末代皇帝電影閒談:童年篇
上次我提到:溥儀就是個死小孩。其實這不能全怪溥儀,而要怪詭異的宮廷教育及生活制度。
先看教育方面,溥儀在名義上接受非常多課程。根據自傳描述提到:
「主要課本是十三經,另外加上輔助教材《大學衍義》、《朱子家訓》、《庭訓格言》、《聖諭廣訓》、《御批通鑒輯覽》、《聖武記》、《大清開國方略》等等。
十四歲起又添了英文課,除了《英語讀本》,我只念了兩本書,一本是《愛麗思漫遊奇境記》,另一本是譯成英文的中國《四書》。
滿文也是基本課,但是連字母也沒學會,就隨著老師的去世作罷。」
所以溥儀的童年大致學習功課有三:
一、傳統國學,另外加上先帶皇帝遺訓,像《聖武記》就是描述康熙皇帝的功業。
二、外文教育。
三、母語教育,但溥儀後來有提到,他真正會說的滿語只有一個字,那就是請大臣站起來的「伊立」,算是完全失敗,不過以實用角度來看,當時很多滿族人都不用滿語溝通,所以這也不算大問題。
在溥儀15歲的日記中,我們更能發現溥儀其實功課量非常大:
「二十七日,晴。早四時起,書大福字十八張。八時上課,同溥傑、毓崇共讀論語、周禮、禮記、唐詩,聽陳師講通鑒輯覽。九時半餐畢,複讀左傳、谷梁傳,聽朱師講大學衍義及寫仿對對聯。至十一時功課畢,請安四官。是日莊士敦未至,因微受感冒。遂還養。心殿,書福壽字三十張,複閱各報,至四時餐,六時寢。臥帳中又讀古文觀止,甚有興味。」
簡單幫溥儀翻譯一下吧,早上4點就要起床,然後先寫書法。8點上課,讀的是國學經典;9點半吃完早餐後,繼續讀國學經典到11點。之後因為英文老師沒來,改成繼續寫書法,並且讀多份報紙。到了晚上回寢宮,繼續看古文觀止。
是不是覺得溥儀的教育基礎打得很扎實,如果看官們這麼想………那就大錯特錯了!
大家有沒有注意到:溥儀完全被安排成偏科學習。他自己就說:「從宣統三年學到民國十一年(也就是6~14歲),沒學過加減乘除,更不知聲光化電。」同時由於他的師父們只教子曰詩云,童年的溥儀一直認為:「我總相信祖先是由仙女佛庫倫吃了一顆紅果生育出來的,還有每個老百姓吃飯時都會有一桌子菜肴。」簡單來說就是社會及生活常識嚴重缺乏呀!
(根據許多人的回憶,溥儀的晚年,很多時候連找零錢都要思考大半天,重點是還常搞錯,所以他會直接將一把零錢撒在別人前面說:「您自己看要找多少。」看來完全童年學習不足的後遺症呀。)
那大家如果想:「最起碼溥儀國學能力不錯吧?」那又是個誤會。
話說溥儀其實非常愛胡鬧,根本靜不下心學習,最後宮中的師傅想出個辦法:給皇上找學伴吧。
最後有三位皇族子弟獲得學伴的殊榮,分別是:親弟弟溥傑、負責伴讀漢文的毓崇,以及伴讀英文的溥佳。
雖然學伴的加入史溥儀終於比較專心在學習上,但詭異的是,宮中師傅按照古訓:如果皇帝表現不好,由伴讀代替受罰(娘的,我身為老師看到這條規則簡直沒暈倒)。
所以毓崇小朋友就倒楣了,因為溥傑有請私人家庭教師,所以功課表現良好,加上他是皇帝親弟弟,師傅自然不會拿他開唰。於是每當溥儀表現低落,毓崇就要挨罵,然後毓崇有幾次奮發向上,拿了全班第一名,回去就被父母開罵:「你怎麼可以贏皇帝?多麼不懂分寸!」
