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不同視角看北投軍艦岩
#這篇只有風景美照
#寫了三小時啊
對登山初學者來說,北投軍艦岩親山步道相當平易近人,沿著階梯拾級而上,就可以抵達海拔不到200公尺的軍艦岩,上下山都只需15-20分鐘!
對好動的小猴來說,只走親山步道太短了!上篇文章有提到,我們從捷運唭哩岸站出發,進入東華公園,途經東華山、奇岩山西峰、奇岩山、荷蘭圖根點、唭哩岸西峰,沿路探索這條先人開墾之路,詳細內容請參考第一篇健行心得👉https://reurl.cc/W39QVZ
過了唭哩岸西峰三角點,繼續往前走,眼前是一小段需要攀繩而上的好漢坡(唭哩岸山稜脊岩),爬上去之後視野頓時變得非常開闊,左側可以遠眺觀音山、林口火力發電廠、北投、威靈頓山莊、大屯山群峰、中正山、紗帽山,右側則是陽明大學山頂運動場、台北盆地、天母、101大樓,經過這段登高望遠的山脊之路,會抵達視野非常開闊的唭哩岸山,林相也很豐富,我們在此發現了藏在樹叢中的空氣鳳梨松羅,這是一種神奇植物,不需要土壤,只要有清新的空氣、陽光與水份就可生長,以及有原住民的天然調味料之稱的羅氏鹽膚木,青剛櫟,琉球松,車桑子,還有武靴藤,藤莖在野外可做為綑綁的繩索,此外,沿途一大片屬於台北盆地木山層的唭哩岸石,因為沉積作用、自然氧化,形成了不同的色澤與紋路,像極了大自然任意揮灑的畫布!
從唭哩岸山望向對面,是軍艦岩親山步道,在此可以欣賞不同角度的軍艦岩喔!拍完照之後,我們要先從攀岩垂降練習場往下切,才可以抵達軍艦岩,這裡可以看到許多牢固的岩釘,固定在唭哩岸石壁上,疫情之前常有大小朋友來此體驗攀岩活動,下切後要走一段石板路小徑,然後再爬一小段石階,就會接到軍艦岩親山步道、大學亭、軍艦岩,行經的這條路上有一個鄉野傳說,那就是可以看到阿婆石與阿公石,但這對石夫妻分散在兩個角落,要仔細尋找才可以發現,透過手機拍攝後對比,看起來真的有夫妻臉耶,實在太神奇了!🤪
來到軍艦岩視野更廣闊,天氣晴朗的時候可以看得很遠,但也要很耐曬喔!🥵登上這塊奇石:北投、士林、石牌、天母、紗帽山、文化大學、大屯山群峰、社子島、北投焚化爐、基隆河、關渡平原、淡水河、觀音山、五指山等美景盡收眼底,360度全面展開啊! 👀
總裁說還可以從另一個角度看軍艦岩喔!有一條小徑可以繞到軍艦岩下方,由下往上看更像一艘軍艦,下方還有一個酋長岩,仔細看很像一位老先生,因此又有山友稱它為阿公石,跟之前在攀岩垂降練習場附近看到的阿婆石超有夫妻臉啊!不知道兩人為什麼要離這麼遠?是不是吵架了呢?😂
感謝總裁帶路,讓我們從(遠、中、近)三種不同角度欣賞北投軍艦岩,沿途還認識不少植物,是小猴前所未有的體驗!下一篇文章將繼續帶大家來到260公尺的烏尖連山,造訪丹鳳山電視轉播站的鐵椅裝置藝術,還有湯守岩、弘法大師岩、幸福石,法船石,以及下山後來到北投市場可以吃什麼美食呢?😋敬請期待最後篇章喔!
此篇健行路線:唭哩岸西峰~陽明大學山頂運動場~唭哩岸山稜脊線~唭哩岸山~攀岩垂降練習場~大學亭~18世紀道光古墓~軍艦岩
去哪兒
#健行
#北投
#軍艦岩
#探索秘境
#唭哩岸石
#台北小旅行
同時也有1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6萬的網紅嘴哥Eddy,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大家都很喜歡這個影片.小朋友真是厲害餒 #原住民 #吵架 #小朋友 ► 訂閱對嘴哥Youtube頻道:http://pcse.pw/laboyz ► 對嘴哥FB粉絲專頁:http://pics.ee/x7f7 ► 訂閱我的instagram:http://pcse.pw/dubseddy ► 加L...
