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都往事並不如煙】
繁華與盛美,古典與現代,巴黎的一切一切都要從西堤島(Île de la Cité)說起。
暫且跳過幾萬年前的舊石器時代已經有人類活動的痕跡,遠在西元前三世紀,塞爾特民族分支巴黎西人(Parisii)便來到這兒定居。那時的西堤島並非一座島嶼,而是好幾個散布在沼澤裡的小島,島上居民無論飲水、捕魚或是栽種作物都由塞納河供給滋養,他們駕著小舟在蜿蜒河道來往,構築成功能齊全的聚落。
憑藉河水資源不虞匱乏的小日子原本很美好,直到西元前52年,凱撒(Gaius Iulius Caesar,100 BC - 44 BC)派出4個羅馬軍團前來攻佔。面對強勢外敵,巴黎西人以破敗粗糙的斧頭對上羅馬人精良裝備和強效訓練,結果當然是血流成河屍橫遍野,無力可回天。臣服於羅馬統治之後,巴黎西人從此成為高盧羅馬人。
羅馬化之後的西堤島,尤其是小島東邊,一如從前,依舊是信仰中心,巴黎西人的祭壇在此逐步擴建,又迎來了羅馬眾神入駐,成為包容兩種文化的神廟。隨著時間推演,巴黎基督化之後,舉世聞名的聖母院也是在此拔地而起。
因此,巴黎聖母院除了建築設計足以代表哥德式藝術最完美的成就之外,尚且代表整個巴黎的文化和宗教起源,對於巴黎,或是整個法國和歐洲歷史發展,重要性不言可喻。
-----------
西堤島的東邊是信仰中心,西邊則有從羅馬時期四世紀中興建的堡壘宮殿,自此,巴黎開始建城。
西元508年,法蘭克王國國王克洛維一世(Clovis Ier,466 - 511)將巴黎定為墨洛溫王朝(Mérovingiens)首都,也在這座羅馬宮殿的基礎上增建「西堤宮殿」(Palais de la Cité)。歷經數百年權力更迭,巴黎曾經退出權力中心;西元987年,卡佩王朝(Capétiens)建立時,巴黎再度成為王國首都,國王們依舊居住在西堤宮殿,直到1358年瓦盧瓦王朝時才將宮殿搬遷至塞納河右岸的羅浮宮。
但是無論世代如何變遷,聖母院依舊是巴黎的信仰崇敬之所在。
這座古老壅擠的都市,在19世紀經過奧斯曼男爵(Baron Georges-Eugène Haussmann,1809年- 1891)大力整治,幾乎剷平了所有中世紀建築,僅留存少數古蹟,例如西堤島上的聖母院、法國最古老的王宮-西堤宮殿,和相連宮殿的「聖禮拜堂」(Saint-Chapelle)、「巴黎古監獄」(La Conciergerie)。
其中,聖禮拜堂就非常值得一看。
-----------
聖禮拜堂為典型哥德式建築,被譽為是法國最精美的皇家小教堂,也是整個歐洲13世紀花窗玻璃保存最完整之處。
整座禮拜堂擁有15扇高達15公尺的開闊窗戶,由多達1113面彩色玻璃組合而成,上頭描繪了舊約和新約聖經故事的不同場景,以及聖物運抵巴黎的過程。這些裝飾創造出無與倫比的璀璨瑰麗,更是13世紀玻璃藝術最豐碩的展現。比起聖母院,被聖禮拜堂的炫目光影包圍或許更讓人震撼動容。
得利於建築技術發展,十字交叉拱架得以延伸出進一步應用,過往羅馬式教堂的厚重石牆被捨棄,輕盈纖細的支柱和肋拱,加上飛扶壁便足以創造出嶄新的教堂形式,牆壁也能裝上大片窗戶裝飾。你知道的,要是羅馬式教堂窗戶開太多,牆壁支撐力道不夠,教堂可能就垮了。
透過百花窗和彩色玻璃,不僅宣揚教義,闡釋聖經故事,光線透過之後形成的絢麗光影,更讓虔誠信徒不用再像過去那樣只能待在陰暗濕冷的空間中禱告,而是能夠親眼看見聖經中所提及或內心朝思暮想,那聖城耶路撒冷與天堂的夢幻之所。
聖禮拜堂正是這樣一處宗教聖地。
-----------
