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種聲音我聽不下去
原住民傳統儀式說創新就創新嗎?
你們漢人、日本人blablabla要那樣是你們家的事,我們多少人極力的維護每一族的傳統儀式,以為說改就改,完全不懂原住民儀式中的不可滅性,再來這群人又關注多少原住民發展議題、原住民當代藝術創作?如果他真的了解就不會說出那麼無知的事情。
我們知道不能抹煞別人的好心來為偏鄉孩童來站台,但這個人說的「名人免費宣傳」感覺就是「救世主般可憐原住民族文化發展他們在幫你們所以你們安靜讓他們開個玩笑炒個新聞就好了幫你們搏版面不要那麼認真」是這樣嗎?所以之後大家就可以開原住民族服飾的玩笑嗎?族服到底要貼上煽情、裸露、性感的標籤到什麼程度?台灣人還是需要被教育,不僅僅是尊重其他文化(台灣其他在地文化或宗教)更是學習了解其他人的文化;我們的儀式文化不是國際時裝秀或音樂頒獎典禮說創新就創新耶,我們不是鮭魚能改就改;不要拿無知來說教,看了就討厭
同時也有5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3,110的網紅1 IMAGE ART 一影像,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TIDFx一影像】 #焦點訪談二|策展人 林木材 #台灣切片 |如是原民,如是紀錄與時光台灣 🎤【不可或缺的台灣紀錄片】 回頭看50年前的台灣切片,不論是民俗信仰或是原住民影像 現在看來都是非常重要的紀錄,它們是歷史的斷面,更是我們不能忽略遺忘的一部分。 林木材:「在台灣的部分,我們有兩個前提...
原住民當代藝術 發展 在 舞炯恩.加以法利得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謝謝Pulima藝術節
我們入選了《殼》
跨領域 (音樂舞蹈影像)的作品
謝謝一起創作的強強、武卡日
還有by倫借我們燈光、奧來我們的幫手
原住民當代藝術 發展 在 典藏 ARTouch.com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原住民藝術發展與定位
我們為什麼要來談 #原住民 與 #原住民當代藝術 呢?對於什麼是原住民藝術,本身就有很多可能是漢人無法想像的問題存在。首先是我們對原住民藝術的想像是什麼?唱歌、跳舞、繪畫還是雕塑?要依靠風格還是內容去判斷?
原住民當代藝術 發展 在 1 IMAGE ART 一影像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TIDFx一影像】
#焦點訪談二|策展人 林木材
#台灣切片 |如是原民,如是紀錄與時光台灣
🎤【不可或缺的台灣紀錄片】
回頭看50年前的台灣切片,不論是民俗信仰或是原住民影像
現在看來都是非常重要的紀錄,它們是歷史的斷面,更是我們不能忽略遺忘的一部分。
林木材:「在台灣的部分,我們有兩個前提性的設定,一個設定叫做台灣切片,就是用不同的視角回看我們的電影發展史,特別是針對紀錄片。時光台灣就是另一個單元,我們希望去討論談灣主流的影像,可能是電視或是早期的主流紀實影像...」
►2021 TIDF 4.30-5.09
台北新光影城|光點華山電影館|空總臺灣當代文化實驗場C-LAB
#TIDF #一影像 #紀錄片
❶ʏᴏᴜᴛᴜʙᴇ:http://bit.ly/3aaYBiE (歡迎訂閱)