「原住民 小朋友 吵架」的推薦目錄:
- 關於原住民 小朋友 吵架 在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 關於原住民 小朋友 吵架 在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 關於原住民 小朋友 吵架 在 台灣冷門景點熱血復甦計畫 - 歐北來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 關於原住民 小朋友 吵架 在 嘴哥Eddy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 關於原住民 小朋友 吵架 在 [普雷] 只要我長大-原住民小朋友的純真年代- 看板movie 的評價
- 關於原住民 小朋友 吵架 在 小朋友愛鬥嘴爆笑內容笑翻所有人|三立新聞網SETN.com 的評價
- 關於原住民 小朋友 吵架 在 【網路上的今天】小孩鬥嘴天真無邪光頭綠豆湯講話強功課強 的評價
- 關於原住民 小朋友 吵架 在 【對嘴】我功課很爛,但是講話很強。原住民小朋友吵架 的評價
- 關於原住民 小朋友 吵架 在 兩小無猜隔巷鬥嘴鼓影片PO網暴紅 - YouTube 的評價
- 關於原住民 小朋友 吵架 在 原住民小朋友 的評價
- 關於原住民 小朋友 吵架 在 原住民小孩吵架之小孩長大了- 閒聊板 - Dcard 的評價
原住民 小朋友 吵架 在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街上的即興(一)」
一齣戲如果在這個週末要上演了,經常在星期一開始裝台,星期二演員上台適應,星期三把舞台、燈光、音樂等等技術點整合順走,星期四彩排,星期五觀眾進場進行首演。這就是劇場界俗稱的劇場週。演員們會從星期二開始,一直到星期天演完,都在俗稱「黑盒子」的劇院裡工作,暗無天日,經常一轉眼已經晚上卻渾然不知,以為外面的世界也是一片絢爛,如同台上的聚光燈餵養我們的慾望,想像就這麼可重複地,永恆放射劇組這群心靈的集體精神。有時候我們會在休息時間走出室內,因為在黑盒子的時光,不是現實的時空。一推開門,戶外的陽光和非空調的自然風湧入鼻息之際,我們演員就在這個時間,想想我們剛剛進行的戲碼情節,多麼濃粹,多麽震撼,多麼精緻,或是多麼奇怪,哪裡還不夠好,什麼是誇大,美學了嗎,徒勞無功的恐懼,自我感覺良好的蓄勢待發…..此時吹有自然風被市井氣味包裹的我們,仍把戲服認成是自己的真正膚色。戶外相對於劇院遮風避雨的室內,只是次要的背景,短暫的放鬆,重點還是台上,斤斤計較的時空技法。街頭即興表演就成了很特殊的經驗。
二十幾年來,我所學所做的是西方舞台劇為主,但大一時期竟然也參加過新竹玉米田劇團的《與東門神的對話》,在新竹市的做法是大小偶人溜冰鑼鼓遊街後,在東門城直接封街表演,而去湖口老街、南寮漁港、北埔義民廟、內灣國小操場這類場地時,是像工人一樣坐在卡車後面,迎著強大竹風,架起佈景,遊街么喝,聚眾開始演給鄉親看,關於新竹地區文化歷史與科技如何在新竹消長著。那是我這一生中,第一個環境劇場的演出;後來,大三參加汪其楣老師做的學製《海山傳說・環》,我們附帶去了些台北的高中和松江詩園等公共戶外場,甚至延伸到美國奧樂岡大學演出(當晚中場休息我與這群亞熱帶台灣學生還一起看到人生中第一場雪),身穿各族原住民服裝,講述神話和禁忌、傳說,跳起不同的舞蹈,節奏裡我也深信我就是原住民;在陳水扁做台北市長的任期內,捷運開通,當時我所就讀的北藝大和捷運公司合作,在中山站到北投站之間甚至台北車站內,進行街頭演出,有雜耍、踢踏舞、希臘悲劇服飾秀、布偶短劇,我則是小丑裝扮的默劇,體會了演員製造孤獨的風景與取悅人群的本質;921震災去日月潭附近的國小,一間間教室進行五分鐘的丑偶表演,我們認為至少給小朋友們一些安慰;踢踏舞可以接演選舉造勢場和商演,戶外演出給了戲劇學子一些零用錢和震撼教育;堯樂茶酒館、畢業後在松山機場、台南舊糖廠、早期華山烏梅酒廠,都做過戲劇、行為藝術或工作坊,了解了看與被看的學問,事件在景觀裡重建……,還記得一次颱風天在台中某個西餐廳裡,只有一兩位客人在吃飯,我們呈現一個身體聲音實驗劇,當時年紀小覺得荒謬至極還跟導演吵架……直到幾個月前《在棉花田的孤寂》於台北戲劇院與桃園展演中心戶外廣場,讓我重新反省與擁抱,其實所有的戶外街頭演出,訓練了表演者應該隨時決定,何時融入環境與觀眾互動,何時如同戴上耳機般隔絕人世:在這些不同傳統的黑盒子劇場中,因為來來去去的觀眾無從預期,多變的天候和空間歷史的重疊性,使得表演成為一種既放鬆又更需要表演內在精神力的實驗所。街上和劇場密閉黑盒子,對演員,似乎應該只是關門開門之間的事。