除了驚人的玻璃百花窗,聖禮拜堂當初是用來收藏無可比擬的無價之寶,尤其是對教徒來說,可說是〝聖物中的聖物〝,那就是耶穌受難時所戴著的荊棘冠以及他被釘上的十字架大型碎片。
能擁有如此重量級的聖物和精美絕倫的皇家禮拜堂都要歸功於法國卡佩王朝的國王路易九世(Louis IX,1214 - 1270)。
路易九世在位40多年期間,無論在政治、經濟、建築、教育或藝術都建樹極多,例如知名的索邦大學前身-索邦學院也是成立於路易九世之手。他還是位虔誠的教徒,曾經兩次帶兵參與十字軍東征,只是往往出師不利,第一次東征結果慘敗成了俘虜,第二次則是在過程中於迦太基死於疫病。
然而路易九世的宗教熱誠和諸多事蹟,讓他在死後被天主教會封為聖人,因此他也被稱為〝聖路易〞(Saint Louis)。
-----------
耶穌的荊棘冠和十字架之所以落在路易九世手裡,說起來有點因緣巧合又有驚無險。
若不是君士坦丁堡的拉丁皇帝-鮑德溫二世(Baldwin II,1217-1273)和整個宮廷債台高築,又拿國寶-耶穌的荊棘冠抵押,跟威尼斯商人借了一大筆錢卻無力償還,路易九世也不會有機會入手聖物。為了籌錢還債,免得荊棘冠最後被威尼斯給沒收,鮑德溫二世還在1237年親自前往歐洲尋覓買家,順便找人跟他一起組成十字軍同盟聯合東征。
路易九世雖然對聯盟沒興趣,但一聽到荊棘冠卻眼睛為之一亮。這時候,多少錢都不會是問題,只要能得到荊棘冠!
擁有聖物對於王權的穩固具有相當大的重要性,不僅顯示國王信仰堅定,也代表神所賜予的榮耀,更能在百姓和各國之間建立無可動搖的威望。換句話說,聖物的象徵性和功能性對於專制王權是錦上添花的最佳物件,無論出於宗教情懷或是政治算計,路易九世都不能放過這個千載難逢的好機會。話說回來,雖然拉丁帝國還是失去了荊棘冠,但好歹是落在有點淵源的自家人手裡。
路易九世花費鉅資完成交易後,荊棘冠於1239年風塵僕僕抵達巴黎,中途當然會有其他人想要挾持搶奪,幸虧耶穌聖物還是安全來到新家。為了妥善供奉珍貴的耶穌遺物,路易九世下令在西堤宮殿內興建聖禮拜堂,整個工程從1241年進行到1248年,歷時短短7年便大功告成,以整體建築和裝飾的精妙程度來看,這樣的工時確實非常有效率。
有趣的是,建造宮殿的費用遠不及路易九世購入荊棘冠的價錢。
-----------
聖禮拜堂分為上下兩層,耶穌遺物被置放於上層,一旁有扇門直通皇家宮殿,因此當時聖禮拜堂只供王室成員使用。
想想看,在那個疫病橫行,戰事頻起的年代,國王只要渴求耶穌的撫慰和力量,便可以來此靜思冥想,沐浴在百花窗的幻麗光影中。對於王室來說,這是一個多麼核心又私密的存在!不過就沒有老百姓的份了(無奈攤手~
時光流轉,人事變遷,1789年爆發驚滔駭浪大革命,作為君主專制象徵,皇家專用禮拜堂如聖禮拜堂當然會成為暴民攻擊目標,無論是家具、聖壇飾板、12使徒雕像等都被破壞得慘不忍睹,就連盛裝聖物的盒子也被送到造幣廠銷毀鑄鎔,有些彩色玻璃窗還被整扇拆下輾轉賣到英國去。
幸好,荊棘冠在危機凶險中得以保全,不幸中的大幸。
想來暴民再激情慷慨不顧理智,面對耶穌基督的遺物還是存有敬畏,也因如此,這麼至關重要的文化資產才得以保存。另外讓人慶幸的是,儘管玻璃百花窗難逃一劫,破的破毀的毀,還是留下了2/3比例的原件。19世紀中期經過修復,聖禮拜堂終於恢復原貌,成為歷史文化重要見證。
-----------
下次再到西堤島,除了聖母院之外,聖禮拜堂與一旁曾經關押法王路易十六瑪麗王后的巴黎古監獄,都很值得細細探訪,見證巴黎的歷史起源,想像法國輝煌的歷史,以及王后一夜白頭的哀愴憂戚。
然後啊,那個革命歸革命,訴求歸訴求,可以不要拿文物古蹟出氣嗎?
