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EHV】
#動物園醫學
#大象親內皮性疱疹病毒
#Chesterzoo
今天來跟各位介紹一個我一直很想談,但礙於個人認識不足且缺乏合適時機所以遲遲沒有下筆的東西─#大象親內皮性疱疹病毒(Elephant endotheliotropic herpesvirus,EEHV),內容若有疏漏或錯誤還請大大們不吝留言指正,以免我誤人子弟。
上個月底,Chester Zoo的亞洲象幼崽Indali Hi Way被診斷出感染EEHV,這個消息可說讓全世界的關注者心痛不已,因為這意味著牠很可能成為Chester #十年內第8頭 因為EEHV而死的小象(包括牠的姐姐,去年10月死亡的Nandita)……。但這個月初(4/3)傳來了一則讓人振奮的消息─Indali Hi Way與那些通常會在發病後1到5天內猝死的小象不同,已經 #成功地戰勝病毒進入了恢復期!
EEHV幾乎可見於 #無論是野生或者圈養的所有大象族群,但在各族群間的易感性不同,對於非洲象而言基本沒有威脅(確定的致死案例僅4起),頂多在表皮或者肺部產生些許病變長出小疣。而在亞洲象幼崽方面,一旦感染了就有著 #超過8成的死亡率,死因多為大量出血造成的休克,自1995年在華盛頓國家動物園診斷出第一隻確診個體Kumari起,已經帶走超過60頭小象的生命,即便在發現之初就立刻以泛昔洛韋(famciclovir)這類抗病毒藥物大量治療,至今成功康復的案例也只有12起,像這次的Indali可是Chester全園上下齊心協力,歷經了包含服用抗病毒藥物、血漿輸血以及免疫促進療程在內的14天密集療程與9次麻醉後才得已康復的,且仍然在接受密切的健康監測。
根據ZooChat一名叫作Elephant Enthusiast的網友所言,這些患病的亞洲象幼崽大多死亡於離乳階段或者是被更年幼的小崽奪去了哺乳的機會,並且從年齡看來,相較野外的小象,哺乳期明顯要短上不少,他因此推測「#未能從乳汁中獲得足夠的重要抗體」可能是造成這些小象死亡的主要原因,他也期待動物園能盡速找出這一重要抗體並將其分離、培養,但以上都仍處於未證實的階段。
Chester Zoo幾乎每年都有新的小象誕生,如此狀況是否正是導致年紀稍長的幼崽離乳過早進而感染EEHV的原因至今仍不得而知,Chester正聯手Animal and Plant Health Agency與薩里大學並投入大量心血與資源,試圖早日開發出EEHV的疫苗,希望能為全世界的亞洲象族群帶來一線曙光,嘗試體現自己身為世界動物園領導群應盡的職責,同時也是為了不讓小象的死淪為泡影。
參考資料與圖片來源
https://www.zoochat.com/…/the-elephant-endotheliotropic-he…/
https://www.cheshire-live.co.uk/…/great-news-chester-zoo-re…
同時也有3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1萬的網紅陳其邁,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今天高雄市確診個案是0。 全國總共有60例,新北市33例、台北市22例,桃園、基隆、南投、彰化零星個案。 從流行曲線來看,已經連續四天降到一百以下,但雙北仍有感染源未明,還是令人擔心,所以擴大疫調,把過去的大型的機構、或者是群聚感染的感染源找到,才有助於後續阻擋社區隱形傳播鏈。 ⭐高雄市「枋山專...
「動物園醫學」的推薦目錄:
動物園醫學 在 走近動物園 Approaching the zoo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EEHV】
#動物園醫學
#大象親內皮性疱疹病毒
#Chesterzoo
今天來跟各位介紹一個我一直很想談,但礙於個人認識不足且缺乏合適時機所以遲遲沒有下筆的東西─#大象親內皮性疱疹病毒(Elephant endotheliotropic herpesvirus,EEHV),內容若有疏漏或錯誤還請大大們不吝留言指正,以免我誤人子弟。
上個月底,Chester Zoo的亞洲象幼崽Indali Hi Way被診斷出感染EEHV,這個消息可說讓全世界的關注者心痛不已,因為這意味著牠很可能成為Chester #十年內第8頭 因為EEHV而死的小象(包括牠的姐姐,去年10月死亡的Nandita)……。但這個月初(4/3)傳來了一則讓人振奮的消息─Indali Hi Way與那些通常會在發病後1到5天內猝死的小象不同,已經 #成功地戰勝病毒進入了恢復期!