苗栗市三十多年來一直維持在元宵節舞龍火旁龍的傳統,我親眼目睹2019二月十六日,一個小鄉鎮的十字路口,為了迎接中正路的一場嘉年華,開了小卡車車上放了十幾張塑膠板凳、婦人從巷口鑽出搬了諾大的A梯,一家四口用摩托車卡位,輪流去買麥當勞然後在路邊一根根薯條吃完,拖鞋家族攏進婚紗店二樓,沾沾自喜享用大櫥窗最佳視角而眾人仰頭稱羨,火消車上火警人員也駕好他的手機準備拍攝,一群孩子爬到環保車腳踩特瓶為了看熱鬧,人群縫後看不見表演的鄉下人忍不住一起呼喊『表演!表演!』,然後表演者對不起自己的藝術良心(或虛榮心)只好再表演一輪。除了抗議、攤販、酬神、謝民或聚眾而生的兒童劇、歌仔戲、布袋戲,媽祖遶境和苗栗火旁龍、宜蘭利澤偶戲節的遊街……,這些傳統宗教風俗外,還有哪個時刻、誰的需要,人們得以創作更多「當代生活」的嘉年華?而演員,又如何擁抱回饋庶民文化的放鬆下的活力? (原載於《文訊》402期)
原住民 小朋友 吵架 在 台灣冷門景點熱血復甦計畫 - 歐北來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歐北來在地特蒐》 Kasavakan部落(射馬干部落)的Palakuan(巴拉冠)
「 Palakuan 在部落就類似你們國防部一樣的存在,是我們的軍事教育訓練的場所。」帶領我們在部落導覽的返鄉青年,同時為射馬干青年文化發展協會專案經理的潘晨綱笑著說。
卑南語中的 Palakuan(巴拉冠)是女賓止步的「男子聚會所」, 卑南族男孩子沒有家的系統概念,在部落中被視為「公共財」,懂事之後,結婚之前,都必須完全奉獻給部落,直到結婚時才會「夫以妻貴」,嫁入女方的家庭裡。
Palakuan除了訓練男子作戰及日常差勤的訓練外,也有助於維持卑南族社會的平衡,維持小家庭中只有一個成熟男子的狀態,避免青春期男女共處的尷尬。也提供跟妻子吵架、不幸被「休夫」或是妻子過世的男子,一個臨時或是終老的住所。
所以 Palakuan 在卑南族中是很神聖的地方,有很多禁忌,其中禁止女性進入,更是始終堅持的底線。
在台東十個卑南部落的巴拉冠都各有自己的特色,選用的材質和呈現的方式也不同,Kasavakan因為土地所有權的問題,部落長達50年沒有巴拉冠,直到2017年他們才爭取到了知本國中後方的空地來興建,用傳統的方式把 Palakuan 搭建回來。
「我們選用自然的材質,是因為期待的不是永遠保留這個建築物,而是希望能保有把 Palakuan 蓋回來的知識與技術。」晨綱説。
現在雖然不如過去一般,男子必須365天住在裡面,但每當歲時祭(卑南族成年進階儀式)的前夕,他們還是會要求部落的小朋友們進到會所受傳統訓練,至少10幾天,教導他們部落的生活倫理、復振傳統文化,延續祭儀與故事。
「這幾年我們一直告訴我們自己,身為原住民,我們為什麼叫原住民?為什麼是卑南族?如果這個文化核心沒辦法守住的話,我們跟外面的人就沒有差別。這幾年的文化教育我們一直在鞏固自我認同這一塊,我從哪裡來,就應該遵守哪裡的規定,我是哪裡的人,以後要回到哪裡做事。這是一個很重要的族群認同。」
透過「 #勞動部多元就業開發方案計畫」,他們持續與部落的耆老們一起找回傳統文化的故事,開發足以讓青年返鄉工作的機會,讓文化不只是精神上,而是能從生活上繼續延續下去。
Palakuan仍會繼續陪伴著族人,看見屬於卑南族的驕傲。
__
感謝 賈萳妮 JobNanny 勞動力發展署高屏澎東分署 邀約
想要了解更多Kasavakan,可以聯絡 Kasavakan部落草地便當 安排深入部落的行程喔!
