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還是十天前。
你站在早上七點十分的家門口,滿臉無奈緊盯著眼前的孩子,他一邊撅著嘴低聲咕噥,一邊漫不經心地穿著鞋子。孩子才剛起身,你就牽起他的手,大步往孩子唸的幼兒園走去。
社區的警衛伯伯看到你們母子,大聲朝你問早,你心裡嫌他囉嗦,都要遲倒了還找你攀談,埋怨老人察眼觀色的能力似乎跟不上年紀。
一陣折騰後,你好不容易把自己塞進一列擁擠的車廂裡,你的思緒跟著列車左右搖擺,晚上要吃什麼呢?自助餐太油,小火鍋太熱,不如就吃孩子和丈夫最愛的麵食,這是限水政策下最好的選擇。
來到捷運出口,迎接你的是毒辣辣的太陽,還沒到公司,你早上化好的妝已經開始土石流,萬幸藏在口罩下,這張臉只剩眼睛,沒人可以瞧見你臉上的崩壞。
到了公司,你放心長噓了一口氣,有了孩子之後,遲到早退變成常態,只能眼巴巴望著別人領全勤獎金,你安慰自己,反正這份工作只是賺錢養家的工具,雖然自己沒有太多熱情,但是工作簡單不必費腦,不能要求太多。
…
午休的空檔,你看了看社交平台,90%的發文都在唉嘆限水政策,你看著日月潭的九蛙照片愣了好一會兒,硬是想不起來上次旅遊有沒有途經那裡,大家都說一孕傻三年,可你的孩子今年已經幼兒園大班。
同事們又在訂飲料,其實幾天前你剛決定要減醣,但經不住同事的鼓惑,你訂了杯一分糖不加料的檸檬綠,說是想慰勞忙碌了一個早上的身心,其實是在替沒有毅力的自己找籍口罷了。
你放下手中的飲料杯,查看手機上的來電顯示,一看是安親班,你心裡已猜中老師大概要說什麼,如你所料,孩子在走廊上奔跑,撞掉了一顆門牙。
主管板著一張臉,還是在請假單上蓋了章。你匆忙離開公司,不忘打電話叮嚀丈夫早點下班,說好了一起照顧家庭,但大部分的時間裡,他的角色永遠是協助者,說到孩子,大家第一時間想到的都是你。
你只是偶爾才想到這些,晚上的韓劇歐巴就能驅散白天所有的不開心,就算一成不變,可生活還要繼續,你一點也不羨慕那些未婚的同事,但是你無比懷念單身時的自己。
做完所有的家事之後,你在凌晨一點躺平,第二天依舊扯著嗓門罵孩子。你又開始了新的一天,今天和昨天並沒有什麼不同,重複著相同的軌跡,年輕時你厭惡單調平常,現在你說這是隨遇而安。
…
你提著一顆怦怦直跳的心,趕到幼兒園門口,本該是結束一天的溫馨接送情,卻被突然宣佈的停課消息瞬間改變了畫風,孩子們還在開心不用上學,大人們個個唉聲嘆氣,周圍吵鬧的聲音敲擊著你脆弱的耳膜。
你備齊了食物,儲存了消毒用品,你以為這就是防疫生活的全部,殊不知居家辦公和線上教學才是藏鏡大魔王,午夜時分的韓劇歐巴,再也拯救不了你此刻崩潰的心情。
你乖乖在家中待了幾天,哪裡也不去。你想念起下午茶的味道,你想念起捷運的人潮擁擠,你想念起你的工作還有同事……
可你又覺得你想念的不僅僅是這些…
你想念起那個多話的警衛伯伯,那是平日裡身邊人的關心;
你想念起捷運上的早晨,那是一車廂的人朝著生活和夢想前進;
你想念起那份輕鬆的工作,它給了你寶貴的自由時刻;
你想念起和同事八卦的時光,他們讓你知道生活原來一直多彩多姿、原來塵世中的喧鬧才是世界上最美的聲音↘️↘️
https://www.twinsma.com/2021/05/blog-post_25.html
午夜食人列車 在 尼爾喝牛奶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雄影VR+XR 體驗片單超完整心得】by woffy
.
