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北加1
#我們一起撐住台灣
今天,台北市確診數降至1例,全台灣總計確診數也來到個位數,是本土疫情爆發以來的新低,雖然欣慰,但我們仍然不能鬆懈,因為最後一哩路,才是最艱難的。
如同網球比賽取得賽末點一樣,稍稍不慎,就會被病毒反撲翻盤。
台灣能在沒有硬性封城的措施下,將確診數壓制在數百人、沒有像其他國家一樣失控,最大的功臣,便是全體醫護人員,以及協助抗疫的各類無名英雄,例如日夜協助篩檢的醫檢師,協助疫調的基層健康中心同仁,還有在風險下執行公權力的警消同仁,台灣民眾黨對於支撐住這個國家的你們,表達由衷的感謝。
此外,全體國人同胞的自律與堅持,也是我們能夠抑制病毒傳播的重要關鍵。這兩個月,大家過得很艱辛,像是經歷過一場世界大戰一般,每個人的生活都產生翻天覆地的變化,許許多多人的生計受到影響,日子很煎熬,我們也希望在戰勝病毒之後,中央政府不要忘了艱苦的基層民眾。
這個夏天,我們一起走過抗疫這條路,就差最後一哩路了,同島一命,大家加油!
Youtube連結,歡迎分享
https://youtu.be/jWk_we5HMXI
#民眾黨
#台灣民眾黨
---
民眾黨「#打擊假消息」專區正式上線,歡迎分享,對抗抹黑抹紅的認知作戰
https://www.tpp.org.tw/factcheck
同時也有3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2,560的網紅徐巧芯,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口罩販賣機難產因市府「摳門」 黃珊珊:會找民間企業贊助 #得第一!徐巧芯官方頻道 臺北市長柯文哲上任後,常把「使用者付費」掛嘴邊,從最早的汽車格全面收費、取消Youbike前30分鐘免費以及今年的捷運優惠,但柯文哲對於配合北市府智慧城市發展計畫的業者卻是連一塊錢也不提供。 我昨日市政總質詢時詢問市...
北 護 健康中心 在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最近醫院長官都蠻擔心 #院內感染 的事件,因為疫情下醫療人員感染本來就容易遍地開花
今天來講疫苗施打的預防效果,與WHO建議篩檢的一些策略
前陣子疫苗殘劑的爭議,雖然在診所是開放給民眾登記
但是在醫院有一項不錯政策,就將被長輩爽約的第一針,轉為院內員工的第二針
保護醫療體系員工的確優先,因為WHO統計全球染疫者有7.7%是醫療人員
今天來分享一下JAMA刊登 "接種疫苗前後,醫護人員中無症狀和有症狀的 COVID-19 感染"
這篇研究來自於美國加州大學歐文分校 (UCI) 健康中心,7月8日刊登於JAMA
於 2020 年 11 月 1 日至 2021 年 3 月 31 日共21 週
當然提及此區域都是以莫德納和輝瑞為主
而且當時並沒有Delta變異株
有症狀者的發現與篩檢
每日篩查 CDC 定義的症狀(發燒、疲勞、發冷、所有醫療人員都需要檢查肌肉酸痛、咳嗽、嗅覺喪失、呼吸急促、喉嚨痛、噁心、腹瀉),如果有以上症狀則進行快速鼻咽檢測。
無症狀者的發現與篩檢
每周向隨機選擇的醫療人員(每週約 1000-2500 [10%-25%])提供無症狀檢測邀請。
在冬季病例激增期間,醫療人員病例與全州的盛行率平行
但在第二劑疫苗接種一周後出現分歧。
疫苗接種開始後,58% 的醫療人員(邀請的 9782 名中的 5683 名)在 2 週內接種了第一劑,70%(10748 名中的 7558 名)在 4 週內接種了第一劑。
第二劑開始後,1 週後每日 HCP 病例從 18 例下降到 8 例(減少 55%)
2 週後減少到 3例(減少 84%),3 週後減少到 1例(減少 94%)。
通過無症狀檢測途徑確定的有症狀和無症狀 COVID-19 疾病在接種疫苗後均減少
醫療人員佔了加州奧蘭治縣(Orange County) 30%的人口
接種疫苗後,COVID-19 有症狀和無症狀感染均迅速且持續地下降。
--
之前有關於 #精準疫調,雖然看來是就是疫調+疫調範圍(匡列範圍內外)普篩
地方政府與中央也有傳出到底是快篩先還是PCR
但是現在卡在施打疫苗的同時,疑似案例要出具PCR陰性證明為優先
所以勢必是要選擇PCR,快篩會卡程序降低效率,現在台北市都是在做PCR了
(所以都是篩檢站,沒有快篩站了)
不過WHO其實也發展出一套關於檢測的建議
WHO區分四種社區傳播狀況下的篩檢方式,給大家參考
也回顧一下我們年初以來篩檢的演變方式
