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當下,陸生在線上直播聽課的第一天〉
#課前準備:老師直播她的狗狗多多#
大概一個禮拜前,我所在的世新口傳系,任課老師就創建了FB社團,打算用社團直播的方式為正處集中隔離期的港澳生和大陸居家學習的陸生同步授課。
為此老師還特別做了直播測試,時長二十四秒,入鏡的是家裡正蜷著身子、優哉游哉舔爪毛的狗狗「多多」。
這麼多天以來,陸生的選課事宜由陸生中心和系秘書姐姐們協助處理,並無大礙。班導師在開學前發來關心郵件,叮囑我找各科授課老師獲取資訊,有任何問題跟她聯繫。
開學前一天,也就是三月一日,我在筆電裡下載好了翻牆工具,為線上學習做準備。朋友推薦的國內學術機構架設的梯子,操作簡單,一個月16元人民幣,約60台幣,當然有更好的或更便宜的,可根據需求選擇不同的大小和網速。
除了自己購買,世新陸聯會有技術大神,共享自己編寫的代碼程式,為部分同學架設雲梯,總而言之,大家都在互相幫忙。
#直播小狀況#
開學第一天,
早十點的課,
鬧鐘被我直接睡了過去。
被FB的提示音驚醒:「老師在社團直播了視頻。」一個魚躍翻身而起,天啊十點十六分了!
趕緊打開網站,一分鐘前老師發了新貼文:「目前FB沒法用。」看來老師那邊出了小狀況,不要緊張,有planB,老師立刻下達新指示:請同學加微信,附上自己微信名片的QRcode。
又過了兩分鐘,fb直播平台傳來教室的雜音,畫面是課桌和老師的黑色書包,看來成功了。一位澳門同學已經在直播間守候,我倆用評論功能說了一聲hi,不久另一位陸生同學也順利進來了。
老師把鏡頭切換至前置,沒錯,是那個最容易出現雙下巴的角度,看到螢幕上自己陡然出現的一顆被比例放大的腦袋,老師明顯驚訝了一下,在鏡頭前前進後退調整,搖搖頭,看起來不太滿意。
直到安裝事先準備的廣角鏡以後,畫面才開闊不少。老師向我們揮手問好,得到回應後松了口氣,清清嗓子表示,不好意思同學們,剛剛app開太多了。
「大雄、小花、小夫(化名)有在線上跟大家打招呼了齁。」教室那頭傳來笑聲。
#熟悉又溫暖的課堂味道#
「我需要調整一下位置齁,待會可能向台下同學借一下桌子,不然在線同學一打開看到老師的一整顆頭哦齁。」
老師調整鏡頭角度,台下同學突然發問:「老師,你剪頭髮了哦!」老師聳聳肩表示對啊,你看出來了呀。「我跟你講,剪頭髮的時候千萬不能聊天或睡覺...」又傳來一片笑聲。真好,還是熟悉的味道,是我最喜歡課堂氛圍呀!
學期第一課,老師像往常一樣會跟我們嘮嗑,她比我們更想開學,說多多的毛都要被她薅禿了,多多也希望老師快點上班,別一大早在家搞衛生打擾它的美容覺。
疫情到來,許多意想不到的商品寄貨可居,洛陽紙貴。直播要用的麥克風並不好買,連廣角鏡、三腳架都莫名其妙斷貨。保險起見,老師做了多手的準備,即使同學沒辦法看直播,也可以去找老師下載課堂錄音。
為配合防疫,學校要求每堂課都要點名。老師訴苦:「但我的兩只手機都在用了啊,一台錄音、一台直播,還要點名...不曉得到底要買多少手機才夠用齁。」大家又被逗笑了。「待會er可能需要班代幫忙齁。」
#直播上課的效果與感受#
感謝互聯網,
讓我們有緣千里來相會!
