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你寫的保養全書 伍
有句話說,一個人走得快,一群人走得遠。這句話說得很對,只是它忘了提醒你:一群人一起走的速度,真的很慢!
我們一共八位台灣皮膚科醫師,分散在台灣不同的縣市,光是聚會碰面,就是件很難喬的大事;所幸台灣的醫師們很上進,我們每年都有很多的演講、學術活動,可以碰面,但是可以把散佈在北、中、南的醫師們湊在一起的活動,大概就只有每年兩次的皮膚科醫學會辦的到;而即使選在醫學會舉行的期間碰面,每個人想聽的演講不同,每個人可以到場的時間不同,每個人要離開會場的時間也不同,因此,要想盡辦法,在最短的時間內,湊足所有人,快速找到地點開會討論、表決、發包、簽名,確實是一件非常困難的事。
很幸運的,我們這一行八人,可能因為同質性高,特別能體諒這牛步化的行動,也因為彼此都有默契,在重大事件的決策上,幾乎都能取得共識,這讓發起人我,真的非常非常的感動,在此再次謝謝夥伴們的體諒與支持。
即使牛步化,但在這一年多的時間,我們確實完成了一些,現在想起來都覺得很神奇的事情。
只要方向對,就能走的到
還記得一開始,我自己的盤算是,幾個人有了共識,委託其中幾位,做出產品,由工廠直接派發到每個人的診所,就算大功告成;一些繁文縟節、法律程序,可以不要就不要,才能快速的做出產品,解決我們的需要。
然而,真正跟大家坐下來討論之後才發現,便宜行事故然可以速度很快,但是方向一旦不正確,即使只有些微的偏差,時間一長,都可能造成非常大的誤差,也會衍生出很多無解的問題。
要做,一開始就做對!要做,一開始就要做好!
深思熟慮的夥伴們提出了建議,大家也一致贊成,於是我們一起成立了公司,規規矩矩的寫了公司章程、會議記錄、股東名冊,申請、送審、通過;然後我們溝通彼此對品牌的想法,投票表決出大家最有共鳴的品牌名稱,聘請設計公司設計商標,再把商標送專利;我們分頭找出合乎我們要求的工廠、撥時間一起參觀工廠;在一次又一次的討論中,慢慢把彼此的理想,一筆一筆勾勒出雛形。
會議縮影
還記得我們第一次的全員聚會,彼此交換意見的場合,是這樣進行的:
時間:週日上午
地點:市區內某家咖啡館
[我想找一個真正對病人好的保養品,和我的處方不打架,除了生病的皮膚適合,日常生活使用也可以。]病人很多,總是很忙碌的T醫師說
[我想找一個適合全家使用,連小孩用也很安心的保養品。]當媽媽後開始以家庭為重的J醫師說。
[我想做一個成分安心簡單的保養品,不過多的花俏成分,連敏感肌膚使用都很放心。]對保養品成分很嫻熟的Z醫師說。
[市面上化妝品很多,但品質良莠不齊, 我想做一個符合皮膚科學理專業的保養品。]在地經營診所20年,患者口碑推薦的L醫師說。
[我覺得歐美進口品牌花太多錢做行銷、廣告、百貨公司專櫃費用。我們把品質弄好,不要用在不必要的地方,讓售價親民,每個人都可以負擔。]深得患者信任,又對商業行銷很有想法的H醫師說。
[其實台灣的化粧品產業,真的發展得很好,很多國際知名廠牌都是台灣的工廠代工,只是很可惜的,這麼多的保養品,卻沒有一個,是屬於台灣皮膚科醫師自己的品牌。]化粧品產業的意見領袖,喊水會結冰的C醫師說。
我們一邊對這個品牌的走向、核心精神、目標族群交換意見,一邊夾雜著醫師們的閒聊。
[你們診所有這個藥嗎?好用嗎?]
[上次我們試用這個產品,發現比第一代方便操作很多。]
[我去參觀過他們工廠,廳他們老闆聊過他們當初的理念。]
跟有著類似背景、有著一樣理念、憧憬一樣產品的同溫層聚會的過程,真的是非常讓人開心振奮(所以進度很慢怪不了別人),彼此平時都忙於診所的業務,說實在的,要多撥出時間來進行這些繁瑣的文書、跑腿、溝通,也真夠煩人的,非常非常慶幸,非常非常感謝上天的眷顧,我們一步一腳印的,來到今天。
所以產品八字有一撇了嗎?
