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大武山,是為排灣族人的聖山。
中央山脈南端最後一座超過3千公尺以上的高山,
從舊登山口沿途行經檜谷山莊、大武祠至北大武山頂共9公里,海拔變化1549公尺,
多爬升的路徑,也不夠消磨愛山之人的體力,因為沿途的山嶽雲海總能讓人期待下一處的大景會如何精彩。
👉https://reurl.cc/6yaAW5
#雲海 #百岳 #檜谷山莊
同時也有7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11萬的網紅eLun_fitnessTW,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雲海#台灣百岳#北大武 北大武山與玉山、雪山、秀姑巒、南湖大山並列五岳,高度3092公尺是五岳中海拔最低的一座,卻是中央山脈南段的最高峰!今天輪輪順道跟大家聊一下「離線地圖」與「山伴」的重要性 -以下是行程介紹- 1.新登山口: 海拔約1165m 座標(22.6165008, 120.70224...
「北大武山登山口海拔」的推薦目錄:
- 關於北大武山登山口海拔 在 好野旅遊 GoodTour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 關於北大武山登山口海拔 在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 關於北大武山登山口海拔 在 生活在他處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 關於北大武山登山口海拔 在 eLun_fitnessTW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 關於北大武山登山口海拔 在 Tommy Chen's Ultra Adventure Official Channel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 關於北大武山登山口海拔 在 Tommy Chen's Ultra Adventure Official Channel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 關於北大武山登山口海拔 在 [遊記] 北大武山兩天一夜,翻騰雲海的霞光- 看板Hiking 的評價
- 關於北大武山登山口海拔 在 山行者登山健行社| 日湯真山海拔1702公尺,屬中級山岳,登 ... 的評價
- 關於北大武山登山口海拔 在 【登山】最南的五嶽北大武雲海雲瀑最好的季節!郊山的風景 ... 的評價
- 關於北大武山登山口海拔 在 大武山登山口的推薦與評價,FACEBOOK、PTT和網紅們這樣 ... 的評價
- 關於北大武山登山口海拔 在 大武山登山口的推薦與評價,FACEBOOK、PTT和網紅們這樣 ... 的評價
北大武山登山口海拔 在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單攻北大武不簡單
由於全球疫情問題,台灣去年開始登山人口暴增,雖然為山之國度,但從小缺乏山林教育,間接導致不少初嘗登山的朋友們越級打怪,或是缺乏事前準備。
228連假天天都超過400人上北大武山(包含山莊過夜),唯一住宿點檜谷山莊,床位+營位大約容納100人,意思就是 #每天約300人申請一日來回 行程。
保守估計7-8成的人,只到喜多利、檜谷山莊或西大武即折返,目標單攻上三角點的人至少50-60位,但真正成功登頂的可能不到一半,登山口每天都會勸退幾位,裝備和事前功課明顯不足的人單攻。
單攻上三角點不是問題,但絕對要做好事前規劃,千萬別因為看到網路上的美照,以為是簡單的郊山就上路,也別高估自己的體能狀況,最好先爬看看其他百岳,才能夠比較有概念。
有人中午12點才啟登,勢必要摸黑下山卻沒有帶頭燈;或是沒有雨衣淋雨上山,還打算單登三角點;或是搞不懂單攻北大武難度,上山走到崩潰下不了山的例子。
當然,登山勢必會伴隨著些風險,愛山者能做的就是盡量準備和裝備齊全,盡可能降低風險。
單攻常見錯誤與解
❌長時間單攻沒帶頭燈
🙆♂去買一個啊!看不見很危險!
❌預報可能會下雨,沒有防水衣物就上山
🙆♂裝備買齊好不好?不然就撤退,高山上數小時失溫很可怕
❌看輕路線的難度,高估自身能力,又想單攻
🙆♂初嘗百岳的朋友,請先從簡單的路線開始,像是奇萊南華或玉山主西、雪主東之類的。單攻可從簡單點的合歡西北或陽明山大縱走開始挑戰。
❌摸早黑和摸晚黑不都一樣
🙆♂摸晚黑比較危險!早黑由於體力和精神都還處於充沛的狀態,較能做出正確的判斷,摸晚黑是已經經歷一天的辛勞,體力和精神下降,容易走錯路或做出誤判,甚至沒注意到路況而受傷。上山請盡量不摸晚黑。
❌北大武雲海好美,第一顆百岳就單攻北大武吧!
🙆♂修但幾嘞!!!北大武雖然為A級山,但比其他入門款多一些危險地形,而且總爬升下降不容小覷,單攻體力上更有要求,請勿越級打怪。第一座請先從簡單點的開始,好嗎?