❶官網: 1imageart.com/
❶𝐈𝐆: www.instagram.com/1imageart01/
原住民當代藝術 發展 在 李基銘漢聲廣播電台-節目主持人-影音頻道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本集主題:「發現臺灣-重訪臺灣博物學與博物學家的年代」常設展介紹
專訪:黃冠龍 說明員
「臺博館新世紀常設展首部曲—發現臺灣」是國立臺灣博物館(臺博館)21世紀以來首度推出的全新常設展,同時也是本館預定陸續推出的三場常設展中之「首部曲」。作為臺博館新世紀常設展的「首部曲」,本展覽將時間回溯至臺博館的源起,也就是一百多年前,當時稱為「臺灣總督府博物館」初創立的20世紀初,臺灣博物學與博物學家擅場的「發現年代」,重新審視那些奠定今日臺博館收藏基礎、形塑臺博館風貌的博物學發現、發現者、與發現傳統。因此,這不是一部介紹臺灣自然世界的博物學展覽,而是一個回顧臺灣自然世界是如何被近代博物學所「發現」的展覽。故展名為「發現臺灣」。
「發現臺灣」內容主要分為三大主題單元:發現之道、臺灣新象、過去的未來。
發現之道
第一單元「發現之道」聚焦於20世紀初博物學家的調查傳統。透過兩位傳奇採集調查者:森丑之助與菊池米太郎的田野故事與蒐藏,勾勒出那一代博物學家強調親身實地踏查—即所謂「知識是人走出來的」之調查傳統。
另一方面,田野調查者所現地採集的物質憑證,構成了博物館的「標本世界」。標本並非調查的紀念品,而是物種的代表,許多不同標本的集合讓博物館體現出一個微型的自然界,在博物館裡重現了自然物種的分類階序與演化秩序。「標本中發現自然秩序」因此就構成另一個當時博物學傳統的重要特色,也是本單元的第二個主題。
臺灣新象
本展第二單元:「臺灣新象」則以專題方式細數臺博館歷史上重要的博物學者與他們的重要發現。如首任館長川上瀧彌主導調查的臺灣高山植物、臺灣昆蟲研究開創者素木得一所發現的「寬尾鳳蝶」、博物館的傳奇標本採集者菊池米太郎所採集的「黑長尾雉(帝雉)」、臺灣礦物研究先驅岡本要八郎發現的「北投石」、全能型博物學者堀川安市採集的貝類標本與其發現的新種蝸牛:堀川氏煙管蝸牛、戰後首任館長陳兼善與其學生梁潤生所採集的「國寶魚」:櫻花鉤吻鮭、獨幟一格的歷史博物學者尾崎秀真所蒐集的原住民籐編器與珠衣,還有在1910年代由森丑之助指導製作的臺灣原住民各族「博多人偶」、1920年代末蒐集的「佐久間財團蒐集品」、1960年代造成萬人空巷的深海活化石—「龍宮翁戎螺」,與1970年代臺灣化石大發現出土的「早坂犀」等,館史上重要的發現者與發現,莫不在本單元的展場中翩然現身。
過去的未來
最後,名為「過去的未來」的本展第三單元,則始於一個問題:究竟這些臺博館典藏的歷史性標本在當代有何意義?換句話說,博物館的標本除了能夠帶我們回到過去,是否也能讓我們反省當下,甚至展望未來呢?。展場裡以三個物件回答此問題。第一件是臺灣雲豹標本,臺灣雲豹的野生族群已經在2014年正式宣告絕跡,因此博物館收藏雲豹標本就不再只是過去物種的歷史紀錄,同時也成為一把通往未來的鑰匙—透過其中保存的遺傳資訊而提供未來重建物種的可能線索。
另一方面,博物館裡的老標本同樣也能提供當代創作者充分的素材與靈感。本展場最後兩件「標本」是兩件當代藝術創作者的「作品」:泰雅族織藝師尤瑪・達陸的《古虹新姿》與多媒體藝術家王俊傑的創作:《過去的未來》,分別取材自博物館內古老織品的紋樣與各種標本的型態,衍生發展出兩件匠心獨具、新舊交融的裝置藝術作品。在博物館裡,「過去」也就是「未來」。
