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祖風災:北竿中山國中安全性疑慮🌊
這次風災,馬祖最嚴重的災情在北竿鄉芹壁村,出現重大土石坍方災情。相信馬祖鄉親看到芹壁村中山國中旁的停車場崩落,都感到震驚與心痛。😢
同時,我們必須關注中山國中的安全性問題。照片中的建築物(教師辦公室),已經出現地基外露、甚至「騰空」的情形。
希望縣政府和教育處,能夠盡快向師生及家長說明:
➡️ 1. 中山國中校舍目前是否地基穩定、安全?
➡️ 2. 目前學校建物是否有崩塌的危險、其他建築(如教室)是否有危險?
➡️ 3. 確保安全性之前,是否需要尋找臨時上課、辦公地點?
➡️ 4. 如果學校宿舍不適合老師居住,住宿舍的老師如何安置?
雖然現在是暑假期間,這些都是從家長以及老師的觀點,相當迫切的問題。希望縣府能清楚說明,如果真的安全沒有問題,也透過溝通化解大家的疑慮。
風災過後,也有許多朋友質疑,北竿芹壁是否有過度開發、忽略水土保持,或未確實興建擋土牆。另外,對於因為風災財務受損的民眾(例如停車場滾下山的車輛),財物是否能進行賠償,也會是民眾所關心的問題。
這些問題,在接下來這段時間,也需要大家認真進行檢討與討論。
#風災過後
#團結復原
照片來源:部分照片為「馬祖開講line社群」網友張貼,若有來源消息錯誤或侵權照片,也請來訊告知。
同時也有2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3,500的網紅蔡芮郁 / 芮芮去哪裡,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影片糾正👉金馬不屬於台灣,屬於中華民國福建省 - IG旅遊日記:rebecca_tsai https://www.instagram.com/rebecca_tsai/ 【台灣連江縣|馬祖Matsu】6項世界之最https://www.youtube.com/watch?v=U1pFw... 【台灣...
北竿學校 在 蘇達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大年初四,我做了一件有意義的事。
好朋友 Michael 陳宏宜 主播出書,
達達兩肋插刀,一口氣訂了廿本。
本想拿來送給親朋好友或粉絲們。
但那天因為寫劇本需要找資料,
我就去圖書館借了一大疊的書。
然後我就轉念一想,這廿本書,
我們應該讓它們發揮更大作用!
送給一個人,可能看完之後就束之高閣,但若送給圖書館,有心就能借閱再借閱,傳閱再傳閱,然後就有更多人可以看到這本書了。
於是我劍及履及,馬上查詢了台灣「偏遠地區學校」地區:離島、極偏遠、特殊偏遠,一共挑選了以下共廿所圖書館。
大年初六,開工!我們就來去寄!
恭喜 #陳宏宜,賀喜 #陳宏宜!
還沒買書的朋友,快來支持他!