EEHV幾乎可見於 #無論是野生或者圈養的所有大象族群,但在各族群間的易感性不同,對於非洲象而言基本沒有威脅(確定的致死案例僅4起),頂多在表皮或者肺部產生些許病變長出小疣。而在亞洲象幼崽方面,一旦感染了就有著 #超過8成的死亡率,死因多為大量出血造成的休克,自1995年在華盛頓國家動物園診斷出第一隻確診個體Kumari起,已經帶走超過60頭小象的生命,即便在發現之初就立刻以泛昔洛韋(famciclovir)這類抗病毒藥物大量治療,至今成功康復的案例也只有12起,像這次的Indali可是Chester全園上下齊心協力,歷經了包含服用抗病毒藥物、血漿輸血以及免疫促進療程在內的14天密集療程與9次麻醉後才得已康復的,且仍然在接受密切的健康監測。
根據ZooChat一名叫作Elephant Enthusiast的網友所言,這些患病的亞洲象幼崽大多死亡於離乳階段或者是被更年幼的小崽奪去了哺乳的機會,並且從年齡看來,相較野外的小象,哺乳期明顯要短上不少,他因此推測「#未能從乳汁中獲得足夠的重要抗體」可能是造成這些小象死亡的主要原因,他也期待動物園能盡速找出這一重要抗體並將其分離、培養,但以上都仍處於未證實的階段。
Chester Zoo幾乎每年都有新的小象誕生,如此狀況是否正是導致年紀稍長的幼崽離乳過早進而感染EEHV的原因至今仍不得而知,Chester正聯手Animal and Plant Health Agency與薩里大學並投入大量心血與資源,試圖早日開發出EEHV的疫苗,希望能為全世界的亞洲象族群帶來一線曙光,嘗試體現自己身為世界動物園領導群應盡的職責,同時也是為了不讓小象的死淪為泡影。
參考資料與圖片來源
https://www.zoochat.com/…/the-elephant-endotheliotropic-he…/
https://www.cheshire-live.co.uk/…/great-news-chester-zoo-re…
動物園醫學 在 陳其邁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今天高雄市確診個案是0。
全國總共有60例,新北市33例、台北市22例,桃園、基隆、南投、彰化零星個案。
從流行曲線來看,已經連續四天降到一百以下,但雙北仍有感染源未明,還是令人擔心,所以擴大疫調,把過去的大型的機構、或者是群聚感染的感染源找到,才有助於後續阻擋社區隱形傳播鏈。
⭐高雄市「枋山專案」新增一項:
即日起有收到屏東縣衛生局簡訊通知「有枋寮醫院或枋山鄉活動史之民眾」,請撥打7134000轉1234、或撥1922安排採檢。
.
高雄長庚紀念醫院 胸腔內科 林孟志教授,也說明高雄因應防疫升級的醫療措施:
如果因為呼吸道症狀,14天之內有3次、或7天內有2次的症狀就醫的朋友,務必請醫生能夠幫你做轉介、做篩檢。
這一個多月以來,全國已經有超過20幾家的醫院,因為疫情傳播的快速造成院內感染。
所以我們高雄市各級醫院都特別提醒小心,因應疫情,我們期待各個醫院做好病人的分艙分流,在進入大門的時候,每一家醫院都會量體溫,同時問TOCC旅遊史接觸史。如果發覺有熱區接觸史、活動史的時候,醫院會引導到戶外的防疫門診。
非必要、非緊急的醫療行為,當然還是暫緩。
因應枋山專案部分,PCR的檢驗能量,在高雄四大醫學中心,再加上民生醫院、高通量的PCR儀都準備好了。
高雄會串聯社區的醫院、PCR的檢驗醫院,讓這些有高通量的醫院來協助。
目前在比較小型的醫院,只能做抗原快篩,但是如果需要協助時,會即刻由這些醫學中心來協助PCR的確認。
.
基層診所的部分,也要跟所有在第一線辛苦的醫護同仁提醒,也要提醒所有的市民朋友:
診所、醫師診治務必拜託要能夠落實TOCC。
假如民眾有收到轉診單,也務必到23家的社區採檢的院所來進行核酸檢測,強化我們基層診所轉介通報,來做好社區的防線。
印度變種病毒它的傳播力很高。
英國變種病毒,它的R大概是等於5、所以20天就會傳播給625個。
印度變種病毒,假如你試算它的R等於8,20天就會傳播給4096個,所以它的傳播力跟它所造成的影響非常大。
跟其它的疾病來做比較,它的傳播力是?
