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從台灣疫情逐漸趨緩之後,很多人都開啟了渡假旅遊模式,也安排了很多旅遊行程,只是許多熱門景點總是人滿為患,出遊興致真的會大受影響。
這次要跟大家介紹一個非常有趣的旅遊活動,它是台東的部落深度旅遊體驗活動,精緻的旅遊行程不用擔心人擠人,而且內容豐富多元。
這是由台東部落食尚 所規劃的一系列體驗活動,不僅讓大家可以欣賞台東豐富的地景風貌,也可以藉由手做DIY活動來親身體驗部落美學,了解原住民的生活智慧,重新認識台東原住民族的飲食新風味。
「台東部落食尚 X 天天出發」顧名思義就是每天都可以出發,從星期一到星期日,天天皆可選擇最在地的各種部落旅遊行程,一起探索台東各部落原汁原味的風土與人情。
我這次體驗了幾個有趣的行程,包括:建和部落(又稱射馬干部落)導覽、品嚐魯凱風味饗宴、手作獵人外帶餐包DIY、參觀鐵花村音樂聚落……
📍詳情請看我部落格完整體驗文
https://yihsuango.com/ttstylefood/
#台東部落食尚天天出發
#走訪全台首座木雕村
#品嚐魯凱風味饗宴
同時也有96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1萬的網紅報導者 The Reporter,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我們儀式&我們走過: 台灣不同的族群,自然各有其對生活的態度;年復一年自然重複的季節更替、24節氣,是老祖宗的智慧,不同宗教文化也隨著時間舉行不同的儀式。 人們藉由儀式來肯定生命存在的意義。不論是伐木造船,還是婚喪喜慶,迎神廟會和建醮,時代的巨輪一直往前邁進。城鄉差距雖然帶來生活樣貌的改變,我們在...
原住民 智慧 在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管碧玲現在是把立法院質詢台當成是歌劇舞台嗎?邱國正是國防部長,不是文化部長,陳柏惟明明應該針對國防事務進行詢答,怎麼會利用國防部長來「體會多元文化之美」呢?
在多元文化之下,台灣人民本來就可以自由的使用母語溝通,但是這絕對不代表可以在國會殿堂上,用這樣的方式來耍寶作秀。今天陳柏惟用台語質詢,難道以後其他的立法委員也可以用客語、原住民語、或者是外籍配偶使用的語言來質詢嗎?立法院以後要準備多少同步口譯人員來體驗「這種令人喜悅的多語言之美」呢?
立法委員是國家公器,身為立法委員應該善盡憲法所賦予的責任與義務,在國會殿堂上用大多數民眾聽得懂的語言行使職權,讓選民可以了解政府的施政重點,而不是大費周章地「想要為自己的母語贏得尊重、讓不同語族的同胞欣賞」。難道管碧玲認為,陳柏惟只需要針對他選區裡以台語為母語的選民負責嗎?其他人聽不懂都是活該嗎?
國防部長代表三軍將士,在詢答過程當中本該得到應有的尊敬,任意把國防部長當成自己表演的配角,不但嘩眾取寵,令人做嘔,對於捍衛國家安全的三軍將士更是一種羞辱。管碧玲還有臉呼籲邱國正應該要柔軟一點嗎?
管碧玲想要用辭藻華麗的文青語言來掩飾陳柏惟愚蠢至極的野台戲碼,不但侮辱了台灣人民的智慧,更再一次踐踏了國防部長的尊嚴。
陳柏惟既然是一位被政治耽誤的喜劇演員,那麼就拜託放過台中市第二選區的選民,趕快下台投身演藝事業吧?
原住民 智慧 在 樂媽咪有的沒的 x 然後就是 Do Re Mi So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想睡在草地裡,又想看到大海的心願達成拉!!!
「森川里海濕地藝術季」在2021年再次登場
照片是位於pateRungan新社部落的〚海景第一排 Bed with sea view〛
表達自然美景不應屬於特定人群,而是每個人都可以自由享受的想法
⠀⠀⠀⠀⠀⠀⠀⠀⠀⠀⠀
本來是想說要去花蓮這麼多次看了好多人去的新社梯田
出發前做一下功課發現剛好遇到展期,實在太符合我的理想了!
