而且我突然發現,這麼挫折且即將步入中年的我,仍是人山人海的中間值,原來也沒有想像那麼糟。
那麼,我那「糟透了!」的感覺是什麼?
大概是我身體太差了,要再練練。
我們三位媽媽攜著三個家庭,決定再次征戰數個月後的11公里山路鹿野馬。練跑過程中,三位媽媽經常在Line上互相鼓勵,分享練習的紀錄。
每個聽見我開始跑步的親友都擔心極了:「⋯⋯已經不年輕了⋯⋯小心妳的膝蓋。」我的同溫層只有我們三位媽媽互相取暖,其他人都是潑冷水居多。
跑步真的這麼容易受傷嗎?有沒有預防的方法呢?
我開始找各種跑步書來看,自己從博客來買、從二手書店買、從圖書館借,我看了當時所能取得的每一本跑步書。
為了學習更正確、精確且適合我的跑步知識與姿勢、裝備,甚至參加了馬拉松訓練課程。
雖然跑得很慢,被分在速度最慢的組別,可是在這裡拓展了我的跑步同溫層,也認識幾位年紀比我更大,或者比我更忙碌的跑友,我開始知道年齡和時間都不是問題,也學習到如何降低受傷的機率、如何與痠痛和平共處。
在這裡也要特別感謝高雄全方位舉辦的馬拉松訓練課程,非常推薦給高雄的跑友們!
結業時,我的五公里從40分鐘進步到33分鐘,更棒的是,認識了像我一樣的媽媽跑者——小嘉,我們約好更上一層樓,共同挑戰接下來幾場21公里以上的半程馬拉松和超半馬。
「我好擔心啊!不知道能不能跑完呢?」
跑友土豆仁說:「不用擔心!馬拉松是心理運動。」
頓然醍醐灌頂,這豈不正如我的堅持:「以不放棄的態度,拉長時間,換取機會。」
上完這系列課程,我才突然明白第一次參加路跑時「糟透了!」的感覺是怎麼回事。
原來我一直在人生中追求各種數字的名列前茅,但是在運動的世界裡,名列前茅意味著天賦、長久的訓練、堅定的意志、堅實的後援團隊、正確的專業知識,有時候還需要天時地利人和,即使我們課堂的兩位教練是高雄馬冠軍,他們在世界各地征戰仍面對各種挑戰。
世界上沒有永遠的名列前茅。
我突然放下了心裡的重擔,那沈甸甸從很小的時候就開始壓迫著我的數字壓力,霎時像孩子吹出的五彩泡泡,「啵!」一聲,在藍色的天空背景下,無聲無息化為幾粒水珠,消失不見。
接著我以周跑量25公里開始,慢慢進步到到周跑量40公里,運動習慣也在不知不覺中養成,身體狀況大幅改善,心情總是很愉悅,後來只要連續休息兩天,就會渾身不對勁。
終於,我也能享受慢跑。
我享受每個在慢跑時的耳根清淨與獨處時光,相信那是所有幼童母親的奢侈。
我享受每個跑後的思緒清明與心情愉悅,那是因為腦內啡的緣故。
我享受慢跑帶來的大汗淋漓與消化通暢,連帶鼻子過敏都改善了。
不曉得你們都怎麼犒賞自己?
寫完第二本書時,參加馬拉松訓練課程就是我給自己的犒賞。
每次前往訓練場地,我總是滿懷期待、精神抖擻,相信會離目標愈來愈近。
那麼,我的身體究竟有什麼變化呢?
