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0720 市政總質詢《原住民生活狀況及需求調查》】
第五次定期會的總質詢時間,Ingay分別就防疫、原住民生活狀況與需求調查、原住民運動與臺南運動資源支援、原住民教育等議題向市府請益。在此也向族人與市民報告。完整的總質詢影片記錄可在貼文最下方的連結察看,這次也按主題分段說明並分切影片。
關於原住民生活狀況及需求調查的部分,在7/20的總質詢中,Ingay針對本次調查的內容與經費跟市府作了幾個交流:
為了更確切瞭解在臺南的族人生活以及需求實況,以便於市府各類政策的規劃、民意代表問政的依據,所以進行族人實際生活與需求的調查有其必要性。可距離上次臺南市進行這個調查已經將近十年,當時的資訊顯然已經跟不上目前的狀況。
所以Ingay在2019年10月7日,前主委尤天鳴到職後第一次的業務工作報告就提出重新進行調查的規劃,並在11月8日總質詢時要求列入預算,可惜該年度預算已經排定完成,只好在2020年第三次定期會的業務工作報告與總質詢中再次提醒,直到9月的業務工作報告中確認納入再次年(2021)的預算。但是預算卻從原先建議比照的100萬減為90萬,所以在11月24日的總質詢時向黃市長要求增列經費、必要時動支預備金。可惜尤主委卻當場表示預算充足。
#爭取經費追加獲市長同意
質詢當日,Ingay以2011年進行生活狀況及需求調查時的臺南族人人數、抽樣件數的理想值與實際值、經費攤算作為背景值,對比當前(2021年6月)人口數量、費用攤算,列舉三種試算模型,向出席的黃偉哲市長說明如欲生成較具參考性的調查,經費確實受限。感謝黃市長接納,表示如果經費有不夠的地方「我們來追加」。
#調整抽樣件數與方式使調查更具代表性
2011年版的調查,針對當時設籍臺南的族人(5,991人)中、年滿20歲的3,727人進行抽樣(該調查於2012年3/20~4/30進行,但母數資料採用2011年7月份統計資料),原訂進行30%的理想抽樣比例,實際僅作715筆調查,佔19.2%。且在族別抽樣數量的分配(當時僅有14族)、各行政區抽樣數量的分配(涉及不同行政區的產業、生活、居住背景)仍有改善空間。相較於目前的數據母數(2021年6月族人數量已達8,547,20歲以上人數則有5,786人)、各族群人數(目前有16族)與族人分別散居於37個行政區的背景,應更注意族群與區域的抽樣代表性,以求更真切貼近臺南市族人的生活實況與需求面向。
雖原民會白主委表示,本次調查將放寬至18歲以上族人(2021年6 月18+19歲族人數為280人),但暫訂以700「戶」的抽樣設定,首先就碰到「戶」定義的問題(按戶籍法同一地址允許設多戶、如是以「家戶」觀念則又將納入可能未設籍但同住者),且戶為法律定義上的虛擬單位,實際生活與需求的主體仍為「人」。感謝白主委接納建議,表示後續會研議調整,讓調查更具代表性。
#問卷內容設計應重生活與需求實況
10年前的調查,在期中與期末報告時,參與審查的委員意見中,「到底是生活調查還是施政滿意度調查」的質疑多次被提出。當年調查項目的七類 57題裡(不另計子題)包含「就業狀況(16題)」、「政府相關措施利用狀況(4題)」、「臺南市政府還需要加強提供的措施(1題)」、「各生活層面的滿意程度(16題)」、「與原鄉部落的連結程度(6題)」、「原住民團體組織(1題)」、「基本資料(3題)」的架構確實有很大調整空間。感謝白主委接納建議,表示也將在後續委案的問卷設計時謹慎調整。
#問卷內容設計應納入市府各局處意見
