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時節雨紛紛......
清明節掃墓祭祖不僅表現了慎終追遠,還有緬懷祖先、飲水思源之意。
清明時節近了,要慎終追遠。光復任內除了向中央爭取經費外,並補助經費重建白沙鄉後寮生命紀念館,補助白沙鄉公所1400多萬元重建後寮納骨塔重自籌款。且為澎湖景觀美化發展,遷移馬公地區770座先人塚,西嶼地區713座;共計1483座。
#原馬公東衛水庫邊6號公墓,遷移700多座,目前已美化成為公園。
#補充..
清明幾處有新煙―澎湖的清明節
-
《澎湖紀略》記載:清明節,澎人俱於節之前後五日內拜墓祭祖,邀請親友,壼漿殽核絡繹於原野之間。祭畢,藉草而飲,相為勸酬,必薄暮而返。或人家有新娶子婦者,即同新婦往祭,諸女客陪焉。也因澎民貧苦節儉,逢年過節才得宴飲飽食,故除媽宮外,豬肉平日亦不得食,西嶼地區是「遇節方屠宰」,望安更是「青菜、豆腐、豬肉俱無出賣」。除了祭祀祖先,清明節也是清代澎湖官民懷柔厲鬼的節日:「每歲清明、中元、十月朔,凡三祭。先期三日,牒告城隍;至日,迎城隍位於壇上以主之.設無祀鬼神牌於下,左右排列祭物、果品、羹飯、香燭、褚帛、冥衣數百具以祭焉」。百餘年後,我們清明節的習俗略有變化,從前後五日內變為前後十日內,拜墓祭祖。《澎湖廳志》也增加了澎湖人食春餅的習俗:「其製以麵粉煎成薄片,如鍋蓋狀,而以魚肉雜菜臠切至細,實其中,參以芥醬裹之,亦名薄餅。蓋本金、廈之俗也。」除了春餅,《望安鄉志》也記載:東坪村添丁娶媳當年的掃墓習俗,則是必須煮油飯來墳上祭拜先人。從清晨到黃昏的忙碌,由自家、宗祠到郊外的祖墳的奔波,都是澎湖人崇功報德的虔誠之心。
Search
原馬公東衛水庫邊6號公墓 在 #原馬公東衛水庫邊6號公墓 - एक्सप्लोर करें | Facebook 的推薦與評價
光復任內除了向中央爭取經費外,並補助經費重建白沙鄉後寮生命紀念館,補助白沙鄉公所1400多萬元重建後寮納骨塔重自籌款。且為澎湖景觀美化發展,遷移馬公地區770座先 ...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