有人質疑網課效果,
所謂師父領進門修行靠個人,
效果如何還是要看自己。
我注意力還是蠻集中的,尤其是老師把手機架設在第一排,仰視拍攝的角度非常像我平時在課堂中的場景,模擬逼真,因為我平日就坐在最靠近老師的位置(瞧把你能的!)。
不方便的地方也有,第一是老師們所用設備不同畫質不一,或者前置攝影成鏡像,無法看懂ppt。我個人因視覺受限反而聽得格外認真,跟做聽力題似的。
第二因網絡傳輸問題,會有幾秒時差,偶爾會卡頓。我在上課過程中,就收到別的陸生同學的求救,還有人無奈地表示,兩個小時的課卡了一個多小時,剩下的十幾分鐘在發呆。
好處大概是可以在家一邊摳腳一邊啊不是...可以一邊喝茶吃爆米花啊也不是!是可以悄悄吃個早餐,或用自己喜歡的姿勢(?)來上課。
課到一半,媽媽忍不住進來觀望,聽到「台灣腔」媽媽咯咯咯咯笑,像以前看過的連續劇。
她還給我送來早餐和水果...我簡直是小皇帝級別的待遇。直播上課,就連突發「人有三急」也不必擔心錯過課堂重點,只要悄悄把手機....或者把音量開大即可。
河南有一所中學要求學生穿著校服上網課,被網友批評無聊的形式主義。我個人的體會是,儀式感是有必要的,精神面貌是要有的,如果蓬頭垢面或賴在床上看老師直播上課,不僅缺乏尊重,學習效果也大打折扣。
大陸網課設備因應齊全,學生們有統一的網課平台,下載app即可,這類型的網課平台能保證聽課同時畫面呈現課件及輔助資料,可以選擇師生雙向直播,老師也能看見同學學海無涯、埋頭做筆記的樣子,若開放語音互動功能,學生便能夠及時提問,還能刷小道具鼓勵老師。
一位網紅博主媽媽表示女兒特別喜歡直播的授課方式,積極發言回應,作業都不需要催促了。一節課下來老師收到一百多萬贊,自己都驚呆了,開玩笑說竟從人民教師「搖身一變」成十八線小主播。
台灣校方沒有一致規定授課方式,也缺乏相對應的網絡技術平台支持,老師們給陸生上課的方式就五花八門多種多樣。
有ppt搭配錄音自學、社團直播、錄影上傳、群組語音通話、甚至還有微信單獨輔導,但無論什麼方式,我所看到的是各科老師盡自己所能,在現有的資源和條件下,配合協助我們完成課業,對此我深受感動。
#課間的記憶#
課間了,下課前老師念叨了一句:「我們先休息十分鐘齁,同學(指我們)有發彈幕,我站得太遠看不清,利用課間時間看一下。」我趁老師把臉湊近鏡頭的當下給她竪起藍色的按贊大拇指。
開學第一課由系上的老師授課,格外親切溫馨,和平時一樣,師生來往妙趣橫生,在疫情的當下,讓我們頗感心安。
老師說希望疫情盡早結束,不必到所有同學都面臨居家上課的地步,在教室面對面還是比較有氣氛。
在全球化的當下,病毒不認國界,不分族群,而同呼吸共命運的人類,我們唯一的敵人就是病毒本身,唯一的目標就是全球疫情退散,生活恢復正軌。
此刻,直播畫面那頭只剩下黑板和模糊的投影片,我甚至可以透過天花板就猜出這是哪一間教室,這一棟建築物外有什麼⋯
同學們嘈雜的白噪音進入耳膜,
課間的實景在我眼前鋪展開來。
我彷彿看到⋯有人趴在桌上補覺,有人正在吃因快要遲到隨手在早餐店抓的火腿三明治,有人走到別的座位打趣他人,有人走到窗邊呼吸新鮮空氣,有人走向洗手間,用冷水刺激打起精神⋯
我呢?我可能在補充課堂筆記,不忘一邊吃冷掉的玉米蛋餅,可能在跟隔壁同學閒聊寒假過得怎麼樣,捏捏自己寒假里悄沒聲息累積的游泳圈。也可能在回復中午約飯的line消息,要知道,開學第一頓飯是非常重要的...
今天是開學第一天,
台北陰,十八度,東北風三級。
珠海陰,二十度,東風三級。
午睡過後,
我準備上期待了一整個寒假的中文系的課。
祝福大家開學快樂,
萬事順意!
地球村家家戶戶平安喜樂!
2020.03.02
廖小花
北風之神筆電 在 蔡小雀宅妖粉絲團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關於紮寨……
……背對著周頌的鹿鳴還是忍不住眼淚無聲落了下來,可她依然只是搖搖頭,逕直舉步向前走。
周頌沒有搶上前拉住她,高大孤單的身子靜靜佇立在那兒,痛楚而渴望地目送著她進了屋。
可是他沒有走。
北風咻咻呼嘯,鹿鳴買回來的那套燒餅油條豆漿擱置在桌上已經涼了,她背對著大門而坐,逼迫自己專注在打開的筆電面前,看著一封又一封的mail,就連廣告信都點開來,看得格外詳細……
無論如何,她都不願騰出心思來去想他是不是還在寒風中等待?
鹿鳴自認是個當斷即斷心性淡薄的人,也許幼年沒有在溫暖與滿滿愛中長大的小孩,就容易走這樣的兩種極端──要嘛是會長成了一個極端敦厚柔軟好脾氣,對於一丁點的暖意與關愛就能回報予海樣深情誼的『善良人士』,要嘛就是變成像她這樣的。
她不是不渴望愛情親情與家庭,但是有固然最好,沒有也不強求,通常會坐在原地撒賴撒潑哭喊的,都是明知自己有人心疼的,至於她,早就學會啼哭跪求換來的更可能是火辣辣的一巴掌,所以,哭屁啊?趁早拍拍身上的灰,趕緊自己找活路吧!