之前去 高雄電影節 Kaohsiung Film Festival試片的心得詳細文字版一次給大家,來自 woffy 的第一手觀影心得。
如本期節目所說,若你也是對這項技術不太熟悉、停留在過去印象的人,很適合去雄影一趟,感受他如今成熟的影像與多元領域的運用。
還沒聽過節目嗎?快去聽我們聊 ☞☞☞
https://neildrinkmilk.firstory.io/episodes/ckfo1rv8q68nu0800jcvs9jfb
以下是個人試片體驗的各片詳盡心得:
-
對我來說,VR的重點就在於「視角」,無論是第三人稱式的探索360度的世界,還是做為換位思考的共感教育,重現他人的經驗,我都重複在想「為什麼必須使用這技術?而非傳統的平面影像?」「為什麼是這個視角?我現在的身分是誰?」「為什麼在這時間點切換了視角?」,如此的思考過程與不同作品之間的交互作用,是一般電影/影像難以提供的,給我頗多啟發。
.
✦【子宮綺想】✦
https://www.kff.tw/TW/vr/vrFilmDetail/5598
視覺與意象上最讓我驚豔的作品。作者來自多摩美術大學資訊設計系,此作作為他的畢業製作,完成度之高非常驚人,不愧是專出產中學生救世主的日本。
片名 MOWB 是 WOMB(子宮)的倒影。以母親與女兒輪迴式的相互追逐作為故事核心,近似探險活寶的畫風,搭配午夜福音式行雲流水的畫面符號。精細而美麗的手繪線條,是少數有做到完全360度無死角的作品。
以旁觀者的角度進入主角親密而柔軟的童年搖籃,到濱海的嬉戲,與華麗的宇宙廊廳,每一個場景在讓你屏息的同時,劇情卻又帶著命運不得不的傷感。是一趟使人內心為之安靜的美好旅程。
看完當下馬上想到了一部有相似元素的MV,一查果然是同個導演:
https://youtu.be/zLBq-1G9_1s
在看子宮綺想前歡迎看看這部!可以用手機感受一下上述的360度無死角是怎麼回事 XD。一樣也是大量鏡面、海洋、宇宙與優雅閃亮的元素,相對子宮綺想完整而靜態的畫面,這MV讓觀眾追逐金絲雀身影的動態設計也非常迷人!
.
✦【Closet】✦
https://www.kff.tw/TW/vr/vrFilmDetail/5597/5982
這部和前一部是綁在一起販售,導演是台藝畢業的學生,也相當年輕。混合了定格黏土與手繪的回憶插入,偶動畫的技術很成熟細膩,在此之前沒想過這也能做成VR。故事直白,情感纖細,最後一些視角上的改變,讓我很好奇導演的用意 XD。(還有為什麼選用了日文配音?)
導演前作很ㄎㄧㄤ,曾在噗浪上紅極一時 XDDD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p1tFb8SxVBA
.
✦【霧中】✦
https://www.kff.tw/TW/vr/vrFilmDetail/5594/6042
這部是雄影邀請數位導演做的原創作品之一。導演是曾做過以交友軟體為主題的電影《你找什麼?》的周東彥。一言以蔽之,這部作品即是重現了男同志三溫暖獨有的沉浸式體驗。我沒有去過所以無法說這作品很「真實」(據經驗者表示是說他們身材太好這點不太真 XDDD),但性愛場面完全沒有遮掩,甚至相當高畫質 XD。雖然露骨,但氛圍上有些微妙的詭譎,組合起來的感覺挺神奇。沒有太具體的劇情線,但他在窺視與被窺視/慾望與被欲望的一些設計,以及最後在視角上的twist滿有趣。
在《潤男的Room》的近期節目中,導演也談了關於創作的想法,以及接下來他的台澳合作互動式劇場作品(也是以網路情慾為主題),有興趣的人可以聽聽。
-
這次VR單元有好幾部相當具有人文關懷的作品,作為社會議題的呈現是很直接卻有效的做法,讓原先事不關己的觀眾強制進入他人視角,感受他們的生活。我和尼爾也討論到未來若能將報導者的專題作類似轉化,應該會是很棒的運用。
-
✦【移工日記】✦
https://www.kff.tw/TW/vr/vrFilmDetail/5601
改編在韓國工作的緬甸移工日記。旁白朗讀的內容詩意,劇情結構本身也很文學性,講述他身在首爾苦熬,心卻被緬甸回憶所拉扯的日子。在畫面上雖然沒有特別炫技的部分,但結合了唸白、配樂與貫穿整部的雨聲,穿梭於粒子波紋化疏離的城市與人群之間,其冰冷的調性使人悵然。
.