有有有~筆墨紙硯都準備好了,就快下筆了!
化妝品代工費用 在 吳軒 Wu Xuan 手工皮包創作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為什麼名牌包都賣那麼貴?】
上次的潤餅文提到,
將各工序拆開、分工合作,能有效降低生產成本。
這篇文就來說一下,為什麼工廠量產的名牌包,
有的能賣上數萬、數十萬、甚至數百萬?
雖是量產?價格卻是那麼高?
其實最主要的關鍵,就是兩個字「行銷」。
在許多(或者講大部分)精品品牌裡面:
行銷費用占了一個包70-80%的成本,
(恩,你沒看錯,就是這麼高)
工錢、皮料,那些只是30%的「其他費用」。
行銷包含時裝秀、設專櫃、辦展覽、請代言、拍廣告等,
上述的任何一項,都是上百上千萬的真金白銀,
甚至要來搞個話題炒作,總也要有公關費用吧?
而這些動作的目的只有一個:「提高品牌價值」。
要知道,今天大家看我手工做皮包,
我做的是單個小包包,是個人的作品,
講好聽點叫工藝品、藝術品,難聽點叫勞作。
而時尚皮包作為精品界的單品、標的,
它的定位則是時尚、美感、流行的號召物,
代表的是背後累積多年的底蘊、風格與文化,
背後龐大的脈絡累積堆疊起來,才成為品牌。
印一個LOGO代表這品牌,再讓你拎在手上,
人家看到你才會心理os:
「哦!這是那個XX牌,有眼光捏~~」
所以有時候,名牌包不只是普通商品。
名牌是名牌,包是包,
但名牌包是將品牌連結到包、再由包連結到人,
「有名牌 x 包的相乘效果」。
想想嘛~~~
大家交際應酬,出門上街,
把自己打扮得美美的、有品味有SENSE、
有能匹配自己職業地位的裝扮。
靠得就是這些保養品、化妝品、衣服包包的加持。
「食物飲水是生理的必需品,
但在不斷社會化的群體生活中,
時尚、品味也成為一種心理的必需品。」
看看各個百貨、商圈,賣得不都是這些東西嗎?
想想這些名牌,他們推動了多少經濟轉動與社會發展。
雖然說時尚總是能讓大家看不懂,
但也不能否認,它的確是精神層面需要被滿足的一塊。
而能讓一個品牌或LOGO帶出這樣的能力,
最大的要素就是靠行銷預算堆疊出來的,
「哇~~LV這次找吳亦凡代言耶」
「啊~~這次跟Supreme聯名哦」
「哦~~他們好像也有在信義區百貨辦工藝展耶」
品牌在商品的品質、工藝,只要花20%
讓它能及格、一般消費者能接受即可,
把大多數的資源傾注在提高品牌價值上,
其實,想想也挺合理的吧?
那有沒有在工藝上同樣厲害,兩者兼顧的品牌?
有的.....它就叫做「愛馬仕」。
我們說的BKC(柏金、凱莉、康康)
其百年工藝的製作難度、識別度、經典程度都是數一數二,
行銷面不說了,各種限量、展覽、配貨,
有幾家能跟他這樣玩?
所以,人家能做大哥還是有它厲害的地方,
不然怎麼能賣上其他牌子的幾倍價?
我們常說:喔~~買名牌包就是在買牌子啊~~
有些人不管品味、風格、穿搭、年齡適不適合,
但就是要有LOGO,有LOGO就是帥,
我們也會戲稱這些人是土豪、俗氣。
但也要想想啊,
人家憑甚麼成為這些有錢人眼中的寶?
憑甚麼成為小資女辛苦幾年後,犒賞自己的里程碑?
為什麼他們不來買我的吳軒皮包當傳家寶?
想想看你現在才幾歲,
從你祖父到你兒子,勉強有個百年,
而一個百年品牌的創業歷程,要投入多少金錢心力?
