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約在一年半前(剛好在疫情前)寫了一篇文章講電商和倉儲物流的發展。在年多後的今天,疫情是這個發展方向的催化劑,也就是大家即將所看到的。
物流地產的藍海
之前的文章曾說過香港的倉儲物流業仍然停留在30年前的營運模式,至今仍沒有明顯改進過,相對於外國甚至中國內地的物流業,基於網購的盛行,物流公司或物流地產基金普遍已開始引入科技的應用,如人工智能、機器人運輸、自動化系統等現代化物流設施,回望今天的香港,為何仍然停滯不前?
我認為主要有兩個原因︰第一,香港先天性土地資源稀缺,其應該利用自動化技術(代替傳統剷車疊高一板板的貨物)盡用高樓底建築,從而提升總體容量,增加倉儲效率。然而,傳統的工業大廈樓底矮,加上樓板承重(floor loading)問題,不適宜安裝自動化機械。第二,仍然是土地的問題,香港的土地主要用以發展住宅,物流倉儲行業成為了犧牲品,多年來一直只能依賴過時的工業大廈,但近年連工廈都開始活化轉形,工廈的供應只會越來越少,最後令物流業界的生存空間逐漸收窄。然而,有危便有機,能夠想出方案解決市場痛點便是機會,市場越是落後即代表市場越有進步空間,我認為香港的物流倉儲市場是一個藍海,關鍵在於其經營模式。
我經常說,互聯網改變了人的生活習慣;網購改變了消費者的消費模式。如果這個趨勢繼續下去,傳統商場零售店舖的盈利能力會受到影響嗎?答案是一定會的。香港最大的網購商香港電視(1137)HKTV mall自2017年開業,由每日處理2500宗交易,至現時已經提升至每日16300宗,產品種類也愈來愈多,包括家庭用品、電器、乾貨及濕貨等,處理的方法都不一樣。港視走的這種「新零售」模式,省掉了高昂舖租,同時又省卻鋪面人手和營運開支,產品售價自然較一般零售店便宜。網購雖能解決鋪租問題,不過任科技再發達,虛擬層面的互聯網永遠都解決不了實際貨物「動態」(物流)與「靜態」(倉存)的問題。
港視的總經營開支對GMV(Gross Merchandise Volume,訂單總商品交易總額)比率合共是35.6%,其中物流倉儲成本就佔了一半以上,而港視的總體毛利率只有21.2%,因此經營溢利對GMV是負14.4%。換句話說,100元的訂單,港視平均可賺取21.2元毛利,但經營開支卻需要35.6元,換句話說,每做100元生意便要倒蝕14.4元,這是為何王維基說他一日輸一部benz。港視於今年上半年仍錄得1.55億元虧損,而且虧損每年仍在擴闊中。
網購電商的唯一出路是規模經濟(economies of scale),即通過大幅增加交易量提升向供應商採購的議價能力,降低平均採購成本,從而提升毛利率。要增加毛利率,電商只能壓縮成本而不能提價,否則產品便失去競爭力,交易量便會萎縮,反過來影響採購成本。然而,交易量的提升同時又會令物流倉儲的成本提升,因此最終的問題又回到地產的層面上。當網購做得越好,發展得越成熟,以地產作為起點的現代化物流倉儲解決方案(modern logistics total solution)的價值便會越高,而可以確定這必然是未來市場發展方向,潛力非常巨大。
在香港做生意,地產(租金)是不得不解決的問題,不少企業不管生意做得多好,最後都要由「終點」跑回「起點」(地產);而一開始就在「起點」有優勢的大企業,又沒有動力跑去其他「終點」,因為單是地產就已讓這些大財團「肥到襪子也穿不下」了。這就是香港多年來的先天「氣候」問題,窒礙了各種行業的發展。
自動化系統能完全發揮高樓底倉庫的優勢,大幅降低了每呎的平均租金成本,也解決了人力成本高昂的問題。然而,這只是一個「起點」,在我的心目中,一個真正的物流倉儲解決方案不僅僅限於一個自動化倉庫的大型地產項目,而是一個擁有大數據、結合虛擬與實體、能夠持續橫向發展的綜合平台(Horizontal Integrated Platform),最終成為一個完善的「物流、倉儲、交易」的生態圈。
Starman
2020/1/20
動力機械出路 在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慧眼看世界—— #投資策略看未來
2021-04-16
當今散戶多推崇兩位股神,一位是傳統強調價值投資法的 #股神巴菲特(#WarrenBuffett),另一位是科技女股神 #伍德(#CathieWood)。兩位股神分析市場的方法迥異,究竟反映美股市值泡沫太高的「巴菲特指數」對?還是跟隨女股神的步伐,押注顛覆未來的真正科技股呢?
