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早讀到馬傑偉教授的【寫給留下來的人】,想起好朋友阿真前陣子考慮移民台灣,「當發生了蘋果日報被迫停刊這樣時代大事時 ⋯」怎麼了?決定立刻離開嗎?「我就決定要留下來。」竟然是這樣子啊!她說,「就是時局壞得太快太急,我突然覺得很想留低,總有一些事情可以做,再微小也好,就算我教到的只得一個學生,還是有其價值。」又想起另一位朋友,他計劃先讓妻女離港,自己單身寡佬留下來,努力鍛煉身體,好好學習,支持同路人,為未來做好準備。
好感動。
這陣子大家都很灰心、很沮喪,連自由表達想法和感受都彷彿變成很危險的一回事,或許不需要說話太多,只要簡單一句「我聽到,我知道,我明白」,大家就有繼續撐下去的勇氣和力量。
馬教授的【寫給留下來的人】,值得好好細讀。
————————
明報 P08 |2021-07-04
【寫給留下來的人】/馬傑偉
在醫院任職的舊同事,屬於移民誘因最大的一群——中年、專業、已婚、有孩子在學。他傳來短訊,慨嘆移民走難,變成了強勢話題;留下來的人,被描繪得最多的只有兩類,一是港豬不理世事,二是陳義甚高的有心人。舊同事沒有去意,他不是港豬,也不是義士,不多說時代責任的高調。大部分像他那樣的普通人,因為這樣那樣的原因留在香港,卻在移民熱話之中不見蹤影,其實他們是沉默的大多數。
上周四,《蘋果》出版最後一份告別號,我的傳媒朋友比較多,臉書一片愁雲慘霧。星期五出海浮潛,早前約好的,卻碰上新聞自由的黑暗日子。同船十多位朋友,似乎完全不受時局影響,在無人的小島開派對,吃滷水鮑魚,嚐冰鎮鳳梨,高唱懷舊金曲,情緒高漲,一片歡樂,與我社交圈子的壓抑與鬱結,對比有若雲泥。我站在沙灘上,灰雲天,水清見底,想起一個個獄中的朋友,回望這一群把忌廉蛋糕塗在臉上作樂的新朋友,一陣詭異的情緒湧上心頭,「個心好實」;多少人為香港承受苦難?又有多少人心中已經忘記了香港的創傷?
但回過神來,今天我離開同溫層,同船都是新相識,社會背景殊異。憂國憂民,為信念作出犧牲,是一撮人。普羅百姓,才是大多數「日出而作,日入而息,鑿井而飲,耕田而食,帝力何有於我哉!」近年港人在社交場合,都避談政見,我根本不知道這群風騷快活人,心裏對香港隕落作何感想。他們留在香港,如常生活,遊山玩水,郊野秘景,他們如數家珍。只不過十多人,當中有美食家、攝影師、山藝專家。途中有人大聲吐出「蘋果日報」四個字,我一驚,暗忖下一句是「抵佢死,停刊天下太平」,還是「我買咗一份留念」。怎料他說,「呢條路線,記者介紹過㗎!」自由、法治、子女教育,是不少中產家庭的核心價值。但眼前這一群,50到60多歲吧,自由和法治,不一定上心,但好鍾意香港奇妙地景,他們嚴格實行帶走垃圾的環保價值。
沉默的大多數 各自活出信念
最近回中大午膳,遇上一群舊同事,久別喜相逢,嘻嘻哈哈,聲浪之大,幾乎整個餐廳的食客都聽到我們大放厥詞。我在中大多年,最親近的不是教授,而是一眾supporting staff 。我問,「你哋幾時移民?」他們答得很爽快,又大聲,還在笑:「冇錢移咩民呀!」打工搵食,解決3餐,柴米油鹽,是日常的主體。對他們來說,留在港可以預計,移民反而風險更大。他們又不是一般意義上的港豬,在安全範圍內,會關注,會批評,只不過不想走、或走不來。其實這一群有態度、有政見,但生活更重要,他們留在香港,用他們的民間智慧,適應新香港。
中產都把注意力集中在走定唔走?去邊度易適應?稅務、樓房、教育、就業市場,討論區有答有問,流量驚人。然而,香港還有一大群留下來的人,有若干的一部分是「小確幸」,天真的認為,我不理政治,政治不會拍我的門。也有相當的一部分,如常生活,你卻不能把他們簡化為「港豬」。《蘋果日報》最後一期,100萬份,賣清光,排隊的人不計其數。蘋果結業,大樓內的植物要人「領養」,同樣是排長龍,很多人「拔刀相助」。阿布泰被針對,排隊支持的都是普羅大眾。留下來的人,用自己的方法,活出自己的信念,審時度勢,不想以身試法,沉默,但心裏仍然堅守信念。
盼望是心念 心念不犯法
有一些親屬,政治價值觀不同,愈來愈少見面。我也有一些完全不理政治的親屬,如常看TVB,追劇集,《愛回家》情節滾瓜爛熟。移民對他們來說很遙遠,但談到社會不公平的政治事件,他們會彈一句,「呢班友,有牌爛仔!」是非黑白,看得清楚,只不過他們不選擇移民避政。考慮移民的朋友,眼見形勢急轉直下,香港每日在滑坡下沉,必定忐忑不安。這篇文章暫且不談移民心事,集中談一談留下來的普通人,大家如何共謀對策。
時有勢,勢難擋,水勢洶湧,很難逆水行舟。今天時不我與,唔好同呢個惡時勢鬥力。退一步,以靜制動。不准我說話,我就暫時不說話。要拉要鎖,我現在就不作拉扯。我老婆的經驗談:她做職業治療,有一段時期,甚得某專科主管歡心,受重視,江湖地位高,醫生們都樂於轉介病人。幾年後,該專科換主管,新來的,完全不買馬太的帳。我老婆精明,把精力放在其他領域,擴闊專業範圍。過幾年,風向轉,她的部門又派上用場。
中國與香港目前的時局,超高壓而不穩定,唔知幾時變。時勢有順有逆,起伏難測。今天留下來的人,耐心等,如此極端的時勢,一定會變。可能轉好、可能轉壞,無論如何,盼望就是力量,盼望有一天,去與留的人,喜見香港重生。想吓啦,希望在明天。盼望是心念,心念不犯法。
「我聽到,我知道,我明白」