能存活到現在,期間打敗多少競爭對手?
這一百年想想可真不容易啊~~
悠久的工藝傳承,讓風格被世人普遍接受,成為流行,
那才是人家這LOGO代表的意義啊~~
所以大家不要嘲笑土豪,
要跟土豪做好朋友,
難保哪天他心情好送你一個包或一棟房。(??)
我雖然自己做手工包,也不買名牌包,
但我其實是很尊重購買名牌包的人,
我沒事不會亂去鄙視、嘲諷他們。
很簡單,因為大家需求不同嘛~~
人家品牌LOGO背後的工藝價值、品牌認同,
這是我一個創作者無法做到的事情。
這個包印上馬車,人家知道是愛馬仕;
而吳軒不管印腳踏車、跑車、還是飛機、火箭,
也變不了名牌嘛~~
劉德華跟你握手,與吳軒跟你握手,
兩者的價值也不一樣嘛~~
名牌包有名牌包的好,手工包也有手工的優點,
「就是大家不同的價值選擇而已囉。」
所以,來個結論,名牌包貴在哪?
1.行銷是種隱藏成本,而它非常巨大
2.代工、皮料,這些可以算是零頭,你只用零頭去推售價,當然覺得貴
3.名牌包的定位與價值,不能用主觀立場來看,而得用整個時空背景來看
4.LOGO真有它背後的價值所在
(恩....中秋連假難得寫了篇超長文,認同請分享XD)
化妝品代工費用 在 阿鴻投資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遠東新 私訪
2018H1資產(但只有生產部門比較會變動)
生產部門:石化 化纖 紡織32%
房地產27%
轉投資41%,除了遠傳,其他都是權益法(遠東銀行、裕民航運、東聯化工、亞泥、宏遠。),一年大概賺40億。
每年利息費用約20億。
生產事業的營業利益從2012虧22億,每年都進步,2016虧轉盈,2018H1稅前賺25億(稅20%),今年PTA虧轉盈(去年一年賠12億)。
遠東新是唯一從PTA做到成衣一條龍的廠商。
PET Resin產能世界第三,做寶特瓶,沙拉盒、化妝品包裝開始也有(盒底有一顆突起物)
聚酯短纖棉產能世界第二,做尿布。
回收後PET產能世界第二,Post,非Pre(工廠廢料),Post是真正用完清洗回收,難做很多,要很多認證。
尼龍66原絲產能亞洲第一,很貴,量小,賣給東隆興、儒鴻。
今年擴建:
PTA 158萬噸,下半年開始貢獻(但有關一條50萬噸舊線)
PET 136萬噸,收購美國老廠(36萬噸),便宜買下,今年9月開始貢獻。越南40萬噸,最快11月貢獻(開工率還沒到商轉標準,一整個月要到8成)。
我們只做針織布,越南廠108萬噸,成衣600萬打
以前大本營在亞洲,廠只有台灣跟中國,但現在環保問題,沒辦法一直船運,而且成衣客戶要求快,所以要就近供應。
目前中國PET把其他國家都打垮,低價傾銷,美國廠就一直整併,2016開始課反傾銷稅,愈來愈多國家跟進(巴西、日本)。對台灣廠商有利。
所以PET選越南廠還不夠好,甚至直接買美國廠。
中國現在從聚酯、PTA,還一直往上做PX,產能未來大增,很多相關日韓台灣廠會受害,但我們沒有PX,PX變多,價格變低反而對我們有利。
現在的利差(PTA - PX)才一噸133美元,還沒有多到很多人想跳進來。明年的利差應該會因為PX跌而好一點,但如果高到200元,可能會有新競爭者加入。
Corpus Christi有個PET合資是最新製程,最大產能110萬噸,美國公平會擔心,所以拖,但我們不急,美國廠比較重要。
主要客戶可口可樂、NIKE、Adidas、Hasbro孩之寶,得到很多客戶的供應商獎,我們環保做得好。目前品牌商例如NIKE和Adidas的供應商數量五年大減三成。今年年初他們很瘋狂要求每個廠財會完整,製程環保管理都要求超高,中小供應商吃不消,未來供應商會大者恆大。