麻疹是現在空氣傳播,它的R是12-18是最強的;白喉6-7,天花5-7。
我們的現代的印度變種病毒是5-8,所以他是幾乎是介於麻疹之下,大概跟白喉的程度相當,所以它的傳播力是非常非常的強。
我們從這一次的英國變種病毒,即便你是算R等於5來看,在仁武地區的個案,密密麻麻,幾乎是家族群聚。只要你在密閉空間,幾乎每一個人、每一個家戶都受到感染。
在昨天台南、屏東公布的家庭群聚個案感染來看也是,只要是有家裡面有一個人感染,在密閉空間裡面,因為傳播力非常強,所以感染的情況就非常非常的嚴重。
真的要拜託大家,務必出門要戴上口罩。
非同住者,沒有必要的話,吃飯、泡茶、聊天這些,也請大家禁止。
⭐安心施打、避免群聚
高雄市莫德納疫苗施打:
7/1下午起:75歲以上補打
7/2-7/4:72-74歲
7/2-7/4:下午4:00-6:00 75歲以上補打
7/5:75歲以上補打
75歲以上補打,請依市府公告里別、時間、指定地點 前往施打
72-74歲,請依通知單、指定地點 前往施打
.
#高雄好家宅,防疫電視台,明天在高雄第三頻道開播。
每天上午八點半,高雄市政府規畫許多精彩的節目:長輩的歌仔戲,小朋友的親子節目,全家人都喜歡都愛的好吃美食專輯,還有跟我們壽山動物園的動物直播。
#宅家防疫,感謝電信三雄(中華電信Hamivideo, 台灣大哥大myVideo, 遠傳friDay影音)免費看延長加碼、LINE TV、LINE MUSIC及Hami書城也上線。
大家團結防疫,絕對能夠度過難關!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1bJhLjTip5Y/hqdefault.jpg)
動物園醫學 在 Thai Tony MinChak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人在清邁宵禁第一天| |此影片| |有可能| |令大家情緒不安| | 敬請原諒 |
個人已經悶到一個點,開始發瘋,雙重性格,痴痴呆呆,不男不女,自言自語,究竟我拍了什麼片,哈哈哈哈^^
聯絡方式:
Line: tonytonyau
WeChat: TonyTonyAu
Facebook:Thai Tony
E-mail:chakchak0213@gmail.com
|thai Ton|:
w.facebook.com/Tony-1282216018571134youtube▶https://www.youtube.com/user/DeepDeep...
Instagram▶https://www.instagram.com/thaitonyau/
Facebook▶https://ww/?ref=bookmarks
Facebook 專頁
https://www.facebook.com/ThaiMin.com.hk/
拍攝器材:
Canon : M5,M6,
收音咪: RODE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USp-WEWLDSo/hqdefault.jpg)
動物園醫學 在 啟點文化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線上課程】《過好人生學》~除了熱情,你更需要知道的事
讓你建立迎向未來的思維與能力!
課程連結:https://pse.is/H8JXH
第一講免費試聽:https://youtu.be/-EHOn0UxMys
【線上課程】《時間駕訓班》~
學會提升效率,擺脫瞎忙人生,做自己時間的主人
課程連結:https://pse.is/DDDHB
第一講免費試聽:https://youtu.be/flfm52T6lE8
【人際維基】桌遊體驗會~讓你一玩就懂別人的在乎~ 11/17(日)14:00
活動資訊:https://www.koob.com.tw/contents/3072
【2020.3.6 開課!】《學「問」~高難度對話的望聞問切》~第18期
掌握達成共識的關鍵能力!
課程資訊:http://www.koob.com.tw/contents/232
更多學員心得分享:http://goo.gl/A07zZ0
【線上課程】《人際斷捨離》~
讓你留下怦然心動的關係,活出輕盈自在的人生!