自覺保持身心健康,對留下來的人,至關重要。要等到、看到時勢逆轉,多運動,操fit 啲,每天半小時,跑步、游水、健身單車,操練身體,要有體力抗衡主流大勢。不必把心理健康想得神神化化。有鬱悶、有心事,就搵朋友開解一下。參加課程,裝備自己,修練更強大的心力,可面對留在香港每時每刻遇到的心理衝擊。香港的心靈自強運動,正在默默形成。30 多年未見面的牧師在大嶼山相聚,他說有心人正在照顧心靈創傷的年輕人,在教會體制之外策劃安全網。身邊也出現不少民間舉辦的細胞小組,互相扶持,共渡時艱。我自己每兩周參加的疫情支援聚會,不經不覺舉辦了40多次,大家坦誠分享,同行同在,就是力量。這一類的群組,為留下來的人,加深生活的勇氣。
最後,找尋自己可以努力的方法。在一個社會生存,無論環境多惡劣,若能發揮所長,觀感會完全不一樣。留下來的人,可以做什麼?自救、助人,你和我都可以,就單單是立願在自己工作的地方做一個更有慈心的人,也會令你活得更有意義。被辭職的傳媒工作者,靈活變通,轉行做拉麵師傅、電器銷售員、潛水教練、電競KOL ……找一個自己可以發揮的生存方式,連結你在身邊可以接觸到的同路人。生活上,若找到自己可以出力的位置,就更容易節哀、順變,避風頭,隱於市,在廢墟中重新建立自己的生活。
每個人都有每個人移民或留港的理由。文章寫到最後,我就談談自己的想法吧。我今年61 歲,健康活躍的年日,只剩下十多年,移民心理負荷大,兩三年才可以settle down。我人生的quality time又短了一截。留下來,代價是要承擔香港淪喪的心理創傷,自忖還應付得來。另一方面,留下來在香港經歷時代變化,用不同的方法表述記錄出來,又可以與有需要支援的朋友接觸,患難與共,留港有確實的意義感。
這個星期大家都很難捱,朋友在群組寫了一段心聲:
「我執起筆想寫,但不知從何寫起。
想叫,想大叫,想大聲地叫,想找個樹洞大叫,想找個山洞大叫,想聽到回音,想你知道我在大叫。無言是外在的一種狀態,心裏卻翻起千層浪。
想聽到遠方有道聲音給我說:我聽到,我知道,我明白。」
然後大家一起留言回應:「我聽到,我知道,我明白。」就是這樣簡單的分享與聆聽,給予彼此莫大的安慰和力量。
(完稿後發生了銅鑼灣悲劇,鮮花與告票,仇苦深結,說不出的劫難,我們聽到彼此,知道彼此,明白彼此。)
同時也有1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14萬的網紅賢賢的奇異世界,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亞特蘭提斯 #地心世界 #Innerearth 【亞特蘭提斯】通往地心世界第二集,拜爾德日記是真的嗎?地心世界裡面究竟是怎樣的?難道地心引力是不正確的? 各位大家好,歡迎來到HenHenTV的奇異世界,我是Tommy,由於收集資料和大家的問題,然後在分門別類後,用文章的方式整理出來,讓大家久等...
去你個山更險來水更惡 在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 唯有制定規則、積極管理,熱門路線才有未來 》
最近登山圈子最大的新聞,莫過於新北三重山岳協會明知沒有申請到天池山莊床位與營位,卻依然招生成行,惡意鑽漏洞擠爆天池山莊的事件了。4/24日,他們率領52人浩浩蕩蕩前往天池山莊,教團員逢人問起就要撒謊說「我們是要睡檜林保線所」,最後一行人晚間七點才抵達天池山莊,要求莊主收容「迫降」,引發眾怒。
從事前有團員詢問,就不斷的避重就輕、說謊,不願正面說明就是沒有抽到位置,打算整團人到天池「偷睡」;到東窗事發上新聞後,甚至還偽造協作道歉啟事被抓包又秒刪文神隱,至今仍未見該協會有誠意的道歉,素質與心態之惡劣,不忍直視。
但這不是個案,今天只是三重山岳協會多行不義而自斃而已,類似的事情在稜線上是無窮無盡、行之有年。追根究底,就是主管單位「不願意管理登山商業團」、「少有嚴格執行的有效管理」,與「沒有足以威嚇違規者的懲處手段」三個原因所造成,可以說是登山法規不完善所造成的不積極放任。
舉個案例,過去雪霸國家公園曾經粗暴禁止「第一天住翠池與雪北山屋」,被山友嚴正抗議後才取消。為何會出現這種不合理的限制?追根究底,就是上述的「技術性迫降」實在太多,造成大量翠池與雪北山屋的名額浪費。我就曾經在天氣很好時,在雪北山屋遇過申請網站明明顯示當天客滿,但到山屋發現只有6個山友加我7人。其他人呢?「技術性迫降」三六九山莊了,好個漂亮的操作啊!
另外,太魯閣國家公園的南湖地區與奇萊主北,更有「比預定出發日期多提早申請幾天」的玩法,因為這樣可以提早申請,提早佔到山屋,真正上山那天被問起時,再隨口胡謅說「有事耽擱」,就好了。
這種行為也形成了共犯結構,在許多惡質商業團以此等手段佔用山屋只為成行時,想要守規矩的團根本難以遵照一般遊戲規則申請所需日期,因為早已先被此等鑽申請漏洞的團佔滿,堅持不住的只有同流合污一途,更造成自組隊難以順利成行。
更讓人無力的是,因為經費問題,國家公園體系目前只有玉山主峰線有真正的「莊主」可以執行強而有力的管理,比如說阻擋太慢的單攻者硬撐上主峰。其他地方呢?抱歉!多半只有志工,他們只有勸導功能,有人要技術性迫降也只能摸摸鼻子幫忙喬床位、營位,沒有實質的管理權力。本文的照片,就是長年被超額申請的惡質商業團紮營紮的亂七八糟的雲稜山屋,屋外帳篷海的奇景,更遑論南湖圈谷就算有保七執法,在連假時可以紮到超過70帳的「榮景」了。我們的高山生態根本無法負荷如此沈重的遊憩壓力,更遑論早已大打折扣的遊憩品質,這些,真的是我們上山的時候,想看到的景象嗎?
