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營車站城 成不成? 交通動線篇】
2017年,好過日理事李欣翰提出「#左營智能車站城」的概念,主張以左營車站為核心,串連轉運站,引進商辦機能,同時在高鐵周遭五輕的行政用地,引進國家級「材料國際學院」,再由軌道串連北高雄各大學甚至中央院南院區,比照大阪Osaka Front 開發模式,在高鐵站區引進大學城區部與會議、研修設施,並透過轉運機能強化與北高雄學研機構聯繫,以透過交通樞紐帶動人才交流、以生活機能誘使智力共享。
而在2018年的選戰中,陳其邁 Chen Chi-Mai候選人也提出了「#左營大車站」計畫,以左營高鐵車站為核心,規劃金融科技園區、科技育成中心,鼓勵國際企業進駐,引進大型百貨公司和品牌旅館,要讓左營高鐵站媲美台北南港、日本新宿,成為高雄新門戶。本次市長補選,在端午假期掃街時,他再次強調,對左營最有決定性影響就是左營大車站計畫,不僅有台鐵、高鐵及捷運,交通網絡四通八達,更要連結中油廠區轉型,帶動左楠生活機能大幅提升,進一步成為高雄之心。
陳其邁競選的問題之一,就是吹牛技巧不太好,否則「左營大車站」可是規模、人流、經濟效益超過愛情摩天輪100倍的案子,整合了高雄交通、產業、觀光、生態等議題,如果是別的候選人,早就喊什麼經濟規模3000億、萬商雲集發大財了。
但是陳其邁沒有,原因是,他也知道這案子對高雄極度重要,但絕對不好做,並非靠著口號就能實現。
我們這幾天,就會以好過日自己「左營車站城」的概念出發,來體檢陳其邁的政策可行性、困難點以及發展潛力。
首先就從「交通動線」講起:
#跨站大平台
高鐵之所以在左營設站,並沒有什麼偉大的理由,單純就是這邊空地好取得。然而,也由於地處市區街廓邊緣,又倚靠半屏山的地勢,也讓左營站的道路聯外交通並不特別順暢,且前後站無法從平面貫通。
為克服此一問題,台鐵新左營站與高鐵左營站(其實是兩棟黏在一起的建築)蓋成了超大型跨站站房,整個左營站的動線,都以二樓大廳為主。在這樣的地勢下,要擴充左營站,就得以這個「跨站大平台」為核心,創造立體動線。
#附屬建築要串連
彩虹市集(三越二館)、左營三越、環球左營店,這是目前左營站的三座商場,然而,由高鐵局設計的彩虹市集與環球,商場動線都沒做得很好,導致客流流動有局限。
未來若要繼續擴充商業機能,首先後站的轉運站招商是重點,必須優先尊重乘客的交通動線下,優化人流與購物體驗,並且凸顯連接車站二樓大廳的動線,而這動線,可以一路往西,以立體天橋方式,串連後站商業用地(現為停車場),甚至跨越台17線到蓮池潭。如果一路都室內與有遮蔭的步道,搭配妥善的招商,這條動線可以改變站區的人流。否則請看現今左營站外,幾乎一個行人也沒有。
同理,也應該設法讓天橋動線直接跨越高鐵路,銜接到站前的建物或人行道上,人潮才可能從車站外溢出去。立體化的都市動線核,可以參考涉谷等案例,切莫因為業主溝通耗費時日,公務員偷懶就不做了!
#六鐵共構需整合
你知道左營站會有幾條軌道嗎?除了高鐵、台鐵、捷運紅線外,還有計畫中的高捷遠期路網「中華雙鐵線(粉紅)」、「右昌延伸線」、甚至還有在去年輕軌專案報告中,考慮延伸的「6字型輕軌延伸線(環狀成環後多拉一條到高鐵)」,一共六條。
問題在於,這幾條線路中,高鐵台鐵大廳在2樓、月台在1樓;捷運穿堂在B1、月台在B2;中華雙鐵線、右昌線月台在車站外的1樓;輕軌延伸線建議高架,月台在2樓,大家全部需要站外轉乘,而且轉乘動線很遠!要怎樣縮短轉乘距離,包含打通高鐵到B1的通道,把三條輕軌都拉近車站本體,設定使用電子票證15分鐘內轉乘算同一段等等.....這些都可以靠著工程改造解決,而這是「左營車站城」真正的交通核心問題!