多少歲月和知識的積累才能建立的文化與價值,輕易摧毀草率破壞,也不過是以改革造反之名,行鄙陋無文之事罷了…(無奈攤手again+翻白眼
#何時再回巴黎
#愛巴黎更要認識她的過往
#360度看聖禮拜堂,不看可惜!
https://www.facebook.com/360visio/posts/2114982165310645
#東西縱橫記藝JunieWang
#部落格 https://juniewang.mystrikingly.com/#articles
#IG https://www.instagram.com/art.junie/
圖片來源 : Junie Wang & 網路
《Copyright © 2021東西縱橫記藝JunieWang版權所有,禁止擅自節錄,若需分享請完整轉貼並註明來源出處》
同時也有1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1,790的網紅李基銘漢聲廣播電台-節目主持人-影音頻道,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本集主題:「無家者:從未想過我有這麼一天」介紹 訪問作者:李盈姿(台灣芒草心慈善協會 秘書長) 內容簡介: 一個人,為什麼會變得無家可歸? 十位無家者的真實故事,五位資深社工的真情告白 他,曾經是西進中國的台商 他,曾經是野雞車大亨 他,曾經是工廠作業員 他...
「十二因緣流轉圖」的推薦目錄:
- 關於十二因緣流轉圖 在 東西縱橫記藝JunieWang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 關於十二因緣流轉圖 在 法鼓山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 關於十二因緣流轉圖 在 法鼓山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 關於十二因緣流轉圖 在 李基銘漢聲廣播電台-節目主持人-影音頻道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 關於十二因緣流轉圖 在 [請益] 關於十二因緣的一個疑問- 看板Buddhism 的評價
- 關於十二因緣流轉圖 在 《十二因缘的故事》 - YouTube 的評價
- 關於十二因緣流轉圖 在 了解十二因緣解脫因果滅無明(聖嚴法師-大法鼓0990) 的評價
- 關於十二因緣流轉圖 在 仔細看!詳解“十二因緣”,帶你洞穿生命的真相! - YouTube 的評價
- 關於十二因緣流轉圖 在 十二因緣流轉圖在PTT/Dcard完整相關資訊 - 小文青生活 的評價
- 關於十二因緣流轉圖 在 十二因緣流轉圖在PTT/Dcard完整相關資訊 - 小文青生活 的評價
- 關於十二因緣流轉圖 在 台灣無畏如來芽大圓滿禪修中心- 十二因緣與習性的斷除《修行 ... 的評價
十二因緣流轉圖 在 法鼓山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心靈小品】無碍
✒文、圖:釋繼程
「業障」這二字,是許多學佛者喜歡掛在口頭上的,
喜歡,不表示它是好的、正面的,
反而是負面的、消極的,
凡遇到不如意的事,或逆境、困難,
乃至災禍,都可以用「業障」來蓋過,
也許有時可以成為心理的安慰,釋放一些壓力,
但有時則成為一個藉口,逃避應負的責任。
更甚的,一句「業障深重」,
就可以不用修行,等佛菩薩來救度。
其實,業或報不是真正的障碍,真正的障碍是心理的,
心理有了障碍,就找到一個藉口,
讓自己對所有的問題都不必負責,
「業障」就成了最佳藉口。
真正學佛者,縱使惡業現為惡報,
也不會逃避,而是去面對和接受,
再以佛法的修行,
以及本身的修養、福德、智慧去應對,去處理。
不找藉口,因為知道藉口往往是缺口,
讓自己的心力都從缺口流失。
何況縱使是業報,今現在自己的身上,
必與自己有關,無可逃避。
與其避開而問題仍在,只是暫時擱於一旁,