⠀⠀⠀⠀⠀⠀⠀⠀⠀⠀⠀
本次主題定調為「好野人_慢慢走比較快」
將現代社會「好野人」視為金錢財富的第一印象,帶出東海岸原住民族人原始富足的價值觀
族人以敬畏萬物的精神,與大自然依存維繫關係,倚賴漁獵、採集、編織工藝過永續生活、自給自足。
而副標題的「慢慢走比較快」,反映快速形成的年代
意味著我們該重新透過身體感知,學習與自然共生的智慧,擺脫被擁有所束縛的慾望。
⠀⠀⠀⠀⠀⠀⠀⠀⠀⠀⠀
花蓮的海真的真的真的太美了,每次拍起來都覺得就連雲都像P過的不真實
雖然去的時候剛好遇到雨後,床組都濕透了,但還是覺得景好棒呀
仔細看還會發現上面有部落的人將各自的故事刺繡在床單上的線條耶
真的好特別,也感受到創作者的用心
提醒大家,展期只到9/30,記得不要觸碰展品喔!
⠀⠀⠀⠀⠀⠀⠀⠀⠀⠀⠀
#2021森川里海濕地藝術季 #artistresidency #taiwan_tourism #taiwantrip #taiwantravelmap #ig_shotz_asia #1girlstw_travel #新社部落 #花蓮旅遊 #花蓮 #viewtaiwan #igtaiwan #iseetaiwan #exploretaiwan #erv_ig #taiwan_dream #art #artist #artsfestival #artpiece #Hualien #hualientravel #poptour花蓮 #海景第一排 #花蓮景點 #森川里海濕地藝術季 #traditionalceremony #Formosa #新社梯田
原住民 智慧 在 報導者 The Reporter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我們儀式&我們走過:
台灣不同的族群,自然各有其對生活的態度;年復一年自然重複的季節更替、24節氣,是老祖宗的智慧,不同宗教文化也隨著時間舉行不同的儀式。
人們藉由儀式來肯定生命存在的意義。不論是伐木造船,還是婚喪喜慶,迎神廟會和建醮,時代的巨輪一直往前邁進。城鄉差距雖然帶來生活樣貌的改變,我們在不同族群,且又重複發生的儀式裡面,看到文化傳承的過程;既有不變的理念堅持,也有順變時代的妥協。
百年來,我們走過日據時代、太平洋戰爭,也經歷白色恐怖的威權時代、解嚴後街頭狂飆的民主歷程,並因追求經濟發展而傷害了自然環境,遭受時常來襲的颱風、水患和地震,還有瘟疫或病毒的傷害。
我們遭遇,我們應變,我們曾經失敗,我們也學著反省。
展覽介紹:
「臺灣文化」目前還是一個尚待被清楚定義的模糊概念
可以使用「臺灣的鏡像」來協助定義什麼是「臺灣文化」嗎?
「臺灣的模樣」嘗試整理國家攝影文化中心及國立臺灣美術館的攝影典藏中,不同世代的本土攝影家們眼中所看到的「臺灣」。希望藉由這些不同時空樣貌下的影像切面,堆疊出臺灣的文化紋理,協助思考一直都在但卻是抽象混沌的「臺灣文化」。其實也就是在反思:什麼是「臺灣的吾土」?誰是「臺灣的吾民」?等土地與人民的真實內涵。
初探「影像臺灣」為「臺灣攝影史」奠基
為了要整理呈現這一個「公共的臺灣」(孕育我們的母地),策展人要向展覽中每一位攝影家致歉。在此展中,個人創作意圖的脈絡先暫時被放在第二順位,優先凸顯臺灣這塊土地上共通的元素,作為整體性的思考。藉由影像編輯的組合,橫向交織出一個更龐大綿密的,所謂臺灣攝影創作的共同脈絡。長年來因為臺灣攝影史研究的缺席,我們有必要透過這樣統整的過程,先將臺灣攝影做一個整體性的梳理思考,來為尚待完成的臺灣攝影史鋪路。
關於臺灣文化脈絡的思考
策劃此展還有一個目的,梳理出臺灣文化脈動的基調:臺灣的文化脈動,是由在地的原住民族,面對外來的過客與移民,歷經抗拒、衝突、互動、交流、妥協的歷程。原本在地的本土族群與外來的殖民霸權必須學會「共生」,而不同時期的共生造就了不同世代的「在地本土文化」。
南島文化原住民族的根源,荷蘭西班牙文化的刺激,深層中華文化的延續,日本文化擁抱現代化的刻痕,還有歐美當代文化的移植,新住民文化的加成,這些多元觀點的交融並列,形成今日臺灣文化繼續往前推動的重要動能。
嘗試以影像揉捏出「臺灣氣口」、「臺灣味」
呼應國家攝影文化中心開幕首檔「舉起鏡子迎上他的凝視──臺灣攝影首篇(1869-1949)」以臺灣攝影史的理論研究為架構,本展以視覺影像為梳理的脈絡,嘗試由截然不同的方式切入這臺灣主體論的核心課題。因展出空間有限,整個展覽以靜態的「攝影原作」與動態的「數位呈現」平行展示相互呼應,也是一種在攝影展覽形式上的嘗試與挑戰。
攝影/鄭宇辰、余志偉
剪接/余志偉
文字提供/國家攝影文化中心台北館
■完整報導:https://www.twreporter.org/a/photo-the-national-center-of-photography-and-images-exhibition-2
──────
《報導者》是台灣第一個由公益基金會成立的網路媒體,秉持深度、開放、非營利的精神,致力於公共領域調查報導,共同打造多元進步的社會與媒體環境。
官方網站:https://bit.ly/3rTeR1V