毓崇自此徹底鬱悶,只能秉持「我就爛」精神,每次上課前就先做好被罵的心理建設。甚至毓崇有時還會因為學業以外的事情被罵,有一次溥儀蹦蹦跳跳地走進書房,結果負責上課的陳寶琛師傅就對已經坐好的毓崇開罵:「看你何其輕佻!」
(電影中,有一次溥儀突然發瘋似的跑到屋頂高喊「我要出去」,然後有一幕帶到官員對著溥儀期的腳踏車一頓猛抽,並罵道:「都是你帶壞皇上!」我想就是導演在表現溥儀童年教育中的荒謬之處。)
但其實真正倒楣的,還是溥儀,因為這種無須負責的教育讓溥儀不只學識歪樓,行事作風一整個非常死小孩。
前一篇文章我提過,溥儀當皇帝代表他與原生家庭的切割,整個宮廷所有人他全都不熟。雖然他因為繼承同治及光緒皇帝的大統,所以在禮儀上,同治及光緒的后妃全成為他的便宜老母,而大家也對這位孩童天子異常看重,但只是看重「皇帝」這個身份,而完全不看重他這個「人」。
比如溥儀說他自小就得胃病,原因是他童年有一次栗子吃多撐著了,結果光皇帝的皇后─隆裕太后,有一個多月的時間只讓溥儀吃糊米粥。正值發育期的溥儀簡直餓瘋了,但任憑他怎麼反應也沒任何人搭理。所以有一次溥儀遊玩中南海,隆裕太后叫人拿饅頭給溥儀餵魚,結果溥儀當場就饅頭吞下肚。
這下隆裕可緊張了:「這小子吃東西這麼不節制,來人哪,給我看緊他。」於是溥儀更沒機會吃飽了,以至於有次溥儀看到有人進獻的貢品,突然就打開其中一個食盒,抓起一隻醬肘子就咬。跟隨的太監趕緊來搶,硬生生地把肘子從溥儀嘴中扯出。
看到這,我覺得溥儀這皇帝過的跟難民沒兩樣呀。
甚至有次溥儀一連吃了六個春餅(看來小孩是真餓壞了),被一個領班太監知道了,為了怕皇帝撐著自己又要被罵,於是找了另外兩個太監左右提起溥儀的雙臂,像砸東西似的一直上下搖晃溥儀。事後他們很滿意地說:「皇上沒叫春餅撐著,都虧這個療法。」(等等!你確定這不是整人節目?)
等溥儀年紀越大,宮中的后妃(也就是便宜老母),對溥儀管制越來越多,在他們看來,這是為了確保皇帝守規矩別亂套,但她們完全沒意識到溥儀作為一個人,完全沒有「被愛」的滿足。
於是溥儀每天早晨到每位便宜老媽面前請安。每到一處,先下跪,然後便宜老媽一邊梳頭一邊問著例句:「皇帝歇得好?」「天冷了,要多穿衣服。」「書念到哪兒啦?」最後都用一句:「皇帝玩去吧。」結束會面,然後溥儀這一天就不會再跟這些便宜老媽見面,一直到隔天周而復始的重複重複再重複上述互動。
可問題是:人的忍耐是有限度的。
有次所有便宜老母中地位最高的瑾妃(光緒皇帝老婆之一,妹妹是著名的珍妃,在隆裕皇太后過世後,經由袁世凱認定,遞補了皇是最高監護人的地位),又干涉了溥儀,結果溥儀火大了,直接怒噴:
「她是什麼人?不過是個妃。本朝歷代從來沒有皇帝管妃叫額娘的!憑什麼我就得叫她,還要聽她的話?」
瑾妃沒料到自己會被十幾歲的毛小孩怒嗆,而且嗆她的人是皇帝,她只能挨罵。不過山不轉路轉,老娘不能拿皇帝怎樣,但我可以針對你這死小孩的家人。
事實上,溥儀一家人某方面來說是很慘的,因為他們就跟前面那位伴讀的毓崇一樣,明明小孩已經跟自家切割關係,但溥儀鬧出什麼毛病,他們卻要被挨罵,理由是:你們沒把皇帝生好。(也就是你們家基因有毛病的意思,簡直不要太污辱人。)