建議初嘗百岳的人,先爬爬其他需要走整天的百岳入門款(諸如奇萊南華、玉山主西、雪山主東),對自己在高海拔環境的體力與耐力有所認識,還有總爬升下降與距離的體能要求,再規劃單攻百岳的行程,或是請教有經驗的朋友,再出發,就能夠有效減少意外的發生。
北大武來回路程24公里,總爬升2100左右,下山亦然,絕對不是條輕鬆的路線,對體能有一定的要求。除非有類似的登山經驗可以比較,不然,不建議百岳新手嘗試單攻北大武。
新手建議在檜谷山莊過夜,體力要求就沒單攻這麼嚴格。
對北大武山有興趣的朋友,可以看看我的北大武兩天一夜遊記與分析,連接放在留言區。
#昨日看莊主發文有感
北大武山登山口海拔 在 生活在他處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關於 #北大武之行 (下)
1. 簡單來說可把行程分成兩段,一是「新登山口-檜谷山莊」,二是「檜谷山莊-北大武三角點」。全程其實不長,大概12公里。大多數是兩天一夜或像我們比較鬆的三天兩夜行程,瘋狂一點的會選擇單攻,而且還不少,這些人到底為什麼要這樣逼自己啦?!順帶一提所謂「單攻」是單日行程不過夜的意思。「獨攀」才是一個人爬山。拜託各位以後看到登山新聞別再搞錯亂罵了。
2. 第二天五點起床,東摸西摸,悠哉吃完早餐,真正出發已經七點半,營地的最後一組。從檜谷山莊開始攻頂,馬上就遇到劇烈陡上,大概是整段路最陡或次陡的部分。但過了這段也沒比較好走,只是很陡跟比較不陡的差別。早耳聞北大武很硬,抱著挑戰的心態而來,實際爬確實很硬。很多攀爬岩石的部分,偶而也要翻過倒塌的樹木。不過林務局很罩,危險路段都已架好繩索、繩網、打釘.....基本上只要小心走,不太會有安全問題。
3. 路線部分也很清楚,就是不斷往上、往上直到稜線,再來就是最後的攻頂。雖然這樣說很抱歉,但沿路的風景實在令我提不起勁,或許因為緯度和面向的關係,這裡沒有大草原,也很少筆直的杉木、檜木,熱帶叢林感很重,有點像陽明山的低海拔區域,但北大武的冬天很乾燥,不像陽明山濕滑。所以可以走得很快,身手矯健的瑜伽老師是我的破風,跟著他速度也會跟著提升,不然我會很鬆懈地慢慢走。
4. 以為過了大武祠,距離攻頂只剩最後一公里,看海拔落差也只剩 64 米,沒想到大魔王真的戲劇性地擺在最後。連續迎來幾座假山頭,下切、上行、下切、上行,感覺又多爬了好幾座山,被騙得不要不要,攻頂信念幾乎要被催毀。我數度停下來休息,等待心跳趨緩、呼吸不再急促才繼續向上。本來想說抵達三角點時要來大吼宣洩,但怎麼一個不小心就到了......這次是真的沒有騙人。北大武山 3090 m,不是最高,但是目前最難爬的。
5. 如果回過頭檢討,我認為是配速問題。就像馬拉松要有配速技巧,登山或許也是。我一定是一開始衝太快了,後面才會忽然沒力。論結果,我們真的走得滿快,一般五小時完成的路線,提前一小時解決,比我們早兩小時出發的登山隊最後比我晚一個半小時抵達,但他們都是阿伯阿桑,這樣對照好像很不厚道。在山頂遇到中央大學(?)登山社,幾個年輕人果然厲害,臉不紅氣不喘大概拍了一百張照片。而我已經躺在一旁的岩石上閉幕養神。
6. 其實很擔心剩餘體力如何下山,也確實遇到一點點撞牆期,走著走著好睏好疲憊,真想來個午休。可是後來不知怎麼了,大概是午餐的能量終於灌注,精神和體力快速恢復了,馬上又變得健步如飛,信心也跟著回來,於是咚咚咚飛快地下山,又把行程時間給縮短了✌️
7. 趕下山是為了到喜多麗斷涯等待日落,真的很美啦(請見照片),山美、雲美、天公作美,辛苦爬山不就是為了這種難得一遇的風景嗎?是說如果要我選出北大武百景的話,我會把第一名頒給「北大武神木」,第二名頒給「台灣鐵杉稜線段」,第三名頒給「喜多麗斷崖日落」。雲海沒看到不予置評。然後就沒有然後了。
