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問:身為醫學研究論文寫作的初學者,在尚未有任何產出、身邊資源也不多的狀況下,如何調適自己的心態,讓自己「至少」內心能先接受那些論文寫作最功利的理由,克服研究路上起步的最大靜摩擦力?
⠀⠀
💁 答:(蔡依橙)讀過這麼多文章,不管是個案報告、原創研究或者文獻回顧,你一定有喜歡過某篇論文,覺得這篇臨床上真有幫助。就去幻想,如果那篇論文上面的名字,是自己,該有多好。
⠀⠀
#每個醫師都有終極夢想
◾️內科醫師發現一個新的疾病;
◾️外科醫師發明一個術式,全世界都照你的技術做;
◾️放射科醫師則是發明一個 sign,或者開創一個新的影像診斷領域。
⠀⠀
我的學術路程就是如此,以下是相關的例子。
⠀⠀
📍 放射科醫師蔡依橙發明的 sign,GPAE: gradual pulmonary artery enhancement。
⠀⠀
📍 放射科醫師蔡依橙開創新的造影領域:用低劑量電腦斷層評估先天性心臟病
⠀⠀
📍 放射科醫師蔡依橙的 CT-guided biopsy 技術成為業界教材,住院醫師入門。
⠀⠀
但在有能力完成自己夢想之前,要讓自己 #具備抓住夢想機會的能力。如果沒有能力寫作,沒有能力用科學語言陳述,就算遇到了難得的機會,也沒辦法說給世界聽。⠀
⠀⠀
這就是我在 SARS 期間學到的,2003 年,我是住院醫師,我知道這是千載難逢的發表機會,但我不知道怎麼收案、怎麼整理、要寫什麼,所以疫情三個月後,看著香港的醫師一篇一篇發表出來,我卻仍在原地踏步。
⠀⠀
我了解到,就算今天我發明了一個 sign、我做了一個新領域、我的技術有世界等級,我當時的有限能力,一定會錯過這樣的機會。所以,#我不想讓自己再一次眼睜睜看著機會溜走。
⠀⠀
這就是我學論文寫作,最功利的理由。而我認為,只要真的有實力,教職跟頭銜都是後續會跟著來的。
⠀⠀
⠀⠀
🔹全新企劃|個案報告、技術發表 與 文獻回顧 工作坊
🔹活動時間|5/30(日)9:00a – 4:40p
🔹立刻報名|https://casereport.innovarad.tw/event/
⠀⠀
⠀⠀
▍課程內容
⠀⠀
✔ 期刊社在想什麼?怎樣的個案才會被接受?
✔ 有好技術,該如何發表?讓創意被全世界看見。
✔ 如何找到有分數、非詐騙、收個案報告的期刊?
✔ 互動實作時間:親手處理出 SCI 等級的醫學影像
✔ 退稿後還能怎麼作?拋媚眼給對的人看。
✔ 臨床個案整理技巧,與發表實例。
✔ 個案+技術+文獻回顧,在專業上更進一步。
⠀⠀
⠀⠀
▍你將能學會
⠀⠀
☑ 多元文體
⠀⠀
以「#產出SCI文章」作為目標,根據梁宗榮醫師與蔡依橙醫師的多篇 case report / case series / technical note / review article 萃取而成,從大量實際 SCI 投稿經驗,整理出實用知識,協助您以最快速度上手。
⠀⠀
☑ 評估期刊
⠀⠀
怎麼看期刊好壞,是否為詐騙?期刊網頁要看哪些重點,如何察覺期刊可能在騙你它有分數,但其實根本沒有?所喜歡的期刊有沒有收 case report / technical note / review?還是編輯部改用其他名義來收?我們帶著你評估幾本期刊後,讓你親自查查自己有興趣的期刊。
⠀⠀
☑ 處理影像
⠀⠀
不需使用 Photoshop,光靠簡報軟體 PowerPoint,就能完成做圖。我們帶著你處理過一次,你就能自己做出 SCI 期刊等級的圖片!
⠀⠀
⠀⠀
🚩 讓你的臨床個案和技術,成為發表在 PubMed 的實力!
https://casereport.innovarad.tw/event/
同時也有1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10萬的網紅天下有车,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發動機是一種精密的設備,裏面有很多齒輪,我記得在小時候有人給我說過一個例子,說是兩個人分別拿著一個齒輪滾珠,用同樣的力度轉兩個齒輪,一個齒輪沒多久就停止了,另一個齒輪依然像開始那樣在轉,也就是說一直在轉的那個齒輪摩擦力非常小,設計非常精密。這就是我聽過最早的關于發動機小零件的一個國內和國外對比。三菱...