周頌今天突如其來地出現在她面前,鹿鳴不否認自己有一剎那的心軟和震動,可是之後的,什麼也沒有。
她已經過了那些期盼希冀的歲月,涼透的東西,再珍貴也浮著一層凝結的油花,叫人沒了胃口。
鹿鳴輕敲著筆電,又是一封來自林妲的信躍入她眼簾──
到底夠了沒?
她都躲到了花蓮,這些北部的人與事為何還要陰魂不散的糾纏而來?
比真正的鬼魂還要煩人……
一個不小心飄過她面前的溼答答女鬼無辜地僵在原地,慘白的臉龐和無神的眼睛愣愣地望著滿臉殺氣的她。
鹿鳴回過神來,趕緊揮揮手道:「沒事,不是說妳,妳回妳的海邊吧!」
濕髮上還有海草的女鬼連忙咻地消失無蹤。
……她就有這麼鬼見愁嗎?
「我明明很和善的好吧?」她咕噥。
而且如果可以的話,誰想要這種見鬼的體質啊?
她連點開都懶,一下子就刪除掉了林妲的信。
可以想見如果長老知道了,肯定又要搖頭晃腦跟她勸解一番,可是鹿鳴已經受夠了當軟趴趴的好人,她沒有落井下石已覺得對得起自己良心了。
林妲有權道歉,她也有權選擇不原諒。
每個人都該為自己行為負責,不是嗎?
中午時分,她又從櫃子裡翻出了一包泡麵,不經意間瞥見了外面那輛荒原路華已經不見了,心裡有些悵然,又有更多的釋然松快感。
很好。
水滾了,鹿鳴正要撕開泡麵的當兒……想一想,還是改拿出了一袋關廟麵,丟一片進去,然後一把小青菜、一顆蛋……覺得自己好像吃太素了,十分不符合她的風格,於是又撒了一些小魚乾進去。
端著這一小鍋……嗯,可能引不起正常人食慾的拉里拉雜湯麵,她窩到電視前面稀哩呼嚕吃得歡。
也不知過了多久,低聲咆哮的車聲又接近小民宿。
她已經在吃飯後甜點中華豆花了,聞聲臉色微微一變,猛地起身走向大門唰地打開──
外面北風呼嘯,那個高大男人笑容卻比夏陽耀眼燦爛,輕輕鬆鬆臉不紅氣不喘地從後車廂扛下露營工具,熟門熟路地開始『紮營』。
北風之神筆電 在 吳祥輝 Brian Wu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吳祥輝經典作品集,讀後分享。系列組第三名。亞洲三部曲)
李智揮
讓我借用你的地圖-對話父子三部曲
那年,我坐上飛機,前往中國拼湊可能世界的藍圖。自中國2001北京申奧成功,2008主辦奧運,2010年上海世界博覽會,2013年神舟10號、蛟龍號、嫦娥登月計畫、航母建造,一時中國遍地繁花盛開,轟轟烈烈如一場盛大的宴會。
你走過哈爾濱、瀋陽、北京、旅順、大連、青島、上海,最終抵到香港,從台灣人角度看中國,走進去看著讓人驚豔、疑惑又難以理解的中國景象,並且把從流行文化到日常生活到政治與公民社會的不同面貌,編織成一張完整的中國地圖。
當我第一次在羅湖車站車水馬龍的情景,瞬間自己就在這人海中被淹沒,成為默默無名的一葉孤舟。一葉孤舟前往工廠,划過人聲鼎沸、低鳴運轉的馬達聲浪。工廠同事來自中國四面八方,各地好漢聚集在此,來自四川、湖南、廣東,還有更多未知的地名,在白色牆壁隔離外界,我緩緩淹沒在這條幽遠暗流之中,不知廠外白晝與黑夜。
工廠生活總是煩悶,我總愛借用你的地圖,從北京城沿著萬里長城的長牆,卻見半壁江山景離亂。有關長城的故事,長城背後的文化,築長城的還是擔著沉重的磚石步履維艱地向前邁進,數不清的鞭痕就是我在長城下的生命記憶,在長城腳下我只擁有滿懷的風沙。走過望不盡的荒煙漫草與崎嶇道路,昔時的宏偉建築,歷史風華不再,斷垣殘壁斜倚落日餘暉與沿長城而居的小村裡炊煙裊裊相伴。
伴隨中國逐漸頹圮的記憶,我穿行在電影《黃土地》裡寬廣高原上的千溝萬壑,越太行、跨秦嶺、穿黃河大峽穀、過河西走廊、入黃河壺口……,黃土高原的黃色、蒼涼、廣袤、沉靜,帶給我極強的震撼。
循著你的地圖看魔咒下的「蟻族」,因為收入不高、房價昂貴,他們只能住在這些大城市與鄉村交接的邊緣之處。事實上,即便找到不錯的工作,也未必能適應近年來這些城市高漲的生活費用與壓力,選擇回故鄉發展的人流陸續出現當中。
而我從旁觀者,逐漸從同事口中提及,人民在生活的三座大山-醫療、教育及住房之下屢被壓得喘不過氣。在現代化過程中,醫療及教育實現產業化,而住房則實現私有化,致醫藥費、學費在幾年內暴漲,住房價格在房地產囤地以及地方政府暗中支持下,不斷上升,人民對此實為莫可奈何。
來不及感嘆中國人民的生活壓力,我即因商務前往日本。當第一天我在東京傾斜的日照中醒來,遠眺迷濛的天空,我的心騷動起來,有一點點興奮和緊張吧,畢竟我終於來到東北亞市場的重心!