我們成立國家公園,不就是為了有一個單位能妥善管理我們的山林嗎?
但諷刺的是,當下的國家公園與林務局面對這種亂象,可說是幾乎束手無策,現有的處罰手段對商業團更是不痛不癢——「少許住宿費罰金與停權一年。」
拜託,僧多粥少的熱門路線,除了不小心被騙的無辜初心者外,那種惡質商業團帶的大都是「一生去一次」的高山觀光客,被停權一輩子都沒差好嗎… 至於領隊被停權,找一些剛畢業的大學生或者協會成員當免洗領隊不就好了,有差嗎?
在法規不全、管理不力與代價輕微的現況下,難道我們只能眼睜睜的看著簡單又美麗的入門路線,在少數無良業者與偷跑者的摧殘下,漸漸失去往昔的美好嗎?
憑什麼晚一點出生或晚一點開始爬山,就只能看到那些不守規矩的人所破壞後的殘羹剩飯?這真的是一個文明國家該有的樣子?
行政院大喊「向山致敬」已經近兩年,也該開始著手治本之道,給予山岳主管機關合用的法規與權力,妥善管理各個熱門路線了:
1. 熱門路線山屋營地與登山口專人駐點管理:
山岳環境有著資訊不流通性,因此無法監督使用者的行為,也是許多亂象之所以發生、南湖大山區域長期超限利用的根本原因。與其相信人性,再被人性嘲諷,歷史已經告訴我們「莊主駐點」才是讓熱門路線保有秩序與美麗的唯一選項。
最指標性的案例是嘉明湖,專職莊主團隊駐點管理後,從每逢連假必紮營紮到步道上全部都是帳篷一路紮到湖畔,到現在幾乎不會聽聞該區有偷跑與技術性迫降亂象,著實是所有管理單位都應該學習的案例。尤其是南湖大山線,每逢連假偷跑者幾乎快要和照規則申請的人數一樣多,太魯閣國家公園形同虛設,必須盡快與林務局協調建立登山口管制站,否則世界唯一的南湖圈谷特殊生態系危在旦夕。
三重山岳協會惡意迫降的主角天池山莊,則是今年才剛剛引進專職管理員制度,就是為了根絕「在步道上到處紮營」的亂象,但因尚在磨合期,才無法將這「沒申請的52人超大團」擋在步道口,拒絕其入山。要做到這一點,除了要有專人管理外,需要第二項的配合。
2. 有效的總量管制法源依據:
「絕對的自由,下場就是失去自由。」台灣簡單美麗又蘊含龐大商業價值的登山路線真的不多,大概就那十來條超熱門觀光路線而已:眠月線、水漾森林、松蘿湖、加羅湖、奇萊南華、玉山、雪山、嘉明湖、北大武、武陵四秀、大霸群峰、南湖大山等。如果缺乏管理,人人抱持著「這裡不用申請」的心態上山,到現場換來的就是悲劇——人山人海,連睡覺都有困難,營地仿若難民營,甚至造成嚴重的環境破壞,如南湖圈谷連假可以紮到70帳那樣扯。這真的是我們要的「自由」嗎?高山環境能承受幾年這樣的「自由」?「自由」是只要有山爬就好,其他都不重要嗎?
以玉山主峰為例,貴為全台灣最熱門、最難抽的路線,雖然長年被詬病限制自由,但只要抽到,每一個去的人都能保証享有一定品質的遊憩體驗:雖然很多但還能接受的人潮、大家都能有自己的床位、不用煩惱「搶不到地方睡」。我去玉山超過十次,景觀上大抵都長得差不多,對比因為戒茂斯線開通而湧入無限人潮,造成湖畔草地不斷沙漠化、步道加深程度倍速於過去、每隔一段時機去就會讓人感傷的嘉明湖,凸顯出了總量管制的重要性。
然而,現今只有國家公園有管制總量的權力,林務局缺乏相關法源而礙手礙腳,甚至會因為林管處的不同步而產生漏洞:三重山岳協會迫降天池事件就是一例,正因為他們謊稱要睡的「檜林保線所」是花蓮林管處的地盤,南投林管處無權過問,才會導致無法攔阻該隊伍上山的狀況。唯有從法制面改革,賦予主管機關總量管制的權力,並配合專人駐點,這些熱門路線的管理才會有未來。
否則,我們只能眼睜睜的看著這些被無限量使用的入門路線,遊憩品質與美麗一年比一年糟,在這一代親手葬送「簡單的美好」甚至「南湖圈谷的特殊生態」。
3. 「商用申請帳號」的設置與抽樣電訪中籤隊員:
目前申請系統並無法分別商業團與自組團,也帶來了某種程度上的管理困境,其中最大的弊病,就是難以防止「人頭隊」的濫用。最經典的案例,莫過於玉山主峰「合法卻無良」的海量人頭隊佔位行為了。一些惡質商業團,會以手上海量的人頭資料申請隊伍一起下去抽籤,然後真正要上山的隊伍是用候補的,因為每天的候補隊伍並不是抽籤制,而是在備取隊伍取消後照順序遞補的。
這時候,只要有人頭隊中籤,靜靜的等待真正要上的隊伍在候補順序第一位時,取消申請,繳納少少的取消費用,就可以讓整團人順利住到排雲了。但如果有人手速比自己快,或者都沒有人取消呢?沒關係,在最後關頭取消人頭隊就好了,反正罰金和利潤不成比例。這卑劣的手段,早已長期造成排雲山莊床位的浪費,也是讓人疑惑總是有超過千人抽籤的排雲,為何時常到現場才發現有空床的主要原因。
當今商業登山缺乏管理,政府容許私人公司不必付出任何代價,就能利用屬於全民的公共財賺取自己的利益,甚至排擠了一般使用者的權益:長年搶山屋的神手速一般人難以競爭、包餐團隊永遠佔用營地最好的位置、海量人頭隊伍讓中籤率更低…等等。既然國家沒有要求商業團付出更多代價維護環境,那商業團就有義務接受管理單位的監督。
唯有接受適當的監督管理,保障好團的權益、嚴逞惡質團,商業體系才會健康,而不是讓唯利是圖的劣幣,驅逐有心守規矩的好團。