於是瑾妃把溥儀的親媽及親奶奶叫來宮中一陣怒噴,結果溥儀的祖母和母親眼淚直流地哀求溥儀向瑾妃認錯。溥儀這下更怒了:「馬的八婆!敢動我家人!」本來溥儀準備再怒噴瑾妃一次,但祖母和母親知道這只會讓她倆再度被瑾妃怒噴,於是拚了命的求溥儀認錯。最終,溥儀非常不情願的認錯,瑾妃這才消停。
接著兩天後,溥儀的母親就自殺了……
據說溥儀的母親從小沒受別人申斥過一句,她個性極強,受不了這個刺激,於是從宮裡回去後就吞了鴉片煙自殺。
瑾妃這下意識到事情鬧大了,從此對溥儀不再管束,互動間也變得十分隨和,對此,溥儀表示:「紫禁城裡的家庭恢復了往日的寧靜,我和太妃們之間也恢復了母子關系。然而,卻犧牲了我的親生母親……」
你們覺得我這系列文是在分享鬧劇?不,我其實一直用荒謬的方式講悲劇,而且我認為這就是溥儀一生的主基調。
幸好溥儀在他的童年,還有一絲溫暖及良善的力量陪伴著他,就是我前一篇一直提到的關鍵人物─奶媽。
作為唯一一個溥儀熟識而且親密陪伴的存在,萬幸這位奶媽非常非常的善良。
以下摘錄擷取溥儀的自傳回憶:
(我生活)更大的樂趣是惡作劇。有一次,大約是八九歲的時候,我對那些百依百順的太監們忽然異想天開,要試一試他們是否真的對“聖天子”聽話。我挑出一個太監,指著地上一塊髒東西對他說:“你給我吃下去!”他真的趴在地上吃下去了。
(老ㄕ曰:所以電影中太監喝墨汁的橋段可一點都不誇張。)
有一次我玩救火用的唧筒,噴水取樂。正玩著,前面走過來了一個年老的太監,我又起了惡作劇的念頭,把龍頭沖著他噴去。這老太監蹲在那裡不敢跑開,竟給冷水激死過去。後來經過一陣搶救,才把他救活過來。
(看到了吧,完全死小孩呀!)
在宮中惟一能阻止我惡作劇行為的,是我的乳母王焦氏。她就是我在慈禧太后面前哭喊著找的那位嫫嫫。她一個字不識,不會講什麼仁恕之道和歷史上的英主聖君故事,但當她勸我的時候,我卻覺得她的話是不好違拗的。
有一次,有個會玩木偶戲的太監,給我表演了一場木偶戲。我看得很開心,決心賞他一塊雞蛋糕吃。這時我的惡作劇的興趣又來了,決定捉弄他一下。我把練功夫的鐵砂袋撕開,掏出一些鐵砂子,藏在蛋糕裡。我的乳母看見了,就問我:「老爺子,那裡頭放砂子可叫人怎麼吃呀?」(溥儀說)「我要看看他咬蛋糕是什麼模樣。」(奶媽說)「那不崩了牙嗎?崩了牙就吃不了東西。人不吃東西可不行呵!」我想,這話也對,可是我不能取樂了,我說:「我要看他崩牙的模樣,就看這一口吧!」乳母說:「那就換上綠豆,咬綠豆也挺逗樂的。」於是那位玩木偶的太監才免了一次災難。
又有一次,我玩氣槍,用鉛彈向太監的窗戶打,看著窗戶紙打出一個個小洞,覺得很好玩。不知是誰,去搬了救兵——乳母來了。
「老爺子,屋裡有人哪!往屋裡打,這要傷了人哪!」我這才想起了屋裡有人,人是會被打傷的。
先劇透一下,在溥儀的回憶錄中,他最後是以「人」來做為總結,因為溥儀覺得他直到受到共產黨改造後才意識到自己只是一個「人」(在此之前,他一直覺得自己是高高在上的皇帝)。
但其實在溥儀的前半生中,因為奶媽的善良,他還是有意識到「人」的時候,並且進一步想到:「別人同我一樣是人的道理。」
奶媽一直照顧及餵養溥儀到9歲,這其實已經非常畸形了,但看過前面提到的溥儀童年,我想大家會明白,奶媽是童年溥儀唯一安全感的來源,吸母乳不是幼稚,而是一種被愛及尋求安全的渴望。
