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 金馬影展開幕,前往明天的路上】
金馬影展今晚開幕,由《大佛普拉斯》導演黃信堯帶來的《同學麥娜絲》以及《陽光普照》編劇張耀升開幕,兩部作品皆由鍾孟宏擔任監製,這群鍾家班、台灣影視的中流砥柱,齊力打響 11 月的金馬月。
兩周前專訪黃信堯,是份特別的經驗,我們談創作、角色、紀錄片與劇情片的差異性等等,黃信堯慢條斯理,溫溫的回答,嗓音就跟電影中自己配音的旁白一樣,無論在影像上、現實中,都充滿了故事性。
由於最近有點忙碌專訪文章還沒產出,暫時先不深入討論《同學麥娜絲》的核心內裡,先幫大家科普《同學麥娜絲》的相關背景。
黃信堯《同學麥娜絲》的「麥娜絲」不難猜,是英文諧音「Minus」,意即減法。黃信堯表示:「《大佛普拉斯》與《同學麥娜絲》的『加與減』代表著人生有起有落,其實每個人都會面臨『生活好難』的困境,要如何面對,有時真的需要一些老朋友支持和讓你抒發情緒。在第一部電影後我重新審視自己,也想起了我年輕時最親密的朋友們。」黃信堯進一步說:「這些人物就像你騎車停紅綠燈時,和你一起等紅燈的騎士的故事。」
《大佛普拉斯》從短片《大佛》延伸;《同學麥娜絲》靈感則從黃信堯的紀錄片《唬爛三小》而來。據「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的資料顯示,《唬爛三小》是黃信堯在台南藝術大學音像紀錄研究所,剪輯完成的紀錄片作品。英文片名為《All about Bullshit》,指導教授是台灣藝文界的大前輩張照堂。
《唬爛三小》參考的影像作品則有北野武 《性愛狂想曲》、周星馳 《唐伯虎點秋香》、小津安二郎 《秋刀魚的滋味》、奇士勞士基 《十誡》、逹頓兄弟 《美麗羅賽塔》等等;參考的文學作品則有卡繆 《異鄉人》、杜斯妥也夫斯基 《卡拉馬佐夫兄弟》、班雅明 《迎向靈光消逝的年代》、陳慶德 《靈光消逝,機械複製─論班雅明的電影美學》等等。
🎬完整報導請參考👉https://bit.ly/3mV0oPf
最後,如果有看過黃信堯的紀錄片,會發現紀錄片和劇情片,對於黃信堯來說是兩種截然不同的媒介,黃信堯在當中也是兩名不同的導演。前者是個人的私密低語,後者是大眾的商業導向。
《同學麥娜絲》則介於中間,遊走於劇情片和紀錄片,充滿黃信堯的創作手痕,然而相較於《大佛普拉斯》,我更喜歡《同學麥娜絲》運用打破第四面牆的方式(或許今晚看完的朋友可以私訊我討論),再對比於《大佛普拉斯》,我認為黃信堯的《同學麥娜絲》更向觀眾靠攏。至於創作理念、故事劇本等細節,等專訪文章順利產出後再談。
總之我喜歡《同學麥娜絲》,今天開幕,望大家有個愉快的金馬之夜。
#金馬影展 #同學麥娜絲 #黃信堯
卡繆異鄉人英文 在 閱讀前哨站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 麥田出版 正式推出「中文有聲書」了!【文末分享+留言 抽獎贈書】
🎧已經聽習慣英文有聲書的我,聽到中文有聲書有一種難言的親切感。目前正在聽最感興趣的《動物農莊》,說書者的聲音和節奏很棒,讀墨APP聽書體驗也很不錯!
📚四本中文有聲書《動物農莊》、《異鄉人》、《鼠疫》、《皮克威克奶奶第1集》在 Readmoo讀墨電子書 上架囉!