原住民 小朋友 吵架 在 嘴哥Eddy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大家都很喜歡這個影片.小朋友真是厲害餒
#原住民 #吵架 #小朋友
► 訂閱對嘴哥Youtube頻道:http://pcse.pw/laboyz
► 對嘴哥FB粉絲專頁:http://pics.ee/x7f7
► 訂閱我的instagram:http://pcse.pw/dubseddy
► 加LINE好友:@acq2622a (要加@喔)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7oxlqR3DiN4/hqdefault.jpg)
原住民 小朋友 吵架 在 小朋友愛鬥嘴爆笑內容笑翻所有人|三立新聞網SETN.com 的推薦與評價
![影片讀取中](/images/youtube.png)
按讚【三立新聞FB】重大訊息搶先看: http://www.facebook.com/setnews➲ 加入【三立新聞LINE】給你更多新聞: http://goo.gl/Te1ifA➲ 下載【三立 ... ... <看更多>
原住民 小朋友 吵架 在 【網路上的今天】小孩鬥嘴天真無邪光頭綠豆湯講話強功課強 的推薦與評價
![影片讀取中](/images/youtube.png)
獅子鄉和平部落小孩鬥嘴已成為網路經典劉姓網友影片上傳到臉書至今破百萬瀏覽轉自網路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別忘了訂閱 ... ... <看更多>
原住民 小朋友 吵架 在 [普雷] 只要我長大-原住民小朋友的純真年代- 看板movie 的推薦與評價
轉貼圖文網址:https://goo.gl/li7dIy
經由原作者 janus.lady 同意轉貼
https://goo.gl/umTOSw
劇情簡介:
一個遺世而獨立的原住民部落,故事主人翁是3個在部落山林間長大的原住民小男孩,瓦
旦、晨皓、林山,三人的生活與各自家庭面臨的種種問題,他們是如何樂觀與樂天知命的
與大自然生活,溫馨感人的陽光電影。
https://goo.gl/8BdZ3M
心得與分析:
電影中,以原住民小男孩瓦旦為中心,逐步暈染開來帶領觀眾進入原住民們的生活劇情裡
,小朋友的選角上非常成功,三個人表演上都很純真自然。故事主角瓦旦的人生態度,就
像是活生生所有原住民的生活寫照,樂觀、開朗,與樂天知命,即使遇到不快樂或悲傷的
事,也一直抱持的樂觀的態度過生活,像是哥哥為了多賺錢養活阿媽與瓦旦,不惜誤入歧
途被黑幫慫恿偷偷在阿媽為阿公保留下來的田裡種毒品,事後被抓時,弟弟瓦旦心裡雖然
悲傷與害怕。但他仍然抱持著樂觀的心,老師說很擔心他,叫他想哭就哭出來吧。但他還
是含著眼淚說著,誰知道下一刻是否會發生另人開心的事呢? 如此的開朗與熱情,感染著
所有周遭的人,另人含著心疼的眼淚依然可以微笑,我想這就是大部份原住民對生活抱持
的態度與寫照吧。
https://goo.gl/Fnd3cI
劇情從一開始就充滿了歡笑,笑點奇多,另人觀影時,笑的開懷,尤其是瓦旦的那些調皮
的對白。我覺得對白的部份,編劇寫的非常好,讓我懷疑編劇本身是否也是原住民,因為
他描繪的原住民心聲與生活方式,栩栩如生,讓觀影者,彷若置身在部落中,與這些原住
民自然的生活著,風景也自然又秀麗,感覺溫馨與洋溢著溫暖。
https://goo.gl/zkRwxA
瓦旦的課輔班老師拉娃,是比較悲傷的描寫,因為一場車禍意外,讓她本來在大學時就要
