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親節快樂的父親繪本在這裡》
比起母親形象的繪本,我更愛跟孩子閱讀關於父親的。我們家的父親常常顯露兩種強烈對比,有時是嚴師,但晚上又覺得自己是不是太嚴格,開始對孩子又抱又親成為一個慈父。大部分的時候,孩子跟媽媽的關係都比較親近,但我總覺得,爸爸真的像一雙大手一樣庇護著我們,任何時候,只要有爸爸在,孩子都會特別安心,有時又特別放肆,爸爸與孩子玩起來,甚至比孩子更像個孩子。來看看繪本怎麼描繪這個家中的大人物吧!
#我爸爸
「這是我爸爸,他真的很酷。」
-
當我翻開這本的第一頁,我就跟孩子主副位交換,由他們念繪本,爸爸當聽眾,由孩子說出第一句話,抓住了孩子的目光,也抓住了爸爸的心。
-
這個穿著黃格子睡衣的爸爸真是太酷了,連大野狼也不怕,一跳可以飛過月亮,如同所有英雄人物一樣,這個爸爸永遠拿第一,吃得多、游得快,聰明絕頂無可挑剔。看到這個了不起的爸爸,時而威猛時而溫柔,偶爾還很愚蠢(?
例如把頭髮梳得跟掃把毛一樣(是不是普天之下的爸爸都有這樣的通病
-
最重要的是,這個爸爸非常非常愛我,永遠永遠,而我也是。
出版: 格林文化
#Papa,please get the moon for me
-
Monica看著天上又圓又大的月亮,伸手想摸摸不到,對爸爸說了一句:爸爸,幫我摘月亮吧!
爸爸拿了一個long long long long long ladder,爬上了high high high high high mountain,然後climb climb climb,直到碰到了月亮。
月亮說:我會越變越小越變越小,從滿月到新月,這樣的大小足夠你把我摘下來。
-
爸爸真的把月亮摘下來了,Monica好開心,把月亮丟上丟下,但月亮繼續變小,再變小,小到看不到消失了
-
而有一天,月亮又回到天上🌛
-
這本是我最喜歡Eric Carle的作品。有非常多版本,硬頁、平裝、立體,這本精裝版看到爸爸拿著長長的梯子,爬上高高的山,對大大的月亮說話,喜歡這樣溫暖的畫風,就想到Eric Carle每一個作品一樣,帶給我們無限希望。
#爸爸帶我看見宇宙
-
爸爸,是那個想把一生風景都給你的那個男人。
-
「走,你長大了,我帶你去看宇宙」
吳爾夫懵懵懂懂就跟爸爸出門了。
但,什麼是宇宙呢?
-
宇宙在市場裡嗎?還是在雜貨店呢?
爸爸帶他穿過無人的公園,抱著他跳過一條水溝,爬上矮矮的山丘,正當吳爾夫沈浸在地面上花朵與池塘的美景時,爸爸說:吳爾夫,上面,上面
-
遼闊的天空與滿天的星斗,爸爸細數了每個星座的名字,也說著星星的故事。即便我們看到星星的光,但因星星遠在好幾百光年外,也許這些星星都已經不存在了呢!
-
回到家,媽媽問:宇宙怎麼樣呢?
「嗯,很快樂」
-
是啊,每個孩子能擁有爸爸的時光,都是無與倫比的幸福快樂。
出版: 玉山社出版公司
#爸爸的秘密基地
-
我很喜歡共讀跟爸爸有關的繪本。大多數的家庭中,爸爸都是那個會因忙碌而疏忽親子關係的人。疏忽不代表不重視,只是為了生活為了家計不得不的取捨,所以我很喜歡透過繪本拉近孩子跟父親之間的關係。晚上的秘密基地,當然要是爸爸帶領啊(因為媽媽要在家好好睡覺的)
-
一個空氣濕濕的夜晚,爸爸要小男孩穿上外套,帶上手電筒,要去一個屬於爸爸的秘密基地。跟著爸爸掛上識別證,穿過了爸爸上班的地方,高大的建築物後來到一條彎彎曲曲的小徑,這裡的溪水是雨水、飲水器的回收水,因為夠乾淨,招來了小鳥、蟋蟀和青蛙,當然也有好多的小魚和蝌蚪。
突然,爸爸要小男孩關上手電筒,因為有時候真正美麗的東西,只有在黑暗中才看的見。於是映入眼簾的是一閃一閃的螢火蟲,在爸爸的秘密基地裡,這群小星星在這裡用力的綻放光芒。
-
文末介紹了螢火蟲從卵到幼蟲到成蟲的一生。現在剛好是螢火蟲季的尾巴,在拜訪螢火蟲之前,可用這本繪本做入門唷!
