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本周六!🇫🇷
島聚讀書會 X 作家生活誌
藝文講座,歡迎對巴黎文化有興趣的朋友們一同參與喔!
-------------------------------------------------------
《花都的締造:巴黎的關鍵世紀》作者分享會
主講|蔡秉叡老師
時間|8/5(六)15:00-16:00
地點|台北市松山區寶清街111巷36號
參加方式|免費參加,網上報名↓
https://www.accupass.com/event/2104270834343821537500
講題簡介|
在《花都的締造:巴黎的關鍵世紀》一書中,作者蔡秉叡老師主要透過巴爾札克、波特萊爾、雨果、左拉以及印象派畫家等文學藝術工作者的視角,結合城市發展史脈絡,將人物、歷史、遺跡、名勝交織論述,立體呈現19世紀的巴黎城市風采與生活樣貌。
他將在讀書會上引領讀者穿越時空見證花都的締造,更試圖向讀者呈現:舉凡今日巴黎所具有的歷史文化之氛圍、都市美景的繚繞,以及美食文化的誘惑,形形色色代表了法蘭西現代化生活的形象符號,均有賴於19世紀的精心營造,才構築了20世紀以後巴黎的精神與風貌,而所謂的「巴黎經驗」也才成為了現代化城市建設以及社會文化的重要典範。
講者簡介|蔡秉叡
現任國立高雄科技大學博雅教育與推廣教育中心、正修科技大學推廣教育中心、高雄醫學大學推廣教育中心樂齡研究苑及國立中山大學產學營運推廣教育處等校兼任講師。
主要研究方向為西方十九世紀社會文化及印象派藝術,授課領域為「世界文化遺產」、「西方藝術與博物館巡旅」與「近代西方文化與文明」等專題課程,是目前活躍於南部地區各大專院校,佳評如潮的講座型學者,近來屢屢應邀至各級機關學校與圖書館開辦藝文講座課程。著有《直到我死去的那一天:梵谷最後的親筆信》、《名偵探與柯南:福爾摩斯藝文事件簿──追捕兇手還得引經據典!?》等書
同時也有1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4萬的網紅Dd tai,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中央教育科學研究所五十多年來,在教育改革的理論、政策和實踐研究等方面發揮了引領指導作用,為重大教育決策諮詢、教育理論學術創新、高級專業人才培養、先進教育思想傳播、教育科學事業發展做出了重要的智力貢獻和人才支援。2011年中央教育科學研究所更名為中國教育科學研究院。 北京大學三角地是校園的中心地帶,位...
博雅教育典範 在 管碧玲 (kuanbiling)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管碧玲服務公職40周年
參與改革運動展-6
台灣首度總統直選
彭明敏《之一》
台灣人民自救宣言
自由的滋味
他的人生是台灣民主運動的傳奇史詩
彭明敏教授生於1923年,出身醫生世家,以彭教授上下三代而言,幾乎不是醫師就是嫁給醫生。父親彭清靠醫生富甲一方,二戰後曾任高雄市參議會議長;前財政部長郭婉容是其表妹,台北北投鎮第四、五屆鎮長,也是第一任民選鎮長李德財是彭教授的姨丈;姐姐曾任真理大學前身淡水工商管理專科學校校長。
彭教授在青年時期就受到極為優良的博雅教育。二戰後期在日本長崎,遭遇美機轟炸失去左臂幸而生還。戰後離開日本東京帝大,歸籍台灣進入台灣大學。台大畢業後留學加拿大,1954年在法國巴黎大學獲博士學位,是航空、太空法的國際先驅開拓學者。回到台灣母校任教後,被刻意推舉為當年蔣家栽培樣板的第一屆十大傑出青年,但彭教授卻故意不出席蔣經國邀請的茶敘。1961年彭教授被任命為台大政治系主任,旋即被任命為聯合國中國代表團顧問。台籍青年被這樣栽培,在當時實屬不可思議的一件事。所以彭教授是蔣家政權在台灣所栽培的台籍青年第一人。
哪知這樣被刻意栽培,被一片看好前途無量的年輕學者,1964年竟然與學生謝聰敏、魏廷朝,印製想要發表會被殺頭的「台灣人民自救宣言」。以彭教授這樣被刻意栽培,且具有極為優秀的個人條件,如果乖乖聽命於蔣家接受栽培,當時可說已經算榮華富貴的彭教授,前程實無可限量。但彭教授卻為台灣前途的主張甘願放棄一切榮華富貴,且因此被判刑八年入獄,隔年雖因國際因素,蔣家將之特赦軟禁在家,但開始受到24小時的特務監視。蔣經國幾度想要再安排彭教授的出路,但彭教授始終冷淡以對不臣服接受。
1970年1月彭教授在被監視下,竟然成功逃離台灣前往瑞典。在流亡海外23年後,台灣最高法院才撤銷對彭教授的通輯。1992年彭教授回到闊別的台灣,1995年228加入民進黨,隨後通過民進黨內初選,成為台灣第一次民選總統的民進黨提名候選人。
綜觀彭教授數十年來的人生遭遇,彷如台灣民主運動的傳奇史詩。「台灣人民自救宣言」在我看來,如同日本幕末坂本龍馬,所提出的國家新方向,對明治維新產生莫大指引的「船中八策」一樣,成為台灣民主運動的標竿。彭教授為台灣前途視榮華富貴如塵土,實足為台灣新國家的精神典範。我曾在1995年6月3日以學者身分,主持過民進黨內總統初選的政策辯論會,初選過後我受彭教授邀請擔任競選第一階段的執行總幹事,今天要展出的就是初選的摺頁文宣與辯論會的資料,以及展出史無前例,後無來者的投幣式全民公投中,所使用的初選代幣。