8. #煮飯神器 好好用喔~在山上自己煮白飯好爽~這絕對不是業配,業配只寫這樣業主不會開心。好奇請自己 Google ,獨居租屋族在家也很好用喔~(訂購請撥打以下電話)
---
最後,再次感謝 Sarah Liu 和 YEN SHIHMIN 的照片支援,跟攝影師出門真好 🥰
北大武山登山口海拔 在 eLun_fitnessTW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雲海#台灣百岳#北大武
北大武山與玉山、雪山、秀姑巒、南湖大山並列五岳,高度3092公尺是五岳中海拔最低的一座,卻是中央山脈南段的最高峰!今天輪輪順道跟大家聊一下「離線地圖」與「山伴」的重要性
-以下是行程介紹-
1.新登山口:
海拔約1165m
座標(22.6165008, 120.702244)
Google要打座標才找的到
順便練習報座標唷😉
登山口旁有腹地不小的停車場
2.步道類型:
原路折返
路徑明顯
3.步道全長:
單程11.8km 總爬升約2100m
屬於A級入門百岳
**但海拔落差大**
4.步道特色:
五嶽之一的北大武
是中央山脈南端的最高山
秋冬也是雲海的好時節
北大武山頂海拔僅3092m
途中的喜多麗斷崖海拔約2000m
雲層大多落在1200-2000m
運氣好能碰上雲海、雲瀑噢💕
北大武三角點座標
22.627082, 120.761394
5:40起登
6:40舊登山口
8:10喜多麗斷崖
9:00離開喜多麗
9:45大武神木
12:10北大武三角點
13:10離開三角點
15:00喜多麗斷崖
16:00離開喜多麗(開始下雨)
17:30舊登山口(日落17:11)
18:40新登山口
全隊8人平安完登
每個人都有相當的體能基礎
總費時13:00
移動時間7:45
途中包含拍攝.下雨溼滑.等隊友
*僅供參考,時間表需依照個人做調整
●Camera/GoPro Hero7 Black+Sony a6400+insta 360 oneX2
●Top/Merrell
●Bottom/Amyzone
●Jacket/Hilltop
●Socks/Footland
●Shoes/Salomon
●Bag/Osprey
《其他平台》
●FB:https://www.facebook.com/elunTW/
●Instagram:elun1020
北大武山登山口海拔 在 Tommy Chen's Ultra Adventure Official Channel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百岳單攻訓練計畫 -【秀姑巒山】
海拔高度:3825m
總公里數:≒59km
百岳排名:6
備註資料:五嶽之一
所屬園區:玉山國家公園
所屬山系:山央山脈最高峰
百岳別名:馬霍拉斯山
2007年,正準備橘子集團 - 磁北極600km冒險計畫,
行前訓練,是我第一次重裝南二段的縱走,
從東埔登山口進入,進入八通關古道後,
看見許多歷史遺址、駐在所、駁坎、酒瓶、獵人的子彈,
沿路聽著嚮導大哥講解清代、日治歷史後,
我彷彿像是回到歷史一樣,在古道中想像著過往的生活,
仔細地記下每一刻,用心去感受山中的風景,
對我來說所有一切都是全新的體驗和學習,
踏上歷史的印記,興奮著想知道更多台灣故事
路徑越來越小,左側是山壁、右側是斷崖,
也稍為緊張著,這樣的路線大家是如何行走的,
沿路有許多崩塌的山徑、落石,路段地基相當不穩,
嚮導、協作大哥們,冷靜的判斷,高繞、下切,
把路基踩穩,確認路線安全後,便告知快速通過,
我上了一課,不是有體力就衝,在山中要判斷考量許多因素,
有時,可以前進,
有時,需要等待,
有時,必須撤退,
一切都是已安全下山為第一優先考量,