課程連結:https://pse.is/E5MW5
第一講免費試聽:https://youtu.be/YyLvd1cNcDw
歡迎加入「啟點文化Line@」:https://line.me/R/ti/p/%40teb0498p
線上課程【不用開口,就讓你擁有人際好感】
啟動人際溝通的關鍵影響力 https://goo.gl/v3ojdo
桌遊【人際維基】~一玩就懂得別人的在乎:https://goo.gl/Ej4hjQ
到蝦皮購買【人際維基】:https://goo.gl/ASruqR
=============================
以下為本段內容文稿:
有時候我們在前進之前,要先後退,要成長前,要先學會放棄。為什麼這麼說呢?今天啊要透過一些人類發展的研究,跟你做分享。
先從我們的手指頭說起喔,我們人類的手指頭非常的靈巧,他們精確到任何先進的機器,甚至於都沒辦法代替的地步。
但是呢,最近的科研人員利用醫學儀器,很驚訝的發現一件事喔,人類的胚胎在子宮裡面,還只有幾週大的時候,我們的手啊,有像蜥蜴一樣那種多餘的肌肉。
然而,隨著胎兒的發展,這些肌肉會慢慢的消失,一直到出生的時候,就已經全部不存在了。
這個發現到底意味著什麼呢?生物學家認為喔,這是人類在演變的過程當中,最古老的進化痕跡之一;儘管呢,它在人類的胎兒發展的過程當中,只是曇花一現而已。
生物學家還把這一個發現,發表在醫學雜誌上。科學家認為喔,這種進化的過程距離現在,已經有兩億五千萬年。
他們說這是我們從爬行動物,向哺乳動物過渡的時候,所遺留的產物。但是沒有人知道,人類為什麼在出生之前,會把這些多餘的肌肉「刪除」。
然而生物學家說,這一個發現的過程,可能可以解釋為什麼人類的拇指,比其他手指頭更靈巧。
大家可以試試看喔,我們拇指可以做這種動作;因為呢,拇指比其他的手指頭多了一條肌肉。
美國的霍華德大學的迪奧戈博士(Dr.Rui Diogo)他表示喔,在人類進化的過程裡面,由於不再需要這麼多餘的手指頭的肌肉,因此就退化了。
既然不需要了,那為什麼還會出現在我們的胚胎裡面呢?對於這個部分迪奧戈他解釋,他說喔,從進化論的角度來說,它可能不會一下子就徹底的刪除。
因此呢,在人類進化的過程裡,有一些器官雖然是可有可無的,但它仍然可以看得見,比如說闌尾啊、智齒啊,和尾骨這些部位。
但是呢,這些胚胎的手部肌肉結構,之所以更引人注意,是因為在其他的哺乳動物,包括像老鼠啊、狗啊這些動物身上,都找不到這些肌肉。
然而在某些爬行動物裡面,比如說蜥蜴群體裡面,就可以發現這些多餘的肢體肌肉。
迪奧戈博士表示,這些肌肉是在兩億五千萬年前消失的。正是這樣的一個發現,讓人類對於我們自己的進化,有了更詳細的了解。
長期研究人類和猿猴進化的學者,美國的自然歷史博物館的人類學家,阿爾.梅西哈(Dr Sergio Almécija)他就說喔。
這個研究的新奇之處在於,它讓我們能夠精確的判斷,在人類發展的過程裡面,哪些結構的出現和它消失的時間點。
同時呢,他表示這也提出一個很重要問題,那就是我們在進化的過程當中,還丟失了哪些東西?如果我們能夠更詳盡的,觀察到更多人體的結構,那我們還能夠再發現什麼呢?
生物學家已經針對人體的其他部位,進行更詳盡的研究,包含對於我們腳部的肌肉的研究。
他們發現喔,在子宮裡面的胎兒的腳,也有額外的肌肉,但是隨著胎兒發育的時間點,往後遞延之後它又消失了。
但人類的近親~猿猴和猴子,牠就保留了這些肌肉,因為牠們在攀爬的時候、在爬樹的時候,是很有用的。
迪奧戈博士就認為,人類在進化的過程當中,所放棄的、所丟失的某些東西,正是讓我們能夠現在成為「超人」的這些東西。
就在人類演化的過程裡面,我們放棄了強大的咬合能力,因為咬合能力的釋放,這才讓我們的大腦,有額外可以發展的空間。
另外一個大腦發展的例子它更有趣,就是我們每個人在成長過程當中,會有的「共同經驗」。
新生兒的大腦,他有一千億個神經細胞,這也是腦部細胞最多的時候。但是他的數目,還不足以說明大腦的複雜性。
很驚人的是喔,腦部神經元的連結:所謂的「軸突」跟「樹突」,它會讓神經元進行足以令任何人都很驚訝的連結程度。
這也就是說,每個神經元通常可以跟數千、乃至數十萬個神經元相連結。
根據估計喔,在出生的時候,每個神經元平均形成2,500個突觸,到兩、三歲的時候,達到15,000個突觸的巔峰。
然後開始進行所謂的「神經元修減」的過程。所謂「修剪」喔,是把單獨的神經元,或神經元之間沒有用處的那些突觸,把它們刪除掉。
修剪的原則,就是用進廢退;如果這個神經元,沒有辦法成為持續作用的神經迴路當中的一員,它就很容易被修剪掉了。
過去認為突觸的大量形成,跟刪減的過程,它是發生在嬰兒期到學步期這中間;這幾年之內就已經完成了這個動作。
但是到了九○年代,科學家有了更驚人的發現:在青春期之前啊,會發生第二波突觸的增生!