如同前述,這樣的調查最重要的意義,是市府在規劃各類政策時可以做為參考依據。所以在這個難得的調查中,各局處針對自己業務範圍而涉及原住民市民時,可能會需要瞭解的資訊,比方都發局進行社會住宅、租房購屋補貼政策時,需要瞭解族人的居住需求與實況。衛生局、教育局、勞工局、社會局、經發局、農業局....等等的業管,也在在與族人實況需求相關。所以Ingay建議在問卷設計時,不僅只像過往只是所謂原住民的學者專家參與,更應納入各局處會的意見。感謝白主委承諾,在形成問卷之前,也會邀請各局處來集思廣益,以便更為查知族人生活與需求,也可供日後市府形成政策使用。
#問卷內容設計應斟酌納入可驗證題目
雖然Ingay私心還是希望普查,但受限於經費與實際執行期程,必然會採用抽樣的方式。抽查後的數字是否能真實反應或貼近實況,也就是調查的信度與效度是否能有個參考基準?所以Ingay建議可以斟酌加入幾個「有確定數字」的題目作為對照驗證。
比方在經濟狀況,中低收或低收的數字是可以確定的(由社會局造冊列管)。如果在問卷中也加入社福身分的題目,那麼就可以由調查後的數據(比例)、對照真實的統計數字,藉以瞭解調查報告的可信或偏差。這個建議也感謝白主委同意納入考量。
#原住民生活與需求調查定期執行的必要性
距前次調查已逾10年,在這期間族人的生活實況與需求的變化無從確知,相對的在市政擘劃也會受到限制。所以Ingay向黃市長建議,雖不至於每一、兩年就做一次,至少也希望每四年或每五年可以進行,固定的編列預算。並且,在各局處負責的統計業務,尤其是主計處負責的統計調查,也可以在調查中納入族群背景的題目,這樣就可以更充分的瞭解族人在各層面的實況與需求,也可以更多元的在不同的政策裡找到原住民的位置。
感謝黃市長支持並同意這樣定期性的規劃與預算編列,市長更進一步表示,除了定期的調查之外,也會跟中央既定的調查來錯開(時間),「這樣的調查會更over all(全面)」。主計處陳處長也表示,已經按Ingay在多次業務詢答時的提醒,都有向中央反應,在各類統計中加入族裔背景的調查。希望這樣的努力可以讓族人的生活實況與需求,真正被看到。
這次總質詢裡之所以花相對長的時間談生活狀況調查的議題,關鍵的還是希望關於市府的政策、不只原民會的業務政策,以及其他局處會的業務執掌,能在我們進行規劃、制訂政策、甚至是所有議會同仁在監督相關業務時都有個參考的準據,這也才是臺南市要推「族群主流化」的基礎前提。
只要越多人願意一起一起,不要停、慢慢走,我們終究會抵達理想的彼端。
「原住民生活狀況及需求調查」詢答影片:https://youtu.be/5BFeeGAzAt0
「防疫工作檢討」詢答影片:https://youtu.be/tCWyBOSezEQ
「全原運/原住民棒球/軟式網球專任教練」詢答影片:https://youtu.be/9gN7-2m3poA
「完整」詢答影片:https://youtu.be/mktdTbdhDgI
Youtube問政記錄頻道:https://tinyurl.com/ingayyoutube
同時也有14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18萬的網紅公視新聞網,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加拿大原住民團體宣布,又發現一座寄宿學校遺址,而且裡頭有600個以上的無名塚。倖存者表示,他們當時從來沒有吃飽過,學校更告訴他們都是異教徒。加拿大原住民團體強調,道歉是療傷的其中一個階段,教宗應該針對此事公開道歉。 詳細新聞內容請見【公視新聞網】 https://news.pts.org.tw/a...
