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各種參與式的藝術創作與策展行動,不僅使得我們將關注的焦點從產出成品的本身移往作品共創過程的設計與思考,也讓我們思考藝術創作者與策展人對於自身角色與合作對象權力關係的反思與實踐策略。我們來透過 典藏 ARTouch.com 龔卓軍老師這篇文章的梳理,從藝術家陳豪毅在舊名麻荖漏的台東成功進行的「Malacecay阿美傳統家屋構築」計畫發展脈絡,看到藝術家生命經歷與地方生活交織的深刻意涵。
--------
其實,許多當代的繪畫、雕塑、公共藝術、社會參與藝術的直擊人心,可能並不是因為它們的「創作論述」撼動人心,而是因為它們以嶄新的形式,敲打到觀眾的感性內核與生命黯黑之處。藝術家陳豪毅(Akac Orat)在今年暑假蓋好的那幢沒有創作論述的家屋,就是這樣的一個例子。
...陳豪毅的創作路徑,或許因為位於成功鎮和平國小老師和當代原民的身分,使得他在畢業後展開了非常不同的創作與策展路徑。從2014年開始,卑南族與阿美族混血的陳豪毅,已經以「沒有作品的藝術」這樣的跨教育理念,來創製國小藝文實驗課程,並且把三民國小和平分校百分之七十以上是海岸阿美血統的小朋友視為創作的藝術家,參與在這樣的實驗課程裡。譬如「宇宙課程」,就是把東海岸最常見的星空、八大行星、外星人,甚至是隕石、星座與隕石坑問題,都轉化為陶作、裝置與讓學生「學習如何提問與創作」的起點。他引導學生拍攝介紹八大行星的影片、挖隕石坑、露天坑燒隕石,同時透過蒐集柴燒木材的勞動過程,讓這一連串的創作行動,打開學生探索各種身體能力與材質對應變化的過程。最後,在畢業典禮的那一天,「和平呼叫宇宙星」計畫引導下的整個典禮,小朋友們播放這些自創影片,以及最重要的是也播放一百多部NG的探索片段,讓持續一天一夜的坑燒隕石過程和歌唱,成為學生身體記憶與材質探索的成果。「在這個過程裡面,我們用玩樂的方式學習,讓小朋友們快樂探索,讓他們的身體去記憶。原住民跟一般的漢人不一樣,他們是用身體去感受,他必須要流汗、跑來跑去,他們喜歡把自己的指甲弄得很髒。」(註3)包括藝術家陳豪毅本人,雖然過去學習的是陶藝,但這也是他第一次進行野地的坑燒法。因此,即便是對老師的角色而言,也需要「學習如何去學習」(learning to learn),這正是人類學家Tim Ingold所謂的「探究的藝術」(Art of Inquirying)。(註4)」
..
陳豪毅在2011年畢業後回台東,開始在成功鎮上的和平國小服務,直至2018年辭職離開。這個期間,除了他開發出來的「宇宙課程」之外,手做築造計畫是他非常重視的教學手法。他引導小朋友蓋煙燻櫃、蝸牛室、樹屋、瞭望台、軌道車,讓學生在學校養蝸牛,爬上動手蓋的兩米高的瞭望台去瞭望。這些建築創作行動,一定會有採集材料的過程,去附近坡地採竹子,到海邊去採漂流木,「帶他們做時,反饋很好,小朋友可以很清楚地認知他們在做什麼,這種學習比閱讀書本好很多,而且有很多好玩的時刻。譬如撿漂流木時,我會讓小朋友坐在漂流木上,然後開車一路把漂流木拖上岸來。小朋友超開心的,會不時拉著我說:『老師再來再來,再去揀木頭。』燒隕石時,叫小朋友去撿木頭,平時沒有被注意的材料得到了他們充分的關注。蝸牛室建成之後,他們養出來的蝸牛超多的,而且從家裡一直帶來。」.
...