✦【虛擬自由】✦
https://www.kff.tw/TW/vr/vrFilmDetail/5606/5985
紀錄在監獄裡的生活,並將VR影像帶給受刑人們的一項計畫。不太算體驗,比較是一種紀實性的影片。看完滿讓人思考「現實/虛擬」與「自由/不自由」之間的關聯,也很想看這個計畫帶出的更多討論。
.
✦【沖田先生的記憶劇場】✦
https://www.kff.tw/TW/vr/raceUnitDetail/5994
非常優秀!這部和子宮綺想是我最喜歡的兩部作品。此作具備了互動的遊戲性,觀眾可以藉由感應手把,去經歷導演的爺爺──沖田先生過去的記憶。劇情重現了日裔加拿大籍的人們,在二戰時所受集中營的迫害,是相對不太為人所知的一段歷史。導演作為旁白,將沉痛的歷史濃縮成家庭相本式的私密故事,配合簡單的互動,彷彿瀏覽著沖田先生的旅程的同時,我們也親臨現場。
我覺得他在視覺上處理得像舞台劇場這點很聰明,一方面能更專注於敘事主體,不需要做滿整個畫面,另一方面這也確實是「記憶」本身的樣貌:我們無法重現當下周遭的其他細節,只留有腦海裡捕捉單一面向的瞬間。另外,利用基本的動作與回饋,卻能創造出十足的帶入感這點也很棒。
-
✦【攻殼機動隊 GHOST CHASER】✦
https://www.kff.tw/TW/vr/vrFilmDetail/5618/6064
超級好玩!超級感動!全米哭泣!!!!
與前述的都不同,此活動是搭配Q-Ride設施的4DX體驗。簡單來講可以想像成像環球影城那類的遊樂設施,所以要到智崴集團的場館進行體驗。
畢竟是原廠的商業作品,完成度超級高,各方面感覺得到投入的大量資金 XDDD 身為有看過攻殼的影迷(不敢稱是攻殼粉)在任務剛開始,城市映入眼簾,以塔奇克馬的身分飆速於公路上時,真的是感動萬分。很類似於當初看4DX夏日大作戰,OZ世界映入眼簾時的感受:天啊這世界真實存在。
3D的畫面細節超級多,該有的爆破與華麗戰鬥都給的很大方,節奏也很棒,在素子的關鍵攻擊畫面還會瞬間慢動作,帥到我雞皮疙瘩。基本上沒有劇情,就是從頭到尾的動作戲,但恕我直言,就是非常爽,無話可說。
由於攻殼的電子腦設定,使得畫面視角流暢切換於公安九課的角色與機械之間顯得很合理!我喜歡這種形式與內容相襯的服貼感。另外連音樂都超好聽是怎麼回事呀──(除了讚嘆不知道能說什麼了)
這部有不同配音的場次,習慣日文的我們不小心聽到中文版的還是多少有點出戲,如果能搶到日文版的還是力推原版 XD。
-
最後講一下另兩個很ㄎㄧㄤ的互動作品:
【腦洞大開:怪奇發燒島】和【蟲蟲的營養大戰】,前者是以進入生病小朋友體內的病毒(細菌?)為視角,畫面非常螢光繽紛,用色超狂亂 XD 劇情也很爆走。後者則是帶著奇想色彩的偶動畫,敘述未來人類將蟲作為主食可能會有的爭議。這兩件若放在科學博物館類型的場所效果應該不錯,詼諧的調性也滿適合小朋友。
https://www.kff.tw/TW/vr/vrFilmDetail/5607/5986
https://www.kff.tw/TW/vr/raceUnitDetail/5987
-
以上有些作品是沒有字幕、純英文發音的,購票時可能也要注意一下~
另外我自己很在意,但沒能體驗到的作品:
.《微醺列車》:是專門做體驗設計的「驚喜製造」耶,還有附酒,滿好奇該怎麼和VR結合的~
.《藝術文明之光:夏維岩洞》:第一人稱體驗洞窟繪畫是如何發展的作品,可以自己畫出圖,據說玩起來會很感動 XD
.《佛羅倫斯》:來自記憶碑谷首席設計師的作品,這部是免費觀賞!