動摩擦力例子 在 M觀點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本周一科技M頭條摘要整理,後兩則主題的整理請見留言連結。
[ 推特超級訂閱制 ]
■ 推特計畫新增稱作 Super Follows 的功能,讓用戶可以鎖住部分內容,只開放給付費的粉絲。這些內容可以包含會員專屬推特、電子報,或進入某些社群社團的權利。
• 推特在美國絕對是主流社群媒體,例如非常會用社群媒體宣傳自己的川普,主要用的就是推特。雖然FB更為普及,但在政治人物、演藝明星、體育明星、KOL意見領袖方面,推特更為主流。
• 推特以往有個問題,就是不太會賺錢。所以他們推出新商業模式非常引人注目,股價也漲了很多。
• Follow 就是追蹤,現在推特計畫推出的 Super Follows,就是付錢追蹤。
• 功能中的專屬推特就是:例如我一天發五則推文,裡面有兩則只有付錢會員看得到。
• 電子報功能就是你付了費我就發電子報給你,有點像 Substack 這個付費電子報工具。
• 還有進入社群社團的權利,例如追蹤彭培奧的人,付錢就可以加入彭培奧粉絲團。
• 目前這些功能還在內部測試,推出時間還沒決定。未來推特有幾萬粉絲的網紅可以直接在推特上面收到粉絲的錢,也可能會有打賞功能。
■ 有一些在國外被稱作熱情經濟 passion economics 的知名服務,包括 Onlyfans(包含很多成人應用內容)、Patreon(訂閱式專案群募)、Substack(寫作者可推出付費訂閱電子報)等等,都是讓意見領袖或網紅可以向粉絲收訂閱費、讓有能力產出內容者可以獲取報酬的方式。它們原本某種程度算是跟 Twitter 共生,意思就是有些人在推特上吸引很多人,有一大堆粉絲,但沒辦法用推特向他們收錢,只好把他們導到例如 Substack 之類的地方來賺錢。未來推特推出收費功能後,勢必會搶走這些服務的部份收入。
• 一個例子是,我聽的一些免費 podcast 也有收費進階版在 Patreon 上面。其實這個狀況也有點像我剛才介紹我自己的 PressPlay。我的 YouTube 和 Podcast 是免費的,但如果你們覺得從我身上可以學到東西,可以付費去 PressPlay 看M觀點商學院,或者去 vocus.cc 方格子訂閱科技巨頭解碼,得到更深入的分析。對我來講,PressPlay 就等於 Patreon,方格子就等於 Substack。我的前端導流平台不是推特,這是因為推特在台灣不紅。我用來吸引人的平台就是 YouTube 和 Podcast。
■ 以往推特主要的營收是靠廣告,但收入不怎麼樣,他們不太懂得如何去做廣告,廣告也並不精準。大家對推特靠廣告賺錢已經死心。所以現在推出新商業模式,就讓推特的投資人很興奮。這應該是推特近期大漲的原因。
• 上周我在逛 Clubhouse 的時候,在一個討論美股的房間,聽到他們在討論推特的股價最近很強勢,多數人都在拼命稱讚推特,我聽了十幾二十分鐘之後,就忍不住舉手發言,上去噴了一下推特。
• 我說最近推特的確漲了不少,一個月內漲了 60%,相對而言因為市場修正,其他的科技巨頭都在下跌,所以變成萬綠叢中一點紅。但是這樣就代表推特很好嗎?老實說,那是因為推特之前股價太爛,沒能力賺錢,基本上市場不太想理它。當它出現轉機的時候,股價當然會上漲。
• 我們比較一下,一樣是社群媒體、跟推特差不多同期上市的 FB,上市時的價格大約 40 美元左右,近期漲到 280,大概漲了六七倍。推特上市的時候也大約是 40 美元左右,但即使算上近期猛烈的漲勢,也還沒有漲到 2 倍。
• 所以推特最近的暴漲,不是因為這公司有多好,而是因為之前的股價實在太爛,變現能力太差。不只 FB 透過廣告賺了大錢,Snap Chat 比 FB 和推特晚推出很久,廣告變現模式卻非常成功,就算 TikTok 也能賺到不少錢,基本上就只有推特不行。推特用戶非常多,廣告卻一直做不起來,所以股價才這麼爛。
• 所以終於出現新商業模式,我覺得是對於推特的強心針,終於有可能會翻身了。
■ Jack Dorsey 被逼到牆角後努力圖強?