「原住民團體」的推薦目錄:
- 關於原住民團體 在 Ingay Tali 穎艾達利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 關於原住民團體 在 范琪斐的美國時間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 關於原住民團體 在 Goodbye HK, Hello UK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 關於原住民團體 在 公視新聞網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 關於原住民團體 在 公視新聞網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 關於原住民團體 在 Jerry Tsai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 關於原住民團體 在 原住民族委員會| Xinbei 的評價
- 關於原住民團體 在 為澳洲原住民而跑61歲前眾議員7個月跑完1 4萬公里 ... - YouTube 的評價
原住民團體 在 范琪斐的美國時間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原住民電視台邀我去跟他們的新聞部做一場線上演講。我準備了這兩個小娃娃與同業們分享。
這種木製娃娃叫做kachina.這是以前美國原住民做來教導下一代,該族的文化傳統的一個小工具。因為製作很精美,也有人特意去買來搜集。我這兩個kachina不是古董,是現代藝品,我覺得很適合今天這個場合。
講完以後,才發現我漏回答一個問題。
-----
請問范姐,以過去觀察的經驗,美國原住民族的政治處境、自然資源自治權跟台灣原住民族的狀況相比,是否有比較好?聽說美國少數族裔,比較偏向支持民主黨,而非共和黨?台灣原住民族的民族權利運動比較艱難、難以突破,主要是欠缺哪些客觀條件?
-----
我對台灣原住民族權利的進展實在不了解。對美國原住民的處境,我也只是因為個人興趣,讀過幾本書,不能算是專家,只知道個皮毛。但我想說的,是美國原住民也許有保留區,感覺上好像保護比較好,但事實上仍然非常艱難.每三個原住民中,就有一人仍然生活在貧窮線下。是美國最貧窮的族群。
蘿蔔頭有一陣子到印第安保留區的醫院當醫生,我去探班的時候,看到路邊有人在賣黑黑的東西,我問他是什麼,蘿蔔頭臉色鐵青的說,他們在賣煤。原來原住民社區,因為基礎設施的缺乏,很多家庭到現在還在燒煤煮飯。蘿蔔頭因此在這個醫院裡,看到一些小朋友,罹患罕見的肺部疾病,是他以前從來沒有看到過的。
的確美國少數族裔比較偏向支持民主黨,這是因為民主黨為了爭取白人族群以外的選票,較重視多元文化的議題,但老實說進展也很緩慢。
但近年來的確有越來越受到重視的趨勢。比如很受爭議的keystone XL pipeline事件.這是因為美加兩國的油公司,想要蓋一條從加拿大貫穿美國,到南部墨西哥灣,這中間就要經過原住民保留區。美國原住民團體主張這條超長油管將會破壞保留區的生態,一直反對興建。但美國政府只要是共和黨上台,就說要蓋,民主黨上台就說不准蓋,就這樣反反覆覆十多年了。
以這個單一案件來講,就是美國原住民團體與環保團體的協力合作才擋了下來。
我想任何運動都是一樣的。如果自己勢力不夠大,就要想辦法去結合理念相近的同伴,在某些議題上一起合作,才能引起更多人的關注。
另外,社會上越多相關的藝文創作,越能讓更多人看見。今年普利茲獎小說類的得主“The Night Watchman”講的就是在1950年代,幾個原住民家庭如何力抗要被強迫搬遷的命運。 此外,拿到今年奧斯卡獎最佳影片及最佳導演的華裔女導演趙婷的第一部作品,Songs My Brothers Taught Me,講的也是美國年輕原住民的困境。
這些都是從幾個家庭,或幾個人的故事出發。我想”原住民議題”也許會有很多人覺得不干我的事,但如果能把它講成一個”人”的故事,也許會更容易引起共鳴。
再幫”聽見歌再唱”打一次廣告,這就是個講”人”的故事。我自己很喜歡這個以台灣原住民部落為背景的故事,但我的確也聽過,有人批評它不夠”原住民”。也許將來我們會有更考究,更深入的探討原住民生活的故事,但在目前的階段,我覺得”聽見歌再唱”已經在將”小眾議題”擴大觀眾群這件事上,做得很不錯了。