申洲是低端大量,我們想辦法做其他高端差異化產品,例如可回收。
房地產:
土地57萬坪,投資不動產20萬坪(大台北桃園宜蘭花蓮),每季請戴德梁行重新評價,資產變多,但賣掉才會認損益表。很多是以前的廠房。
亞東醫院站附近陸續開發,住宅、商業出租都有。每年租金7億。
股利發放率希望75%。
資本支出一年約130~150億,折舊約65億。
大筆的都花完了,剩Corpus Christi合資案。
IFRS之後把遠傳都加進來,變很複雜,所以只要看歸屬母公司利益就好。
Q1賺25億。
Q2賺49億,但有一次性賣地17億。本業賺32億。
Q3原本是淡季,但PTA中國價格先爆衝,我們提高外銷到4成,賺很多,所以總共賺...。
但Q4的PTA利差就退回去。而且有歲修(12月)。匯率波動大,下游客戶也謹慎。Q4看保守。PTA可能虧一點。
明年新產能獲利應該可以補上今年的土地處分17億(假設利差跟今年一樣)。
Polyester有70%衣服,30%是瓶子,瓶子裡又只有部分可以回收,所以一定要想辦法回收衣服。現在技術可以做,但成本太高。下次請公司的博士開技術課...
環保紗已經做得跟原紗差不多,環保紗要有料源(黑道背景),我們都付款很準時XD,台灣量也不夠,日本料有招標系統,我們在日本要擴一條線。中國不准進廢料,所以日本料充足,給我們越南廠用。
這塊有很多認證。
只是回收賣不好,回收+功能性才賣得好。纖要能抽的長,要洗乾淨。中國大多只能做短纖棉,床墊、沙發、娃娃。我們都能做NBA球衣給球員穿,我們負責NBA 14隊,一套1萬台幣。(現場拿出一件Curry的球衣)
世足賽我們賭巴西隊球迷款,不夠lucky...
歐盟希望未來衣服一定的比重要是回收材質。
-----
近期新增筆記:
世界(8吋晶圓代工,台積電轉投資)
萬泰科(網路線、電子線,有轉單)
中宇(環保工程、機電工程)
中鋼構(鋼結構,蓋工廠、大樓、橋、高速公路)
中鴻(API鋼管,有轉單)
中碳(煤焦油、輕油後製產品,成長靠負極材料、河靜鋼廠料源)
訪談公司筆記都放在社團,入社辦法:
https://goo.gl/SL12VZ
對個股有深入研究的朋友,歡迎私訊討論。
化妝品代工費用 在 Re: [心得] 關於保養品的裝填法-有看有了解- 看板BeautySalon 的推薦與評價
※ 引述《budin (不確定因素讓人左右為難)》之銘言:
: ※ 引述《Byakhee (煙燻鮭魚)》之銘言:
: : 看到某牌杏仁酸下面推文
: : 似乎有很多人在意「人工裝填」這點
: : 除了像面膜這種量大的東西,
: : 是以家庭代工的方式外包給別人折好裝入袋,整批在送回工廠裝填液體、封口
: : 裝填部分依劑型不同、或是機器數量不同會有好幾種方式
: ( 恕刪部分)
: 全世界早有用防腐劑的萬全解決方案 (100%添加使用保證無負擔)
: 只要面膜液裡面有防腐劑
: 即使過程汙染,面膜液也會讓細菌一樣死光光
: 請繼續放心使用!!不會死人的!!
這回~來到了爆 "品牌產品來源" 的掛了
話說我曾經很不要臉的打去二十幾家化妝品代工廠詢問代工產品的條件和流程
其實,詢問代工並非不要臉
不要臉的點在於...我本來只是想找工廠的採購推銷材料..........
當時我是個沒經驗,沒人脈,但為了生活得要想辦法達到業績的菜比八新業務
我當時的公司沒甚麼有競爭性的產品,之前的前輩表現也不佳,
(如果前輩表現好,也不會在我進公司前就消失了
如果前輩表現好,也不會害我去客戶那邊就先被酸一噸或訓一噸....