過後若又與其他業報或外緣結合,勢將更為重大,
不如當下面對,就其因緣去處理。
這是心理障碍的清除,才是根本的解決之道。
縱使當時的因緣,
自己的心力不足以解除所有的問題,
但因心無障碍,就讓自己立於正道中,
為問題的解決,先扎下根本的力量。
無碍的心,才是根本的,
這是智慧的心,清楚了解因果業報的法則,
在緣生緣滅的流轉中,
隨順因緣去面對自己一切的因果,
無顛倒想,無心理障碍。
無碍,方得自在。
2012.12.5新古毛觀音古寺話頭禪十
(更多內容請參考《人生》369期)
更多心靈小品 https://pse.is/3b4wkr
#心靈小品
十二因緣流轉圖 在 法鼓山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心靈小品】愈分享,愈法喜
有位精進學佛的婦人,家住在一座寺院附近,這座寺院裡約有百餘位僧人共住修行,她跟寺方說好,願意每天輪流邀請一位僧人至她家中應供。每天供養完齋食之後,她也不錯過精進的機會,向前去應供的僧人請法。然而,由於這位婦人在修行上極為用功,修行不足的僧人反而怕被她考倒,而藉口不去。
⠀
有一天,輪到一位老比丘「摩訶盧」前去受供,由於他年紀較大才出家,因此修學不深。他臨出門前,聽起師兄弟說起這位女居士的事,心裡極為忐忑,想著自己對佛法所知不多,這趟前去應供,說不定要被笑話了。他百般不願前去,但又想不出不去的藉口,拖著拖著,沒辦法,還是得硬著頭皮出門……然而,腳步卻益發沉重,愈走愈慢……
⠀
這時,那位婦人在家左等右等,等不到僧人前來應供,怕過了中午,耽誤了用齋時間,於是準備親自到寺中邀人。不料,她才走出門,便看到一位老比丘緩緩地朝她家的方向走來,她見老比丘沉穩的步伐,心中生起無限的法喜,心想:「這位長老的修行一定不同凡響!」於是恭敬地上前請安,邀老比丘回到家中、請他高座應供,過程中畢恭畢敬……
⠀
老比丘用完齋後,婦人虔敬地請他開示說法,然而,他左思右想、腸思枯竭,一句話都擠不出來,心裡苦不堪言……終於,他不得不坦承自己對佛法的無知,感慨道:「唉,一個人愚癡無知,苦啊!」
⠀
這位婦人一聽,心裡思惟道:「愚癡無知,就是十二因緣中的『無明』,而無明是十二因緣的根本……是啊,就是因為無明,所以我們才不停地流轉生死,而招來種種的煩惱苦果,所以愚癡無知確實是苦的根本原因啊!」她這麼一想通,竟當下見道,證得初果!於是她歡喜地請老比丘稍坐一會兒,她進到倉庫裡準備去取一匹珍貴的布料供養老比丘。
⠀
老比丘見婦人轉身離開,早已如坐針氈的他,二話不說、拔腿就溜!婦人取了布料回來,四下見不到老比丘,追出門外,也不見人影,尊敬地想:「這位老比丘的神足通極高深啊!」於是更虔誠地將布料帶去寺院……老比丘見她追至寺院,慚愧地躲進寮房裡,說什麼也不敢見她。
⠀
老比丘的師父是得道的高僧,他以神通見到因果始末,要徒弟出來接受供養,待婦人滿願離去後,便為老比丘解說十二因緣,讓他了解這位女居士何以見道悟法,這位老比丘聽著聽著,深入思惟之後,當下也豁然開朗,證得初果!
⠀
這個故事記錄在《雜譬喻經》中。許多人以為,自己不是高僧大德、對佛法所知有限,因此分享不來,也不敢分享,然而,這則故事卻告訴我們,每個人有自己的得度、得道因緣,即便我們所知不多――如故事中的老比丘――我們的適時分享,卻有可能是對方修行成就的助緣。
⠀
因此,聖嚴師父經常鼓勵弟子,要儘可能跟別人分享佛法:「凡是聽到的、看到的、體會到的,都算是知道,知道多少就分享多少,不強求,一切盡力而為、量力而為。」踏實地體驗一分,便如實地分享一分,而分享的利益,終究也會回到自己身上,如此,自己得到的法喜、法益,也將更多一分!
◎文、圖:轉載自法鼓文化心靈網路書店、Freepik
更多心靈小品 https://pse.is/3b4wkr
#愈分享愈法喜
#心靈小品
十二因緣流轉圖 在 李基銘漢聲廣播電台-節目主持人-影音頻道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本集主題:「無家者:從未想過我有這麼一天」介紹
訪問作者:李盈姿(台灣芒草心慈善協會 秘書長)
內容簡介:
一個人,為什麼會變得無家可歸?