出版: 從小天下看大未來
#爸爸總是有辦法
-
爸爸送小迪去幼兒園,離去時小迪擔心的問:如果爸爸今天老爺車發不動了,那該怎麼辦,怎麼來接我呢?
-
爸爸接連想了好多好多天馬行空的辦法,小鳥會帶著他去學校或請鄰居爺爺把澆花的水開好大變成河流,爸爸可以划船去學校。
-
小迪還是很擔心,如果鄰居爺爺不肯幫忙,如果小鳥飛不動,如果有各種如果讓爸爸沒辦法來學校怎麼辦,爸爸說我有兩條腿可以跑,因為要去接你,我的腿永遠都不會累。
-
出版: 親子天下
#爸爸大對決荒島釣魚記
-
獅子爸跟猩猩爸都帶著自己的兒子去釣魚,雖然彼此不說,但都默默開始互相較勁,要在自己兒子面前表現最厲害的那面。而戰況越來越激烈,他們都沒發現因為下雨河水都快淹過小島,還在彼此嗆聲自己才是森林之王。直到河中有個漂流木迎面撞上,爸爸們各自發揮了自己的長才才讓孩子們也躲過危機。
-
回家的路上,他們還是各自跟孩子說自己才是真正的冠軍,但也讚賞對方爸爸其實實力也不遑多讓啦!
-
爸爸永遠是孩子眼中的英雄人物,爸爸面對別人爸爸時,總是忍不住想要較勁一番,才能在兒子面前趾高氣昂。這本繪本充分顯現爸爸的不服輸以及男人的幼稚(?
出版:維京出版粉絲團
#我的爸爸是長頸鹿
-
爸爸之於孩子,就是永遠的依賴,一輩子的避風港。身形永遠高大,速度永遠飛快,卻依然記得傾聽與關懷。
出版: 維京出版
#我以後要成為像爸爸那樣的人
-
我很喜歡借閱跟爸爸有關的繪本。爸爸的角色像一棵大樹,他的陪伴跟媽媽很不一樣。就是那種你平常會忽略他,可是如果沒有他,你一定立馬發現的那種存在。我很慶幸,我們家的爸爸在孩子眼中就是大玩偶,即便工作辛苦,還是盡可能擠出時間跟孩子相處。
-
每個人心中都有一個想成為的對象,浣熊寶寶想成為像爸爸那樣的人。很勇敢,很風趣,很搞笑,最重要的是,永遠記得當孩子的時候有多好玩。
出版:大穎文化
你心中也有超可愛的爸爸繪本嗎?歡迎分享唷!
更多繪本/桌遊在IG
📖繪本帶我去旅行IG: https://reurl.cc/Qa58M
#繪本推薦 #親子共讀 #父親繪本
同時也有8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3萬的網紅ChrisKevin 酷力酥凱文,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影片拍攝於2020年6月25日,疫情期間請遵守防疫規定」 也可以在以下粉絲專頁追蹤我們 LINE: https://lin.ee/jtAyFwj Facebook: https://fb.me/chriskevinchannel instagram: https://www.instagram....
動森蟋蟀 在 東西縱橫記藝JunieWang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林中野兔】
森林深處,有隻野兔躲在角落,正窸窸窣窣啃著斗篷草(Lady's Mantle or Alchemilla)。這種植物因為葉片形狀類似斗篷,被暱稱為〝仕女的斗篷〞,不僅具有藥效,也帶著神秘的巫術色彩。然而此刻它就是兔子的食物,不涉及隱喻象徵。
雖然嘴裡嚼著美味大餐,小兔子卻充滿警戒心,從牠豎起的兩隻耳朵就知道。人在江湖走,風險必定有,像牠看來如此肥美可口,肯定很容易成為肉食類動物的下手目標,要是不隨時小心怎麼行?
