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36歲,換了12個工作,自傳裡不寫「離職原因」,後來企業懂了他的困難...】
昨天下午,我收到一封情真意切的回信,讓我很感動。
我們有一個活動是修改自傳,負責修改的是企業的人資主管,他們改過之後,我都會一一再看過,也會和人資主管交換在修改上的不同意見。
這次是一位36歲男性,文筆流暢通順,敘事分明,而人資主管還是非常盡心盡力的修改,改得極好,也給了五點建議,希望這位男性再改進,以使求職更順利圓滿。其中包括兩點,一是他換了12個工作,請他寫明轉職過程,說明離職原因;二是請他在內容上,再加強邏輯性與組織力。
建議客觀中肯,也顯見在修改時的用心且細心,以及對求職者的高度期許,可是我在比對履歷之後,有了不同意見。
我注意到這位求職者的身分與經歷不尋常,首先他註明是身心障礙,是台北市一所排名數一數二的高工汽車修護科畢業,由於家境不佳,沒能繼續升學,必須馬上投入就業市場,他選擇最喜歡的汽車修護一行,先是在保養廠當學徒4年,後來轉職從事汽車美容7年,總共11年的汽車相關工作,學以致用,是非常漂亮的經歷。
可是不明所以的,後來9個工作全部是在工廠擔任作業員或包裝員,每份工作任職不過幾個月,期間還有些工作是重疊的。這樣的經歷,透露出2個重要訊息:
1. 工作不穩定,表示他有勝任上的困難。
2. 兼兩份工,表示他需要用錢。
也許因為無法得心應手,也就無法長期穩定做一份工作,於是他想要再回到本行,因此在自傳裡寫道:
「回想當年一輛輛有問題的汽車在自己手中修復,心中便充滿無比的成就感,無法放棄對汽車維修的熱愛與興趣,因此希望再回到汽修業的本行貢獻所學,並且虛心學習,持續精進技術,累積經驗,有朝一日成為這一行的專家達人。」
看得出來,他有強烈的工作意願,也對自己有一番期許,最重要的是他想做自己喜歡的事,認為這樣才會有發展性與穩定性,不再顛沛流離,不再為經濟愁苦。
因此,星期二我給人資主管寫信,跟他談到此人的狀況,必須降低期待,把修改目的放在幫助他求職成功,而建議的重點則放在鼓勵與打氣,因為—
1. 要他寫出9份工作的離職原因,是一個「為難」。(我相信對方在工廠的這幾年,挫折極深,也不能讓他說謊,那麼且先不必在自傳提及離職原因,否則我認為他連把履歷投出去都有心理障礙)
2. 要他加強邏輯性與組織力,則是一個「難度」。(我不知道他是屬於哪一種身心障礙,但是學歷不高,加上後來都是在工廠做事,在文字上的表現已經盡其所能,難以再更上一層樓)
人資主管昨天下午回信,在信裡表示:
「這次的經驗讓我體悟到,修改自傳不能單純以理性角度去看待,同時也應該站在求職者的立場,以同理心去對待,讓求職者的感受是正面的。」
不論是yes123或企業人資主管,目的都是在幫助求職者可以順利找到合適的工作,可是我們都深知,求職最困難的是這些弱勢族群,因此期盼企業能給予他們謀生自足的機會,提供友善的工作環境,並且將工作內容重新設計,符合他們的狀況,一展所長,維護尊嚴。
圖/紐西蘭是「雲的國度」,我的同學提供
Searc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