「商用申請帳號」就是這個脈絡下的產物,不對商業團作出額外的限制,但管理單位能確實掌握有無異常申請行為,如海量人頭隊伍、預先申請佔用等(配合招生文宣就能知道是不是謊報申請日期)。然後,再針對異常申請或偽自組隊伍重罰即可。這個制度會讓商業團之間出現相互監督的功能,因為其實登山帶隊的圈子無敵小,誰守規矩誰不守規矩上山一遇到就知道,各家領隊和莊主、門口管理員也泰半互相認識或知道,偽自組上山要不被抓包非常有難度,惡質商業團不提升品格,被時代淘汰也是剛好而已。
而「抽樣電訪中籤隊員」則是保險,因為只要參加過「一次」惡質商業團,個資被拿去成為抽籤籌碼的機率非常高,不實還有被抓包盜用個資上新聞的案例。這時主管機關可以抽查商業隊伍隊員的電話號碼,致電確認或者簡訊通知中籤,就很有機會抓出不老實填寫個資、或者以人頭抽籤的惡質商業團,再予以重罰並發布新聞稿,就能有效減少這樣鑽漏洞的行為。
4. 提高鑽漏洞的代價:
「罰責過輕」與執法困難,是當今無法遏止惡質商業團破壞遊戲規則的主要原因。執法部分,有專人駐點管理就可以大幅提升效率,太魯閣國家公園尤其應該改善,南湖大山線已危在旦夕,保七也疲於奔命。而罰則部份,國家公園法與森林法應修法,提高「迫降的代價」。
如果免費緊急救難的美意,終究不斷被有心人濫用,長期損害一般民眾的權益,那我們是否可以考慮適度提高其代價呢?除了熱門路線山屋與營地全面收費化管理外,違規者停權的同時,訂定「山屋與營地臨時入住費率」,是一個治本的方法。一般而言,一晚4000以上的代價,就能嚇退絕大多數有心鑽漏洞的人了。
以三重這團為例,團費才4700,如果迫降天池一晚每人收4000他們一定不會這麼幹,因為一出發就註定賠本的生意,沒人做。4000這數字也沒什麼特別,就是普通住宿費的十倍而已,且有餘裕爬山的人一定出得起,真正遇到急難需要迫降的人,也不太會因為這樣的費用而咬牙硬走造成危險。如果真的為了4000元的費用賭命,那我只能說,我們已經不是媽寶國家了,自己的生命自己負責,這不是什麼天文數字,真的要為這種錢賠上生命,就只能表示遺憾了。
或許有聲音會說,這樣一來只要願意出10倍錢就能保證床位,是經濟上的不公平,我只能說… 願意花這個錢技術性迫降,被停權一年、公告姓名、只能睡在山屋角落(無論是否故意,迫降通常不給床位,只是純收並留找個不影響正常使用者的地板塞),並接受眾人的異樣眼光與責難,這種人是少數中的極少數了吧…
但其實就實務面來說,其實很少遇到緊急迫降的問題,因為那些路線都是二~三天左右的行程,很短,有問題通常都會直接撤下山。至於長程縱走後半段接到大眾路線,卻無法一天撤出而需要緊急迫降,如南二與能安逆走,則可以另外考慮訂更細緻的管理規則,以長程路線的申請為依據減少迫降的負擔,畢竟長天數變動風險本來就大。至於防止惡質商業團濫用此規則佔用長程縱走名額也很簡單,前一點「商用申請帳號」就是為此而生,只要比對招生行程與價格,就能知道是否為技術性迫降。
——————
當人太多的時候,「自由」就是有代價的,最常見的就是交出部分自由,亦即當今民主社會的管理礎石——為了「防止妨礙他人自由」,憲法賦予了政府一定的權力,在「維護大多數人的權益」並且「確保環境與資源的永續利用」下,訂定合理的管理法規,讓公權力得以保護稀缺的公共財,而非任其被無限制濫用,最終消滅,讓所有人都失去了自由。
台灣的山區曾經歷過「完全自由」的年代,我們不時能從登山前輩的口中聽到那個年代的輝煌事蹟,比如舊排雲山莊一個晚上塞進300人的軼事,所有眼睛看得到的縫隙都睡滿了人。那是一個人人都不用申請、大家有山爬,卻住得像難民營的年代。隨著時代更迭,登山人口爆炸性成長,人民對於遊憩品質與山林環境日益重視,也漸漸瞭解到當一個地方有無限量人潮不間斷湧入,那麼下場就是環境不斷劣化,以及遊憩品質的完全喪失,上山逛夜市。
這時,我們就必須在那些熱門路線上,交出自己一部分的自由,讓公權力好好管理那些簡單又美麗的路線,讓機率決定誰可以享受有保障的自由,而不是任由大量人潮蜂擁進那幾個少得可憐的爆紅路線,互相用自己對山的渴望摧毀對方的夢想山行。
那「絕對自由的山」呢?把能力練好,離開那些爆紅的名字、被大量商業行銷的「秘境」之後,你就能獲得真正的自由、海闊天空。至少我在這兩年報復性登山的浪潮下,都在爬奇怪的冷門路線、很少被打擾、也從不覺得被限制。
我對熱門路線管理的想法,簡單來說就是「熱門路線專人駐點管理」、「總量管制法源依據」、「商業團納管」、「提高鑽漏洞的代價」,提供給各位朋友參考,也希望各管理單位能重視一般使用者與肯守規矩的商業團的權益,而非在推廣台灣山岳之美同時,放任登山環境如同戰場般混亂、人們在山上瘋狂搶奪有限的營地資源——那是對比臺灣山林的美好,最大的諷刺了。
去你個山更險來水更惡 在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20210209 黃偉民易經講堂
林鄭繼續突襲封區,看來,她很享受這個疫情。
衛生署公布的確診數字,每天都有幾十宗;但很神秘,林鄭的突襲,十多天來,各區都是零確診!
兩組數字對照,不是很玄妙麼?