以前的巴菲特對科技股缺乏興趣,但新冠疫情打擊傳統企業後,他便逐步大手沽出銀行、保險、煉油和航空股,投入新常態的生活股份。巴菲特的拍檔 #芒格(#CharlieMunger)高調購入阿里巴巴股份,認為「少量持有更勝美國國債」,反映當中的投資策略變化。「巴菲特指數」指美股已升到百分之二百水平,遠高於七成五至九成的合理指標。
女股神伍德則持不用意見。日前她回應Tesla創辦人馬斯克的提問時強調,當下社會投資環境有如十九世紀末和二十世紀初的電話、電力和汽車面世的突破性時刻。泡沫也許會爆破,但「健康」的通縮、加上低利率和突破性的生產力,可以推高企業的價值。換個角度看,今天的 #基因排序、#機械人、#能源儲存、#人工智能、#區塊鏈 等顛覆性科技帶來的動力,較電力、電話和汽車更大,所以也有機會帶來更大的通縮,但這是「#好的通縮」。
伍德提醒那些只顧追求股東利益卻沒有投資科技創新的企業,將無可避免受到「#惡性通縮」的打擊。
#張慧慈
#泡沫終會爆破
#通縮必會出現
#投資創新科技才有出路
動力機械出路 在 龔成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長遠前景正面的舜宇】
舜宇光學科技(集團)有限公司
SUNNY OPTICAL TECHNOLOGY (GROUP) CO., LTD.
股票代號:2382
市盈率:47倍
每股盈利:$4.08
市值:$2500億
業務類別:資訊科技器材
集團主席:葉遼寧
主要股東:王文鑒(38.6%)
集團網址:http://www.sunnyoptical.com
5年業績
年度:2015/2016/2017/2018/2019
收益(億人民幣):107/146/224/259/378
毛利(億人民幣):17.6/26.8/48.0/49.1/77.5
盈利(億人民幣):7.62/12.7/29.0/24.9/39.9
每股盈利(港元):0.83/1.31/3.20/2.60/4.08
每股股息(港元):0.25/0.32/0.79/0.65/0.81
毛利率:16.5/18.3/21.5/19.9/20.5
ROE:21.5/29.1/46.9/29.8/36.6
--企業簡介--
舜宇光學科技(舜宇)為一間中國領先的光學零件及產品生產商。主要從事設計、研發、生產及銷售光學及其相關產品。
產品包括光學零件(例如鏡片、平面產品、手機鏡頭、車載鏡頭)、光電產品(例如手機攝像模組)、光學儀器(如顯微鏡、光學測量儀器)。
--擁有一定的技術--
【圖1】--收入按最終產品應用分類
舜宇專注於需綜合運用光學、電子、軟件及機械技術的光電相關產品的應用領域:如手機、數碼相機、車載成像系統、安防監控系統、光學測量儀器及自動化工廠等。
舜宇成立于1983年,生產光學相關產品,擁有自己的研發團隊、生產線,以及分銷網絡,不少技術都處全球前列的位置。從上表可見,手機相關的業務是為這企業帶來最大收入貢獻,這亦是近年帶動業務增長的最大動力。
舜宇的客戶都是知名的一線智能手機品牌,如三星、華為、小米、聯想、OPPO、Vivo等。
隨著智能手機不斷升級,造就了舜宇的機遇,令其推出更高的技術應用,例如廣角鏡頭、大光圈、光學防抖、相位檢測自動對焦(PDAF)等,這些功能可以提高成像品質。
現時,很多新手機已配備雙攝像頭功能,這已成為市場趨勢,因為這可以產生3D及更多分析及廷伸應用,這必然帶動鏡頭的市場需求,同時要求鏡頭有更高的技術。當人工智能不斷發展,智能手機能透過鏡頭,分析到個人或環境的情況,從而分析到很多有用的資料,隨著不斷發展,這必然對鏡頭有更高的要求。
--高端是出路--
【圖2】--舜宇產品及應用
正正由於上述所講的因素,行業只會走向高端,要求的技術只會更高,低技術企業會被淘汰,餘下的就只是擁有最高技術的企業。
鏡頭規格不斷升級,是智能手機搶奪市場的不二法門,大光圈、廣角、超小型化、多攝及3D應用等高端複雜的規格,已應用於多個全球多個,以及中國智能手機品牌中。同時,愈來愈多手機以外的企業,考慮如何採用機器視覺來實現生產線的自動識別、檢測等功能,以提高效率並降低成本。
近年,舜宇成功完成了多款產品的研發,包括超大光圈(FNo.1.4)7片塑膠非球面鏡片(7P)手機鏡頭。同時,4,800萬像素手機鏡頭,3,200萬像素超小頭部手機鏡頭,以及可變光圈(7P)手機鏡頭已生產,用於3D的准直鏡頭亦已生產。
舜宇的最大收入貢獻,就是智能手機的鏡頭及相關技術,手機的發展將左右舜宇的前景。
往後,智能手機將比以前更多鏡頭,已經是大勢所趨,相信會發展到大部分手機配備3至4個鏡頭,而雙攝像頭模組能改善景深及提供手勢識別、虹膜識別及人臉識別等功能。對舜宇來說,絕對是大環境創造機遇。