• 去年有投資人說推特CEO Jack Dorsey 表現太差,要換掉他。因為覺得他經營不善,推特這麼多人用,營收成長還這麼差。Jack Dorsey 勉強妥協保住位置,答應會努力翻身。從那之後他才比較認真經營,規劃一些新方向。大多數新方向是值得看好的。
■ 推特這個 Super Follows 新計畫會成功嗎?我認為應該有很高的成功機率,而且不只是我,之前很多知名分析師,例如 Ben Thompson,都看好推特可能在 Super Follows 這方面能做出成績。
• 行銷上有所謂 funnel 漏斗轉換的理論。以M觀點為例,假定我有 10 萬 YouTube 觀眾,但付費的只有 1000人,那就是轉換率 1%,漏斗第一層到第二層過濾掉 99%。第二層之後還可以有第三層,第四層漏斗。
• 國外很多作者是在推特上吸引人,有十幾二十萬追蹤者,然後讓追蹤者付錢去訂閱 Substack 或 Patreon。用戶必須離開原來的平台去其他平台,有這個轉換動作就會降低轉換率。轉換率可能低到只有3%,5%,甚至千分之幾。
• 行銷上漏斗轉換次數越少越好,每轉換一次就會流失一批人。但未來如果能夠在推特上直接訂閱,就少了一層轉換流失,粉絲不需要去新平台重新註冊會員、輸入信用卡資料等等。這個過程「摩擦力」很大,當中的任何一個步驟,用戶都可能停下來不繼續往下做。
• 而且推特在費用上有優勢。以我目前聽說的消息,推特可能會以抽更少的抽成,來搶 Substack 和 Patreon 的市場。歐美會有大量創作者使用推特作為收費管道。
• Patreon 和 Substack 會受這件事很大影響。但 Substack 還是有優勢,不會一下被打趴。有些創作者不希望被一個平台綁住,希望使用比較獨立的訂閱服務。這有點像你架部落格時可以選擇自己架,或是使用現成平台。Substack 比較像工具,不希望被推特綁住的人還是會去用。例如在美國的保守偏右派意見領袖,在推特累積了幾千一萬付費會員,結果發了一篇違反政治正確的內容,就會被封。類似這樣的人會考慮不用推特平台。 Substack 是不會被消滅,但成長會變慢,市場會被推特搶走一大塊。
• 除了 Super Follows,近期推特還在開發 Spaces,是類似 Clubhouse 的語音聊天室。
等它正式推出,我們再來看看它是否搶掉 Clubhouse 的成長。
■ 推特的優勢是上面已經有很多知名網紅、意見領袖、政治人物、演藝明星。平台上該有的功能都有的話,這些人就沒必要去Clubhouse 開房間,或者去其他訂閱平台開訂閱制。
• 結論是我看好推特這個計畫能夠成功,特別是在美國市場。股價有正面反應是很合理的。
動摩擦力例子 在 謝銘元:失敗並不可恥但要有用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40歲創造成功的價值觀:建立安全網、培養突變的土壤
update:演化論的部分是我超譯,等我讀完書後再回頭調整。
到了40歲終於釐清關於成功的價值觀,這個問題源自於人到底要做到成功(或者是自我實現)。本文較長,前半段較抽象,後半段非常務實。
「設計出保底安全,和盡可能發展創造成功的機會」
我的價值:體驗與創造。
體驗:經驗到不同的人事物(人食物),身體感官有新的感受。
吃新的食物、坐自駕車、學一個新的知識、爬一座新的山、認識一個新朋友...etc
創造:腦袋有新的想法,並付諸實行。
寫一篇原創的內容、做一把椅子、寫一份新企劃、協同朋友創造一個新服務。
其中創造且換得社會價值取得成功是最難的,例如烤出一個新麵包,這是一種新的創造過程,這個過程僅現在自己。但烤出一個麵包,大家覺得好吃,並願意拿錢跟你買,這個取得社會價值的過程就很不容易了。
我一直在想有沒有一個好的路徑前往成功,過去十年我抱持的想法是Kevin kelly的「趨同演化論」,例如相對論和物競天擇理論一定會出現,愛因斯坦和達爾文在發展理論的時候,同時期已有其他學者正也發展,不會因為沒有這兩位絕世天才,理論就會消失。所以盡可能地做,創造成功有可能落在自己的身上。
後來我思考了演化這件事,演化需要基因遇到一個激烈的突變才會發生,而突變的結果又優於原本生物的樣態,更適合環境生長,這個突變就會保留下來。地球就是適合突變的環境,在電影星際效應中太空船到達了第一個離黑洞太近的星球,因為引力太大使得環境的變動性太小,根本沒有任何突變的可能性,不適合人類移民居住。