https://ppt.cc/f049Vx
🤩🤩🤩🤩🤩🤩🤩🤩🤩🤩🤩🤩
1.臺東縣蘭嶼圖書館
952207臺東縣蘭嶼鄉椰油村84號
2.臺東縣綠島鄉立圖書館
951001臺東縣綠島鄉南寮村176號
3.澎湖縣七美鄉立圖書館
883澎湖縣七美鄉中和村4鄰3-1號
4澎湖縣西嶼鄉立圖書館
881澎湖縣西嶼鄉赤馬村78-1號
5.澎湖縣白沙圖書館
884澎湖縣白沙鄉赤崁村368號
6.澎湖縣湖西鄉立圖書館
885澎湖縣湖西鄉湖西村43-5號
7.澎湖縣望安圖書館
882澎湖縣望安鄉東安村73號
8.澎湖縣望安鄉花嶼國小圖書室
882040澎湖縣望安鄉花嶼村2號
9.澎湖縣馬公市虎井國小圖書室
880031澎湖縣馬公市虎井里1號
10.連江縣東引鄉圖書館
212041連江縣東引鄉中柳村94-1號
11.連江縣莒光鄉圖書館
211041連江縣莒光鄉青帆村73-1號
12.連江縣北竿圖書館
210005連江縣北竿鄉塘岐村113號
13.金門縣烈嶼圖書館
894020金門縣烈嶼鄉后井40號
14.金門縣金沙鎮圖書館
890006金門縣金沙鎮國中路61-1號
15.金門縣金寧鄉圖書館
892016金門縣金寧鄉仁愛新村7號
16.金門縣金湖鎮圖書館
891005金門縣金湖鎮林森路6-2號
17.屏東縣琉球鄉圖書館
929001屏東縣琉球鄉中山路49-16號
18.嘉義縣立阿里山國民中小學圖書館
605031嘉義縣阿里山鄉樂野村1鄰31號
19.高雄市立六龜高級中學圖書室
844001高雄市六龜區義寶里光復路212號
20.國立仁愛高級農業職業學校圖書館
546001南投縣仁愛鄉山農巷27號
北竿學校 在 江佩津 PeiChin Chiang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漂流的島嶼〉
◎江佩津
(2021.01.27 / 自由副刊)
想來你實在太天真了,你原本以為會在此處覓得討海的人,但原來隨著歷史的斷裂後,海就不再那樣貼近了,而是每個人都是一座島嶼,不斷在海流間漂動,然後甘願、或不甘願地與哪一塊土地成為了陸連島,那些仍是島嶼的人則是未聞他們的音信,也許這正合他們的意。
島嶼承接著來到此處的人,也目送許多的離開,從數百年前即是如此。
「回馬祖」
「回台灣」
你羨慕著那些可以說著自己將要回返哪裡的人,北漂南返、南漂北返,之於你已經是一些不想回憶的事物,每一個動詞都訴說著深層的意志,你想去哪?你想回哪?每一座島嶼,又在告訴你什麼樣的故事?
島嶼1號
她從一個澳口到另一個澳口,然後就待著不走了。
北邊的復興,到南邊的津沙,嫁過來五十多年。其他人都四散到其他澳口,甚或是另一座島嶼,桃園八德、高雄左營,而她始終在這裡,迎接回來又離開的兒女。
「今年天氣很好,都沒有下雨。」她說,「不下雨不好,我們這裡沒有水吃,沒有下雨很熱。」
十幾歲她就嫁了過來,與二十多歲、媒人介紹相親認識的他,一起開店開了五十多年,釀酒、吃食、浴室、養豬、賣魚,什麼都做,從早到晚都在做事,只是身體一個倒下,什麼都不能做了。
另一座島嶼上一棟一棟房子,那座島嶼喚做台灣,都是家中女性在工廠一個一個做出來的,能有落腳之地或許都該感謝她們。
坐在已然歇息的雜貨店裡,她依舊支持在這。
島嶼2號
十六歲的他搭上那班駛往基隆的航班,在那裡會有接應他的親戚,也必須要有他們做為擔保,他才能順利取得離開的船票。
而他是非離開不可的。
在此之前,他還記得,餐桌上擺放的是米飯,但是是那陳舊的米、有石頭與米蟲,甚是舒服地與那些舊米共生,配菜是一只酸梅,就算這樣就已經足夠腹飽。
「我想你們大概不會相信吧。」
有人報告船班的時間,他必須從這裡出發,搖搖晃晃,他幸運抵達目的地,據說有人則是一覺醒來,抵達島嶼的南方再南方。與島嶼發展時間線貼合的他跟上了十大建設的開始,然後他學到各種技術,水電、鍋爐、焊接,一段一段鐵就這樣接出了抵達原生島嶼的路途,帶著所有的工具,回來落腳,只是早先砌好的房早已倒塌,父母也早已離開,橫亙在十數年之間的不只是時間。
他焊起自己的房,一方天地,他擁有自己的這座島嶼。
島嶼3號
那班船落腳在樹林。
她在日本人開的紡織工廠裡、自己住的地方,不停歇地戳刺著那些柔軟的毛料與線頭,只要完成一件,就能收穫一件的工錢,一點一滴地她掙得了自己的一席之地。
她笑說,要是早知道台北那城會這樣繁榮,就多買幾戶房子,天母、東區,過去因為常犯水災,而覺得不能買,如今都已是自己無法企及的地方。
「還好還好,至少還有買一戶。」
那是一處可以安放她與子女的處所,是從她掏開的棉花芯、毛草裡所搭建出來的屋瓦形狀。
島嶼4號
他與別人的方向不同,而是自那座較大的島駛來這座小島,散落在閩江口,很多時候人們都幾乎遺忘的島嶼。
他們或許也想被忘記。
一對夫妻帶著一對兒子,一家四口,來到這裡工作,竟也就這樣待下了,吃住什麼都不用,就也這樣過去了二十年。
「在台北,賺的錢都不夠花。」
父親教給他們的技能,成為他們賺錢的工具,而父親也是自己習來這樣的技能,學一學看一看摸一摸就會了。
「我們就是口袋空空。」
努力賺。他說。年輕人不太喜歡做這種。
喜歡做這個嗎?