如果前輩表現好,老闆也不會要我自己想辦法讓客戶用我們家的材料--
假如老闆願意聽我的如果,那前輩應該也不會消失
假如老闆願意聽我的如果,我也不用想出這麼不要臉的手段去開發客戶.....)
在一連串被連續拒絕後
某一天拜訪完A公司的採購助理,也"例行性"的被委婉地告知謝謝再連絡後
(我只有資格見見採購助理人員....還沒資格見有決定權的大咖)
我決定做一件老師沒教,爸媽不管,老闆當不知道的行為!!!
我鼓起最大的勇氣跟採購助理說:
" 說.. 說.. 說真的,你..你們家的產品品質在外面評價非常好
(說謊時真的會緊張,我根本沒摸過他們家做的東西....因為不敢摸啊)
我們最近也在評估要不要自己也推個品牌,不知道能不能委託你們代工?? "
採購助理聽到我的提問後,眼睛一亮的改變態度,馬上說:
"是啊~我們客戶反應都非常好,你想問代工我請我們經理來跟你談"
天啊!!!這是我第一次見到比採購助理大的主管!!
一隻心裡的惡魔漸漸地爬出來了....原來業務開發也可以這樣做...
沒多久,來了研發經理及業務經理
人來不重要,重要的是經理們的態度好親切啊
當慣了把被羞辱當飯吃的菜業務,忽然感受到異常的溫暖,
霎那間的感動讓我有點想流淚,原來這家公司也有帶著笑臉的人啊!!!
再交換完名片和彼此簡介後
我們正式進入重點
以下是我回憶中的縮減版對話,
me: "我們想要做化妝品,要請你們代工,請問流程該怎麼做呢?"
業務:"代工的流程就是我們提供樣品給你挑,你挑你覺得好用的配方
然後你自己提供容器和包裝紙盒,我們提供內容物以及幫你充填包裝到好"
(原來這麼簡單啊!!!)
業務:"那你們有建立品牌了嗎?打算做那些通路?"
(這是個好問題!!我是來卡虎爛的,哪來的品牌通路啊???!!!!)
me: "我們品牌嗎? 公司還在討論中,通路應該會做網路,
這部分得要經理也提供些意見讓我們參考參考"
(我會下地獄啊......)
業務:" 哦~做網路啊,這個很流行喔~網路做得起來會很發喔!!
我建議你們包裝設計要弄精緻點,最好弄得像是進口品,台灣人吃這套!
me:"但是我們是台灣公司,在台灣生產怎麼讓大家相信我的產品是進口的?"
業務:"你可以包裝上都用英文或法文,然後再貼上中文標籤,就很像是進口品
還有一種,我聽說的啦,就是去國外登記間公司,然後再跟我們下單
就可以弄個如價包換的進口品牌了!"
(夭壽哩..這要花多少錢啊..我只想找出可以成功說服你們跟我買材料的方法..)
me:"那這樣的產品品牌多嗎?"
(探清楚點,搞不好他只是想又誘騙我真的下單..老實說聽完還真有點心癢癢的)
業務:"蠻多看起來像國外的產品都這樣操作的,
不然怎麼可能進口的可以賣那麼便宜"
(真的假的??!!!)
me:"那其實很多進口產品都是你們研發的嗎?"
研發:"是啊~我們研發能力很厲害,看你要甚麼產品我都可以做給你"
(????真有這麼厲害??!!!)
me:"但是研發一個產品不是要很久嗎?我如果要新產品不是要等好多年?"
(大家都這麼說啊)
研發:"我們很厲害的,看你要什麼產品,你只要有確定你要哪幾項,
我明天就可以把樣品給你是用"
(阿娘喂......要什麼有甚麼,一天就有,難怪那麼多品牌都出一樣的產品"
me:"那最近很火紅的成分你們都能做嗎?"
研發:"都有啊~我們很多客戶都有跟我們下單,看你要不要也做這個品項"
me:"那我的東西不就跟他們都一樣??"
研發:"不會啊,你可以挑不一樣的香味,
我再幫你加個不一樣的成分,就可以做區隔啦!!"
me:"那我可以說這是和XX牌是一樣的產品然後賣便宜一點嗎?"
