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下3C產品,帶孩子出門運動
現在的孩子,生長在數位原生代,不可能不接觸3C產品。但是,父母還是應該要多帶孩子接觸大自然,多帶孩子出門運動,讓身心排毒,同時淨化。
在假日,陽光和煦,微風送爽的徬晚,一家四口,踩上各自的單車,御風而去。騎上體育館的大平台,運動的人很多,走路、慢跑、騎單車,都有。父母帶的孩子,年紀都偏小,不是幼兒,就是低年級的學童,我們家的青少年,倒成了他們年齡層的代表。
出門前,家人就商討好騎單車的路線規劃,讓孩子們有參與感。騎到安全的位置,兄弟倆,一會競速,一會在附近找新路,這讓他們在家人的團體活動中,也保有適度的自由。
孩子離不開3C產品,特別是男孩,都有這樣的煩惱。談天聊聊線上遊戲,已經是他們之間共同的語言。與其圍堵和禁止,寧願疏通和溝通。讓他們在家玩,限定好時間,也聊遊戲的內容,總比有些孩子在家不能玩,卻在放學後,在網咖流連。
長子問:「媽媽,您覺得我有沉迷於玩電腦的遊戲嗎?」我回:「還不算沉迷,但花在電腦上的時間,還是多了一點。」長子說:「但是您找我出去騎單車,我馬上就準備好啦!」我說:「希望你可以不需要別人叫,自己就會去運動,比較好。上了國中,你的運動量,確實減少了很多。」孩子要脫離3C產品的箝制,還是需要大人伸出一臂之力。
騎單車一段時間後,先生要帶我們去看他練習柔道的場所。騎下斜坡時,幼子說:「媽媽,我覺得騎斜坡有點恐怖,好怕會撞到。」那斜坡的寬度,不到一公尺,我鼓勵他說:「加油,弟弟,要相信你自己可以做到,你就一定可以做到。你只要抓穩龍頭,保持身體的平衡,然後慢慢的刹車,就可以愉快的騎下斜坡。」面對孩子的猶疑和恐懼,父母的支持和鼓勵,是最有效的強心劑。
弟弟騎的很好。到了平地時他才跟我分享,在剛才,其實先跟哥哥騎過斜坡,他當時很怕撞上前面的哥哥,就一直刹車。他剛才的話語,只是要釋放出心中的擔憂和疑慮。有時候,大人也會這樣,事情明明做好了,但壓在心上的騷動和不安,還沒有被釋放出來,還是造成著後續的干擾。要讓孩子,可以正確又即時的表達出情緒,覺察情緒,接受情緒,然後,轉化情緒。
人生的路上,有辛苦奮鬥的上坡,有不好控制的下坡,還有很多的坦途和小逕,也許曲折,也許會突然斷了出路。我們只能陪著孩子走過,一段又一段,卻不能永遠陪在身邊,所以要訓練孩子擁有獨立的思考和行動力。
親愛的孩子,在人生的路上,不管是上坡路段,還是下坡路段,都不要驚慌或害怕,即便是跌倒了,把身上的灰塵拍一拍,我們還是可以繼續前進。記得,抓穩你的龍頭,這是真誠,善良,勇敢,堅持,努力的往前走,你要面對選擇,你會懂得取捨,包容,妥協和豁達。只要不放棄努力,不迷失方向,這一路上的風景,不管是笑中帶淚,還是累中有笑,自己認真經歷過的,都是人生中的精彩。
Searc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