除了斗篷草,周圍還有許多其他生物,例如左側的薊草,右邊綻放可愛藍色小花的圓葉風鈴草(Harebell)。還有夾雜其中的蝴蝶、蝸牛、蟋蟀和蜥蜴等等。這幅《林中野兔》(A Hare in the Forest,c.1585)是德國畫家漢斯・霍夫曼(Hans Hoffmann,c.1530-1591/92)的作品。
------------
照理說,畫面中的各種植物因為生長特性和環境所需,不會一起出現在森林底層地面,而且深林蓊鬱,光線穿透不易,應該是陰暗幽森,然而透過畫家精心觀察細緻呈現,卻創造了一個如同童話世界般,結合自然研究、明亮光線和出色想像力的美麗場景。霍夫曼對於自然事物的表達功力,也讓他被認為是德國第一位靜物畫家。
類似這樣描寫自然,不厭其煩堆砌細節創造真實,向來是北方文藝復興的傳統,而說到野兔,更是得提到北方文藝復興大師-阿爾布雷希特・杜勒(Albrecht Dürer,1471-1528)。杜勒筆下的《野兔》(Young Hare ,1502),開創時代之先,率先徹底實踐自然主義「觀察性藝術」(observational art)真義,對藝術史影響深遠。
剛好,霍夫曼跟杜勒同樣出生於紐倫堡(Nuremberg),也剛好,霍夫曼正是杜勒的超級小粉絲,更剛好,霍夫曼曾經親眼見過杜勒所繪製的《野兔》。種種因緣際會都讓他下筆創作《林中野兔》時有所依據,胸有成竹。
然而為了努力做到青出於藍,霍夫曼當然得有所長進。杜勒的《野兔》尺寸較小,高度僅約25公分,並未繪製背景,但是霍夫曼的兔子卻是逼近真人尺寸,這種手法在當時德國畫壇相當獨特。另外,霍夫曼還把小兔子置放在植物和昆蟲等諸多事物的包圍中,用以創造夢幻氛圍,同時展現技巧。
------------
霍夫曼有多麼崇拜杜勒?
以水彩畫和水粉畫見長,霍夫曼依舊在16世紀後期為了對偶像致上崇敬心意,而臨摹了一系列杜勒作品,包含油畫、素描和版畫,隱然成為〝杜勒式文藝復興〞代表人物,而且成就之高,讓他此系列畫作出售時能享有杜勒原作般的待遇。
霍夫曼約55歲那年被神聖羅馬帝國皇帝魯道夫二世(Rudolf II,1552 -1612)聘僱為宮廷畫家,生活重心移轉至宮廷所在地-布拉格,同時身兼皇帝的藝術顧問,為皇帝大人購入許多杜勒作品充實了皇家藝術收藏,對於推崇杜勒聲譽貢獻不小。
勝任宮廷畫師有加的霍夫曼最終於布拉格去世。
------------
霍夫曼雖然技藝精湛,然而知名度和成就卻遠不如杜勒,不知道是他老人家遺世油畫如宗教題材和肖像畫太稀少?或者是臨摹太過,只能籠罩在杜勒的光輝之下?
無論如何,霍夫曼的《林中野兔》,確實讓我們見到了超現實的森林幻境與精湛的德國藝術。
不知道你在《林中野兔》畫面裡,還找到了哪些動物或植物?
