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味新聞分享~😁
看來在時機歹歹的年代
這是個很不錯的外快
收購價格是一片5元
一位民眾最高紀錄撿了了2萬9996片耶!!!
哇嗚~真的是很厲害!!👍👍
另外提醒大家❗️
要小心陽台的紗窗和曬的衣服👚👕
注意看看有沒有荔枝椿象的卵
⬇相關新聞連結放在留言處⬇
厲椿象卵 在 Emmy追劇時間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我們家六歲小姪女對數學特別有概念,上次她爸爸看到一個新聞,「彰化縣每片5元收購荔枝椿象卵片,一個卵片有14個卵,有一個達人抓了很多卵片,賺了10萬元。」講給她聽,問她這個達人抓了多少顆卵。
她默默的邊爬山邊心算,走一走就說28萬個。天哪太厲害了吧,竟然還不用紙筆。
今天弟妹從香港打電話來,說希望買台灣小學四年級的數學參考書寄給她們,因為小姪女已經學到四年級的數學了。
哇哇哇正在高興自己有個天才姪女的時候,想想怎麼有什麼事情不太對勁,想了半天恍然大悟,欸她這樣的話數學不是快比姑姑好了。。。
#姑姑的數學程度只到小學畢業
#淚
厲椿象卵 在 洪仲清臨床心理師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我們可以用自己的話,慢慢地,替代過去深埋在心裡的酸言刺語:
*我承認已經盡力,即使結果不完美,但我不想把更多力氣花在那一點不完美上,我要用來滿足自己的需求。
*我接受現況,伴侶、長輩在我眼中都不夠好,但他們仍是孩子的親人,且在別人眼中有許多優點長處。
*我願意放下無止境的找辦法改進,放下用焦慮感來欺騙自己。我可以不用一直忙碌,我可以接納現在自己的任何模樣。
取自《教養不必糾結於最理想方式》
************************************
各位朋友,晚安:
在醜爸這本書裡面,「接納」是很重要的元素。在閱讀的過程中,我很感恩醜爸不斷安撫父母的焦躁,讓不安在文字裡緩緩降落。
不只是接納自己,還帶著我們去接納孩子、接納身邊的人。這是不斷跟自己連結的過程,因為外面其實沒有別人,那些別人都是自己的化身。
「教養不是知識的傳遞、技巧的指導,而是以生命對生命、用一筆一畫為彼此刻出形狀。當照顧者無法接觸過去的生命經驗,對自己的人生價值觀沒把握、甚至毫無頭緒時,自然無法掌握眼前那活蹦亂跳、只想逃出爸媽五指山的獨特生物。」
我在看這本書的時候,好幾次心有觸動。我想說,他在這方面的默默努力,不知道能不能讓父母感受到他的用心?!
我想到他的前一本書,他似乎是以慈父的姿態,陪著所有父母進行第二次轉大人。而轉大人之前,他引領著我們,好好看清楚自己的內在小孩。
「請用最大的尊敬與欣賞,接納自己正為孩子做的,我們才能再次親近、滋潤自己。這時再來談教養,便能開啟改變的可能。」
我相當欣賞醜爸這本書的概念,也尊敬這位朋友。他不斷勸父母回到自己身上,他自己也同時用文字不斷回到自己身上。
這是這系列分享的最後一篇了,接下來就是星期六晚上跟醜爸的直播了。祝願您,成為自己慈愛的父母,不再苦苦等待外來的愛!
************************************
放下內在父母的嚴苛期望
【文/ 陳其正(醜爸)】
對父母而言,育兒上最過不去的一關,可能是自己。
對於來詢問我教養問題的父母,我會先理解一個家庭的組成,主要照顧者各自的成長歷史與對家庭的期待後,邀請他們先看重目前每個人的付出,再來思索有什麼真是需要調整的。具體的教養方式,不是我關注的重點,教養行為背後的那些人,才需要被注視。
好多人帶著疲憊痛悔的心,像是終於可以告解一樣,承認教養路上的失敗與無助。
有人懷抱理想參加共學團體,卻屢遭挫折,質疑自己始終達不到目標,無法像其他父母一樣充滿熱情參與每場活動,記錄生活中的反省與感動。明明覺得不認同、不適合,卻告訴自己:「他們揭櫫的理想才是正確的,我一定、而且應該要做到。」但「做不到」,像春夏佈滿窗戶的荔枝椿象蟲卵,看了讓人頭皮發麻,卻無法逃避。
「醜爸,我是不是其實不夠愛孩子?」
雖然沒有從椅子上跌下來,我仍訝異父母在未達成「給孩子最好的」目標時,把手指重重比向自己。
還有人擔憂,自己用心用力,學習在尊重的氛圍下引導孩子認識世界,但身邊其他重要大人,打罵嚇唬樣樣都來,孩子哭喊也無動於衷,越哭心越硬。一句「孩子沒有像你那樣教的」讓人無言以對。好好教孩子的,還要幫亂搞一通的人擦屁股、收爛攤,告訴孩子:「○○不是討厭你,他也是為你好,只是比較兇而已。」
「醜爸,我該怎麼改變他們?不然孩子以後怎麼辦?!」
■ 嚴苛的內在父母
我始終不願意把教養當成課程或是一套理論「教」給任何人,因為教養是由環境,以及環境中的每個人來定義。
如同賴佩霞老師在 TED Talks 的精采演說《找一條回家的路》中,舉的警察與小偷例子:一個警察世家如果出了一個小偷,我們會覺得小偷是叛徒,因為他背叛了家人;但反過來,一個小偷家庭裡出了個警察,那麼誰是叛徒?