但奶媽卻在溥儀9歲那年被趕出宮,除了生理上的不需要,我想很大一部分是出於對明朝歷史的教訓,也就是明熹宗的故事。
明熹宗是明朝倒數第二任皇帝,他直到十多歲都還逆著奶媽客氏,只是他運氣不好的是,奶媽客氏勾搭上了太監─魏忠賢,而魏忠賢利用客氏獲得皇帝信任,進一步把持朝政,造成明史上最黑暗腐化的時刻。
(說起明熹宗,他其實跟溥儀極其類似,他也是小時候就沒獲得人關愛,甚至連讀書的機會都沒有。追究原因,是熹宗的老爸─明光宗,自己也很被老爸明神宗虧待,因此造成熹宗對奶媽異常迷戀,如果只以個人看來,真的不能只怪明熹宗一個人呀。)
有前例在先,奶媽被掃地出門,這對溥儀的刺激極大,他自己說:「現在看來,乳母走後,在我身邊就再沒有一個通『人性』的人。如果九歲以前我還能從乳母的教養中懂得點人性的話,這點人性在九歲以後也逐漸喪失盡了。」
雖然我一直從行為上罵溥儀是死小孩,但其實溥儀只是被他人搞歪了,他的本性其實不壞,這點還是他從對待奶媽的態度可以看的出來。
溥儀後來結婚後,派人找到奶媽,不時請她回宮住些日子。後來溥儀跑到東北的滿州國,他把奶媽接到首都─長春,供養到滿洲國滅亡為止。
這期間,奶媽雖然擁有特殊的話語權,但她從來沒有利用特殊地位索要過什麼。性情溫和的她沒跟任何人都沒發生過爭吵,她很常沉默但對人總是露出溫暖的微笑。
為何我會一再的強調奶媽是我敘述的重點,因為即便我說的是一場悲劇,但我不覺得人生就只會是一場悲劇。或者說,在大環境惡劣影響下,個人依舊有力量去抗衡一切,那就是秉持著良善以及希望。這雖然聽起來就像芭樂的心靈雞湯,但我想用奶媽的故事告訴大家,這真的存在,也真的影響深遠。
可惜的是,奶媽離開了、母親在規矩制度中自殺了,舉目皆親但同時舉目無親的溥儀結束了童年,然後以一個滿是缺憾的心靈,迎接他的青年時光以及婚姻。
(未完,待續)
圖片為:末代皇帝中的童年溥儀
我其實覺得這個童星演得很好,完全是一副死小孩樣。然後我其實本來更想放奶媽的劇照,可惜畫質太差而作罷。
#甲上娛樂
#末代皇帝
(最後附帶幾句,在此感謝片商及編輯資助,使我看免費電影,那既然我看電影會沒事分享這麼多文章,是不是以後多來找我合作呢?呵呵)
北 科 英文 系 課表 在 傑洛米/rice studio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北市大鐵人隊2017/09/17(第一週)
開學第一週,除了體驗大學與體育班的生活,另一個挑戰就是必須要把運筆的工作兼顧,現在的大學生是邊上課兼打工,我則是顛倒過來,穩定好自己的工作後,才慢慢地熟悉大學生活。
因為沒讀過大學,所以我對修幾學分完全沒概念,更何況第一週是選課週,學生、老師都在調整心情(和上班族的blue monday有點不一樣),經過開學前選課的激戰後,才得知原來大學四年要修128學分,每學期不能低於16學生的規定。
關於課程,北市大擁有天母、博愛兩個校區, 除了大家比較熟悉天母校區的前身(台北體院),博愛校區前身(台北市立教育大學)開出來的課程非常豐富,相關語言的學習與有一定程度社會化的通識課,很吸引像我這樣的社會人士,畢竟進了職場一直翻滾,除了磨練專業技術,有時候心靈是需要重新調整的!