陳豪毅回憶起他剛到和平國小時,就受命做過一次傳統屋建造的完整記錄工作。於是,他開始更密集地找老人家探問房屋方位、柱子尺寸、空間規畫、材料採集等更為細節的問題。在細問之下,才發現麻荖漏部落其實有三間一百年以上的傳統屋,後來因為道路規畫的關係,一間在巷子深處,一間被包覆起來在樓房裡面。當然,這是傳統部落與家族不願提及、不想面對的一段歷史,因為信仰改宗而造成巨大的信念變遷,使得原本全部都是傳統屋的部落,目前也只剩下一些厲害的老人家,屬於陳豪毅的外公那一輩的老人家,曾經有看過造屋過程。但實際參與造屋又有完整記憶的,在部落裡幾乎已近完全絕跡。陳豪毅在調查過程中,直接去測量各種結構上的實體尺寸,看過這些隱藏在部落角落的三幢傳統屋之後,他不斷修正自己原本的設計圖,那張早先按照和平國小時的蓋屋記錄畫下來的設計圖,又開始了「圖表」的運動。
就此而言,有人或許會質疑本文作者:那麼今天任何一個建築師修復老屋或標下古蹟建築的修復標案,也可以算是當代藝術的創作行動嗎?對此,我可以提出的初步回應是:一位當代藝術與策展訓練背景的藝術家與策展人,可能沒有建築師執照,但正因為陳豪毅試圖建立的傳統屋,已經是一種瀕臨滅絕的築造過程與技巧,那麼,在幾乎超過半世紀已經沒有任何新建的海岸阿美家屋的斷裂建築史來看,是否我們可以透過具有當代藝術實踐背景的他的家屋創作,以人類學家詹姆斯.克里弗德(James Cilfford)的《復返:21世紀成為原住民》的當代觀點,看到一種嶄新的復返式、重新聯結歷史經驗式的家屋創作築造行動?」
(引用自:https://artouch.com/views/review/content-48356.html?fbclid=IwAR3DjUCR3l6bQ-P7fxAHcP6oZKD0n4l8xOuB1sci9EOCax1yOAD7so1xvHE)
南一段隕石坑 在 Software Surfing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Crossing the Caucasus Journey (Azerbaijan, Georgia, Armenia, Artsakh) (15 Jul – 5 Aug 2019)
橫越高加索之旅(阿塞拜疆、格魯吉亞、亞美尼亞、阿爾札赫) 遊記
Day 4
經過前兩天走過了巴庫古城和古城附近的一些景點,今天選擇到城外遊覽,因為我選擇了六個城外景點,如果乘坐地鐵和巴士會花我兩天的時間,但我後天就要離開巴庫,所以我選擇包車,至於包車以外的交通出發前我也有做了些功課,所以我也會和大家分享一下我所知的其他交通安排。
早上我首站是位於巴庫西南方約一小時車程高布斯坦國家公園(Gobustan National Park),公園有兩個重要的景點,高布斯坦岩石藝術文化景觀(Gobustan Rock Art Cultural Landscape)是我參觀的第一站。高布斯坦這些岩畫可以追溯到40,000年前的冰河時期,是現今發現最古老岩畫之一。來到景區建議先參觀一下在購票處附近的博物館,因為它可以為你提供大量有關岩畫包含的意思,以及古人怎樣製作岩畫的過程。進入岩畫實際的區域,這些岩畫描繪了史前生活的場景,如舞蹈和狩獵和動物的生態,雖然有指示行人的通道,但岩畫分佈在各處,一不小心就會錯過不少精細的作品。
交通:
在巴庫古城Icharishahar地鐵站附近乘坐6號巴士,或在木偶劇院(Puppet Theatre) 附近乘坐125號巴士,不論你坐那一部巴士上車告訴司機您想去Gobustan,司機會在中途放你下車,之後再轉乘195號巴士,上車時告訴司機你要參觀岩畫就可以。
----
看完岩畫後就去附近看泥火山(Mud Volcano),雖然巴庫擁有不少泥火山,因為世界上超過一半的泥火山都在阿塞拜疆,但到到了高布斯坦必定順便看這個位於岩畫景區約半小時車程的高布斯坦泥火山(Gobustan Mud Volcano)。因為由岩畫景區到泥火山是沒有公路,汽車只能在沙漠上行駛,來到泥火山見到一個個像隕石坑的山丘,感覺就像在月球上漫步一樣,偶爾還聽到輕微的爆破聲,這其實是厚厚泥漿被地下氣體衝上地面時擊發的爆破聲,雖然這裡的地貌稱為火山,但火山口的泥漿是冷的,有些大形的泥火山口還可以供旅客下去浸泥漿浴。
交通:
在岩畫景區門口只有的士可到泥火山,來回車費約AZN 15。就算你坐的士到來,一般市區的士也不願意走這段沙漠路,所以大多也要轉車,所以在市區上車時最好和司機說清楚是否包括岩畫至泥火山的路段。
