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元造船技術領先世界 | 知史百家
安煥然
中國歷史博物館研究員王冠倬指說,宋元時期,在海上絲路遠洋航行上,中國是主角,可以說是中國海洋事業的頂峰,不管是從造船到航海技術,以及導航技術,那都是遠遠居於世界的先列。它在當時,是世界上最優秀的造船技術,當之無愧。
王冠倬認為,中國古代造船技術裡,有三項重大發明,都對世界造船技術產生非常大的影響。一是舵;二是龍骨尖底海船的結構;三是水密隔艙。
在造船史上,船舵是中國人最先使用的。西方人要到13世紀才領悟這個道理,阿拉伯人船舵的使用大約始於第10世紀。令人驚訝的是,早在二千年前中國漢代的典籍,如《淮南子》一書就已提到舵。在兩漢墓考古發現的木船模型和陶船中,也都可以明顯看出,漢代造船已有船尾舵的設置。
中國的舵是從船尾槳逐漸演變而來。舵深藏在水中,不受制於海面風浪,操作方便而省力,猶魚尾一般,能左右搖擺控制方向。這是中國人偉大的發明。至宋元時期,更出現了平衡舵和升降舵。有的大型海船,不僅有主舵,還有副舵,甚至需要時還有幫助尾舵控制方向的「三副舵」。
其次,龍骨尖底海船。中國造船主要有兩種形式。一種是沙船,它是平底的船型結構,適航於較淺的水域,而盛行於長江流域,多為河船。另一種船型結構,則是尖底,船的橫截面為V形,尖底船下有貫通首尾的龍骨,作為船隻的基本骨幹。這種尖底船,吃水深,不適宜淺水,而適航於深海遠洋。龍骨尖底船主要建造於福建,是為宋元福建型遠洋海船獨特的結構形式。長江平底沙船和福建尖底船不能相提並論,前者是淺水河船,後者則是乘風破浪的遠洋海船。泉州發現的兩艘南宋海船,以及韓國新安發現的元代遠洋貿易船,都是具有龍骨的尖底海船。
宋代文獻《宣和奉使高麗圖經》記載,中國這種尖底海船「上平如衡,下側如刃,貴其可以破浪而行也」。尖底海船的優點是吃水深,穩定性高;易破浪前進,減少水的阻力,御風能力強,是適航於深海遠洋的優良設計。
再來是水密隔艙。這種設計出現於唐代而推廣於宋元。它是指船艙用木板隔開,並在隔板與船舷的結合處加以捻縫密封,製成若干隔間滴水不進的空間水密隔艙。這種設計的優點是,如果一艙破壞進水,水也不會流到其他艙區,致使其他船艙貨物不受海水浸泡。若能即時修補,船隻也不致受累而瞬間沉毀。《宋會要輯稿》和《宋史》記載當時的海船,一般有十多個水密隔艙。馬可波羅也記說中國海船有十三個(水密)艙。考古發現,泉州後渚南宋海船也有十三個隔艙,韓國新安元代海船有十個水密隔艙。
水密隔艙巧奪天工的設計,是中國人造船技術的超高智慧。這是世界公認,當時最先進的船體結構。西方人要到18世紀才懂得模仿、引進這項中國的造船技術。
以上中國造船技術的「三大發明」,大抵都在宋元定型。除此之外,中國海船,一般有三至四根桅杆,能掛十二面帆。帆的方向不同,可以調度角度,不論在何種方向,都可以利用風力航行,即使是「頂頭風」(正頂風),南宋以後已領悟到拐著彎走「之」字形的調帆方法,能逆風行船。所以說中國海船能走八面風。三桅設計要到1466年才傳到西方,它造就了15世紀的地理大發現。
中國造船的善用榫合法的木工技巧,又加以鐵釘釘合。為防漏水及增加安全系數,船殼多作二層或三層,甚至多至六層。船身寬大而深長,甲板多作四層厚。當時的印度船隻,船縫之間還只是用植物纖維塞進,中國宋元海船,其船縫之間,釘口與釘口之間,則是用粘料,塗上桐油灰。這就是馬可波羅所見泉州海船的「樹子的油」。這種桐油填隙法,防漏水性能高,又可防蟲蛀,一般可維持三十年之久。
宋元海船的船體之大,在當時也是「天下第一」。一般也有十幾丈長(30餘米)。有所謂五千料、二千料海船。泉州海船載重量在兩萬斛到四萬斛。按兩萬斛算是一千四百多噸。當時的阿拉伯和印度都沒有能力建造這麼大的海船。
宋代五千料海船可載五、六百人。元代,阿拉伯旅行家伊本.巴圖塔說中國大船可載一千人。要進波期灣,那裡是一片淺灘區,宋元中國海船船體太大,進不了港口。當時印度與中國之間的海洋貿易,盡操之在中國海船。宋元海船航進印度諸大港,所繳之稅遠高其他國家的船。其他船隻只需繳十至二十第納爾,中國遠洋貿易船卻至少要繳五十個第納爾。原因就是中國船體太大,載貨量特多。所謂「船大為穩」,船大人眾,才敢出海遠洋,甚至是阿拉伯商人也喜搭中國商船往返興販於海上絲綢之路。