繼續通過許多坍塌、倒木、坍方、落差、攀爬路段,
我在後方隨著大哥們前進,像是海綿般不斷吸收各種觀念與技術,
直到我爬到了八通關山,第一次站在3335m,看著壯麗的山景,
也是我第一座百岳,越來越喜愛在爬山中,自由的感受
「秀姑巒山更有獨特的美喔!」嚮導說著,
「秀姑巒」,一個詩情畫意又非常女性化的名字。
相傳鄭成功的妹妹喜歡攀高越嶺,有天爬到秀姑坪一帶,
遇到寒流,因衣物和糧食帶不夠,隨行名叫「林秀鸞」的一位婢女,
將自己的衣服解下,給了鄭成功的妹妹禦寒,自己卻凍死了。
後人為紀念她的義行,稱她「秀姑娘娘」,
遇難地點是個風口地形,稱「秀姑坪」,
附近的高山則稱「秀姑巒山」。
如山名一般,山容秀麗婉約,像是一位小家碧玉的淑女,
不像南湖大山和玉山般的帝王之勢。
世居附近山區的布農族原住民,
稱秀姑巒為「馬霍拉斯」,意為「白髮」,
形容冬季時分的積雪山頂有如白髮老人,
秀姑巒,對我來說,就像神秘般的存在
好幾次在八通關訓練後,對路線狀況較為熟悉,
知道秀姑巒距離是最遠的,將出發時間提早一些,
抵達許多崩塌地形時剛好日出,視野較佳較為安全,
戴上頭燈,照亮了夜晚,
我帶頭,與筱瑜姐開始進入山中,
快步的前行,更要小心腳邊的踩點,
推判著公里數與身體的感受,
一切都照進度中進行,感覺相當不錯,
兩人有默契地前進,不時確認彼此的狀態,
我滿心期待著,日出時,看見黃金的八通關大草原與群山圍繞,
「啊!」筱瑜姐叫了一聲,我以為她踩空,
趕緊回頭看,原來是登山杖斷了,剩下一支可用,
但不影響,我們繼續前行,路段變的相當窄,
八通關古道,已經沒像以前一樣那麼好走,
多次颱風侵襲,已有數處崩塌、沿線吊橋部分損壞都須小心,
常常有落石坍塌,舊有步道受損,需高繞或下切
來往訓練幾次,沒有一次路徑是一樣的,
「喀啦!、喀啦!」我聽到左邊有聲音,
聲音越來越大,崩塌處有落石,
我們趕緊抱頭緊貼左邊山壁,準備要後退時,「啪!」
一個小落石打到我的左胸口,還好有水袋擋住,
「撤!」、「快撤!」
我們趕緊後退遠離崩塌地區,
等待了一陣子,落石聲音斷斷續續,時大時小,
也剛好天亮了,開始觀察任何可能的路線,
高繞、低繞、踩路基前進?
嘗試用各種方式想安全通過,
停留了將近2個小時,依然無法通過,
正準備再嘗試一次時,落石的面積滑動更大了,
強烈的第六感告訴我,應該要停止前進,
手杖斷、落石打到胸口,也許是一個跡象,
加上我們是單攻裝備,不能冒任何的風險,
估算停損點時間、氣候變化後,不該再貿然前進,
評估多方考量後,為了安全,做出撤退的決定,
下山後問在地的人,才知道前天崩塌的很嚴重,
有一隊登山隊卡在山上回不來,到隔天清晨才下山,
還好有做出撤退的決定,如果回程崩塌嚴重無法通行,
可能也會比較棘手一點,也再次學到許多經驗
「山永遠都在,別因為渴望,把自己一步步推入危險之中,
做好所有準備,平安下山,才是最重要的,而不是山頂。」
️秀姑巒山 - 高級登山路線
⛰五嶽距離最遠的一座山
⛰需具有3000公尺以上、3天以上長程縱走經驗
⛰難度較高,體力、基本技能、應變能力有一定要求
⛰滿佈圓柏、箭竹、白木林及高山杜鵑,景色獨特。
⛰以上參考網路資料、歷史文獻
#登山技巧
#百岳
#秀姑巒山
#秀姑巒山單攻
#單攻
#百岳單攻訓練計畫
#紐崔萊
#山也行GOMT
---------------------------------------------------------------------------------------------------------------------
喜歡我的頻道『請記得"訂閱"彥博的頻道,並開啟小鈴噹的"所有通知"功能』唷!
這樣就能每週準時收看我的教學影片唷!
▶記得訂閱我的youtube並開啟小鈴鐺的"所有通知"功能!