--應用更廣泛--
【圖3】--舜宇產品及應用
舜宇憑光學領域的技術及經驗,積極推進半導體光學,以及微納米光學產品開發,同時亦開發出多款應用於新興領域的產品,如應用於VR/AR、生物識別、運動追蹤等領域的鏡片和鏡頭。
增強現實(AR)、虛擬實境(VR)、運動相機產品,都是近年興起,三星、HTC、SONY、Oculus等,都推出了VR產品以滿足市場需求。
然而,AR的發展預計將會加快,因為通過在網路遊戲、旅遊、傢俱及學習等方面的不同應用,未來幾年的市場需求將會增加。 AR 和 VR 的需求,將推高全球光學鏡頭出貨量。
--汽車鏡頭--
【圖4】--汽車鏡頭產品
除了上述所講的種種發展機遇外,汽車鏡頭亦是另一增長亮點,相信長遠有很大的發展空間。
智能化成為了汽車行業的發展趨勢,各種智能化操控系統不再是豪華車的配置,中端車型都已經配備。目前,高級駕駛輔助系統(ADAS)成為汽車電子市場增長最快的領域之一。
另一方面,自2016年起,美國、歐盟、日本等國家陸續將前方碰撞預警系統、車道維持系統、自動緊急制動系統、盲點偵測系統等,列為法規強制裝載。
作為ADAS系統主要用於影像捕捉、物體學人像識別、實時監控等功能的鏡頭,必增長快速。這企業是全球領先的手機鏡頭及手機攝像模組供應商,以及全球最大的車載鏡頭供應商,因此亦會從中受惠。
--財務數據不差--
智能手機在2016-2020年代的增長,比2011-2015年代增長有所減慢,但這企業的生意卻增長理想,比大環境有更好,反映舜宇的產品,有更廣泛的應用,同時憑當中的技術優勢,取得更高的市場份額。整體來說,這企業的盈利都是保持向上,只是中間有些年份出現調整,這主要由於智能手機市場出現調整期。
股本回報率處於高水平(加上派息比率不高,反映再投資回報率強),雖然波動比較大,但以平均來計,處於很理想的水平,反映企業賺錢能力強,加上這企業派息不高,再投資回報率理想。
若分析這企業的現金流量表,能見到這企業的現金流強勁,企業有相當的優質度,同時,企業持續的投資金額相當大,反映管理層認為行業仍處高增長期,一定要把握機遇發展。簡單來說,這企業有一定的質素,同時潛力仍在。
--客戶風險--
2018年,中興通訊因違反出口禁令,美國公司高通停止向中興供應核心零件,令中興無法運作。2019年,美國政府因國家安全理由,全面封殺華為,令華為大受打擊。這兩個都是舜宇的客戶,華為更是主要客戶,這企業必定存有客戶風險。
華為佔這企業收入約2成,不過佔盈利的比例相對較低,因舜宇主要向其付運鏡頭模組,當中的毛利率不算高。若華為產量減少,舜宇的收入及盈利都會因此受影響。
表面上對這企業有很大風險,但大家細心分析,當中的風險度只存於中短期。
中短期來說,這些客戶的不利情況,一定會對舜宇的收入與盈利有所影響,但長期計,可能對這企業影響不大。
假設失去華為訂單,那麼,其他手機品牌就會搶去華為的市場,只要舜宇的技術走在行業前列,其他手機品牌都會找舜宇生產手機鏡頭,令舜宇的生意不會有太影響。因此,客戶風險並不是關鍵,舜宇的技術、產品才是最重要的因素。
--等待5G帶領市場回勇--
智能手機在初推出的幾年,處於一個超高速的增長期,同時消費者很樂意不停更換新款智能手機,但到了2014年、2015年開始,智能手機市場的增長減慢,消費者換機的意慾不如過往,因為手機的功能沒有太大的突破。
到了近年,智能手機每年的出貨量基本上已無增長,進入了平穩甚至略有倒退的狀態。
5G的發展,將會是一個突破點,首先,市場在等待5G的時期,會令智能手機市場出現靜止狀態,這會影響舜宇的盈利,甚至出現倒退。
但當5G正式來臨,以及開始普及,就會重新令消費者出現換機的意慾,加上上述所講產品應用將會愈來愈廣泛,舜宇渡過了平靜期後,業務將再次回勇。
從長遠來說,科持將不斷發展,要求鏡頭的技術只會更高,應用只會更廣,這都令舜宇的前景正面。
--投資策略--
綜合來說,舜宇有一定的技術,財務數據理想,加上行業正處於機遇當中,反映這企業有一定的質素,而且前景正面。
行業的機遇是這企業最大的吸引之處,當科技不斷進步,這企業的產品應用只會更廣泛,企業仍會有一段長時間的增長期。
唯一的風險是企業估值,這企業由於有質素及前景,但現時市場對這股有很大期望,因此現價貴。
如果原本有貨的投資者,值得超長線持有這股,前景正面,不要輕易賣出,如果未有貨,最好以月供模式投資這股,或等回落1成先考慮(同時要分注)。由於這企業有前景,因此買入後,最好長線或超長線持有,耐心等待更大的收成。
(本人為證券業持牌人士,未持有上述股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