因為每個家都不同,我相信先從雙方家庭文化中探詢教養可能的樣貌,再慢慢添加時代獨特的味道。我們現在卻是相反的,舉著「正確/優良/最新/科學根據」的教養大旗,盼望所到之處人人風行草偃,皆服膺在腳下。遇到抵抗,隨即指責;對方也不是省油的燈,立刻指責回來,手指頭還比我們粗勇。當對方不願意改變,我們反倒自責了起來:是什麼原因,我帶來的好東西被嫌棄?
為了成為好的、值得被肯定的父母,我們捨棄舊習,全心全意擁抱符合最新教養潮流的做法。氣到快喘不過時,仍告訴自己要好好講話;孩子教了一百遍,仍一犯再犯,厭世感油然而生;為了營造「適合的」成長環境,家具擺設為孩子精心打造,沒有任何角落不被孩子的物品堆好擺滿。
看似一個全新選擇,為了下一代美好的未來,就算偶有失誤,也無可厚非。我卻看見父母像是從這個坑,跳進另一個洞,無法因為自己的選擇而喜樂滿足,若沒有達到高標準,無論做什麼、怎麼做,都難逃失敗的命運。
我們無法肯定自己,就像把從未肯定過我們的父母內化到心裡,無論跳進哪個洞裡都盯著我們,檢視著一舉一動。已經做得很好了,卻還是不禁懷疑:真的嗎?別人都怎麼做?可以再更好嗎?好像承認已經盡力是最爛的藉口,接受現況是一生無法抹滅的羞恥,無止境地忙著找辦法改進,才能證明自己存在的價值。
親愛的,這些話是誰說的?是你的父親、母親,還是某位撫養你的長輩?這些話仍影響著你?這些話一字一句都是真的嗎?有沒有可能,我們想起這些話時,感覺好像回到小時候那個沒有力量的自己?然而,實際上我們已經長大了,有能力決定這些話可以如何影響我們。
我們可以用自己的話,慢慢地,替代過去深埋在心裡的酸言刺語:
*我承認已經盡力,即使結果不完美,但我不想把更多力氣花在那一點不完美上,我要用來滿足自己的需求。
*我接受現況,伴侶、長輩在我眼中都不夠好,但他們仍是孩子的親人,且在別人眼中有許多優點長處。
*我願意放下無止境的找辦法改進,放下用焦慮感來欺騙自己。我可以不用一直忙碌,我可以接納現在自己的任何模樣。
用長大的、溫柔的、有力量的聲音,取代小時候聽到的那些充滿期待、壓力、批評的小時候聽到的聲音時,你會怎麼說?
■ 現在跨出的一小步,是孩子的一大步
「醜爸,所以你覺得我們現在這樣做不好?」
不,只要不觸碰極端侵害孩童權益的行為,我欣賞你們的不打不罵,也理解看到一百分考卷即破涕為笑的父母。你們都是盡力的,用自己的資源愛著孩子。只是有時想跨那好大一步,好難好苦的一步,卻每跨一次,就跌進自責的坑洞裡,換來的並非停頓整理,反而是更堅定、不顧一切的再來一次。
跳過去了,誠摯恭喜你!做不到的,我們可以只是跨出一小步,這都會是孩子的一大步。
我們的父母未嘗沒有改變祖父母的教養方式,即使只是一點漣漪,也在我們身上激起浪潮。不是他們多棒多厲害──他們在修復自己承受的傷害上所花的力氣與時間,不見得少於我們現在的付出──而是改變需要世代的力量。經濟結構、民主制度、公民意識……每個「大」環境的或左或右,都和每位父母的一小步交互作用,形成孩子在他們世代的一大步。
世代的翻轉需要用信心等待,同時我們也要翻轉自己,有能力享受不會完美的教養、有缺陷的婚姻,和我們總是在縫補心靈與之和好。
不體罰孩子、每天晚上的親子閱讀時間、一月一次的露營過夜、每晚同桌共餐、讓孩子有選擇的機會、願意聽孩子罵髒話或抱怨老師……這些一小步,夠孩子為自己的人生好好打一仗;我們自己的那一仗,也要一起來面對。
孩子,父母,都會好好的。
‧父母厭世語錄: 為什麼別人做得到?過去的方式是錯的,但我也做不到最新、最優質的教養。是哪裡出問題?還是我需要改變更多的人來配合我?
‧醜爸勸世良言: 教養來自不同家庭的文化,理解並接納現有的文化(來自於主要照顧者的原生家庭)後,帶著尊重,我們開始加進自己獨有的味道。無論加進多少,我們都盡力為孩子做了很多,請肯定自己吧!
.
以上文字取自
教養不必糾結於最理想方式:放過自己,也放心讓孩子飛的解放之書
圓神書活網 http://bit.ly/03900162
博客來 http://bit.ly/036900162-B
誠 品 http://bit.ly/03900162-E
金石堂 http://bit.ly/03900162-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