她要香港人習慣,你沒有判斷能力。如何對自己好,你不懂,這是由政權決定的。
為了公眾健康,政府限制了你的基本人權,你只能接受。抗命者會受到警察的拘捕,最後送上法庭判罪。
慢慢香港人會失去基本判斷能力,起居飲食,只需要聽命政府「為你好」的安排。
我們每天都在上課。
孔門心法,學問都是從生活來的。
古人的基本生活教育、人格教育,來自六個字:
洒掃、應對、進退。
洒掃,字面上是搞清潔,搞衛生。人從懂事開始,每天要處理自己的洗臉擦牙,大小便,洗澡梳頭,收拾床鋪……,反正,要處理自己的個人衛生。
進一步的引伸,任何由你引致的問題,都要有一種習慣,要自己處理好,不能影響別人。
日本皇室的小公主,開始上學,也要帶午餐便當,一班同學吃完,排隊清潔自己的飯盒餐具。
這變成人人每日的生活日常,慢慢整個社會,用完的洗手間,坐過的飛機座位,都不會出現一絲髒亂;在地鐵、火車,背囊掛在胸前,不會講電話等騷擾別人的行為……
日本人做得到,就是儒家文化這兩個字:洒掃。一生中,自己引致的問題,自己處理,不帶給別人麻煩。這成為習慣,由未懂字開始,不用刻意提醒自己去做。
應對,最原始,由回應家人的早晨、晚安開始,每天都有不同的人和物,需要你應對。
時代來了,向你打招呼,我們如何應對?
十八萬公務員,要應對入職前沒有的宣誓效忠「特區政府」和《基本法》。
醫生護士要應對林鄭「很有決心」打破醫療防線,引進不懂英語,不懂廣東話的大陸醫生。
學校老師,無論教什麼科目,都要扣上,配合《國安法》的教育,化學、數學、生物、物理的老師,要靈活的引伸教育了。
學生佩戴政治飾物,叫口號,拉人鏈,貼文宣,教師要立即報警,由警察對付學生。
學生上課時,發覺老師說話內容與學科無直接關係,應向家長舉報老師,校長要立即處理。教署會取消該老師的註冊,終身不得進入學校。我們的社會在變,每個人都要應對。
人生本是一個習坎卦,福無重至,禍不單行,大事小事,每天都要應對。
進退。每天都要考量的,也就是這兩個字了。什麼時候進,什麼時候退?
《易經》說:
時行則行,時止則止。
人的一生,不外乎行止。我們只有一個駕駛盤,下有兩個腳掣:油門和剎車。用得當啱就可以到達目的地,用得不對就車毀人亡。
四九年、六七年、八四年、八九年、九七年、零三年、今日……人啊人,一生都在進退去留的抉擇中。
沒有書本,沒有學校可以教你。洒掃、應對、進退,六個字,是生活磨練出來的習慣,來面對這個現實的血肉人生。
火雷噬嗑說的,就是現實的弱肉強食,森林規律的血肉人生;但它包裝成一個多彩多姿,目不暇給的花花世界。那便是山火賁卦。
《周易》第廿一卦,火雷噬嗑卦;廿二卦,山火賁卦。
噬嗑和賁,兩卦相綜,互為一體。我們現實人生的一體兩面。
偏偏今年,2021年,辛丑牛年的值年卦,就是山火賁卦。
過了立春,現在就是賁卦了。
包相包裝背後的血淋淋吞噬現況。
賁卦六爻,訴說著我們的一生。
第一支爻,初九:
賁其趾,舍車而徒。
賁卦的初爻,和噬嗑卦的初爻,互相呼應。
噬嗑卦的初爻,訴說著初生之犢,初出茅廬,走進人吃人的現實世界。「屢校滅趾,無咎」。穿著木屐亂咁行,踢傷腳趾。孔子說,這是好事,因為是人生的學習曲線,以後就懂得走路小心了,所以,無咎。
賁卦的初爻,也用腳趾取象。初爻走入社會,要從根本做起,打穩腳步。
賁,是色相包裝。從最根本做起,賁其趾,從學校走入社會,要站穩腳步,不要靠外力。奮鬥、學習,取得一席之地,就要下一番賁的工夫。先美化最基本的,腳趾,站穩腳步,然後穿制服上班,順應公司文化。這種賁的過程,就是從俗,接受社會規範和組織要求。
賁其趾。,就是打好基礎,重視基本功,不要急於往上爬。
方法是:
舍車而徒。
不要走捷徑,腳踏實地,一步一腳印,路都未走好,有車都不要坐。即放棄他力的幫助,快速升遷的機會。寧願安步徒行,這是守本分的做法。
《小象傳》說:
舍車而徒。義弗乘也。
捨棄坐車的機會,一步一腳印,是理所當然的。基礎紮實後,才會晉升,便自然有坐車的機會了。徙步走路的工夫,是非常重要的人生歷練。義弗乘也,這是天經地義的。初入江湖,要腳踏實地,懂得拒絕不正的門路,勿想走後門,攀關係,好好體會基層奮鬥的意義。
初九爻變為艮為山,為止。
基層歷練不足,但用其他方法,人事往上擠,即是人生敗壞的開始,權力會污染人性,使專業訓練不足,發展就行人止步了。我們節制一步登天的想法。
第二爻,六二:
賁其須。
三個字,沒有說吉凶。
須字,有三重意思。
首先,是鬍鬚。賁卦的六二,對上四支爻,九三和上九為陽,中間六四六五為陰,形成一個頤卦,嘴巴之象。六二在口之下,便有鬍鬚的意象。
古代男子束鬚,尤其官場,是外表,也是身分象徵。
尤其在賁卦的花花世界,過了賁其趾的基礎工夫,六二便要修飾儀容,這是現實社會,晉身高層,入頤卦搵食的生態前必須做好的要求。
賁是色相包裝的文明社會,衣裝舉措,要符合世俗的要求。
第二層意義,是必須的須。
六二得位得中,上承九三。《彖傳》解釋過,六二純柔來文飾純剛的九三,「柔來而文剛,故亨。」搞好和九三的關係,成為他的必須,他好你也好。
《小象傳》說:
賁其須,與上興也。
只要九三順,這支陽爻剛位,六二在他背後,做很多賁的工夫,九三是檯面人物,六二在背後用力,他們在現實人生,是互相需要的,是賁卦強調的剛柔組合。
與上興也,六二明白自己能令老闆更漂亮,不能沒有的背後助力。無論轉到那裡,都必須六二這位陰爻柔位的協助,沒有了六二,九三自己的陽爻剛位便會過剛了。六二便成為他包裝形象,賁的必須品。
第三層意義是等待。
水天需卦的需,《說文》說:
需,䇓也。立著等的必須品。