他們發現喔,負責自我控制啊、判斷啊、情緒調節啊、組織啊、計畫啊…一直到執行;這些功能的我們的額葉,在十歲到十二歲的過程當中,竟然又像我們在胚胎期的時候,一樣開始成長。
通常女生會比男生要來得早一點。所以呢,就像是我們在故事裡面常常聽到的,尤其在青少年的時候,同年紀的女生,都會比男生來的更成熟,大概是這個道理喔。
在青春期的後期,額葉會出現顯著的改變,一直到二十幾歲的時候,也會像嬰兒期一樣開始萎縮;向外伸出的部分,透過經過神經元的修剪,被刪減成為更精簡、更有效率的神經網路。
因為這樣子不斷的擴增、再刪減,擴增、再刪減的這個循環裡面,我們發展出適應環境的能力。
讓我們有限的體力,能夠集中在最有價值的事情上;也讓人類的文明,得以有效的發展跟前進。
那麼今天談了這麼多,現在終於要回到你身上了喔,在我們有限的人生裡,你是不是有著什麼都想要、什麼都想得到這樣的幻想呢?
然而,你卻不是把有限的精力跟時間,投注在對你真正有價值的事情裡。
你要能夠聚焦,就要能夠主動的「刪減」啊!跟我們演化過程、跟神經發展過程是一樣的。
你要有意識的拒絕那些讓你分心的事,或者是那些一時吸引你,卻沒有辦法為你帶來長期價值的東西。
然而至於要怎麼做到這件事?這裡給你兩個方法~
第一個方法,就是請你問自己:「如果往後的人生只能做一件事,那會是哪一件事呢?」
如果你一時半刻,回答不了這個問題,你可以參考第二個方法,那就是加入我的線上課程「過好人生學」的學習。
我在「過好人生學」裡面喔,會陪伴你找出人生真正「要的」是什麼?
透過人生羅盤的確立,讓你在時間的汪洋裡面,知道什麼事情該聚焦跟堅持,而什麼事情可以刪減跟放棄,期待你的加入。
然而,不管你會不會加入我的線上課程的學習,我都希望你能夠長出「放棄的勇氣」!
因為這樣子,你才能夠專注在真正重要的事情裡,成為一個在演化長河中,能夠被留下來的「超人」。
而不是為了堅持擁有強大的咬合能力,可是到最後卻被滅絕、或者是只能生活在動物園裡面的猿猴~祝福你!
希望今天的分享,能夠帶給你一些啟發與幫助,我是凱宇。
如果你喜歡我製作的內容,請在影片裡按個喜歡,並且訂閱我們的頻道,別忘了訂閱旁邊的小鈴鐺,按下去;這樣子你就不會錯過我們所製作內容。
然而如果你對於啟點文化的商品,或課程有興趣的話;如同今天最後提到的【過好人生學】。
在我們每一段影片的說明裡,都有相關的連結;我們很期待你的加入,希望透過學習,能夠讓你活出自己想要的樣子。
今天的內容就分享到這邊了,謝謝你的收看,我們再會。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jmS3IMZkfxg/hqdefault.jpg)
動物園醫學 在 愛牠就請不要拋棄牠動物園出現「不速之客」 - YouTube 的推薦與評價
![影片讀取中](/images/youtube.png)
臺北市立 動物園 為防止寵物意外闖入獸欄之中,被園區內所飼養的動物攻擊;其次就獸 醫學 及流行病學的觀點而言,為避免疫病發生的可能,管制外來動物有其 ... ... <看更多>
動物園醫學 在 台灣特殊寵物暨野生動物醫學會Taiwan Exotic and Zoo ... 的推薦與評價
台灣特殊寵物暨野生動物醫學會Taiwan Exotic and Zoo Veterinary Association - TEZVA. Feb 1. 每個野動獸醫師的內心,都有一個動物園魂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