除了生物的演化以外,人的進步與發展也是透過「突變」來的。工具、農耕、貨幣、電力、蒸氣機、電話到網際網路每一項發明都把人類又往前帶了一步,細看每個發明都是少數人突變創造而得的。
根本無法按造規劃和確定讓這些突變發生,可以做的只有是有一個肥沃且允許突變的土壤,例如民主制度和資本主義就是讓突變發生的土壤。
回到自己身上,如何讓自己更容易創造成功呢?就是為自己建立各種有機會突變的土壤。
在培植突變土壤之前,要先設立二層安全網。
最底層為「槓桿安全」,用保險來保護自己和家庭的生存。假設我自己是整個家庭的經濟支柱,如果遇到生病、殘疾和死亡能夠讓家庭順利度過。
生病的、重大車禍的就用實支實付來處理,房屋貸款可以最低準備6個月的貸款額度用壽險對應,這樣可以有一個緩衝期來賣房子處理貸款,扣完貸款剩餘的資金就很能負擔剩下的房子租金。若對房子有感情一定要保存下來,就要準備相對應的壽險金額,這樣就得負擔比較高的壽險保額。
第二層為生活安全,這個可以計算自己或家庭一個月需要多少的生活費用,我的方式並不是記帳,記帳對我來說太辛苦了,我是透過幾個大項的固定成本來計算每個月的現金流量,製成 #個人現金流量表。算出來後,準備可以渡過的金額,在美國這個數字通常是6個月的金額,華人比較保守我建議最少12個月為佳。
以我家庭一個月需要的開銷大約8萬來說,帳戶上有筆100萬的不動現金是最好的,可以用定存的方式做一層不容易花用的摩擦力。這筆費用也可以隨著全家工作的風險度來增加,假如目前正在創業更加危險,所以準備的金錢要高達18個月最佳(註:所以年輕的時候創業很好,各種風險值都低,也不用什麼準備款)。
以上兩層為保護自己家庭所用,有了這兩層保護之後,我們就可以開始實踐多樣性和可能性,意思是除卻上述準備的金額之後,其他的錢可以拿來發展各種機會。
例如投資,買股票、買房地產,而且你可以考驗自己的眼光,做一些冒險的舉動,例如對我來說,我就可以不買0050,而衝刺bilibili或者飛一趟越南開戶買越南指數etf。買房地產我可以檢視台灣各地的重劃區,來壓注發展的可能性。
例如做各種小專案(side project),錄Podcast、拍youtube、從阿里巴巴進貨在蝦皮上賣,烤出一種沒人吃過的麵包嘗試販賣...各種創造性的產品並試著在市場上取得認同。
例如創業,做一個最小的可行性專案(可能從你的side project出來),拿到市場上驗證,找一起做事的人、寫計畫書取得投資等各種有機會規模化的發展。甚至也可投入朋友的創業。
以上三種冒險的投入唯一的條件都是要具有創造性和發展性,當有更多的機會時,才會有更多的突變發生,有更多的創造投入,這塊土壤就可能創造突變。
這裡我想舉個例子,電商一直是我想發展的業務之一,在Cool3c併入關鍵評論網之前,我也做過參與過幾次電商,有幾個單次的成功,例如慕課的全端工程師線上課程達2260萬的募資額、壞朋友打字機鍵盤不到一週賣到快500萬台幣、iPhone備份隨身碟一個月賣了快五百萬元,這些單次的成功案例並沒有成為長久的成功。
現在這些電商雖然都沒了,但我帶著經驗繼續往第二輪的實踐邁進,協助以前同事挨家挨戶拜訪成功品牌電商,並給予金錢資助啟動。用金流的方式協助大樓團購的前進。以顧問的方式繼續協助壞朋友電商的營運。當然其中投入的心力都不一樣,但這是我創造各種機會的可能性,只要我二層的安全做好,上述這些全失敗我都不害怕。
最後,終於到了最後。我們把上面所有的投入建立一份 #個人的資產負債表,整理出固定資產、股東權益、流動資產、各種負債,並把這些資產區分為安全資產、普通資產以及風險資產,並整合入自己的現金流量表,每個月再來檢討這份表單,就可檢討狀態並修正,這個做法跟經營公司滿像的,又更簡化些。
以上大致如此,希望有突變成功的結果來跟大家分享!
動摩擦力例子 在 天下有车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發動機是一種精密的設備,裏面有很多齒輪,我記得在小時候有人給我說過一個例子,說是兩個人分別拿著一個齒輪滾珠,用同樣的力度轉兩個齒輪,一個齒輪沒多久就停止了,另一個齒輪依然像開始那樣在轉,也就是說一直在轉的那個齒輪摩擦力非常小,設計非常精密。這就是我聽過最早的關于發動機小零件的一個國內和國外對比。三菱發動機比國內大多數發動機做的好,這是有原因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