----
玩完泥火山以近中午,回巴庫的路上會經過比比哈畢清真寺(Bibiheybat Mosque),這座初建於13世紀,1936年被俄羅斯人底摧毀後,該清真寺於1994年在同一地點重建,當時建築師只用旅行者描述和照片重建這座包括三個圓頂和兩個尖塔的清真寺,內部牆壁和穹頂覆蓋著綠色和金色的瓷磚,當你走進內部完全有一種夢幻的感覺。
交通:
在巴庫古城外木偶劇院(Puppet Theatre) 附近乘坐125號巴士,大約半小時車程。如果你從高布斯坦國家公園(Gobustan National Park)回程順路一遊,可以乘坐195號巴士再轉乘125號巴士。
----
吃過午餐就到巴庫東面,車程約半小時的拜火教廟(Atashgah Zoroastrian Fire Temple)參觀,拜火教真實的名稱是瑣羅亞斯德教(Zoroastrianism),古代又稱祆教。他們以火焰作為與神溝通的媒介,因此外人以為他們崇拜火神,就簡稱他們為拜火教。拜火教廟建於17世紀,外牆是一個五邊形結構,有城牆和城門,中央有一個不滅之火祭壇,祭壇外也有一些小火焰在周邊,外圍的房間已成為博物館展示這裡過去卜的歷史。
交通:
乘地鐵到Koroghlu站,在體育館外轉乘184號巴士到總站下車,如從巴庫古城Icharishahar地鐵站出發,行程時間約為1小時15分鐘。。
----
今日的第五個參觀景點有阿塞拜疆「永恆之火焰」之稱的火焰山(Yanar Da Fire Mountain),它是巴庫最著名和最受歡迎的旅遊景點之一。雖然說火焰山比較有點誇張,其實這些火焰在Yanar Da山上某處,因為天然氣從地底泄出而形成一段大約10米寬的火焰。據說因為過去大量開採地面的天然氣,今天看到的火焰已經縮細了不少,我從觀察也看到不少燒焦黑色的泥土今天已經沒有了火焰。
交通:
乘地鐵到Koroghlu站,穿過公園在巴士總站轉乘217號巴士到總站下車,如從巴庫古城Icharishahar地鐵站出發,行程時間約為1小時30分鐘。
----
今天最後一個參觀景點是位於地鐵Nasimi站附近的蓋達爾清真寺(Heydar Mosque),它是阿塞拜疆最宏偉清真寺, 1994年阿塞拜疆獨立後建造,2014年12月落成開幕,並以前總統蓋達爾阿利耶夫(Heydar Aliyev)來命名,內裡有一個可同時容納5000人祈禱的大禮拜,採用了新穎富有阿塞拜疆特色清真寺的設計。它的外面有四個尖塔,中央有一個巨大的圓頂,晚上亮燈時會更美。可借來到時發現清真寺沒有開放,聞說逢星期五有祈禱會,但不知旅客是否可以進入。雖然清真寺落成多年,但旅客來到這裡不多,巴庫當地的旅行社也沒有什麼的介紹,連我包車的司機說也是第一次帶旅客來到這裡。本來想叫司機離開結束今天的行程,自己留下來等候拍攝清真寺亮燈的夜晚,我拜託司機替我查問是否每晚也會亮燈和亮燈的時間,但司機也找不到確實的答案,最後我考慮到明天一早要離開巴庫,加上不知亮燈的情況,而且離日落還有一段時間,最終還是由包車司機帶我回酒店算了。
交通:
乘地鐵到Nasimi站再步行15分鐘。
南一段隕石坑 在 Software Surfing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Crossing the Caucasus Journey (Azerbaijan, Georgia, Armenia, Artsakh) (15 Jul – 5 Aug 2019)
橫越高加索之旅(阿塞拜疆、格魯吉亞、亞美尼亞、阿爾札赫) 遊記
Day 4
經過前兩天走過了巴庫古城和古城附近的一些景點,今天選擇到城外遊覽,因為我選擇了六個城外景點,如果乘坐地鐵和巴士會花我兩天的時間,但我後天就要離開巴庫,所以我選擇包車,至於包車以外的交通出發前我也有做了些功課,所以我也會和大家分享一下我所知的其他交通安排。
早上我首站是位於巴庫西南方約一小時車程高布斯坦國家公園(Gobustan National Park),公園有兩個重要的景點,高布斯坦岩石藝術文化景觀(Gobustan Rock Art Cultural Landscape)是我參觀的第一站。高布斯坦這些岩畫可以追溯到40,000年前的冰河時期,是現今發現最古老岩畫之一。來到景區建議先參觀一下在購票處附近的博物館,因為它可以為你提供大量有關岩畫包含的意思,以及古人怎樣製作岩畫的過程。進入岩畫實際的區域,這些岩畫描繪了史前生活的場景,如舞蹈和狩獵和動物的生態,雖然有指示行人的通道,但岩畫分佈在各處,一不小心就會錯過不少精細的作品。