沒有啊,就是為了錢。
島嶼5號
她曾經在另一座島嶼上,工作十年。
在不同的城市中往來,她落腳那個繁榮的城市。
「妳猜猜,我一個月賺多少錢?」
大抵上就是個兩、三萬吧。
她輕笑。
「要是有三字頭,對我來說就再好不過了。」
她會了美容,就到店裡替客人按摩、護膚。她說公司特別愛用沒經驗的人,因為可以讓她們像一張白紙,從頭教起,不會有任何懷疑,連推銷公司產品都會特別賣力。
「我是不太喜歡推銷,所以業績獎金不常拿到。」
只是兩萬多塊的薪水,她付完水電房租也就一萬塊去了,她笑說自己是月光族,外面三餐吃東西、生活費扣一扣,還真的一點都沒剩下,花費最多的部分常是些化妝品,公司要求她們還得好好打扮、眉筆唇膏粉底液日日消耗,還有鞋子,因為每天都得踮腳、用力按下客人的肌肉,也不被允許穿球鞋,得穿黑色的淑女鞋,不消多久鞋就會裂開,一雙三百塊的鞋,久而久之也是令她頭疼的花費。
要是運氣好,有些剩下的薪水,就拿去看場電影罷。
十年過去,母親驚訝她竟然沒存一毛錢,因此她就被揪回這座島嶼,在這居家的客廳裡,繼續她的生活。在她替客人修甲時,父親坐在她身後,唏哩呼嚕地吃完了自己煮成的餛飩湯做為午餐。
「還以為他在吃布丁呢,這聲音。」
她笑了笑,繼續拿起銼刀,磨圓眼前的指甲。
島嶼6號
她知道當防空警報響起時,必須要躲進去防空洞,那個潮濕、黑暗的地方,卻被教導是安全的,若是在學校裡就好辦多了,大家一起下到學校的地下室,在混雜汗味與各種氣味的空間裡,等待一切結束。
她知道當有人上門時,得要去抽屜中拿出戶口名簿,用紙本記錄了這個家的人數、出生年月日,以及彼此之間的關係,很多時候她會忘記放在哪裡,可能是抽屜、或是衣櫃深處的一個包裡,放著小黃卡以及具有塑膠封膜的戶口名簿。
而在另一座島嶼上,這個記憶是更加切身,而她也是聽人轉述的,或是從紙頁上看見這樣的生活。
她有些熟悉的記憶在這裡頭。
她曾來過這裡。
浪總是靠得這樣近。
都是適合走路的天氣。在北竿島上,從芹壁一路沿著北竿大道經過坂里,然後到白沙港,身體經歷了一萬步,最後在候船室抓著船票,儘管是停泊的港口,又將到漂浪的海上、那座喚做南竿的島,卻感覺安心。
身為一個容易緊張的人,總是害怕錯過些什麼,錯過船班、錯過飛機,有這麼多的害怕。第一次在港口等船時是揉合了焦躁,第二次則是多了些餘裕,島總是在那,船也是。你習慣了那些風景,那些風景也慣習了你。
https://ent.ltn.com.tw/news/paper/1428104
自由副刊
北竿學校 在 蔡芮郁 / 芮芮去哪裡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影片糾正👉金馬不屬於台灣,屬於中華民國福建省
-
IG旅遊日記:rebecca_tsai https://www.instagram.com/rebecca_tsai/
【台灣連江縣|馬祖Matsu】6項世界之最https://www.youtube.com/watch?v=U1pFw...