回歸收藏
「臺博館新世紀常設展首部曲—發現臺灣」也是一個回歸博物館收藏的展覽。展場內總共展出367件的博物學標本及文物,其中屬於臺博館藏品者共計265件,在這265件臺博館藏品中,其中不乏出自於著名發現者本人所親手採集並標註的歷史性標本,如森丑之助與菊池米太郎在上個世紀初所採集的泰雅長衣、史前石器、與鳥類標本;更有一些雖非經名家採集,卻是屬於首度亮相的「歷史性首展」,如近年發現的佐久間財團在1920年代末所收藏的莫那魯道之貝珠踝飾。
同時,為了忠實呈現這些藏/展品作為「標本」的採集入藏脈絡,許多當時採集或入藏時的「歷史標籤」,都「破例」隨著其「物主」一起於展場中展出,細看其上不難可發現一些著名的調查採集者,如森丑之助、岡本要八郎、堀川安市等人的親筆墨跡,至今仍斑斑可識。
原住民當代藝術 發展 在 李基銘漢聲廣播電台-節目主持人-影音頻道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本集主題:時光造藝-日治時期臺灣生活工藝源流與傳承 特展
專訪: 余友良副館長
匠心工藝百年傳承,「時光造藝」看見臺灣文創的美學源頭
臺灣工藝百年來的發展,從最早為因應生活所需,藉由手工製作實用器物開始;到日治時期整合在地特色工藝,以產業發展為目標,在產能及製作水準上都有大幅提升;同時,也由於「臺灣工藝之父」顏水龍先生(1903-1997)的研究推廣,提倡兼顧功能性與美觀設計,生產具有「生活工藝」美學概念的產品。這一路的發展,從時下文化創意產業的角度看來,臺灣工藝自1940年代開始的奠基工程,可說是臺灣當代「文創產業」潮流的源頭。北投文物館即日起推出「時光造藝:日治時期臺灣工藝源流與傳承」主題特展,將以臺灣日治時期到近代的工藝發展與演變為主軸,分別探討臺灣漆器、竹編與玻璃工藝的文化源流與技藝傳承,呈現出臺灣工藝發展的豐富樣貌。
日治時期在產業政策的主導下,引進技術也培育人才,確立了臺灣工藝在品質產能與技藝傳承的發展基礎。其中,臺灣前輩畫家顏水龍(1903-1997),不僅參與最早的臺灣工藝調查研究工作,更在戰後極力整合資源、成為賡續工藝發展的重要人物,為臺灣工藝留下了珍貴且龐大的資產,因此被尊稱為「臺灣工藝之父」。顏氏認為「將生活所需的器物,加入美的技巧」就能稱為工藝,並且倡導「生活藝術化、藝術生活化」,畢生致力於讓工藝美學走入常民生活中。除此之外,顏水龍更是一位實踐者,他深入研究各種工藝技法,時常手繪設計圖稿並請匠師依圖製作器物,在在展現他在工藝振興上知行合一的精神。
北投文物館「時光造藝:日治時期臺灣工藝源流與傳承」特展,自即日起展出到9月16日。此次展區規劃以連結臺灣民生經濟、最具特色的三項工藝產業:漆器、竹編與玻璃為主題,展出從日治到當代的工藝創作,包含多位人間國寶:王清霜大師(漆藝)、李榮烈大師(籃胎漆器)、張憲平大師(竹籐編)的精彩作品,也將一次盡收眼底。同時,輔以常設展區之原住民族工藝典藏,結合漢文化傳統、日本、西洋技藝與南島文化等不同養分,形塑出今日臺灣工藝的內涵與價值,期望帶領民眾看見臺灣工藝的美學與傳承,以及堅守「技」與「藝」兩者缺一不可的工藝匠師之心。
策展單位粉絲頁: 北投文物館
展覽名稱:時光造藝-日治時期臺灣生活工藝源流與傳承 特展
展出日期:2018年4月6日~2018年9月16日
開放時間:每日10:00-18:00(周一休館)
展出地點:台北市北投區幽雅路3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