#車輛疏運易壅塞
前面講過,左營車站城先天車輛動線不佳,而根據「供給誘導需求」效應,拓寬道路,興建更多停車場,也不會變好,反而引入更多車輛,癱瘓左營車站城!因此主事者必須清楚知道,當我們要擴充車站城機能,興建旅館、商場、周邊社會住宅等等,創造的需求,必須由大眾運輸來提供大部分的服務,讓大家都透過軌道進出,配合公車轉乘機能,才能創造高強度、充滿趣味與人際互動的生活圈。
那麼,左營車站前後站混亂的公車路線就應該要整合,在站內提供簡潔資訊,而提供計程車/Uber等接送區域也需改善,公共自行車/電動共享機車/租車的服務也需重新設計,盡量提供替代私家車以外的選擇。
講到這邊,我們只簡單的瀏覽了「左營車站城」的交通動線,下回,我們還要分析區域發展、整合行銷等各層面議題,也要談為何我們覺得「左營車站城」是比「左營大車站」更好的名字。而且,這可是要橫跨都發、經濟、交通、財政、觀光...等各局處,組成專案小組來推動的大型政策,絕不是南海挖石油、愛情摩鐵輪那種唬爛而效益不明的可笑標語!
南海電鐵線上購票 在 TOKYO U (悠遊東京)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東京交通
談到日本的軌道交通,主要分類有:JR、私鐵、地鐵、新幹線。
JR,即Japan Railways,在以前統稱為「日本國有鐵路」。後來按照不同區域或功能,分為不同的幾家公司:「JR北海道」、「JR東日本」、「JR東海」、「JR西日本」、「JR四國」、「JR九州」和「JR貨物」。嚴格來說,日本新幹線(即日本的高鐵)也根據區域被所在地的JR企業管理,不過因為新幹線的歷史背景和速度上的差別,新幹線沒有被視為JR的一部分。
JR在「國鐵時代」擔負著長途客運及城市和郊區通勤客運兩大功能。後來日本修建了更加便於長途客運的新幹線,JR的功能就只剩下後者。就像是在台灣,JR就類似「台鐵」,台灣高鐵在西部沿線加速了交通的疏運,台鐵就漸漸地轉型成都會區的聯絡交通工具。
在城市近郊,為了加強運輸效率,JR有快車和慢車兩種方式。由於東京首都圈(也就是一般所稱的一都三縣,含東京都、千葉縣、埼玉縣及神奈川縣)面積不大,但卻有著近4000萬人口,站與站之間的距離比較短,最短的站間距離甚至不到500米,所以設計了「快車」這種方式,只在比較大的站或轉線站停靠。
日本的私鐵,便是私有企業修建的鐵路。為了盈利需要,私有企業一般不會在中小城市修建鐵路,所以日本只有幾個大城市才有私鐵,主要集中在東京和大阪。東京都市圈有「東急」、「京急」、「京成」、「東武」、「小田急」~~等,一般以東京為中心呈放射狀連接郊區和其他衛星城市 ; 以大阪為中心的關西都市圈有「近鐵」、「阪急」、「阪神」、「京阪」、「南海」~~等。大型的私鐵企業可以有多條線路,甚至自成交通網絡,小的私鐵有的只有一條線路。
談到日本的私鐵,又可分類為大手私鐵、準大手私鐵、中小私鐵三種。今天要特別與大家談到的是「大手私鐵」(中文直譯:「大型民營鐵路業者」),又名「大手民鐵」。「大手私鐵」公司集中在東京、大阪、名古屋、福岡這四大都市圈。
2004年,原為公營的「帝都高速度交通營團」(簡稱「營團」)民營化成為東京地下鐵(東京メトロ),也正式加入「大手私鐵」行列,至目前為止,日本民營鐵道協會的記錄中,全日本共有16家「大手私鐵」。
「大手私鐵」一覽表
@關東地方(東京‧橫濱大都會區)
* 東武鐵道(東武) * 西武鐵道(西武) * 京成電鐵(京成) * 京王電鐵(京王) * 小田急電鐵(小田急) * 東京急行電鐵(東急) * 京濱急行電鐵(京急) * 東京地下鐵(東京メトロ) * 相模鐵道(相鐵)
@中部地方(名古屋大都會區)
* 名古屋鐵道(名鐵) * 近畿日本鐵道(近鐵)- 部分路線在三重縣和愛知縣 * @近畿地方(京都‧大阪‧神戶大都會區)
* 近畿日本鐵道(近鐵)- 目前日本規模最大的私鐵業者