體重沒有明顯改變,但是感覺鬆鬆軟軟的肚皮逐漸變得緊實。
健康檢查時,驚覺傳說中長跑跑者的「節能模式」發生在我身上,是我最振奮的時刻。
一般人的脈搏每分鐘72下,我坐著測量到的脈搏五十幾,躺著測到的心率只有四十幾,那表示我的心肺能力大為提升。
另一個明顯的改變是,在高鐵站與捷運站不用再跟人家擠電扶梯,即使跑步上下階梯,仍然腿不痠、氣不喘,這感覺極其美好。
===
記得大學時系主任張嘉祥教授曾經鼓勵我們:「我相信有一天只要你們想做,不管什麼都可以做得到。」
在此也將這句話借花獻佛給所有讀者:
我相信妳們不管什麼都可以做得到。
===
歡迎明天繼續來聽小雨麻說故事。
勁戰四代二手高雄 在 銀色快手(Silverquick)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大量閱讀如我,也絕少一口氣讀完一本書。
如果能夠在短時間快速翻完的,大抵是商業書一類的讀物。我可以站在書店裡,以最快速的方式掃瞄內容,並且快速地找到對我來說實用的概念、做法和訣竅,在書店待一小時,快速讀完二十冊以上並不難。
大量閱讀如我,也絕少一口氣讀完一本書。
如果能夠在短時間快速翻完的,大抵是商業書一類的讀物。我可以站在書店裡,以最快速的方式掃瞄內容,並且快速地找到對我來說實用的概念、做法和訣竅,在書店待一小時,快速讀完二十冊以上並不難。
有一次我記得是在高雄的茉莉二手書店,為了工作上選書的緣故,我把一整排商業書籍,四個書櫃,大約接近一千二百冊的書籍,在二小時之內掃讀完,找到我想要的書,數量大約是一百冊左右,平均從十冊書籍要篩選出一冊,目的是為某位商場上的老闆選書。
通常我會這麼做,先挑選書名符合我想要找的資訊,例如《擺攤老闆說話術:讓客戶對你掏心掏肺又掏錢!》、《不要只會說歡迎光臨》、《掌握75招,讓你輕鬆學會賈伯斯的簡報術!》、《7-ELEVEN零售聖經》、《就是想跟你買!這樣服務「揪感心」3秒鐘顧客變常客!》因為書店也算是零售業,所以我喜歡讀一些有關行銷概念與消費心理學方面的書,只要包含這類關鍵詞的書名我幾乎不會放過,只要讀得到就全部都找來看。
這類的商業書,有個慣常的書寫模式。
首先,作者一定會在序裡面,把他的專業領域描述一遍,並且開宗明義告訴你這本書可以為你帶來什麼幫助,或是什麼樣的啟示,我一定會快速的把作者序看完,然後,掃一遍目錄,看看有沒有我想閱讀的內容,接著我會隨機的翻個幾頁,看看作者有沒有寫出符合我期待的實用知識,或是商業上實務的經驗,如果有真實的案例或是作者曾接觸過的人事物,過去的歷練和實戰心得,這些對我來說很有幫助。
由於這類的書,很多內容或寫法容易重複,因為是引導不懂的人去理解這些知識,或是以過來人的口吻傳授心法,所以剛開始讀這類的書,我會慢慢地仔細地按照章節去讀,以便能全盤掌握作者所要傳達的內容。而當我逐漸把某一類的書精讀個五本十本之後,我已經具備了這類書的基本常識及背景知識,要再去閱讀類似題材的書,就輕而易舉了。
我會快速的讓眼球掃過這些文字,不是以字句為單位,而是以段落、頁數甚至章節為單位,記住不要去默念你讀的任何字。有些人喜歡在重點的地方劃線或用螢光筆塗上顏色,我比較不傾向這麼做,因為我不習慣破壞書頁內的紙張,而且這樣讀會減慢速度,頂多我會拿迷你便利貼作為書籤,在喜歡的章節、段落、頁數。我會簡單地撕下一張便利貼,附在書頁上方空白處進行標記,以便我回頭重看時能迅速索引到想重讀的內容。
這樣一來,撕下也很方便,還可以重複使用,如果身邊沒有便利貼,我會利用隨身的名片、發票作為暫時的標記,缺點是它比較容易滑落,不過真的沒辦法的時候,也只能湊合著用。但千萬記得別用悠遊卡、信用卡、貴賓卡、學生證、身分證、存摺等貴重物品,我以前經常這麼糊塗,結果還以為東西不翼而飛了呢,原來是被我拿去當書籤。
只要手中有一本書,我們就會下意識地認為應該要把它讀完,才可以繼續讀下一本書。如果一本書沒有一口氣讀完就好像沒把功課做完一樣,心裡會有罪疚感,真的是這樣嗎?這很有可能是學生時代不知不覺養成的壞習慣,閱讀這件事是很自由的,也是很個人的,其實沒有必要給自己這麼大的壓力。
「不用讀完一本書」是我們必須重新認識和體會的健康概念。如果心裡面老是存著「非把一本書讀完不可」、「非得讀到一個段落不可」這樣的想法和執念的話,讀書將會變得很痛苦,閱讀也會龜速到一個不可思議的地步,因為你潛意識會抗拒這件事,我必須把它讀完才能讀下一本書,那如果你讀不完呢,是不是意味著這一整年,這一輩子都別想再讀其他書了呢?拜託你快點放棄這個想法吧,如果一本書讀不完,就 Let It Go!隨它去吧。把你現在最想讀的一本書從架上抽出來閱讀,這才是王道!