#杜勒的野兔奇蹟: https://juniewang.mystrikingly.com/blog/6ba425728e8
#東西縱橫記藝JunieWang
#部落格 https://juniewang.mystrikingly.com/#articles
#IG https://www.instagram.com/art.junie/
圖片來源 : 網路
《Copyright © 2021東西縱橫記藝JunieWang版權所有,禁止擅自節錄,若需分享請完整轉貼並註明來源出處》
動森蟋蟀 在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A.I.人工智慧》(A.I.:Artificial Intelligence, 2001)在2001年的6月29日上映,距今已經整整二十年,當時還沒有iPhone,還在2G的時代,我的手機是Nokia,電影必須自己燒來看(但現在我是看有版權的電影),作業要用印表機列印出來,出遊要帶地圖,背包要放一本Lonely Planet,當時,尚不知世上有串流,也還沒習慣生活一切大小事都要依賴谷歌大神。
能想像嗎?《A.I.人工智慧》是在那個年代拍攝的電影,但是,20年後的今日,回頭再看《A.I.》,竟然完全沒有落後感,故事細膩、議題多元,融合古典經典,又充滿未來科技,還能發人深省。導演史蒂芬史匹柏,使用的技術是當時最先進的電腦影像,實時3D電腦遊戲引擎系統和 On-Set Visualization 技術(維基)。
#史匹柏與庫伯力克的AI計畫
《A.I.》這部電影,原本是由庫伯力克在70年代就購得版權,不過,在劇本的發想與製作過程,卻陷入膠著。1995年,庫伯力克將《A.I.》的計畫交給史匹柏,不過也是一直擱置。
直至1999年,庫伯力克離世之後,史匹柏才將《A.I.》的製作放進計畫,宣告先拍《A.I.》,再拍《關鍵報告》(Minoriety Report, 2002)。因為這部電影曾是兩人的夢想,於是,在《A.I.》電影的劇組工作人員與工作室名單之後,最後一行寫的是「紀念史丹利庫伯力克」。
.
#改編自SupertoysLastAllSummerLong
《A.I.》電影是改編自1989年12月在哈潑時尚雜誌裡的一則短篇小說, “Supertoys Last All Summer Long”,作者是著作等身的英國科幻小說家 Brian Aldiss。
電影版的《A.I.》與小說版本許多差異,最大的差異就是在小說裡的小男孩大衛,不曉得自己是個機器人。此外,大衛的確因為愛媽媽而吃醋,不過吃醋對象不是媽媽的第一個真人小孩,而是機器熊。
.
#小說與電影不一樣
小說中的媽媽當時還沒有小孩,她一方面恐懼大衛,但是故事結尾卻又很喜悅,因為她才剛剛收到政府發通知,准許他們可以懷孕,然後也可以扔掉眼前讓她困擾的機器人小男孩了。
原本的短篇小說故事較為簡單,不過卻有個合情合理的未來假設,於是,電影的故事取自同樣的時空背景與科幻預設,另外增加幾位關鍵角色(例如大衛的哥哥與男優舞喬),也增加許多奇遇情節(大衛的逃難與找尋藍仙女),擴大整體故事的深度與廣度。
.
#生育問題是許多科幻故事擔憂的未來
人類未來的生育能力與數量,一直是科幻小說喜愛著墨的主題。
在《#人類之子》(Children of the Men, 2006),人類因為一場疫情,而失去生育能力,地球幾乎已無新生兒。
在《#使女的故事》(The Handmaid’s Tale, 2017~ ),人類也是因為一場疫情,而出現生育障礙,許多女人已經難以受孕,於是有權勢的家庭需要使女入住,代理家事、床事、與孕事。
在《#鹿角男孩》(The Sweet Tooth, 2021),人類也是因為一場疫情,而開始基因變異,新生的一代,都變成了人與動物的混種生物。
在《A.I.》,則是因為氣候變遷,許多人類的居住地都已成為水鄉(例如紐約),資源不足,於是必須控制生育。只是,有家庭的夫妻渴望有小孩,於是,必須等待政府頒發「准生證」才能孕育小孩。為了滿足那些沒有「准生證」的夫妻,AI孩童因應而生。
.
#AI取代各種人工
《A.I.》所描述的世界,我們已經很接近,那是個機器人可以取代各種人工的時代。寂寞的父母,可以預約AI小孩;養小孩辛苦的父母,可以預約AI保母;寂寞的城市男女,可以預約AI舞男;百無聊賴的兒童,也有機器熊可以陪伴。
有趣的是,在《A.I.》電影裡,也有位谷歌大神,不過名字是「萬事通博士 (Dr. Know)」,是由已故藝人羅賓威廉斯所配音(Robin Williams, 1951-2014, 昨天7/21是他的生日)。
.
#電影中的google
這位什麼都懂什麼都能問的萬事通,就是我們現在的谷歌大神,可以直接搜尋,也可以分類搜尋,只是,萬事通博士需要投幣,而我們現在是把自己的個資無痛賣給谷歌(可以參考紀錄片《智能社會:進退兩難》(The Social Dilemma, 2020)。
看到《A.I.》中的萬事通博士,覺得現實世界進步的速度似乎比想像的快很多,因為電影中的萬事通博士大電腦,只能在特定的四萬個據點使用,但是我們現在的google,已經囊括生活的一切,讓我們隨時隨手都在使用。
.