十位無家者的真實故事,五位資深社工的真情告白
他,曾經是西進中國的台商
他,曾經是野雞車大亨
他,曾經是工廠作業員
他,曾經是家暴受害者
每一個街頭的他,都有一段故事
在大城市裡,街友常常是一群不被看見的人
許多人路過他們身邊,卻很少人靠近他們的世界
他們在街頭暗角得不到肯認,很多時候更被當成過街老鼠
但他們絕對不是街頭鼠輩,而跟你我一樣,有著有血有淚的真實人生。
本書記錄了台灣街友的生命故事
他們來自各行各業,各有不同背景
他們曾是軍人、商人、工人、保全、更生人、幫派分子、身心障礙者
卻都在時代流轉、社會變遷與個人困境的交織下,成了流浪街頭的人
不試圖控訴、不博取同情、也不採取勵志的角度
作者以平實的口吻描述每個人從「有家」到「無家」的過程
呈現他們在街頭的掙扎、反省、自我懷疑,什至想自我了斷的心情
透過這些故事,讀者將看見台灣街頭社會中
既存在弱肉強食的叢林法則,也有著貧困者相互扶持的集體力量
本書另收錄五名資深街友工作者的故事。每位都不是一開始就決定踏入這個領域,也不是社工科班出身,他們曾經是記者、田野工作者、老師、焊接工人、志工,卻在因緣際會下投身街友服務,成為台灣第一批街友工作者。
他們竭盡所能協助街友,除了三餐溫飽之外,也開發各種工作,不僅展現了工作者的創意,更重要的是,他們一直在為開拓「正常」以外的生存方式,試圖證明在主流社會的框架之外,還有另類的生存模式,可以適用於被社會排除的人。
透過這些故事,或許可以思考:
城市的存在與發展,難道只為了善待特定人群?
是否可能包容所有在此生存的住民?
透過他們的生命,也可以讓我們重新思索:
他們或許就是曾經或未來的我們,他們與我們是否真的那麼不同。
作者簡介:李玟萱
作詞人、文字工作者、台北國際書展大獎得主
國立暨南國際大學成人與繼續教育研究所碩士
九二一地震後投入災區重建,曾在台灣原住民族部落重建同盟、台灣基督長老教會921社區重建關懷體系、台灣原住民族學院促進會等機構工作,在中部地區待了八年。2012-2013擔任萬華社區大學與萬華社會福利中心合辦之街友繪畫課為期一年的隨堂助教,是與街友接觸的開端;後又參與台灣夢想城鄉協會弱勢族群導覽員培訓,擔任義工與導覽文本訪談撰寫。2018年以《無家者》一書,榮獲台北國際書展大獎非小說類首獎。
著有《失去你的三月四日》(寶瓶文化),中視改編為優質華劇,入圍第五十一屆金鐘獎四項獎項。現為主動音樂專屬詞人,歌詞作品散見多部華劇主題曲、片尾曲。曾獲2014香港作曲家及作詞家協會「最廣泛演出金帆獎—國語流行作品」、2015 hito流行音樂獎-年度K歌、2015香港新城國語力歌曲獎。
策劃:台灣芒草心慈善協會
芒草心是由一群服務街友的第一線人員組成,2011年成立,一開始以國際交流為主,和日本、香港、韓國等地的第一線服務人員交流經驗,互相學習。
從2014年開始擴展版圖,以更實務的角度協助無家者及貧困者。除了開始實際規畫執行無家者自立方案,如街友導覽(街遊)、起家工作室、自立支援中心;也著手舉辦流浪生活體驗營、「呷飽未」社區共食餐桌,期望透過更多體驗與交流,進一步幫助外界了解貧困者的生活樣態。期待透過這些方案的推動,培力服務對象,除了足以自立之外,更能進一步為自己發聲。
十二因緣流轉圖 在 [請益] 關於十二因緣的一個疑問- 看板Buddhism 的推薦與評價
十二因緣
流轉門為 無名緣行,行緣識,以至緣生老死。
還滅門為 無明滅故行滅,行滅故識滅,以至生老死滅。
依此而論
證阿羅漢的當下,無明滅,十二支因緣應立滅,
那阿羅漢如舍利佛等人何以還留有色身,有行,有識,可以說法?
此時說法之阿羅漢,其行,識,名色緣何而來?
如其行,識,名色緣於無明,則阿羅漢未滅無明,於理不通。
如阿羅漢無明已滅,則行,識,名色應滅,不應還能說法。
請諸位大德不吝賜教,最好能引經文以為根據,而不是基於自己的想法。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59.127.113.65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Buddhism/M.1485167929.A.7C2.html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