研究學習曲線的專家指出,在學習效果理論中有一種叫做「蔡格尼效應」Zeigarnik effect。心理學家蔡格尼博士發現,如果中斷未完成的工作,反而比已經完成的工作更不容易遺忘,個人在心理上,會有強烈的欲望想要完成工作以滿足動機的傾向。換句話說,當我們在進行學習的時候,如果刻意在學習的高峰中斷它,記憶效果反而是最好的。
昨天,剛好跟友人C在聊電影,她聊到有時候在第四台轉到電影頻道,偶然間看了一部分的電影內容,可是因為忙別的事情或是轉台無法把一部電影從頭到尾看完,就會很想去找關於這部電影的內容到底在講什麼?片名是什麼?男女主角是誰?相關的求知欲望就會迫使她上網去找資料,雖然並不會馬上等到同一部電影在第四台上重播,或是有機會租到同一部片。可是留在心裡的印象反而特別深刻,尤其是哪些沒有看完的電影。我覺得這剛好可以用來佐證「蔡格尼效應」感覺也滿妙的啊。
不管是偶像劇、韓劇、電視新聞、談話性節目、綜藝節目,往往都在進行到最精采、最有張力的時候,迅速插入廣告,讓你迫不及待想知道接下來的內容是什麼,以及劇情的後續發展。電影公司就是利用這種特殊的期待心理,讓人們吊足了胃口,不自覺地接受了廣告內容(這樣才會有廣告收入)。而我們就是很聽話地乖乖坐在電視前面,當個稱職的好觀眾。就是這樣才容易被電視媒體洗腦,這又是題外話,總而言之,「蔡格尼效應」被廣泛地應用在許多地方。
如果把「蔡格尼效應」運用在閱讀上,我把這種做法稱之為「戛然而止閱讀法」。每當我讀到一個精采的段落時,我會忍耐地告訴自己現在不要立刻讀下去,應該要闔上書,暫時去做別的事,這時候剛才讀過的內容,就會在腦內殘留深刻的印象,我會很想知道接下來的內容,在這個忍耐的過程中,我的大腦自動地重新整理,並組合出易於吸收的重點和內容。雖然沒有立刻把整本書讀完,可是不管過多久,我都能再次複述書中大致的內容分享給朋友、書店裡的客人或是聽我演講的聽眾。有時候,這種記憶力的確讓人稱羨不已。
其實說穿了,我也不過只是充分運用「蔡格尼效應」的學習效果,我相信你也可以做得到。
所以,下次當你讀一本書,讀到正起勁的時候,不妨故意把書闔上,閉上眼睛休息一下吧。你可以趁這段空檔,洗衣服摺衣服、出門倒垃圾、在家裡騎健身腳踏車,或是喝杯茶、打開窗看看風景、滑一下手機、做做伸展運動也不錯。
這個時候,無論你做了什麼事,都無法關閉大腦仍在運轉著,處理剛才閱讀的精采段落,尤其像是小說讀物,恨不得立刻讀完後續的內容,知道劇情發展到什麼地方,這種念頭正是推動閱讀的強烈動力。
遇到需要在腦中反覆思考咀嚼的思辨性讀物,不妨讀到某個段落暫停一下,把腦海中盤旋的問題反芻一下,反而對於理解內容有著意想不到的神奇效果。有的人會利用墊板、紙張或手掌,遮住書頁接續的內容,讓自己短暫地停頓幾秒鐘或幾分鐘,把剛才讀過的文字在腦海裡重新跑一遍,像是進行消化的動作,這也有助於鍛鍊思考,並激發自己想與書中內容對話的渴求。
至於那些不太喜歡看書的人,若是能夠做到刻意在讀到精采處戛然而止,還可以順勢提高想要閱讀的動機,「戛然而止閱讀法」對於提升動機而言,確實是一種非常有效的辦法。
想讀的時候,刻意不去讀它,忍住想繼續閱讀,不自覺在內心高漲的欲望,所產生的「閱讀饑餓感」會像怪獸一樣壯大,這樣一來,反而會增強想讀書的動能,而我們正需要利用這股動能,去廣泛地吸收各種知識,即使只是為了消遣娛樂也行,找到屬於自己適合的方式閱讀,讀書這件事也會變得很輕鬆容易,在愉悅中進行暢快的閱讀。
有機會不妨試試看吧,相信會對你在閱讀上帶來一些幫助,閱讀本身就是一場低調而華麗的冒險。
戛然而止閱讀法
文 / 銀色快手(Silverquick) 20141009 AM 07:25
Photo by Kiyun Lee on Unsplash
勁戰四代二手高雄 在 一本好小說的誕生(拿起筆就能寫)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大量閱讀如我,也絕少一口氣讀完一本書。