.《Sigur Rós:精靈之聲AR》:我就想聽Sigur Ros~
-
其實原先並沒有預定要寫文字版本,但是我真心覺得體驗下來很有意思,所以想認真推薦給大家。並不是作品都完美無缺,但在領略過各種題材與媒材的可能性之後,對我而言是第一次正視到,這項技術已不再只停留在實驗性質,而是確實能打造電影所做不到的體驗。對影迷來說,雖然票價與時間比較貴一些,但仍是滿值得各類型嘗試一趟,了解一下為何各大影展都開始開VR單元的 XD。
你都讀到這何不按進來:
✦VR 體感劇院 - VR FILM LAB:
https://vrfilmlab.tw/
✦當然也別忘了雄影的主要影展播映,每年都選出讓北部人流滿地口水的片單:
https://www.kff.tw/TW
.
高雄電影節 𝟷𝟶.𝟷𝟼-𝟷𝟷.𝟶𝟷
XR無限幻境選片指南文字版♾ https://neildrinkmilk.pse.is/w6cbq ━━━━━━━━━━━━━━━
◴ 購票去 https://pse.is/wa887
◴ 2020雄影專刊下載 https://pse.is/w84np
午夜食人列車 在 BennyLeung.com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我們為何懷緬不曾經歷的舊?- Brian Liu
面對崩壞的社會政治現實,愈來愈多人懷緬黃金時代的舊香港,當中更不乏年輕世代。未曾經歷那個時代的他們,究竟何以懷舊?美國神經科學學者 Felipe De Brigard 文章分析,類似的不解背後,往往牽涉對懷舊心理的錯誤認知。其實懷舊不必靠個人真實經歷,也未必令人意志消沉,甚至可轉化為龐大政治能量,足以改寫現實。
在美國杜克大學兼任哲學系、心理與神經科學系副教授的 Brigard 分享,他最近突然回憶起中學時的點滴,感到一陣哀愁和渴望,希望回到從前,回到當時的班房、健身房及走廊。懷緬過去,相信是很多人有過的經驗,但矛盾的是,他明明很討厭中學讀書時期,畢業前還為此發過惡夢,生怕自己要重讀中學,那麼為何又會渴望回到過去?為回答這個問題,我們需要重新反省對「懷舊」的傳統認識。
懷舊的英文 Nostalgia,由瑞士醫生 Johannes Hofer 於 1688 年提出,以古希臘文的「回家」(nóstos)與「痛苦」(álgos)合併而成,形容人無法回家或返鄉的痛苦之情,被指可引發抑鬱、失眠、焦慮、食慾不振等徵狀。20 世紀初,懷舊成為精神科課題,被視作憂鬱症的變體;至今學術界的共識相信,懷舊有 3 個面向:認知上牽涉個人回憶,情感上使人消極軟弱,同時有使人回家的渴望。但 Brigard 反對上述觀點。
他指證,懷舊不必與任何實際地方有關。美國已經有數個研究發現,當事人想念的「家鄉」,可能是指抽象的童年經驗、失落的友誼,或者某種食物和服飾等等。這現象不限於美國,而是跨文化的共同經驗。2014 年,英國心理學家 Erica Hepper 與國際團隊調查 1,704 名來自 18 個國家的學生,發現他們的懷舊對象,通常都是一段關係、一件信物、一段童年,多於發生過的實際事件和地方。
更有趣的是,人往往會懷緬自己不曾經歷的時空,情況更相當普遍。現代英語甚至發明了 Anemoia 一字,描述對不曾經歷的過去所衍生的懷舊。2011 年活地亞倫(Woody Allen)導演作品「情迷午夜巴黎」(Midnight in Paris)中,作為現代人的男主角 Gil 便沉溺於自己不曾生活過的 1920 年代巴黎。