#裘德洛的男優舞喬
雖然只有獲得金球獎等的最佳男配角提名,而未獲得任何大獎,但是裘德洛(Jude Law)在《A.I.》的表演真是精妙。
裘德洛飾演很會舞蹈的機器人男優喬(Giglo Joe),看起來油光滿面,油頭也梳理得整齊服貼,身穿貼身的長版全黑西服,行走時帶著韻律般的挑逗,不時檢查自己的魅力,自在自信地穿梭在燈紅酒綠的夜晚。
.
#模仿好萊塢的歌舞劇舞蹈家
為了演好魅力十足的舞蹈男優喬,裘德洛以20世紀中期大受歡迎的好萊塢歌舞劇舞蹈家 Fred Astaire 與金凱利(Gene Kelly)為模仿對象,無論是服裝、髮型、化妝、舞步、表情、說話的方式等等,都能看到這些在歌舞劇常見的風格。
不過,除了金凱利風格,為了呈現出A.I.的機械感,裘德洛還自行加入一種獨特的俐落微撇頭,像是出自不自覺的習慣,創造出一位有點狂妄傲慢、光鮮豔麗、無心卻又溫暖的舞蹈機器人。
.
#童話故事小木偶
《A.I.》內裡,除了有科幻小說 “Supertoys Last All Summer Long” 之外,「我想當個好孩子,變成真人小孩」的小木偶精神,也貫穿整部電影。
小男孩大衛,在媽媽跟他說了《小木偶奇遇記》的故事之後,就立志當個乖孩子,要找到藍仙女,變成真人小孩,因為他愛媽媽,也要媽媽愛她。
.
#大衛流浪記
大衛後來被媽媽載到機器人工廠附近,丟在森林裡,也開始他的「小木偶奇遇記」,果然遇到一位穿著西裝的舞蹈喬(也就是小木偶故事中的蟋蟀先生),開始兩人的扶持與流浪。
最後,大衛搭乘太空船,沉入海底,這一段,當然就是平行於小《木偶奇遇記》裡頭的「流浪到鯨魚魚肚內」。
.
#機器人歷險記Robots
倘若你也看過《機器人歷險記》(Robots, 2005),肯定會發現與《A.I.》有許多致敬之處,像是掃除機器人的「機器人屠宰場」,金凱利的機器人舞蹈,還有新舊型機器人的零件替換等等。
.
.
#每天陪你宅在家看一部好電影Day69
#第44部電影
#2021年7月22日
#AI人工智慧2001
#史蒂芬史匹柏
#A_I_Artificial_Intelligence
#小木偶奇遇記
#裘德洛演得真好
動森蟋蟀 在 ChrisKevin 酷力酥凱文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影片拍攝於2020年6月25日,疫情期間請遵守防疫規定」
也可以在以下粉絲專頁追蹤我們
LINE: https://lin.ee/jtAyFwj
Facebook: https://fb.me/chriskevinchannel
instagram: https://www.instagram.com/chriskevinchannel
(訂閱Youtube頻道時請記得開啟鈴鐺)
你沒看錯,2020拍的2021才分享出來
原因是當時影片拍好後無法馬上上片,因為照順序的話前面還有很多片要先上,
以致差不多要開始剪這部時,獨角仙走了(哭)
直到今年(2021)夏天這個時候為了紀念它才上
現在看還是覺得獨腳仙好可愛~
希望大家會喜歡我們之前沒有過的主題
回到花蓮抓獨角仙當寵物囉
順便致敬昆蟲擾西XD
BGM
1. A Summer Brezze by Ten Towers
2. Cold Summer by Daniel Gunnarsson
合作邀約:chriskevinchannel@gmail.com
#chriskevin #獨角仙 #花蓮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mA6NSQdhkTg/hqdefault.jpg?sqp=-oaymwEbCKgBEF5IVfKriqkDDggBFQAAiEIYAXABwAEG&rs=AOn4CLCHtdcelp95bb_aEgSHOTgCTTmlqw)
動森蟋蟀 在 廣播魔法師 張敬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詩歌人聲3.0】第54屆廣播金鐘獎單元節目獎入圍
・企劃主持/張敬 https://facebook.com/iamradiostar
・後製混音/唐妮 https://facebook.com/candybabybaby
・導聆撰稿/尹潔楓 https://facebook.com/pbsofficialguest
・編劇導演/邱筑君 https://facebook.com/naturalvoices