PS 特別央請今天有參與線上討論的朋友來留個言,讓我知道,你聽到的重點是什麼。我一直強調這是個對話,並且希望這是個對話的起點,而不是結束。
原住民團體 在 Goodbye HK, Hello UK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傷感的154周年國慶
7月1號係加拿大聯邦政府成立嘅154周年,相等如國慶或者美國嘅7月4號獨立日,但係總理啲上星期宣布取消大型慶祝活動,換黎嘅係大型示威活動要求取消國慶,理由係原住民文化滅絕事件越挖越深,近百年嘅怨憤一次過爆發。
接近一百年黎加拿大政府縱容教會,強行將原住民十幾萬個子女送去寄宿學校「同化再培訓」,2015年政府委任嘅獨立調查委員會主席形容係「文化滅絕」("Cultural Genocide.")。當中無數咁多小朋友從此無返過屋企、失蹤甚至死亡。去到今年五月,原住民團體响British Columbia嘅寄宿學校發現215個小朋友嘅無名墓地,之後再响Saskatchewan另一間學校發現751類似嘅墳墓,尋日(國慶前一日)又揾到215個....(除咗亂葬崗,諗唔到咩形容詞)。
現代加拿大被世人或者唔少本地人覺得係地球上最種族多元嘅國家之一,原來呢個文化同形象响70年代嗰啲寄宿學校陸續關閉後先開始建立,呢一段咁黑暗嘅歷史埋沒足足40年(調查報告係2015年)先開始面對,揭開仲要咁醜陋同悲慘,最大問題係幾十年黎都無正視,依家先面對,唔知點樣可以修補...
Patreon原文:
加拿大154周年「血債」國慶
https://bit.ly/3qGIrae
#血債唔知點還
報導:
《Reuters》Canada Day muted as country reckons with treatment of indigenous, other minorities
https://www.reuters.com/world/no-reason-celebrate-canada-day-muted-country-reckons-with-dark-colonial-history-2021-07-01/
***********************************
每日更新乞兒兜Patreon:
https://www.patreon.com/goodbyehkhellouk
MeWe:https://mewe.com/p/goodbyehkhellouk
Twitter:@ByeHKHiUK
IG:@goodbyehkhellouk
最近更新:
加拿大154周年「血債」國慶
https://bit.ly/3qGIrae
英國首席醫學官多次被騷擾欺凌,盡顯為官嘅寬宏大量
https://bit.ly/3duM51F
新任衛生大臣Sajid Javid,移民第二代嘅奮發故事
https://bit.ly/3drpiUr
【客席作者葉梓誦文章】視覺與管治
https://bit.ly/3jq5hS1
***********************************
原住民團體 在 公視新聞網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加拿大原住民團體宣布,又發現一座寄宿學校遺址,而且裡頭有600個以上的無名塚。倖存者表示,他們當時從來沒有吃飽過,學校更告訴他們都是異教徒。加拿大原住民團體強調,道歉是療傷的其中一個階段,教宗應該針對此事公開道歉。
詳細新聞內容請見【公視新聞網】 https://news.pts.org.tw/article/532398
-
由台灣公共電視新聞部製播,提供每日正確、即時的新聞內容及多元觀點。
■ 按讚【公視新聞網FB】https://www.facebook.com/pnnpts
■ 訂閱【公視新聞網IG】https://www.instagram.com/pts.news/
■ 追蹤【公視新聞網TG】https://t.me/PTS_TW_NEWS
#公視新聞 #即時新聞
-
看更多:
■【P sharp新聞實驗室】全媒體新聞實驗,提供新一代的新聞資訊服務。 (https://newslab.pts.org.tw)
■【PNN公視新聞議題中心】聚焦台灣土地環境、勞工司法、族群及平權等重要議題。 (https://pnn.pts.org.tw)