(如果幫我做一模一樣然後掛一模一樣的LOGO和包裝,我倒是真的想拚一下了)
業務:"這樣不好啦!!這樣我們會不好交代,不過價格是你自己可以決定的"
me:"那...因為我們公司有一個自己的成分,可以添加在產品中嗎?"
(嘿嘿!!重點來囉)
業務:"可以啊,我們可以接受客戶自己提供主要成分?"
研發:"我們可以測試一下,若不會衝到配方就可以"
(推銷材料的機會來了!!!)
me:"那...那....我可以先把原料樣品給你做成產品測試嗎?"
(好興奮好期待啊!!!終於有機會推消成功了...老闆!!我辦到了!
爸!媽!我真是天才!)
業務:"可以啊,你看要放甚麼材料進去產品裡,寄過來給我,我幫你安排"
me:"那若是你們覺得原料好用,會想要購買嗎??"
(快答應吧!!快說我願意吧!!!!!)
業務:"這要你們客戶自己提供喔,我們只針對使用我們的原料做成的部分報價"
(啥!!!!那我生意怎麼做??!!")
研發見我面有難色,這時出來打圓場說:
"會的啦,如果你們原料有客人指定要用,我們會跟你採購"
(蝦米!!!不是你們願意先買去使用喔.......算了~至少肯開始測試就是好事)
反正都已經聊這麼多了,索幸多問些...
me:"那我可以全部都用我們提供的原料嗎?"
研發:"基本上是不建議啦,我們會幫你測試開發看看,
如果有更好的原料選項,我會建議你用我們家庫存的"
(挖哩....那我的業績還是不大有機會啊........)
me:"那如果是我們自己研發產品配方...然後可以全部用我們的原料嗎?"
研發面有屎色的說:"這樣不行喔,這樣我們不能做,一定要用我們的配方
一般沒人這樣代工"
業務面有糞樣的說:"除非產品包裝不寫是我們製造,有問題你要自己負責
不然就是你要另外找可以掛牌的工廠充填"
me:"但是不是每個公司都說是自己研發的嗎?"
業務:"....."
研發:"..........我們比較專業啦!"
研發:"不過也是有啦,有些公司是真的自己研發,不過我們不接這種單子
台灣大概也沒幾家代工廠肯接受客戶自己帶配方,自己帶原料的單"
(那意思是真有這種公司那真算是高手中的高手高手高高手囉!!)
me:"那....我回去跟我老闆報告一下,看他有甚麼想法,
我回去再寄我們的成分材料給你們,
再麻煩妳們幫忙打樣看看能不能參到配方裡"
研發:"可以啊,那你想要是那些品項?"
me:"可以全都試嗎?"
(最好試越多越好,然後最好是試完後還跟我買!!!!)
業務:"不行喔,可要告訴我們你想做哪幾種產品,我們再打樣給你"
me:"那代工價格要怎麼算?"
研發:"我們會依照你挑OK的配方再報價給你"
me:"那就再麻煩你們了!"
原本只是想換換方式推銷材料
結果不但幫自己創造業務開發機會
還探知一直不知的祕密!!
回去之後,馬上寄材料給研發和業務,
兩天後還真的收到兩小罐化妝水,三罐乳液,三罐精華液,
三罐面霜,兩罐洗面乳,兩罐去角質膠,兩罐卸妝油的樣品
上面還標註主成分是我們家提供的材料
過去連提供樣品都不被搭理,現在不但被測試還被做成樣品!!
這感動的一刻,讓我幾乎飆下淚來!!!
於是黑心的我,立刻用同樣方法,用電話或用親自拜訪的方式,
一一的跟曾經拒絕我的公司們接洽,
一時間,我的職場生涯有了無限希望,
一時間,老闆看我的眼光變溫柔了!!
一時間,我就像蝴蝶一樣輕飄飄快樂地飛舞著!!!
有人可能會好奇我還在那公司嗎?
當然不在啦,不然我哪有命寫這篇文章啊!!!
一時間,我提供的材料換來四十幾家公司幫忙做成樣品寄給我測試
過程中,我得到不少可以爆料的知識!!!
但是.....很快的.....不要臉的我得到報應了....