再加上中國的偉大發明指羅盤、針路、航海圖,以及(給合阿拉伯人航海知識的)牽星術等的導航技術,穩定性好、安全性高、適航性強,宋元造船技術遙遙領先於世界。正是由於宋元時期早已具備了領先世界的造船和航海技術,才為後來的明代鄭和下西洋提供了必要的物質技術條件。鄭和寶船的宏壯,絕非偶然。
李約瑟在《中國科學技術史》中說:中國古代科學技術的輝煌成就,「在公元3世紀至13世紀之間保持著一個西方所望塵莫及的科學知識水平」。中國的發明和發現「往往遠遠超過同時的歐洲,特別在15世紀之前更是如此」。然而歐洲在16世紀以後誕生了形成近代世界秩序的基本因素之一的現代科學,中國文明卻沒有產生與此類似的科學,其阻礙因素是什麼?這個問題,被人們稱作「李約瑟難題」。這或許只是一個「偽問題」,卻又是我們不能迴避的客觀存在的事實。
(原刊《古代馬中文化交流史論集》,新山:南方學院出版社,2010,作者授權轉載,特此鳴謝。)
作者簡介:
安煥然,馬來西亞南方大學學院中文系教授,華人族群與文化研究所所長,原副校長。廈門大學歷史學博士,台灣成功大學歷史語言研究所碩士。《星洲日報》專欄作者。著作有《小國崛起:滿剌加與明代朝貢體制》(2019)、《文化新山:華人社會文化研究》(2017)、《古代馬中文化交流史論集》(2010)、《本土與中國學術論文集》(2003)等。
「升降尾門載重」的推薦目錄:
- 關於升降尾門載重 在 知史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 關於升降尾門載重 在 [問題] (請教)貨車比較麻煩前輩- 看板car - 批踢踢實業坊 的評價
- 關於升降尾門載重 在 承冠尾門升降機- Posts 的評價
- 關於升降尾門載重 在 貨車升降尾門種類的推薦與評價,FACEBOOK、MOBILE01 的評價
- 關於升降尾門載重 在 貨車升降尾門種類的推薦與評價,FACEBOOK、MOBILE01 的評價
- 關於升降尾門載重 在 Isuzu-ELF六代(新一路發)-3.49噸貨車-5AMT自手排型 - Mobile01 的評價
- 關於升降尾門載重 在 升降尾門承重5百公斤起若被夾住、人力難抵抗 - YouTube 的評價
- 關於升降尾門載重 在 17噸貨車載重、17噸自排、UD 17噸在PTT/mobile01評價與討論 的評價
- 關於升降尾門載重 在 17噸貨車載重、17噸自排、UD 17噸在PTT/mobile01評價與討論 的評價
- 關於升降尾門載重 在 全新HINO3.5噸+升降尾門加入坤輝囉!... - Facebook 的評價
升降尾門載重 在 承冠尾門升降機- Posts 的推薦與評價
四芯尾門能幹嘛? 1.載重增加。平台也可加大。 2.調整角度,保持升降時的水平、棧板作業、避免滑落。 使用輪子器具搬運貨物時,升降平台如果傾斜,貨物升降過程會有 ... ... <看更多>
升降尾門載重 在 Isuzu-ELF六代(新一路發)-3.49噸貨車-5AMT自手排型 - Mobile01 的推薦與評價
載重 4~6T VS 3~4.5T ... 樓主您好~~~我的14尺五十鈴跟您一樣是14尺的,現在遇到一個問題是,加裝升降尾門之後,重量增至3470,沒辦法,只能花錢減重了,我的車在未加裝升降尾 ... ... <看更多>
升降尾門載重 在 [問題] (請教)貨車比較麻煩前輩- 看板car - 批踢踢實業坊 的推薦與評價
目前需要添購一台貨車(二手)
預算約20 要有尾門
用途載地瓜 載雜物
想請問
1 得力卡(三菱)
2 小霸王(現代)
3 卡旺 (kia)
4載卡多(福特)
------------------------------------
1哪台比較好照顧(保養)
2稅金
3東西材壞掉小霸王會很貴嗎?
4吃油哪台好
感恩貨車前輩們給個意見
小弟創業一段時間了
決定該添購貨車
自己比較喜歡小霸王
1柴油
2內裝
但怕不好養零件貴
麻煩給指導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101.12.100.50 (臺灣)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car/M.1582861683.A.8B4.html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