* 南海電氣鐵道(南海)- 純民營,為日本歷史最悠久的私鐵業者 * 京阪電氣鐵道(京阪) * 阪急電鐵(阪急) - 阪急阪神控股集團 * 阪神電氣鐵道(阪神) - 阪急阪神控股集團
@九州地方(北九州‧福岡大都會區)
* 西日本鐵道(西鐵)
從上述的這些「大手私鐵」公司來看,東京都的交通整合看似比關西近畿地區來得完整,雖然東京都的私鐵公司眾多,但是在都會區中大多仍以「JR」、「都營地鐵」與「東京Metro」為主,這幾年東京交通局與東京Metro公司合作推出的「Subway Ticket」優惠券更是讓前往東京都旅遊的旅客更為便利運用。
東京是亞洲最早擁有地鐵的城市,早在1927年12月就已經開通了第一條地鐵線路。東京的地鐵包括兩部分:「東京Metro」(日文是東京メトロ,字面上是東京地鐵的意思,但這只是東京地鐵的一部分)和(東京)「都營地下鐵」。
根據日本國土交通省2012年度的調查,在東京,每天使用地鐵或電車的人數達到3783萬人次。從不同線路來看,近1600萬人乘坐JR東日本,約900萬人乘坐地鐵(其中包含乘坐東京Metro及東京都營地下鐵),300萬人乘坐「東急線」,250萬人乘坐「東武線」、200萬人乘坐「小田急線」,170萬人乘坐「京王線」。其他還有「西武線」、「京成線」、「京急線」、「相模鐵道線」等。
在東京每天使用地鐵或電車的人數達到3783萬人次,其中有2300萬人次使用了「定期券」。這對於兩點一線上班族和學生來說,是一種非常便利和優惠的車票。還有另外一種使用非常普遍的車票~~「回數券」,回數券的樣式、有效期和折扣比率都不一樣,有效期大多數有三個月。除此以外,還有一種「一日乘車票」,600日元,在當日可以任意乘坐。東京Metro的「一日乘車券」在2016年3月26日改為「24小時券」。票價依然是600日元。修改後的好處便是更優惠、更有彈性。針對外國觀光客或是外地到東京旅遊的本國觀光客,由東京都交通局與東京Metro公司共同推出的「Subway Ticket」24、48、72小時券,在限定時間內可以搭乘都營地鐵4條路線及東京Metro地鐵9條地鐵,更是經濟實惠又划算。
在東京,最常用的兩種乘車卡是Sucia和PASMO。Sucia卡是2001年由JR東日本發行,PASMO卡則由關東地區的私鐵和地鐵聯合發行。2007年3月18日起,Susia和PASMO兩卡進行了整合。整合後的Sucia和PASMO卡可以用來乘坐東京首都圈的幾乎所有列車,包括JR、私鐵和地鐵,但不包括新幹線。這兩種卡在東京車站的自動售票處、售票窗口或鐵道公司站台都能買到。購買時,預付500日元(退卡時退款)和自己選擇的充值金額。
日本的城市交通運輸效率享譽全球,特別是東京。前往東京自助旅行,善用這些軌道交通當成交通聯絡是非常便利的,儘管東京軌道系統一共有80多條線路,東京交通線路圖就像迷宮一樣,這麼一個令人眼花撩亂的交通網絡卻每天都井然有序高效率地運行著,這樣的結果只因為日本政府早年預見性的規劃。藉由通過提高牌照稅、燃油稅和保險費、停車費、高速公路費~~等手段,控制汽車數量,形成了如今大城市主要以大容量軌道交通為主的運輸網絡。
東京軌道交通的複雜和人性化管理的細節,僅看文字介紹應該還是感覺很混亂,或許只有親自體驗一段時間才能更加了解。後續將針對東京的這些軌道交通、大手私鐵逐一做介紹,方便夥伴們前往東京自助旅行時,能更加清楚明白,如何善用這些軌道交通來完成一場完美的自助旅行!
南海電鐵線上購票 在 在南海電鐵自動售票機購買特急Rapit優惠票(Purchase Rapi:t ... 的推薦與評價
在 南海電鐵 自動售票機購買特急Rapit優惠票(Purchase Rapi:t Tickets at Nankai Ticket Vending Machines). 7.8K views · 3 months ago 大阪市 ...more ...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