幸福進行曲-管碧玲服務公職40週年
https://youtu.be/wvctu5IwQ0A
管媽敬獻給台灣--阮若打開心內的門窗
https://youtu.be/9kN9kSupZcw
博雅教育典範 在 民意論壇:聯合報。世界日報。udn tv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傳奇球星另一面:布萊恩的博雅素養
李振清/大學教授(台北市)(美聯社)
享譽全球的美國傳奇球星布萊恩,搭乘直升機在加州墜毀罹難的惡耗傳來,令人難以置信。舉世悲痛之情,難以言喻。透過網路暨國際媒體對布萊恩表達的哀悼訊息,不勝枚舉。布萊恩的罹難是國際體壇與人文教育的雙重損失。
四十一歲的布萊恩最讓世人津津樂道的,有兩件極具教育啟發性的特質:博雅教育素養,與堅忍求勝的毅力和鬥志。誠如NBA總裁席佛在哀悼中所說的,「布萊恩最被人記得的是啟發全世界人拿起籃球,然後極盡所能全心求勝」。布萊恩在運動圈中,時時展現絕無僅有的博雅與國際教育素養,這是運動員亟需仿效的觀念。
布萊恩自幼即在父母的薰陶下,熱愛閱讀,他能寫詩,還精通義大利文和西班牙語。這是自幼開始的國際教育與人格陶冶使然。
一直效力洛城湖人隊的布萊恩於二○一六年球季結束前,寫了一首極為動人兼感恩的英詩〈親愛的籃球〉,陳述他歷練成為球星的願景與心路歷程。他也在二○一五年,以英詩格式,寫了一首情文並茂的告別函給大家。在最後一行中,他寫道,「我對這個城市(洛城)、湖人隊及您們每一個人的愛,永不會凋零。」(My love for this city, this team and for each of you will never fade.)」
布萊恩的國際素養始於他童年在義大利的踏實教育。十四歲回到美國後,他仍熱衷於閱讀。他曾以流利的義大利語接受歐洲電視台訪問。
筆者於二○○九年應東海大學前校長程海東邀請,前往該校以「文化素養與國際宏觀:當代大學生應有的思維與作為」發表演講時,即以程校長與我共同心儀的布萊恩,作為博雅教育與國際人文素養的典範。
布萊恩告別NBA時所寫的這兩首詩,極可令人回味,同時也印證了金剛般若波羅蜜經所闡釋的人生哲學:「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如露亦如電,應作如是觀。」
博雅教育典範 在 Dd tai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中央教育科學研究所五十多年來,在教育改革的理論、政策和實踐研究等方面發揮了引領指導作用,為重大教育決策諮詢、教育理論學術創新、高級專業人才培養、先進教育思想傳播、教育科學事業發展做出了重要的智力貢獻和人才支援。2011年中央教育科學研究所更名為中國教育科學研究院。
北京大學三角地是校園的中心地帶,位於北京大學百周年紀念講堂南,因為學生活動集中而聞名。七八十年代,學生遊行總是要經過三角地;現在成為學校活動資訊的集散地,尤其每學期初,各家社團在此宣傳招新。1980年,中央開展基層民主改革實驗,允許各高校學生自由競選海澱區人大代表。幾十年間歷經政治風雲的北大「三角地」,議政熱情重又沸騰起來。當時,候選人各自在「三角地」前,發表競選宣言、改革綱要,擁有競選班子,還召開選民答辯會,做民意調查。由於參與者上千,選民答辯會移至「三角地」旁邊的老講堂。候選人討論的議題,遠非區人大代表所涉工作,從「文革」、重新認識社會主義,到論證中國改革之路,再到探討人性解放問題。1989年春,三角地亦成為八九學運的資訊集合地之一,多張學生社團,教師的大字報在三角地貼出,亦是到目前為止三角地的最後一次政治言論高潮。2007年10月31日,三角地信息欄被校方清除。未名湖是北京大學校園內最大的人工湖,位於校園中北部。形狀呈U形。湖的南部有翻尾石魚雕塑,中央有湖心島,由橋與北岸相通。湖心島的南端有一個石舫。湖南岸上有鍾亭、臨湖軒、花神廟和愛德格•斯諾墓,東岸有博雅塔。是北京大學的標誌景觀之一。
琉璃廠大街位於北京和平門外,是北京一條著名的文化街,它起源於清代,當時各地來京參加科舉考試的舉人大多集中住在這一帶,因此在這裏出售書籍和筆墨紙硯的店鋪較多,形成了較濃的文化氛圍。大多數外國人來京旅遊都要到這裏。實際上從歷史上遠在遼代,這裏並不是城裏,而是郊區,當時叫“海王村”。後來,到了元朝這裏開設了官窯,燒制琉璃瓦。自明代建設內城時,因為修建宮殿,就擴大了官窯的規模,琉璃廠成為當時朝廷工部的五大工廠之一。到明嘉靖三十二年修建外城後,這裏變為城區,琉璃廠便不宜於在城裏燒窯,而遷至現在的門頭溝區的琉璃渠村,但“琉璃廠”的名字則保留下來,流傳至今。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1BvzfK4v36Y/hqdefault.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