由於念的系所是水上系鐵人隊,只要和水有關的運動,大學四念幾乎都會出現在課程裡,選課當天我分享滿滿的課表給同事看,大家生氣地問:「你到底是去上課還是玩樂!」因為系選修項目出現獨木舟、衝浪、風浪板、潛水等課程,這些都是社會人士必須要花錢才能得到的,相對於學校開出來的課程,自然羨煞苦命的上班族!博愛校區比較多文科、倫理課程,像我特別選兩堂西班牙課,未來有機會去歐洲或是拉丁美洲比賽可以用不專業的西班牙語溝通感覺上挺有趣的,英文也許可以世界通,但能用當地母語交流,也許更能夠傳遞較情感的文化!
選課是殘酷的,我選到文物藝術與自然關懷課程,卻無緣更多有趣的內容,好比說探索世界電影配樂、世界遺產賞析、旅行與藝術、廣告學日本化、台北城市散步旅行等,老實說這些課程在我18歲的年紀一定不會是優先考量,因為進入職場後一定程度社會化,加上關心國家與國際脈動,才會有感選擇這類課程,要問我這些課程對鐵人有什麼關聯呢?沒什麼關聯,這就是一種學無止盡的心情,有些人只會運動不會下廚,有些人只會煮泡麵不會多放幾塊肉增加蛋白質,有些人只會攝取蛋白質不懂得均衡飲食,以此類推,多學習一些課本以外的東西,人生可以更豐富,多學了更可以有效運用在生活周遭。
第一週的鐵人隊訓練其實有點吃不消,內容並不是大安森林公園跑跑步或上飛輪課流汗而已,體育班表訂下午三點為專長課訓練,但其實學生什麼沒有時間最多,想要學更多技術或是想要變得更不一樣,自然少不了晨操。週一早上和大家配速跑,下午肌力和游泳,週二早上晨泳下午FTP與跑步轉換,週三5am團騎下午休息,週四因為分享會所以沒去晨操與下午的專長課(其實我已經有點頭暈了),週五早上爬不起來練習,下午因為許多人有比賽,所以我和畢業生自主練騎。所以一週下來,除了下午一定要出席的專長課,早上沒硬性規定的晨操我只有跟到兩天,很明顯要投入這樣的訓練環境需要更多意志力與時間,在運動筆記四年作息時間,從今年下半年開始勢必又是一個轉換。
內人問我早上又不是必修課程時段,需要要四點起床五點操課嗎?這問題我想了兩天,理出的結論是,當你想要變得不一樣,想要學更多東西,四點起床已經不是什麼問題了,只差在生理上有沒有辦法負荷,因為我有三天的時間心理是起床了,但疼痛的身體告訴我......繼續睡吧,孩子!
北 科 英文 系 課表 在 傑洛米/rice studio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北市大鐵人隊2017/09/17(第一週)
開學第一週,除了體驗大學與體育班的生活,另一個挑戰就是必須要把運筆的工作兼顧,現在的大學生是邊上課兼打工,我則是顛倒過來,穩定好自己的工作後,才慢慢地熟悉大學生活。
因為沒讀過大學,所以我對修幾學分完全沒概念,更何況第一週是選課週,學生、老師都在調整心情(和上班族的blue monday有點不一樣),經過開學前選課的激戰後,才得知原來大學四年要修128學分,每學期不能低於16學生的規定。
關於課程,北市大擁有天母、博愛兩個校區, 除了大家比較熟悉天母校區的前身(台北體院),博愛校區前身(台北市立教育大學)開出來的課程非常豐富,相關語言的學習與有一定程度社會化的通識課,很吸引像我這樣的社會人士,畢竟進了職場一直翻滾,除了磨練專業技術,有時候心靈是需要重新調整的!