交通:
在巴庫古城Icharishahar地鐵站附近乘坐6號巴士,或在木偶劇院(Puppet Theatre) 附近乘坐125號巴士,不論你坐那一部巴士上車告訴司機您想去Gobustan,司機會在中途放你下車,之後再轉乘195號巴士,上車時告訴司機你要參觀岩畫就可以。
----
看完岩畫後就去附近看泥火山(Mud Volcano),雖然巴庫擁有不少泥火山,因為世界上超過一半的泥火山都在阿塞拜疆,但到到了高布斯坦必定順便看這個位於岩畫景區約半小時車程的高布斯坦泥火山(Gobustan Mud Volcano)。因為由岩畫景區到泥火山是沒有公路,汽車只能在沙漠上行駛,來到泥火山見到一個個像隕石坑的山丘,感覺就像在月球上漫步一樣,偶爾還聽到輕微的爆破聲,這其實是厚厚泥漿被地下氣體衝上地面時擊發的爆破聲,雖然這裡的地貌稱為火山,但火山口的泥漿是冷的,有些大形的泥火山口還可以供旅客下去浸泥漿浴。
交通:
在岩畫景區門口只有的士可到泥火山,來回車費約AZN 15。就算你坐的士到來,一般市區的士也不願意走這段沙漠路,所以大多也要轉車,所以在市區上車時最好和司機說清楚是否包括岩畫至泥火山的路段。
----
玩完泥火山以近中午,回巴庫的路上會經過比比哈畢清真寺(Bibiheybat Mosque),這座初建於13世紀,1936年被俄羅斯人底摧毀後,該清真寺於1994年在同一地點重建,當時建築師只用旅行者描述和照片重建這座包括三個圓頂和兩個尖塔的清真寺,內部牆壁和穹頂覆蓋著綠色和金色的瓷磚,當你走進內部完全有一種夢幻的感覺。
交通:
在巴庫古城外木偶劇院(Puppet Theatre) 附近乘坐125號巴士,大約半小時車程。如果你從高布斯坦國家公園(Gobustan National Park)回程順路一遊,可以乘坐195號巴士再轉乘125號巴士。
----
吃過午餐就到巴庫東面,車程約半小時的拜火教廟(Atashgah Zoroastrian Fire Temple)參觀,拜火教真實的名稱是瑣羅亞斯德教(Zoroastrianism),古代又稱祆教。他們以火焰作為與神溝通的媒介,因此外人以為他們崇拜火神,就簡稱他們為拜火教。拜火教廟建於17世紀,外牆是一個五邊形結構,有城牆和城門,中央有一個不滅之火祭壇,祭壇外也有一些小火焰在周邊,外圍的房間已成為博物館展示這裡過去卜的歷史。
交通:
乘地鐵到Koroghlu站,在體育館外轉乘184號巴士到總站下車,如從巴庫古城Icharishahar地鐵站出發,行程時間約為1小時15分鐘。。
----
今日的第五個參觀景點有阿塞拜疆「永恆之火焰」之稱的火焰山(Yanar Da Fire Mountain),它是巴庫最著名和最受歡迎的旅遊景點之一。雖然說火焰山比較有點誇張,其實這些火焰在Yanar Da山上某處,因為天然氣從地底泄出而形成一段大約10米寬的火焰。據說因為過去大量開採地面的天然氣,今天看到的火焰已經縮細了不少,我從觀察也看到不少燒焦黑色的泥土今天已經沒有了火焰。
交通:
乘地鐵到Koroghlu站,穿過公園在巴士總站轉乘217號巴士到總站下車,如從巴庫古城Icharishahar地鐵站出發,行程時間約為1小時30分鐘。
----
今天最後一個參觀景點是位於地鐵Nasimi站附近的蓋達爾清真寺(Heydar Mosque),它是阿塞拜疆最宏偉清真寺, 1994年阿塞拜疆獨立後建造,2014年12月落成開幕,並以前總統蓋達爾阿利耶夫(Heydar Aliyev)來命名,內裡有一個可同時容納5000人祈禱的大禮拜,採用了新穎富有阿塞拜疆特色清真寺的設計。它的外面有四個尖塔,中央有一個巨大的圓頂,晚上亮燈時會更美。可借來到時發現清真寺沒有開放,聞說逢星期五有祈禱會,但不知旅客是否可以進入。雖然清真寺落成多年,但旅客來到這裡不多,巴庫當地的旅行社也沒有什麼的介紹,連我包車的司機說也是第一次帶旅客來到這裡。本來想叫司機離開結束今天的行程,自己留下來等候拍攝清真寺亮燈的夜晚,我拜託司機替我查問是否每晚也會亮燈和亮燈的時間,但司機也找不到確實的答案,最後我考慮到明天一早要離開巴庫,加上不知亮燈的情況,而且離日落還有一段時間,最終還是由包車司機帶我回酒店算了。
交通:
乘地鐵到Nasimi站再步行15分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