1. 每天各家業務都打電話來問我測試得怎樣,何時要討論下單的事
2. 因為我只想賣材料...所以根本沒這張訂單....結果又回到最初狀態
業績還是掛蛋!!!!!!!
3. 業績一樣掛蛋後...老闆眼神再次溢出熊熊烈火!!!
為了不被火紋身......我做了人生第一個重大決定....自己點火!!
就這樣...不要臉的我受到報應,離開這個工作崗位了!
話說回來
我把"訪談"結果做個簡單的統計結論
1. 台灣代工廠基本上可以快速提供品牌公司產品
2. 品牌公司拿到產品可能只有一點點的差異
3. 四十幾家代工廠有一家接受客戶提供自己的配方和原料 其比例是不到2.5%
(用比例換算台灣大概只有15家這種工廠吧)
4. 只要你拿得出錢,幾天內就可以自創一個品牌
5. 只要你拿得出錢,甚麼產品都可以說是自己研發的
6. 只要你拿得出錢,你可以很快的拿到跟別人一樣的產品賣,
除非這家代工廠研發不強...
7. 雖然你自創品牌,但是你永遠不知道實際配方內容
(其實好像也沒差)
8. 好多工廠都說XX品牌產品是他們做的
9. 我們也可以簡單擁有進口品牌和產品
10. 不下單就騙樣品....會出事會被追殺的!!
所以各位看官,了解如何創品牌以及如何開發產品了吧!!
心動的,快去下單創品牌吧!!!
被我耍過的代工廠老闆及研發們!!我在這裡誠心的懺悔,
若有人因此文章跟你們下單,記得要原諒我當年的惡行啊!!
寫太多了~希望大家看得完~~
想看第三篇【甚麼是無敵的充填機器】 記的要幫忙推爆啊!!!!
***以上純屬個人經歷及回憶事項,不代表全部都是這樣!!****
: : 人工裝填其實很常見,用這種方式生產出來的保養品到處都是
: : 其實人工裝填並沒有什麼
: : 最需要擔心的應該是作業環境
: : 基本上都要罩住頭髮、戴手套、穿全身包住的作業服
: : 環境不一定是無塵室,但一定要明亮整潔天天在打掃,沒有對外窗戶減少落塵
: : 如果沒有做到這幾點,品質上出現問題也是在所難免的
: : 不過這點大概只有去工廠突襲檢查才會知道...
: : 先打到這裡,晚點也許會再補充一些東西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1.169.144.216
有錢萬事足!!!!!理念和品牌故事可以後補,我都幫忙想好了
" 為了拯救燒傷多年的阿桑,
我不辭辛勞的跑騙全世界
要找一口曾經有個皮膚超細嫩的美魔女溺死在裡面的溫泉
據說只要進到這口泉水裡,再差的皮膚都會變得跟美魔女一樣
終於,我跑到中歐,再比臨阿爾卑斯山的斯洛文尼亞
找到這口神奇溫泉
為了方便阿桑治療使用,也幫助更多人
我們建立品牌,努力地將泉水研發出各種化妝品
及噴霧式的溫泉化妝水...並將品牌引進台灣!!"
有現成的品牌故事了
請多立志創業,並下單生產產品搶救台灣化妝品代工廠生計!!
雖然已經有成千上萬的化妝品品牌創業家前仆後繼了
但阿桑們的薪水靠大家支持!!!!
一人創一品牌,救助本土勞工!
當時當業務就看過好多家,是有幾家還不錯的~~
只是後來有一家在馬迪芙事件中出現工廠名字
後來換公司後還有拜訪幾家
(當然是去當年沒去過的啦,怕去當年那幾家會被分屍)
有家GMP化妝品工廠真的接受客戶自己研發配方然後自行帶原料去代工
這家真的做OEM只賺工錢
※ 編輯: budin 來自: 1.169.144.216 (08/09 23:51)
有點好奇~後來品牌和配方賣了多少錢??!!~~
and 也很好奇 買下C大朋友的品牌的有資金人士後來呢?
是把品牌和配方再賣給另一個朋友......
還是小品牌已經變大品牌 也推出20%的杏仁酸了呢?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