社區內無病例:(邊境防疫階段)
目標在於及早發現病例,防止進入社區
此時僅建議使用RT-PCR來確認病例,不建議快篩
檢驗量能保持在最低限度 (但是也建議預備量能)
保持穩健的旅遊接觸史調查,其實台灣就當時健保卡的機制就符合這一點
有零星病例時
過去 14 天內發現的零星病例,但是沒有展開傳播的證據
目標是防止 SARS-CoV-2 傳播
此時仍使用 RT-PCR來檢測可疑案例
並開始治療和隔離確診或可能感染 SARS-CoV-2 的人
群聚案例時
過去 14 天內發現到的明確群聚病例
目標一樣是防止 SARS-CoV-2 繼續傳播:
此時開疫調很重要
要從有症狀者抓出可能的群聚
此時仍建議使用 RT-PCR 測試
存在社區傳播時
過去14天本土感染廣泛分散社區
目標是“盡可能”通過發現病例防止 SARS-CoV-2 的進一步傳播:
這就是開啟 #廣篩 的時候,開始建議使用 #快篩 與PCR並行
快篩的角色在於增加測試網路
在確診病例盛行率>5%時適合啟用
此時的快篩陽性預測值會提升,減少偽陽性
但是這裡是還沒有講到有疫苗施打併行的狀況
此時追踪有症狀者的接觸疫調
還尤其注重在弱勢群體,或可能發生超級傳播事件的地區
這裡想像是貧困區、街友聚集地、或是亞洲的市場等等
此時有重症風險的人、衛生工作者、醫療機構住院患者、封閉環境中,例如學校、監獄或長期居住設施,如果檢測能力有限,則建議列為優先篩檢對象,甚至考慮這些範圍的普篩
到此階段,篩檢量能 #去中心化 非常重要
千萬不要只限於幾個實驗室能操作跑PCR判讀
--
所以以上結論,趕快完成第二劑,整個情勢就可以逆轉,更讓人放心
但是隨著變異株隨時盛行可能突破免疫
每個國家為了防止再次社區爆發而儲備檢驗量能,也是勢在必行
北 護 健康中心 在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疫調與匡列
昨天接到三立電視台副總的電話,我與聯合醫院許副總院長連夜趕到公司看現場,一個員工確診,的確會造成很多員工的驚慌失措,因為我們有許多經驗,所以告訴他們要怎樣處理後續事宜。
另外,因北農與環南市場疫情穩定,中央與地方聯合前進指揮所昨天解編,由台北市政府處理後續事宜。
就像壹電視、文化大學宿舍案、北農案、高鐵案一樣,工作職場先分紅黃綠區,紅區人員不但要篩檢,有近距離接觸者還要被匡列隔離14天。黃區人員也要全面篩檢,紅黃區的篩檢結果再判斷綠區的風險,壹電視沒有全面篩,因為紅黃區都沒有被感染,其他不同棟工作的同仁也不需要太緊張。三立電視台該樓層的員工都已經PCR篩檢陰性,雖然接觸者還是會被匡列隔離,但總是一個好消息。
我們現在有七家醫院有免費篩檢PCR,有疑慮的朋友可以預約去篩檢,不用排隊。
現在也有企業快篩的方式,很多醫院都可以配合企業快篩,之前雖都由市府設快篩站,是因為那時還沒有企業快篩方案,現在,企業可以委託快篩或員工自篩,台北市政府都會負責後送任務(接到加強版專責防疫旅館)。
大家常問為何疫調與匡列會有時間差,就以此案為例,醫院將PCR結果通報法傳系統,法傳系統就會分案給患者的居住地地方政府,如果是台北市,就會由衛生局疾管科通知確診者並安排到專責防疫旅館入住。接下來,疾管科同時通知該患者居住地的行政區健康服務中心進行疫調,公衛護士會打電話給確診者問他發病前後的狀況與行蹤(足跡),如果有工作,健康服務中心就會通知公司進行清消,並請公司提供員工名冊與座位平面圖,確實一一詢問確診者工作接觸狀況,再劃定匡列範圍與對象。
所以,得知確診後,地方政府接獲通知就算第一時間進行疫調,疫調後要判定接觸者是否為須匡列對象(無適當防護接觸15分鐘以上),還要調查實際接觸狀況,所以很多人不會被匡列,但還是要自主健康管理,所以,從疫調到匡列一定會有一個時間差。
例如上一次耳鼻喉科醫師確診案,他發病後還為三百多位患者看診,健康服務中心疫調後一一找到患者,詢問台北區管防疫醫師意見,防疫醫師認為雙方(醫師與病患)都有適當防護且相處不超過15分鐘,全部病患都列自主健康管理,這也是現行規定匡列居家隔離的原則(例如確診牙醫師130位病患全部匡列是因為病患沒有適當防護),但是台北市不放棄,用精準疫調模式安排耳鼻喉科的300位病患一一免費篩檢,找到三位確診者,及一位病患的第二圈確診者,其他兩百多位都是陰性。
所以很多人說公司有人確診者,為何沒有停工或匡列所有員工?為何不是全部員工篩檢?我常常回答是同心圓模式,紅區黃區與綠區,一圈一圈處理,不會因為一個確診造成機關或公司停擺,這也是中央到地方處理的共同原則。
台北市已經有四千多個確診案例,全國有一萬五千多例了,這個病毒已經在社區中隱藏,時時都要注意,不可大意!!