粉絲專頁:https://bit.ly/37jjGYD
Instagram:https://bit.ly/3rWFQJV
★用行動支持報導者:https://bit.ly/3ylK401
#報導者 #看看攝影
原住民 智慧 在 探險威狼 Wilang-Explorer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大家好,我是威狼
今天要介紹的『野外求生-竹筒料理』
過去因為沒有現在鍋具
所以許多東西就要就地取材
而我們今天就利用原住民耆老智慧
利用桂竹
來製作天然的鍋具、碗筷
而料理都取至於河裡
現抓現撈的河鮮
利用一些簡單的薑片、鹽巴
就能製作一道又一道
經典的原住民族料理
看完影片的你
是不是也食指大動了
有機會威狼跟狼爸煮給你們吃
Hi everyone! This is Wilang, an explorer from Taiwan. I’ll be showing you how to cook in the wild using bamboo to create a classic Taiwanese, aboriginal dish.
In the past when there were no pots and pans, people sourced many things locally from nature. Today we are using the old wisdom of aborigines and turning bamboo into natural pots, bowls and chopsticks.
Our ingredients are wild fish and shrimp freshly caught from the river and seasoned with simple ginger slices and salt.
Hope you enjoy my videos. Please subscribe, like, and share for more wilderness exploration and aboriginal culture and food. Thank you!
===========================================
Wilang的社群連結:
Instagram:
https://www.instagram.com/wilang_explorer/
Facebook:
https://www.facebook.com/%E6%8E%A2%E9%9A%AA%E5%A8%81%E6%9C%97-100459841997534/about?view_public_for=100459841997534
拍攝工具⬇︎
相機:Iphone 11,GoPro 9
麥克風:GoPro 9媒體模組
空拍機:Dji Mini
剪輯工具⬇︎
imovie
=============================================
Music:
1.Dizzy - Joakim Karud [Vlog No Copyright Music]
原住民 智慧 在 屠潔 一起迷路旅行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桃園復興鄉卡普部落一日體驗
跟著原住民去伐桂竹體驗
用砍下來的竹子手工DIY成餐具
零污染超級環保~~
※此影片為2021年5月初拍攝
這次活動為教育廣播電台跟著廣播去遊學活動,由屠潔帶聽眾朋友來到桃園卡普部落探索泰雅族壯遊點,體驗砍桂竹、手工DIY竹製餐具,深度了解泰雅部落的傳統生活智慧。
▲竹林生態教育 x 伐竹體驗
00:00 桃園復興鄉桂竹體驗活動開場
00:46 卡普部落介紹
01:48 桂竹林體驗活動、砍竹子教學
03:48 用竹子做餐具
05:15 凱哥帶我們體驗採竹筍
06:24 分辨竹子年紀
07:30 來桃園復興鄉桂竹發展協會體驗吧
#桃園一日遊 #復興鄉旅遊 #桂竹
———————————————————
★屠潔FB粉絲團:http://bit.ly/lostholicFB
★屠潔IG美照:http://bit.ly/lostholicIG
———————————————————
視覺設計:逆向異術 Reverse Design studio - Nico
拍攝/腳本: 屠潔
片頭設計製作:咔麥喵團隊 - Sherlock
剪輯/字幕:吳宜璇
美美飾品:綠綠亞 Liuliuya 手作
原住民 智慧 在 原住民族傳統智慧創作保護瞭望台- Home - Facebook 的推薦與評價
台灣豐富的原住民族傳統文化,時常遭到外界不當利用、誤用,對於原住民族群情感與權益傷害甚深。 民國96年,我國通過「原住民族傳統智慧創作保護條例」,使原住民族 ...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