#動物農莊:《時代雜誌》評選百大不朽小說 喬治.歐威爾直視21世紀的強烈警告
https://readmoo.com/book/290154331000101
#異鄉人:存在主義代表作.諾貝爾文學獎得獎小說.二十世紀法國文學經典
https://readmoo.com/book/290154333000101
#鼠疫:卡繆必讀之作,直視人類恐懼、深入存在之輕與生命之重的小 說創作
https://readmoo.com/book/290154330000101
#皮克威克奶奶第1集:美國兒童文學經典 中文版有聲書首度上市
https://readmoo.com/book/290154332000101
👇對英文有聲書也有興趣?歡迎參考我的Audible有聲書使用心得👇
https://readingoutpost.com/audible-experience/
【抽獎辦法】
1、隨機抽出《動物農莊》和《皮克威克奶奶第1集》各一本「讀墨有聲書兌換碼」送給閱讀前哨站的粉絲們!有興趣的朋友請在底下「按讚留言」,「公開分享」本則動態參加抽獎。
2、留言請寫下:你對有聲書有興趣嗎?為什麼?例如:「我有興趣,因為可以利用通勤時間讀書」。
3、活動時間:即日起至2020/09/06(日)晚上十點截止,隔天在留言中公布名單,隨機抽出2名正取,2名備取。
4、請正取得獎者於2020/09/07(一)晚上十點前,私訊閱讀前哨站,索取兌換碼。
卡繆異鄉人英文 在 Openbook閱讀誌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週日的重讀🌞書人生專欄🌞作家朱嘉漢👉〈書的回返〉
我在世紀之初成年。才剛從彷彿無限大的1999年,跳到乾淨簇新的2000年,馬上被提醒:這還不是新世紀。
於是再等上一年,直到2001年,跨入了新世紀時,恰巧滿18歲,進入大學。
家族因為祖父一輩意志所然的教養中斷(後來,再花上近20年,我才在小說《裡面的裡面》回溯這個問題),剛成年且面對新世紀的我,心靈上亦猶如白紙。我隱隱意識到教養的空缺,因此對於知識,我無比飢渴。空缺是慾望的根源,是以主體不斷在巨大他者中建立起自我。
彼時書市還見盛況,一切如此新穎,亦如此興盛。面對茫茫書海,我卻不由分說轉身,面向過去,背對著未來。竟有點像班雅明闡述的新天使的姿態,在一片廢墟之中仍欲逗留,喚醒死者,卻被那撕裂翅膀的進步之風刮進了未來。當時的只是眷戀我錯過的世紀末的華麗,未曾感受撕裂的痛苦。要等到很久以後,知道在那個時間點回望的世紀末,是最近亦是最遙遠的距離。
當時哪會這麼想?忙著與時間賽跑,在學校總圖書架間漫遊,在新書店中追逐。然後,在彼時方興起的、新模式經營的舊書店吸引,一頭栽了進去。一開始是貪圖便宜,後來隨著出入的時間增加,書架上二手書的比例逐漸超過新書。也在一次一次的機運中,隨機拼圖般補足我錯過的部分。
我天性熱愛機運,只有在隨機的安排中,我感受到自由。也許因為太熱愛,大學未畢業,就進了天母的一家二手書店工作。
成日與書堆相處,像待在某種蓄水池子中,漸漸建立起自己的閱讀生態。一轉眼,與書店的愛書者們談起書,已經不感生澀。在畢業前夕,等待著兵單與出國唸書的懸宕時光,我以為緩慢,實則是奇蹟般的速度累積。我這文學遲到者,原來蒼白無比的書架已然成為一個小小的閱讀生態系。
譬如大江健三郎,在《換取的孩子》剛上市時,我也同時在二手書店補獲了東販出版的《死者的傲氣.飼養》與《萬延元年的足球隊》(至今我最愛他這本)。也陸續補足了《性的人間》、《聽雨樹的女人們》、《靜靜的生活》,還有光復書局「世界小說家」才收錄的《個人的體驗》。
喜歡的作家當然要全部搜集,譬如所有川端康成的作品、三島由紀夫的作品、馬奎斯的作品、卡繆的作品、莒哈絲的作品,不論是否有版權或是盜版,不論翻譯良莠,皆納進書櫃;有一些晚一點才認識,幸好不太遲,例如亨利.米勒的《北迴歸線》(沒想到後來的讀者不太讀他了)、巴塔耶《愛華妲夫人》(從金楓出版社偶然尋得)、魯佛的《佩德羅.巴拉莫》(同樣是光復書局那套書找到的)、富安蒂斯的《奧拉/異鄉老人》、庫許納《美國天使》.....