【台灣連江縣|馬祖Matsu】去馬祖必做10件事https://www.youtube.com/watch?v=5_3v-oB1WWM
-
馬祖位於台灣本島西北邊,也稱作國之北境的馬祖,與比鄰的金門一樣過去同為軍事重地,解禁後一樣留有許多軍事遺跡以及傳統閩東建築,而馬祖列島擁有多山、岩礁、岩岸地形,也造就了許多值得一訪的自然美景。
00:40 TOP1:離島中的離島(東引)
01:28 TOP2:東引燈塔是英國蓋的(東引)
02:10 TOP3:東引可以搭直昇機(東引)
02:33 TOP4:東引只有一間學校(東引)
03:15 TOP5:711不全是24小時營業(馬祖)
03:56 TOP6:坂里村村民生活公約(北竿)
05:01 TOP7:八八坑道高粱不是來自馬祖(南竿)
07:28 TOP8:電話號碼只有5碼(馬祖)
07:40 TOP9:馬祖有自己的報紙(馬祖)
09:16 TOP10:住宿有電腦、使用熱水表(馬祖)
09:39 TOP11:超市賣軍用品(馬祖)
11:10 TOP12:海島中的珍貴菜園(南竿)
12:26 TOP13:馬祖的海風不粘膩(馬祖)
12:53 TOP14:廢棄碉堡變書店

北竿學校 在 李基銘漢聲廣播電台-節目主持人-影音頻道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本集主題:「八千歲亮島人」繪本新書介紹
專訪主編: 黃惠鈴
內容簡介:
8300年前是怎樣的一個世界?
人類過著怎樣的生活型態?
他們吃什麼、在意什麼事情?
人跟人之間、人與環境之間、人與海之間,到底是怎樣的生活情境?帶領孩子,經由考古的過程,以及史前文化的探索,開啟對於人類發展的好奇與啟發。
考古過程+史前文明探索+亮島生活解密,故事將從考古中發掘的骨骸「海亮哥」、「亮島妹」說起,重返七、八千年前的亮島……
「那時候海水比現在還要低大約五至七公尺,因此,面積比起現在要大;島的西側海濱淺灘平緩,潮間帶廣闊,聚集豐富的貝類,而且附近海域是重要的漁場,於是,亮島就成為史前民族口耳相傳的海洋牧場。
穿越八千年,有一批海洋家族跨海而來……」
亮島,又稱浪島,古稱橫山,位於台灣與馬祖北竿島中間的一座遺世小島,只有國軍駐紮。
2011年,考古學家於此發現了8300年前期遺址,並有兩具骨骸出土──「亮島人一號」與「亮島人二號」,是亞洲大陸東南及福建沿海地區新石器時代早期史前遺址中,人骨年代最古老且保存狀況最好的遺址,掀起國際考古學者研究。
作者簡介:王花俤
連江縣北竿鄉塘岐村人,曾任連江縣立中山國民中學校長,現為馬祖戰地文化遺產學會理事長。已出版著作《擺暝》繪本、《出洋:穿越大埔石刻400年》;合著《馬祖地區廟宇調查與研究》、《馬祖文化事典》,發表《馬祖熾坪隴遺址的石器:兼談遺址文化的屬性》等多篇在地文化論文。
繪者簡介:張振松
專職插畫家。
作品眾多,並榮獲多種獎項:
好書大家讀:《我家的冰箱在海邊》、《石滬股份有限公司》、《晃晃老師的禮物》、《回家.回部落》、《阿金的菜刀》、《田都元帥》
時報開卷最佳童書:《晒棉被的那一天》
行政院新聞局年度少年最佳讀物 :《目連救母》、《老鼠捧茶請人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