疫調人員每天像福爾摩斯一樣辦案,例如有一位婦人說他有先生與三個兒子,但很久沒有往來,她自己主動到醫院免費篩檢陽性,又說自己不會用手機,健康中心覺得很詭異,就調閱各種紀錄,查到她與先生一起在附近走動,也是與先生一起去篩檢,應該是怕家人被居家隔離影響工作,這就是疫調困難之處,要一直用各種方法查出確實軌跡,時間差恐難避免。更困難的是跨縣市的疫調,時間差更久。大家都在盡力防堵病毒,希望大家給基層疫調人員多一分支持與鼓勵,因為他們不眠不休,像環南市場案,半夜三更也在工作,真的很辛苦!!
#病毒還在社區裡
#無症狀帶原者
#每天隨身帶酒精消毒用
#口罩戴好戴滿
#做事比作秀重要
#不分彼此
#都是台北市民
北 護 健康中心 在 徐巧芯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口罩販賣機難產因市府「摳門」 黃珊珊:會找民間企業贊助
#得第一!徐巧芯官方頻道
臺北市長柯文哲上任後,常把「使用者付費」掛嘴邊,從最早的汽車格全面收費、取消Youbike前30分鐘免費以及今年的捷運優惠,但柯文哲對於配合北市府智慧城市發展計畫的業者卻是連一塊錢也不提供。
我昨日市政總質詢時詢問市長,「臺北市智慧城市產業場域實驗試辦計畫」,從開始至今共通過191案,但有一半以上卻還沒開始執行就喊停,其中最有名的就是口罩販賣機。而計畫無法執行的主因是市府只提供場地不提供資金,才造成許多業者無力負擔開發成果,導致後續的計畫中斷。
根據市府的合約,清楚寫到配合的廠商要負責所有開發施工、測試維護等事宜且費用自行負擔。以口罩販賣機為例,業者和市府合作後,竟還要把相關技術提供給其他業者使用,也因如此,才讓原本要放置在全市健康中心的口罩販賣機數量縮減僅放置3臺。
副市長黃珊珊則表示,若市府要提供相關補助經費,需透過公開招標才合法,但口罩機若用招標方式,可能會導致該開發廠商無法順利得標而中斷合作。市府也了解這件事,後續會透過找民間單位贊助的方式去支持這些新創產業,減少這類情形產生。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LOYRtVlpTi8/hqdefault.jpg)
北 護 健康中心 在 民進黨立法委員江永昌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謝謝老天爺給了大家週末假期連續2天溫暖的太陽
陽光團隊果真名符其實!
永昌Uncle要跟小朋友們說
看見你們綻放的笑容,
聽到你們元氣滿滿的歡呼聲
團隊所有的努力就值得了
永昌向親鄉報告,擔任立委這三年多來
在育兒政策及法令上有了許多成果
包括推行托育準公共化並且擴大育兒津貼
另外爭取北捷票價全面4折,新北市就有19萬名兒童受惠
還有興南國小廁所、健康中心翻新經費,也是永昌分別向教育部及地方政府爭取而來
未來,永昌也會努力推動育兒政策
如育兒津貼雙倍加碼至每個月5000元,以減輕家長負擔
並持續關心孩子的權益,致力守護孩子們的笑容!
#江來做
#好將來
#12月8日好玩劇團在中和國中
#選戰倒數44天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wUnaVrXtHEo/hqdefault.jpg)
北 護 健康中心 在 銘銘就 MMG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各位作弊還是要套路的!!!
喜歡的朋友IG幫我們發個限時動態,讓跟多人知道喔!!!!
訂閱【 銘銘就MMG】的頻道 ►►http://bit.ly/2mXTN8y
來我們粉絲團看看►► http://bit.ly/2mY4ZlB
想找我們就來信吧►►Email信箱 [email protected]
關注生活大小事►►銘銘就IG搜尋:mmg0907
建銘IG►►quiet_you
俊銘IG►►jbaodil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O4c5dDi_UpE/hqdefault.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