由於念的系所是水上系鐵人隊,只要和水有關的運動,大學四念幾乎都會出現在課程裡,選課當天我分享滿滿的課表給同事看,大家生氣地問:「你到底是去上課還是玩樂!」因為系選修項目出現獨木舟、衝浪、風浪板、潛水等課程,這些都是社會人士必須要花錢才能得到的,相對於學校開出來的課程,自然羨煞苦命的上班族!博愛校區比較多文科、倫理課程,像我特別選兩堂西班牙課,未來有機會去歐洲或是拉丁美洲比賽可以用不專業的西班牙語溝通感覺上挺有趣的,英文也許可以世界通,但能用當地母語交流,也許更能夠傳遞較情感的文化!
選課是殘酷的,我選到文物藝術與自然關懷課程,卻無緣更多有趣的內容,好比說探索世界電影配樂、世界遺產賞析、旅行與藝術、廣告學日本化、台北城市散步旅行等,老實說這些課程在我18歲的年紀一定不會是優先考量,因為進入職場後一定程度社會化,加上關心國家與國際脈動,才會有感選擇這類課程,要問我這些課程對鐵人有什麼關聯呢?沒什麼關聯,這就是一種學無止盡的心情,有些人只會運動不會下廚,有些人只會煮泡麵不會多放幾塊肉增加蛋白質,有些人只會攝取蛋白質不懂得均衡飲食,以此類推,多學習一些課本以外的東西,人生可以更豐富,多學了更可以有效運用在生活周遭。
第一週的鐵人隊訓練其實有點吃不消,內容並不是大安森林公園跑跑步或上飛輪課流汗而已,體育班表訂下午三點為專長課訓練,但其實學生什麼沒有時間最多,想要學更多技術或是想要變得更不一樣,自然少不了晨操。週一早上和大家配速跑,下午肌力和游泳,週二早上晨泳下午FTP與跑步轉換,週三5am團騎下午休息,週四因為分享會所以沒去晨操與下午的專長課(其實我已經有點頭暈了),週五早上爬不起來練習,下午因為許多人有比賽,所以我和畢業生自主練騎。所以一週下來,除了下午一定要出席的專長課,早上沒硬性規定的晨操我只有跟到兩天,很明顯要投入這樣的訓練環境需要更多意志力與時間,在運動筆記四年作息時間,從今年下半年開始勢必又是一個轉換。
內人問我早上又不是必修課程時段,需要要四點起床五點操課嗎?這問題我想了兩天,理出的結論是,當你想要變得不一樣,想要學更多東西,四點起床已經不是什麼問題了,只差在生理上有沒有辦法負荷,因為我有三天的時間心理是起床了,但疼痛的身體告訴我......繼續睡吧,孩子!
北 科 英文 系 課表 在 「科系QA」台大政治x台大經濟 - YouTube 的推薦與評價
這次 科系 講座,邀請到的是台大政治、經濟的兩位學長姐,來分享自己 科系 的出路、課程,以及他們選擇 科系 的心路歷程和高中準備!0:04 選擇政治 系 心路 ... ... <看更多>
北 科 英文 系 課表 在 國立臺北科技大學- 應用英文系學會- Home | Facebook 的推薦與評價
以下活動內容是北科英文系在今年暑假舉辦的APEC青年培訓課程暨模擬會議競賽,歡迎有興趣的同學、青年們踴躍報名參與! 難得的APEC培訓動課程,千萬不要錯過啦~絕對是收穫滿 ...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