原住民團體 在 公視新聞網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加拿大原住民團體宣布,又發現一座寄宿學校遺址,而且裡頭有600個以上的無名塚。倖存者表示,他們當時從來沒有吃飽過,學校更告訴他們都是異教徒。加拿大原住民團體強調,道歉是療傷的其中一個階段,教宗應該針對此事公開道歉。
詳細新聞內容請見【公視新聞網】 https://news.pts.org.tw/article/532398
-
由台灣公共電視新聞部製播,提供每日正確、即時的新聞內容及多元觀點。
■ 按讚【公視新聞網FB】https://www.facebook.com/pnnpts
■ 訂閱【公視新聞網IG】https://www.instagram.com/pts.news/
■ 追蹤【公視新聞網TG】https://t.me/PTS_TW_NEWS
#公視新聞 #即時新聞
-
看更多:
■【P sharp新聞實驗室】全媒體新聞實驗,提供新一代的新聞資訊服務。 (https://newslab.pts.org.tw)
■【PNN公視新聞議題中心】聚焦台灣土地環境、勞工司法、族群及平權等重要議題。 (https://pnn.pts.org.tw)
原住民團體 在 Jerry Tsai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吳鳳(1699年2月17日-1769年9月9日),字元輝,清朝福建省平和縣人,任臺灣清治時期之嘉義通事。
因日治時期與臺灣戰後時期,皆曾在台灣的小學課本裡描述其「為革除原住民出草的習俗而捨生取義」。嘉義現存有吳鳳廟,奉吳鳳公為神祇。
關於吳鳳「犧牲自己以革除原住民出草習俗」的故事,最早可查到清朝有文獻記載類似故事,之後由日本政府開始做為安撫原住民、教化漢人百姓的工具,由官方高調歌功頌德,拍攝歌舞劇、電影,宣傳原住民文化屬於「野蠻落後」,應該被「教化」與「開化」;而吳鳳則被描繪為「寬大」、「仁慈」,以自我犧牲弭平紛爭的「義士」,為其治理政績背書而廣為老一輩人所知。
到了中華民國政府遷台後的時代,不僅直接翻譯並延用日本人的著作,繼續發揮其政治宣傳效益,吳鳳的故事更加被渲染炒作,在嘉義縣中埔鄉有了吳鳳廟、吳鳳紀念園,甚至阿里山鄉的前身也叫做吳鳳鄉,今日也有以吳鳳為名的技術學院等等。透過教育宣傳,文學渲染,電影戲劇等等的影響,這些「感念吳鳳」的舉動使漢人角度的吳鳳故事漸漸成為了一個「史實」。
不過比對鄒族口傳歷史、傳統文化則有許多疑點,偏離事實、歧視原住民,並造成對原住民的刻板印象,而備受批判。在原住民團體的一再抗議下,1989年教育部正式將此故事從教科書刪除。
https://zh.wikipedia.org/wiki/%E5%90%B3%E9%B3%B3
成為這個頻道的會員並獲得獎勵:
https://www.youtube.com/channel/UCWQhuleHvqtuN_LDwq99EnA/join
感謝各位衣食父母的支持與努力
Licence:
You’re free to use this song in any of your videos, but you must include the following in your video description (Copy & Paste):
Song: DayFox - Riding The Wave
Music provided by Vlog No Copyright Music.
Video Link: https://youtu.be/g4_XaC8IJsg
原住民團體 在 為澳洲原住民而跑61歲前眾議員7個月跑完1 4萬公里 ... - YouTube 的推薦與評價
澳洲前眾議員、超級馬拉松運動員法默(Pat Farmer)10月11日結束了長達14400公里的跑步長征,總共耗時7個月,期望在憲法中設立 原住民 倡議機構, ... ... <看更多>
原住民團體 在 原住民族委員會| Xinbei 的推薦與評價
原住民 最愛和平美麗寶島中華台灣慶祝原住民豐年祭 · 原住民族委員會 ... 主委透過播放紀錄片分享,臺灣在30年前,原運團體爭取原住民族權利納入憲法,是 ...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