六二陰爻柔位,得位得中,應予的六五也是陰爻,唯一和他有關係的陽爻,就是九三。要選定九三,他是命中唯一的陽剛力量。
剛才說,九三以上四支爻,形成一個小頤卦,即六二修飾儀容之外,要走入上層社會,搵食的圈子,只有靠九三這支陽爻剛位卦頂的鋒頭人物。
這支爻說明,六二的純陰柔,是無法靠自己爬上去的,必須耐心等待。只要他美化的九三有境,他才會水漲船高。
這爻不說吉凶,所以,吉凶未定。是吉是凶,就看六二如何利用和九三的承乘關係。等待機會是必須階段,沒有善惡是非可言。爻變為山天大畜卦,在各方面的儲備自己,過了這層門檻就海闊天空了。
第三支爻,九三:
賁如,濡如,永貞吉。
九三,是賁卦的主角之一,在下卦頂,是民間的鋒頭人物,背後有六二的文飾;另一個主角是六五,有上九的文飾,在上卦,即政府權力層了。
賁卦中間四支爻,只有九三是陽爻,在下互卦坎卦的中心,資源所在,危險所在。坎為險,九三浸在象徵坎險的社會大染缸裡,在民間的下卦頂,光鮮亮麗,但習染也是最深,最墮落的深淵。
九三在賁卦的花花世界,眾所觸目,是社會的焦點。賁如,濡如。賁是色相包裝,美化亮麗;但濡如,濕了,沾染最多。
在社會,風雲人物便自然的染上顏色。香港有黃藍,台灣有藍綠,美國也分紅藍。你的鋒頭,也代表了一個山頭顏色,要改換顏色就很難。
這便是賁如濡如。出人頭地,也就標籤了。浸染其中,也許很過癮,但這個大染缸的濡如,會傷害性情,沾染習氣。
《易經》最後兩個卦,既濟和未濟,都用濡字。小孤狸過河,一個濡其尾,一個濡其首。濡其尾,尾大不掉;濡其首,是滅頂之災。既濟未濟,涉及人生最禦的悟道,有沒有渡過彼岸。人生在追求成功,涉大川的過程,隨時都會濡,濕身,受影響,受傷,而且傷痕明顯。
賁如,像白紙染上色彩,代表事業達上巔峰;但同時又濡如,被社會浸染,傷害了真我性情,開始作假,演戲,計算。
賁如愈深,濡如就愈深。社會是大染缸,難免會沾惹諸多習氣,但這是必然過程,只要貞,永貞,就吉。
面臨社會種種色相引誘,但能夠永遠堅守大原則,經得起種種考驗,就會吉。九三在下卦卦頂,萬方觸目站在台上,如何面對六四、六五這些政府高層中央人物的誘惑考驗呢?
守住大原則,做該做的事,退休後洗手江湖,仍能保持自我,這樣的結果,就是永貞吉。
九三到上九,是一個頤卦的嘴巴,搵食生態。九三剛剛走進去,聽到的是掌聲,奉承,這時,濡如就開始了,只有永貞,守得住,在世不染,才能吉。
《小象傳》說:
永貞之吉,終莫之陵也。
陵,是大山。花花世界,你人在台上,種種誘惑,就像大山一樣壓過來。
終莫之陵,就是終能抗拒,不被威脅利誘壓垮。
爻變為山雷頤卦,自求口實,靠自己能力,拒絕誘惑。
第四爻,六四:
賁如皤如,白馬翰如,匪寇婚媾。
六四得位不中,承乘不吉,乘剛,人際關係差,所以要小心在意人事。
六四已在上卦,是在朝執政的大官。高層的習染才可怕,因為愈是位高權重,誘惑便愈大,導致墮落的危機便愈深。
隨著位高權重,來討好的人便多了,都想用金權交易來買方便之門。
能不能守住,是關鍵;但不同流合污又會得罪各方利益,當你妨礙到他人生存時,別人就會誣陷你,剷除你。如何兼顧兩面的原則,就是六四的考驗。
賁如皤如,在社會的大染缸,泡呀泡,在職場上爬呀爬。皤如,頭髮白了,年紀大了。向上爬的人特別易老,勞心勞神,身體都被利害人謀淘空了,出現衰老之態。
白馬翰如,白馬象徵清廉自持,一塵不染。馬代表乾,乾為心。白馬說你能保持一塵不染,便沒有包袱,沒有欲望所求,沒有顛倒夢想罣礙,跑起來,翰如,像鳥兒飛一樣。
如果你拿了別人好處,欠了人情,有包袱,有弱點,便卡在共犯結構裡,馬不是白的,跑起來便絆手絆腳了。
到了上卦第四爻,爬上高位,久歷江湖,在賁如皤如的老態中,仍能保持白馬翰如的清新,確實不易。但因而樹敵太多也不成,要廣結善緣,就要匪寇婚媾。不要輕易樹敵,否則,寇會來惹你的命。如何平衡清廉,又不樹敵,這便考工夫。
公門好修行,廣結善緣別樹敵。能夠兼顧,爻變為離卦繼明,上離下離,持續光明。
離,又是網絡之象,人際網絡四通八達之象,官場修行,最難平衡,一般是各走極端。有人一心匪寇婚媾,到處和稀泥,但不是白馬了。
《小象傳》說:
六四當位,疑也;匪寇婚媾,終無尤也。
當位,陰爻柔位,在君位下,一人之下,萬人之上,是一個「疑」的位置。你疑人,人疑你,很多事能做不能說。方法是匪寇婚媾,善於處理人際關係,終無尤也,不會給自己惹來怨尤。
什麼是尤。
女人太漂亮是尤物,漂亮人人歡迎,太漂亮便成眾失之的。情廉是好,太過便凸顯別人的不潔。九三說永貞吉,還要六四的圓融處事,不結怨,也不表現特殊。當你不斷標榜自己的白馬翰如,便成為尤了,怨尤便生了。
第五支爻,六五:
賁于丘園,束帛戔戔。吝,終吉。
六五是賁卦的君位,承乘俱吉,是《彖傳》強調的,剛上而文柔,他是檯面上的君,但背後由上九這個退休大老來文,美化。像拜登,表面上已達權力頂峰,但承上九,聽從上九方意見和美化。
血肉人生中已經爬到頂峰,下一步便退休了。
賁于丘園,就是希望退休後有一個美輪美奐,安享晚年的安樂窩,像曾蔭權。
想著退休,又驚晚年不夠錢,明明隱退山林,回歸自然,卻偏偏想著如何賁于丘園,花錢豪裝自己隱世位宅。這種晚年失節,香港也好,外國也好,因為退休,便想到錢不足,這時,便容易出事,晚節不保了。
這爻提醒你,束帛戔戔。帛,是玉帛,錢;束,折疊整齊。戔戔,一點點,很少的樣子。
意思是退休後,用不了多少錢的。當你擔心退休錢不夠,聲氣出去,各式奇怪的優惠饋贈便出現了。
退休後,住平常民居,做回平凡的人,看起來,很吝,難睇;但這樣才能終吉。
《小象傳》說:
六五之吉,有喜也。
什麼是喜?