・角色演播/故事劇樂部 https://facebook.com/audioplay1001
・音樂授權/漢光基金會 https://youtube.com/ziyi7214
・譜曲/陳以德
・演唱/李星蕾
《四時讀書樂.秋冬吟》 作者:翁森 (元)
昨夜庭前葉有聲,籬豆花開蟋蟀鳴。不覺商意滿林薄,蕭然萬籟涵虛清。
近床賴有短檠在,對此讀書功更倍。讀書之樂樂陶陶,起弄明月霜天高。
木落水盡千崖枯,迥然吾亦見真吾。坐對韋編燈動壁,高歌夜半雪壓廬。
地爐茶鼎烹活火,四壁圖書中有我。讀書之樂何處尋?數點梅花天地心。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DZVRmXRpEB4/hqdefault.jpg)
動森蟋蟀 在 李基銘漢聲廣播電台-節目主持人-影音頻道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本集主題:「哈啾!癢癢!」繪本介紹
訪問作者: 蔡秀敏
內容簡介:
繼廣受好評的《感冒救援部隊》、《羅塔和他的朋友們》之後,2019年再以兒童常見的過敏和意外安全為主題,推出專業藥師蔡秀敏撰寫+插畫家林純純繪圖+醫師陳文峯審閱,《哈啾!癢癢!》和《啊!請小心意外小惡魔》
森林裡噴嚏聲不斷,還有許多動物發生好癢、好癢的症狀,他們是怎麼了?
原來他們都有過敏的問題。
你也曾經發生過這些情形嗎?
你知道什麼是過敏體質嗎?
怎樣才能減少過敏發生呢?
過敏是許多人曾有過的症狀,有些人天生體質如此、有些人在特定環境下或接觸下才會發作。過敏輕微的只是身體局部發癢紅腫,少數嚴重的人,甚至會造成全身性的過敏性休克。
《哈啾!癢癢!》把過敏常見的症狀和發生原因,藉由動物們巧妙的傳達,讓讀者能感同身受過敏的不便,了解如何防範過敏原,減少過敏發生。
作者介紹:蔡秀敏
台北婕登藥局負責藥師
嘉南藥理科技大學藥學系畢業
106年優良教學雙認證藥局藥師
台北市藥師公會校園防毒宣導方案講師
台北市衛生局內湖社區健康生活方案講師
平日工作時是位藥師,卻最討厭吃藥;授課分享時是位說故事及手繪書講師,卻最想當學生;喜愛畫畫、閱讀、說故事、旅遊、到處吃喝玩樂。
出版繪本有《哈啾,好癢!》、《感冒救援部隊》、《羅塔她的朋友們》、《沒關係》、《12個插畫家的台灣風情地圖》(合著)。
繪者介紹:林純純
貓科,雙子座。專業插畫家、飾品創作。看到人類善待動物、老人、小孩會感動。
圖畫書:《有你真好》、《是誰偷走了月亮》、《冠軍蟋蟀》、《我是奇異的水果》、《棕貓阿獴》、《飛翔在夜裡的小燈籠》、《大自然的心聲》、《童顏童語.愛在藝起,繪本系列》、《成語故事》等。
小說散文插圖:《爸爸的十六封信》、《大燈籠vs.小星燈》。
獎項紀錄:兩屆教育廳插畫金書獎、圖畫書三度入選好書大家讀
其他:插畫作品散見於期刊報章雜誌、數次插畫&裝置藝術聯展、飾品創作、為天母隱山丘創意街區活動畫街區明信片等。
請大家支持,我全部七個粉絲頁
李基銘主持人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lee
李基銘的亂亂分享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happy
李基銘的影音頻道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video
漢聲廣播電台「fb新鮮事」節目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vhbn
漢聲廣播電台「快樂玩童軍」節目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scout
漢聲廣播電台「天亮就出發」節目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lesgo
漢聲廣播電台「生活有意思」節目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life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O1RXSXDJCR8/hqdefault.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