對照你和妻及兒子旅居日本的風景,從九州的鹿兒島市到北海道的札幌市,火車全程約2500公里,四十一天的日本行平均每天要走路五六小時。你深入日本各地,只見你的前路櫻花含苞待放,而我卻踽踽獨行,只有影子結伴前行,葉漸飄落。
那天我拖著行李,轉站前往日本秋葉原時,正好趕上一群日本小學生排隊依序前行,讓我想像起日本與中國之間的歷史糾結。對於日本的想像,如記憶未經融化的初雪,中國從二戰時期的戰敗國,到之後日本蓬勃發展時的敬畏之心,甚至還帶點自卑的心理,到現今中國已是亞洲稱霸的大國,自然對於日本從前的所作所為有所齟齬。
人生過彎,光影斑駁的牆上有新的裂痕,遠望窗外的靄靄白雪。讓我借用你的地圖,每一步伐踏著從同樣是一片白色天地,那些複雜的夢,不只那些蒼茫卻失落的異鄉人。我在旅途拾起你的地圖,其實,驚恐,源自內心,而非日本。直到北風呼嘯,只見雪花飄飄洒洒地從空中落下,化為霜雪紛飛的北國,空氣中透露發出異常寒冷的氛圍。
當霜雪冷季過後,初春將臨。我在午後的東京品茗,偷得周末半日閒,當繽紛的粉紅色櫻花綻放,迎接下一個即將到來的春天。
然而,日曆還停留在昨日,在逐漸熟悉日本步調的我,而我卻在公司一紙命令下連夜前往南韓。回憶那年商旅短期居住南韓公司宿舍,十一月雖未迎來初雪,卻是陣陣寒風侵膚刺骨。
然而,進入首爾進市中心卻是大工程。塞車對於南韓居民習以為常,卻是旅居商務人士的噩夢之一。然而,當我每日前往首爾,總得以在區域業務與計程車司機閒聊中,一窺南韓平民生活焦點,話題圍繞南韓財團結構與居民生活,滿目都是各式企業的LOGO,南韓日常用品與食物價格普遍不斐。
南韓商旅中,印象最為深刻的是幾次拜訪南韓三星企業的冗長行程。進入三星大門,甚至每一棟行政大樓,都有類似出國安檢流程,一進一出都是時間折磨。從行李到筆電嚴密蒐查與管制,南韓企業對於商業機密一絲不露。
關於南韓,容易讓人聯想韓劇、韓貨和整形,卻不是你的妻的菜。南韓之旅,只有你和兒子同行。你不是一貫的哈韓或反韓,畢竟人的智慧在歲月洗禮下,成為一種超脫物外的觀察。你的韓國旅行,從鄉下到都市,大量與韓國人民不同社會階層的對話,捕捉韓國的各種面向。從韓國近代史中受美國支配的各種悲哀,以及韓國在中國崛起時代的焦慮與努力。
然而,南韓與中國底層人民生活,卻讓人不勝唏噓。你一步步的剝著洋蔥韓國,刺鼻又促淚。而我的韓國之旅,卻是口中溢滿著泡菜滋味,初至韓國,三餐總有泡菜餐桌招待。即便我已不需地圖,然而我畢竟是異鄉人,當我日復一日行經熟悉的路口,透過黑夜,從窗面看見的自己,面容也灰茫茫的,低頭一雙斑駁的鞋印,拖著沉沉的夜色,悄然轉身,徒留記憶中故鄉清晰的輪廓。
不論中國、日本及南韓,你是旅客,我也總是過客,來去匆匆,然而,你我的眼光總是眺望遠方。是的,在人生的旅途中讓我借用你的地圖,透過你時而詼諧的筆觸,傾聽風雨在歷史扉頁沙沙作響,讓我的不羈的心輕輕走在蜿蜒坡道上,我繼續前往遠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