https://www.youtube.com/tommychenpo?sub_confirmation=1
▶追蹤我的IG
https://instagram.com/tommychen1986
▶追蹤我的Facebook
https://www.facebook.com/tommychen0610
#登山技巧
#Runfordream夢想工作室
北大武山登山口海拔 在 Tommy Chen's Ultra Adventure Official Channel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百岳單攻訓練預告短片 - 「北大武山」
海拔高度:3092m
總公里數:≒23.2km
海拔爬升:2337m
海拔下降:2202m
百岳排名:90
備註資料:五嶽之一
山脈別名:雲海的故鄉、南台灣屏障
清晨4點,飄著霧雨,黑夜中驅車前往北大武山登山口,
做完熱身後,起步,進入山林,開始上山訓練,
帶著期待與尊敬的心,也另有一個期盼,
北大武,堅毅又宏觀的名稱,完全符合山徑的樣貌,
在茂密的樹叢、闊葉林中穿梭快速前進,
路線非常完美,符合越野跑訓練的環境,
隨著坡度慢慢上升,雲霧越來越濃厚,
在斷崖邊坡前進,慢慢的能夠隱約看到山的全貌,
直到2100m的光明頂、喜多麗斷崖處,
被眼前開闊的景象感動,此刻,我已在雲海之上,
陽光穿透雲霧間,散發出光芒,照耀在斷崖上,
我想,任何人都會在此停留一下腳步,
靜謐的美、慢慢的流動,聖山,在這守護著大地子民,
對排灣族、魯凱族信仰上的保護,他們視大武山為靈山,
認為是祖先靈魂歸宿的聖地,所以才會這麼的高聳矗立,
自古以來,這座山的名字就經常在排灣的傳統詩歌中出現
5.8km處約有1千年以上的紅檜巨木,
不得不讚嘆大自然的生命力,
由於東西兩側都是大斷層,
東方陷落至太平洋底,西側陷落屏東平原,
大武山又像個巨大的屏風,
在晴朗的天氣時還能夠同時看到太平洋與台灣海峽,
為中央山脈南段最高峰,也是台灣最南端的百岳
接下來的山徑,開始海拔爬升,
不斷陡上與攀爬,大腿會炸乳酸,腰部要求核心穩定,
再加上倒木、濕滑泥濘,鑽、爬、拉,
讓路段更加豐富,像是探險般,也是北大武山不同的特色
終於,我到了高砂義勇軍紀念碑,
所記載的碑文因為水泥剝落而無法看清,
第二次世界大戰時,日軍徵招約4000位台灣原住民赴南洋作戰,
隊員在叢林中精通勘查,可分辨遠處聲音、從事伏擊,
缺糧下能狩獵補給,傳授日軍叢林生活的方法,但最終死傷慘重。
1944日本政府為了紀念這些義勇軍,特別在此處立碑
詳加記載著高砂義勇軍的英烈事蹟以供後人憑弔。
相傳,當時日人預計將神社興建於北大武山頂,
受到當地視北大武山為聖山的排灣族人強烈反對,
但日人執意興建,卻屢次遭受雷擊,最後才將神社遷往現址。
了解北大武山的歷史,讓我更帶著敬意前往山頂,
許多山徑幾乎是在山脊上前進,
不知道要彎多少個彎,爬多少次,
抵達山頂時,雲霧都蓋起來,無法看見全貌,
但等了一陣子,幸運的開了一個小窗口,
穿透陽光照耀到身上,也為這次訓練畫下美好一刻
下山前,
鳥從我後方飛過,在空中飛翔,
此刻,心理沒有什麼負擔,
連呼吸,都讓身體感覺的好輕,
自在、自由的像鳥一般,
這是一種解脫束縛的自由
在你喜歡的地方,做你喜歡的事
大武山自然保留區
⛰面積達47,000公頃,占臺灣全島面積1.3%
⛰僅次於玉山、太魯閣,兩個國家公園,全臺第三大保護地區
⛰海拔高度介於200–3,100公尺之間
⛰存留面積最大、林相最完整的天然闊葉林地
⛰推測是台灣唯一可能發現瀕臨絕種動物臺灣雲豹的區域
⛰以上參考網路資料、歷史文獻
⛰路線:爬升和下降落差非常大,建議要有足夠的下肢肌力再前往,
路線石塊多,如果腳沒力滑落相當危險
#登山技巧
#百岳
#五岳
#北大武山
#北大武山單攻
#單攻
#百岳單攻訓練計畫
#紐崔萊
#山也行GOMT
---------------------------------------------------------------------------------------------------------------------
喜歡我的頻道『請記得"訂閱"彥博的頻道,並開啟小鈴噹的"所有通知"功能』唷!
這樣就能每週準時收看我的教學影片唷!
▶記得訂閱我的youtube並開啟小鈴鐺的"所有通知"功能!