我亦在同一間書店,逐漸收藏起我鍾愛小說家之前錯過的作品。我買齊了《手槍王》、《我們自夜闇的酒館離開》、《妻夢狗》、《第三個舞者》。2004年,我帶了《我們自夜闇的酒館離開》給駱以軍簽名,他說:「這本連我都沒有。」
若干年後,再度與駱以軍相遇,已經是跨越一整個歐亞大陸的時差通訊。來回幾封信,他驚訝寫道:「怎麼你讀的書,文學的根柢,是我當初在陽明山上苦讀時所愛不釋手的那些書?」欣喜不僅是與心儀的小說家通信,更在於我們在很多方面,共享了同樣的文學養分。
在書籍的考古地層恣意探索,彌補我的遲到,也跨越了年齡的差異,在文字共和國裡,時間可以用另一種方式估量。
也曾經為了一本書魂牽夢縈。許多書即便喜歡未必有收藏慾望(以致多年後書架上尋不到某本書,才驚覺原來當初只是借閱來的),隨緣到手就好。卻有某些書,無論如何都想擺上書架。譬如依莎貝拉.阿言德的《精靈之屋》。原以為這樣的書不難尋得,卻讓我尋遍了二手書店與網路書店而不得。以至於,終於還是在我工作的二手書店,以刀片劃破紙箱上的封箱膠帶,在一堆法文雜誌中看到《精靈之屋》時,忍不住握拳下拉,說聲「yes!」。
那箱書其實是某位旅法作家的二手書,不僅這本小說,同個箱子一系列的法文文學雜誌《Magazine Littéraire》亦成為我剛學習法文時的最好讀物(最好?因為看不懂又如此渴望讀懂,引起的慾望像是初認識文學時的慾望二次燃燒)。
舊書從遠方而來,也將我帶向遠方,到後來,換我將書帶到遠方。
展開留學生涯,乍到巴黎第一天卻驚慌失措,徹底幻滅。混亂間,意外走到聖米歇爾大道上的二手書店。我看見一整排口袋書被隨意放在店門外的平台任人挑選。剛到巴黎覺得一切的物價都是台灣的兩三倍,我卻隨手一抓,便是一本法譯版的《精靈之屋》。除了驚訝這麼好找,發現二手售價1.5歐元,還不到新台幣100元,頓時有了活力。
旅法8年,習慣不改,把時間擲在舊書攤、舊書市集,有時沿著塞納河畔來回走,晃眼就是一天。
有些書就是特別記得,有年巴黎書展,請來了魯西迪與保羅奧斯特兩人夢幻對談(至今沒看過比這更驚人的組合)。對談後,我先拿了《午夜之子》給魯西迪簽,再拿《幻影書》給奧斯特簽。《午夜之子》是我在舊書店打工第一天,用當天工資買下的第一本英文書,《幻影書》則是在艾克斯(Aix-en-Provence)某個小巷的英文書店購得。這兩本簽名書,再過了幾年,亦隨著我回到台灣。
最後,再提一個小故事吧。同樣在舊書店工作時,某天,收到數十箱的書。聽同事說道,這來自於我非常喜愛的小說家,由於即將出國,把書全部處理了。那是以我那個年紀,最近距離理解(但其實更多是難以想像)「成為一位作家要讀多少的書」的時刻了。我看著一箱箱的英文與中文書,文學之外,也有哲學、歷史與其他。而當中意外的,我看見一本羅蘭巴特的法文書。我以當時初學的法語能力指認書名:《愛情論述的片段》。我當場買下此書,回家一查,發現這本書就是《戀人絮語》。
不過這個直譯書名,就一直深刻記得了。談論書的話語,確實也像是某種愛情論述,永遠是片段的,但又如此綿綿不絕——以為中斷的,卻又在某處接連起來——,彷彿無窮無盡。
這故事仍有後續。前陣子,終於與這作家相遇。我說起了這段故事:這本法文版《戀人絮語》,我帶去了法國,8年後,又帶回台灣。
她說:「這是我在愛丁堡買的,當時學了一點點法文。後來帶回台灣,沒想到會到你手中。」
頓時百感交集。偶然成為作者,意味著自己的文字也進入了這樣的交換系統,或者說,打從很久以前,就一直在那。只是我沒有察覺到,而把自己當作單純的收禮者。
我說:「所以一本書的命運,真的比我們想像來得長久。」
「是啊」,她回答。
所謂書的歸返,確實像牟斯的《禮物》,帶著某種精神能量在,只是有時換了另一種形式存在。
─────
更多🌞書人生🌞👉👉https://pse.is/SWQNQ
總有那麼一本或數本書,一位或多位文人作家,曾在我們的閱讀行旅中,留下難以遺忘的足跡。「書.人生」專欄邀請各界方家隨筆描摹,記述一段未曾與外人道的書與人的故事。期以閱讀的饗宴,勾動讀者的共鳴。
────
👉訂閱電子報,收信掌握本刊完整報導:https://lihi1.com/EbuBe
👉追蹤Openbook IG:https://goo.gl/Enkzy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