如果能夠在短時間快速翻完的,大抵是商業書一類的讀物。我可以站在書店裡,以最快速的方式掃瞄內容,並且快速地找到對我來說實用的概念、做法和訣竅,在書店待一小時,快速讀完二十冊以上並不難。
銀色快手(Silverquick)
我想開一間書店
大量閱讀如我,也絕少一口氣讀完一本書。
如果能夠在短時間快速翻完的,大抵是商業書一類的讀物。我可以站在書店裡,以最快速的方式掃瞄內容,並且快速地找到對我來說實用的概念、做法和訣竅,在書店待一小時,快速讀完二十冊以上並不難。
有一次我記得是在高雄的茉莉二手書店,為了工作上選書的緣故,我把一整排商業書籍,四個書櫃,大約接近一千二百冊的書籍,在二小時之內掃讀完,找到我想要的書,數量大約是一百冊左右,平均從十冊書籍要篩選出一冊,目的是為某位商場上的老闆選書。
通常我會這麼做,先挑選書名符合我想要找的資訊,例如《擺攤老闆說話術:讓客戶對你掏心掏肺又掏錢!》、《不要只會說歡迎光臨》、《掌握75招,讓你輕鬆學會賈伯斯的簡報術!》、《7-ELEVEN零售聖經》、《就是想跟你買!這樣服務「揪感心」3秒鐘顧客變常客!》因為書店也算是零售業,所以我喜歡讀一些有關行銷概念與消費心理學方面的書,只要包含這類關鍵詞的書名我幾乎不會放過,只要讀得到就全部都找來看。
這類的商業書,有個慣常的書寫模式。
首先,作者一定會在序裡面,把他的專業領域描述一遍,並且開宗明義告訴你這本書可以為你帶來什麼幫助,或是什麼樣的啟示,我一定會快速的把作者序看完,然後,掃一遍目錄,看看有沒有我想閱讀的內容,接著我會隨機的翻個幾頁,看看作者有沒有寫出符合我期待的實用知識,或是商業上實務的經驗,如果有真實的案例或是作者曾接觸過的人事物,過去的歷練和實戰心得,這些對我來說很有幫助。
由於這類的書,很多內容或寫法容易重複,因為是引導不懂的人去理解這些知識,或是以過來人的口吻傳授心法,所以剛開始讀這類的書,我會慢慢地仔細地按照章節去讀,以便能全盤掌握作者所要傳達的內容。而當我逐漸把某一類的書精讀個五本十本之後,我已經具備了這類書的基本常識及背景知識,要再去閱讀類似題材的書,就輕而易舉了。
我會快速的讓眼球掃過這些文字,不是以字句為單位,而是以段落、頁數甚至章節為單位,記住不要去默念你讀的任何字。有些人喜歡在重點的地方劃線或用螢光筆塗上顏色,我比較不傾向這麼做,因為我不習慣破壞書頁內的紙張,而且這樣讀會減慢速度,頂多我會拿迷你便利貼作為書籤,在喜歡的章節、段落、頁數。我會簡單地撕下一張便利貼,附在書頁上方空白處進行標記,以便我回頭重看時能迅速索引到想重讀的內容。
這樣一來,撕下也很方便,還可以重複使用,如果身邊沒有便利貼,我會利用隨身的名片、發票作為暫時的標記,缺點是它比較容易滑落,不過真的沒辦法的時候,也只能湊合著用。但千萬記得別用悠遊卡、信用卡、貴賓卡、學生證、身分證、存摺等貴重物品,我以前經常這麼糊塗,結果還以為東西不翼而飛了呢,原來是被我拿去當書籤。
只要手中有一本書,我們就會下意識地認為應該要把它讀完,才可以繼續讀下一本書。如果一本書沒有一口氣讀完就好像沒把功課做完一樣,心裡會有罪疚感,真的是這樣嗎?這很有可能是學生時代不知不覺養成的壞習慣,閱讀這件事是很自由的,也是很個人的,其實沒有必要給自己這麼大的壓力。
「不用讀完一本書」是我們必須重新認識和體會的健康概念。如果心裡面老是存著「非把一本書讀完不可」、「非得讀到一個段落不可」這樣的想法和執念的話,讀書將會變得很痛苦,閱讀也會龜速到一個不可思議的地步,因為你潛意識會抗拒這件事,我必須把它讀完才能讀下一本書,那如果你讀不完呢,是不是意味著這一整年,這一輩子都別想再讀其他書了呢?拜託你快點放棄這個想法吧,如果一本書讀不完,就 Let It Go!隨它去吧。把你現在最想讀的一本書從架上抽出來閱讀,這才是王道!