https://www.youtube.com/tommychenpo?sub_confirmation=1
▶追蹤我的IG
https://instagram.com/tommychen1986
▶追蹤我的Facebook
https://www.facebook.com/tommychen0610
#登山技巧
#Runfordream夢想工作室
北大武山登山口海拔 在 山行者登山健行社| 日湯真山海拔1702公尺,屬中級山岳,登 ... 的推薦與評價
日湯真山海拔1702公尺,屬中級山岳,登山口和北大武山相同,全程陡坡路段不多,還算平緩好走,登頂有三等三角點,三角點旁有約容納10~15人的樹蔭可以 ... ... <看更多>
北大武山登山口海拔 在 [遊記] 北大武山兩天一夜,翻騰雲海的霞光- 看板Hiking 的推薦與評價
【百岳】北大武山兩天一夜 雲海翻騰的霞光
☆ 圖文好讀版(多美照):
https://www.wellkangtoworld.com/2020/11/Beidawu-trekking.html
從我踏入山欉野林開始,時常聽到台灣五嶽的名號,其中,南嶽北大武山的雲海特別著名
,不過對於北部的我路途遙遠,北大武山一直沒有被我放進優先名單。
真正燃起對北大武山的興趣,是去年的一本書「苦雨之地」。作者將北大武山描述得如詩
如畫,也將我心中的北大武山,塗上了「雲豹的故鄉」的神秘色彩,激起了我的好奇心,
趁著南部兩場新書分享會的空檔,特別安排上北大武山一探究竟。
本篇將分享的內容有
─ 北大武山簡介
─ 北大武山傳說
─ 北大武山:原定路線安排
─ 北大武山:實際路線紀錄
─ 北大武山:圖文遊記
─ 北大武山:影片遊記Vlog
北大武山簡介
北大武山位於屏東縣泰武鄉,海拔標高3092公尺,為中央山脈最南端的百岳,也是屏東唯
一標高超過3000公尺的山,名列台灣五嶽之一,是為南嶽。
北大武山擁有全台面積最大的原始林,蘊藏著豐富的生物資源,稜線上相在跳舞的挺拔奇
型鐵杉林,令人印象深刻。秋冬之際容易出現壯觀雲海,吸引山友們前往攀登,故有「雲
海的故鄉」的美名。
北大武山傳說
坏_大武的排灣族傳說꜊
北大武山是排灣族人最早的起源地。
傳說很久以前,大武山上的百步蛇保護著太陽神囑託的兩顆蛋,孵化出一男一女,為排灣
族起始的貴族,建立起排灣部落與開墾著鄰近山區,故排灣族又稱「太陽之子」。
百步蛇享有崇高的地位,視為地上之王,被排灣族人所敬畏;年紀大的百步蛇則會化為雄
鷹,成為天空之王,保護著萬物。
族人死後靈魂都會回到北大武山頂守護山林與人們,所以大武山是排灣族崇拜的聖山與祖
靈之地。
坏_大武的魯凱族傳說꜊
傳說中,魯凱族的祖先在靈性的雲豹帶領下,翻山越嶺來到大武山區,建立了舊好茶部落
。
魯凱族視雲豹為聖獸,也是精神的象徵,魯凱族人自詡為「雲豹之子」;百步蛇也是靈獸
神祇的存在,被族人所崇拜和敬畏。
最著名的傳說故事,即是與百步蛇相戀的巴冷公主,最後結婚一同走進達羅巴令湖(魯凱
族語:Dalubaling,現今的大鬼湖)。
北大武山:原定路線安排
Day0
夜宿登山故事館(距離登山口駕車20分鐘)
or
屏東市( 距離登山口駕車1.5hr)
Day1
新登山口→ 舊登山口→ 喜多利斷崖→ 檜谷山莊
Day2
檜谷山莊→ 紅檜巨木→ 高砂義勇軍紀念碑&大武祠遺址→ 登頂北大武山→ 大武祠遺址
→ 高砂義勇軍紀念碑→ 紅檜巨木→ 檜谷山莊(收行李)→喜多利斷崖→ 舊登山口→
新登山口
距離:全長約24km |海拔總升降:2183m/-2376m
兩天一夜北大武,Day2真的很操很累。
若時間允許建議安排三天,Day2再夜宿檜谷山莊一晚,Day3下山會比較容易。
北大武山:實際路線紀錄
Day0
夜宿屏東市
Day1
9:00屏東市出發→ 10:20 抵達北大武山新登山口&整裝→ 10:48出發→ 12:27新登山
口&休息→ 12:53出發→ 15:50喜多利斷崖&拍照→ 16:28檜谷山莊&入住休息→ 17:
16喜多利斷崖看日落→ 18:00夜宿檜谷山莊
健行時間(含休息&拍攝):5 hr 40min
Day2
1:45起床吃早餐→ 2:10檜谷山莊出發→ 3:40紅檜巨木→ 7:12高砂義勇軍紀念碑&大