想通了便是喜。
人為了退休打算,要置業,買山頭隱居,原則要簡單、樸實、自然,不要被欲望,拍馬屁的人,葬送你半生清廉。
爻變為風火家人卦,就是要過平常的家人生活。
一生位高權重,謀求退休後生活舒適好像理所當然,但錢從何來呢?爻辭說,束帛戔戔便是出路了。
第六支爻,上九:
白賁,無咎。
賁卦六爻,全有賁字,這是全賁之局。從初爻到上爻,由內卦到外卦,在社會由下到上,從職場到官場,染於紅則紅,染於黃則黃。
由賁其趾開始,賁其須,賁如濡如,賁如皤如,賁于丘園,無一不賁。在社會上,無論如何都會社會化,講話總保留三分,總有文飾包裝。
每個人都想把自己最好的一面表現給人家看,把不好的藏得很深。從賁卦初爻到五爻,無一例外,但到了最後,最高境界,在賁字之前,有個更重要的字,白字,白賁,才無咎。
白賁,是反璞歸真的象。就是說,離開第五爻君位,又回歸自然,做回自己,不再需要說掩飾真意的門面話。
這時,五顏六色,多彩多姿的人生都歷練過了,飽歷賁的歷練,最後統統消融在白色之中。
光譜中,紅橙黃綠青藍紫,都是賁。但白,卻是沒有顏色。人生多彩多姿,可是最後,反璞歸真的成德境界,是所有色彩渾融而成的白色的光。
摘下假面具,不用再虛偽客套,這便叫白賁,無咎。
白賁,是用白,去統攝賁的五顏六色,是飽經歷練,色相全收,歸於中和平淡,但平淡中自有力量。因所有顏色都被消化吸收,呈現勻稱的結構,應有盡有,發掘不完。
《小象傳》說:
白賁無咎,上得志也。
無咎,這是《易經》追求的最高境界。最上的爻,上九得志,也表示人生歷練的最後歸宿。
上九是外卦艮山的巔峰,最高的境界。爻變為地火明夷,光芒盡歛,由文的極又返回質。平易自然見真章,回歸真實的生命本質,這樣才是上得志也。
一個人在社會打混半生,經歷了種種歷練,退休後,可以全身而退,保持真性情不受污染,不在噬嗑卦賁卦的權錢交易,世俗人生中喪失本性,保持白璧無瑕,當然是無咎。
現實是噬嗑的殘酷鬥爭,偏偏又有各種文飾美化,人生道路上埋藏許多陷阱,危機四伏。賁卦提醒這是沒有贏家的人生,只有白賁,才得以自由自在。
去你個山更險來水更惡 在 賢賢的奇異世界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亞特蘭提斯 #地心世界 #Innerearth
【亞特蘭提斯】通往地心世界第二集,拜爾德日記是真的嗎?地心世界裡面究竟是怎樣的?難道地心引力是不正確的?
各位大家好,歡迎來到HenHenTV的奇異世界,我是Tommy,由於收集資料和大家的問題,然後在分門別類後,用文章的方式整理出來,讓大家久等了。今天除了會在影片當中回答一部人的問題以外,也會把問題的答案再詳細的解釋,所以會有點燒腦,不過大家喜歡看我影片的人就是喜歡另類燒腦,腦洞大開的主題吧!如果你也是喜歡這些主題,歡迎你訂閱HenHenTV,順便大開旁邊的小鈴鐺,然後選擇全部通知,已經訂閱的人也記得做這個動作,不然有更新的時候,你會收不到通知的。
之前有收到一個有趣的問題,就是問,究竟地心的人是站在那裡的,是和我們相反站著,還是偏向核心那個方向呢?這個問題我也有想了一下,那從牛頓的萬有引力到愛因斯坦的理論裡面,都有說所以物質都有引力,而物質越大,引力就越大,但是這裡就有個問題了,因為牛頓說的引力是超越距離的,而且是比光速更快,立即性的發生在兩個物質的身上,那麼是否是意味著有一天太陽突然間沒了,那地球就會被拋出太陽系嗎?但是這一點就被愛因斯坦否定了,他說物質的質量會扭曲空間和時間,而引力就是在扭曲中產生的。所以並不是因為地球有引力,而是因為物質的扭曲才產生引力,大家明白愛因斯坦的理論嗎?