電影「情迷午夜巴黎」中,男主角 Gil 搭上午夜列車,時空穿梭至自己極為嚮往的 1920 年代;圖為劇照。
要理解這些過去備受忽略的懷舊心理特徵,Brigard 認為可參考認知心理學和神經科學的最新研究,證明懷舊對象之所以如此多樣,全因為懷舊的認知內容,並非基於個人回憶,反而是基於心理模擬(Mental Simulation)機制。
從想像的過去開拓未來
雖然時下觀念認為,回憶與想像是兩碼子的事,但過去 30 年的研究足以推翻這種成見。1985 年,多倫多心理學家 Endel Tulving 觀察發現,其失憶症病人在難以回憶的同時,亦難以想像未來,因此推斷回憶和對未來的想像,可能是基於相同心理機制的一體兩面。
2000 年代初的數個研究進一步證實,回憶與想像未來,牽涉大腦中的「預設網絡」(Default Network),而「預設網絡」又會支援其他心理模擬能力,譬如幻想過去的不同可能、空間導航、代入他人角度思考等等。Brigard 以此推斷,正是「預設網絡」多樣的心理模擬能力,使人在懷舊狀態下,不僅會憶起個人經歷,還可以想像不曾經歷的過去,或者利用片段的資料,拼湊出一個理想化的過去。
沉醉昔日美好時光,通常都被批評為脫離現實而不夠積極,精神分析亦沿用早期對思鄉病的報告,傾向認為懷舊使人悲傷、憂鬱和嗜睡。但 Brigard 相信,懷舊使人消極的成見,其實是倒果為因,實際上是負面情緒較容易促使人懷緬過去,但懷舊本身不必然就是消極。當代有愈來愈多情緒研究發現,懷舊反而是苦樂參半。
日常生活有很多例子,有助我們理解這種矛盾。譬如在不能旅行的情況下,你很可能會埋怨:「如果沒有武漢肺炎,我就可以去旅行啦!」想像中的圓滿結局,可帶給人安慰,但當與殘酷現實比較,反而會觸發人的遺憾。也就是說,心理模擬的行為與內容本身,可以帶來相反的情緒,懷舊也有類似的心理歷程,叫人悲中帶喜。美國心理學家 Keith Markman 和 Matthew McMullen 在 2003 年的研究證明,假如當事人能夠把注意力,從心理模擬過程的遺憾,轉移到圓滿結局的內容之上,充實感覺確實可以抵銷遺憾。
面對想像中完美過去與現實的落差,如果當事人執意要回到過去,終究會因為徒勞無功而陷入不能自拔的哀愁,除非人類能夠展開逆向時間旅行;但如果當事人把注意力放回現實,並決意在當下恢復腦海中的舊貌,那麼這種懷舊的追求,便有機會轉化為行動力,使人積極介入現實,甚至激發創意。
事實上,懷舊經常擔當重要的政治引擎,主宰著政治走向,無論過去和現在,政治領袖都曾經承諾要重建失落的美好家園。2016 年,波蘭社會心理學家 Monika Prusik 和 Maria Lewicka 進行大規模研究,並訪問了大量波蘭人對 25 年前共產時代的印象。可想而知,共產波蘭的既得利益者,或者不滿現狀的長者,大部分都有懷舊傾向,但出人意表的是,有更多年輕一代懷緬他們未曾經歷的共產時代。
如果基於傳統的懷舊認知,我們很難理解這些年輕人,甚至會嗤之以鼻,但只要明白懷舊必然牽涉的想像,可憑藉過去的片段資料,心理模擬出未曾經歷的過去,便知道這種事絕不稀奇。對美好過去的想像,往往反襯出令人失望的現實,在政治宣傳和絕望情緒推波助瀾下,很容易便轉化為政治能量,在重建昔日黃金時代的號召下開拓未來。
原文: CUP
#歷史 #人生 #文化
午夜食人列車 在 電影午夜食人列車 - YouTube 的推薦與評價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