武祠遺址→ 8:40登頂北大武山&拍照&吃零食→ 9:10下山→ 10:15高砂義勇軍紀念碑&
大武祠遺址→ 13:00紅檜巨木→ 14:20檜谷山莊收拾行李&休息→ 14:50下山→ 5:00
喜多利斷崖→ 17:30舊登山口&休息→ 17:50出發→ 19:00新登山口
健行時間(含休息&拍攝):16 hr 50min
北大武山:圖文遊記
我爬上了魯凱族與排灣族的聖山──北大武山。
「苦雨之地」中的章節”雲在兩千米”,主角收到雲端裂縫的鑰匙後,花了半年層層探索
沒有無心了解過的亡妻世界,決定走進北大武山,踏上尋找雲豹的旅程。
作者將北大武描述得如詩如畫,也將我心中的北大武山,塗上了「雲豹的故鄉」的神秘色
彩,激起了我的好奇心,南部兩場新書分享會的空檔,特別安排上北大武山一探究竟。
上山前一晚,講完嘉義場的新書分享會,馬上開車殺向屏東市。
抵達住宿時已經23:00,東摸摸西摸摸+整理行李,01:00左右就寢,疲勞的一天,躺下
瞬間即不省人事。
原本打算8:00出門,但前一天實在太累人,感覺睡不太夠,捨不得爬出溫暖舒服的被窩
,最後變成8:00起床,9:00才出門。
屏東的天氣陽光普照,藍天高掛與一絲絲捲捲白雲盤旋高空,雖然北部逐漸步入冬季,但
南部的太陽依然熱情無比。一個人開車時,整台車就是我的KTV,打開音響播放音樂,隨
著輕快旋律唱起歌,帶著愉悅的心情駛向北大武山。
上網做功課時,有些人說前往登山口的路況不佳,底盤不夠高要小心,讓我有點擔心自家
車能不能過去。結果路況意外的好,一個半小時就抵達新登山口了。不少人停在路邊,我
則是保守點停在停車場,印象中是一天100元。
慢條斯理整裝換衣服換鞋,10:50正式出發!
停車場管理員說:「平常走的新登山口有虎頭蜂窩,目前還在處理中,可以走停車場旁的
林道,距離其實差不多,只是多了幾個彎。」
由於新登山口海拔才1200m,換上美麗諾羊毛衣的我,才走十分鐘就流了不少汗,幸好衣
服排汗速度夠快,也懶得換下,畢竟隨著高度上升,待會就會涼了,或許是北大武山神的
祝福吧,雲霧漸漸繚繞周圍,也不再覺得溼熱了。
其實,本來車子是可以開到舊登山口的,可是因為莫拉克風災的緣故,車道被摧毀了,現
在都要多走2.8公里,從新登山口起登。這段路緩坡不難走,且有一段路還是柏油路,沿
路可看見幾支電線桿,原始林中有些格格不入。
一個多鐘頭,抵達了舊登山口,除了辦理入山手續外,也順便休息喘口氣,畢竟Day1只要
走到檜谷山莊,時間上很充裕可以慢慢踢。
休息半小時,12:53再次出發。
一小時後,經過一個岔路口,一條往前,一條左轉上山,一開始找不到指標,環視了幾次
才發現左轉的樹上刻有大字「西」。原來是往西大武山的路,來回約一小時,但聽說沒什
麼展望,走三天的話回程可以考慮上去撿一下,只走兩天就果斷放棄。
中途經過兩個休息空地與一崩壁,中途的路還算簡單不難,但接近喜多利斷崖的時候,就
開始出現高落差地型,一些地方區要拉繩爬上岩石,逐漸有些挑戰性,不過上去還好,採
點還算明顯,我比較擔心的是下山就沒這麼簡單…。
15:50抵達喜多利斷崖,原本一直在原始林中沒什麼展望,攀上多座ㄇ型鐵梯後翻上斷崖
,一瞬見視野大開。可能因為南方有颱風的原因,吹起陣陣強風,頓時捲起雲霧山嵐,風
起雲湧間大山大景若影若現,剎那變化皆在數秒內,比起較常見的雲海,這又是另一種難
得的景致。
拍了幾張照片,決定先去檜谷山莊報到和放行李,待會再來拍日落。
從斷崖出發不過10分鐘路程,就到了檜谷山莊,找莊主報到後,趁著還有陽光打點一下行
李,與隔天登頂的裝備,17:00再次啟程前往光明頂拍日落。
特地背了空拍機上山,但這強勁的風直逼颱風天,完全不敢拿出來飛,只敢用單眼記錄下
美麗的日落,幸好最後出現難得一見的美景。原本金黃色的夕陽無限好,炸出四道粉柔的
霞光,配上洶湧捲起的雲海,這是難得一見的幸運美景,悄悄地填補了我無法空拍的遺憾
。
18:00收工回檜谷山莊,拿出山下買的乾糧與麵包當晚餐,吃完滑一下手機就寢,畢竟只
爬兩天的話,Day2會是很漫長的一天,建議最晚2點要出發。
Day2
這一晚沒有睡很好,途中醒來了2-3次,高山上我的睡眠品質一直不太穩,不確定為什麼
,只睡了5個多小時