研究學習曲線的專家指出,在學習效果理論中有一種叫做「蔡格尼效應」Zeigarnik effect。心理學家蔡格尼博士發現,如果中斷未完成的工作,反而比已經完成的工作更不容易遺忘,個人在心理上,會有強烈的欲望想要完成工作以滿足動機的傾向。換句話說,當我們在進行學習的時候,如果刻意在學習的高峰中斷它,記憶效果反而是最好的。
昨天,剛好跟友人C在聊電影,她聊到有時候在第四台轉到電影頻道,偶然間看了一部分的電影內容,可是因為忙別的事情或是轉台無法把一部電影從頭到尾看完,就會很想去找關於這部電影的內容到底在講什麼?片名是什麼?男女主角是誰?相關的求知欲望就會迫使她上網去找資料,雖然並不會馬上等到同一部電影在第四台上重播,或是有機會租到同一部片。可是留在心裡的印象反而特別深刻,尤其是哪些沒有看完的電影。我覺得這剛好可以用來佐證「蔡格尼效應」感覺也滿妙的啊。
不管是偶像劇、韓劇、電視新聞、談話性節目、綜藝節目,往往都在進行到最精采、最有張力的時候,迅速插入廣告,讓你迫不及待想知道接下來的內容是什麼,以及劇情的後續發展。電影公司就是利用這種特殊的期待心理,讓人們吊足了胃口,不自覺地接受了廣告內容(這樣才會有廣告收入)。而我們就是很聽話地乖乖坐在電視前面,當個稱職的好觀眾。就是這樣才容易被電視媒體洗腦,這又是題外話,總而言之,「蔡格尼效應」被廣泛地應用在許多地方。
如果把「蔡格尼效應」運用在閱讀上,我把這種做法稱之為「戛然而止閱讀法」。每當我讀到一個精采的段落時,我會忍耐地告訴自己現在不要立刻讀下去,應該要闔上書,暫時去做別的事,這時候剛才讀過的內容,就會在腦內殘留深刻的印象,我會很想知道接下來的內容,在這個忍耐的過程中,我的大腦自動地重新整理,並組合出易於吸收的重點和內容。雖然沒有立刻把整本書讀完,可是不管過多久,我都能再次複述書中大致的內容分享給朋友、書店裡的客人或是聽我演講的聽眾。有時候,這種記憶力的確讓人稱羨不已。
其實說穿了,我也不過只是充分運用「蔡格尼效應」的學習效果,我相信你也可以做得到。
所以,下次當你讀一本書,讀到正起勁的時候,不妨故意把書闔上,閉上眼睛休息一下吧。你可以趁這段空檔,洗衣服摺衣服、出門倒垃圾、在家裡騎健身腳踏車,或是喝杯茶、打開窗看看風景、滑一下手機、做做伸展運動也不錯。
這個時候,無論你做了什麼事,都無法關閉大腦仍在運轉著,處理剛才閱讀的精采段落,尤其像是小說讀物,恨不得立刻讀完後續的內容,知道劇情發展到什麼地方,這種念頭正是推動閱讀的強烈動力。
遇到需要在腦中反覆思考咀嚼的思辨性讀物,不妨讀到某個段落暫停一下,把腦海中盤旋的問題反芻一下,反而對於理解內容有著意想不到的神奇效果。有的人會利用墊板、紙張或手掌,遮住書頁接續的內容,讓自己短暫地停頓幾秒鐘或幾分鐘,把剛才讀過的文字在腦海裡重新跑一遍,像是進行消化的動作,這也有助於鍛鍊思考,並激發自己想與書中內容對話的渴求。
至於那些不太喜歡看書的人,若是能夠做到刻意在讀到精采處戛然而止,還可以順勢提高想要閱讀的動機,「戛然而止閱讀法」對於提升動機而言,確實是一種非常有效的辦法。
想讀的時候,刻意不去讀它,忍住想繼續閱讀,不自覺在內心高漲的欲望,所產生的「閱讀饑餓感」會像怪獸一樣壯大,這樣一來,反而會增強想讀書的動能,而我們正需要利用這股動能,去廣泛地吸收各種知識,即使只是為了消遣娛樂也行,找到屬於自己適合的方式閱讀,讀書這件事也會變得很輕鬆容易,在愉悅中進行暢快的閱讀。
有機會不妨試試看吧,相信會對你在閱讀上帶來一些幫助,閱讀本身就是一場低調而華麗的冒險。
戛然而止閱讀法
文 / 銀色快手(Silverquick) 20141009 AM 07:25
Photo by Kiyun Lee on Unsp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