出唱片,正要開始的炫麗人生突然畫下句點,她必需終生都要在輪椅上,讓人看了心疼又
悲傷,但也許就像瓦旦在電影裡常對其它同伴說的話一樣,"這就是人生…!"聽來像是童
言童語般的詼諧有趣。但現實生活中,我想上帝雖然關上了你的門,但會為你開另一扇窗
。也許這是拉娃老師所要修習的人生課題,她雖然從炫麗中墜落,但卻也讓她找回生命的
起點,回歸家鄉,為這些原住民小孩貢獻更大的愛…。所以人生的成就究竟是哪個才算偉
大呢? 讓人深省,細細品嘗。我想回到部落後的拉娃老師是開心與快樂的。就像林山在山
上許願希望爸媽不要再吵架一樣,上帝總會在生命的灰暗處,再帶來希望。
https://goo.gl/NNkTVy
https://goo.gl/pyp4W0
https://goo.gl/SJx8Lh
瓦旦對老師的愛,應該是大家在小時候都共有的共同經驗吧,總會對慈愛的老師充滿崇拜
與愛慕。這讓我聯想到,大學時,去當家教,教一些小朋友英文時,也有一個小男生,對
我表白,說他長大後一定要娶像我這樣的老婆,當時我也像拉娃老師一樣,對小男生說,
好啊,一定要喔…。劇情裡細節的刻劃總是需要引起觀影者的共鳴,才能跟觀眾們對話,
我想這一點,描寫的很好,打進觀眾的心坎裡。
https://goo.gl/xDBxeB
另一個悲傷的描寫是晨皓思念母親的心,他一直期盼能找到媽媽,見失散已久的媽媽一面
,甚至有一次學校郊遊中到了台北,他們私下脫隊,尋尋覓覓媽媽的蹤影,最後終於找到
地址了,但他尋覓的地址竟然是便利商店時,那種落空的失落感,讓人心疼與無奈,也感
覺到很多失婚小朋友生命中的無常與無奈,現實生活就是這麼殘酷,逼著小朋友長大。
https://goo.gl/XDELw9
唯一算是有比較好結局的是林山,至少他爸爸有體會到喝酒的禍害,進而一直想改變自己
,來不讓自己小孩失望與難過,這個部份也深刻描寫出原住民們愛喝酒的習性…。有時愛
喝酒是因為現實生活中的無奈與失意…。
https://goo.gl/Vwc1O2
但原住民們生活的艱困部份,在劇情中,卻描繪的比較少,也許是現在的台灣社會比較開
放與開明嗎?我從影片中不得而知。感覺應該描寫的更深刻些,會讓電影更有深度。僅看
到三個小男孩各自有各自家庭的煩惱與問題,待解決…。
另外是電影中有幾位知名的藝人,像盧廣仲與豆花妹,特別客串的部份,我覺得非常的突
兀與失敗,因為安插在劇情中顯得故事生硬,硬插進來的橋段非常牽強。實在是最大敗筆
…,頗另人失望。我想也許是為了票房的關係吧。
片尾的最後一個鏡位,是我最喜歡的一卡,瓦旦的畢業典禮上,瓦旦的背影,慢動作鏡頭
,外面透進了的陽光,
讓人在觀影後留下溫暖與希望的遠景,非常浪漫與溫馨。
總結:這是一部溫馨感人的原住民小朋友的生活寫照,詼諧又逗趣,笑中帶點淡淡的哀愁
,人生也是如此,不是嗎?
一開始我對此片期待蠻高的,想像是像冏男孩一樣的片子,但看完後還是有很大的落差。
只能說這部算是一個小品的作品。放在大螢慕上,若跟冏男孩比,顯的劇情不夠深刻,深
度也愈顯不足。但若是放在公視的學生或人生劇展裡播放,就是很棒的影片了。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1.164.245.75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movie/M.1458529588.A.FA3.html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