1:45起床吃麵包,2:10從檜谷摸黑出發,披著夜幕星空走在原始林間。
回到檜谷、喜多利斷崖、上山的三岔路口,左轉向上網三角點前進,岔路處還特別設立了
告示牌,往山上有部分危險地形且濕滑,請衡量體力再上山。
剛出發熱身就遇見陡上,呼吸也還沒調節好,走起來稍嫌吃力,花了點時間抓住適當的節
奏,才逐漸加快腳步。忽見前方有一倒木,僅露出小空間給人通行,本想彎腰側走,卻發
現不可能…尤其我揹著大背包,只得跪著鑽過去。
要登頂北大武山,必須先向山神行跪拜禮。
跪在泥土上,爬過倒木的那一刻,我對北大武山更加地敬畏,山神教會我面對山林的謙卑
與敬愛,擁抱孕育萬物的這塊土地。
不知在黑暗中走了多久,抬頭一看天空已從漆黑轉亮,不知不覺站上了稜線,雲霧來回飄
渺,宛如有進了仙境般。
由於颱風的外圍環流影響,稜線強風中參著雨水拍打身軀,我不禁逐漸感覺到寒冷,套上
防風防水外套才感覺好受些。
北大武稜線上的鐵杉林真的很特別,不知是不是入秋的緣故,許多鐵杉已無綠意,一顆顆
用奇異彎曲的姿勢伸展著枝幹,從高處整排望去,活像是一群鐵杉在跳舞,充滿了生命力
的畫面,不禁令人讚嘆,原來凋零也可以這麼美。
經過高砂義勇軍紀念碑與大武祠,最後的一段路令人崩潰,除了不少落差比人高的拉繩路
段,部分採點不明顯,而且還不停地上上下下,也不知翻越了多少假山頭,爬到問自己無
數次…
我是誰?我在哪?我在幹什麼?
8:40終於抵達白茫茫仙境的北大武山頂,花了十多分鐘舉辦…#也許生命沒有一種絕對
新書發表會──北大武場,直接在山頂收了兩位粉絲,康康我就是這麼狂XDDD
分享會結束看時間也晚了,立馬動身回頭,下山不比下山容易,尤其兩天一夜的話,Day2
要從三角點一路下到登山口,海拔下降1900m聽起來就超硬!況且,登頂的路已走了6.5hr
,下坡的濕滑路段更加危險,一不小心可能就摔傷或撞傷,不可不慎!
也因為小心翼翼的緣故,回到檜谷山莊已是14:20。
迅速打包行李,並休息一下吃點東西補充能量,14:50再次出發。
出發前估算了,這7km的路程大概要走3-4小時吧!看樣子是要摸黑了,管不得痠痛與疲累
,不得不催起腳步,希望摸黑的時間愈少愈少。
17:30回到舊登山口,到達這邊我也算是鬆了一口氣,雖然還有2.8km,但這一段路算是
平緩好走,走起來安全許多,算然天色已近乎暗下來,但還是讓自己先休息二十分鐘再上
路(順便用手機訂今晚住宿XD)。
回到新登山口時已是19:00,這天整整爬了17小時,兩天一夜的北大武真是硬到炸裂!尤
其重裝揹器材和一本書,乳酸表示已堆積到頭頂了。
雖然比起大小霸,北大武的路程並不長,海拔也少了數百公尺,但地形難度比較高,需要
通過一些危險地形,不時上下攀爬石頭,克服高落差的濕滑石塊,還要蹲下、跪著或爬過
倒木,個人覺得地形風險較多,比大小霸難走(大小霸只是路很長)。
百岳分級表內,雖然北大武被分為A級,但實在不建議初次百岳的人,建議循序漸進,從
其他基本款的奇萊南華、玉山、雪主東之類的開始,再挑戰北大武。
----------------------------------------------------------
→ 浪跡旅攝 粉絲團:https://www.facebook.com/wellkangtoworld/
→ 更多旅行文章:https://wellkangtoworld.com/
→ Instagram:wellkangtoworld
→ Youtube:https://www.youtube.com/channel/UCVbvGfBFYpuCuGHNR9zvnxg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111.241.103.222 (臺灣)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Hiking/M.1614601786.A.B75.html
※ 編輯: MikageOusuki (111.241.178.158 臺灣), 03/06/2021 00:15:51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