到現在為止我們雖然可以用牛頓的萬有引力的理論去到外太空,但是卻無法解釋和證實引力是如何運作的,究竟它是直線型的,還是怎樣的?而最新的M理論裡面也有個新的講法,這個就比較玄一點,那就是我們的宇宙是由11個維度產生的,而我們看到的維度只有4維,其他的維度就在真空裡面,而這個在真空裡面的七個維度會捲起成一個圓環型。
如果每一個維度是一塊薄膜,而電力,磁力,弱力和強力就好像弦連接在兩塊薄膜上面,而重力子的弦則兩端綁在一起成為一個圓圈,那就可以解釋為什麼有些物質的引力是比較少,但某種情況之下,它的其他因素會讓它停留在那裡,因為每一條弦都有不同的張力的關係。
大家明白嗎?我也不是很明白,不過可以理解為引力並不是直線型的,而是以環形的方式形成的,那之前那個問題我也問過他,他的答案也是一樣:就是引力是圓環形的,而地心裡面的人是頭上向著核心,並且是與我們相反的方式站著,而地心裡面是沒有白天和夜晚,因為現代智人體內的lyra基因被修改,需要睡眠恢覆身體,而內部是沒有黑夜的,lyra基因從一開始沒有睡眠的基因編碼,都是通過冥想進入意識狀態恢覆身體。目前的現代智人到地底難以生存,因為沒有黑夜來適合目前的基因編碼。
那如果說通往地心的歷史記錄,需要提一個人叫拜爾德,他是美國海軍少將,是美國Medal of Honor,也就是國家最高榮譽勳章的得主,我在尋找地心資料的時候,一直出現他的名字,而且找到了他的飛行日記,如果真的出自於他的手筆,那可信度就大大的提高,雖然有很多人質疑他根本沒有去過北極,或是這個日記的其他人偽造的,我們先來看看這本日記如何描述:
裡面有講到:
在1947年2月19日,在北極遇到強烈氣流後,上升到2900尺的高空中,看到除了白色的雪地,而發現了淡黃色的光,並且以好像線型的圖案向外擴散,接著他飛機的儀器表和羅盤開始旋轉,就改用太陽能指南針並且和基地報告了位置後,就繼續飛行。
當他的飛機又再次遇到氣流是,就爬升至2900尺時,當他的飛機飛越山脈時,遭遇到強烈地震動。他繼續朝北飛越這些山脈後,他竟然看到了青色的山谷,山谷中有小溪流過,左邊的山坡上分布著茂密的森林。這是不可能在冰天雪地的北極可以看到的情景,此時它的羅盤又開始旋轉,
於是他下降至1400尺,並且向左急轉,以便仔細觀察這個山谷。他看到青色稠密的草原,而這裡的光線很奇特,有光線但是卻看不到太陽。
再下降至1000尺,他就用他的望遠鏡看看地面上的動物,結果吃驚地發現了地球上本已絕種的猛獁!繼而又看到綠色的山丘,外面的溫度為27℃,各種儀器恢覆正常,無線電通訊卻失靈了。
地面開始平坦了,他看到前方竟然有城市存在,發現空中有個不明飛行物體漂浮在空中。在艙門上端和右側出現碟形發光飛行器,上面有無法形容的符號。結果,拜爾德的飛機被一股無形的力量所吸住,無法控制了。
更不可思議的事情隨即發生,無線電竟然傳出帶著德語音調的英語:“歡迎將軍的光臨”,不用擔心,7分鐘之後將安全降落。
接著,飛機的引擎停止運轉,飛機在輕微地震動中平安著陸,幾位金發碧眼、皮膚白皙、體形高大的人出現了,這些人並沒有攜帶任何武器。拜爾德和他的通訊員受到熱忱地款待,他們登上了沒有輪子的平台車,急速奔向燦爛的城市。城市似乎是用水晶修築而成,閃閃發光,而且還發出彩虹般的色彩。
隨後,他們走進一巨大的建築物裏,飲用風味絕佳熱飲料。10分鐘後,拜爾德暫時離開通訊員,進入一架升降機,向下移動了數分鐘,後來升降機的門朝上無聲地開啟,他走過充滿玫瑰紅色的走廊,光線似乎是從墻壁上放射出來的。他在一扇巨大的門前停下,門上有奇特的文字。他親眼看到的華麗精致的房間,非常不可思議的裝潢,和那些人見了面,他們的聲音既悅耳又熱忱,他們告訴將軍,因他具有高貴的素質,並在“地表”世界有一定的知名度,所以讓他入境。
那些人還告訴他,這個地下世界名為“Arianni”,自從美軍在日本廣島和長崎投下兩顆原子彈過後,他們才開始關註外面的世界,也派遣許多飛行器到地表展開調查。他們表示,地下世界的科技和文化要比地上世界進步數千年,原先他們並沒有幹涉地上世界的戰爭的想法,但因為不願再見到人類使用原子武器,因此派出密使訪問超級大國,可是卻未受重視。這次借邀請將軍的機會,傳達地上世界可能會走上自我毀滅的信息。那些人抱怨說,他們派出的人在地上世界受到了不友好的待遇,而飛行器也常遭戰機惡意攻擊。人類文明之花慘遭蹂躪Rou lin,陰暗的幕罩已經降臨,全世界將陷入極度的不安之中。黑暗時代將出現,但新世界將從廢墟中再生,地下世界的人類會協助地上世界的人類重建家園。
拜爾德在結束會晤hui wu後,沿原路返回,與他的通訊員會合。在兩架飛行器的引導下,他們升至823米,然後平安返回基地。臨行之前無線電傳來德語“再見”的聲音,27分鐘後著陸。
1947年2月,拜爾德出席美國國防部的參謀會議,所有的陳述均有詳細記錄,並且向杜魯門總統做了匯報。會議歷時6小時40分鐘,他還接受了最高安全部門及醫療小組的調查,後被有關方面告之嚴守秘密。拜爾德身為軍人,只能服從命令。但他仍在1965年12月24日的日記中寫到:“那塊土地在北極,那個基地是一個巨大的謎。”
看完了這個日記,我找到歷史裡面的確是有記載,不過是他去到南極的記錄,那個行動叫Operation high Jump,我們在下一集會講到這個Operation high jump。至於有沒有去過北極,那就沒有任何的記錄,只有這個Flying Log。
如果飛行日記描述的是真的,那麼在他飛行時發生的第一次氣流,可能已經進入了巨大的洞口裡面,由於引力的關係,他們並不察覺到,就好像你飛行的時候,並不會察覺到地球是圓的,一樣的意思。在那裡開始算起他飛行了29分鐘,以以前的飛機飛行距離來算,以大概時速150-200公里的飛行29分鐘,就大概是100公里後,像之前我們說的,地殼本身就已經45km了,如過這樣來算,的確是符合邏輯的,至於是不是真的,那我們下一集再看多一個關於地心探險的記錄吧~
好了~今天的影片就到這裡,我們下一集會說納粹黨在北極和南極的探險,和在那裡建築新柏林的傳聞,究竟傳聞是不是真的,下一集我們一起來探討,我們下個奇異世界見,bye bye